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別一款白茶的品質,除了茶香、茶味,還要留意這一細節

鑑別一款白茶的品質,除了茶香、茶味,還要留意這一細節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中國茶的分類,有趣。

光從名字上來看,中國茶就有六種顏色。綠、黃、白、紅、青、黑。

對於初入門的茶客而言,六大茶類的顏色,彷彿成了一種劃分標準。在對茶葉的描述當中,也與顏色密不可分。

綠茶,綠湯綠葉。

紅茶,紅湯紅葉。

黃茶,黃湯黃葉。

黑茶,因成品茶的外觀呈黑色,故得名。

於是乎,就有茶友先入為主地認為,茶葉是根據顏色來分類。(六大茶類,當然不是簡單地從顏色劃分,而是結合工藝、發酵度、樹種等因素劃分)

鑑別一款白茶的品質,除了茶香、茶味,還要留意這一細節

並且,這些茶湯變化還和味道有關。綠茶和黃茶,它的湯色比較淺,味道也屬於比較清爽的一類,不刺激,不濃烈。而紅茶和黑茶,它的湯色就深了,像是黑茶,它的湯色都趨近於醬油色,茶湯滋味也比較濃烈。

再比如,烏龍茶(青茶)中的武夷巖茶,火功高一類的茶,湯色深,味道也比較濃郁。火功低的茶,湯色淺,滋味相對來說比較淡。

綜合種種跡象來看,有湯色深,味道濃的變化規律。

再進行推測。

就有了茶友的疑惑:“白茶湯色淡,是不是味道也淡?”

我們在選購的時候,能根據茶葉的湯色濃淡,判斷茶葉的品質優劣嗎?

逐一解答。

鑑別一款白茶的品質,除了茶香、茶味,還要留意這一細節

《2》

白茶湯色淡,是不是味道也淡?

顯然,從湯色深淺判斷茶葉的味道濃淡,是不合理的。

偶然在朋友家裡喝的生茶,就是一大典型的例子。生茶,據行業內大多數人士的劃分準則,是將它歸為晒青綠茶一類。沖泡過後,它的湯色清淺,是赤金色,淺黃綠色。

從湯色來看,倒是有綠茶,清湯綠葉的特點。

若是以湯色濃淡程度來看,生茶屬於湯色淡的一類。

那麼,它的味道是不是也如預期猜想的一樣,很淡呢?

鑑別一款白茶的品質,除了茶香、茶味,還要留意這一細節

當然不是!

相反,它的味道卻十分濃烈。

有著十分凌冽的口感,苦味與澀味,最為明顯。入口就是刺激的苦味,嚥下後,舌面彷彿被覆蓋上了一層薄膜,密不透氣,並不爽利。

這湯色,清純可人。

這滋味,苦澀濃烈。

同樣,白茶與生茶,屬於湯色淺的一類,可白茶的滋味,卻一點也不平淡。

同一年份中,採用傳統工藝製作的白茶,白毫銀針的湯色算是最淺的。當年的新茶,因色素物質沒有和微弱的氧分子進行物質交換,湯色保持原有的模樣。

鑑別一款白茶的品質,除了茶香、茶味,還要留意這一細節

第一衝,牙色。

這種湯色,最容易讓人誤會白毫銀針像白開水一樣。

然而,第一衝的茶湯,物質豐富程度,卻不容小覷。毫香濃郁,茶湯綿柔細膩,充滿漿感,就像是晨起時熬煮的小米粥,入口即化,帶著獨有的綿柔感。

第二衝,色深了些,不過是淺赤金色。

但湯裡的風味,卻濃上了幾分,湯水更加濃醇,經過沸水的刺激,茶葉中的芳香物質盡情釋放,在漿感之餘,還多了幾分的花香。

第三衝,色更深幾分,為赤金色。

這一衝,湯色雖不算深,味道卻足夠濃郁。湯水的風味的,達到巔峰。

之後茶湯的湯色變化,並不會太大,多數在赤金、秋香色之間徘徊。

那些認為湯色淺,味道淡的茶客,怕是沒有真正領略過優質白茶的風味。

鑑別一款白茶的品質,除了茶香、茶味,還要留意這一細節

《3》

茶湯味道的濃淡,與什麼因素有關?

