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的出,波爾多紅酒的味道嗎?

商務應酬,少不了紅酒的陪襯。

一喝紅酒,多少估計是法國波爾多幹紅。

誰讓波爾多紅酒,在國內這麼有名呢!

請客戶吃飯,那肯定得是最好吃的菜,最有名的紅酒呀!

而且,波爾多幹紅價格高低,層次多,選擇餘地非常大。

你說的出,波爾多紅酒的味道嗎?

鄭小獺我以前做金融行業的時候,招待客戶就是這樣,跟大客戶吃飯,喝七八百的“Grand Cru”名莊酒,“波爾多1855年紅酒分級體系”裡的。

跟普通客戶,就喝百來塊的波爾多幹紅。

不能都一視同仁,都喝好酒啊,口袋裡的招待經費實在有限,也得考慮個投入產出比吧!

喝著喝著,有些客戶突然會問,“鄭小獺,這波爾多幹紅是什麼味道?你能講講嗎?”

如果是你,怎麼回答?

你說的出,波爾多紅酒的味道嗎?

1

波爾多幹紅的味道

其實,可以這麼回答。

“孫總,波爾多幹紅給人的第一印象是,一股黑色水果的香氣飄逸而來,像什麼桑葚、黑莓、黑李子的味道,非常明顯。”

“加上特有的法國橡木桶氣息,烘烤、奶油、煙燻的味道,還像是烤麵包味兒,它們雜糅在一起,形成了特有的波爾多幹紅香氣。”

當然,如果你比我更大方,請客戶喝的是老年份波爾多幹紅,一千多一瓶嘞,那還有濃濃的類似溼樹葉、皮革、菸草的氣息。

你說的出,波爾多紅酒的味道嗎?

有些客戶會嫌棄這些氣味,甚至還會說,這酒是不是變質了!

那是他們不識貨,往往等到他們意識到這是好酒,才後悔不迭,怪當時不好好珍惜品味。

六七百以上的法國波爾多幹紅,喝進去,會有一股濃厚的流質感,我喜歡拿巧克力作比喻,對,就像是巧克力融化在口腔裡的這般稠厚。

當醒酒充分後,酒液感覺不出什麼單寧的澀味,只覺得絲絲滑滑的,柔軟地淌過你的舌頭,流進你肚中。

品質好的波爾多幹紅,嚥下去後,還會有悠長的回味,停留在你口中,不肯散去。

你說的出,波爾多紅酒的味道嗎?

如果正好客戶問,“法國拉菲,又是為什麼味道呢?”

同樣可以將這些話,講給對方聽。

不過,普通一百、兩百的波爾多幹紅,可沒有這種感受了。

相對來說,味道會單薄一些,清淡一些,餘味一般也沒這般悠長,但更適合用來喝乾杯酒,輕鬆易飲,容易下肚。

畢竟,價格跟品質是成正比的呀!

2

波爾多幹紅,味道從哪裡來

聊完波爾多幹紅的味道之後,客戶佩服起你的博學多識,那不妨再給他講講,“味道從哪裡來”。

你說的出,波爾多紅酒的味道嗎?

有時候,餐桌上,我們要以“博學多識”,來“征服”對方。

別跟我發小阿聰似的,老是用“好兄弟,我幹了,你隨意”,來表達自己的魄力,結果前幾天剛從醫院出來。

講述波爾多幹紅的味道來自哪裡,繞不開釀造用的兩種葡萄。

“孫總,是葡萄決定了波爾多幹紅的味道”,你可以用這句話作為開始。

釀造波爾多幹紅的,主要是赤霞珠葡萄和梅洛葡萄。

赤霞珠 Cabernet Sauvignon ,偏剛硬,行事雷厲風行,動不動就一股“強勁”鑽到你的牙齒縫裡。

梅洛 Merlot ,比較柔和,柔情似水地讓人覺得,它是不是沒有“主心骨”。

你說的出,波爾多紅酒的味道嗎?

