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

我的村莊座落在淄川東部,這裡就是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東工村。

淄川之地,夏商為青州之域,秦屬齊郡;西漢初建般陽縣;南北朝,元嘉五年(428年)為貝丘縣;隋開皇十八年(598年)為淄川縣。因淄河流經境內而得名,1956年以後稱淄川區,是歷史悠久,天傑地靈的地方。

洪山古時候被稱作“獅駝埠”,俗稱“大荒地”。1898年,清政府與德國簽訂《膠澳租借條約》,根據條約,1904年,德國人在大荒地建成豎井定名“黌山凹井”(淄礦集團機廠內),初以北臨“黌山”取名,大荒地先後有德國人、日本人進入,進行煤炭開採、鐵路鋪設及車站建立,隨著人口的聚集,從“黌山”到“洪山”,作為地名一步一步地逐漸代替了“大荒地”。1930年建黌山鎮後,‘黌山’逐漸以同音演變為‘洪山’,1937年改用洪山鎮。現淄礦集團院內仍遺存部分德日式風格的建築物。

"

我的村莊座落在淄川東部,這裡就是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東工村。

淄川之地,夏商為青州之域,秦屬齊郡;西漢初建般陽縣;南北朝,元嘉五年(428年)為貝丘縣;隋開皇十八年(598年)為淄川縣。因淄河流經境內而得名,1956年以後稱淄川區,是歷史悠久,天傑地靈的地方。

洪山古時候被稱作“獅駝埠”,俗稱“大荒地”。1898年,清政府與德國簽訂《膠澳租借條約》,根據條約,1904年,德國人在大荒地建成豎井定名“黌山凹井”(淄礦集團機廠內),初以北臨“黌山”取名,大荒地先後有德國人、日本人進入,進行煤炭開採、鐵路鋪設及車站建立,隨著人口的聚集,從“黌山”到“洪山”,作為地名一步一步地逐漸代替了“大荒地”。1930年建黌山鎮後,‘黌山’逐漸以同音演變為‘洪山’,1937年改用洪山鎮。現淄礦集團院內仍遺存部分德日式風格的建築物。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我的村莊座落在淄川東部,這裡就是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東工村。

淄川之地,夏商為青州之域,秦屬齊郡;西漢初建般陽縣;南北朝,元嘉五年(428年)為貝丘縣;隋開皇十八年(598年)為淄川縣。因淄河流經境內而得名,1956年以後稱淄川區,是歷史悠久,天傑地靈的地方。

洪山古時候被稱作“獅駝埠”,俗稱“大荒地”。1898年,清政府與德國簽訂《膠澳租借條約》,根據條約,1904年,德國人在大荒地建成豎井定名“黌山凹井”(淄礦集團機廠內),初以北臨“黌山”取名,大荒地先後有德國人、日本人進入,進行煤炭開採、鐵路鋪設及車站建立,隨著人口的聚集,從“黌山”到“洪山”,作為地名一步一步地逐漸代替了“大荒地”。1930年建黌山鎮後,‘黌山’逐漸以同音演變為‘洪山’,1937年改用洪山鎮。現淄礦集團院內仍遺存部分德日式風格的建築物。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我的村莊座落在淄川東部,這裡就是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東工村。

淄川之地,夏商為青州之域,秦屬齊郡;西漢初建般陽縣;南北朝,元嘉五年(428年)為貝丘縣;隋開皇十八年(598年)為淄川縣。因淄河流經境內而得名,1956年以後稱淄川區,是歷史悠久,天傑地靈的地方。

洪山古時候被稱作“獅駝埠”,俗稱“大荒地”。1898年,清政府與德國簽訂《膠澳租借條約》,根據條約,1904年,德國人在大荒地建成豎井定名“黌山凹井”(淄礦集團機廠內),初以北臨“黌山”取名,大荒地先後有德國人、日本人進入,進行煤炭開採、鐵路鋪設及車站建立,隨著人口的聚集,從“黌山”到“洪山”,作為地名一步一步地逐漸代替了“大荒地”。1930年建黌山鎮後,‘黌山’逐漸以同音演變為‘洪山’,1937年改用洪山鎮。現淄礦集團院內仍遺存部分德日式風格的建築物。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遺存德日建築

"

我的村莊座落在淄川東部,這裡就是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東工村。

淄川之地,夏商為青州之域,秦屬齊郡;西漢初建般陽縣;南北朝,元嘉五年(428年)為貝丘縣;隋開皇十八年(598年)為淄川縣。因淄河流經境內而得名,1956年以後稱淄川區,是歷史悠久,天傑地靈的地方。

