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說越不聽,還在批評式帶娃?中國式父母,該學學肥皂水效應'

"

聽朋友講過這樣一件事:

一天,在地鐵上,他看到一位媽媽在教育孩子。

這位媽媽口才很好,旁徵博引,從上地鐵開始,一直不停地說教,說服孩子好好學習,而不是總想著玩iPad遊戲。

一開始,孩子一聲不吭,慢慢地變得不耐煩說:“媽,你都說了一路了,你就不嫌累嗎?”

這位媽媽嘆了口氣,說:“說你是為你好,要不然我才懶得說你啊!”

孩子聽後,乾脆閉上眼睛,捂住耳朵,不理她……

為什麼父母批評孩子時,孩子都不願意聽呢?原來,父母不懂肥皂水效應,越是批評孩子,孩子就越不聽。

一、什麼是肥皂水效應?

肥皂水效應由美國前總統約翰•卡爾文•柯立芝提出,就是將對他人的批評夾裹在前後肯定的話語之中,減少批評的負面效應,使被批評者愉快地接受對自己的批評。

以讚美的形式巧妙地取代批評,以看似間接的方式達到直接的目的。

簡單地說,就是將批評夾在讚美中。

地鐵上的那位媽媽,一味批評孩子,且在公眾場合,孩子怎麼能聽得進去呢?

"

聽朋友講過這樣一件事:

一天,在地鐵上,他看到一位媽媽在教育孩子。

這位媽媽口才很好,旁徵博引,從上地鐵開始,一直不停地說教,說服孩子好好學習,而不是總想著玩iPad遊戲。

一開始,孩子一聲不吭,慢慢地變得不耐煩說:“媽,你都說了一路了,你就不嫌累嗎?”

這位媽媽嘆了口氣,說:“說你是為你好,要不然我才懶得說你啊!”

孩子聽後,乾脆閉上眼睛,捂住耳朵,不理她……

為什麼父母批評孩子時,孩子都不願意聽呢?原來,父母不懂肥皂水效應,越是批評孩子,孩子就越不聽。

一、什麼是肥皂水效應?

肥皂水效應由美國前總統約翰•卡爾文•柯立芝提出,就是將對他人的批評夾裹在前後肯定的話語之中,減少批評的負面效應,使被批評者愉快地接受對自己的批評。

以讚美的形式巧妙地取代批評,以看似間接的方式達到直接的目的。

簡單地說,就是將批評夾在讚美中。

地鐵上的那位媽媽,一味批評孩子,且在公眾場合,孩子怎麼能聽得進去呢?

孩子越說越不聽,還在批評式帶娃?中國式父母,該學學肥皂水效應

生氣的媽媽

二、為什麼孩子不願聽父母的批評?

1.在孩子看來,批評就是懲罰

何謂批評?是批評者對被批評者的一種言論,這種言論中,包含否定與期望。

何謂懲罰?是教育者對受教育者認識和行為的一種評價。

不久前,有則新聞報道,銀川市一位6歲女孩,和親戚家兩個哥哥(一個12歲,一個7歲),在一起玩耍的過程中不小心從木架上跌落。

由於頭部著地,女孩陷入昏迷。兩個男孩因為害怕女孩醒來後告訴家長,害怕受到責罰,竟用一塊木板將女孩擊打致死。

於是,新聞下方留言區中,有兩則留言,格外引人注目。

網友小狐狸:小時候,上廁所時,不小心把卷紙掉到了地上弄溼了,害怕被罵,就把一整捲紙都撕爛了衝到馬桶裡。

網友尼采不理睬:我小時候也是,可能是想事情不成熟,比如不小心打爛盤子,怎麼隱藏,真想一把火燒了廚房。有這想法,其實也是出於對父母的畏懼。

在孩子看來,父母的批評就是懲罰。孩子恐懼懲罰,且缺乏判斷力,往往會引發更大的惡。

"

聽朋友講過這樣一件事:

一天,在地鐵上,他看到一位媽媽在教育孩子。

這位媽媽口才很好,旁徵博引,從上地鐵開始,一直不停地說教,說服孩子好好學習,而不是總想著玩iPad遊戲。

一開始,孩子一聲不吭,慢慢地變得不耐煩說:“媽,你都說了一路了,你就不嫌累嗎?”

這位媽媽嘆了口氣,說:“說你是為你好,要不然我才懶得說你啊!”

孩子聽後,乾脆閉上眼睛,捂住耳朵,不理她……

為什麼父母批評孩子時,孩子都不願意聽呢?原來,父母不懂肥皂水效應,越是批評孩子,孩子就越不聽。

一、什麼是肥皂水效應?

肥皂水效應由美國前總統約翰•卡爾文•柯立芝提出,就是將對他人的批評夾裹在前後肯定的話語之中,減少批評的負面效應,使被批評者愉快地接受對自己的批評。

以讚美的形式巧妙地取代批評,以看似間接的方式達到直接的目的。

簡單地說,就是將批評夾在讚美中。

地鐵上的那位媽媽,一味批評孩子,且在公眾場合,孩子怎麼能聽得進去呢?

