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步驟,學會如何和娃“講道理”,方法對了,孩子其實很好說話'

"

遊樂場邊的小攤前,一個5歲小孩在吵鬧著要買玩具,

父母不停地和他說著各種道理:

家裡有很多玩具了;這個玩具質量太差;父母賺錢不易……

但孩子根本不聽,擺出一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樣子,非要買一個才走。

最後,父母只能無奈地拋下一句“下不為例”,然後掏錢了事。

其實孩子哪懂“下不為例”是什麼意思,

就算懂了,下次再遇類似情況也記不住,

所以這話也就家長給自己的失敗找個臺階,說給自己聽聽而已,

至於孩子的想法,既然哭鬧能得逞,那麼下次依舊唄。

"

遊樂場邊的小攤前,一個5歲小孩在吵鬧著要買玩具,

父母不停地和他說著各種道理:

家裡有很多玩具了;這個玩具質量太差;父母賺錢不易……

但孩子根本不聽,擺出一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樣子,非要買一個才走。

最後,父母只能無奈地拋下一句“下不為例”,然後掏錢了事。

其實孩子哪懂“下不為例”是什麼意思,

就算懂了,下次再遇類似情況也記不住,

所以這話也就家長給自己的失敗找個臺階,說給自己聽聽而已,

至於孩子的想法,既然哭鬧能得逞,那麼下次依舊唄。

3個步驟,學會如何和娃“講道理”,方法對了,孩子其實很好說話

很多網友看到這裡會說:這些孩子,就是欠一頓打!

其實打或罵都沒用,

  • 打罵是不良溝通方式的示範。

一個問題出現後,原始社會用武力解決,

但現代文明社會,則用溝通解決。

武力解決的最大弊端是,結果可見,無法突破,

比如,你能打3個人,已經很厲害了,但30個人,你就搞不定。

但溝通解決問題,只要方法得當,別說30個人了,3000個,甚至更多都沒問題。

所以,打罵沒有未來,溝通才有希望,父母要從小給孩子樹立凡事都可以通過溝通解決的思維方式。

但孩子在哭鬧時,他在情緒裡,沒法溝通,又不能打罵,怎麼辦呢?

  • 可以先強力控制孩子的行為。

不打罵孩子不代表可以任孩子胡作非為,

如果孩子有傷害自己,或者影響了別人的行為,

父母就有義務強力控制孩子,

比如:把孩子強行抱離刺激環境;

如果孩子打人,父母還可以抓住孩子的雙手,然後用眼神、語言嚴厲喝止他。

看上去,這也是暴力,但它和打罵的區別在於:目的不同

一個是控制性預防,另一個是征服性傷害。

"

遊樂場邊的小攤前,一個5歲小孩在吵鬧著要買玩具,

父母不停地和他說著各種道理:

家裡有很多玩具了;這個玩具質量太差;父母賺錢不易……

但孩子根本不聽,擺出一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樣子,非要買一個才走。

最後,父母只能無奈地拋下一句“下不為例”,然後掏錢了事。

其實孩子哪懂“下不為例”是什麼意思,

就算懂了,下次再遇類似情況也記不住,

所以這話也就家長給自己的失敗找個臺階,說給自己聽聽而已,

至於孩子的想法,既然哭鬧能得逞,那麼下次依舊唄。

3個步驟,學會如何和娃“講道理”,方法對了,孩子其實很好說話

很多網友看到這裡會說:這些孩子,就是欠一頓打!

其實打或罵都沒用,

  • 打罵是不良溝通方式的示範。

一個問題出現後,原始社會用武力解決,

但現代文明社會,則用溝通解決。

武力解決的最大弊端是,結果可見,無法突破,

比如,你能打3個人,已經很厲害了,但30個人,你就搞不定。

但溝通解決問題,只要方法得當,別說30個人了,3000個,甚至更多都沒問題。

所以,打罵沒有未來,溝通才有希望,父母要從小給孩子樹立凡事都可以通過溝通解決的思維方式。

但孩子在哭鬧時,他在情緒裡,沒法溝通,又不能打罵,怎麼辦呢?

