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這5點很重要,別不在意,不然影響孩子的一生

不完美媽媽 幼兒園 小升初 高考 讀書 音樂 玩具 中考 琪媛媽媽愛育兒 2019-06-15

曾幾何時,每年4、5月份的備考大軍中,又多了一群小小“童子軍”,那就是幼兒園大班的孩子們。別看大班孩子是備考大軍中年齡最小的,可“幼升小”的熱度,和其他考試比,簡直有過之而無不及。這一點,從市教委每年發佈的關於“幼升小”的文獻,一年比一年做得精緻,就可見端倪。也說明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越來越關注,這不是壞事,但要把它辦成“好事”,我們還需要智慧和方法。今天,就讓琪媛媽媽來和大家聊一聊“幼升小”的那些事兒。

幼升小,這5點很重要,別不在意,不然影響孩子的一生

幼升小是幼兒園或學齡前兒童升小學的簡稱。幼升小在幾年前原本不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隨著教育的改革,特別是小升初升學方式的多元化、學籍制度管理的強化,幼升小已在小升初、初升高中變得最為重要。原因是,小升初、初升高,中學的好壞可以有一個最重要客觀標準衡量——分數,中考、高考成績好的中學可以一目瞭然,家長、學生選擇指向性具體而明確,而幼升小家長看不到小升初統考、看不到分數,對小學的認識只能停留在原來的認識上或口碑相傳上,選擇時小學選取的數量具有超大海量性,選擇權大,迷茫性也就大。最為關鍵的是,幼升小不過是未來進入教育水平好的、較好的區縣好中學的跳板,家長、學生的真實目的是緊緊瞄準高考的,因此幼升小既要看小學,更多的是還要看可能進入的初中、高中學校,這樣就使得幼升小擇校、升學變得迷亂而複雜了。

幼升小,這5點很重要,別不在意,不然影響孩子的一生

先說說,為什麼我們要關注“幼升小”吧。幼兒園與小學是兩個有著不同課程特點、不同活動類型的學段。小學學習以分科為主,相較於以綜合課程為主的幼兒園學習,在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方式、評價方式等方面,都有著明顯的差異。而幼兒園階段的孩子,年齡尚小,適應能力較弱,如何幫助孩子們適應這種變化,讓他們的漫漫求學路有個好的開始,這就是我們關注“幼升小”的價值所在。

那我們到底要準備些什麼呢?

你一定聽說過“零起點”吧。這主要針對眾多學前兒童“搶跑”而言,是指那些以“一張白紙”的姿態,準時進入“跑道”的孩子們。可是大家都在“搶跑”,自己的孩子“零起點”,這學習能不能跟上,想著還真覺得有點懸。怎麼辦?琪媛媽媽覺得,我們不妨讓孩子們先學一點,感受一下,但也不要過度追求學習的結果(當然,如果學得好,那是最好啦。),讓孩子們用愉快的方式自主感受學習的魅力,既學到了知識,又能培養興趣,孩子還不累,這不是我們想要的結果嗎?

幼升小,這5點很重要,別不在意,不然影響孩子的一生

當然,學習內容的全面性也是我們需要關注的。古時候,人們學習“六藝”,即“禮(禮儀)、樂(音樂)、射(射箭)、御(駕車)、書(識字)、數(計算)”,今天我們講究“德智體美勞”。這可不是一日之功呀,需要我們不斷積累哦。讓孩子們開心準備“幼升小”,家長們輕輕鬆鬆沒煩惱。可以在日常多鍛鍊孩子一下幾方面.

幼升小,這5點很重要,別不在意,不然影響孩子的一生

1、 自主動手能力

從中班開始家長們可以開始培養孩子自主動手的能力,老師交代的一些手工、繪畫任務讓孩子單獨完成,最好是能給孩子約定一個完成時間。其次要給孩子樹立紀律的意識,家長們平時應該引導孩子在上幼兒園的時候,讓孩子知道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可以做的,這樣孩子在幼兒園的時候就養成了良好的紀律性和生活習慣,升入到小學之後不適應感也會大大的降低

幼升小,這5點很重要,別不在意,不然影響孩子的一生

2、 專心做好一件事

讓孩子學會有始有終地做一件事:在孩子專心玩積木時,不要叫他去收拾書桌;拼圖還沒拼完時,不要叫他去洗澡,在平時的遊戲中,讓孩子學會有始有終地做完一件事情

幼升小,這5點很重要,別不在意,不然影響孩子的一生

3、要有時間觀念

幼兒園的孩子上學時間沒有特別硬性規定,晚點也沒事。老師也不太記出勤,中午可以睡覺,午睡時間比較長,一兩個小時。小學上學時間學校有自己的規章制度,普遍7:50之前學生必須到校,7:50—8:00課前準備,可以自己讀會兒書,8:00準時上課。明確要求不能遲到,遵守學校的規定。

幼升小,這5點很重要,別不在意,不然影響孩子的一生

4、 培養孩子閱讀習慣

提前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讓孩子愛上閱讀。小學老師都對孩子的閱讀有一定的要求,閱讀既能讓孩子增長見識,又能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對以後各科的學習都會有幫助。

幼升小,這5點很重要,別不在意,不然影響孩子的一生

5、功能簡單地學習用品

給孩子準備的學習用品要儘量功能簡單,以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比如準備功能簡單的筆袋,而不是附加玩具功能的筆盒。筆袋裡放四到六隻鉛筆,蓋上筆帽,筆帽一方面能讓筆袋保持整潔,另一方面也能保護孩子不被筆尖戳傷。

如果你喜歡“琪媛媽媽愛育兒”的文章,請點贊、關注、分享!或者你有什麼其他生活技巧或妙招,歡迎在評論區踴躍留言,期待您的分享,我們下期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