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撫養”成了養育孩子最現實最主流的方式,隔代撫養利弊大PK'

"

“隔代撫養”成為當今社會的主流現象。

 【觀點碰撞】

隔代撫養的利弊之爭

儘管“隔代撫養”成了養育孩子最現實最主流的方式,但近幾年來,關於“隔代撫養”的利與弊的討論卻從未停止,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勢。專家和市民旗幟鮮明地分成了反對和支持“隔代撫養”的兩大陣營。

反對派

老人帶孩子的方法不利於孩子成長

專家:“隔代撫養”易對孩子心理產生不良影響

雖然“隔代撫養”是很現實的選擇,但是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可能給孩子帶來一些心理問題:

1、抗挫折能力差。老人對孩子常常是過分的關心和溺愛,包辦孩子的一切事情。長期下去,易養成孩子自私、任性、為所欲為的性格,也會使孩子缺乏獨立性、自信心和果斷,產生依賴心理和受挫力差的毛病,這使孩子在成長中,稍微受挫,就一蹶不振,產生心理與行為的障礙。

2、產生暴力傾向。隔代撫養常常使孩子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對父母的情感需求,是其他任何感情所不能替代的。即使老人將自己全部感情投入到孩子身上,也是無法取代父母之愛的。孩子缺少血肉相連的父母之愛,極可能因情感缺乏而產生情感和人格上的偏差,導致其對人對物缺乏愛心,易產生暴力傾向等問題。

3、心理老齡化。孩子長期處於老年人的生活空間和氛圍中,對老年人的語言和行為耳濡目染,極容易加速孩子的成人化,嚴重時會造成孩子心理老年化。

4、交際恐懼症。由於老年人大都喜歡安靜,不喜歡運動與外出,這可能導致孩子視野狹窄,缺乏應有的活力,不利於培養孩子開闊的胸懷和活潑、寬容的性格。這樣長大的孩子,心胸狹窄,不善與人交際,易產生交際恐懼症。

"

“隔代撫養”成為當今社會的主流現象。

 【觀點碰撞】

隔代撫養的利弊之爭

儘管“隔代撫養”成了養育孩子最現實最主流的方式,但近幾年來,關於“隔代撫養”的利與弊的討論卻從未停止,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勢。專家和市民旗幟鮮明地分成了反對和支持“隔代撫養”的兩大陣營。

反對派

老人帶孩子的方法不利於孩子成長

專家:“隔代撫養”易對孩子心理產生不良影響

雖然“隔代撫養”是很現實的選擇,但是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可能給孩子帶來一些心理問題:

1、抗挫折能力差。老人對孩子常常是過分的關心和溺愛,包辦孩子的一切事情。長期下去,易養成孩子自私、任性、為所欲為的性格,也會使孩子缺乏獨立性、自信心和果斷,產生依賴心理和受挫力差的毛病,這使孩子在成長中,稍微受挫,就一蹶不振,產生心理與行為的障礙。

2、產生暴力傾向。隔代撫養常常使孩子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對父母的情感需求,是其他任何感情所不能替代的。即使老人將自己全部感情投入到孩子身上,也是無法取代父母之愛的。孩子缺少血肉相連的父母之愛,極可能因情感缺乏而產生情感和人格上的偏差,導致其對人對物缺乏愛心,易產生暴力傾向等問題。

3、心理老齡化。孩子長期處於老年人的生活空間和氛圍中,對老年人的語言和行為耳濡目染,極容易加速孩子的成人化,嚴重時會造成孩子心理老年化。

4、交際恐懼症。由於老年人大都喜歡安靜,不喜歡運動與外出,這可能導致孩子視野狹窄,缺乏應有的活力,不利於培養孩子開闊的胸懷和活潑、寬容的性格。這樣長大的孩子,心胸狹窄,不善與人交際,易產生交際恐懼症。

“隔代撫養”成了養育孩子最現實最主流的方式,隔代撫養利弊大PK

贊成派

帶孩子能讓老人享受天倫之樂

專家:“隔代撫養”對三代都有益處

1、撫養孩子讓老人感覺“老有所用”

人們往往把清閒安逸當做老人享受生活的惟一標準,其實不盡然。實際上,“流水不腐,蓋因動也。 ”老年人照看孫輩也是一種有益的勞作。人到老年,如果一味地清閒少動,思想上首先會越發無聊,身體也會慢慢衰弱。加之我國自古就推崇“天倫之樂”,有個孩子在身邊,會讓老人感覺自己老有所用,滿足情感需求。

2、“隔代撫養”讓父母無後顧之憂

孩子還小,此刻的年輕父母往往面臨著事業和家庭的雙重責任,少在孩子身上花些時間,可以把更多的精力用於其他方面,從而精神飽滿地去承受更多更有意義的“負擔”。把老人交給孩子也可以讓年輕的父母有“喘息”的機會,多享受二人世界,這對承受多方壓力的“80後”也是心理上的極大需要。

3、孩子可學習老人優秀品質

 目前“80後”、“90後”成長起來後,普遍被質疑過於自我,鮮有愛心,家庭意識淡薄。很多父母帶大的孩子往往對祖輩鮮有愛心,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之間有限的接觸造成的。隔代撫養有利於孩子儘快與祖輩建立起親情感受。

另外,祖輩身上諸如“艱苦樸素”的優秀品格、和豐富的人生經驗可以通過耳濡目染讓孩子學習,這些在年輕父母身上體現得不太明顯的品質可能對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有著重要幫助。