孩子越說越不聽,還在批評式帶娃?中國式父母,該學學肥皂水效應

生氣的媽媽

二、為什麼孩子不願聽父母的批評?

1.在孩子看來,批評就是懲罰

何謂批評?是批評者對被批評者的一種言論,這種言論中,包含否定與期望。

何謂懲罰?是教育者對受教育者認識和行為的一種評價。

不久前,有則新聞報道,銀川市一位6歲女孩,和親戚家兩個哥哥(一個12歲,一個7歲),在一起玩耍的過程中不小心從木架上跌落。

由於頭部著地,女孩陷入昏迷。兩個男孩因為害怕女孩醒來後告訴家長,害怕受到責罰,竟用一塊木板將女孩擊打致死。

於是,新聞下方留言區中,有兩則留言,格外引人注目。

網友小狐狸:小時候,上廁所時,不小心把卷紙掉到了地上弄溼了,害怕被罵,就把一整捲紙都撕爛了衝到馬桶裡。

網友尼采不理睬:我小時候也是,可能是想事情不成熟,比如不小心打爛盤子,怎麼隱藏,真想一把火燒了廚房。有這想法,其實也是出於對父母的畏懼。

在孩子看來,父母的批評就是懲罰。孩子恐懼懲罰,且缺乏判斷力,往往會引發更大的惡。

孩子越說越不聽,還在批評式帶娃?中國式父母,該學學肥皂水效應

父與子的戰鬥

2.在孩子看來,批評等於否定

看過一句話說:“有一種渴望永遠不會消失,那就是渴望你的父母能夠真心地愛你,認可你,並且站在你這邊。”

現實生活中,父母往往不是這樣,否定、批評孩子幾乎是常態。在孩子看來,批評等於否定。

鄰居家小麗,放學回家後,學著父母的樣子,開始張羅著做飯和炒菜。忙乎了半天,飯菜都被搞定,她望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心裡別提有多開心了!

“弄什麼飯,半生不熟的,怎麼吃呀?誰讓你做飯了?”

“菜怎麼這麼鹹,怎麼吃呀?”

……

父母你一言我一語,小麗一臉窘相,淚水在眼裡打晃……

本以為可以得到父母表揚,結果是一頓批評。在小麗看來,父母對自己的批評,就是對全盤否定自己。

這樣的場景,每天都會上演。

“有什麼好哭的,能不能懂點事?”

“你洗不乾淨的,放著我來。”

“就這成績,你還想當醫生,不是去害人嗎?”

“我怎麼生了你這個不爭氣的!”

父母自認為批評是在幫助孩子,殊不知,是在傷害孩子。

"

聽朋友講過這樣一件事:

一天,在地鐵上,他看到一位媽媽在教育孩子。

這位媽媽口才很好,旁徵博引,從上地鐵開始,一直不停地說教,說服孩子好好學習,而不是總想著玩iPad遊戲。

一開始,孩子一聲不吭,慢慢地變得不耐煩說:“媽,你都說了一路了,你就不嫌累嗎?”

這位媽媽嘆了口氣,說:“說你是為你好,要不然我才懶得說你啊!”

孩子聽後,乾脆閉上眼睛,捂住耳朵,不理她……

為什麼父母批評孩子時,孩子都不願意聽呢?原來,父母不懂肥皂水效應,越是批評孩子,孩子就越不聽。

一、什麼是肥皂水效應?

肥皂水效應由美國前總統約翰•卡爾文•柯立芝提出,就是將對他人的批評夾裹在前後肯定的話語之中,減少批評的負面效應,使被批評者愉快地接受對自己的批評。

以讚美的形式巧妙地取代批評,以看似間接的方式達到直接的目的。

簡單地說,就是將批評夾在讚美中。

地鐵上的那位媽媽,一味批評孩子,且在公眾場合,孩子怎麼能聽得進去呢?

孩子越說越不聽,還在批評式帶娃?中國式父母,該學學肥皂水效應

生氣的媽媽

二、為什麼孩子不願聽父母的批評?

1.在孩子看來,批評就是懲罰

何謂批評?是批評者對被批評者的一種言論,這種言論中,包含否定與期望。

何謂懲罰?是教育者對受教育者認識和行為的一種評價。

不久前,有則新聞報道,銀川市一位6歲女孩,和親戚家兩個哥哥(一個12歲,一個7歲),在一起玩耍的過程中不小心從木架上跌落。

由於頭部著地,女孩陷入昏迷。兩個男孩因為害怕女孩醒來後告訴家長,害怕受到責罰,竟用一塊木板將女孩擊打致死。

於是,新聞下方留言區中,有兩則留言,格外引人注目。

網友小狐狸:小時候,上廁所時,不小心把卷紙掉到了地上弄溼了,害怕被罵,就把一整捲紙都撕爛了衝到馬桶裡。

網友尼采不理睬:我小時候也是,可能是想事情不成熟,比如不小心打爛盤子,怎麼隱藏,真想一把火燒了廚房。有這想法,其實也是出於對父母的畏懼。

在孩子看來,父母的批評就是懲罰。孩子恐懼懲罰,且缺乏判斷力,往往會引發更大的惡。

孩子越說越不聽,還在批評式帶娃?中國式父母,該學學肥皂水效應

父與子的戰鬥

2.在孩子看來,批評等於否定

看過一句話說:“有一種渴望永遠不會消失,那就是渴望你的父母能夠真心地愛你,認可你,並且站在你這邊。”

現實生活中,父母往往不是這樣,否定、批評孩子幾乎是常態。在孩子看來,批評等於否定。

鄰居家小麗,放學回家後,學著父母的樣子,開始張羅著做飯和炒菜。忙乎了半天,飯菜都被搞定,她望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心裡別提有多開心了!