洪山古時候被稱作“獅駝埠”,俗稱“大荒地”。1898年,清政府與德國簽訂《膠澳租借條約》,根據條約,1904年,德國人在大荒地建成豎井定名“黌山凹井”(淄礦集團機廠內),初以北臨“黌山”取名,大荒地先後有德國人、日本人進入,進行煤炭開採、鐵路鋪設及車站建立,隨著人口的聚集,從“黌山”到“洪山”,作為地名一步一步地逐漸代替了“大荒地”。1930年建黌山鎮後,‘黌山’逐漸以同音演變為‘洪山’,1937年改用洪山鎮。現淄礦集團院內仍遺存部分德日式風格的建築物。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遺存德日建築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遺存德式站房(洪山火車站)

東工村是德國人、日本人來了,他們在大荒地開鑿煤井時,煤井周邊逐步形成到此謀生人的聚住地,因位於“黌山凹井”東邊,俗名東工廠。

據講,大荒地“黌山凹井”煤井,周邊形成四大工廠,這裡的工廠不是工廠,廠即聚住地形成的村落,東工廠即東工村;北工廠即北工村;南工廠即太和村,原鎮政府舊址,俗稱南門;西工廠即三民村。

"

我的村莊座落在淄川東部,這裡就是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東工村。

淄川之地,夏商為青州之域,秦屬齊郡;西漢初建般陽縣;南北朝,元嘉五年(428年)為貝丘縣;隋開皇十八年(598年)為淄川縣。因淄河流經境內而得名,1956年以後稱淄川區,是歷史悠久,天傑地靈的地方。

洪山古時候被稱作“獅駝埠”,俗稱“大荒地”。1898年,清政府與德國簽訂《膠澳租借條約》,根據條約,1904年,德國人在大荒地建成豎井定名“黌山凹井”(淄礦集團機廠內),初以北臨“黌山”取名,大荒地先後有德國人、日本人進入,進行煤炭開採、鐵路鋪設及車站建立,隨著人口的聚集,從“黌山”到“洪山”,作為地名一步一步地逐漸代替了“大荒地”。1930年建黌山鎮後,‘黌山’逐漸以同音演變為‘洪山’,1937年改用洪山鎮。現淄礦集團院內仍遺存部分德日式風格的建築物。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遺存德日建築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遺存德式站房(洪山火車站)

東工村是德國人、日本人來了,他們在大荒地開鑿煤井時,煤井周邊逐步形成到此謀生人的聚住地,因位於“黌山凹井”東邊,俗名東工廠。

據講,大荒地“黌山凹井”煤井,周邊形成四大工廠,這裡的工廠不是工廠,廠即聚住地形成的村落,東工廠即東工村;北工廠即北工村;南工廠即太和村,原鎮政府舊址,俗稱南門;西工廠即三民村。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

我的村莊座落在淄川東部,這裡就是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東工村。

淄川之地,夏商為青州之域,秦屬齊郡;西漢初建般陽縣;南北朝,元嘉五年(428年)為貝丘縣;隋開皇十八年(598年)為淄川縣。因淄河流經境內而得名,1956年以後稱淄川區,是歷史悠久,天傑地靈的地方。

洪山古時候被稱作“獅駝埠”,俗稱“大荒地”。1898年,清政府與德國簽訂《膠澳租借條約》,根據條約,1904年,德國人在大荒地建成豎井定名“黌山凹井”(淄礦集團機廠內),初以北臨“黌山”取名,大荒地先後有德國人、日本人進入,進行煤炭開採、鐵路鋪設及車站建立,隨著人口的聚集,從“黌山”到“洪山”,作為地名一步一步地逐漸代替了“大荒地”。1930年建黌山鎮後,‘黌山’逐漸以同音演變為‘洪山’,1937年改用洪山鎮。現淄礦集團院內仍遺存部分德日式風格的建築物。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遺存德日建築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遺存德式站房(洪山火車站)

東工村是德國人、日本人來了,他們在大荒地開鑿煤井時,煤井周邊逐步形成到此謀生人的聚住地,因位於“黌山凹井”東邊,俗名東工廠。

據講,大荒地“黌山凹井”煤井,周邊形成四大工廠,這裡的工廠不是工廠,廠即聚住地形成的村落,東工廠即東工村;北工廠即北工村;南工廠即太和村,原鎮政府舊址,俗稱南門;西工廠即三民村。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我的村莊座落在淄川東部,這裡就是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東工村。