  • 可以先強力控制孩子的行為。

不打罵孩子不代表可以任孩子胡作非為,

如果孩子有傷害自己,或者影響了別人的行為,

父母就有義務強力控制孩子,

比如:把孩子強行抱離刺激環境;

如果孩子打人,父母還可以抓住孩子的雙手,然後用眼神、語言嚴厲喝止他。

看上去,這也是暴力,但它和打罵的區別在於:目的不同

一個是控制性預防,另一個是征服性傷害。

3個步驟,學會如何和娃“講道理”,方法對了,孩子其實很好說話

接下來就是怎麼和孩子溝通了,也就是俗稱的“講道理”階段,

但“講道理”是單向的,我說你聽,

“講道理”之所以經常不起作用,

最大的原因是父母沒有接納、理解孩子的情緒

父母是高高在上,站在道德制高點,或者理智層面說話

孩子當然聽不進了,換成大人自己,也聽不進去。

一個人的情緒,只能被接納,不能被消滅,

很多時候,看似被消滅,真相是:被壓抑。

孩子說不過你,啞口無言,但不代表他接受。

轉頭他就隱形攻擊你:耳旁風、拖拉、故意犯錯……

所以,不如把“講道理”,變成平等、民主的聊天吧。

"

遊樂場邊的小攤前,一個5歲小孩在吵鬧著要買玩具,

父母不停地和他說著各種道理:

家裡有很多玩具了;這個玩具質量太差;父母賺錢不易……

但孩子根本不聽,擺出一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樣子,非要買一個才走。

最後,父母只能無奈地拋下一句“下不為例”,然後掏錢了事。

其實孩子哪懂“下不為例”是什麼意思,

就算懂了,下次再遇類似情況也記不住,

所以這話也就家長給自己的失敗找個臺階,說給自己聽聽而已,

至於孩子的想法,既然哭鬧能得逞,那麼下次依舊唄。

3個步驟,學會如何和娃“講道理”,方法對了,孩子其實很好說話

很多網友看到這裡會說:這些孩子,就是欠一頓打!

其實打或罵都沒用,

  • 打罵是不良溝通方式的示範。

一個問題出現後,原始社會用武力解決,

但現代文明社會,則用溝通解決。

武力解決的最大弊端是,結果可見,無法突破,

比如,你能打3個人,已經很厲害了,但30個人,你就搞不定。

但溝通解決問題,只要方法得當,別說30個人了,3000個,甚至更多都沒問題。

所以,打罵沒有未來,溝通才有希望,父母要從小給孩子樹立凡事都可以通過溝通解決的思維方式。

但孩子在哭鬧時,他在情緒裡,沒法溝通,又不能打罵,怎麼辦呢?

  • 可以先強力控制孩子的行為。

不打罵孩子不代表可以任孩子胡作非為,

如果孩子有傷害自己,或者影響了別人的行為,

父母就有義務強力控制孩子,

比如:把孩子強行抱離刺激環境;

如果孩子打人,父母還可以抓住孩子的雙手,然後用眼神、語言嚴厲喝止他。

看上去,這也是暴力,但它和打罵的區別在於:目的不同

一個是控制性預防,另一個是征服性傷害。

3個步驟,學會如何和娃“講道理”,方法對了,孩子其實很好說話

接下來就是怎麼和孩子溝通了,也就是俗稱的“講道理”階段,

但“講道理”是單向的,我說你聽,

“講道理”之所以經常不起作用,

最大的原因是父母沒有接納、理解孩子的情緒

父母是高高在上,站在道德制高點,或者理智層面說話

孩子當然聽不進了,換成大人自己,也聽不進去。

一個人的情緒,只能被接納,不能被消滅,

很多時候,看似被消滅,真相是:被壓抑。

孩子說不過你,啞口無言,但不代表他接受。

轉頭他就隱形攻擊你:耳旁風、拖拉、故意犯錯……

所以,不如把“講道理”,變成平等、民主的聊天吧。

3個步驟,學會如何和娃“講道理”,方法對了,孩子其實很好說話

具體該怎麼做呢?

  • 避開孩子激動的時候,無論是極開心,還是極憤怒,這種時候都是聽不進道理的;
  • 在孩子對這件事本身基本死心,但又沒徹底遺忘之前;
  • 挑遠離刺激點,周圍干擾小,沒有同齡孩子的地方;
  • 具體做法:

第一步,情感鏈接

雙方交流的基礎先要奠定好。

不要抱著“我這是為你好”的態度來和孩子講道理,

這樣的心態,會從語氣、表情中流露出一種居高臨下的感覺,激發孩子的逆反心理。

另一方面,情感鏈接也不是一味討好孩子

比如:“這次寶寶不買玩具,受委屈了,下次媽媽一定想辦法補償寶寶哦”

“討好”其實就是過度解讀。

親子關係中,無論父母對孩子,還是孩子對父母,都不應有討好的現象存在。

正確做法是:說出你看到的對方情緒

比如:“媽媽看到,不買玩具讓寶寶很生氣,但儘管如此,寶寶最後還是剋制住了自己想買玩具的念頭,真棒!”