“弄什麼飯,半生不熟的,怎麼吃呀?誰讓你做飯了?”

“菜怎麼這麼鹹,怎麼吃呀?”

……

父母你一言我一語,小麗一臉窘相,淚水在眼裡打晃……

本以為可以得到父母表揚,結果是一頓批評。在小麗看來,父母對自己的批評,就是對全盤否定自己。

這樣的場景,每天都會上演。

“有什麼好哭的,能不能懂點事?”

“你洗不乾淨的,放著我來。”

“就這成績,你還想當醫生,不是去害人嗎?”

“我怎麼生了你這個不爭氣的!”

父母自認為批評是在幫助孩子,殊不知,是在傷害孩子。

孩子越說越不聽,還在批評式帶娃?中國式父母,該學學肥皂水效應

批評孩子

3.批評會降低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所謂“自我效能感”,即一個人知道”我可以利用我的努力把事情做好”,用大白話說就是:“我能行!”

武志紅老師曾在一篇文章中說:“孩子把事做好時,認可他;孩子遭遇挫敗時,支持他;讓孩子的正能量和負能量在和父母的關係中能得以流動。”

可父母們經常乾的事情不是認可,也不是支持,而是一味批評,其結果必然適得其反。

英國BBC有部紀錄片叫《Up》,導演隨機選取一些孩子,從少年到老年每隔7年進行跟蹤拍攝,瞭解他們的生活變化。

其中有位叫Neil的小朋友,童年時,臉上總掛著可愛的笑容,眼睛閃閃發亮,長大的夢想是當宇航員,後來,Neil想到牛津讀書,無奈失敗。

被父母各種批評,Neil自暴自棄,流浪,搬運工都做過,到後來,得了精神疾病,歷經坎坷,生活仍舊落魄。

人們是這樣評價Neil的一生的:想法很多,但缺乏積極行動。這大概是因為童年被父母否定太多的結果。

父母越是否定孩子,孩子越容易長成父母否定的那個樣子。

難道父母就不能批評孩子?

不。父母得懂“肥皂水效應”,掌握批評技巧,孩子才會心甘情願聽父母批評。

"

聽朋友講過這樣一件事:

一天,在地鐵上,他看到一位媽媽在教育孩子。

這位媽媽口才很好,旁徵博引,從上地鐵開始,一直不停地說教,說服孩子好好學習,而不是總想著玩iPad遊戲。

一開始,孩子一聲不吭,慢慢地變得不耐煩說:“媽,你都說了一路了,你就不嫌累嗎?”

這位媽媽嘆了口氣,說:“說你是為你好,要不然我才懶得說你啊!”

孩子聽後,乾脆閉上眼睛,捂住耳朵,不理她……

為什麼父母批評孩子時,孩子都不願意聽呢?原來,父母不懂肥皂水效應,越是批評孩子,孩子就越不聽。

一、什麼是肥皂水效應?

肥皂水效應由美國前總統約翰•卡爾文•柯立芝提出,就是將對他人的批評夾裹在前後肯定的話語之中,減少批評的負面效應,使被批評者愉快地接受對自己的批評。

以讚美的形式巧妙地取代批評,以看似間接的方式達到直接的目的。

簡單地說,就是將批評夾在讚美中。

地鐵上的那位媽媽,一味批評孩子,且在公眾場合,孩子怎麼能聽得進去呢?

孩子越說越不聽,還在批評式帶娃?中國式父母,該學學肥皂水效應

生氣的媽媽

二、為什麼孩子不願聽父母的批評?

1.在孩子看來,批評就是懲罰

何謂批評?是批評者對被批評者的一種言論,這種言論中,包含否定與期望。

何謂懲罰?是教育者對受教育者認識和行為的一種評價。

不久前,有則新聞報道,銀川市一位6歲女孩,和親戚家兩個哥哥(一個12歲,一個7歲),在一起玩耍的過程中不小心從木架上跌落。

由於頭部著地,女孩陷入昏迷。兩個男孩因為害怕女孩醒來後告訴家長,害怕受到責罰,竟用一塊木板將女孩擊打致死。

於是,新聞下方留言區中,有兩則留言,格外引人注目。

網友小狐狸:小時候,上廁所時,不小心把卷紙掉到了地上弄溼了,害怕被罵,就把一整捲紙都撕爛了衝到馬桶裡。

網友尼采不理睬:我小時候也是,可能是想事情不成熟,比如不小心打爛盤子,怎麼隱藏,真想一把火燒了廚房。有這想法,其實也是出於對父母的畏懼。

在孩子看來,父母的批評就是懲罰。孩子恐懼懲罰,且缺乏判斷力,往往會引發更大的惡。

孩子越說越不聽,還在批評式帶娃?中國式父母,該學學肥皂水效應

父與子的戰鬥

2.在孩子看來,批評等於否定

看過一句話說:“有一種渴望永遠不會消失,那就是渴望你的父母能夠真心地愛你,認可你,並且站在你這邊。”

