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Libra,Facebook“元老”們怎麼說?

6 月 18 日,美國社交媒體巨頭 Facebook 正式發佈了其加密數字貨幣項目—— Libra 的白皮書,引發了業界廣泛關注和討論。關於 Libra 項目,我們請到了三位 Facebook 早期資深員工對 Libra 所面臨的挑戰與發展機遇等問題進行了深度的探討和交流。

此次對話的三位嘉賓分別為:

蔣長浩:Cobo 聯合創始人兼 CTO ,他在 2008 年就加入 Facebook,作為 Facebook 前高級研究科學家,蔣長浩帶領團隊完成 Big Pipe 協議研發,極大提升了 Facebook 頁面加載的速度。

王淮:線性資本 CEO &創始人;原 Facebook 第二位中國籍工程師和第一位中國籍研發經理;著有暢銷書《打造 Facebook》。他同時也是 Cobo 的早期投資人。

覃超:Sophon Tech 創始人兼 CEO,前峰瑞資本技術合夥人,前 Facebook 工程師,關注區塊鏈技術和數字貨幣的量化交易領域。

以下為嘉賓精彩觀點整理:

Facebook 為何會做 Libra 這樣一個加密貨幣項目?

蔣長浩:目前全世界範圍很多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非常落後,缺少最基礎的金融服務。這是 Facebook 推出 Libra 背後很大的一個原因。

從 Facebook 自身來講,它也有動力做這件事情。Facebook 在過去十幾年發展過程當中,成功建立了全世界範圍內最大的連接人的社交網絡,這個社交網絡目前應用場景主要還是連接人與人之間的信息傳播,它還有更大價值的應用場景沒有得到發揮和實現。

Facebook 雖然在全球範圍擁有 27 億用戶,但是不同國家設施、監管條件不同,在全球範圍內實現社交和金融的融合較為困難。過去十年區塊鏈的快速發展,為 Facebook 打開了思路,通過技術手段彌補基礎設施,這樣在上層的社交網絡上可以實現更多的應用場景。

王淮:Facebook 做 Libra 項目的主要有兩方面:第一,交換價值需要載體,Facebook 十年前就嘗試做支付相關的應用。美國的信用卡體系做的非常好,區塊鏈可以讓 Facebook 利用新技術做新的嘗試。

區塊鏈的好處是開源,把大家都拉進來,在聯盟鏈當中都是可以的。Facebook 有 27 億用戶,這也是它的核心資產,而且 Facebook 也在拉入多家公司加入,聯盟鏈將信任成本降低,使得這種支付手段更可信。現在 Libra 已經是一個聯盟,100 家也只是一個開始,未來還有可能會有 1000 家。若有了大範圍的使用,其它的監管等問題會變為次要,商業應用的力量有可能會由下而上對抗監管,Facebook 會用商業應用驅動 Libra 的發展。

Libra 會對現有的區塊鏈行業或數字貨幣產生哪些影響和衝擊?

蔣長浩:Facebook 推出 Libra 對於數字貨幣和區塊鏈行業都是一個巨大的利好,在全世界範圍內瞭解或者使用過數字貨幣的用戶數大約在 3000-5000 萬,相對於 Facebook 擁有的 27 億的用戶數來說,這個體量非常小。Facebook 推出 Libra,對於更多區塊鏈之外的用戶瞭解數字貨幣和區塊鏈有巨大的推動作用,可以幫助主流人群、政府、媒介更多瞭解行業,更正面地看待行業。

和 Libra 一樣,Cobo 從成立之初就堅信區塊鏈是人類未來發展的一個重大革命,立志於做區塊鏈生態裡面的基礎設施服務。Facebook 未來推出 Calibra 錢包,也會極大推進行業發展,是一個共贏的事情。

覃超:對於投資的數字貨幣沒有影響反而是利好,如果大家拿著比特幣和 EOS 繼續持有,因為它能得到更高的曝光率。因為 Facebook 的原因,大家持續關注的話,對於幣價有利好。但對其他穩定幣來說就比較危險了,我個人持一些保留看法。

Libra 對不同國家會有哪些影響?存在哪些監管挑戰?

蔣長浩:我並不覺得 Facebook 的 Libra 在承擔一個美聯儲或者網絡央行的角色。Libra 並沒有憑空發行貨幣,所有的虛擬貨幣都有對應等值的法幣作為抵押的,不是自己憑空創造出來的。它現在體量還很小,很難對一些主權貨幣產生衝擊,受衝擊比較大的還是本國金融基礎設施比較落後或者監管比較弱的國家,比如津巴布韋。

Facebook 推出 Libra 面臨最大的挑戰來自於合規和監管。所想以在這個過程當中 Facebook 需要跟很多國家政府去溝通,大概率來講不會是一帆風順的。

王淮:往後看五到十年,因為歷史的慣性低估了很多新型科技、新的商業價值,對未來生活形態的改造。

對於新生事物,不能一棒子打死。新事物在美國和歐洲,很多國家還是願意去溝通交流的,所以我保持一個謹慎樂觀態度,看待它和監管之間的互動方式。

覃超:個人覺得對於它背後錨定的發幣,無疑是增強了它們在國際上的地位。對美國本身沒有太大,反而在國際上會增強美元霸主地位。對於主權貨幣弱的一些小國家會有更大的衝擊。

Libra 未來的應用場景有哪些?

蔣長浩:Libra 的第一個應用場景,是跨境匯款。這是一個很大的市場和痛點:每年的跨境匯款至少有上萬億美金的轉賬額,平均一筆長是7%的手續費,光手續費就是 700 億美金的蛋糕。

如果跨境匯款發展順利的話,接下來就是基於 Libra 的支付,用來購買線上數字商品服務,比如虛擬商品、電商、閱讀、娛樂、音樂等等。

區塊鏈從技術上證明,去中心化的架構解決了信任、性能、解決方案等問題。在 Facebook 的上層社交網絡上,以技術手段彌補基礎設施可以實現更多應用場景。

王淮:一個有趣的應用場景是 Libra 可以用來投資,未來會出現錨定在 Libra 上的資產類型,這取決於將來 Libra 協會會不會出現一些金融機構。

從國家層面來看,Libra 對於中國的啟示是什麼?

蔣長浩:站在中國的角度,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需要站在國家層面去認真考慮的。因為中國在過去 30 年,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在全球化過程當中經歷了經濟高速成長,越來越融入到全球化的分工體系當中,而且是一個重要的經濟體。

未來的國際政治風雲變幻,中國經濟越來越離不開全世界的分工協作。Facebook 的 Libra 一個很大的啟發,它提供了一個跨越國界的支付媒介,一種支付貨幣。如果用好了,如果中國有類似的一套解決方案的話,能夠極大幫助中國和全球其他國家形成一種產業合作、分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