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
"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死亡是許多人不太願意提及的話題,更別說面對孩子提起。除非家裡有親人離世,在孩子不斷追問下父母才會說一說,大部分父母還不知道如何開啟這個話題。對孩子說得最多的是“他去了天堂”或者“他睡著了”來回應孩子,年齡小的孩子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天堂,就會繼續追問下去。年齡大的孩子其實已經知道了人會死,死了就永遠也回不來了,所以,會對死亡產生恐懼感。

西西媽就遇到這樣的問題,女兒那天哭著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想死,我害怕離開你,是不是你也會死,我不要媽媽死,嗚嗚……”。說著就傷心地哭起來,媽媽安慰她說“我們都不會死,媽媽永遠都會陪著你”。但心裡犯嘀咕,這麼迴應孩子到底好不好,自己也有點矛盾。雖然暫時是安慰到孩子焦慮的心情了,但是孩子依然對死亡有恐懼心理。

青青養了一隻小烏龜,半個月後烏龜不知怎麼死了,他傷心地告訴爸爸“我的烏龜死了”,爸爸說“死了就死了唄,再買一隻也會死”。青青很傷心,他多麼希望可愛的烏龜不要死,太可憐了。這個過程爸爸只是告訴孩子烏龜會死,再買一隻也會死,卻沒有關注孩子難過的感受,孩子對死亡雖然沒有上升到恐懼心理,但是,傷心的情緒還是需要大人來安撫。

面對死亡,很多父母喜歡用善意的謊言來遮掩,或者乾脆利落地告訴孩子死了就是死了,就是永遠都不會回來的意識。

心理學家認為,這些都不是一種恰當的做法,既不能隱藏自己真實的情緒感受,也不能生硬地用成人的方式去迴應。其實,和孩子談死亡比較合適的做法就是,坦誠地和孩子說事實的真相,如實地回答孩子的問題,並鼓勵孩子朝著正確的方向發洩情緒。

"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死亡是許多人不太願意提及的話題,更別說面對孩子提起。除非家裡有親人離世,在孩子不斷追問下父母才會說一說,大部分父母還不知道如何開啟這個話題。對孩子說得最多的是“他去了天堂”或者“他睡著了”來回應孩子,年齡小的孩子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天堂,就會繼續追問下去。年齡大的孩子其實已經知道了人會死,死了就永遠也回不來了,所以,會對死亡產生恐懼感。

西西媽就遇到這樣的問題,女兒那天哭著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想死,我害怕離開你,是不是你也會死,我不要媽媽死,嗚嗚……”。說著就傷心地哭起來,媽媽安慰她說“我們都不會死,媽媽永遠都會陪著你”。但心裡犯嘀咕,這麼迴應孩子到底好不好,自己也有點矛盾。雖然暫時是安慰到孩子焦慮的心情了,但是孩子依然對死亡有恐懼心理。

青青養了一隻小烏龜,半個月後烏龜不知怎麼死了,他傷心地告訴爸爸“我的烏龜死了”,爸爸說“死了就死了唄,再買一隻也會死”。青青很傷心,他多麼希望可愛的烏龜不要死,太可憐了。這個過程爸爸只是告訴孩子烏龜會死,再買一隻也會死,卻沒有關注孩子難過的感受,孩子對死亡雖然沒有上升到恐懼心理,但是,傷心的情緒還是需要大人來安撫。

面對死亡,很多父母喜歡用善意的謊言來遮掩,或者乾脆利落地告訴孩子死了就是死了,就是永遠都不會回來的意識。

心理學家認為,這些都不是一種恰當的做法,既不能隱藏自己真實的情緒感受,也不能生硬地用成人的方式去迴應。其實,和孩子談死亡比較合適的做法就是,坦誠地和孩子說事實的真相,如實地回答孩子的問題,並鼓勵孩子朝著正確的方向發洩情緒。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1、孩子多大開始對死亡產生恐懼?

不同年齡的孩子認知水平各有差異,對於死亡也有不同的理解。父母需要根據孩子的性格、當時的情緒、孩子的認知水平裡進行引導。一般情況,真正知道死亡是不可逆和不可避免的,大概在6-9歲左右,知道每個人都會死,死了就是永遠在地球上消失了,越想越擔心,增加了恐懼感。

如果孩子經常說不想死或對死亡感到害怕的話,父母不要強迫孩子接受事實,因為孩子從瞭解到認知,再到接納面對需要一個過程,待心智成熟,自然可以做到。這個時候,最需要的是做好心理安撫,確保孩子的情緒安全。

2、不同年齡的孩子,應該採取什麼方式和他們談論死亡的話題?

  • [0-3歲]

因為認知初期,3歲以內的孩子對死亡完全沒有概念,可以和他們說“這個人不見了”,可以用打比方的方式告訴孩子說, 就像春天的玫瑰花開,從發芽-長大-開花,花開完後花瓣就枯萎了,一片一片地掉到地上,然後就不動了,風一吹就“不見了”,用類似比較容易理解的方式和孩子談動植物的死亡規律。這樣的方式比較適合3歲孩子的認知水平,孩子也不會對死亡有恐懼的感覺。

"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死亡是許多人不太願意提及的話題,更別說面對孩子提起。除非家裡有親人離世,在孩子不斷追問下父母才會說一說,大部分父母還不知道如何開啟這個話題。對孩子說得最多的是“他去了天堂”或者“他睡著了”來回應孩子,年齡小的孩子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天堂,就會繼續追問下去。年齡大的孩子其實已經知道了人會死,死了就永遠也回不來了,所以,會對死亡產生恐懼感。

西西媽就遇到這樣的問題,女兒那天哭著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想死,我害怕離開你,是不是你也會死,我不要媽媽死,嗚嗚……”。說著就傷心地哭起來,媽媽安慰她說“我們都不會死,媽媽永遠都會陪著你”。但心裡犯嘀咕,這麼迴應孩子到底好不好,自己也有點矛盾。雖然暫時是安慰到孩子焦慮的心情了,但是孩子依然對死亡有恐懼心理。

青青養了一隻小烏龜,半個月後烏龜不知怎麼死了,他傷心地告訴爸爸“我的烏龜死了”,爸爸說“死了就死了唄,再買一隻也會死”。青青很傷心,他多麼希望可愛的烏龜不要死,太可憐了。這個過程爸爸只是告訴孩子烏龜會死,再買一隻也會死,卻沒有關注孩子難過的感受,孩子對死亡雖然沒有上升到恐懼心理,但是,傷心的情緒還是需要大人來安撫。

面對死亡,很多父母喜歡用善意的謊言來遮掩,或者乾脆利落地告訴孩子死了就是死了,就是永遠都不會回來的意識。

心理學家認為,這些都不是一種恰當的做法,既不能隱藏自己真實的情緒感受,也不能生硬地用成人的方式去迴應。其實,和孩子談死亡比較合適的做法就是,坦誠地和孩子說事實的真相,如實地回答孩子的問題,並鼓勵孩子朝著正確的方向發洩情緒。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1、孩子多大開始對死亡產生恐懼?

不同年齡的孩子認知水平各有差異,對於死亡也有不同的理解。父母需要根據孩子的性格、當時的情緒、孩子的認知水平裡進行引導。一般情況,真正知道死亡是不可逆和不可避免的,大概在6-9歲左右,知道每個人都會死,死了就是永遠在地球上消失了,越想越擔心,增加了恐懼感。

如果孩子經常說不想死或對死亡感到害怕的話,父母不要強迫孩子接受事實,因為孩子從瞭解到認知,再到接納面對需要一個過程,待心智成熟,自然可以做到。這個時候,最需要的是做好心理安撫,確保孩子的情緒安全。

2、不同年齡的孩子,應該採取什麼方式和他們談論死亡的話題?

  • [0-3歲]

因為認知初期,3歲以內的孩子對死亡完全沒有概念,可以和他們說“這個人不見了”,可以用打比方的方式告訴孩子說, 就像春天的玫瑰花開,從發芽-長大-開花,花開完後花瓣就枯萎了,一片一片地掉到地上,然後就不動了,風一吹就“不見了”,用類似比較容易理解的方式和孩子談動植物的死亡規律。這樣的方式比較適合3歲孩子的認知水平,孩子也不會對死亡有恐懼的感覺。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 [3-6歲]

3-6歲孩子開始會無意識地接觸到很多動、植物和人會死的信息,但還無法想象死亡是怎麼一回事。當家裡有親人離世,他們也無法像成人那樣表現出悲傷的情緒。如果是自己最親密的人離世,孩子會難過,他們只會說:“我想奶奶陪我,我要奶奶抱我”。雖然這個年齡的孩子也會有悲傷,但悲傷的時間會比較短。適當地讓3-6歲孩子體驗悲傷,反而可以增強孩子的情緒體驗,可以告訴孩子“奶奶已經去世了,爸爸媽媽會每天陪你抱你。”

"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死亡是許多人不太願意提及的話題,更別說面對孩子提起。除非家裡有親人離世,在孩子不斷追問下父母才會說一說,大部分父母還不知道如何開啟這個話題。對孩子說得最多的是“他去了天堂”或者“他睡著了”來回應孩子,年齡小的孩子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天堂,就會繼續追問下去。年齡大的孩子其實已經知道了人會死,死了就永遠也回不來了,所以,會對死亡產生恐懼感。

西西媽就遇到這樣的問題,女兒那天哭著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想死,我害怕離開你,是不是你也會死,我不要媽媽死,嗚嗚……”。說著就傷心地哭起來,媽媽安慰她說“我們都不會死,媽媽永遠都會陪著你”。但心裡犯嘀咕,這麼迴應孩子到底好不好,自己也有點矛盾。雖然暫時是安慰到孩子焦慮的心情了,但是孩子依然對死亡有恐懼心理。

青青養了一隻小烏龜,半個月後烏龜不知怎麼死了,他傷心地告訴爸爸“我的烏龜死了”,爸爸說“死了就死了唄,再買一隻也會死”。青青很傷心,他多麼希望可愛的烏龜不要死,太可憐了。這個過程爸爸只是告訴孩子烏龜會死,再買一隻也會死,卻沒有關注孩子難過的感受,孩子對死亡雖然沒有上升到恐懼心理,但是,傷心的情緒還是需要大人來安撫。

面對死亡,很多父母喜歡用善意的謊言來遮掩,或者乾脆利落地告訴孩子死了就是死了,就是永遠都不會回來的意識。

心理學家認為,這些都不是一種恰當的做法,既不能隱藏自己真實的情緒感受,也不能生硬地用成人的方式去迴應。其實,和孩子談死亡比較合適的做法就是,坦誠地和孩子說事實的真相,如實地回答孩子的問題,並鼓勵孩子朝著正確的方向發洩情緒。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1、孩子多大開始對死亡產生恐懼?

不同年齡的孩子認知水平各有差異,對於死亡也有不同的理解。父母需要根據孩子的性格、當時的情緒、孩子的認知水平裡進行引導。一般情況,真正知道死亡是不可逆和不可避免的,大概在6-9歲左右,知道每個人都會死,死了就是永遠在地球上消失了,越想越擔心,增加了恐懼感。

如果孩子經常說不想死或對死亡感到害怕的話,父母不要強迫孩子接受事實,因為孩子從瞭解到認知,再到接納面對需要一個過程,待心智成熟,自然可以做到。這個時候,最需要的是做好心理安撫,確保孩子的情緒安全。

2、不同年齡的孩子,應該採取什麼方式和他們談論死亡的話題?

  • [0-3歲]

因為認知初期,3歲以內的孩子對死亡完全沒有概念,可以和他們說“這個人不見了”,可以用打比方的方式告訴孩子說, 就像春天的玫瑰花開,從發芽-長大-開花,花開完後花瓣就枯萎了,一片一片地掉到地上,然後就不動了,風一吹就“不見了”,用類似比較容易理解的方式和孩子談動植物的死亡規律。這樣的方式比較適合3歲孩子的認知水平,孩子也不會對死亡有恐懼的感覺。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 [3-6歲]

3-6歲孩子開始會無意識地接觸到很多動、植物和人會死的信息,但還無法想象死亡是怎麼一回事。當家裡有親人離世,他們也無法像成人那樣表現出悲傷的情緒。如果是自己最親密的人離世,孩子會難過,他們只會說:“我想奶奶陪我,我要奶奶抱我”。雖然這個年齡的孩子也會有悲傷,但悲傷的時間會比較短。適當地讓3-6歲孩子體驗悲傷,反而可以增強孩子的情緒體驗,可以告訴孩子“奶奶已經去世了,爸爸媽媽會每天陪你抱你。”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這個年齡的孩子一般只有在感覺到自己需要被照顧,或者自己需要被保護的需求得到滿足時,他們才會表現出悲傷。

例如:幼兒園九月份開學,稱之為“哭季”,新生入園難免會出現分離焦慮,孩子和父母就像生死分別一般。孩子不想和父母分開,希望自己每天都可以被父母照顧,一旦分開,就容易焦慮,幼兒園陌生的環境、老師,害怕自己不能被照顧,希望爸爸媽媽可以陪著。當被照顧的需求不被滿足,孩子就容易出現悲傷的情緒。

有的孩子和父母分開,上了一天幼兒園還好,當見到媽媽時哭得無比傷心,像受了委屈一般。因為感受到自己終於可以回到媽媽身邊,內心的需求被滿足了,所以,同樣也會傷心地哭起來。

"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死亡是許多人不太願意提及的話題,更別說面對孩子提起。除非家裡有親人離世,在孩子不斷追問下父母才會說一說,大部分父母還不知道如何開啟這個話題。對孩子說得最多的是“他去了天堂”或者“他睡著了”來回應孩子,年齡小的孩子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天堂,就會繼續追問下去。年齡大的孩子其實已經知道了人會死,死了就永遠也回不來了,所以,會對死亡產生恐懼感。

西西媽就遇到這樣的問題,女兒那天哭著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想死,我害怕離開你,是不是你也會死,我不要媽媽死,嗚嗚……”。說著就傷心地哭起來,媽媽安慰她說“我們都不會死,媽媽永遠都會陪著你”。但心裡犯嘀咕,這麼迴應孩子到底好不好,自己也有點矛盾。雖然暫時是安慰到孩子焦慮的心情了,但是孩子依然對死亡有恐懼心理。

青青養了一隻小烏龜,半個月後烏龜不知怎麼死了,他傷心地告訴爸爸“我的烏龜死了”,爸爸說“死了就死了唄,再買一隻也會死”。青青很傷心,他多麼希望可愛的烏龜不要死,太可憐了。這個過程爸爸只是告訴孩子烏龜會死,再買一隻也會死,卻沒有關注孩子難過的感受,孩子對死亡雖然沒有上升到恐懼心理,但是,傷心的情緒還是需要大人來安撫。

面對死亡,很多父母喜歡用善意的謊言來遮掩,或者乾脆利落地告訴孩子死了就是死了,就是永遠都不會回來的意識。

心理學家認為,這些都不是一種恰當的做法,既不能隱藏自己真實的情緒感受,也不能生硬地用成人的方式去迴應。其實,和孩子談死亡比較合適的做法就是,坦誠地和孩子說事實的真相,如實地回答孩子的問題,並鼓勵孩子朝著正確的方向發洩情緒。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1、孩子多大開始對死亡產生恐懼?

不同年齡的孩子認知水平各有差異,對於死亡也有不同的理解。父母需要根據孩子的性格、當時的情緒、孩子的認知水平裡進行引導。一般情況,真正知道死亡是不可逆和不可避免的,大概在6-9歲左右,知道每個人都會死,死了就是永遠在地球上消失了,越想越擔心,增加了恐懼感。

如果孩子經常說不想死或對死亡感到害怕的話,父母不要強迫孩子接受事實,因為孩子從瞭解到認知,再到接納面對需要一個過程,待心智成熟,自然可以做到。這個時候,最需要的是做好心理安撫,確保孩子的情緒安全。

2、不同年齡的孩子,應該採取什麼方式和他們談論死亡的話題?