當然,大人也可以說一些自己小時候遇到的類似的事件,

既拉近了孩子的距離,又能讓孩子感受到更深層次的理解。

"

遊樂場邊的小攤前,一個5歲小孩在吵鬧著要買玩具,

父母不停地和他說著各種道理:

家裡有很多玩具了;這個玩具質量太差;父母賺錢不易……

但孩子根本不聽,擺出一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樣子,非要買一個才走。

最後,父母只能無奈地拋下一句“下不為例”,然後掏錢了事。

其實孩子哪懂“下不為例”是什麼意思,

就算懂了,下次再遇類似情況也記不住,

所以這話也就家長給自己的失敗找個臺階,說給自己聽聽而已,

至於孩子的想法,既然哭鬧能得逞,那麼下次依舊唄。

3個步驟,學會如何和娃“講道理”,方法對了,孩子其實很好說話

很多網友看到這裡會說:這些孩子,就是欠一頓打!

其實打或罵都沒用,

  • 打罵是不良溝通方式的示範。

一個問題出現後,原始社會用武力解決,

但現代文明社會,則用溝通解決。

武力解決的最大弊端是,結果可見,無法突破,

比如,你能打3個人,已經很厲害了,但30個人,你就搞不定。

但溝通解決問題,只要方法得當,別說30個人了,3000個,甚至更多都沒問題。

所以,打罵沒有未來,溝通才有希望,父母要從小給孩子樹立凡事都可以通過溝通解決的思維方式。

但孩子在哭鬧時,他在情緒裡,沒法溝通,又不能打罵,怎麼辦呢?

  • 可以先強力控制孩子的行為。

不打罵孩子不代表可以任孩子胡作非為,

如果孩子有傷害自己,或者影響了別人的行為,

父母就有義務強力控制孩子,

比如:把孩子強行抱離刺激環境;

如果孩子打人,父母還可以抓住孩子的雙手,然後用眼神、語言嚴厲喝止他。

看上去,這也是暴力,但它和打罵的區別在於:目的不同

一個是控制性預防,另一個是征服性傷害。

3個步驟,學會如何和娃“講道理”,方法對了,孩子其實很好說話

接下來就是怎麼和孩子溝通了,也就是俗稱的“講道理”階段,

但“講道理”是單向的,我說你聽,

“講道理”之所以經常不起作用,

最大的原因是父母沒有接納、理解孩子的情緒

父母是高高在上,站在道德制高點,或者理智層面說話

孩子當然聽不進了,換成大人自己,也聽不進去。

一個人的情緒,只能被接納,不能被消滅,

很多時候,看似被消滅,真相是:被壓抑。

孩子說不過你,啞口無言,但不代表他接受。

轉頭他就隱形攻擊你:耳旁風、拖拉、故意犯錯……

所以,不如把“講道理”,變成平等、民主的聊天吧。

3個步驟,學會如何和娃“講道理”,方法對了,孩子其實很好說話

具體該怎麼做呢?

  • 避開孩子激動的時候,無論是極開心,還是極憤怒,這種時候都是聽不進道理的;
  • 在孩子對這件事本身基本死心,但又沒徹底遺忘之前;
  • 挑遠離刺激點,周圍干擾小,沒有同齡孩子的地方;
  • 具體做法:

第一步,情感鏈接

雙方交流的基礎先要奠定好。

不要抱著“我這是為你好”的態度來和孩子講道理,

這樣的心態,會從語氣、表情中流露出一種居高臨下的感覺,激發孩子的逆反心理。

另一方面,情感鏈接也不是一味討好孩子

比如:“這次寶寶不買玩具,受委屈了,下次媽媽一定想辦法補償寶寶哦”

“討好”其實就是過度解讀。

親子關係中,無論父母對孩子,還是孩子對父母,都不應有討好的現象存在。

正確做法是:說出你看到的對方情緒

比如:“媽媽看到,不買玩具讓寶寶很生氣,但儘管如此,寶寶最後還是剋制住了自己想買玩具的念頭,真棒!”