淄川之地,夏商為青州之域,秦屬齊郡;西漢初建般陽縣;南北朝,元嘉五年(428年)為貝丘縣;隋開皇十八年(598年)為淄川縣。因淄河流經境內而得名,1956年以後稱淄川區,是歷史悠久,天傑地靈的地方。

洪山古時候被稱作“獅駝埠”,俗稱“大荒地”。1898年,清政府與德國簽訂《膠澳租借條約》,根據條約,1904年,德國人在大荒地建成豎井定名“黌山凹井”(淄礦集團機廠內),初以北臨“黌山”取名,大荒地先後有德國人、日本人進入,進行煤炭開採、鐵路鋪設及車站建立,隨著人口的聚集,從“黌山”到“洪山”,作為地名一步一步地逐漸代替了“大荒地”。1930年建黌山鎮後,‘黌山’逐漸以同音演變為‘洪山’,1937年改用洪山鎮。現淄礦集團院內仍遺存部分德日式風格的建築物。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遺存德日建築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遺存德式站房(洪山火車站)

東工村是德國人、日本人來了,他們在大荒地開鑿煤井時,煤井周邊逐步形成到此謀生人的聚住地,因位於“黌山凹井”東邊,俗名東工廠。

據講,大荒地“黌山凹井”煤井,周邊形成四大工廠,這裡的工廠不是工廠,廠即聚住地形成的村落,東工廠即東工村;北工廠即北工村;南工廠即太和村,原鎮政府舊址,俗稱南門;西工廠即三民村。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我的村莊座落在淄川東部,這裡就是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東工村。

淄川之地,夏商為青州之域,秦屬齊郡;西漢初建般陽縣;南北朝,元嘉五年(428年)為貝丘縣;隋開皇十八年(598年)為淄川縣。因淄河流經境內而得名,1956年以後稱淄川區,是歷史悠久,天傑地靈的地方。

洪山古時候被稱作“獅駝埠”,俗稱“大荒地”。1898年,清政府與德國簽訂《膠澳租借條約》,根據條約,1904年,德國人在大荒地建成豎井定名“黌山凹井”(淄礦集團機廠內),初以北臨“黌山”取名,大荒地先後有德國人、日本人進入,進行煤炭開採、鐵路鋪設及車站建立,隨著人口的聚集,從“黌山”到“洪山”,作為地名一步一步地逐漸代替了“大荒地”。1930年建黌山鎮後,‘黌山’逐漸以同音演變為‘洪山’,1937年改用洪山鎮。現淄礦集團院內仍遺存部分德日式風格的建築物。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遺存德日建築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遺存德式站房(洪山火車站)

東工村是德國人、日本人來了,他們在大荒地開鑿煤井時,煤井周邊逐步形成到此謀生人的聚住地,因位於“黌山凹井”東邊,俗名東工廠。

據講,大荒地“黌山凹井”煤井,周邊形成四大工廠,這裡的工廠不是工廠,廠即聚住地形成的村落,東工廠即東工村;北工廠即北工村;南工廠即太和村,原鎮政府舊址,俗稱南門;西工廠即三民村。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村莊距淄川城裡約十華里。村東鄰是短篇小說之王、《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故鄉蒲家莊;北依北大井,約3公里是春秋戰國名山黌山;南邊約2公里是淄博市第十五中學;西依北大井渣子堆。

"

我的村莊座落在淄川東部,這裡就是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東工村。

淄川之地,夏商為青州之域,秦屬齊郡;西漢初建般陽縣;南北朝,元嘉五年(428年)為貝丘縣;隋開皇十八年(598年)為淄川縣。因淄河流經境內而得名,1956年以後稱淄川區,是歷史悠久,天傑地靈的地方。

洪山古時候被稱作“獅駝埠”,俗稱“大荒地”。1898年,清政府與德國簽訂《膠澳租借條約》,根據條約,1904年,德國人在大荒地建成豎井定名“黌山凹井”(淄礦集團機廠內),初以北臨“黌山”取名,大荒地先後有德國人、日本人進入,進行煤炭開採、鐵路鋪設及車站建立,隨著人口的聚集,從“黌山”到“洪山”,作為地名一步一步地逐漸代替了“大荒地”。1930年建黌山鎮後,‘黌山’逐漸以同音演變為‘洪山’,1937年改用洪山鎮。現淄礦集團院內仍遺存部分德日式風格的建築物。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遺存德日建築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遺存德式站房(洪山火車站)

