看了它——我慶幸自己生在新中國

上映12天的《復聯4》破20億美元,現在排名全球票房第二,據悉,《復聯4》其中5.76億美元來自中國,不知道這裡面是否也有你的贊助。目前,已經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受歡迎的進口影片。但是,在《復聯4》“雪爆”之下,一部黎巴嫩小成本電影《何以為家》卻獲得了逆襲。我建議你一定去看看。它帶給我的震撼,卻遠比超級英雄要強烈得多。因為看了它——我慶幸自己生在新中國。

看了它——我慶幸自己生在新中國


因為生了他

戰爭國家,隨著父母飄零的兒童難民,飽受動盪生活之苦,無辜的孩子在這個不公的世間受難,扎因家的這一窩孩子比起被恐怖分子徵用的娃娃兵,或是少受了點戰火摧殘,但是,生活在最底層的孩子的童年就是一場關於“活著”的鏖戰。電影沒有能力改變殘酷的現實,但是,它像一束光照進黑暗的角落,滲透到那些與命運搏鬥的不屈人生,也希望看過影片的觀眾們滿足自己的人生吧。故事的主角是個12歲的小男孩,扎因。他將自己的父母告上法庭,理由是:因為生下了他。他究竟經歷了什麼,到底有多絕望,才會將自己的親生父母告上法庭?

看了它——我慶幸自己生在新中國

殘酷的童年

扎因他們的父母一天似乎只做兩件事:製毒和做愛。製毒是為了溫飽,溫飽了做愛。而這些孩子就是他們做愛的產物,他們一家住在一個逼仄狹小的房子裡。房間髒亂破舊,蟑螂老鼠滿屋亂竄。家裡六七個孩子,年齡各不相同,卻都是瘦弱、骯髒、衣不蔽體。小的哭,大的鬧,都沒人理睬。地上,用腳鏈子鎖著一個看起來不到兩歲的孩子,就像拴著一隻牲畜。白天,扎因還得拿著製毒藥方四處找藥店去買原材料。材料買來後,他們就在家裡用簡陋器的材製作毒品,忙不過來的時候,甚至還會讓孩子也過來幫忙。晚上,一家人擠在狹小的房間地板上睡覺。孩子們隔著簾子,還要聽他們“造人”的聲音,原始和野蠻。

看了它——我慶幸自己生在新中國

魔鬼的生活

還會有什麼尊嚴可言嗎?在這種環境下成長,哪裡還有時間教育孩子如何做人等一堆道理,他們都生活在最原始野蠻的環境裡,他們把家裡的大兒子坐牢。母親會定期去看他,但真正目的是通過他將毒品送進監獄販賣。其他孩子也從沒上過學。即便上學能“有吃喝和東西拿”,母親也曾對此動過心。但最終他們還是覺得,讓孩子出去打工補貼家用來得更實在。扎因過的就是這種生活。

他給便利店老闆兼房東幫工,用瘦弱的身板抗起煤氣罐,挨家挨戶地送。每天看到別的孩子坐校車去上學,他卻只能推著推車送煤氣罐。

看了它——我慶幸自己生在新中國

他最討厭自己的“老闆”,因為他發現這個老男人,竟然打起了自己11歲妹妹的主意。於是,在得知妹妹來了初潮之後,扎因慌亂地幫她隱藏。他把妹妹帶血的衣服洗乾淨,還將自己的背心脫下來讓她墊上。因為他知道,一旦這被他父母發現,妹妹就會被賣給那個老男人。顯然,這事不是第一次發生了。可最終,父母還是發現了。為了換來一個長期住所,他們就這樣把一個11歲,剛剛來月經的女兒,給了房東。美其名曰:出嫁。扎因拼了命地想阻止,換來的卻是一頓毒打。他對這個家庭徹底絕望。於是他離家出走了。

看了它——我慶幸自己生在新中國

患難的快樂

扎因在四處遊蕩中,結識了埃塞俄比亞黑戶拉希爾,和她的孩子尤納斯。作為黑戶,拉希爾只能將孩子鎖在公共衛生間的格子裡。因為她每天面臨被驅逐的可能,白天工作時,扎因就替她照看孩子。這樣,三個人就一起生活,這一刻,扎因感到很溫馨。然而,拉希爾的黑戶身份被發現,她還是被拘留了。扎因和尤納斯再次失去了依靠。想到自己的家庭悲劇,扎因不忍心遺棄尤納斯,試圖去找工作來養活他們兩個人。可他太小了,沒人僱傭他。走投無路之下,他只得重操舊業,製作毒品販賣。他的理想就是等他攢夠了錢,就帶著尤納斯一起去國外,去一個沒有貧窮,充滿希望的地方。在那裡,小孩不必忍受飢餓、疾病和遺棄。