"

“隔代撫養”成為當今社會的主流現象。

 【觀點碰撞】

隔代撫養的利弊之爭

儘管“隔代撫養”成了養育孩子最現實最主流的方式,但近幾年來,關於“隔代撫養”的利與弊的討論卻從未停止,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勢。專家和市民旗幟鮮明地分成了反對和支持“隔代撫養”的兩大陣營。

反對派

老人帶孩子的方法不利於孩子成長

專家:“隔代撫養”易對孩子心理產生不良影響

雖然“隔代撫養”是很現實的選擇,但是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可能給孩子帶來一些心理問題:

1、抗挫折能力差。老人對孩子常常是過分的關心和溺愛,包辦孩子的一切事情。長期下去,易養成孩子自私、任性、為所欲為的性格,也會使孩子缺乏獨立性、自信心和果斷,產生依賴心理和受挫力差的毛病,這使孩子在成長中,稍微受挫,就一蹶不振,產生心理與行為的障礙。

2、產生暴力傾向。隔代撫養常常使孩子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對父母的情感需求,是其他任何感情所不能替代的。即使老人將自己全部感情投入到孩子身上,也是無法取代父母之愛的。孩子缺少血肉相連的父母之愛,極可能因情感缺乏而產生情感和人格上的偏差,導致其對人對物缺乏愛心,易產生暴力傾向等問題。

3、心理老齡化。孩子長期處於老年人的生活空間和氛圍中,對老年人的語言和行為耳濡目染,極容易加速孩子的成人化,嚴重時會造成孩子心理老年化。

4、交際恐懼症。由於老年人大都喜歡安靜,不喜歡運動與外出,這可能導致孩子視野狹窄,缺乏應有的活力,不利於培養孩子開闊的胸懷和活潑、寬容的性格。這樣長大的孩子,心胸狹窄,不善與人交際,易產生交際恐懼症。

“隔代撫養”成了養育孩子最現實最主流的方式,隔代撫養利弊大PK

贊成派

帶孩子能讓老人享受天倫之樂

專家:“隔代撫養”對三代都有益處

1、撫養孩子讓老人感覺“老有所用”

人們往往把清閒安逸當做老人享受生活的惟一標準,其實不盡然。實際上,“流水不腐,蓋因動也。 ”老年人照看孫輩也是一種有益的勞作。人到老年,如果一味地清閒少動,思想上首先會越發無聊,身體也會慢慢衰弱。加之我國自古就推崇“天倫之樂”,有個孩子在身邊,會讓老人感覺自己老有所用,滿足情感需求。

2、“隔代撫養”讓父母無後顧之憂

孩子還小,此刻的年輕父母往往面臨著事業和家庭的雙重責任,少在孩子身上花些時間,可以把更多的精力用於其他方面,從而精神飽滿地去承受更多更有意義的“負擔”。把老人交給孩子也可以讓年輕的父母有“喘息”的機會,多享受二人世界,這對承受多方壓力的“80後”也是心理上的極大需要。

3、孩子可學習老人優秀品質

 目前“80後”、“90後”成長起來後,普遍被質疑過於自我,鮮有愛心,家庭意識淡薄。很多父母帶大的孩子往往對祖輩鮮有愛心,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之間有限的接觸造成的。隔代撫養有利於孩子儘快與祖輩建立起親情感受。

另外,祖輩身上諸如“艱苦樸素”的優秀品格、和豐富的人生經驗可以通過耳濡目染讓孩子學習,這些在年輕父母身上體現得不太明顯的品質可能對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有著重要幫助。

“隔代撫養”成了養育孩子最現實最主流的方式,隔代撫養利弊大PK

如何讓“隔代撫養”使三代都受益

不管是贊成還是反對,“隔代撫養”現象已經成為中國社會撫養孩子的主流方式,這是目前無法迴避的事實。怎樣在這樣的撫養方式中儘量減少弊端並對三代人都有益處呢?本報專家、遼寧社科院研究員張思寧為廣大市民支招。

1、閒暇時間父母應多陪孩子

年輕父母平時工作忙,但是下班或者假日裡,應儘量陪在孩子身邊,多帶孩子接觸大自然,和其他小朋友交朋友等。這些活動不僅能滿足孩子情感上對父母之愛的需求,更能彌補老人外出少、限制孩子活動等缺陷。

2、老人也要學學“早教課”

“隔代撫養”最突出的矛盾無外乎老人養育孩子的方法守舊、不科學,可能造成孩子在人格、性格、能力、智力等方面得不到好的培養。因此張思寧建議老年人在養育孩子方面也要“與時俱進”,不要守著老一輩的傳統養育方式,而是要開闊眼界,多學習科學的早教方法,力求在觀念上與年輕父母保持一致,一起努力“既養又教”。

3、年輕父母常懷感恩

很多年輕的父母覺得老人幫忙帶孩子是“天經地義”,其實老人在這個過程中付出了大量的體力和精力。初為父母的年輕人應該“養兒方知父母恩”,常懷感恩之心,對為兒女操勞又要養育隔代人的老人要更加孝順,哪怕意見不一致也要好好商量,讓老人覺得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一家人其樂融融,老人開心,小夫妻少操心,孩子在這樣其樂融融的家庭中成長,家庭觀念也會更加濃厚。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