東工村是德國人、日本人來了,他們在大荒地開鑿煤井時,煤井周邊逐步形成到此謀生人的聚住地,因位於“黌山凹井”東邊,俗名東工廠。

據講,大荒地“黌山凹井”煤井,周邊形成四大工廠,這裡的工廠不是工廠,廠即聚住地形成的村落,東工廠即東工村;北工廠即北工村;南工廠即太和村,原鎮政府舊址,俗稱南門;西工廠即三民村。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村莊距淄川城裡約十華里。村東鄰是短篇小說之王、《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故鄉蒲家莊;北依北大井,約3公里是春秋戰國名山黌山;南邊約2公里是淄博市第十五中學;西依北大井渣子堆。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老房子

"

我的村莊座落在淄川東部,這裡就是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東工村。

淄川之地,夏商為青州之域,秦屬齊郡;西漢初建般陽縣;南北朝,元嘉五年(428年)為貝丘縣;隋開皇十八年(598年)為淄川縣。因淄河流經境內而得名,1956年以後稱淄川區,是歷史悠久,天傑地靈的地方。

洪山古時候被稱作“獅駝埠”,俗稱“大荒地”。1898年,清政府與德國簽訂《膠澳租借條約》,根據條約,1904年,德國人在大荒地建成豎井定名“黌山凹井”(淄礦集團機廠內),初以北臨“黌山”取名,大荒地先後有德國人、日本人進入,進行煤炭開採、鐵路鋪設及車站建立,隨著人口的聚集,從“黌山”到“洪山”,作為地名一步一步地逐漸代替了“大荒地”。1930年建黌山鎮後,‘黌山’逐漸以同音演變為‘洪山’,1937年改用洪山鎮。現淄礦集團院內仍遺存部分德日式風格的建築物。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遺存德日建築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遺存德式站房(洪山火車站)

東工村是德國人、日本人來了,他們在大荒地開鑿煤井時,煤井周邊逐步形成到此謀生人的聚住地,因位於“黌山凹井”東邊,俗名東工廠。

據講,大荒地“黌山凹井”煤井,周邊形成四大工廠,這裡的工廠不是工廠,廠即聚住地形成的村落,東工廠即東工村;北工廠即北工村;南工廠即太和村,原鎮政府舊址,俗稱南門;西工廠即三民村。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村莊距淄川城裡約十華里。村東鄰是短篇小說之王、《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故鄉蒲家莊;北依北大井,約3公里是春秋戰國名山黌山;南邊約2公里是淄博市第十五中學;西依北大井渣子堆。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老房子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北大井煤倉

村莊近依北大井渣子堆,這是德國人經營的山東路礦公司於1904年在淄川大荒地開鑿了第一個豎井,成立了淄川炭礦公司。

1910年11月,開鑿第二豎井,稱“馬爾他豎井”;1910年11月,德國人開鑿第三豎井,以當時德華礦務公司首席董事的名字命名為“海特爾井”,俗稱北大井。渣子堆是開釆北大井及附近煤井時,篩選煤炭後的礦渣日集月累堆集形成的,可以說,渣子堆伴隨村莊的形成、發展、生活,他更見證了東工村的百年滄桑。

小時候,我常帶上柳條筐子,腳踩著鬆淌的渣石爬上渣子堆。每當鍋車(俗語,礦山用帶軌翻鬥)傾卸礦渣時,躲避著滾衝下來的礦渣,撿拾遺落在煤渣縫隙的煤炭和銅磯(生產硫磺);有時,用鐵鉤在礦渣裡扒拉著尋找。煤炭用於取噯和做飯,剩餘煤炭和銅磯換取零錢補貼家用。當年為了生計,個個蓬頭垢面,在煤堆抹得像個小鬼,只有倆眼目光灼灼緊盯著傾卸下的煤渣,煤炭和銅磯搶撿到手後,我們會露出燦爛的笑容,那時只能看到一排雪白的牙齒……

七十年代,人們利用燃燒過的煤渣生產水泥,利用煤渣燒成磚塊,代替了傳統泥磚。渣子堆成為村民及附近村民賴依生活的來源之一。

六、七十年代,村莊約有百十戶人家的樣子,村民以種地、下井挖煤、燒窯為生。房屋多是土坯或門、窗用泥磚包裹,兩側屋山牆帶泥瓦的草房。村民多是到此地謀生人的後代,屬雜姓聚集的村莊。

渣子堆東腳下有條高低不平,曲折彎延的煤渣路,向南延伸至南門(鎮政府舊址)。村內街道巷口,縱橫交錯,道面狹窄,坑窪起伏,街道兩側樹木稀少可見,泥質街道,遇雨雪時節,泥濘難行。