現實生活中,父母往往不是這樣,否定、批評孩子幾乎是常態。在孩子看來,批評等於否定。

鄰居家小麗,放學回家後,學著父母的樣子,開始張羅著做飯和炒菜。忙乎了半天,飯菜都被搞定,她望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心裡別提有多開心了!

“弄什麼飯,半生不熟的,怎麼吃呀?誰讓你做飯了?”

“菜怎麼這麼鹹,怎麼吃呀?”

……

父母你一言我一語,小麗一臉窘相,淚水在眼裡打晃……

本以為可以得到父母表揚,結果是一頓批評。在小麗看來,父母對自己的批評,就是對全盤否定自己。

這樣的場景,每天都會上演。

“有什麼好哭的,能不能懂點事?”

“你洗不乾淨的,放著我來。”

“就這成績,你還想當醫生,不是去害人嗎?”

“我怎麼生了你這個不爭氣的!”

父母自認為批評是在幫助孩子,殊不知,是在傷害孩子。

孩子越說越不聽,還在批評式帶娃?中國式父母,該學學肥皂水效應

批評孩子

3.批評會降低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所謂“自我效能感”,即一個人知道”我可以利用我的努力把事情做好”,用大白話說就是:“我能行!”

武志紅老師曾在一篇文章中說:“孩子把事做好時,認可他;孩子遭遇挫敗時,支持他;讓孩子的正能量和負能量在和父母的關係中能得以流動。”

可父母們經常乾的事情不是認可,也不是支持,而是一味批評,其結果必然適得其反。

英國BBC有部紀錄片叫《Up》,導演隨機選取一些孩子,從少年到老年每隔7年進行跟蹤拍攝,瞭解他們的生活變化。

其中有位叫Neil的小朋友,童年時,臉上總掛著可愛的笑容,眼睛閃閃發亮,長大的夢想是當宇航員,後來,Neil想到牛津讀書,無奈失敗。

被父母各種批評,Neil自暴自棄,流浪,搬運工都做過,到後來,得了精神疾病,歷經坎坷,生活仍舊落魄。

人們是這樣評價Neil的一生的:想法很多,但缺乏積極行動。這大概是因為童年被父母否定太多的結果。

父母越是否定孩子,孩子越容易長成父母否定的那個樣子。

難道父母就不能批評孩子?

不。父母得懂“肥皂水效應”,掌握批評技巧,孩子才會心甘情願聽父母批評。

孩子越說越不聽,還在批評式帶娃?中國式父母,該學學肥皂水效應

嚴厲的批評

三、如何利用“肥皂水效應”掌握批評孩子的技巧呢?

1.要學會控制住自己的情緒

心理學現象中有個“野馬結局”:因為芝麻大小的事情而大動干戈,以致用別人的過失而傷害了自己。

莎士比亞說:“不要因為你的敵人燃氣一把火,你就把自己燒死。"當你發怒的時候,怒火也許會燒及他人,但在更多的情況下,它燒的是發怒者自己。

因此,要學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想起三天前的一件事:

我手機收到多條驗證碼信息,很是納悶,卻想不起任何原因。

“一起作業被我刪了,當時註冊綁定的是你手機號,把驗證碼發給我唄。”

“驗證碼是3962。”

“我重裝後仍登錄不了,趕快把驗證碼發給我呀!”

“驗證碼是3962。”

“不是的。”

我衝到樓下,對小丫頭吼了幾句。

“還是登錄不了!”她嘟噥著。

頓時,我想再度發作,手機收到了新的驗證碼1220。

她登錄成功,然後,幾天不理我。

想想這件事,我是不是該這麼做呢?

第1步,冷靜,冷靜,再冷靜,千萬別發火。

第2步,自問自答:我怎麼生氣了?自己正在忙,孩子反覆問驗證碼。

第3步,自問自答:我想要什麼?我想知道驗證碼究竟怎麼回事。

第4步,對孩子說,“我現在很煩躁,左一遍右一遍問。”

第5步,對孩子說,“我們一起來看驗證碼怎麼回事,一個一個試,直到登錄為止。”

如果能這樣處理,就不會有後續幾天不說話的故事。

批評時,一定要調控好自己情緒。生氣時,不處理問題;解決問題時,堅決不生氣。

"

聽朋友講過這樣一件事:

一天,在地鐵上,他看到一位媽媽在教育孩子。

這位媽媽口才很好,旁徵博引,從上地鐵開始,一直不停地說教,說服孩子好好學習,而不是總想著玩iPad遊戲。

一開始,孩子一聲不吭,慢慢地變得不耐煩說:“媽,你都說了一路了,你就不嫌累嗎?”