浙大的茶學教授說過,茶葉中的滋味物質多達幾十種上百種,而其中與茶葉風味關聯最大的,當屬三大類。茶多酚、咖啡鹼、氨基酸。

這三類物質,是重要的滋味組成。

並且,它們的還有著不同的作用。

茶多酚——澀。

咖啡鹼——苦。

茶氨酸——鮮爽。

這三種物質含量高低的變化,才是茶湯濃淡的直接要素。

鑑別一款白茶的品質,除了茶香、茶味,還要留意這一細節

比如,茶多酚的含量高了,咖啡鹼的含量也高了,茶氨酸的含量卻低了,那麼,這泡茶湯,便會顯得苦澀味重,顯得湯水很濃釅。

此時,即便茶湯的顏色赤金、淺黃,顏色並不濃,卻也會有濃郁的苦味和澀味,屬於味道濃烈的一類。

但這三種物質的比例一旦有所變化,風味又再改變。

如,茶多酚的含量低了,咖啡鹼的含量也低了,茶氨酸的含量卻高了。在這樣一個物質比例下,這泡茶,它就會顯得清甜而鮮爽,湯水柔和。

並且,茶湯給人的感覺,並不會清淡,反而是柔中帶剛,彷彿四兩撥千斤似的。

真正的好白茶,它的物質比例,就該是茶氨酸高,茶多酚、咖啡鹼適量,這樣才能得到鮮香醇爽的湯水,入口才是順滑好喝。

味道過於濃烈,意味著茶多酚、咖啡鹼含量太高,要是長期喝咖啡鹼含量太高的茶,身體可是要抗議的!

鑑別一款白茶的品質,除了茶香、茶味,還要留意這一細節

《4》

湯色深淺,與品質並無直接關係。

茶湯是什麼顏色,其實和發酵程度有關。

綠茶,屬於不發酵茶,它在採摘下來後,要在第一時間殺青,遏制茶多酚的氧化,同時也避免茶葉中的色素物質大量氧化,故而它的葉片裡,保留了較多的葉綠素物質,故而茶湯顏色不會太濃烈。

像紅茶,則是另一個極端。它屬於全發酵茶,什麼叫做全發酵呢?

就是茶葉中的茶多酚物質,會被全部氧化。

在茶多酚大量氧化的同時,葉片裡的色素,也在變化。隨著色素氧化的進行,茶黃素、茶紅素、茶褐素等物質比例增多。

鑑別一款白茶的品質,除了茶香、茶味,還要留意這一細節

這些色素物質,會讓茶湯具有橙紅、橙黃、胭脂等顏色,可顏色深了,卻不一定意味著茶葉的品質好。

最為典型的例子,是做舊的白茶。

與傳統工藝製作的白茶相比,做舊白茶的湯色,就要深好幾個色號。

可它的品質,卻不如人意。

做舊茶的顏色深,是因為它在做舊的過程中,違背了傳統的工藝,色素物質大量被氧化,故而顏色深,與小清新湯色的茶湯,大相徑庭。

拋開湯色,說品質,做舊茶其實並無品質可言,它經過了做舊,內在物質早已被大量消耗,即便再衝泡,湯色再濃,它早已失去了醇厚感,清甜度,不再是一款優質的白茶。

是以,看湯色深淺判斷品質,站不住腳。

鑑別一款白茶的品質,除了茶香、茶味,還要留意這一細節

《5》

判斷白茶的品質,應該結合香氣、口感。

真正要判斷茶葉的品質,還是要看硬性指標——香氣、口感。

這兩大指標,由內在物質的含量以及工藝、倉儲情況決定。

內在物質含量高低,實際上是由白茶的生長環境決定。

舒適,優質,適合白茶生長的空間,更有助於茶葉積累物質,儲存能量,展現品質。

前文提到的茶氨酸、咖啡鹼、茶多酚等物質,就是生長環境的結晶。

像是高山茶園,它的整體環境,就比較適合白茶樹生長,在生長的同時,還能讓茶氨酸物質得以大量的積累,讓高山茶擁有空靈而鮮爽的特點。

鑑別一款白茶的品質,除了茶香、茶味,還要留意這一細節

同時,溫度適宜的狀態下,高山白茶中,還積累了大量的芳香物質。

這些芳香物質,是重要的香氣來源。

花香、果香、陳香、藥香、毫香……這些一系列的香氣來源,就是芳香物質的功勞。

物質充足的白茶,香型豐富且持久。

要是品質太差,內在物質缺乏,則表現為香氣平淡,不夠豐富。

同時,內在物質還會影響口感,比如茶多酚和咖啡鹼還有茶氨酸之間的比例,就容易左右茶湯的口感。

優質的白茶,它的口感要符合鮮香醇爽的特點。

要是茶湯寡淡、苦澀,還帶有異味,這樣白茶,就屬於品質差的一類。

鑑別一款白茶的品質,除了茶香、茶味,還要留意這一細節

《6》

白茶湯色淺,所以味道淡?

這個說法,並不嚴謹。

白茶滋味的濃淡與否,主要是和茶多酚、咖啡鹼、茶氨酸的含量、比例有關。

茶多酚、咖啡鹼、茶氨酸含量高,茶湯滋味濃郁。

茶多酚、咖啡鹼、茶氨酸含量低,味道才淡。

而湯色,是由色素決定。

根據色素種類(湯色濃淡)判斷白茶品質,簡直是天方夜譚。

茶,作為飲品,品質如何,並不能簡單從肉眼判斷。要客觀,全面地對評估茶葉的品質,還要從香氣、滋味入手。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瞭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或者直接手機端點擊下方的“瞭解更多”!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