我的家鄉,沒有歌曲唱出的山美水美的動人詞句,可留下我幼年時代的點點印跡。從老宅的家中瞭望著渣子堆,黑色渣子堆同渣子堆自燃後形成的紅色渣子堆,黑紅分明,在陽光的耀照下,有點立體感的美;夜深時,渣子堆時時傳來拉礦渣的鍋車,咔嚓、咔嚓的鐵軌聲,又傳來礦渣滾動的陣陣聲響,就象是疾風伴著海水撞擊岸石的浪濤聲;當黎明晨起,站在渣子堆上,向下望去,礦區閃爍幾盞燈光,牽引電車緩緩駛出,村裡炊煙繚繞,有點灰濛濛的美。

"

我的村莊座落在淄川東部,這裡就是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東工村。

淄川之地,夏商為青州之域,秦屬齊郡;西漢初建般陽縣;南北朝,元嘉五年(428年)為貝丘縣;隋開皇十八年(598年)為淄川縣。因淄河流經境內而得名,1956年以後稱淄川區,是歷史悠久,天傑地靈的地方。

洪山古時候被稱作“獅駝埠”,俗稱“大荒地”。1898年,清政府與德國簽訂《膠澳租借條約》,根據條約,1904年,德國人在大荒地建成豎井定名“黌山凹井”(淄礦集團機廠內),初以北臨“黌山”取名,大荒地先後有德國人、日本人進入,進行煤炭開採、鐵路鋪設及車站建立,隨著人口的聚集,從“黌山”到“洪山”,作為地名一步一步地逐漸代替了“大荒地”。1930年建黌山鎮後,‘黌山’逐漸以同音演變為‘洪山’,1937年改用洪山鎮。現淄礦集團院內仍遺存部分德日式風格的建築物。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遺存德日建築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遺存德式站房(洪山火車站)

東工村是德國人、日本人來了,他們在大荒地開鑿煤井時,煤井周邊逐步形成到此謀生人的聚住地,因位於“黌山凹井”東邊,俗名東工廠。

據講,大荒地“黌山凹井”煤井,周邊形成四大工廠,這裡的工廠不是工廠,廠即聚住地形成的村落,東工廠即東工村;北工廠即北工村;南工廠即太和村,原鎮政府舊址,俗稱南門;西工廠即三民村。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村莊距淄川城裡約十華里。村東鄰是短篇小說之王、《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故鄉蒲家莊;北依北大井,約3公里是春秋戰國名山黌山;南邊約2公里是淄博市第十五中學;西依北大井渣子堆。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老房子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北大井煤倉

村莊近依北大井渣子堆,這是德國人經營的山東路礦公司於1904年在淄川大荒地開鑿了第一個豎井,成立了淄川炭礦公司。

1910年11月,開鑿第二豎井,稱“馬爾他豎井”;1910年11月,德國人開鑿第三豎井,以當時德華礦務公司首席董事的名字命名為“海特爾井”,俗稱北大井。渣子堆是開釆北大井及附近煤井時,篩選煤炭後的礦渣日集月累堆集形成的,可以說,渣子堆伴隨村莊的形成、發展、生活,他更見證了東工村的百年滄桑。

小時候,我常帶上柳條筐子,腳踩著鬆淌的渣石爬上渣子堆。每當鍋車(俗語,礦山用帶軌翻鬥)傾卸礦渣時,躲避著滾衝下來的礦渣,撿拾遺落在煤渣縫隙的煤炭和銅磯(生產硫磺);有時,用鐵鉤在礦渣裡扒拉著尋找。煤炭用於取噯和做飯,剩餘煤炭和銅磯換取零錢補貼家用。當年為了生計,個個蓬頭垢面,在煤堆抹得像個小鬼,只有倆眼目光灼灼緊盯著傾卸下的煤渣,煤炭和銅磯搶撿到手後,我們會露出燦爛的笑容,那時只能看到一排雪白的牙齒……

七十年代,人們利用燃燒過的煤渣生產水泥,利用煤渣燒成磚塊,代替了傳統泥磚。渣子堆成為村民及附近村民賴依生活的來源之一。

六、七十年代,村莊約有百十戶人家的樣子,村民以種地、下井挖煤、燒窯為生。房屋多是土坯或門、窗用泥磚包裹,兩側屋山牆帶泥瓦的草房。村民多是到此地謀生人的後代,屬雜姓聚集的村莊。

渣子堆東腳下有條高低不平,曲折彎延的煤渣路,向南延伸至南門(鎮政府舊址)。村內街道巷口,縱橫交錯,道面狹窄,坑窪起伏,街道兩側樹木稀少可見,泥質街道,遇雨雪時節,泥濘難行。