這位媽媽嘆了口氣,說:“說你是為你好,要不然我才懶得說你啊!”

孩子聽後,乾脆閉上眼睛,捂住耳朵,不理她……

為什麼父母批評孩子時,孩子都不願意聽呢?原來,父母不懂肥皂水效應,越是批評孩子,孩子就越不聽。

一、什麼是肥皂水效應?

肥皂水效應由美國前總統約翰•卡爾文•柯立芝提出,就是將對他人的批評夾裹在前後肯定的話語之中,減少批評的負面效應,使被批評者愉快地接受對自己的批評。

以讚美的形式巧妙地取代批評,以看似間接的方式達到直接的目的。

簡單地說,就是將批評夾在讚美中。

地鐵上的那位媽媽,一味批評孩子,且在公眾場合,孩子怎麼能聽得進去呢?

孩子越說越不聽,還在批評式帶娃?中國式父母,該學學肥皂水效應

生氣的媽媽

二、為什麼孩子不願聽父母的批評?

1.在孩子看來,批評就是懲罰

何謂批評?是批評者對被批評者的一種言論,這種言論中,包含否定與期望。

何謂懲罰?是教育者對受教育者認識和行為的一種評價。

不久前,有則新聞報道,銀川市一位6歲女孩,和親戚家兩個哥哥(一個12歲,一個7歲),在一起玩耍的過程中不小心從木架上跌落。

由於頭部著地,女孩陷入昏迷。兩個男孩因為害怕女孩醒來後告訴家長,害怕受到責罰,竟用一塊木板將女孩擊打致死。

於是,新聞下方留言區中,有兩則留言,格外引人注目。

網友小狐狸:小時候,上廁所時,不小心把卷紙掉到了地上弄溼了,害怕被罵,就把一整捲紙都撕爛了衝到馬桶裡。

網友尼采不理睬:我小時候也是,可能是想事情不成熟,比如不小心打爛盤子,怎麼隱藏,真想一把火燒了廚房。有這想法,其實也是出於對父母的畏懼。

在孩子看來,父母的批評就是懲罰。孩子恐懼懲罰,且缺乏判斷力,往往會引發更大的惡。

孩子越說越不聽,還在批評式帶娃?中國式父母,該學學肥皂水效應

父與子的戰鬥

2.在孩子看來,批評等於否定

看過一句話說:“有一種渴望永遠不會消失,那就是渴望你的父母能夠真心地愛你,認可你,並且站在你這邊。”

現實生活中,父母往往不是這樣,否定、批評孩子幾乎是常態。在孩子看來,批評等於否定。

鄰居家小麗,放學回家後,學著父母的樣子,開始張羅著做飯和炒菜。忙乎了半天,飯菜都被搞定,她望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心裡別提有多開心了!

“弄什麼飯,半生不熟的,怎麼吃呀?誰讓你做飯了?”

“菜怎麼這麼鹹,怎麼吃呀?”

……

父母你一言我一語,小麗一臉窘相,淚水在眼裡打晃……

本以為可以得到父母表揚,結果是一頓批評。在小麗看來,父母對自己的批評,就是對全盤否定自己。

這樣的場景,每天都會上演。

“有什麼好哭的,能不能懂點事?”

“你洗不乾淨的,放著我來。”

“就這成績,你還想當醫生,不是去害人嗎?”

“我怎麼生了你這個不爭氣的!”

父母自認為批評是在幫助孩子,殊不知,是在傷害孩子。

孩子越說越不聽,還在批評式帶娃?中國式父母,該學學肥皂水效應

批評孩子

3.批評會降低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所謂“自我效能感”,即一個人知道”我可以利用我的努力把事情做好”,用大白話說就是:“我能行!”

武志紅老師曾在一篇文章中說:“孩子把事做好時,認可他;孩子遭遇挫敗時,支持他;讓孩子的正能量和負能量在和父母的關係中能得以流動。”

可父母們經常乾的事情不是認可,也不是支持,而是一味批評,其結果必然適得其反。

英國BBC有部紀錄片叫《Up》,導演隨機選取一些孩子,從少年到老年每隔7年進行跟蹤拍攝,瞭解他們的生活變化。

其中有位叫Neil的小朋友,童年時,臉上總掛著可愛的笑容,眼睛閃閃發亮,長大的夢想是當宇航員,後來,Neil想到牛津讀書,無奈失敗。

被父母各種批評,Neil自暴自棄,流浪,搬運工都做過,到後來,得了精神疾病,歷經坎坷,生活仍舊落魄。

人們是這樣評價Neil的一生的:想法很多,但缺乏積極行動。這大概是因為童年被父母否定太多的結果。

父母越是否定孩子,孩子越容易長成父母否定的那個樣子。

難道父母就不能批評孩子?

不。父母得懂“肥皂水效應”,掌握批評技巧,孩子才會心甘情願聽父母批評。

孩子越說越不聽,還在批評式帶娃?中國式父母,該學學肥皂水效應

嚴厲的批評

三、如何利用“肥皂水效應”掌握批評孩子的技巧呢?