  • [0-3歲]

因為認知初期,3歲以內的孩子對死亡完全沒有概念,可以和他們說“這個人不見了”,可以用打比方的方式告訴孩子說, 就像春天的玫瑰花開,從發芽-長大-開花,花開完後花瓣就枯萎了,一片一片地掉到地上,然後就不動了,風一吹就“不見了”,用類似比較容易理解的方式和孩子談動植物的死亡規律。這樣的方式比較適合3歲孩子的認知水平,孩子也不會對死亡有恐懼的感覺。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 [3-6歲]

3-6歲孩子開始會無意識地接觸到很多動、植物和人會死的信息,但還無法想象死亡是怎麼一回事。當家裡有親人離世,他們也無法像成人那樣表現出悲傷的情緒。如果是自己最親密的人離世,孩子會難過,他們只會說:“我想奶奶陪我,我要奶奶抱我”。雖然這個年齡的孩子也會有悲傷,但悲傷的時間會比較短。適當地讓3-6歲孩子體驗悲傷,反而可以增強孩子的情緒體驗,可以告訴孩子“奶奶已經去世了,爸爸媽媽會每天陪你抱你。”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這個年齡的孩子一般只有在感覺到自己需要被照顧,或者自己需要被保護的需求得到滿足時,他們才會表現出悲傷。

例如:幼兒園九月份開學,稱之為“哭季”,新生入園難免會出現分離焦慮,孩子和父母就像生死分別一般。孩子不想和父母分開,希望自己每天都可以被父母照顧,一旦分開,就容易焦慮,幼兒園陌生的環境、老師,害怕自己不能被照顧,希望爸爸媽媽可以陪著。當被照顧的需求不被滿足,孩子就容易出現悲傷的情緒。

有的孩子和父母分開,上了一天幼兒園還好,當見到媽媽時哭得無比傷心,像受了委屈一般。因為感受到自己終於可以回到媽媽身邊,內心的需求被滿足了,所以,同樣也會傷心地哭起來。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 [6-9歲]

3-6歲這個年齡的孩子,幾乎都知道了關於死亡是人人都會經歷的事,父母可以多和孩子講解關於死亡後人體的變化,例如:人死了就沒有了呼吸,心跳停止,身體變得僵硬等。孩子起初會對死亡有較長一段時間的悲痛感受,特別是遇到親人離世,會說出自己內心的悲傷的感受,這時候很需要成年人給予情感的關懷,幫助孩子走出悲傷的情緒。

切記不要總對孩子說“不要哭”“不要難過”之類的話,而是允許孩子哭出來,和他們談心,說出內心的感受和想法,鼓勵孩子面對親人離世的現實。這樣做才能幫助孩子走出傷痛的陰影,而不是壓抑情緒。

達爾文8歲時母親去世了,父母和姐姐們都不許她談起媽媽的事。當他想念媽媽流露出哀傷的情緒時,父親和姐姐就好不高興。當達爾文自己老了,關於回憶起母親去世的情景已經記不清了。現實生活中,許多人都認為達爾文的終身身體患疾是精神壓抑所致。他釋放痛苦情緒的唯一方式就是不可理喻的自我折磨。

作為成年人有時都難以短時間接受親人的離世,更別說是孩子。所以,鼓勵孩子說出感受和積極的情緒疏導特別重要。

"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死亡是許多人不太願意提及的話題,更別說面對孩子提起。除非家裡有親人離世,在孩子不斷追問下父母才會說一說,大部分父母還不知道如何開啟這個話題。對孩子說得最多的是“他去了天堂”或者“他睡著了”來回應孩子,年齡小的孩子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天堂,就會繼續追問下去。年齡大的孩子其實已經知道了人會死,死了就永遠也回不來了,所以,會對死亡產生恐懼感。

西西媽就遇到這樣的問題,女兒那天哭著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想死,我害怕離開你,是不是你也會死,我不要媽媽死,嗚嗚……”。說著就傷心地哭起來,媽媽安慰她說“我們都不會死,媽媽永遠都會陪著你”。但心裡犯嘀咕,這麼迴應孩子到底好不好,自己也有點矛盾。雖然暫時是安慰到孩子焦慮的心情了,但是孩子依然對死亡有恐懼心理。

青青養了一隻小烏龜,半個月後烏龜不知怎麼死了,他傷心地告訴爸爸“我的烏龜死了”,爸爸說“死了就死了唄,再買一隻也會死”。青青很傷心,他多麼希望可愛的烏龜不要死,太可憐了。這個過程爸爸只是告訴孩子烏龜會死,再買一隻也會死,卻沒有關注孩子難過的感受,孩子對死亡雖然沒有上升到恐懼心理,但是,傷心的情緒還是需要大人來安撫。

面對死亡,很多父母喜歡用善意的謊言來遮掩,或者乾脆利落地告訴孩子死了就是死了,就是永遠都不會回來的意識。

心理學家認為,這些都不是一種恰當的做法,既不能隱藏自己真實的情緒感受,也不能生硬地用成人的方式去迴應。其實,和孩子談死亡比較合適的做法就是,坦誠地和孩子說事實的真相,如實地回答孩子的問題,並鼓勵孩子朝著正確的方向發洩情緒。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1、孩子多大開始對死亡產生恐懼?

不同年齡的孩子認知水平各有差異,對於死亡也有不同的理解。父母需要根據孩子的性格、當時的情緒、孩子的認知水平裡進行引導。一般情況,真正知道死亡是不可逆和不可避免的,大概在6-9歲左右,知道每個人都會死,死了就是永遠在地球上消失了,越想越擔心,增加了恐懼感。

如果孩子經常說不想死或對死亡感到害怕的話,父母不要強迫孩子接受事實,因為孩子從瞭解到認知,再到接納面對需要一個過程,待心智成熟,自然可以做到。這個時候,最需要的是做好心理安撫,確保孩子的情緒安全。

2、不同年齡的孩子,應該採取什麼方式和他們談論死亡的話題?

  • [0-3歲]

因為認知初期,3歲以內的孩子對死亡完全沒有概念,可以和他們說“這個人不見了”,可以用打比方的方式告訴孩子說, 就像春天的玫瑰花開,從發芽-長大-開花,花開完後花瓣就枯萎了,一片一片地掉到地上,然後就不動了,風一吹就“不見了”,用類似比較容易理解的方式和孩子談動植物的死亡規律。這樣的方式比較適合3歲孩子的認知水平,孩子也不會對死亡有恐懼的感覺。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 [3-6歲]

3-6歲孩子開始會無意識地接觸到很多動、植物和人會死的信息,但還無法想象死亡是怎麼一回事。當家裡有親人離世,他們也無法像成人那樣表現出悲傷的情緒。如果是自己最親密的人離世,孩子會難過,他們只會說:“我想奶奶陪我,我要奶奶抱我”。雖然這個年齡的孩子也會有悲傷,但悲傷的時間會比較短。適當地讓3-6歲孩子體驗悲傷,反而可以增強孩子的情緒體驗,可以告訴孩子“奶奶已經去世了,爸爸媽媽會每天陪你抱你。”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這個年齡的孩子一般只有在感覺到自己需要被照顧,或者自己需要被保護的需求得到滿足時,他們才會表現出悲傷。

例如:幼兒園九月份開學,稱之為“哭季”,新生入園難免會出現分離焦慮,孩子和父母就像生死分別一般。孩子不想和父母分開,希望自己每天都可以被父母照顧,一旦分開,就容易焦慮,幼兒園陌生的環境、老師,害怕自己不能被照顧,希望爸爸媽媽可以陪著。當被照顧的需求不被滿足,孩子就容易出現悲傷的情緒。

有的孩子和父母分開,上了一天幼兒園還好,當見到媽媽時哭得無比傷心,像受了委屈一般。因為感受到自己終於可以回到媽媽身邊,內心的需求被滿足了,所以,同樣也會傷心地哭起來。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 [6-9歲]

3-6歲這個年齡的孩子,幾乎都知道了關於死亡是人人都會經歷的事,父母可以多和孩子講解關於死亡後人體的變化,例如:人死了就沒有了呼吸,心跳停止,身體變得僵硬等。孩子起初會對死亡有較長一段時間的悲痛感受,特別是遇到親人離世,會說出自己內心的悲傷的感受,這時候很需要成年人給予情感的關懷,幫助孩子走出悲傷的情緒。

切記不要總對孩子說“不要哭”“不要難過”之類的話,而是允許孩子哭出來,和他們談心,說出內心的感受和想法,鼓勵孩子面對親人離世的現實。這樣做才能幫助孩子走出傷痛的陰影,而不是壓抑情緒。

達爾文8歲時母親去世了,父母和姐姐們都不許她談起媽媽的事。當他想念媽媽流露出哀傷的情緒時,父親和姐姐就好不高興。當達爾文自己老了,關於回憶起母親去世的情景已經記不清了。現實生活中,許多人都認為達爾文的終身身體患疾是精神壓抑所致。他釋放痛苦情緒的唯一方式就是不可理喻的自我折磨。

作為成年人有時都難以短時間接受親人的離世,更別說是孩子。所以,鼓勵孩子說出感受和積極的情緒疏導特別重要。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 [9-12歲]

隨著年齡的增長,這時的孩子已經明白死亡意味著什麼了,父母可以用成人的方式和他們談死亡的話題,讓他們瞭解這是一個自然的規律。當孩子親眼目睹親人離世,表現出傷心的情緒時,父母可以用擁抱、撫摸等方式來關心他們的感受,和他們一起從悲傷中走出來。主動和孩子分享自己的感受,親人雖然離開了我們,但我們可以用另一種方式來祭奠親人,他們的愛會永遠地陪伴在我們心裡。

"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死亡是許多人不太願意提及的話題,更別說面對孩子提起。除非家裡有親人離世,在孩子不斷追問下父母才會說一說,大部分父母還不知道如何開啟這個話題。對孩子說得最多的是“他去了天堂”或者“他睡著了”來回應孩子,年齡小的孩子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天堂,就會繼續追問下去。年齡大的孩子其實已經知道了人會死,死了就永遠也回不來了,所以,會對死亡產生恐懼感。

西西媽就遇到這樣的問題,女兒那天哭著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想死,我害怕離開你,是不是你也會死,我不要媽媽死,嗚嗚……”。說著就傷心地哭起來,媽媽安慰她說“我們都不會死,媽媽永遠都會陪著你”。但心裡犯嘀咕,這麼迴應孩子到底好不好,自己也有點矛盾。雖然暫時是安慰到孩子焦慮的心情了,但是孩子依然對死亡有恐懼心理。

青青養了一隻小烏龜,半個月後烏龜不知怎麼死了,他傷心地告訴爸爸“我的烏龜死了”,爸爸說“死了就死了唄,再買一隻也會死”。青青很傷心,他多麼希望可愛的烏龜不要死,太可憐了。這個過程爸爸只是告訴孩子烏龜會死,再買一隻也會死,卻沒有關注孩子難過的感受,孩子對死亡雖然沒有上升到恐懼心理,但是,傷心的情緒還是需要大人來安撫。

面對死亡,很多父母喜歡用善意的謊言來遮掩,或者乾脆利落地告訴孩子死了就是死了,就是永遠都不會回來的意識。

心理學家認為,這些都不是一種恰當的做法,既不能隱藏自己真實的情緒感受,也不能生硬地用成人的方式去迴應。其實,和孩子談死亡比較合適的做法就是,坦誠地和孩子說事實的真相,如實地回答孩子的問題,並鼓勵孩子朝著正確的方向發洩情緒。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1、孩子多大開始對死亡產生恐懼?

不同年齡的孩子認知水平各有差異,對於死亡也有不同的理解。父母需要根據孩子的性格、當時的情緒、孩子的認知水平裡進行引導。一般情況,真正知道死亡是不可逆和不可避免的,大概在6-9歲左右,知道每個人都會死,死了就是永遠在地球上消失了,越想越擔心,增加了恐懼感。

如果孩子經常說不想死或對死亡感到害怕的話,父母不要強迫孩子接受事實,因為孩子從瞭解到認知,再到接納面對需要一個過程,待心智成熟,自然可以做到。這個時候,最需要的是做好心理安撫,確保孩子的情緒安全。

2、不同年齡的孩子,應該採取什麼方式和他們談論死亡的話題?

  • [0-3歲]

因為認知初期,3歲以內的孩子對死亡完全沒有概念,可以和他們說“這個人不見了”,可以用打比方的方式告訴孩子說, 就像春天的玫瑰花開,從發芽-長大-開花,花開完後花瓣就枯萎了,一片一片地掉到地上,然後就不動了,風一吹就“不見了”,用類似比較容易理解的方式和孩子談動植物的死亡規律。這樣的方式比較適合3歲孩子的認知水平,孩子也不會對死亡有恐懼的感覺。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 [3-6歲]

3-6歲孩子開始會無意識地接觸到很多動、植物和人會死的信息,但還無法想象死亡是怎麼一回事。當家裡有親人離世,他們也無法像成人那樣表現出悲傷的情緒。如果是自己最親密的人離世,孩子會難過,他們只會說:“我想奶奶陪我,我要奶奶抱我”。雖然這個年齡的孩子也會有悲傷,但悲傷的時間會比較短。適當地讓3-6歲孩子體驗悲傷,反而可以增強孩子的情緒體驗,可以告訴孩子“奶奶已經去世了,爸爸媽媽會每天陪你抱你。”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這個年齡的孩子一般只有在感覺到自己需要被照顧,或者自己需要被保護的需求得到滿足時,他們才會表現出悲傷。

例如:幼兒園九月份開學,稱之為“哭季”,新生入園難免會出現分離焦慮,孩子和父母就像生死分別一般。孩子不想和父母分開,希望自己每天都可以被父母照顧,一旦分開,就容易焦慮,幼兒園陌生的環境、老師,害怕自己不能被照顧,希望爸爸媽媽可以陪著。當被照顧的需求不被滿足,孩子就容易出現悲傷的情緒。

有的孩子和父母分開,上了一天幼兒園還好,當見到媽媽時哭得無比傷心,像受了委屈一般。因為感受到自己終於可以回到媽媽身邊,內心的需求被滿足了,所以,同樣也會傷心地哭起來。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 [6-9歲]

3-6歲這個年齡的孩子,幾乎都知道了關於死亡是人人都會經歷的事,父母可以多和孩子講解關於死亡後人體的變化,例如:人死了就沒有了呼吸,心跳停止,身體變得僵硬等。孩子起初會對死亡有較長一段時間的悲痛感受,特別是遇到親人離世,會說出自己內心的悲傷的感受,這時候很需要成年人給予情感的關懷,幫助孩子走出悲傷的情緒。

切記不要總對孩子說“不要哭”“不要難過”之類的話,而是允許孩子哭出來,和他們談心,說出內心的感受和想法,鼓勵孩子面對親人離世的現實。這樣做才能幫助孩子走出傷痛的陰影,而不是壓抑情緒。

達爾文8歲時母親去世了,父母和姐姐們都不許她談起媽媽的事。當他想念媽媽流露出哀傷的情緒時,父親和姐姐就好不高興。當達爾文自己老了,關於回憶起母親去世的情景已經記不清了。現實生活中,許多人都認為達爾文的終身身體患疾是精神壓抑所致。他釋放痛苦情緒的唯一方式就是不可理喻的自我折磨。

作為成年人有時都難以短時間接受親人的離世,更別說是孩子。所以,鼓勵孩子說出感受和積極的情緒疏導特別重要。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 [9-12歲]

隨著年齡的增長,這時的孩子已經明白死亡意味著什麼了,父母可以用成人的方式和他們談死亡的話題,讓他們瞭解這是一個自然的規律。當孩子親眼目睹親人離世,表現出傷心的情緒時,父母可以用擁抱、撫摸等方式來關心他們的感受,和他們一起從悲傷中走出來。主動和孩子分享自己的感受,親人雖然離開了我們,但我們可以用另一種方式來祭奠親人,他們的愛會永遠地陪伴在我們心裡。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在我9歲時,和奶奶一起住,她經常給我講人死了后土葬的事情,說自己也很害怕死亡,還講了許多恐怖的故事。小小年紀的我很好奇,躲在被窩裡聽奶奶講著講著就睡著了。後來才知道自己膽子小和聽多了恐怖的故事有關,因缺少父母的陪伴,常感到沒有安全感。奶奶已經離開我25年了,我心裡依然還愛著她,每當想起她我都會有一點難過,同時也有力量。難過是因為對奶奶的不捨,有力量是因為奶奶給過我許多超越過母親的愛,特別溫暖人心。

兒童心理學:一個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親人的孩子,可能需要1-2年時間才能從哀傷中逐漸恢復。大多數孩子能夠比較正向地從哀傷中走出來,並且變得更加堅強和富有同情心。但是,如果得不到良好情緒的釋放,經常被壓抑就很容易長期“卡”在悲傷中,對將來成年後或多或少地帶來各種影響。

"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死亡是許多人不太願意提及的話題,更別說面對孩子提起。除非家裡有親人離世,在孩子不斷追問下父母才會說一說,大部分父母還不知道如何開啟這個話題。對孩子說得最多的是“他去了天堂”或者“他睡著了”來回應孩子,年齡小的孩子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天堂,就會繼續追問下去。年齡大的孩子其實已經知道了人會死,死了就永遠也回不來了,所以,會對死亡產生恐懼感。

西西媽就遇到這樣的問題,女兒那天哭著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想死,我害怕離開你,是不是你也會死,我不要媽媽死,嗚嗚……”。說著就傷心地哭起來,媽媽安慰她說“我們都不會死,媽媽永遠都會陪著你”。但心裡犯嘀咕,這麼迴應孩子到底好不好,自己也有點矛盾。雖然暫時是安慰到孩子焦慮的心情了,但是孩子依然對死亡有恐懼心理。

青青養了一隻小烏龜,半個月後烏龜不知怎麼死了,他傷心地告訴爸爸“我的烏龜死了”,爸爸說“死了就死了唄,再買一隻也會死”。青青很傷心,他多麼希望可愛的烏龜不要死,太可憐了。這個過程爸爸只是告訴孩子烏龜會死,再買一隻也會死,卻沒有關注孩子難過的感受,孩子對死亡雖然沒有上升到恐懼心理,但是,傷心的情緒還是需要大人來安撫。

面對死亡,很多父母喜歡用善意的謊言來遮掩,或者乾脆利落地告訴孩子死了就是死了,就是永遠都不會回來的意識。

心理學家認為,這些都不是一種恰當的做法,既不能隱藏自己真實的情緒感受,也不能生硬地用成人的方式去迴應。其實,和孩子談死亡比較合適的做法就是,坦誠地和孩子說事實的真相,如實地回答孩子的問題,並鼓勵孩子朝著正確的方向發洩情緒。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1、孩子多大開始對死亡產生恐懼?

不同年齡的孩子認知水平各有差異,對於死亡也有不同的理解。父母需要根據孩子的性格、當時的情緒、孩子的認知水平裡進行引導。一般情況,真正知道死亡是不可逆和不可避免的,大概在6-9歲左右,知道每個人都會死,死了就是永遠在地球上消失了,越想越擔心,增加了恐懼感。

如果孩子經常說不想死或對死亡感到害怕的話,父母不要強迫孩子接受事實,因為孩子從瞭解到認知,再到接納面對需要一個過程,待心智成熟,自然可以做到。這個時候,最需要的是做好心理安撫,確保孩子的情緒安全。

2、不同年齡的孩子,應該採取什麼方式和他們談論死亡的話題?