我的家鄉,沒有歌曲唱出的山美水美的動人詞句,可留下我幼年時代的點點印跡。從老宅的家中瞭望著渣子堆,黑色渣子堆同渣子堆自燃後形成的紅色渣子堆,黑紅分明,在陽光的耀照下,有點立體感的美;夜深時,渣子堆時時傳來拉礦渣的鍋車,咔嚓、咔嚓的鐵軌聲,又傳來礦渣滾動的陣陣聲響,就象是疾風伴著海水撞擊岸石的浪濤聲;當黎明晨起,站在渣子堆上,向下望去,礦區閃爍幾盞燈光,牽引電車緩緩駛出,村裡炊煙繚繞,有點灰濛濛的美。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渣子堆東邊的東工村,村中央有盤石碾,從石碾向東約二十米,朝南的丁字路口處,東南拐角的地方就是我的老宅。

老宅門口西南不遠的路邊,有一棵懷抱粗、底部空洞的老國槐樹。從我記事起,古槐的軀幹就很粗,粗糙的樹皮突兀著,形成一個個的疙瘩,像個很老很老的乾枯老人。夏天,樹洞裡爬出一串串的黑螞蟻,樹身滲出的樹膘,抹在手上黏黏的;秋天,樹上結滿槐噹啷;冬天,北風吹的枝頭及乾癟槐噹啷嘩嘩響。

"

我的村莊座落在淄川東部,這裡就是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東工村。

淄川之地,夏商為青州之域,秦屬齊郡;西漢初建般陽縣;南北朝,元嘉五年(428年)為貝丘縣;隋開皇十八年(598年)為淄川縣。因淄河流經境內而得名,1956年以後稱淄川區,是歷史悠久,天傑地靈的地方。

洪山古時候被稱作“獅駝埠”,俗稱“大荒地”。1898年,清政府與德國簽訂《膠澳租借條約》,根據條約,1904年,德國人在大荒地建成豎井定名“黌山凹井”(淄礦集團機廠內),初以北臨“黌山”取名,大荒地先後有德國人、日本人進入,進行煤炭開採、鐵路鋪設及車站建立,隨著人口的聚集,從“黌山”到“洪山”,作為地名一步一步地逐漸代替了“大荒地”。1930年建黌山鎮後,‘黌山’逐漸以同音演變為‘洪山’,1937年改用洪山鎮。現淄礦集團院內仍遺存部分德日式風格的建築物。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遺存德日建築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遺存德式站房(洪山火車站)

東工村是德國人、日本人來了,他們在大荒地開鑿煤井時,煤井周邊逐步形成到此謀生人的聚住地,因位於“黌山凹井”東邊,俗名東工廠。

據講,大荒地“黌山凹井”煤井,周邊形成四大工廠,這裡的工廠不是工廠,廠即聚住地形成的村落,東工廠即東工村;北工廠即北工村;南工廠即太和村,原鎮政府舊址,俗稱南門;西工廠即三民村。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村莊距淄川城裡約十華里。村東鄰是短篇小說之王、《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故鄉蒲家莊;北依北大井,約3公里是春秋戰國名山黌山;南邊約2公里是淄博市第十五中學;西依北大井渣子堆。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老房子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北大井煤倉

村莊近依北大井渣子堆,這是德國人經營的山東路礦公司於1904年在淄川大荒地開鑿了第一個豎井,成立了淄川炭礦公司。

1910年11月,開鑿第二豎井,稱“馬爾他豎井”;1910年11月,德國人開鑿第三豎井,以當時德華礦務公司首席董事的名字命名為“海特爾井”,俗稱北大井。渣子堆是開釆北大井及附近煤井時,篩選煤炭後的礦渣日集月累堆集形成的,可以說,渣子堆伴隨村莊的形成、發展、生活,他更見證了東工村的百年滄桑。

小時候,我常帶上柳條筐子,腳踩著鬆淌的渣石爬上渣子堆。每當鍋車(俗語,礦山用帶軌翻鬥)傾卸礦渣時,躲避著滾衝下來的礦渣,撿拾遺落在煤渣縫隙的煤炭和銅磯(生產硫磺);有時,用鐵鉤在礦渣裡扒拉著尋找。煤炭用於取噯和做飯,剩餘煤炭和銅磯換取零錢補貼家用。當年為了生計,個個蓬頭垢面,在煤堆抹得像個小鬼,只有倆眼目光灼灼緊盯著傾卸下的煤渣,煤炭和銅磯搶撿到手後,我們會露出燦爛的笑容,那時只能看到一排雪白的牙齒……