看了它——我慶幸自己生在新中國

人間的煉獄

可現實沒有他想象的好。他好不容易賺來的錢也沒有了,他又被房東驅逐,重新回到了街上。他無處可去。他無法存活。他只能回到家裡。可剛回到家,他就聽到了一個噩耗:自己的妹妹薩哈,在懷孕時大出血死掉了。因為妹妹出生時沒有登記,醫院拒絕接收和施救。她還不滿12歲,就這樣被父母強行賣給被老男人強暴,然後被迫懷孕,最終悽慘地死去。她的一生,如同草芥,沒有任何同情與悲哀。妹妹的死,讓扎因憤恨不已,他瘋狂的拿起了刀,瘋一般地跑向鄰居家……

看了它——我慶幸自己生在新中國

整部電影放映過程非常壓抑,令人絕望,反映了黑暗底層生活中的孩子如何苦苦掙扎的“活著”!在這樣的環境中生長的孩子還能有與生俱來的光輝,與生俱來的善良勇敢,還能自我覺醒,不被成人社會腐蝕是多麼難得,怒火使他敢於抗爭,告訴他的母親,如果生而不養,不要再生了。

看了它——我慶幸自己生在新中國

現實的殘酷

我們來看看,因為無知的生育,片中的孩子都缺失了一樣相同的東西——身份。因為沒有身份,尤納斯被驅逐出境。因為沒有身份,薩哈死在了醫院外。因為沒有身份,扎因甚至不知道自己多大。在這個世界上,這些孩子悄悄地來,又悄悄地走,無人知曉。就像片中人販子說的:你的孩子一出生就死了,就連番茄醬都有保質期,他卻沒有姓名,也沒有身份。然而,製造這些問題的父母從沒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在法庭上,他們振振有詞:出嫁11歲的女兒是為了她好,跟著我們也是受苦,嫁出去還能有東西吃。

看了它——我慶幸自己生在新中國

愚昧的可憐

影片他的媽媽一口一句生活逼的,我也是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我有什麼錯?,突然想起受原生家庭影響的蘇明玉,她媽媽就因為生了她影響自己前程,就百般嫌棄她,對她不好,你說,誰讓你生下她啊!生活把你逼成了奴隸,但生活逼你們生孩子了嗎!明知道自己沒有條件養育,為什麼要生?愚昧無知嗎?明知道孩子以後會走自己的老路,為什麼還要把他們帶到這個世界上來?關於“生而不養”的悲劇,我們看的還少嗎?好在不管是中國的,還是外國的,這些個孩子骨子裡的善良正義驅使他們發出光輝,如果都像他們原生家庭一樣,那這個世界乃至社會可是太可怕了。一想起日本小說家伊阪幸太郎說:一想到為人父母居然不用經過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生育是你的權利,但絕不是毫無底線的自由。如果沒有做好準備,不要隨便把孩子帶到世界上來。因為每一個來到世界的生命,都有被溫柔對待的權利。

看了它——我慶幸自己生在新中國

開心的滿足

最後導演為了同情觀眾的心裡要求,給了一個充滿希望的結尾。拉希爾雖然被驅逐出境,還是跟自己的孩子重逢了;扎因雖然因為傷人被判了刑,卻也得到救助,獲得了身份,可以申請移民國外。改變了顛沛流離的生活,在拍證件照時,他久違地笑了。多麼扎心的笑啊,多麼容易滿足的笑容,突然間我的心情由壓抑變成淚奔,這就滿足了,真是一個牽強的滿足,他卻笑了,我們還有什麼抱怨,我們生在陽光裡,長在紅旗下,有名有姓有身份,沒有種族之分,沒有白人和黑人之爭,如果不幸生活在那些戰火紛飛,流離失所的國家,還不知道在哪個角落苦熬呢。應該滿足於現實生活,陽光的生活吧。

看了這部電影,讓人壓抑,憤怒,電影和真實生活交集,讓人唏噓,在此希望每個生命,都能得到尊重,同時還慶幸我們生在新中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