於是,把它們摻和在一起就剛剛好,硬朗不失柔順,輕柔不失剛強。

當年大英帝國在地球上風光的時候,最有錢的英國人們,最愛喝的就是波爾多幹紅。

他們會細細品味,波爾多幹紅酒液裡,赤霞珠成分多好喝,還是梅洛成分多好喝,他們還會舉辦盲品會,來一分高下。

講到這裡時,你還可以告訴客戶,

“這其實是瞎胡鬧,赤霞珠成分多的波爾多幹紅,更剛強些,梅洛多的,更柔順一點,哪有什麼好壞之分,只有喜歡不喜歡的區別。”

喝紅酒嘛,也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態度!

你說的出,波爾多紅酒的味道嗎?

3

波爾多幹紅,波爾多混釀

客戶如果聽得還不過癮,你順便再告訴他,

“波爾多幹紅的這種味道,有一個專業名詞,叫波爾多混釀 Bordeaux blend。”

“下次,如果你在酒桌上聽到有人提到這次詞,說明這個人是懂行,這時可不要多吹牛哦!”

在法國波爾多,把赤霞珠葡萄和梅洛葡萄,分別發酵成汁後,再調配混合在一起,這就是“波爾多混釀”。

這是波爾多人首先發明的。

你說的出,波爾多紅酒的味道嗎?

現在很多地方的紅酒,都在模仿這種混釀工藝,誰讓波爾多幹紅名氣大呢!

“意大利的西施佳雅紅酒,因為模仿波爾多幹紅的混釀味道,竟然成了意大利酒王,你說諷刺不諷刺。”

你再指指桌上的蘋果手機,“就像蘋果似的,當年無意當中犯的一個天線錯誤,卻讓全世界的手機帶上了套套。”

客戶聽了,笑彎了腰。

可不是,現在全世界釀酒師爭先模仿的波爾多幹紅混釀味道,本來就是波爾多酒農的無奈之舉。

法國波爾多靠近海洋,氣候不穩定,緯度又高,又時不時強降雨,這樣種植的赤霞珠葡萄很難成熟 ,品質很難穩定。

你說的出,波爾多紅酒的味道嗎?

於是,他們就要種很多種類的葡萄,多子多福嘛。

然後,每年根據葡萄的不同成熟度,來決定赤霞珠和梅洛的釀酒比例分配。

所以,你常常會看到,某一年份的波爾多幹紅,赤霞珠比例多一些,某一個年份的,梅洛比例多一些。

連拉菲酒也是一樣,幾乎每年都是不同的釀酒配方。

儘管每年的調配比例不同,但喝上去卻是差不多味道,這就是混釀調配技術的高超。

你說的出,波爾多紅酒的味道嗎?

4

波爾多幹紅與洋酒的味道

如果吃完飯後,你還要帶客戶去酒吧玩玩,還可以跟客戶提起,

“孫總,你看人頭馬XO,藍帶馬爹利這些白蘭地,還有芝華士、藍方、黑方等威士忌,它們味道的本質,其實都是一樣的,都是混釀的藝術!”

(藍帶馬爹利的故事,詳見《跟廣東人吃飯,不知道“藍帶馬爹利”怎麼行!-白蘭地-快速成為吃酒專家!-》)

“混釀的藝術”,客戶一聽起勁了,好高大上的名詞。

是的嘛!

你看,無論是法國的白蘭地,還是蘇格蘭的調和威士忌,都是用多種原酒調配而成的。

你說的出,波爾多紅酒的味道嗎?

只不過波爾多幹紅,是兩種葡萄酒,最多也就是四五種,混合在一起的。

而白蘭地和威士忌,最少是十幾種,多的是幾百種酒液,調和成的。

都是混釀的味道!

“所以,孫總等下你喝藍帶馬爹利,可以叫它法國的干邑混釀,下次遇到芝華士了,又可以叫它,蘇格蘭混釀!”

“至於白酒,也還可以叫中國混釀!”

(芝華士的故事,可以見《酒吧裡看到“芝華士”,你會想到什麼?-威士忌-快速成為吃酒專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