七十年代,人們利用燃燒過的煤渣生產水泥,利用煤渣燒成磚塊,代替了傳統泥磚。渣子堆成為村民及附近村民賴依生活的來源之一。

六、七十年代,村莊約有百十戶人家的樣子,村民以種地、下井挖煤、燒窯為生。房屋多是土坯或門、窗用泥磚包裹,兩側屋山牆帶泥瓦的草房。村民多是到此地謀生人的後代,屬雜姓聚集的村莊。

渣子堆東腳下有條高低不平,曲折彎延的煤渣路,向南延伸至南門(鎮政府舊址)。村內街道巷口,縱橫交錯,道面狹窄,坑窪起伏,街道兩側樹木稀少可見,泥質街道,遇雨雪時節,泥濘難行。

我的家鄉,沒有歌曲唱出的山美水美的動人詞句,可留下我幼年時代的點點印跡。從老宅的家中瞭望著渣子堆,黑色渣子堆同渣子堆自燃後形成的紅色渣子堆,黑紅分明,在陽光的耀照下,有點立體感的美;夜深時,渣子堆時時傳來拉礦渣的鍋車,咔嚓、咔嚓的鐵軌聲,又傳來礦渣滾動的陣陣聲響,就象是疾風伴著海水撞擊岸石的浪濤聲;當黎明晨起,站在渣子堆上,向下望去,礦區閃爍幾盞燈光,牽引電車緩緩駛出,村裡炊煙繚繞,有點灰濛濛的美。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渣子堆東邊的東工村,村中央有盤石碾,從石碾向東約二十米,朝南的丁字路口處,東南拐角的地方就是我的老宅。

老宅門口西南不遠的路邊,有一棵懷抱粗、底部空洞的老國槐樹。從我記事起,古槐的軀幹就很粗,粗糙的樹皮突兀著,形成一個個的疙瘩,像個很老很老的乾枯老人。夏天,樹洞裡爬出一串串的黑螞蟻,樹身滲出的樹膘,抹在手上黏黏的;秋天,樹上結滿槐噹啷;冬天,北風吹的枝頭及乾癟槐噹啷嘩嘩響。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父親生前同家人在老宅

院落如同刀背形狀,從西南角大門進入,沿著一間西屋牆進入院內,一間北屋連三間北屋,西屋與北屋之間是隔著夾火道的雜物房。三間北屋的東窗下,有盤石磨,磨道旁倚東院牆生長一棵碗口粗的洋槐樹。門、窗是用木稜做的,冬天要用窗紙湖上。東南是飯棚,是微帶斜坡的平房,頂部是用爐渣灰和石灰混合抹平的。飯棚後是豬圈連著廁所。

房屋的空間都十分狹小,北屋一間是爺爺奶奶居住,有張羅漢床及長條桌子。北屋三間是父親母親及我們居住,進屋擺放著一張八仙桌加兩把羅圈椅子,家裡基本沒有象樣的傢俱。朦朧記的西屋裡,住著用車拉青石頭,肥城老家的堂哥及姑表哥,後來,這屋成了大哥結婚的婚房,屋內太小,洗臉盆只能放在掏砌的牆洞內,大哥娶嫂子過門後,不久,又添了侄子建國,老宅更顯的擁擠了。

入夏時,父親會在院內種上幾顆絲瓜,瓜秧爬滿院架,絲瓜花開的滿院芬香。有時傍晚,院中央放張小矮桌,放上大哥奢侈小收音機(六十年末,少數的笨重的臺坐式)收聽廣播。到中秋節的傍晚,父親母親給家人分吃西瓜及難得的月餅。家養的花貓會順著倚牆槐樹爬上爬下,跳到東院牆上,又順著院牆躍上飯棚頂,自由出入。飯棚頂上常晒爺爺收割的蓖麻、蕎麥、穀子等五穀雜糧,我常爬在上邊玩耍乘涼,槐花飄香時,我和哥姐站在上邊用杆子摘槐花。

"

我的村莊座落在淄川東部,這裡就是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東工村。

淄川之地,夏商為青州之域,秦屬齊郡;西漢初建般陽縣;南北朝,元嘉五年(428年)為貝丘縣;隋開皇十八年(598年)為淄川縣。因淄河流經境內而得名,1956年以後稱淄川區,是歷史悠久,天傑地靈的地方。

洪山古時候被稱作“獅駝埠”,俗稱“大荒地”。1898年,清政府與德國簽訂《膠澳租借條約》,根據條約,1904年,德國人在大荒地建成豎井定名“黌山凹井”(淄礦集團機廠內),初以北臨“黌山”取名,大荒地先後有德國人、日本人進入,進行煤炭開採、鐵路鋪設及車站建立,隨著人口的聚集,從“黌山”到“洪山”,作為地名一步一步地逐漸代替了“大荒地”。1930年建黌山鎮後,‘黌山’逐漸以同音演變為‘洪山’,1937年改用洪山鎮。現淄礦集團院內仍遺存部分德日式風格的建築物。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遺存德日建築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遺存德式站房(洪山火車站)