  • [0-3歲]

因為認知初期,3歲以內的孩子對死亡完全沒有概念,可以和他們說“這個人不見了”,可以用打比方的方式告訴孩子說, 就像春天的玫瑰花開,從發芽-長大-開花,花開完後花瓣就枯萎了,一片一片地掉到地上,然後就不動了,風一吹就“不見了”,用類似比較容易理解的方式和孩子談動植物的死亡規律。這樣的方式比較適合3歲孩子的認知水平,孩子也不會對死亡有恐懼的感覺。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 [3-6歲]

3-6歲孩子開始會無意識地接觸到很多動、植物和人會死的信息,但還無法想象死亡是怎麼一回事。當家裡有親人離世,他們也無法像成人那樣表現出悲傷的情緒。如果是自己最親密的人離世,孩子會難過,他們只會說:“我想奶奶陪我,我要奶奶抱我”。雖然這個年齡的孩子也會有悲傷,但悲傷的時間會比較短。適當地讓3-6歲孩子體驗悲傷,反而可以增強孩子的情緒體驗,可以告訴孩子“奶奶已經去世了,爸爸媽媽會每天陪你抱你。”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這個年齡的孩子一般只有在感覺到自己需要被照顧,或者自己需要被保護的需求得到滿足時,他們才會表現出悲傷。

例如:幼兒園九月份開學,稱之為“哭季”,新生入園難免會出現分離焦慮,孩子和父母就像生死分別一般。孩子不想和父母分開,希望自己每天都可以被父母照顧,一旦分開,就容易焦慮,幼兒園陌生的環境、老師,害怕自己不能被照顧,希望爸爸媽媽可以陪著。當被照顧的需求不被滿足,孩子就容易出現悲傷的情緒。

有的孩子和父母分開,上了一天幼兒園還好,當見到媽媽時哭得無比傷心,像受了委屈一般。因為感受到自己終於可以回到媽媽身邊,內心的需求被滿足了,所以,同樣也會傷心地哭起來。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 [6-9歲]

3-6歲這個年齡的孩子,幾乎都知道了關於死亡是人人都會經歷的事,父母可以多和孩子講解關於死亡後人體的變化,例如:人死了就沒有了呼吸,心跳停止,身體變得僵硬等。孩子起初會對死亡有較長一段時間的悲痛感受,特別是遇到親人離世,會說出自己內心的悲傷的感受,這時候很需要成年人給予情感的關懷,幫助孩子走出悲傷的情緒。

切記不要總對孩子說“不要哭”“不要難過”之類的話,而是允許孩子哭出來,和他們談心,說出內心的感受和想法,鼓勵孩子面對親人離世的現實。這樣做才能幫助孩子走出傷痛的陰影,而不是壓抑情緒。

達爾文8歲時母親去世了,父母和姐姐們都不許她談起媽媽的事。當他想念媽媽流露出哀傷的情緒時,父親和姐姐就好不高興。當達爾文自己老了,關於回憶起母親去世的情景已經記不清了。現實生活中,許多人都認為達爾文的終身身體患疾是精神壓抑所致。他釋放痛苦情緒的唯一方式就是不可理喻的自我折磨。

作為成年人有時都難以短時間接受親人的離世,更別說是孩子。所以,鼓勵孩子說出感受和積極的情緒疏導特別重要。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 [9-12歲]

隨著年齡的增長,這時的孩子已經明白死亡意味著什麼了,父母可以用成人的方式和他們談死亡的話題,讓他們瞭解這是一個自然的規律。當孩子親眼目睹親人離世,表現出傷心的情緒時,父母可以用擁抱、撫摸等方式來關心他們的感受,和他們一起從悲傷中走出來。主動和孩子分享自己的感受,親人雖然離開了我們,但我們可以用另一種方式來祭奠親人,他們的愛會永遠地陪伴在我們心裡。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在我9歲時,和奶奶一起住,她經常給我講人死了后土葬的事情,說自己也很害怕死亡,還講了許多恐怖的故事。小小年紀的我很好奇,躲在被窩裡聽奶奶講著講著就睡著了。後來才知道自己膽子小和聽多了恐怖的故事有關,因缺少父母的陪伴,常感到沒有安全感。奶奶已經離開我25年了,我心裡依然還愛著她,每當想起她我都會有一點難過,同時也有力量。難過是因為對奶奶的不捨,有力量是因為奶奶給過我許多超越過母親的愛,特別溫暖人心。

兒童心理學:一個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親人的孩子,可能需要1-2年時間才能從哀傷中逐漸恢復。大多數孩子能夠比較正向地從哀傷中走出來,並且變得更加堅強和富有同情心。但是,如果得不到良好情緒的釋放,經常被壓抑就很容易長期“卡”在悲傷中,對將來成年後或多或少地帶來各種影響。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3、如何減少孩子對死亡而產生的恐懼感?

關於和孩子要繼續和你談論人死了為什麼要火化?以及孩子問到人快要死的時候是什麼感覺等話題,那是因為他仍然對死亡有恐懼和好奇,父母需要注意以下五點:

©️不要迴避孩子提出的問題

©️不要故弄玄虛嚇唬孩子

©️認真傾聽孩子的詢問

©️不要因為自己的恐懼而不談這個話題

©️避免忽視孩子的感受

和孩子一起積極地面對問題,幫助孩子說出心中的感受、想法,認真傾聽孩子的每一個問題,也可以設身處地地體會孩子的感受。面對孩子的困惑問題,父母也可以試試反問孩子“你認為為什麼要火化”等,瞭解孩子的求知慾望,和他一起探討交流。對於親人的離世不必隱瞞,真是地面對事實,反而可以促使孩子知道真相後,更好地從悲傷裡走出來,從傷痛中找到力量,重新開啟新的生活。

"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死亡是許多人不太願意提及的話題,更別說面對孩子提起。除非家裡有親人離世,在孩子不斷追問下父母才會說一說,大部分父母還不知道如何開啟這個話題。對孩子說得最多的是“他去了天堂”或者“他睡著了”來回應孩子,年齡小的孩子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天堂,就會繼續追問下去。年齡大的孩子其實已經知道了人會死,死了就永遠也回不來了,所以,會對死亡產生恐懼感。

西西媽就遇到這樣的問題,女兒那天哭著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想死,我害怕離開你,是不是你也會死,我不要媽媽死,嗚嗚……”。說著就傷心地哭起來,媽媽安慰她說“我們都不會死,媽媽永遠都會陪著你”。但心裡犯嘀咕,這麼迴應孩子到底好不好,自己也有點矛盾。雖然暫時是安慰到孩子焦慮的心情了,但是孩子依然對死亡有恐懼心理。

青青養了一隻小烏龜,半個月後烏龜不知怎麼死了,他傷心地告訴爸爸“我的烏龜死了”,爸爸說“死了就死了唄,再買一隻也會死”。青青很傷心,他多麼希望可愛的烏龜不要死,太可憐了。這個過程爸爸只是告訴孩子烏龜會死,再買一隻也會死,卻沒有關注孩子難過的感受,孩子對死亡雖然沒有上升到恐懼心理,但是,傷心的情緒還是需要大人來安撫。

面對死亡,很多父母喜歡用善意的謊言來遮掩,或者乾脆利落地告訴孩子死了就是死了,就是永遠都不會回來的意識。

心理學家認為,這些都不是一種恰當的做法,既不能隱藏自己真實的情緒感受,也不能生硬地用成人的方式去迴應。其實,和孩子談死亡比較合適的做法就是,坦誠地和孩子說事實的真相,如實地回答孩子的問題,並鼓勵孩子朝著正確的方向發洩情緒。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1、孩子多大開始對死亡產生恐懼?

不同年齡的孩子認知水平各有差異,對於死亡也有不同的理解。父母需要根據孩子的性格、當時的情緒、孩子的認知水平裡進行引導。一般情況,真正知道死亡是不可逆和不可避免的,大概在6-9歲左右,知道每個人都會死,死了就是永遠在地球上消失了,越想越擔心,增加了恐懼感。

如果孩子經常說不想死或對死亡感到害怕的話,父母不要強迫孩子接受事實,因為孩子從瞭解到認知,再到接納面對需要一個過程,待心智成熟,自然可以做到。這個時候,最需要的是做好心理安撫,確保孩子的情緒安全。

2、不同年齡的孩子,應該採取什麼方式和他們談論死亡的話題?

  • [0-3歲]

因為認知初期,3歲以內的孩子對死亡完全沒有概念,可以和他們說“這個人不見了”,可以用打比方的方式告訴孩子說, 就像春天的玫瑰花開,從發芽-長大-開花,花開完後花瓣就枯萎了,一片一片地掉到地上,然後就不動了,風一吹就“不見了”,用類似比較容易理解的方式和孩子談動植物的死亡規律。這樣的方式比較適合3歲孩子的認知水平,孩子也不會對死亡有恐懼的感覺。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 [3-6歲]

3-6歲孩子開始會無意識地接觸到很多動、植物和人會死的信息,但還無法想象死亡是怎麼一回事。當家裡有親人離世,他們也無法像成人那樣表現出悲傷的情緒。如果是自己最親密的人離世,孩子會難過,他們只會說:“我想奶奶陪我,我要奶奶抱我”。雖然這個年齡的孩子也會有悲傷,但悲傷的時間會比較短。適當地讓3-6歲孩子體驗悲傷,反而可以增強孩子的情緒體驗,可以告訴孩子“奶奶已經去世了,爸爸媽媽會每天陪你抱你。”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這個年齡的孩子一般只有在感覺到自己需要被照顧,或者自己需要被保護的需求得到滿足時,他們才會表現出悲傷。

例如:幼兒園九月份開學,稱之為“哭季”,新生入園難免會出現分離焦慮,孩子和父母就像生死分別一般。孩子不想和父母分開,希望自己每天都可以被父母照顧,一旦分開,就容易焦慮,幼兒園陌生的環境、老師,害怕自己不能被照顧,希望爸爸媽媽可以陪著。當被照顧的需求不被滿足,孩子就容易出現悲傷的情緒。

有的孩子和父母分開,上了一天幼兒園還好,當見到媽媽時哭得無比傷心,像受了委屈一般。因為感受到自己終於可以回到媽媽身邊,內心的需求被滿足了,所以,同樣也會傷心地哭起來。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 [6-9歲]

3-6歲這個年齡的孩子,幾乎都知道了關於死亡是人人都會經歷的事,父母可以多和孩子講解關於死亡後人體的變化,例如:人死了就沒有了呼吸,心跳停止,身體變得僵硬等。孩子起初會對死亡有較長一段時間的悲痛感受,特別是遇到親人離世,會說出自己內心的悲傷的感受,這時候很需要成年人給予情感的關懷,幫助孩子走出悲傷的情緒。

切記不要總對孩子說“不要哭”“不要難過”之類的話,而是允許孩子哭出來,和他們談心,說出內心的感受和想法,鼓勵孩子面對親人離世的現實。這樣做才能幫助孩子走出傷痛的陰影,而不是壓抑情緒。

達爾文8歲時母親去世了,父母和姐姐們都不許她談起媽媽的事。當他想念媽媽流露出哀傷的情緒時,父親和姐姐就好不高興。當達爾文自己老了,關於回憶起母親去世的情景已經記不清了。現實生活中,許多人都認為達爾文的終身身體患疾是精神壓抑所致。他釋放痛苦情緒的唯一方式就是不可理喻的自我折磨。

作為成年人有時都難以短時間接受親人的離世,更別說是孩子。所以,鼓勵孩子說出感受和積極的情緒疏導特別重要。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 [9-12歲]

隨著年齡的增長,這時的孩子已經明白死亡意味著什麼了,父母可以用成人的方式和他們談死亡的話題,讓他們瞭解這是一個自然的規律。當孩子親眼目睹親人離世,表現出傷心的情緒時,父母可以用擁抱、撫摸等方式來關心他們的感受,和他們一起從悲傷中走出來。主動和孩子分享自己的感受,親人雖然離開了我們,但我們可以用另一種方式來祭奠親人,他們的愛會永遠地陪伴在我們心裡。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在我9歲時,和奶奶一起住,她經常給我講人死了后土葬的事情,說自己也很害怕死亡,還講了許多恐怖的故事。小小年紀的我很好奇,躲在被窩裡聽奶奶講著講著就睡著了。後來才知道自己膽子小和聽多了恐怖的故事有關,因缺少父母的陪伴,常感到沒有安全感。奶奶已經離開我25年了,我心裡依然還愛著她,每當想起她我都會有一點難過,同時也有力量。難過是因為對奶奶的不捨,有力量是因為奶奶給過我許多超越過母親的愛,特別溫暖人心。

兒童心理學:一個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親人的孩子,可能需要1-2年時間才能從哀傷中逐漸恢復。大多數孩子能夠比較正向地從哀傷中走出來,並且變得更加堅強和富有同情心。但是,如果得不到良好情緒的釋放,經常被壓抑就很容易長期“卡”在悲傷中,對將來成年後或多或少地帶來各種影響。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3、如何減少孩子對死亡而產生的恐懼感?

關於和孩子要繼續和你談論人死了為什麼要火化?以及孩子問到人快要死的時候是什麼感覺等話題,那是因為他仍然對死亡有恐懼和好奇,父母需要注意以下五點:

©️不要迴避孩子提出的問題

©️不要故弄玄虛嚇唬孩子

©️認真傾聽孩子的詢問

©️不要因為自己的恐懼而不談這個話題

©️避免忽視孩子的感受

和孩子一起積極地面對問題,幫助孩子說出心中的感受、想法,認真傾聽孩子的每一個問題,也可以設身處地地體會孩子的感受。面對孩子的困惑問題,父母也可以試試反問孩子“你認為為什麼要火化”等,瞭解孩子的求知慾望,和他一起探討交流。對於親人的離世不必隱瞞,真是地面對事實,反而可以促使孩子知道真相後,更好地從悲傷裡走出來,從傷痛中找到力量,重新開啟新的生活。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關於如何減少孩子對死亡的恐懼感? 給父母的建議:

死亡是一個自然規律,但是孩子一時半會兒很難理解,父母還可以藉助其它方法,來幫助孩子緩解對死亡的恐懼感。生活中的方法有很多,只有你願意做一個智慧的父母,你會發現,生活裡處處都是機會。

"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死亡是許多人不太願意提及的話題,更別說面對孩子提起。除非家裡有親人離世,在孩子不斷追問下父母才會說一說,大部分父母還不知道如何開啟這個話題。對孩子說得最多的是“他去了天堂”或者“他睡著了”來回應孩子,年齡小的孩子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天堂,就會繼續追問下去。年齡大的孩子其實已經知道了人會死,死了就永遠也回不來了,所以,會對死亡產生恐懼感。

西西媽就遇到這樣的問題,女兒那天哭著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想死,我害怕離開你,是不是你也會死,我不要媽媽死,嗚嗚……”。說著就傷心地哭起來,媽媽安慰她說“我們都不會死,媽媽永遠都會陪著你”。但心裡犯嘀咕,這麼迴應孩子到底好不好,自己也有點矛盾。雖然暫時是安慰到孩子焦慮的心情了,但是孩子依然對死亡有恐懼心理。

青青養了一隻小烏龜,半個月後烏龜不知怎麼死了,他傷心地告訴爸爸“我的烏龜死了”,爸爸說“死了就死了唄,再買一隻也會死”。青青很傷心,他多麼希望可愛的烏龜不要死,太可憐了。這個過程爸爸只是告訴孩子烏龜會死,再買一隻也會死,卻沒有關注孩子難過的感受,孩子對死亡雖然沒有上升到恐懼心理,但是,傷心的情緒還是需要大人來安撫。

面對死亡,很多父母喜歡用善意的謊言來遮掩,或者乾脆利落地告訴孩子死了就是死了,就是永遠都不會回來的意識。

心理學家認為,這些都不是一種恰當的做法,既不能隱藏自己真實的情緒感受,也不能生硬地用成人的方式去迴應。其實,和孩子談死亡比較合適的做法就是,坦誠地和孩子說事實的真相,如實地回答孩子的問題,並鼓勵孩子朝著正確的方向發洩情緒。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1、孩子多大開始對死亡產生恐懼?

不同年齡的孩子認知水平各有差異,對於死亡也有不同的理解。父母需要根據孩子的性格、當時的情緒、孩子的認知水平裡進行引導。一般情況,真正知道死亡是不可逆和不可避免的,大概在6-9歲左右,知道每個人都會死,死了就是永遠在地球上消失了,越想越擔心,增加了恐懼感。

如果孩子經常說不想死或對死亡感到害怕的話,父母不要強迫孩子接受事實,因為孩子從瞭解到認知,再到接納面對需要一個過程,待心智成熟,自然可以做到。這個時候,最需要的是做好心理安撫,確保孩子的情緒安全。

2、不同年齡的孩子,應該採取什麼方式和他們談論死亡的話題?

  • [0-3歲]

因為認知初期,3歲以內的孩子對死亡完全沒有概念,可以和他們說“這個人不見了”,可以用打比方的方式告訴孩子說, 就像春天的玫瑰花開,從發芽-長大-開花,花開完後花瓣就枯萎了,一片一片地掉到地上,然後就不動了,風一吹就“不見了”,用類似比較容易理解的方式和孩子談動植物的死亡規律。這樣的方式比較適合3歲孩子的認知水平,孩子也不會對死亡有恐懼的感覺。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 [3-6歲]

3-6歲孩子開始會無意識地接觸到很多動、植物和人會死的信息,但還無法想象死亡是怎麼一回事。當家裡有親人離世,他們也無法像成人那樣表現出悲傷的情緒。如果是自己最親密的人離世,孩子會難過,他們只會說:“我想奶奶陪我,我要奶奶抱我”。雖然這個年齡的孩子也會有悲傷,但悲傷的時間會比較短。適當地讓3-6歲孩子體驗悲傷,反而可以增強孩子的情緒體驗,可以告訴孩子“奶奶已經去世了,爸爸媽媽會每天陪你抱你。”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這個年齡的孩子一般只有在感覺到自己需要被照顧,或者自己需要被保護的需求得到滿足時,他們才會表現出悲傷。

例如:幼兒園九月份開學,稱之為“哭季”,新生入園難免會出現分離焦慮,孩子和父母就像生死分別一般。孩子不想和父母分開,希望自己每天都可以被父母照顧,一旦分開,就容易焦慮,幼兒園陌生的環境、老師,害怕自己不能被照顧,希望爸爸媽媽可以陪著。當被照顧的需求不被滿足,孩子就容易出現悲傷的情緒。

有的孩子和父母分開,上了一天幼兒園還好,當見到媽媽時哭得無比傷心,像受了委屈一般。因為感受到自己終於可以回到媽媽身邊,內心的需求被滿足了,所以,同樣也會傷心地哭起來。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 [6-9歲]

3-6歲這個年齡的孩子,幾乎都知道了關於死亡是人人都會經歷的事,父母可以多和孩子講解關於死亡後人體的變化,例如:人死了就沒有了呼吸,心跳停止,身體變得僵硬等。孩子起初會對死亡有較長一段時間的悲痛感受,特別是遇到親人離世,會說出自己內心的悲傷的感受,這時候很需要成年人給予情感的關懷,幫助孩子走出悲傷的情緒。

切記不要總對孩子說“不要哭”“不要難過”之類的話,而是允許孩子哭出來,和他們談心,說出內心的感受和想法,鼓勵孩子面對親人離世的現實。這樣做才能幫助孩子走出傷痛的陰影,而不是壓抑情緒。

達爾文8歲時母親去世了,父母和姐姐們都不許她談起媽媽的事。當他想念媽媽流露出哀傷的情緒時,父親和姐姐就好不高興。當達爾文自己老了,關於回憶起母親去世的情景已經記不清了。現實生活中,許多人都認為達爾文的終身身體患疾是精神壓抑所致。他釋放痛苦情緒的唯一方式就是不可理喻的自我折磨。

作為成年人有時都難以短時間接受親人的離世,更別說是孩子。所以,鼓勵孩子說出感受和積極的情緒疏導特別重要。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 [9-12歲]

隨著年齡的增長,這時的孩子已經明白死亡意味著什麼了,父母可以用成人的方式和他們談死亡的話題,讓他們瞭解這是一個自然的規律。當孩子親眼目睹親人離世,表現出傷心的情緒時,父母可以用擁抱、撫摸等方式來關心他們的感受,和他們一起從悲傷中走出來。主動和孩子分享自己的感受,親人雖然離開了我們,但我們可以用另一種方式來祭奠親人,他們的愛會永遠地陪伴在我們心裡。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在我9歲時,和奶奶一起住,她經常給我講人死了后土葬的事情,說自己也很害怕死亡,還講了許多恐怖的故事。小小年紀的我很好奇,躲在被窩裡聽奶奶講著講著就睡著了。後來才知道自己膽子小和聽多了恐怖的故事有關,因缺少父母的陪伴,常感到沒有安全感。奶奶已經離開我25年了,我心裡依然還愛著她,每當想起她我都會有一點難過,同時也有力量。難過是因為對奶奶的不捨,有力量是因為奶奶給過我許多超越過母親的愛,特別溫暖人心。

兒童心理學:一個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親人的孩子,可能需要1-2年時間才能從哀傷中逐漸恢復。大多數孩子能夠比較正向地從哀傷中走出來,並且變得更加堅強和富有同情心。但是,如果得不到良好情緒的釋放,經常被壓抑就很容易長期“卡”在悲傷中,對將來成年後或多或少地帶來各種影響。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3、如何減少孩子對死亡而產生的恐懼感?