1.要學會控制住自己的情緒

心理學現象中有個“野馬結局”:因為芝麻大小的事情而大動干戈,以致用別人的過失而傷害了自己。

莎士比亞說:“不要因為你的敵人燃氣一把火,你就把自己燒死。"當你發怒的時候,怒火也許會燒及他人,但在更多的情況下,它燒的是發怒者自己。

因此,要學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想起三天前的一件事:

我手機收到多條驗證碼信息,很是納悶,卻想不起任何原因。

“一起作業被我刪了,當時註冊綁定的是你手機號,把驗證碼發給我唄。”

“驗證碼是3962。”

“我重裝後仍登錄不了,趕快把驗證碼發給我呀!”

“驗證碼是3962。”

“不是的。”

我衝到樓下,對小丫頭吼了幾句。

“還是登錄不了!”她嘟噥著。

頓時,我想再度發作,手機收到了新的驗證碼1220。

她登錄成功,然後,幾天不理我。

想想這件事,我是不是該這麼做呢?

第1步,冷靜,冷靜,再冷靜,千萬別發火。

第2步,自問自答:我怎麼生氣了?自己正在忙,孩子反覆問驗證碼。

第3步,自問自答:我想要什麼?我想知道驗證碼究竟怎麼回事。

第4步,對孩子說,“我現在很煩躁,左一遍右一遍問。”

第5步,對孩子說,“我們一起來看驗證碼怎麼回事,一個一個試,直到登錄為止。”

如果能這樣處理,就不會有後續幾天不說話的故事。

批評時,一定要調控好自己情緒。生氣時,不處理問題;解決問題時,堅決不生氣。

孩子越說越不聽,還在批評式帶娃?中國式父母,該學學肥皂水效應

野馬結局

2.巧用三明治批評法

“三明治批評法”,即指對某個人先表揚、再批評、接著再表揚的一種談話方式。用在批評、激勵方面,效果顯著。

也就是說,把批評夾在兩層厚厚的表揚之間,從而達到讓孩子愉快的接受批評並改正的目的。

具體做法:稱讚+批評+稱讚。有一個關於陶行知先生的故事:

陶行知先生有一次在校園裡散步,突然見一男生正用泥塊砸本班的同學,先生當即斥責,並責令他放學後到校長室來。

放學後,陶行知見男生正規規矩矩地站在校長室準備挨訓,便掏出一塊糖果給他,說:“這是獎勵給你的,因為你按時到這裡,我卻遲到了。”

男生驚恐地接過糖果,眼裡透著懷疑。隨之,陶行知又掏出第二塊糖果給他,說:“這也是獎給你的,因為當時我阻止你再打人時,你立即就住手了,說明你還是尊重我的,所以應該獎勵你。”

男生更加驚慌了,眼睛睜得大大的。

接著,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塊糖果塞到男生手裡說:“我已經調查過了,你用泥塊砸同學是因為他們不守遊戲規則,又欺負女生,你是為了別人而砸他們,說明你正直善良,有跟壞人做鬥爭的勇氣,這更應該獎勵你。”

男生很感動,流著眼淚後悔地說:“陶校長,我知道錯了。

陶行知滿意地笑了並掏出第四塊糖果遞給他,說:“你能夠正確地認識錯誤,我再獎勵給你一塊糖果,可惜只有這一塊糖了,我的糖給完了,我們的談話也到此結束了!”

陶行知先生至始至終沒有直接批評那個男生,而是在讚美中讓那個男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如果做父母的,都像陶先生一樣包裝好自己的語言,用三明治批評法,孩子會不接受父母的批評嗎?

小軒,完成了中秋假期作業的大多數,還有兩項作業沒完成。

軒爸特別惱火,但沒有發作。

“兒子,作業都做完了嗎?”

“差不多啦!還有兩項作業沒做。”

“兒子,誠實是你的美德。作業能完成絕大多數,你已經非常棒了!不過,老爸提醒你,還有兩項作業不完成的話,會不會有不好的結果呢?”

“當然會啦!老師肯定要找我算賬,說不定還會叫家長。”

“老爸這張老臉豁出去了,就讓你們老師叫一次唄。”

“還是算吧,你不怕丟人,我還怕呢!”

“幹嘛去呀?”

“寫作業去……”

如果軒爸不管不顧地批評孩子一頓呢?其結果必然相反。

"

聽朋友講過這樣一件事:

一天,在地鐵上,他看到一位媽媽在教育孩子。

這位媽媽口才很好,旁徵博引,從上地鐵開始,一直不停地說教,說服孩子好好學習,而不是總想著玩iPad遊戲。

一開始,孩子一聲不吭,慢慢地變得不耐煩說:“媽,你都說了一路了,你就不嫌累嗎?”

這位媽媽嘆了口氣,說:“說你是為你好,要不然我才懶得說你啊!”

孩子聽後,乾脆閉上眼睛,捂住耳朵,不理她……

為什麼父母批評孩子時,孩子都不願意聽呢?原來,父母不懂肥皂水效應,越是批評孩子,孩子就越不聽。

一、什麼是肥皂水效應?

