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咕咕叫”是為啥?這2種情況要小心了

夏季是各種胃腸病的高發季,症狀重的如腹瀉,“拉肚子”像洩洪,一發不可收拾。

但更多時候,胃腸病初期症狀很容易被人忽略,比如肚子不停地“咕咕叫”。

肚子“咕咕叫”是為啥?這2種情況要小心了

肚子“叫”不停,究竟是什麼原因?

在醫學上,肚子的“咕咕聲”有自己的學名,叫“腸鳴音”

腸鳴音源於腸道在消化過程中的蠕動造成腸內容物(如腸管內的氣體和液體等)之間,以及腸內容物與腸壁間摩擦、撞擊所產生的機械性聲響。①

肚子“咕咕叫”是為啥?這2種情況要小心了

我們的胃腸裡不但有食物,還有一部分氣體喲~↑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的身體在消化食物的時候,大腸和小腸之間的肌肉會通過收縮運動來推動食物和液體前進。當有氣體混進了腸道(比如吃飯時因為狼吞虎嚥而順帶吞下了一些空氣)被推向前方時,我們的腸道里就會發出那種尷尬的“咕咕”聲,這就是腸鳴音。

臨床上,腸鳴音就像一個“胃腸警示器”,在排除其他疾患的基礎上,其聲音的改變可幫助診斷胃部、十二指腸和膽系疾病。

肚子“咕咕叫”是為啥?這2種情況要小心了

正常情況下,腸鳴音是低弱而緩和的,每分鐘4~5次。但當腸道功能出現異常或腸管發生阻塞時,腸鳴音就會變得高亢而頻急。也有可能因腸道蠕動過慢而導致腸鳴音減緩或消失。

不同“腸鳴”預示著不同胃腸病,分辨清楚很重要

健康人的腸鳴音實際上一直都有,只不過在肚子飢餓時,或腹部短時受到冷、熱刺激時,“咕咕”聲會比較響,容易被我們聽到,但這種腸鳴音一般沒什麼大礙。

不過,若自己肚子沒餓也總聽到腸鳴音,那可能意味著已患上某些胃腸疾病。


1、單純性腸鳴

身體沒有其他異常,但卻在不餓時不斷髮出腸鳴音,多半是消化不良引起的,屬於單純性腸鳴,多數人肚子的“咕~咕~咕”叫都是這種。

發生單純性腸鳴的主要原因是吃多了容易導致胃腸道脹氣的食物,比如紅薯、土豆、芋頭等高澱粉類食物,或豆漿、豆腐等豆製品,以及西蘭花、花椰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對於這類腸鳴音可適當吃點助消化的藥幫助緩解,不用太緊張。

而某些人在喝完牛奶後肚子會“咕咕咕”地叫個不停,則是由於自身乳糖不耐受的緣故。此時可暫停喝牛奶,或另選針對“乳糖不耐症”人群的乳製品。

肚子“咕咕叫”是為啥?這2種情況要小心了


2、腸鳴音增強

腸蠕動增強時,腸鳴音會達到每分鐘10次以上,但音調不會特別高亢,醫學上叫“腸鳴音活躍”,一般多見於急性胃腸炎、服用瀉藥後或胃腸道大出血時。


3、腸鳴音亢進

如果腸鳴音次數多而且聲音響亮、高亢,甚至呈叮噹聲或金屬音,這在醫學上稱為“腸鳴音亢進”,一般常見於機械性腸梗阻。急性腸梗阻有時診斷困難,但病情發展快,常導致患者死亡,所以症狀發生時,務必立即送醫治療。

出現這種“怪聲”的原因在於,患者病發時,腸腔擴大,積氣增多,腸壁被脹大變薄,且極度緊張,與亢進的腸鳴音可產生共鳴,因而在腹部可聽到高亢的金屬性音調。

肚子“咕咕叫”是為啥?這2種情況要小心了

一般而言,腸鳴音出現增強或亢進,聽起來就是正常腸鳴音時間減半,而聲音更大一些,患者自己可做先期判斷。


但還有兩種腸鳴音異常,是需要醫生藉助儀器判斷的~↓↓↓

4、腸鳴音減弱

在前往醫院就診時,腸鳴音同樣也有助於醫生確診。若醫生聽診你的腹部,發現腸鳴音明顯少於正常,或數分鐘才聽到1次,這就叫做“腸鳴音減弱”,常見於老年性便祕、腹膜炎、電解質紊亂(低血鉀)、胃腸動力低下等病症。


5、腸鳴音消失

若醫生持續聽診你的腹部3~5分鐘還沒有聽到腸鳴音,就稱為腸鳴音消失,一般常見於急性腹膜炎或麻痺性腸梗阻。

肚子“咕咕叫”是為啥?這2種情況要小心了

避免肚子“叫”不停,預防夏季胃腸病,記住這4點

腸鳴音在臨床中常作為一項反應胃腸運動的指標,而夏季又是胃腸道功能失調的高發季,日常做到以下4點,就可以避免腸鳴異常,患上胃腸道疾病了:

1、清淡

日常飲食宜多吃口味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粥類,儘量不吃寒涼、油膩或辛辣的食物,避免不良刺激引發腸鳴。

2、清潔

初夏期間多雨潮溼,食物易滋生細菌,所以生食的瓜果蔬菜一定要洗淨後再吃。當然,手也要記得洗乾淨喲。

3、“定食”

每日飲食要規律,定時定量。要儘量避免菸酒和暴飲暴食,以免增加胃腸負擔。

4、保暖

在夏季,“命是空調給的”,但對於胃腸道來說就不一定了。在長時間吹空調或風扇時,要注意腹部保暖,注意增減衣物,晚上睡覺也要蓋好被褥,以防因貪涼而引發胃腸疾病。

肚子“咕咕叫”是為啥?這2種情況要小心了

肚子小小的“咕咕聲”

也能看出健康大問題

想了解更多健康知識

就點個【關注】吧~


參考文獻:

[1]胡勇,王明時,劉文暉.腸鳴音分析儀的研製[J].電子測量與儀器學報,1995,9(1):58~63

[2]李義,魏瑋,陳全利,等.針刺對腸動力影響的即刻性效應臨床分析[J].遵義醫學院學報,2004,27(5):459~460


本文為健康之路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