關於和孩子要繼續和你談論人死了為什麼要火化?以及孩子問到人快要死的時候是什麼感覺等話題,那是因為他仍然對死亡有恐懼和好奇,父母需要注意以下五點:

©️不要迴避孩子提出的問題

©️不要故弄玄虛嚇唬孩子

©️認真傾聽孩子的詢問

©️不要因為自己的恐懼而不談這個話題

©️避免忽視孩子的感受

和孩子一起積極地面對問題,幫助孩子說出心中的感受、想法,認真傾聽孩子的每一個問題,也可以設身處地地體會孩子的感受。面對孩子的困惑問題,父母也可以試試反問孩子“你認為為什麼要火化”等,瞭解孩子的求知慾望,和他一起探討交流。對於親人的離世不必隱瞞,真是地面對事實,反而可以促使孩子知道真相後,更好地從悲傷裡走出來,從傷痛中找到力量,重新開啟新的生活。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關於如何減少孩子對死亡的恐懼感? 給父母的建議:

死亡是一個自然規律,但是孩子一時半會兒很難理解,父母還可以藉助其它方法,來幫助孩子緩解對死亡的恐懼感。生活中的方法有很多,只有你願意做一個智慧的父母,你會發現,生活裡處處都是機會。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01 利用電影-感官體驗式溝通

帶著孩子去看關於生命教育的電影,一起交流彼此的感受,感動的時候可以哭出眼淚,開心的時候可以笑出聲音,難過的時候可以說出真實地體驗,透過電影來感受生命的價值和活著意義。

電影《尋夢環遊記》是一個關於家與愛,人間與亡靈之間相互懷念的故事。值得每個父母待孩子去看一場,這部動畫影片給我們展現了非常生動而有意義的生命教育課。

電影以墨西哥“萬靈節”為背景,讓我們感受到他們對待生命的態度,對待生死也無所畏懼,墨西哥人有句諺語:“死者在棺,生者狂歡”。電影裡呈現的死亡,不再是一件多麼悲傷的事情,因為死去的人一樣可以在另一個世界裡過得很好,有吃有喝,也有玩伴,而且每年的亡靈節還能和活著的家人團聚。電影情節在有些人來看顯得有些荒唐,但是,更多人寧可選擇相信,因為它不再讓我們懼怕生死離別。

導演皮克斯在《尋夢環遊記》中告訴我們:不必迴避死亡的話題,死亡並不可怕,最重要的是我們愛的人一直在我們心中。其實,死亡也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我們總是懼怕它,忽視它。我們需要直面這份恐懼,去經歷它,雖然很殘酷,同時也有力量。

"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死亡是許多人不太願意提及的話題,更別說面對孩子提起。除非家裡有親人離世,在孩子不斷追問下父母才會說一說,大部分父母還不知道如何開啟這個話題。對孩子說得最多的是“他去了天堂”或者“他睡著了”來回應孩子,年齡小的孩子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天堂,就會繼續追問下去。年齡大的孩子其實已經知道了人會死,死了就永遠也回不來了,所以,會對死亡產生恐懼感。

西西媽就遇到這樣的問題,女兒那天哭著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想死,我害怕離開你,是不是你也會死,我不要媽媽死,嗚嗚……”。說著就傷心地哭起來,媽媽安慰她說“我們都不會死,媽媽永遠都會陪著你”。但心裡犯嘀咕,這麼迴應孩子到底好不好,自己也有點矛盾。雖然暫時是安慰到孩子焦慮的心情了,但是孩子依然對死亡有恐懼心理。

青青養了一隻小烏龜,半個月後烏龜不知怎麼死了,他傷心地告訴爸爸“我的烏龜死了”,爸爸說“死了就死了唄,再買一隻也會死”。青青很傷心,他多麼希望可愛的烏龜不要死,太可憐了。這個過程爸爸只是告訴孩子烏龜會死,再買一隻也會死,卻沒有關注孩子難過的感受,孩子對死亡雖然沒有上升到恐懼心理,但是,傷心的情緒還是需要大人來安撫。

面對死亡,很多父母喜歡用善意的謊言來遮掩,或者乾脆利落地告訴孩子死了就是死了,就是永遠都不會回來的意識。

心理學家認為,這些都不是一種恰當的做法,既不能隱藏自己真實的情緒感受,也不能生硬地用成人的方式去迴應。其實,和孩子談死亡比較合適的做法就是,坦誠地和孩子說事實的真相,如實地回答孩子的問題,並鼓勵孩子朝著正確的方向發洩情緒。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1、孩子多大開始對死亡產生恐懼?

不同年齡的孩子認知水平各有差異,對於死亡也有不同的理解。父母需要根據孩子的性格、當時的情緒、孩子的認知水平裡進行引導。一般情況,真正知道死亡是不可逆和不可避免的,大概在6-9歲左右,知道每個人都會死,死了就是永遠在地球上消失了,越想越擔心,增加了恐懼感。

如果孩子經常說不想死或對死亡感到害怕的話,父母不要強迫孩子接受事實,因為孩子從瞭解到認知,再到接納面對需要一個過程,待心智成熟,自然可以做到。這個時候,最需要的是做好心理安撫,確保孩子的情緒安全。

2、不同年齡的孩子,應該採取什麼方式和他們談論死亡的話題?

  • [0-3歲]

因為認知初期,3歲以內的孩子對死亡完全沒有概念,可以和他們說“這個人不見了”,可以用打比方的方式告訴孩子說, 就像春天的玫瑰花開,從發芽-長大-開花,花開完後花瓣就枯萎了,一片一片地掉到地上,然後就不動了,風一吹就“不見了”,用類似比較容易理解的方式和孩子談動植物的死亡規律。這樣的方式比較適合3歲孩子的認知水平,孩子也不會對死亡有恐懼的感覺。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 [3-6歲]

3-6歲孩子開始會無意識地接觸到很多動、植物和人會死的信息,但還無法想象死亡是怎麼一回事。當家裡有親人離世,他們也無法像成人那樣表現出悲傷的情緒。如果是自己最親密的人離世,孩子會難過,他們只會說:“我想奶奶陪我,我要奶奶抱我”。雖然這個年齡的孩子也會有悲傷,但悲傷的時間會比較短。適當地讓3-6歲孩子體驗悲傷,反而可以增強孩子的情緒體驗,可以告訴孩子“奶奶已經去世了,爸爸媽媽會每天陪你抱你。”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這個年齡的孩子一般只有在感覺到自己需要被照顧,或者自己需要被保護的需求得到滿足時,他們才會表現出悲傷。

例如:幼兒園九月份開學,稱之為“哭季”,新生入園難免會出現分離焦慮,孩子和父母就像生死分別一般。孩子不想和父母分開,希望自己每天都可以被父母照顧,一旦分開,就容易焦慮,幼兒園陌生的環境、老師,害怕自己不能被照顧,希望爸爸媽媽可以陪著。當被照顧的需求不被滿足,孩子就容易出現悲傷的情緒。

有的孩子和父母分開,上了一天幼兒園還好,當見到媽媽時哭得無比傷心,像受了委屈一般。因為感受到自己終於可以回到媽媽身邊,內心的需求被滿足了,所以,同樣也會傷心地哭起來。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 [6-9歲]

3-6歲這個年齡的孩子,幾乎都知道了關於死亡是人人都會經歷的事,父母可以多和孩子講解關於死亡後人體的變化,例如:人死了就沒有了呼吸,心跳停止,身體變得僵硬等。孩子起初會對死亡有較長一段時間的悲痛感受,特別是遇到親人離世,會說出自己內心的悲傷的感受,這時候很需要成年人給予情感的關懷,幫助孩子走出悲傷的情緒。

切記不要總對孩子說“不要哭”“不要難過”之類的話,而是允許孩子哭出來,和他們談心,說出內心的感受和想法,鼓勵孩子面對親人離世的現實。這樣做才能幫助孩子走出傷痛的陰影,而不是壓抑情緒。

達爾文8歲時母親去世了,父母和姐姐們都不許她談起媽媽的事。當他想念媽媽流露出哀傷的情緒時,父親和姐姐就好不高興。當達爾文自己老了,關於回憶起母親去世的情景已經記不清了。現實生活中,許多人都認為達爾文的終身身體患疾是精神壓抑所致。他釋放痛苦情緒的唯一方式就是不可理喻的自我折磨。

作為成年人有時都難以短時間接受親人的離世,更別說是孩子。所以,鼓勵孩子說出感受和積極的情緒疏導特別重要。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 [9-12歲]

隨著年齡的增長,這時的孩子已經明白死亡意味著什麼了,父母可以用成人的方式和他們談死亡的話題,讓他們瞭解這是一個自然的規律。當孩子親眼目睹親人離世,表現出傷心的情緒時,父母可以用擁抱、撫摸等方式來關心他們的感受,和他們一起從悲傷中走出來。主動和孩子分享自己的感受,親人雖然離開了我們,但我們可以用另一種方式來祭奠親人,他們的愛會永遠地陪伴在我們心裡。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在我9歲時,和奶奶一起住,她經常給我講人死了后土葬的事情,說自己也很害怕死亡,還講了許多恐怖的故事。小小年紀的我很好奇,躲在被窩裡聽奶奶講著講著就睡著了。後來才知道自己膽子小和聽多了恐怖的故事有關,因缺少父母的陪伴,常感到沒有安全感。奶奶已經離開我25年了,我心裡依然還愛著她,每當想起她我都會有一點難過,同時也有力量。難過是因為對奶奶的不捨,有力量是因為奶奶給過我許多超越過母親的愛,特別溫暖人心。

兒童心理學:一個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親人的孩子,可能需要1-2年時間才能從哀傷中逐漸恢復。大多數孩子能夠比較正向地從哀傷中走出來,並且變得更加堅強和富有同情心。但是,如果得不到良好情緒的釋放,經常被壓抑就很容易長期“卡”在悲傷中,對將來成年後或多或少地帶來各種影響。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3、如何減少孩子對死亡而產生的恐懼感?

關於和孩子要繼續和你談論人死了為什麼要火化?以及孩子問到人快要死的時候是什麼感覺等話題,那是因為他仍然對死亡有恐懼和好奇,父母需要注意以下五點:

©️不要迴避孩子提出的問題

©️不要故弄玄虛嚇唬孩子

©️認真傾聽孩子的詢問

©️不要因為自己的恐懼而不談這個話題

©️避免忽視孩子的感受

和孩子一起積極地面對問題,幫助孩子說出心中的感受、想法,認真傾聽孩子的每一個問題,也可以設身處地地體會孩子的感受。面對孩子的困惑問題,父母也可以試試反問孩子“你認為為什麼要火化”等,瞭解孩子的求知慾望,和他一起探討交流。對於親人的離世不必隱瞞,真是地面對事實,反而可以促使孩子知道真相後,更好地從悲傷裡走出來,從傷痛中找到力量,重新開啟新的生活。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關於如何減少孩子對死亡的恐懼感? 給父母的建議:

死亡是一個自然規律,但是孩子一時半會兒很難理解,父母還可以藉助其它方法,來幫助孩子緩解對死亡的恐懼感。生活中的方法有很多,只有你願意做一個智慧的父母,你會發現,生活裡處處都是機會。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01 利用電影-感官體驗式溝通

帶著孩子去看關於生命教育的電影,一起交流彼此的感受,感動的時候可以哭出眼淚,開心的時候可以笑出聲音,難過的時候可以說出真實地體驗,透過電影來感受生命的價值和活著意義。

電影《尋夢環遊記》是一個關於家與愛,人間與亡靈之間相互懷念的故事。值得每個父母待孩子去看一場,這部動畫影片給我們展現了非常生動而有意義的生命教育課。

電影以墨西哥“萬靈節”為背景,讓我們感受到他們對待生命的態度,對待生死也無所畏懼,墨西哥人有句諺語:“死者在棺,生者狂歡”。電影裡呈現的死亡,不再是一件多麼悲傷的事情,因為死去的人一樣可以在另一個世界裡過得很好,有吃有喝,也有玩伴,而且每年的亡靈節還能和活著的家人團聚。電影情節在有些人來看顯得有些荒唐,但是,更多人寧可選擇相信,因為它不再讓我們懼怕生死離別。

導演皮克斯在《尋夢環遊記》中告訴我們:不必迴避死亡的話題,死亡並不可怕,最重要的是我們愛的人一直在我們心中。其實,死亡也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我們總是懼怕它,忽視它。我們需要直面這份恐懼,去經歷它,雖然很殘酷,同時也有力量。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02 利用繪本故事-引導式溝通

《關於兒童與死亡》一書的作者庫伯勒.羅斯是生死大學師,書中提到,利用繪畫的方式、遊戲的方式來幫助孩子理解死亡,面對死亡。因此,選擇兒童繪本時也不會迴避死亡等題材。

我們經常會忽略繪本的魔力,生活中的許多小問題都可以從繪本里找到答案,引導孩子提問和交流,關於習慣的培養,關於愛的教育,關於語言表達能力,關於合作和團結,關於生命教育等等。

▪️關於生命誕生的繪本

例如:《小威向前衝》、《我是從哪裡來的》、《我們的身體》……

"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死亡是許多人不太願意提及的話題,更別說面對孩子提起。除非家裡有親人離世,在孩子不斷追問下父母才會說一說,大部分父母還不知道如何開啟這個話題。對孩子說得最多的是“他去了天堂”或者“他睡著了”來回應孩子,年齡小的孩子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天堂,就會繼續追問下去。年齡大的孩子其實已經知道了人會死,死了就永遠也回不來了,所以,會對死亡產生恐懼感。

西西媽就遇到這樣的問題,女兒那天哭著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想死,我害怕離開你,是不是你也會死,我不要媽媽死,嗚嗚……”。說著就傷心地哭起來,媽媽安慰她說“我們都不會死,媽媽永遠都會陪著你”。但心裡犯嘀咕,這麼迴應孩子到底好不好,自己也有點矛盾。雖然暫時是安慰到孩子焦慮的心情了,但是孩子依然對死亡有恐懼心理。

青青養了一隻小烏龜,半個月後烏龜不知怎麼死了,他傷心地告訴爸爸“我的烏龜死了”,爸爸說“死了就死了唄,再買一隻也會死”。青青很傷心,他多麼希望可愛的烏龜不要死,太可憐了。這個過程爸爸只是告訴孩子烏龜會死,再買一隻也會死,卻沒有關注孩子難過的感受,孩子對死亡雖然沒有上升到恐懼心理,但是,傷心的情緒還是需要大人來安撫。

面對死亡,很多父母喜歡用善意的謊言來遮掩,或者乾脆利落地告訴孩子死了就是死了,就是永遠都不會回來的意識。

心理學家認為,這些都不是一種恰當的做法,既不能隱藏自己真實的情緒感受,也不能生硬地用成人的方式去迴應。其實,和孩子談死亡比較合適的做法就是,坦誠地和孩子說事實的真相,如實地回答孩子的問題,並鼓勵孩子朝著正確的方向發洩情緒。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1、孩子多大開始對死亡產生恐懼?

不同年齡的孩子認知水平各有差異,對於死亡也有不同的理解。父母需要根據孩子的性格、當時的情緒、孩子的認知水平裡進行引導。一般情況,真正知道死亡是不可逆和不可避免的,大概在6-9歲左右,知道每個人都會死,死了就是永遠在地球上消失了,越想越擔心,增加了恐懼感。

如果孩子經常說不想死或對死亡感到害怕的話,父母不要強迫孩子接受事實,因為孩子從瞭解到認知,再到接納面對需要一個過程,待心智成熟,自然可以做到。這個時候,最需要的是做好心理安撫,確保孩子的情緒安全。

2、不同年齡的孩子,應該採取什麼方式和他們談論死亡的話題?