當然,大人也可以說一些自己小時候遇到的類似的事件,

既拉近了孩子的距離,又能讓孩子感受到更深層次的理解。

3個步驟,學會如何和娃“講道理”,方法對了,孩子其實很好說話

第二步,重複事前的約定

如果事前沒有約定,父母要吸取教訓,下次出發前,先和孩子有個約定。

比如:今天只能買一個玩具。

或者:一週只買一個玩具,昨天已經買了,所以今天不買玩具。

不要小看約定的作用,小孩子往往很有誠信。

生活中,孩子的很多耍賴行為其實是學來的,

比如:父母自己沒耐心了,就以“下不為例”、“就買這最後一次”……來親手毀掉自己定下的約定。

看上去,父母的做法隨機應變,但其實是告訴孩子,約定可以不作數。

所以,既然約定了,就一定要遵守,規則面前人人有效。

當然規則的制定也要民主,要尊重孩子的想法。

"

遊樂場邊的小攤前,一個5歲小孩在吵鬧著要買玩具,

父母不停地和他說著各種道理:

家裡有很多玩具了;這個玩具質量太差;父母賺錢不易……

但孩子根本不聽,擺出一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樣子,非要買一個才走。

最後,父母只能無奈地拋下一句“下不為例”,然後掏錢了事。

其實孩子哪懂“下不為例”是什麼意思,

就算懂了,下次再遇類似情況也記不住,

所以這話也就家長給自己的失敗找個臺階,說給自己聽聽而已,

至於孩子的想法,既然哭鬧能得逞,那麼下次依舊唄。

3個步驟,學會如何和娃“講道理”,方法對了,孩子其實很好說話

很多網友看到這裡會說:這些孩子,就是欠一頓打!

其實打或罵都沒用,

  • 打罵是不良溝通方式的示範。

一個問題出現後,原始社會用武力解決,

但現代文明社會,則用溝通解決。

武力解決的最大弊端是,結果可見,無法突破,

比如,你能打3個人,已經很厲害了,但30個人,你就搞不定。

但溝通解決問題,只要方法得當,別說30個人了,3000個,甚至更多都沒問題。

所以,打罵沒有未來,溝通才有希望,父母要從小給孩子樹立凡事都可以通過溝通解決的思維方式。

但孩子在哭鬧時,他在情緒裡,沒法溝通,又不能打罵,怎麼辦呢?

  • 可以先強力控制孩子的行為。

不打罵孩子不代表可以任孩子胡作非為,

如果孩子有傷害自己,或者影響了別人的行為,

父母就有義務強力控制孩子,

比如:把孩子強行抱離刺激環境;

如果孩子打人,父母還可以抓住孩子的雙手,然後用眼神、語言嚴厲喝止他。

看上去,這也是暴力,但它和打罵的區別在於:目的不同

一個是控制性預防,另一個是征服性傷害。

3個步驟,學會如何和娃“講道理”,方法對了,孩子其實很好說話

接下來就是怎麼和孩子溝通了,也就是俗稱的“講道理”階段,

但“講道理”是單向的,我說你聽,

“講道理”之所以經常不起作用,

最大的原因是父母沒有接納、理解孩子的情緒

父母是高高在上,站在道德制高點,或者理智層面說話

孩子當然聽不進了,換成大人自己,也聽不進去。

一個人的情緒,只能被接納,不能被消滅,

很多時候,看似被消滅,真相是:被壓抑。

孩子說不過你,啞口無言,但不代表他接受。

轉頭他就隱形攻擊你:耳旁風、拖拉、故意犯錯……

所以,不如把“講道理”,變成平等、民主的聊天吧。

3個步驟,學會如何和娃“講道理”,方法對了,孩子其實很好說話

具體該怎麼做呢?

  • 避開孩子激動的時候,無論是極開心,還是極憤怒,這種時候都是聽不進道理的;
  • 在孩子對這件事本身基本死心,但又沒徹底遺忘之前;
  • 挑遠離刺激點,周圍干擾小,沒有同齡孩子的地方;
  • 具體做法:

第一步,情感鏈接

雙方交流的基礎先要奠定好。

不要抱著“我這是為你好”的態度來和孩子講道理,

這樣的心態,會從語氣、表情中流露出一種居高臨下的感覺,激發孩子的逆反心理。

另一方面,情感鏈接也不是一味討好孩子

比如:“這次寶寶不買玩具,受委屈了,下次媽媽一定想辦法補償寶寶哦”

“討好”其實就是過度解讀。

親子關係中,無論父母對孩子,還是孩子對父母,都不應有討好的現象存在。

正確做法是:說出你看到的對方情緒

比如:“媽媽看到,不買玩具讓寶寶很生氣,但儘管如此,寶寶最後還是剋制住了自己想買玩具的念頭,真棒!”