肥皂水效應由美國前總統約翰•卡爾文•柯立芝提出,就是將對他人的批評夾裹在前後肯定的話語之中,減少批評的負面效應,使被批評者愉快地接受對自己的批評。

以讚美的形式巧妙地取代批評,以看似間接的方式達到直接的目的。

簡單地說,就是將批評夾在讚美中。

地鐵上的那位媽媽,一味批評孩子,且在公眾場合,孩子怎麼能聽得進去呢?

孩子越說越不聽,還在批評式帶娃?中國式父母,該學學肥皂水效應

生氣的媽媽

二、為什麼孩子不願聽父母的批評?

1.在孩子看來,批評就是懲罰

何謂批評?是批評者對被批評者的一種言論,這種言論中,包含否定與期望。

何謂懲罰?是教育者對受教育者認識和行為的一種評價。

不久前,有則新聞報道,銀川市一位6歲女孩,和親戚家兩個哥哥(一個12歲,一個7歲),在一起玩耍的過程中不小心從木架上跌落。

由於頭部著地,女孩陷入昏迷。兩個男孩因為害怕女孩醒來後告訴家長,害怕受到責罰,竟用一塊木板將女孩擊打致死。

於是,新聞下方留言區中,有兩則留言,格外引人注目。

網友小狐狸:小時候,上廁所時,不小心把卷紙掉到了地上弄溼了,害怕被罵,就把一整捲紙都撕爛了衝到馬桶裡。

網友尼采不理睬:我小時候也是,可能是想事情不成熟,比如不小心打爛盤子,怎麼隱藏,真想一把火燒了廚房。有這想法,其實也是出於對父母的畏懼。

在孩子看來,父母的批評就是懲罰。孩子恐懼懲罰,且缺乏判斷力,往往會引發更大的惡。

孩子越說越不聽,還在批評式帶娃?中國式父母,該學學肥皂水效應

父與子的戰鬥

2.在孩子看來,批評等於否定

看過一句話說:“有一種渴望永遠不會消失,那就是渴望你的父母能夠真心地愛你,認可你,並且站在你這邊。”

現實生活中,父母往往不是這樣,否定、批評孩子幾乎是常態。在孩子看來,批評等於否定。

鄰居家小麗,放學回家後,學著父母的樣子,開始張羅著做飯和炒菜。忙乎了半天,飯菜都被搞定,她望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心裡別提有多開心了!

“弄什麼飯,半生不熟的,怎麼吃呀?誰讓你做飯了?”

“菜怎麼這麼鹹,怎麼吃呀?”

……

父母你一言我一語,小麗一臉窘相,淚水在眼裡打晃……

本以為可以得到父母表揚,結果是一頓批評。在小麗看來,父母對自己的批評,就是對全盤否定自己。

這樣的場景,每天都會上演。

“有什麼好哭的,能不能懂點事?”

“你洗不乾淨的,放著我來。”

“就這成績,你還想當醫生,不是去害人嗎?”

“我怎麼生了你這個不爭氣的!”

父母自認為批評是在幫助孩子,殊不知,是在傷害孩子。

孩子越說越不聽,還在批評式帶娃?中國式父母,該學學肥皂水效應

批評孩子

3.批評會降低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所謂“自我效能感”,即一個人知道”我可以利用我的努力把事情做好”,用大白話說就是:“我能行!”

武志紅老師曾在一篇文章中說:“孩子把事做好時,認可他;孩子遭遇挫敗時,支持他;讓孩子的正能量和負能量在和父母的關係中能得以流動。”

可父母們經常乾的事情不是認可,也不是支持,而是一味批評,其結果必然適得其反。

英國BBC有部紀錄片叫《Up》,導演隨機選取一些孩子,從少年到老年每隔7年進行跟蹤拍攝,瞭解他們的生活變化。

其中有位叫Neil的小朋友,童年時,臉上總掛著可愛的笑容,眼睛閃閃發亮,長大的夢想是當宇航員,後來,Neil想到牛津讀書,無奈失敗。

被父母各種批評,Neil自暴自棄,流浪,搬運工都做過,到後來,得了精神疾病,歷經坎坷,生活仍舊落魄。

人們是這樣評價Neil的一生的:想法很多,但缺乏積極行動。這大概是因為童年被父母否定太多的結果。

父母越是否定孩子,孩子越容易長成父母否定的那個樣子。

難道父母就不能批評孩子?

不。父母得懂“肥皂水效應”,掌握批評技巧,孩子才會心甘情願聽父母批評。

孩子越說越不聽,還在批評式帶娃?中國式父母,該學學肥皂水效應

嚴厲的批評

三、如何利用“肥皂水效應”掌握批評孩子的技巧呢?