  • [0-3歲]

因為認知初期,3歲以內的孩子對死亡完全沒有概念,可以和他們說“這個人不見了”,可以用打比方的方式告訴孩子說, 就像春天的玫瑰花開,從發芽-長大-開花,花開完後花瓣就枯萎了,一片一片地掉到地上,然後就不動了,風一吹就“不見了”,用類似比較容易理解的方式和孩子談動植物的死亡規律。這樣的方式比較適合3歲孩子的認知水平,孩子也不會對死亡有恐懼的感覺。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 [3-6歲]

3-6歲孩子開始會無意識地接觸到很多動、植物和人會死的信息,但還無法想象死亡是怎麼一回事。當家裡有親人離世,他們也無法像成人那樣表現出悲傷的情緒。如果是自己最親密的人離世,孩子會難過,他們只會說:“我想奶奶陪我,我要奶奶抱我”。雖然這個年齡的孩子也會有悲傷,但悲傷的時間會比較短。適當地讓3-6歲孩子體驗悲傷,反而可以增強孩子的情緒體驗,可以告訴孩子“奶奶已經去世了,爸爸媽媽會每天陪你抱你。”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這個年齡的孩子一般只有在感覺到自己需要被照顧,或者自己需要被保護的需求得到滿足時,他們才會表現出悲傷。

例如:幼兒園九月份開學,稱之為“哭季”,新生入園難免會出現分離焦慮,孩子和父母就像生死分別一般。孩子不想和父母分開,希望自己每天都可以被父母照顧,一旦分開,就容易焦慮,幼兒園陌生的環境、老師,害怕自己不能被照顧,希望爸爸媽媽可以陪著。當被照顧的需求不被滿足,孩子就容易出現悲傷的情緒。

有的孩子和父母分開,上了一天幼兒園還好,當見到媽媽時哭得無比傷心,像受了委屈一般。因為感受到自己終於可以回到媽媽身邊,內心的需求被滿足了,所以,同樣也會傷心地哭起來。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 [6-9歲]

3-6歲這個年齡的孩子,幾乎都知道了關於死亡是人人都會經歷的事,父母可以多和孩子講解關於死亡後人體的變化,例如:人死了就沒有了呼吸,心跳停止,身體變得僵硬等。孩子起初會對死亡有較長一段時間的悲痛感受,特別是遇到親人離世,會說出自己內心的悲傷的感受,這時候很需要成年人給予情感的關懷,幫助孩子走出悲傷的情緒。

切記不要總對孩子說“不要哭”“不要難過”之類的話,而是允許孩子哭出來,和他們談心,說出內心的感受和想法,鼓勵孩子面對親人離世的現實。這樣做才能幫助孩子走出傷痛的陰影,而不是壓抑情緒。

達爾文8歲時母親去世了,父母和姐姐們都不許她談起媽媽的事。當他想念媽媽流露出哀傷的情緒時,父親和姐姐就好不高興。當達爾文自己老了,關於回憶起母親去世的情景已經記不清了。現實生活中,許多人都認為達爾文的終身身體患疾是精神壓抑所致。他釋放痛苦情緒的唯一方式就是不可理喻的自我折磨。

作為成年人有時都難以短時間接受親人的離世,更別說是孩子。所以,鼓勵孩子說出感受和積極的情緒疏導特別重要。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 [9-12歲]

隨著年齡的增長,這時的孩子已經明白死亡意味著什麼了,父母可以用成人的方式和他們談死亡的話題,讓他們瞭解這是一個自然的規律。當孩子親眼目睹親人離世,表現出傷心的情緒時,父母可以用擁抱、撫摸等方式來關心他們的感受,和他們一起從悲傷中走出來。主動和孩子分享自己的感受,親人雖然離開了我們,但我們可以用另一種方式來祭奠親人,他們的愛會永遠地陪伴在我們心裡。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在我9歲時,和奶奶一起住,她經常給我講人死了后土葬的事情,說自己也很害怕死亡,還講了許多恐怖的故事。小小年紀的我很好奇,躲在被窩裡聽奶奶講著講著就睡著了。後來才知道自己膽子小和聽多了恐怖的故事有關,因缺少父母的陪伴,常感到沒有安全感。奶奶已經離開我25年了,我心裡依然還愛著她,每當想起她我都會有一點難過,同時也有力量。難過是因為對奶奶的不捨,有力量是因為奶奶給過我許多超越過母親的愛,特別溫暖人心。

兒童心理學:一個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親人的孩子,可能需要1-2年時間才能從哀傷中逐漸恢復。大多數孩子能夠比較正向地從哀傷中走出來,並且變得更加堅強和富有同情心。但是,如果得不到良好情緒的釋放,經常被壓抑就很容易長期“卡”在悲傷中,對將來成年後或多或少地帶來各種影響。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3、如何減少孩子對死亡而產生的恐懼感?

關於和孩子要繼續和你談論人死了為什麼要火化?以及孩子問到人快要死的時候是什麼感覺等話題,那是因為他仍然對死亡有恐懼和好奇,父母需要注意以下五點:

©️不要迴避孩子提出的問題

©️不要故弄玄虛嚇唬孩子

©️認真傾聽孩子的詢問

©️不要因為自己的恐懼而不談這個話題

©️避免忽視孩子的感受

和孩子一起積極地面對問題,幫助孩子說出心中的感受、想法,認真傾聽孩子的每一個問題,也可以設身處地地體會孩子的感受。面對孩子的困惑問題,父母也可以試試反問孩子“你認為為什麼要火化”等,瞭解孩子的求知慾望,和他一起探討交流。對於親人的離世不必隱瞞,真是地面對事實,反而可以促使孩子知道真相後,更好地從悲傷裡走出來,從傷痛中找到力量,重新開啟新的生活。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關於如何減少孩子對死亡的恐懼感? 給父母的建議:

死亡是一個自然規律,但是孩子一時半會兒很難理解,父母還可以藉助其它方法,來幫助孩子緩解對死亡的恐懼感。生活中的方法有很多,只有你願意做一個智慧的父母,你會發現,生活裡處處都是機會。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01 利用電影-感官體驗式溝通

帶著孩子去看關於生命教育的電影,一起交流彼此的感受,感動的時候可以哭出眼淚,開心的時候可以笑出聲音,難過的時候可以說出真實地體驗,透過電影來感受生命的價值和活著意義。

電影《尋夢環遊記》是一個關於家與愛,人間與亡靈之間相互懷念的故事。值得每個父母待孩子去看一場,這部動畫影片給我們展現了非常生動而有意義的生命教育課。

電影以墨西哥“萬靈節”為背景,讓我們感受到他們對待生命的態度,對待生死也無所畏懼,墨西哥人有句諺語:“死者在棺,生者狂歡”。電影裡呈現的死亡,不再是一件多麼悲傷的事情,因為死去的人一樣可以在另一個世界裡過得很好,有吃有喝,也有玩伴,而且每年的亡靈節還能和活著的家人團聚。電影情節在有些人來看顯得有些荒唐,但是,更多人寧可選擇相信,因為它不再讓我們懼怕生死離別。

導演皮克斯在《尋夢環遊記》中告訴我們:不必迴避死亡的話題,死亡並不可怕,最重要的是我們愛的人一直在我們心中。其實,死亡也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我們總是懼怕它,忽視它。我們需要直面這份恐懼,去經歷它,雖然很殘酷,同時也有力量。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02 利用繪本故事-引導式溝通

《關於兒童與死亡》一書的作者庫伯勒.羅斯是生死大學師,書中提到,利用繪畫的方式、遊戲的方式來幫助孩子理解死亡,面對死亡。因此,選擇兒童繪本時也不會迴避死亡等題材。

我們經常會忽略繪本的魔力,生活中的許多小問題都可以從繪本里找到答案,引導孩子提問和交流,關於習慣的培養,關於愛的教育,關於語言表達能力,關於合作和團結,關於生命教育等等。

▪️關於生命誕生的繪本

例如:《小威向前衝》、《我是從哪裡來的》、《我們的身體》……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通過繪本故事,幫助孩子瞭解自己是從哪裡來的,瞭解自己,瞭解生命的起源。滿足孩子的好奇的求知慾望。孩子的到來是父母們愛的結晶,只有在愛的滋養下,愛的種子才能健康長大。

▪️關於生命的過程和離世的繪本

《象老爹》、《湯姆的外公去死了》、《爺爺變成了幽靈》、《再見了,艾瑪奶奶》、《獾的禮物》、《你到哪裡去了?》、《好好哭吧!》、《我永遠愛你》……

"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死亡是許多人不太願意提及的話題,更別說面對孩子提起。除非家裡有親人離世,在孩子不斷追問下父母才會說一說,大部分父母還不知道如何開啟這個話題。對孩子說得最多的是“他去了天堂”或者“他睡著了”來回應孩子,年齡小的孩子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天堂,就會繼續追問下去。年齡大的孩子其實已經知道了人會死,死了就永遠也回不來了,所以,會對死亡產生恐懼感。

西西媽就遇到這樣的問題,女兒那天哭著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想死,我害怕離開你,是不是你也會死,我不要媽媽死,嗚嗚……”。說著就傷心地哭起來,媽媽安慰她說“我們都不會死,媽媽永遠都會陪著你”。但心裡犯嘀咕,這麼迴應孩子到底好不好,自己也有點矛盾。雖然暫時是安慰到孩子焦慮的心情了,但是孩子依然對死亡有恐懼心理。

青青養了一隻小烏龜,半個月後烏龜不知怎麼死了,他傷心地告訴爸爸“我的烏龜死了”,爸爸說“死了就死了唄,再買一隻也會死”。青青很傷心,他多麼希望可愛的烏龜不要死,太可憐了。這個過程爸爸只是告訴孩子烏龜會死,再買一隻也會死,卻沒有關注孩子難過的感受,孩子對死亡雖然沒有上升到恐懼心理,但是,傷心的情緒還是需要大人來安撫。

面對死亡,很多父母喜歡用善意的謊言來遮掩,或者乾脆利落地告訴孩子死了就是死了,就是永遠都不會回來的意識。

心理學家認為,這些都不是一種恰當的做法,既不能隱藏自己真實的情緒感受,也不能生硬地用成人的方式去迴應。其實,和孩子談死亡比較合適的做法就是,坦誠地和孩子說事實的真相,如實地回答孩子的問題,並鼓勵孩子朝著正確的方向發洩情緒。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1、孩子多大開始對死亡產生恐懼?

不同年齡的孩子認知水平各有差異,對於死亡也有不同的理解。父母需要根據孩子的性格、當時的情緒、孩子的認知水平裡進行引導。一般情況,真正知道死亡是不可逆和不可避免的,大概在6-9歲左右,知道每個人都會死,死了就是永遠在地球上消失了,越想越擔心,增加了恐懼感。

如果孩子經常說不想死或對死亡感到害怕的話,父母不要強迫孩子接受事實,因為孩子從瞭解到認知,再到接納面對需要一個過程,待心智成熟,自然可以做到。這個時候,最需要的是做好心理安撫,確保孩子的情緒安全。

2、不同年齡的孩子,應該採取什麼方式和他們談論死亡的話題?

  • [0-3歲]

因為認知初期,3歲以內的孩子對死亡完全沒有概念,可以和他們說“這個人不見了”,可以用打比方的方式告訴孩子說, 就像春天的玫瑰花開,從發芽-長大-開花,花開完後花瓣就枯萎了,一片一片地掉到地上,然後就不動了,風一吹就“不見了”,用類似比較容易理解的方式和孩子談動植物的死亡規律。這樣的方式比較適合3歲孩子的認知水平,孩子也不會對死亡有恐懼的感覺。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 [3-6歲]

3-6歲孩子開始會無意識地接觸到很多動、植物和人會死的信息,但還無法想象死亡是怎麼一回事。當家裡有親人離世,他們也無法像成人那樣表現出悲傷的情緒。如果是自己最親密的人離世,孩子會難過,他們只會說:“我想奶奶陪我,我要奶奶抱我”。雖然這個年齡的孩子也會有悲傷,但悲傷的時間會比較短。適當地讓3-6歲孩子體驗悲傷,反而可以增強孩子的情緒體驗,可以告訴孩子“奶奶已經去世了,爸爸媽媽會每天陪你抱你。”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這個年齡的孩子一般只有在感覺到自己需要被照顧,或者自己需要被保護的需求得到滿足時,他們才會表現出悲傷。

例如:幼兒園九月份開學,稱之為“哭季”,新生入園難免會出現分離焦慮,孩子和父母就像生死分別一般。孩子不想和父母分開,希望自己每天都可以被父母照顧,一旦分開,就容易焦慮,幼兒園陌生的環境、老師,害怕自己不能被照顧,希望爸爸媽媽可以陪著。當被照顧的需求不被滿足,孩子就容易出現悲傷的情緒。

有的孩子和父母分開,上了一天幼兒園還好,當見到媽媽時哭得無比傷心,像受了委屈一般。因為感受到自己終於可以回到媽媽身邊,內心的需求被滿足了,所以,同樣也會傷心地哭起來。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 [6-9歲]

3-6歲這個年齡的孩子,幾乎都知道了關於死亡是人人都會經歷的事,父母可以多和孩子講解關於死亡後人體的變化,例如:人死了就沒有了呼吸,心跳停止,身體變得僵硬等。孩子起初會對死亡有較長一段時間的悲痛感受,特別是遇到親人離世,會說出自己內心的悲傷的感受,這時候很需要成年人給予情感的關懷,幫助孩子走出悲傷的情緒。

切記不要總對孩子說“不要哭”“不要難過”之類的話,而是允許孩子哭出來,和他們談心,說出內心的感受和想法,鼓勵孩子面對親人離世的現實。這樣做才能幫助孩子走出傷痛的陰影,而不是壓抑情緒。

達爾文8歲時母親去世了,父母和姐姐們都不許她談起媽媽的事。當他想念媽媽流露出哀傷的情緒時,父親和姐姐就好不高興。當達爾文自己老了,關於回憶起母親去世的情景已經記不清了。現實生活中,許多人都認為達爾文的終身身體患疾是精神壓抑所致。他釋放痛苦情緒的唯一方式就是不可理喻的自我折磨。

作為成年人有時都難以短時間接受親人的離世,更別說是孩子。所以,鼓勵孩子說出感受和積極的情緒疏導特別重要。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 [9-12歲]

隨著年齡的增長,這時的孩子已經明白死亡意味著什麼了,父母可以用成人的方式和他們談死亡的話題,讓他們瞭解這是一個自然的規律。當孩子親眼目睹親人離世,表現出傷心的情緒時,父母可以用擁抱、撫摸等方式來關心他們的感受,和他們一起從悲傷中走出來。主動和孩子分享自己的感受,親人雖然離開了我們,但我們可以用另一種方式來祭奠親人,他們的愛會永遠地陪伴在我們心裡。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在我9歲時,和奶奶一起住,她經常給我講人死了后土葬的事情,說自己也很害怕死亡,還講了許多恐怖的故事。小小年紀的我很好奇,躲在被窩裡聽奶奶講著講著就睡著了。後來才知道自己膽子小和聽多了恐怖的故事有關,因缺少父母的陪伴,常感到沒有安全感。奶奶已經離開我25年了,我心裡依然還愛著她,每當想起她我都會有一點難過,同時也有力量。難過是因為對奶奶的不捨,有力量是因為奶奶給過我許多超越過母親的愛,特別溫暖人心。

兒童心理學:一個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親人的孩子,可能需要1-2年時間才能從哀傷中逐漸恢復。大多數孩子能夠比較正向地從哀傷中走出來,並且變得更加堅強和富有同情心。但是,如果得不到良好情緒的釋放,經常被壓抑就很容易長期“卡”在悲傷中,對將來成年後或多或少地帶來各種影響。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3、如何減少孩子對死亡而產生的恐懼感?

關於和孩子要繼續和你談論人死了為什麼要火化?以及孩子問到人快要死的時候是什麼感覺等話題,那是因為他仍然對死亡有恐懼和好奇,父母需要注意以下五點:

©️不要迴避孩子提出的問題

©️不要故弄玄虛嚇唬孩子

©️認真傾聽孩子的詢問

©️不要因為自己的恐懼而不談這個話題

©️避免忽視孩子的感受

和孩子一起積極地面對問題,幫助孩子說出心中的感受、想法,認真傾聽孩子的每一個問題,也可以設身處地地體會孩子的感受。面對孩子的困惑問題,父母也可以試試反問孩子“你認為為什麼要火化”等,瞭解孩子的求知慾望,和他一起探討交流。對於親人的離世不必隱瞞,真是地面對事實,反而可以促使孩子知道真相後,更好地從悲傷裡走出來,從傷痛中找到力量,重新開啟新的生活。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關於如何減少孩子對死亡的恐懼感? 給父母的建議:

死亡是一個自然規律,但是孩子一時半會兒很難理解,父母還可以藉助其它方法,來幫助孩子緩解對死亡的恐懼感。生活中的方法有很多,只有你願意做一個智慧的父母,你會發現,生活裡處處都是機會。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01 利用電影-感官體驗式溝通

帶著孩子去看關於生命教育的電影,一起交流彼此的感受,感動的時候可以哭出眼淚,開心的時候可以笑出聲音,難過的時候可以說出真實地體驗,透過電影來感受生命的價值和活著意義。

電影《尋夢環遊記》是一個關於家與愛,人間與亡靈之間相互懷念的故事。值得每個父母待孩子去看一場,這部動畫影片給我們展現了非常生動而有意義的生命教育課。

電影以墨西哥“萬靈節”為背景,讓我們感受到他們對待生命的態度,對待生死也無所畏懼,墨西哥人有句諺語:“死者在棺,生者狂歡”。電影裡呈現的死亡,不再是一件多麼悲傷的事情,因為死去的人一樣可以在另一個世界裡過得很好,有吃有喝,也有玩伴,而且每年的亡靈節還能和活著的家人團聚。電影情節在有些人來看顯得有些荒唐,但是,更多人寧可選擇相信,因為它不再讓我們懼怕生死離別。

導演皮克斯在《尋夢環遊記》中告訴我們:不必迴避死亡的話題,死亡並不可怕,最重要的是我們愛的人一直在我們心中。其實,死亡也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我們總是懼怕它,忽視它。我們需要直面這份恐懼,去經歷它,雖然很殘酷,同時也有力量。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02 利用繪本故事-引導式溝通

《關於兒童與死亡》一書的作者庫伯勒.羅斯是生死大學師,書中提到,利用繪畫的方式、遊戲的方式來幫助孩子理解死亡,面對死亡。因此,選擇兒童繪本時也不會迴避死亡等題材。

我們經常會忽略繪本的魔力,生活中的許多小問題都可以從繪本里找到答案,引導孩子提問和交流,關於習慣的培養,關於愛的教育,關於語言表達能力,關於合作和團結,關於生命教育等等。

▪️關於生命誕生的繪本

例如:《小威向前衝》、《我是從哪裡來的》、《我們的身體》……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通過繪本故事,幫助孩子瞭解自己是從哪裡來的,瞭解自己,瞭解生命的起源。滿足孩子的好奇的求知慾望。孩子的到來是父母們愛的結晶,只有在愛的滋養下,愛的種子才能健康長大。

▪️關於生命的過程和離世的繪本

《象老爹》、《湯姆的外公去死了》、《爺爺變成了幽靈》、《再見了,艾瑪奶奶》、《獾的禮物》、《你到哪裡去了?》、《好好哭吧!》、《我永遠愛你》……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幫助孩子認識每個生命在成長這個過程中的神奇和不同,生老病死雖是人之常情,任何人都無法避免。但是,我們可以學會珍惜現在活著的每一天,去做更多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

"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死亡是許多人不太願意提及的話題,更別說面對孩子提起。除非家裡有親人離世,在孩子不斷追問下父母才會說一說,大部分父母還不知道如何開啟這個話題。對孩子說得最多的是“他去了天堂”或者“他睡著了”來回應孩子,年齡小的孩子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天堂,就會繼續追問下去。年齡大的孩子其實已經知道了人會死,死了就永遠也回不來了,所以,會對死亡產生恐懼感。

西西媽就遇到這樣的問題,女兒那天哭著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想死,我害怕離開你,是不是你也會死,我不要媽媽死,嗚嗚……”。說著就傷心地哭起來,媽媽安慰她說“我們都不會死,媽媽永遠都會陪著你”。但心裡犯嘀咕,這麼迴應孩子到底好不好,自己也有點矛盾。雖然暫時是安慰到孩子焦慮的心情了,但是孩子依然對死亡有恐懼心理。

青青養了一隻小烏龜,半個月後烏龜不知怎麼死了,他傷心地告訴爸爸“我的烏龜死了”,爸爸說“死了就死了唄,再買一隻也會死”。青青很傷心,他多麼希望可愛的烏龜不要死,太可憐了。這個過程爸爸只是告訴孩子烏龜會死,再買一隻也會死,卻沒有關注孩子難過的感受,孩子對死亡雖然沒有上升到恐懼心理,但是,傷心的情緒還是需要大人來安撫。

面對死亡,很多父母喜歡用善意的謊言來遮掩,或者乾脆利落地告訴孩子死了就是死了,就是永遠都不會回來的意識。

心理學家認為,這些都不是一種恰當的做法,既不能隱藏自己真實的情緒感受,也不能生硬地用成人的方式去迴應。其實,和孩子談死亡比較合適的做法就是,坦誠地和孩子說事實的真相,如實地回答孩子的問題,並鼓勵孩子朝著正確的方向發洩情緒。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1、孩子多大開始對死亡產生恐懼?