當然,大人也可以說一些自己小時候遇到的類似的事件,

既拉近了孩子的距離,又能讓孩子感受到更深層次的理解。

3個步驟,學會如何和娃“講道理”,方法對了,孩子其實很好說話

第二步,重複事前的約定

如果事前沒有約定,父母要吸取教訓,下次出發前,先和孩子有個約定。

比如:今天只能買一個玩具。

或者:一週只買一個玩具,昨天已經買了,所以今天不買玩具。

不要小看約定的作用,小孩子往往很有誠信。

生活中,孩子的很多耍賴行為其實是學來的,

比如:父母自己沒耐心了,就以“下不為例”、“就買這最後一次”……來親手毀掉自己定下的約定。

看上去,父母的做法隨機應變,但其實是告訴孩子,約定可以不作數。

所以,既然約定了,就一定要遵守,規則面前人人有效。

當然規則的制定也要民主,要尊重孩子的想法。

3個步驟,學會如何和娃“講道理”,方法對了,孩子其實很好說話

第三步,今後遇類似事件該怎麼做

直白地告訴孩子該怎麼做,可以嗎?

當然可以,但孩子記憶不深。

因為這不是他自己思考出來的。

比如:告訴孩子“如果你購買玩具的配額已用完,不能買玩具了,那就不要靠近那個攤位。”

如果用故事引導孩子思考,

讓孩子自己得出結論,效果就會非常好。

比如:小明不能買玩具,但他看到遠處的玩具攤心好癢,其實攤上的玩具每天都一樣,都是自己平時見過、玩過的,這時候媽媽提出去找小軍玩,那麼,寶貝,你覺得小明該怎麼做呢?

當孩子回答:“找小軍。”後,再追問一句:“除了找小軍,寶貝還有其他辦法嗎?”

這時候孩子就會積極動腦,在情境中思考對策,

今後若遇到類似問題,孩子就能迅速搜索到自己曾想出的辦法。

情境對接納枯燥的信息,非常管用。

比如:在電影《流浪地球》中,有一句經典臺詞: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

這句話,平時肯定沒少聽,但放在故事裡,印象就深刻多了。

"

遊樂場邊的小攤前,一個5歲小孩在吵鬧著要買玩具,

父母不停地和他說著各種道理:

家裡有很多玩具了;這個玩具質量太差;父母賺錢不易……

但孩子根本不聽,擺出一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樣子,非要買一個才走。

最後,父母只能無奈地拋下一句“下不為例”,然後掏錢了事。

其實孩子哪懂“下不為例”是什麼意思,

就算懂了,下次再遇類似情況也記不住,

所以這話也就家長給自己的失敗找個臺階,說給自己聽聽而已,

至於孩子的想法,既然哭鬧能得逞,那麼下次依舊唄。

3個步驟,學會如何和娃“講道理”,方法對了,孩子其實很好說話

很多網友看到這裡會說:這些孩子,就是欠一頓打!

其實打或罵都沒用,

  • 打罵是不良溝通方式的示範。

一個問題出現後,原始社會用武力解決,

但現代文明社會,則用溝通解決。

武力解決的最大弊端是,結果可見,無法突破,

比如,你能打3個人,已經很厲害了,但30個人,你就搞不定。

但溝通解決問題,只要方法得當,別說30個人了,3000個,甚至更多都沒問題。

所以,打罵沒有未來,溝通才有希望,父母要從小給孩子樹立凡事都可以通過溝通解決的思維方式。

但孩子在哭鬧時,他在情緒裡,沒法溝通,又不能打罵,怎麼辦呢?

  • 可以先強力控制孩子的行為。

不打罵孩子不代表可以任孩子胡作非為,

如果孩子有傷害自己,或者影響了別人的行為,

父母就有義務強力控制孩子,

比如:把孩子強行抱離刺激環境;

如果孩子打人,父母還可以抓住孩子的雙手,然後用眼神、語言嚴厲喝止他。

看上去,這也是暴力,但它和打罵的區別在於:目的不同

一個是控制性預防,另一個是征服性傷害。

3個步驟,學會如何和娃“講道理”,方法對了,孩子其實很好說話

接下來就是怎麼和孩子溝通了,也就是俗稱的“講道理”階段,

但“講道理”是單向的,我說你聽,

“講道理”之所以經常不起作用,

最大的原因是父母沒有接納、理解孩子的情緒

父母是高高在上,站在道德制高點,或者理智層面說話

孩子當然聽不進了,換成大人自己,也聽不進去。

一個人的情緒,只能被接納,不能被消滅,

很多時候,看似被消滅,真相是:被壓抑。

孩子說不過你,啞口無言,但不代表他接受。

轉頭他就隱形攻擊你:耳旁風、拖拉、故意犯錯……

所以,不如把“講道理”,變成平等、民主的聊天吧。

3個步驟,學會如何和娃“講道理”,方法對了,孩子其實很好說話

具體該怎麼做呢?