1.要學會控制住自己的情緒

心理學現象中有個“野馬結局”:因為芝麻大小的事情而大動干戈,以致用別人的過失而傷害了自己。

莎士比亞說:“不要因為你的敵人燃氣一把火,你就把自己燒死。"當你發怒的時候,怒火也許會燒及他人,但在更多的情況下,它燒的是發怒者自己。

因此,要學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想起三天前的一件事:

我手機收到多條驗證碼信息,很是納悶,卻想不起任何原因。

“一起作業被我刪了,當時註冊綁定的是你手機號,把驗證碼發給我唄。”

“驗證碼是3962。”

“我重裝後仍登錄不了,趕快把驗證碼發給我呀!”

“驗證碼是3962。”

“不是的。”

我衝到樓下,對小丫頭吼了幾句。

“還是登錄不了!”她嘟噥著。

頓時,我想再度發作,手機收到了新的驗證碼1220。

她登錄成功,然後,幾天不理我。

想想這件事,我是不是該這麼做呢?

第1步,冷靜,冷靜,再冷靜,千萬別發火。

第2步,自問自答:我怎麼生氣了?自己正在忙,孩子反覆問驗證碼。

第3步,自問自答:我想要什麼?我想知道驗證碼究竟怎麼回事。

第4步,對孩子說,“我現在很煩躁,左一遍右一遍問。”

第5步,對孩子說,“我們一起來看驗證碼怎麼回事,一個一個試,直到登錄為止。”

如果能這樣處理,就不會有後續幾天不說話的故事。

批評時,一定要調控好自己情緒。生氣時,不處理問題;解決問題時,堅決不生氣。

孩子越說越不聽,還在批評式帶娃?中國式父母,該學學肥皂水效應

野馬結局

2.巧用三明治批評法

“三明治批評法”,即指對某個人先表揚、再批評、接著再表揚的一種談話方式。用在批評、激勵方面,效果顯著。

也就是說,把批評夾在兩層厚厚的表揚之間,從而達到讓孩子愉快的接受批評並改正的目的。

具體做法:稱讚+批評+稱讚。有一個關於陶行知先生的故事:

陶行知先生有一次在校園裡散步,突然見一男生正用泥塊砸本班的同學,先生當即斥責,並責令他放學後到校長室來。

放學後,陶行知見男生正規規矩矩地站在校長室準備挨訓,便掏出一塊糖果給他,說:“這是獎勵給你的,因為你按時到這裡,我卻遲到了。”

男生驚恐地接過糖果,眼裡透著懷疑。隨之,陶行知又掏出第二塊糖果給他,說:“這也是獎給你的,因為當時我阻止你再打人時,你立即就住手了,說明你還是尊重我的,所以應該獎勵你。”

男生更加驚慌了,眼睛睜得大大的。

接著,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塊糖果塞到男生手裡說:“我已經調查過了,你用泥塊砸同學是因為他們不守遊戲規則,又欺負女生,你是為了別人而砸他們,說明你正直善良,有跟壞人做鬥爭的勇氣,這更應該獎勵你。”

男生很感動,流著眼淚後悔地說:“陶校長,我知道錯了。

陶行知滿意地笑了並掏出第四塊糖果遞給他,說:“你能夠正確地認識錯誤,我再獎勵給你一塊糖果,可惜只有這一塊糖了,我的糖給完了,我們的談話也到此結束了!”

陶行知先生至始至終沒有直接批評那個男生,而是在讚美中讓那個男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如果做父母的,都像陶先生一樣包裝好自己的語言,用三明治批評法,孩子會不接受父母的批評嗎?

小軒,完成了中秋假期作業的大多數,還有兩項作業沒完成。

軒爸特別惱火,但沒有發作。

“兒子,作業都做完了嗎?”

“差不多啦!還有兩項作業沒做。”

“兒子,誠實是你的美德。作業能完成絕大多數,你已經非常棒了!不過,老爸提醒你,還有兩項作業不完成的話,會不會有不好的結果呢?”

“當然會啦!老師肯定要找我算賬,說不定還會叫家長。”

“老爸這張老臉豁出去了,就讓你們老師叫一次唄。”

“還是算吧,你不怕丟人,我還怕呢!”

“幹嘛去呀?”

“寫作業去……”

如果軒爸不管不顧地批評孩子一頓呢?其結果必然相反。

孩子越說越不聽,還在批評式帶娃?中國式父母,該學學肥皂水效應

三明治模型

3.不要和“別人家的孩子”攀比

芒果臺《少年說》中,有個女孩提到,自己的媽媽總拿別人家的孩子來打擊自己。

她說,媽媽總拿自己跟全班第一、全年級第一、全聯盟第一的閨蜜比較,這讓她很受傷。

媽媽經常掛嘴邊的話就是:“你這麼差,怎麼會有人願意跟你做朋友?”

“別人家的孩子”總是優秀的,為什麼不看看自己家孩子的優點呢?

不要讓盲目攀比,毀掉自己的孩子,因為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

孩子不是不能批評,而是父母不懂得批評技巧。老祖宗說過的,打孩子一下,揉三揉,絕對有道理。

總結一下:

孩子不是怕批評,而是怕嘮叨父母反覆無常的態度。

讚美要選準時機,批評要抓住技巧。

批評一定不能止於批評,最好能指出孩子的某種優點,並給予適當鼓勵,這會增加TA改正錯誤的信心。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