不同年齡的孩子認知水平各有差異,對於死亡也有不同的理解。父母需要根據孩子的性格、當時的情緒、孩子的認知水平裡進行引導。一般情況,真正知道死亡是不可逆和不可避免的,大概在6-9歲左右,知道每個人都會死,死了就是永遠在地球上消失了,越想越擔心,增加了恐懼感。

如果孩子經常說不想死或對死亡感到害怕的話,父母不要強迫孩子接受事實,因為孩子從瞭解到認知,再到接納面對需要一個過程,待心智成熟,自然可以做到。這個時候,最需要的是做好心理安撫,確保孩子的情緒安全。

2、不同年齡的孩子,應該採取什麼方式和他們談論死亡的話題?

  • [0-3歲]

因為認知初期,3歲以內的孩子對死亡完全沒有概念,可以和他們說“這個人不見了”,可以用打比方的方式告訴孩子說, 就像春天的玫瑰花開,從發芽-長大-開花,花開完後花瓣就枯萎了,一片一片地掉到地上,然後就不動了,風一吹就“不見了”,用類似比較容易理解的方式和孩子談動植物的死亡規律。這樣的方式比較適合3歲孩子的認知水平,孩子也不會對死亡有恐懼的感覺。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 [3-6歲]

3-6歲孩子開始會無意識地接觸到很多動、植物和人會死的信息,但還無法想象死亡是怎麼一回事。當家裡有親人離世,他們也無法像成人那樣表現出悲傷的情緒。如果是自己最親密的人離世,孩子會難過,他們只會說:“我想奶奶陪我,我要奶奶抱我”。雖然這個年齡的孩子也會有悲傷,但悲傷的時間會比較短。適當地讓3-6歲孩子體驗悲傷,反而可以增強孩子的情緒體驗,可以告訴孩子“奶奶已經去世了,爸爸媽媽會每天陪你抱你。”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這個年齡的孩子一般只有在感覺到自己需要被照顧,或者自己需要被保護的需求得到滿足時,他們才會表現出悲傷。

例如:幼兒園九月份開學,稱之為“哭季”,新生入園難免會出現分離焦慮,孩子和父母就像生死分別一般。孩子不想和父母分開,希望自己每天都可以被父母照顧,一旦分開,就容易焦慮,幼兒園陌生的環境、老師,害怕自己不能被照顧,希望爸爸媽媽可以陪著。當被照顧的需求不被滿足,孩子就容易出現悲傷的情緒。

有的孩子和父母分開,上了一天幼兒園還好,當見到媽媽時哭得無比傷心,像受了委屈一般。因為感受到自己終於可以回到媽媽身邊,內心的需求被滿足了,所以,同樣也會傷心地哭起來。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 [6-9歲]

3-6歲這個年齡的孩子,幾乎都知道了關於死亡是人人都會經歷的事,父母可以多和孩子講解關於死亡後人體的變化,例如:人死了就沒有了呼吸,心跳停止,身體變得僵硬等。孩子起初會對死亡有較長一段時間的悲痛感受,特別是遇到親人離世,會說出自己內心的悲傷的感受,這時候很需要成年人給予情感的關懷,幫助孩子走出悲傷的情緒。

切記不要總對孩子說“不要哭”“不要難過”之類的話,而是允許孩子哭出來,和他們談心,說出內心的感受和想法,鼓勵孩子面對親人離世的現實。這樣做才能幫助孩子走出傷痛的陰影,而不是壓抑情緒。

達爾文8歲時母親去世了,父母和姐姐們都不許她談起媽媽的事。當他想念媽媽流露出哀傷的情緒時,父親和姐姐就好不高興。當達爾文自己老了,關於回憶起母親去世的情景已經記不清了。現實生活中,許多人都認為達爾文的終身身體患疾是精神壓抑所致。他釋放痛苦情緒的唯一方式就是不可理喻的自我折磨。

作為成年人有時都難以短時間接受親人的離世,更別說是孩子。所以,鼓勵孩子說出感受和積極的情緒疏導特別重要。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 [9-12歲]

隨著年齡的增長,這時的孩子已經明白死亡意味著什麼了,父母可以用成人的方式和他們談死亡的話題,讓他們瞭解這是一個自然的規律。當孩子親眼目睹親人離世,表現出傷心的情緒時,父母可以用擁抱、撫摸等方式來關心他們的感受,和他們一起從悲傷中走出來。主動和孩子分享自己的感受,親人雖然離開了我們,但我們可以用另一種方式來祭奠親人,他們的愛會永遠地陪伴在我們心裡。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在我9歲時,和奶奶一起住,她經常給我講人死了后土葬的事情,說自己也很害怕死亡,還講了許多恐怖的故事。小小年紀的我很好奇,躲在被窩裡聽奶奶講著講著就睡著了。後來才知道自己膽子小和聽多了恐怖的故事有關,因缺少父母的陪伴,常感到沒有安全感。奶奶已經離開我25年了,我心裡依然還愛著她,每當想起她我都會有一點難過,同時也有力量。難過是因為對奶奶的不捨,有力量是因為奶奶給過我許多超越過母親的愛,特別溫暖人心。

兒童心理學:一個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親人的孩子,可能需要1-2年時間才能從哀傷中逐漸恢復。大多數孩子能夠比較正向地從哀傷中走出來,並且變得更加堅強和富有同情心。但是,如果得不到良好情緒的釋放,經常被壓抑就很容易長期“卡”在悲傷中,對將來成年後或多或少地帶來各種影響。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3、如何減少孩子對死亡而產生的恐懼感?

關於和孩子要繼續和你談論人死了為什麼要火化?以及孩子問到人快要死的時候是什麼感覺等話題,那是因為他仍然對死亡有恐懼和好奇,父母需要注意以下五點:

©️不要迴避孩子提出的問題

©️不要故弄玄虛嚇唬孩子

©️認真傾聽孩子的詢問

©️不要因為自己的恐懼而不談這個話題

©️避免忽視孩子的感受

和孩子一起積極地面對問題,幫助孩子說出心中的感受、想法,認真傾聽孩子的每一個問題,也可以設身處地地體會孩子的感受。面對孩子的困惑問題,父母也可以試試反問孩子“你認為為什麼要火化”等,瞭解孩子的求知慾望,和他一起探討交流。對於親人的離世不必隱瞞,真是地面對事實,反而可以促使孩子知道真相後,更好地從悲傷裡走出來,從傷痛中找到力量,重新開啟新的生活。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關於如何減少孩子對死亡的恐懼感? 給父母的建議:

死亡是一個自然規律,但是孩子一時半會兒很難理解,父母還可以藉助其它方法,來幫助孩子緩解對死亡的恐懼感。生活中的方法有很多,只有你願意做一個智慧的父母,你會發現,生活裡處處都是機會。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01 利用電影-感官體驗式溝通

帶著孩子去看關於生命教育的電影,一起交流彼此的感受,感動的時候可以哭出眼淚,開心的時候可以笑出聲音,難過的時候可以說出真實地體驗,透過電影來感受生命的價值和活著意義。

電影《尋夢環遊記》是一個關於家與愛,人間與亡靈之間相互懷念的故事。值得每個父母待孩子去看一場,這部動畫影片給我們展現了非常生動而有意義的生命教育課。

電影以墨西哥“萬靈節”為背景,讓我們感受到他們對待生命的態度,對待生死也無所畏懼,墨西哥人有句諺語:“死者在棺,生者狂歡”。電影裡呈現的死亡,不再是一件多麼悲傷的事情,因為死去的人一樣可以在另一個世界裡過得很好,有吃有喝,也有玩伴,而且每年的亡靈節還能和活著的家人團聚。電影情節在有些人來看顯得有些荒唐,但是,更多人寧可選擇相信,因為它不再讓我們懼怕生死離別。

導演皮克斯在《尋夢環遊記》中告訴我們:不必迴避死亡的話題,死亡並不可怕,最重要的是我們愛的人一直在我們心中。其實,死亡也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我們總是懼怕它,忽視它。我們需要直面這份恐懼,去經歷它,雖然很殘酷,同時也有力量。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02 利用繪本故事-引導式溝通

《關於兒童與死亡》一書的作者庫伯勒.羅斯是生死大學師,書中提到,利用繪畫的方式、遊戲的方式來幫助孩子理解死亡,面對死亡。因此,選擇兒童繪本時也不會迴避死亡等題材。

我們經常會忽略繪本的魔力,生活中的許多小問題都可以從繪本里找到答案,引導孩子提問和交流,關於習慣的培養,關於愛的教育,關於語言表達能力,關於合作和團結,關於生命教育等等。

▪️關於生命誕生的繪本

例如:《小威向前衝》、《我是從哪裡來的》、《我們的身體》……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通過繪本故事,幫助孩子瞭解自己是從哪裡來的,瞭解自己,瞭解生命的起源。滿足孩子的好奇的求知慾望。孩子的到來是父母們愛的結晶,只有在愛的滋養下,愛的種子才能健康長大。

▪️關於生命的過程和離世的繪本

《象老爹》、《湯姆的外公去死了》、《爺爺變成了幽靈》、《再見了,艾瑪奶奶》、《獾的禮物》、《你到哪裡去了?》、《好好哭吧!》、《我永遠愛你》……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幫助孩子認識每個生命在成長這個過程中的神奇和不同,生老病死雖是人之常情,任何人都無法避免。但是,我們可以學會珍惜現在活著的每一天,去做更多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關於生命的意義:

繪本《大象的算術》、《活了100萬次的貓》。

愛與被愛是每個人都需要的,通過繪本故事,讀懂生命的意義,珍惜身邊的每一個親人,每一個愛自己的人。同時,也別忘記了愛自己。

03 利用自然科學-正向式溝通

如何和孩子談論死亡的話題,如果我們懂得尋找時機,生活裡處處都是機會。例如:家裡的寵物死了、親人的離世、周圍環境裡的花草樹木的凋零等待,這些都是和孩子探索死亡的好機會。父母可以試試這麼做:

1)帶孩子去參觀一次科技館、博物館

2)帶孩子去觀察一種動、植物的生長過程;

3)親子飼養一隻小動物,或者種一棵植物,學習悉心照料它們;

4)製作一個孩子專屬的成長相冊,記錄孩子從胎兒-出生-幼兒期-學齡前期-少年期的成長過程。

從孩子三歲內就可以開始和孩子一起探索關於生命的教育,帶孩子去自然博物館、科技館、去了解人是怎麼出生、長大、成年、老去、死亡的,平靜地接受,才能更懂得生命的意義

"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死亡是許多人不太願意提及的話題,更別說面對孩子提起。除非家裡有親人離世,在孩子不斷追問下父母才會說一說,大部分父母還不知道如何開啟這個話題。對孩子說得最多的是“他去了天堂”或者“他睡著了”來回應孩子,年齡小的孩子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天堂,就會繼續追問下去。年齡大的孩子其實已經知道了人會死,死了就永遠也回不來了,所以,會對死亡產生恐懼感。

西西媽就遇到這樣的問題,女兒那天哭著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想死,我害怕離開你,是不是你也會死,我不要媽媽死,嗚嗚……”。說著就傷心地哭起來,媽媽安慰她說“我們都不會死,媽媽永遠都會陪著你”。但心裡犯嘀咕,這麼迴應孩子到底好不好,自己也有點矛盾。雖然暫時是安慰到孩子焦慮的心情了,但是孩子依然對死亡有恐懼心理。

青青養了一隻小烏龜,半個月後烏龜不知怎麼死了,他傷心地告訴爸爸“我的烏龜死了”,爸爸說“死了就死了唄,再買一隻也會死”。青青很傷心,他多麼希望可愛的烏龜不要死,太可憐了。這個過程爸爸只是告訴孩子烏龜會死,再買一隻也會死,卻沒有關注孩子難過的感受,孩子對死亡雖然沒有上升到恐懼心理,但是,傷心的情緒還是需要大人來安撫。

面對死亡,很多父母喜歡用善意的謊言來遮掩,或者乾脆利落地告訴孩子死了就是死了,就是永遠都不會回來的意識。

心理學家認為,這些都不是一種恰當的做法,既不能隱藏自己真實的情緒感受,也不能生硬地用成人的方式去迴應。其實,和孩子談死亡比較合適的做法就是,坦誠地和孩子說事實的真相,如實地回答孩子的問題,並鼓勵孩子朝著正確的方向發洩情緒。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1、孩子多大開始對死亡產生恐懼?

不同年齡的孩子認知水平各有差異,對於死亡也有不同的理解。父母需要根據孩子的性格、當時的情緒、孩子的認知水平裡進行引導。一般情況,真正知道死亡是不可逆和不可避免的,大概在6-9歲左右,知道每個人都會死,死了就是永遠在地球上消失了,越想越擔心,增加了恐懼感。

如果孩子經常說不想死或對死亡感到害怕的話,父母不要強迫孩子接受事實,因為孩子從瞭解到認知,再到接納面對需要一個過程,待心智成熟,自然可以做到。這個時候,最需要的是做好心理安撫,確保孩子的情緒安全。

2、不同年齡的孩子,應該採取什麼方式和他們談論死亡的話題?

  • [0-3歲]

因為認知初期,3歲以內的孩子對死亡完全沒有概念,可以和他們說“這個人不見了”,可以用打比方的方式告訴孩子說, 就像春天的玫瑰花開,從發芽-長大-開花,花開完後花瓣就枯萎了,一片一片地掉到地上,然後就不動了,風一吹就“不見了”,用類似比較容易理解的方式和孩子談動植物的死亡規律。這樣的方式比較適合3歲孩子的認知水平,孩子也不會對死亡有恐懼的感覺。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 [3-6歲]

3-6歲孩子開始會無意識地接觸到很多動、植物和人會死的信息,但還無法想象死亡是怎麼一回事。當家裡有親人離世,他們也無法像成人那樣表現出悲傷的情緒。如果是自己最親密的人離世,孩子會難過,他們只會說:“我想奶奶陪我,我要奶奶抱我”。雖然這個年齡的孩子也會有悲傷,但悲傷的時間會比較短。適當地讓3-6歲孩子體驗悲傷,反而可以增強孩子的情緒體驗,可以告訴孩子“奶奶已經去世了,爸爸媽媽會每天陪你抱你。”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這個年齡的孩子一般只有在感覺到自己需要被照顧,或者自己需要被保護的需求得到滿足時,他們才會表現出悲傷。

例如:幼兒園九月份開學,稱之為“哭季”,新生入園難免會出現分離焦慮,孩子和父母就像生死分別一般。孩子不想和父母分開,希望自己每天都可以被父母照顧,一旦分開,就容易焦慮,幼兒園陌生的環境、老師,害怕自己不能被照顧,希望爸爸媽媽可以陪著。當被照顧的需求不被滿足,孩子就容易出現悲傷的情緒。

有的孩子和父母分開,上了一天幼兒園還好,當見到媽媽時哭得無比傷心,像受了委屈一般。因為感受到自己終於可以回到媽媽身邊,內心的需求被滿足了,所以,同樣也會傷心地哭起來。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 [6-9歲]

3-6歲這個年齡的孩子,幾乎都知道了關於死亡是人人都會經歷的事,父母可以多和孩子講解關於死亡後人體的變化,例如:人死了就沒有了呼吸,心跳停止,身體變得僵硬等。孩子起初會對死亡有較長一段時間的悲痛感受,特別是遇到親人離世,會說出自己內心的悲傷的感受,這時候很需要成年人給予情感的關懷,幫助孩子走出悲傷的情緒。

切記不要總對孩子說“不要哭”“不要難過”之類的話,而是允許孩子哭出來,和他們談心,說出內心的感受和想法,鼓勵孩子面對親人離世的現實。這樣做才能幫助孩子走出傷痛的陰影,而不是壓抑情緒。

達爾文8歲時母親去世了,父母和姐姐們都不許她談起媽媽的事。當他想念媽媽流露出哀傷的情緒時,父親和姐姐就好不高興。當達爾文自己老了,關於回憶起母親去世的情景已經記不清了。現實生活中,許多人都認為達爾文的終身身體患疾是精神壓抑所致。他釋放痛苦情緒的唯一方式就是不可理喻的自我折磨。

作為成年人有時都難以短時間接受親人的離世,更別說是孩子。所以,鼓勵孩子說出感受和積極的情緒疏導特別重要。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 [9-12歲]

隨著年齡的增長,這時的孩子已經明白死亡意味著什麼了,父母可以用成人的方式和他們談死亡的話題,讓他們瞭解這是一個自然的規律。當孩子親眼目睹親人離世,表現出傷心的情緒時,父母可以用擁抱、撫摸等方式來關心他們的感受,和他們一起從悲傷中走出來。主動和孩子分享自己的感受,親人雖然離開了我們,但我們可以用另一種方式來祭奠親人,他們的愛會永遠地陪伴在我們心裡。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在我9歲時,和奶奶一起住,她經常給我講人死了后土葬的事情,說自己也很害怕死亡,還講了許多恐怖的故事。小小年紀的我很好奇,躲在被窩裡聽奶奶講著講著就睡著了。後來才知道自己膽子小和聽多了恐怖的故事有關,因缺少父母的陪伴,常感到沒有安全感。奶奶已經離開我25年了,我心裡依然還愛著她,每當想起她我都會有一點難過,同時也有力量。難過是因為對奶奶的不捨,有力量是因為奶奶給過我許多超越過母親的愛,特別溫暖人心。

兒童心理學:一個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親人的孩子,可能需要1-2年時間才能從哀傷中逐漸恢復。大多數孩子能夠比較正向地從哀傷中走出來,並且變得更加堅強和富有同情心。但是,如果得不到良好情緒的釋放,經常被壓抑就很容易長期“卡”在悲傷中,對將來成年後或多或少地帶來各種影響。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3、如何減少孩子對死亡而產生的恐懼感?