  • 避開孩子激動的時候,無論是極開心,還是極憤怒,這種時候都是聽不進道理的;
  • 在孩子對這件事本身基本死心,但又沒徹底遺忘之前;
  • 挑遠離刺激點,周圍干擾小,沒有同齡孩子的地方;
  • 具體做法:

第一步,情感鏈接

雙方交流的基礎先要奠定好。

不要抱著“我這是為你好”的態度來和孩子講道理,

這樣的心態,會從語氣、表情中流露出一種居高臨下的感覺,激發孩子的逆反心理。

另一方面,情感鏈接也不是一味討好孩子

比如:“這次寶寶不買玩具,受委屈了,下次媽媽一定想辦法補償寶寶哦”

“討好”其實就是過度解讀。

親子關係中,無論父母對孩子,還是孩子對父母,都不應有討好的現象存在。

正確做法是:說出你看到的對方情緒

比如:“媽媽看到,不買玩具讓寶寶很生氣,但儘管如此,寶寶最後還是剋制住了自己想買玩具的念頭,真棒!”

當然,大人也可以說一些自己小時候遇到的類似的事件,

既拉近了孩子的距離,又能讓孩子感受到更深層次的理解。

3個步驟,學會如何和娃“講道理”,方法對了,孩子其實很好說話

第二步,重複事前的約定

如果事前沒有約定,父母要吸取教訓,下次出發前,先和孩子有個約定。

比如:今天只能買一個玩具。

或者:一週只買一個玩具,昨天已經買了,所以今天不買玩具。

不要小看約定的作用,小孩子往往很有誠信。

生活中,孩子的很多耍賴行為其實是學來的,

比如:父母自己沒耐心了,就以“下不為例”、“就買這最後一次”……來親手毀掉自己定下的約定。

看上去,父母的做法隨機應變,但其實是告訴孩子,約定可以不作數。

所以,既然約定了,就一定要遵守,規則面前人人有效。

當然規則的制定也要民主,要尊重孩子的想法。

3個步驟,學會如何和娃“講道理”,方法對了,孩子其實很好說話

第三步,今後遇類似事件該怎麼做

直白地告訴孩子該怎麼做,可以嗎?

當然可以,但孩子記憶不深。

因為這不是他自己思考出來的。

比如:告訴孩子“如果你購買玩具的配額已用完,不能買玩具了,那就不要靠近那個攤位。”

如果用故事引導孩子思考,

讓孩子自己得出結論,效果就會非常好。

比如:小明不能買玩具,但他看到遠處的玩具攤心好癢,其實攤上的玩具每天都一樣,都是自己平時見過、玩過的,這時候媽媽提出去找小軍玩,那麼,寶貝,你覺得小明該怎麼做呢?

當孩子回答:“找小軍。”後,再追問一句:“除了找小軍,寶貝還有其他辦法嗎?”

這時候孩子就會積極動腦,在情境中思考對策,

今後若遇到類似問題,孩子就能迅速搜索到自己曾想出的辦法。

情境對接納枯燥的信息,非常管用。

比如:在電影《流浪地球》中,有一句經典臺詞: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

這句話,平時肯定沒少聽,但放在故事裡,印象就深刻多了。

3個步驟,學會如何和娃“講道理”,方法對了,孩子其實很好說話

總喜歡講大道理的人,在心理學上,被認為是“情商不高”的人,

所以,是時候摒棄喜歡講大道理的習慣了,

其實解決問題的辦法,可以有很多種。

—End—

  • 喜歡我的文章,請點擊關注【處處有心】,每日都有微頭條,或長文章更新~

作者簡介:

處處有心

兒童發展及教育心理學專業,二級心理諮詢師,上海心理學會會員。

營養師,教師,EAP諮詢師,婚姻家庭治療師,育兒類原創文章獲獎作者。

在兒童及青少年心理諮詢工作中,有10年以上實戰經驗。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