關於和孩子要繼續和你談論人死了為什麼要火化?以及孩子問到人快要死的時候是什麼感覺等話題,那是因為他仍然對死亡有恐懼和好奇,父母需要注意以下五點:

©️不要迴避孩子提出的問題

©️不要故弄玄虛嚇唬孩子

©️認真傾聽孩子的詢問

©️不要因為自己的恐懼而不談這個話題

©️避免忽視孩子的感受

和孩子一起積極地面對問題,幫助孩子說出心中的感受、想法,認真傾聽孩子的每一個問題,也可以設身處地地體會孩子的感受。面對孩子的困惑問題,父母也可以試試反問孩子“你認為為什麼要火化”等,瞭解孩子的求知慾望,和他一起探討交流。對於親人的離世不必隱瞞,真是地面對事實,反而可以促使孩子知道真相後,更好地從悲傷裡走出來,從傷痛中找到力量,重新開啟新的生活。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關於如何減少孩子對死亡的恐懼感? 給父母的建議:

死亡是一個自然規律,但是孩子一時半會兒很難理解,父母還可以藉助其它方法,來幫助孩子緩解對死亡的恐懼感。生活中的方法有很多,只有你願意做一個智慧的父母,你會發現,生活裡處處都是機會。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01 利用電影-感官體驗式溝通

帶著孩子去看關於生命教育的電影,一起交流彼此的感受,感動的時候可以哭出眼淚,開心的時候可以笑出聲音,難過的時候可以說出真實地體驗,透過電影來感受生命的價值和活著意義。

電影《尋夢環遊記》是一個關於家與愛,人間與亡靈之間相互懷念的故事。值得每個父母待孩子去看一場,這部動畫影片給我們展現了非常生動而有意義的生命教育課。

電影以墨西哥“萬靈節”為背景,讓我們感受到他們對待生命的態度,對待生死也無所畏懼,墨西哥人有句諺語:“死者在棺,生者狂歡”。電影裡呈現的死亡,不再是一件多麼悲傷的事情,因為死去的人一樣可以在另一個世界裡過得很好,有吃有喝,也有玩伴,而且每年的亡靈節還能和活著的家人團聚。電影情節在有些人來看顯得有些荒唐,但是,更多人寧可選擇相信,因為它不再讓我們懼怕生死離別。

導演皮克斯在《尋夢環遊記》中告訴我們:不必迴避死亡的話題,死亡並不可怕,最重要的是我們愛的人一直在我們心中。其實,死亡也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我們總是懼怕它,忽視它。我們需要直面這份恐懼,去經歷它,雖然很殘酷,同時也有力量。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02 利用繪本故事-引導式溝通

《關於兒童與死亡》一書的作者庫伯勒.羅斯是生死大學師,書中提到,利用繪畫的方式、遊戲的方式來幫助孩子理解死亡,面對死亡。因此,選擇兒童繪本時也不會迴避死亡等題材。

我們經常會忽略繪本的魔力,生活中的許多小問題都可以從繪本里找到答案,引導孩子提問和交流,關於習慣的培養,關於愛的教育,關於語言表達能力,關於合作和團結,關於生命教育等等。

▪️關於生命誕生的繪本

例如:《小威向前衝》、《我是從哪裡來的》、《我們的身體》……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通過繪本故事,幫助孩子瞭解自己是從哪裡來的,瞭解自己,瞭解生命的起源。滿足孩子的好奇的求知慾望。孩子的到來是父母們愛的結晶,只有在愛的滋養下,愛的種子才能健康長大。

▪️關於生命的過程和離世的繪本

《象老爹》、《湯姆的外公去死了》、《爺爺變成了幽靈》、《再見了,艾瑪奶奶》、《獾的禮物》、《你到哪裡去了?》、《好好哭吧!》、《我永遠愛你》……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幫助孩子認識每個生命在成長這個過程中的神奇和不同,生老病死雖是人之常情,任何人都無法避免。但是,我們可以學會珍惜現在活著的每一天,去做更多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關於生命的意義:

繪本《大象的算術》、《活了100萬次的貓》。

愛與被愛是每個人都需要的,通過繪本故事,讀懂生命的意義,珍惜身邊的每一個親人,每一個愛自己的人。同時,也別忘記了愛自己。

03 利用自然科學-正向式溝通

如何和孩子談論死亡的話題,如果我們懂得尋找時機,生活裡處處都是機會。例如:家裡的寵物死了、親人的離世、周圍環境裡的花草樹木的凋零等待,這些都是和孩子探索死亡的好機會。父母可以試試這麼做:

1)帶孩子去參觀一次科技館、博物館

2)帶孩子去觀察一種動、植物的生長過程;

3)親子飼養一隻小動物,或者種一棵植物,學習悉心照料它們;

4)製作一個孩子專屬的成長相冊,記錄孩子從胎兒-出生-幼兒期-學齡前期-少年期的成長過程。

從孩子三歲內就可以開始和孩子一起探索關於生命的教育,帶孩子去自然博物館、科技館、去了解人是怎麼出生、長大、成年、老去、死亡的,平靜地接受,才能更懂得生命的意義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04 利用特殊節日-遊戲式溝通

每年的10月31日-11月1日就是萬聖節,源自古代的塞爾特民族,西方人叫“鬼節”。這個節日是他們祭奠亡靈的時刻,這一天,孩子們可以帶著窟窿頭面具,穿著妖魔鬼怪的服裝,大家一起玩討糖遊戲、製作南瓜燈等等。當你看到那些節日道具可能會有毛骨悚然的感覺,其實,參與活動後才發現沒有那麼可怕。

兒童心理學發現:遊戲對兒童心理障礙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癒作用,也是幫助兒童解決心理問題的有方法。遊戲和其它的心理事件一樣,受快樂的驅使。在國際上,遊戲治療不僅用於兒童,而且用於成人的心理治療,不僅用於個體,而且用於團體的心理治療

"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死亡是許多人不太願意提及的話題,更別說面對孩子提起。除非家裡有親人離世,在孩子不斷追問下父母才會說一說,大部分父母還不知道如何開啟這個話題。對孩子說得最多的是“他去了天堂”或者“他睡著了”來回應孩子,年齡小的孩子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天堂,就會繼續追問下去。年齡大的孩子其實已經知道了人會死,死了就永遠也回不來了,所以,會對死亡產生恐懼感。

西西媽就遇到這樣的問題,女兒那天哭著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想死,我害怕離開你,是不是你也會死,我不要媽媽死,嗚嗚……”。說著就傷心地哭起來,媽媽安慰她說“我們都不會死,媽媽永遠都會陪著你”。但心裡犯嘀咕,這麼迴應孩子到底好不好,自己也有點矛盾。雖然暫時是安慰到孩子焦慮的心情了,但是孩子依然對死亡有恐懼心理。

青青養了一隻小烏龜,半個月後烏龜不知怎麼死了,他傷心地告訴爸爸“我的烏龜死了”,爸爸說“死了就死了唄,再買一隻也會死”。青青很傷心,他多麼希望可愛的烏龜不要死,太可憐了。這個過程爸爸只是告訴孩子烏龜會死,再買一隻也會死,卻沒有關注孩子難過的感受,孩子對死亡雖然沒有上升到恐懼心理,但是,傷心的情緒還是需要大人來安撫。

面對死亡,很多父母喜歡用善意的謊言來遮掩,或者乾脆利落地告訴孩子死了就是死了,就是永遠都不會回來的意識。

心理學家認為,這些都不是一種恰當的做法,既不能隱藏自己真實的情緒感受,也不能生硬地用成人的方式去迴應。其實,和孩子談死亡比較合適的做法就是,坦誠地和孩子說事實的真相,如實地回答孩子的問題,並鼓勵孩子朝著正確的方向發洩情緒。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1、孩子多大開始對死亡產生恐懼?

不同年齡的孩子認知水平各有差異,對於死亡也有不同的理解。父母需要根據孩子的性格、當時的情緒、孩子的認知水平裡進行引導。一般情況,真正知道死亡是不可逆和不可避免的,大概在6-9歲左右,知道每個人都會死,死了就是永遠在地球上消失了,越想越擔心,增加了恐懼感。

如果孩子經常說不想死或對死亡感到害怕的話,父母不要強迫孩子接受事實,因為孩子從瞭解到認知,再到接納面對需要一個過程,待心智成熟,自然可以做到。這個時候,最需要的是做好心理安撫,確保孩子的情緒安全。

2、不同年齡的孩子,應該採取什麼方式和他們談論死亡的話題?

  • [0-3歲]

因為認知初期,3歲以內的孩子對死亡完全沒有概念,可以和他們說“這個人不見了”,可以用打比方的方式告訴孩子說, 就像春天的玫瑰花開,從發芽-長大-開花,花開完後花瓣就枯萎了,一片一片地掉到地上,然後就不動了,風一吹就“不見了”,用類似比較容易理解的方式和孩子談動植物的死亡規律。這樣的方式比較適合3歲孩子的認知水平,孩子也不會對死亡有恐懼的感覺。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 [3-6歲]

3-6歲孩子開始會無意識地接觸到很多動、植物和人會死的信息,但還無法想象死亡是怎麼一回事。當家裡有親人離世,他們也無法像成人那樣表現出悲傷的情緒。如果是自己最親密的人離世,孩子會難過,他們只會說:“我想奶奶陪我,我要奶奶抱我”。雖然這個年齡的孩子也會有悲傷,但悲傷的時間會比較短。適當地讓3-6歲孩子體驗悲傷,反而可以增強孩子的情緒體驗,可以告訴孩子“奶奶已經去世了,爸爸媽媽會每天陪你抱你。”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這個年齡的孩子一般只有在感覺到自己需要被照顧,或者自己需要被保護的需求得到滿足時,他們才會表現出悲傷。

例如:幼兒園九月份開學,稱之為“哭季”,新生入園難免會出現分離焦慮,孩子和父母就像生死分別一般。孩子不想和父母分開,希望自己每天都可以被父母照顧,一旦分開,就容易焦慮,幼兒園陌生的環境、老師,害怕自己不能被照顧,希望爸爸媽媽可以陪著。當被照顧的需求不被滿足,孩子就容易出現悲傷的情緒。

有的孩子和父母分開,上了一天幼兒園還好,當見到媽媽時哭得無比傷心,像受了委屈一般。因為感受到自己終於可以回到媽媽身邊,內心的需求被滿足了,所以,同樣也會傷心地哭起來。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 [6-9歲]

3-6歲這個年齡的孩子,幾乎都知道了關於死亡是人人都會經歷的事,父母可以多和孩子講解關於死亡後人體的變化,例如:人死了就沒有了呼吸,心跳停止,身體變得僵硬等。孩子起初會對死亡有較長一段時間的悲痛感受,特別是遇到親人離世,會說出自己內心的悲傷的感受,這時候很需要成年人給予情感的關懷,幫助孩子走出悲傷的情緒。

切記不要總對孩子說“不要哭”“不要難過”之類的話,而是允許孩子哭出來,和他們談心,說出內心的感受和想法,鼓勵孩子面對親人離世的現實。這樣做才能幫助孩子走出傷痛的陰影,而不是壓抑情緒。

達爾文8歲時母親去世了,父母和姐姐們都不許她談起媽媽的事。當他想念媽媽流露出哀傷的情緒時,父親和姐姐就好不高興。當達爾文自己老了,關於回憶起母親去世的情景已經記不清了。現實生活中,許多人都認為達爾文的終身身體患疾是精神壓抑所致。他釋放痛苦情緒的唯一方式就是不可理喻的自我折磨。

作為成年人有時都難以短時間接受親人的離世,更別說是孩子。所以,鼓勵孩子說出感受和積極的情緒疏導特別重要。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 [9-12歲]

隨著年齡的增長,這時的孩子已經明白死亡意味著什麼了,父母可以用成人的方式和他們談死亡的話題,讓他們瞭解這是一個自然的規律。當孩子親眼目睹親人離世,表現出傷心的情緒時,父母可以用擁抱、撫摸等方式來關心他們的感受,和他們一起從悲傷中走出來。主動和孩子分享自己的感受,親人雖然離開了我們,但我們可以用另一種方式來祭奠親人,他們的愛會永遠地陪伴在我們心裡。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在我9歲時,和奶奶一起住,她經常給我講人死了后土葬的事情,說自己也很害怕死亡,還講了許多恐怖的故事。小小年紀的我很好奇,躲在被窩裡聽奶奶講著講著就睡著了。後來才知道自己膽子小和聽多了恐怖的故事有關,因缺少父母的陪伴,常感到沒有安全感。奶奶已經離開我25年了,我心裡依然還愛著她,每當想起她我都會有一點難過,同時也有力量。難過是因為對奶奶的不捨,有力量是因為奶奶給過我許多超越過母親的愛,特別溫暖人心。

兒童心理學:一個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親人的孩子,可能需要1-2年時間才能從哀傷中逐漸恢復。大多數孩子能夠比較正向地從哀傷中走出來,並且變得更加堅強和富有同情心。但是,如果得不到良好情緒的釋放,經常被壓抑就很容易長期“卡”在悲傷中,對將來成年後或多或少地帶來各種影響。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3、如何減少孩子對死亡而產生的恐懼感?

關於和孩子要繼續和你談論人死了為什麼要火化?以及孩子問到人快要死的時候是什麼感覺等話題,那是因為他仍然對死亡有恐懼和好奇,父母需要注意以下五點:

©️不要迴避孩子提出的問題

©️不要故弄玄虛嚇唬孩子

©️認真傾聽孩子的詢問

©️不要因為自己的恐懼而不談這個話題

©️避免忽視孩子的感受

和孩子一起積極地面對問題,幫助孩子說出心中的感受、想法,認真傾聽孩子的每一個問題,也可以設身處地地體會孩子的感受。面對孩子的困惑問題,父母也可以試試反問孩子“你認為為什麼要火化”等,瞭解孩子的求知慾望,和他一起探討交流。對於親人的離世不必隱瞞,真是地面對事實,反而可以促使孩子知道真相後,更好地從悲傷裡走出來,從傷痛中找到力量,重新開啟新的生活。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關於如何減少孩子對死亡的恐懼感? 給父母的建議:

死亡是一個自然規律,但是孩子一時半會兒很難理解,父母還可以藉助其它方法,來幫助孩子緩解對死亡的恐懼感。生活中的方法有很多,只有你願意做一個智慧的父母,你會發現,生活裡處處都是機會。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01 利用電影-感官體驗式溝通

帶著孩子去看關於生命教育的電影,一起交流彼此的感受,感動的時候可以哭出眼淚,開心的時候可以笑出聲音,難過的時候可以說出真實地體驗,透過電影來感受生命的價值和活著意義。

電影《尋夢環遊記》是一個關於家與愛,人間與亡靈之間相互懷念的故事。值得每個父母待孩子去看一場,這部動畫影片給我們展現了非常生動而有意義的生命教育課。

電影以墨西哥“萬靈節”為背景,讓我們感受到他們對待生命的態度,對待生死也無所畏懼,墨西哥人有句諺語:“死者在棺,生者狂歡”。電影裡呈現的死亡,不再是一件多麼悲傷的事情,因為死去的人一樣可以在另一個世界裡過得很好,有吃有喝,也有玩伴,而且每年的亡靈節還能和活著的家人團聚。電影情節在有些人來看顯得有些荒唐,但是,更多人寧可選擇相信,因為它不再讓我們懼怕生死離別。

導演皮克斯在《尋夢環遊記》中告訴我們:不必迴避死亡的話題,死亡並不可怕,最重要的是我們愛的人一直在我們心中。其實,死亡也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我們總是懼怕它,忽視它。我們需要直面這份恐懼,去經歷它,雖然很殘酷,同時也有力量。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02 利用繪本故事-引導式溝通

《關於兒童與死亡》一書的作者庫伯勒.羅斯是生死大學師,書中提到,利用繪畫的方式、遊戲的方式來幫助孩子理解死亡,面對死亡。因此,選擇兒童繪本時也不會迴避死亡等題材。

我們經常會忽略繪本的魔力,生活中的許多小問題都可以從繪本里找到答案,引導孩子提問和交流,關於習慣的培養,關於愛的教育,關於語言表達能力,關於合作和團結,關於生命教育等等。

▪️關於生命誕生的繪本

例如:《小威向前衝》、《我是從哪裡來的》、《我們的身體》……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通過繪本故事,幫助孩子瞭解自己是從哪裡來的,瞭解自己,瞭解生命的起源。滿足孩子的好奇的求知慾望。孩子的到來是父母們愛的結晶,只有在愛的滋養下,愛的種子才能健康長大。

▪️關於生命的過程和離世的繪本

《象老爹》、《湯姆的外公去死了》、《爺爺變成了幽靈》、《再見了,艾瑪奶奶》、《獾的禮物》、《你到哪裡去了?》、《好好哭吧!》、《我永遠愛你》……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幫助孩子認識每個生命在成長這個過程中的神奇和不同,生老病死雖是人之常情,任何人都無法避免。但是,我們可以學會珍惜現在活著的每一天,去做更多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關於生命的意義:

繪本《大象的算術》、《活了100萬次的貓》。

愛與被愛是每個人都需要的,通過繪本故事,讀懂生命的意義,珍惜身邊的每一個親人,每一個愛自己的人。同時,也別忘記了愛自己。

03 利用自然科學-正向式溝通

如何和孩子談論死亡的話題,如果我們懂得尋找時機,生活裡處處都是機會。例如:家裡的寵物死了、親人的離世、周圍環境裡的花草樹木的凋零等待,這些都是和孩子探索死亡的好機會。父母可以試試這麼做:

1)帶孩子去參觀一次科技館、博物館

2)帶孩子去觀察一種動、植物的生長過程;

3)親子飼養一隻小動物,或者種一棵植物,學習悉心照料它們;

4)製作一個孩子專屬的成長相冊,記錄孩子從胎兒-出生-幼兒期-學齡前期-少年期的成長過程。

從孩子三歲內就可以開始和孩子一起探索關於生命的教育,帶孩子去自然博物館、科技館、去了解人是怎麼出生、長大、成年、老去、死亡的,平靜地接受,才能更懂得生命的意義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04 利用特殊節日-遊戲式溝通

每年的10月31日-11月1日就是萬聖節,源自古代的塞爾特民族,西方人叫“鬼節”。這個節日是他們祭奠亡靈的時刻,這一天,孩子們可以帶著窟窿頭面具,穿著妖魔鬼怪的服裝,大家一起玩討糖遊戲、製作南瓜燈等等。當你看到那些節日道具可能會有毛骨悚然的感覺,其實,參與活動後才發現沒有那麼可怕。

兒童心理學發現:遊戲對兒童心理障礙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癒作用,也是幫助兒童解決心理問題的有方法。遊戲和其它的心理事件一樣,受快樂的驅使。在國際上,遊戲治療不僅用於兒童,而且用於成人的心理治療,不僅用於個體,而且用於團體的心理治療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在歐美國家,死亡教育是青少年教育的重要內容。隨著網絡時代的發展,電視和媒體對暴力行為的曝光,以及未成年人犯罪、自殺的現象日益增多等等。美國在小學低年級就開始了死亡教育。學生們模擬親人離世的場景,參加告別儀式,出殯等,老師從自然與科學的角度,詮釋了人類生老病死的規律,幫助孩子正面地認識死亡,珍惜生命,避免自絕行為的發生。

05 利用音樂藝術-連接式溝通

音樂可以提升孩子的注意力、記憶力,促進睡眠、緩解壓力和疲勞,同時還可以提升情緒的敏感度,例如:

愉悅情緒的音樂:《小袋鼠》、《摘果子》、《嘉禾舞曲》、《杜鵑圓舞曲》等等。

舒緩壓力的音樂:《森林裡的鳥兒》、《班得瑞》,鋼琴、古箏、長笛等背景音樂。

安撫情緒的音樂:《德國搖籃曲》、《妮娜娜娜》、《小白船》、《睡吧,小寶貝》等等。

音樂是人類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也是人與人之間連接的重要元素。就像我們去看一場電影,如果沒有音樂作為背景襯托,電影似乎就像缺少了生命力一般。不同的音樂,運用在不同的場合,就可以起到不一樣的效果。

"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死亡是許多人不太願意提及的話題,更別說面對孩子提起。除非家裡有親人離世,在孩子不斷追問下父母才會說一說,大部分父母還不知道如何開啟這個話題。對孩子說得最多的是“他去了天堂”或者“他睡著了”來回應孩子,年齡小的孩子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天堂,就會繼續追問下去。年齡大的孩子其實已經知道了人會死,死了就永遠也回不來了,所以,會對死亡產生恐懼感。

西西媽就遇到這樣的問題,女兒那天哭著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想死,我害怕離開你,是不是你也會死,我不要媽媽死,嗚嗚……”。說著就傷心地哭起來,媽媽安慰她說“我們都不會死,媽媽永遠都會陪著你”。但心裡犯嘀咕,這麼迴應孩子到底好不好,自己也有點矛盾。雖然暫時是安慰到孩子焦慮的心情了,但是孩子依然對死亡有恐懼心理。

青青養了一隻小烏龜,半個月後烏龜不知怎麼死了,他傷心地告訴爸爸“我的烏龜死了”,爸爸說“死了就死了唄,再買一隻也會死”。青青很傷心,他多麼希望可愛的烏龜不要死,太可憐了。這個過程爸爸只是告訴孩子烏龜會死,再買一隻也會死,卻沒有關注孩子難過的感受,孩子對死亡雖然沒有上升到恐懼心理,但是,傷心的情緒還是需要大人來安撫。

面對死亡,很多父母喜歡用善意的謊言來遮掩,或者乾脆利落地告訴孩子死了就是死了,就是永遠都不會回來的意識。

心理學家認為,這些都不是一種恰當的做法,既不能隱藏自己真實的情緒感受,也不能生硬地用成人的方式去迴應。其實,和孩子談死亡比較合適的做法就是,坦誠地和孩子說事實的真相,如實地回答孩子的問題,並鼓勵孩子朝著正確的方向發洩情緒。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1、孩子多大開始對死亡產生恐懼?

不同年齡的孩子認知水平各有差異,對於死亡也有不同的理解。父母需要根據孩子的性格、當時的情緒、孩子的認知水平裡進行引導。一般情況,真正知道死亡是不可逆和不可避免的,大概在6-9歲左右,知道每個人都會死,死了就是永遠在地球上消失了,越想越擔心,增加了恐懼感。

如果孩子經常說不想死或對死亡感到害怕的話,父母不要強迫孩子接受事實,因為孩子從瞭解到認知,再到接納面對需要一個過程,待心智成熟,自然可以做到。這個時候,最需要的是做好心理安撫,確保孩子的情緒安全。

2、不同年齡的孩子,應該採取什麼方式和他們談論死亡的話題?

  • [0-3歲]

因為認知初期,3歲以內的孩子對死亡完全沒有概念,可以和他們說“這個人不見了”,可以用打比方的方式告訴孩子說, 就像春天的玫瑰花開,從發芽-長大-開花,花開完後花瓣就枯萎了,一片一片地掉到地上,然後就不動了,風一吹就“不見了”,用類似比較容易理解的方式和孩子談動植物的死亡規律。這樣的方式比較適合3歲孩子的認知水平,孩子也不會對死亡有恐懼的感覺。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 [3-6歲]

3-6歲孩子開始會無意識地接觸到很多動、植物和人會死的信息,但還無法想象死亡是怎麼一回事。當家裡有親人離世,他們也無法像成人那樣表現出悲傷的情緒。如果是自己最親密的人離世,孩子會難過,他們只會說:“我想奶奶陪我,我要奶奶抱我”。雖然這個年齡的孩子也會有悲傷,但悲傷的時間會比較短。適當地讓3-6歲孩子體驗悲傷,反而可以增強孩子的情緒體驗,可以告訴孩子“奶奶已經去世了,爸爸媽媽會每天陪你抱你。”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這個年齡的孩子一般只有在感覺到自己需要被照顧,或者自己需要被保護的需求得到滿足時,他們才會表現出悲傷。

例如:幼兒園九月份開學,稱之為“哭季”,新生入園難免會出現分離焦慮,孩子和父母就像生死分別一般。孩子不想和父母分開,希望自己每天都可以被父母照顧,一旦分開,就容易焦慮,幼兒園陌生的環境、老師,害怕自己不能被照顧,希望爸爸媽媽可以陪著。當被照顧的需求不被滿足,孩子就容易出現悲傷的情緒。

有的孩子和父母分開,上了一天幼兒園還好,當見到媽媽時哭得無比傷心,像受了委屈一般。因為感受到自己終於可以回到媽媽身邊,內心的需求被滿足了,所以,同樣也會傷心地哭起來。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 [6-9歲]

3-6歲這個年齡的孩子,幾乎都知道了關於死亡是人人都會經歷的事,父母可以多和孩子講解關於死亡後人體的變化,例如:人死了就沒有了呼吸,心跳停止,身體變得僵硬等。孩子起初會對死亡有較長一段時間的悲痛感受,特別是遇到親人離世,會說出自己內心的悲傷的感受,這時候很需要成年人給予情感的關懷,幫助孩子走出悲傷的情緒。

切記不要總對孩子說“不要哭”“不要難過”之類的話,而是允許孩子哭出來,和他們談心,說出內心的感受和想法,鼓勵孩子面對親人離世的現實。這樣做才能幫助孩子走出傷痛的陰影,而不是壓抑情緒。

達爾文8歲時母親去世了,父母和姐姐們都不許她談起媽媽的事。當他想念媽媽流露出哀傷的情緒時,父親和姐姐就好不高興。當達爾文自己老了,關於回憶起母親去世的情景已經記不清了。現實生活中,許多人都認為達爾文的終身身體患疾是精神壓抑所致。他釋放痛苦情緒的唯一方式就是不可理喻的自我折磨。

作為成年人有時都難以短時間接受親人的離世,更別說是孩子。所以,鼓勵孩子說出感受和積極的情緒疏導特別重要。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 [9-12歲]

隨著年齡的增長,這時的孩子已經明白死亡意味著什麼了,父母可以用成人的方式和他們談死亡的話題,讓他們瞭解這是一個自然的規律。當孩子親眼目睹親人離世,表現出傷心的情緒時,父母可以用擁抱、撫摸等方式來關心他們的感受,和他們一起從悲傷中走出來。主動和孩子分享自己的感受,親人雖然離開了我們,但我們可以用另一種方式來祭奠親人,他們的愛會永遠地陪伴在我們心裡。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在我9歲時,和奶奶一起住,她經常給我講人死了后土葬的事情,說自己也很害怕死亡,還講了許多恐怖的故事。小小年紀的我很好奇,躲在被窩裡聽奶奶講著講著就睡著了。後來才知道自己膽子小和聽多了恐怖的故事有關,因缺少父母的陪伴,常感到沒有安全感。奶奶已經離開我25年了,我心裡依然還愛著她,每當想起她我都會有一點難過,同時也有力量。難過是因為對奶奶的不捨,有力量是因為奶奶給過我許多超越過母親的愛,特別溫暖人心。

兒童心理學:一個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親人的孩子,可能需要1-2年時間才能從哀傷中逐漸恢復。大多數孩子能夠比較正向地從哀傷中走出來,並且變得更加堅強和富有同情心。但是,如果得不到良好情緒的釋放,經常被壓抑就很容易長期“卡”在悲傷中,對將來成年後或多或少地帶來各種影響。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3、如何減少孩子對死亡而產生的恐懼感?

關於和孩子要繼續和你談論人死了為什麼要火化?以及孩子問到人快要死的時候是什麼感覺等話題,那是因為他仍然對死亡有恐懼和好奇,父母需要注意以下五點:

©️不要迴避孩子提出的問題

©️不要故弄玄虛嚇唬孩子

©️認真傾聽孩子的詢問

©️不要因為自己的恐懼而不談這個話題

©️避免忽視孩子的感受

和孩子一起積極地面對問題,幫助孩子說出心中的感受、想法,認真傾聽孩子的每一個問題,也可以設身處地地體會孩子的感受。面對孩子的困惑問題,父母也可以試試反問孩子“你認為為什麼要火化”等,瞭解孩子的求知慾望,和他一起探討交流。對於親人的離世不必隱瞞,真是地面對事實,反而可以促使孩子知道真相後,更好地從悲傷裡走出來,從傷痛中找到力量,重新開啟新的生活。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關於如何減少孩子對死亡的恐懼感? 給父母的建議:

死亡是一個自然規律,但是孩子一時半會兒很難理解,父母還可以藉助其它方法,來幫助孩子緩解對死亡的恐懼感。生活中的方法有很多,只有你願意做一個智慧的父母,你會發現,生活裡處處都是機會。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01 利用電影-感官體驗式溝通

帶著孩子去看關於生命教育的電影,一起交流彼此的感受,感動的時候可以哭出眼淚,開心的時候可以笑出聲音,難過的時候可以說出真實地體驗,透過電影來感受生命的價值和活著意義。

電影《尋夢環遊記》是一個關於家與愛,人間與亡靈之間相互懷念的故事。值得每個父母待孩子去看一場,這部動畫影片給我們展現了非常生動而有意義的生命教育課。

電影以墨西哥“萬靈節”為背景,讓我們感受到他們對待生命的態度,對待生死也無所畏懼,墨西哥人有句諺語:“死者在棺,生者狂歡”。電影裡呈現的死亡,不再是一件多麼悲傷的事情,因為死去的人一樣可以在另一個世界裡過得很好,有吃有喝,也有玩伴,而且每年的亡靈節還能和活著的家人團聚。電影情節在有些人來看顯得有些荒唐,但是,更多人寧可選擇相信,因為它不再讓我們懼怕生死離別。

導演皮克斯在《尋夢環遊記》中告訴我們:不必迴避死亡的話題,死亡並不可怕,最重要的是我們愛的人一直在我們心中。其實,死亡也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我們總是懼怕它,忽視它。我們需要直面這份恐懼,去經歷它,雖然很殘酷,同時也有力量。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02 利用繪本故事-引導式溝通

《關於兒童與死亡》一書的作者庫伯勒.羅斯是生死大學師,書中提到,利用繪畫的方式、遊戲的方式來幫助孩子理解死亡,面對死亡。因此,選擇兒童繪本時也不會迴避死亡等題材。

我們經常會忽略繪本的魔力,生活中的許多小問題都可以從繪本里找到答案,引導孩子提問和交流,關於習慣的培養,關於愛的教育,關於語言表達能力,關於合作和團結,關於生命教育等等。

▪️關於生命誕生的繪本

例如:《小威向前衝》、《我是從哪裡來的》、《我們的身體》……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通過繪本故事,幫助孩子瞭解自己是從哪裡來的,瞭解自己,瞭解生命的起源。滿足孩子的好奇的求知慾望。孩子的到來是父母們愛的結晶,只有在愛的滋養下,愛的種子才能健康長大。

▪️關於生命的過程和離世的繪本

《象老爹》、《湯姆的外公去死了》、《爺爺變成了幽靈》、《再見了,艾瑪奶奶》、《獾的禮物》、《你到哪裡去了?》、《好好哭吧!》、《我永遠愛你》……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幫助孩子認識每個生命在成長這個過程中的神奇和不同,生老病死雖是人之常情,任何人都無法避免。但是,我們可以學會珍惜現在活著的每一天,去做更多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關於生命的意義:

繪本《大象的算術》、《活了100萬次的貓》。

愛與被愛是每個人都需要的,通過繪本故事,讀懂生命的意義,珍惜身邊的每一個親人,每一個愛自己的人。同時,也別忘記了愛自己。

03 利用自然科學-正向式溝通

如何和孩子談論死亡的話題,如果我們懂得尋找時機,生活裡處處都是機會。例如:家裡的寵物死了、親人的離世、周圍環境裡的花草樹木的凋零等待,這些都是和孩子探索死亡的好機會。父母可以試試這麼做:

1)帶孩子去參觀一次科技館、博物館

2)帶孩子去觀察一種動、植物的生長過程;

3)親子飼養一隻小動物,或者種一棵植物,學習悉心照料它們;

4)製作一個孩子專屬的成長相冊,記錄孩子從胎兒-出生-幼兒期-學齡前期-少年期的成長過程。

從孩子三歲內就可以開始和孩子一起探索關於生命的教育,帶孩子去自然博物館、科技館、去了解人是怎麼出生、長大、成年、老去、死亡的,平靜地接受,才能更懂得生命的意義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04 利用特殊節日-遊戲式溝通

每年的10月31日-11月1日就是萬聖節,源自古代的塞爾特民族,西方人叫“鬼節”。這個節日是他們祭奠亡靈的時刻,這一天,孩子們可以帶著窟窿頭面具,穿著妖魔鬼怪的服裝,大家一起玩討糖遊戲、製作南瓜燈等等。當你看到那些節日道具可能會有毛骨悚然的感覺,其實,參與活動後才發現沒有那麼可怕。

兒童心理學發現:遊戲對兒童心理障礙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癒作用,也是幫助兒童解決心理問題的有方法。遊戲和其它的心理事件一樣,受快樂的驅使。在國際上,遊戲治療不僅用於兒童,而且用於成人的心理治療,不僅用於個體,而且用於團體的心理治療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在歐美國家,死亡教育是青少年教育的重要內容。隨著網絡時代的發展,電視和媒體對暴力行為的曝光,以及未成年人犯罪、自殺的現象日益增多等等。美國在小學低年級就開始了死亡教育。學生們模擬親人離世的場景,參加告別儀式,出殯等,老師從自然與科學的角度,詮釋了人類生老病死的規律,幫助孩子正面地認識死亡,珍惜生命,避免自絕行為的發生。

05 利用音樂藝術-連接式溝通

音樂可以提升孩子的注意力、記憶力,促進睡眠、緩解壓力和疲勞,同時還可以提升情緒的敏感度,例如:

愉悅情緒的音樂:《小袋鼠》、《摘果子》、《嘉禾舞曲》、《杜鵑圓舞曲》等等。

舒緩壓力的音樂:《森林裡的鳥兒》、《班得瑞》,鋼琴、古箏、長笛等背景音樂。

安撫情緒的音樂:《德國搖籃曲》、《妮娜娜娜》、《小白船》、《睡吧,小寶貝》等等。

音樂是人類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也是人與人之間連接的重要元素。就像我們去看一場電影,如果沒有音樂作為背景襯托,電影似乎就像缺少了生命力一般。不同的音樂,運用在不同的場合,就可以起到不一樣的效果。

“媽媽,我不想死,也不要你死”,孩子恐懼死亡,父母應該怎麼做

音樂可以有效地刺激大腦皮層,起到情緒調節的作用。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離需要音樂的薰陶。在心理學中,音樂具有療愈作用,無論是醫學界、企業界、商業界、教育家,心理學界都離不開它。

關於生命、關於死亡方面的教育是一堂重要的人生課程,參與教育和被教育的,除了教師和孩子外,最關鍵的人物是父母了。每一個生命都值得敬畏,作為父母,我們要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教會他們,懂得珍惜生命,珍惜身邊每一個和親人在一起的時光。

我是@靈動育兒,一位十八年痴迷於0-18歲孩子、家長和教師培訓的家庭教育工作者,正在用正面管教的方式養育一個15歲青春期男孩。我願意傾聽你的故事,為你答疑解惑,歡迎你關注我@靈動育兒。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