東工村是德國人、日本人來了,他們在大荒地開鑿煤井時,煤井周邊逐步形成到此謀生人的聚住地,因位於“黌山凹井”東邊,俗名東工廠。

據講,大荒地“黌山凹井”煤井,周邊形成四大工廠,這裡的工廠不是工廠,廠即聚住地形成的村落,東工廠即東工村;北工廠即北工村;南工廠即太和村,原鎮政府舊址,俗稱南門;西工廠即三民村。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村莊距淄川城裡約十華里。村東鄰是短篇小說之王、《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故鄉蒲家莊;北依北大井,約3公里是春秋戰國名山黌山;南邊約2公里是淄博市第十五中學;西依北大井渣子堆。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老房子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北大井煤倉

村莊近依北大井渣子堆,這是德國人經營的山東路礦公司於1904年在淄川大荒地開鑿了第一個豎井,成立了淄川炭礦公司。

1910年11月,開鑿第二豎井,稱“馬爾他豎井”;1910年11月,德國人開鑿第三豎井,以當時德華礦務公司首席董事的名字命名為“海特爾井”,俗稱北大井。渣子堆是開釆北大井及附近煤井時,篩選煤炭後的礦渣日集月累堆集形成的,可以說,渣子堆伴隨村莊的形成、發展、生活,他更見證了東工村的百年滄桑。

小時候,我常帶上柳條筐子,腳踩著鬆淌的渣石爬上渣子堆。每當鍋車(俗語,礦山用帶軌翻鬥)傾卸礦渣時,躲避著滾衝下來的礦渣,撿拾遺落在煤渣縫隙的煤炭和銅磯(生產硫磺);有時,用鐵鉤在礦渣裡扒拉著尋找。煤炭用於取噯和做飯,剩餘煤炭和銅磯換取零錢補貼家用。當年為了生計,個個蓬頭垢面,在煤堆抹得像個小鬼,只有倆眼目光灼灼緊盯著傾卸下的煤渣,煤炭和銅磯搶撿到手後,我們會露出燦爛的笑容,那時只能看到一排雪白的牙齒……

七十年代,人們利用燃燒過的煤渣生產水泥,利用煤渣燒成磚塊,代替了傳統泥磚。渣子堆成為村民及附近村民賴依生活的來源之一。

六、七十年代,村莊約有百十戶人家的樣子,村民以種地、下井挖煤、燒窯為生。房屋多是土坯或門、窗用泥磚包裹,兩側屋山牆帶泥瓦的草房。村民多是到此地謀生人的後代,屬雜姓聚集的村莊。

渣子堆東腳下有條高低不平,曲折彎延的煤渣路,向南延伸至南門(鎮政府舊址)。村內街道巷口,縱橫交錯,道面狹窄,坑窪起伏,街道兩側樹木稀少可見,泥質街道,遇雨雪時節,泥濘難行。

我的家鄉,沒有歌曲唱出的山美水美的動人詞句,可留下我幼年時代的點點印跡。從老宅的家中瞭望著渣子堆,黑色渣子堆同渣子堆自燃後形成的紅色渣子堆,黑紅分明,在陽光的耀照下,有點立體感的美;夜深時,渣子堆時時傳來拉礦渣的鍋車,咔嚓、咔嚓的鐵軌聲,又傳來礦渣滾動的陣陣聲響,就象是疾風伴著海水撞擊岸石的浪濤聲;當黎明晨起,站在渣子堆上,向下望去,礦區閃爍幾盞燈光,牽引電車緩緩駛出,村裡炊煙繚繞,有點灰濛濛的美。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渣子堆東邊的東工村,村中央有盤石碾,從石碾向東約二十米,朝南的丁字路口處,東南拐角的地方就是我的老宅。

老宅門口西南不遠的路邊,有一棵懷抱粗、底部空洞的老國槐樹。從我記事起,古槐的軀幹就很粗,粗糙的樹皮突兀著,形成一個個的疙瘩,像個很老很老的乾枯老人。夏天,樹洞裡爬出一串串的黑螞蟻,樹身滲出的樹膘,抹在手上黏黏的;秋天,樹上結滿槐噹啷;冬天,北風吹的枝頭及乾癟槐噹啷嘩嘩響。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父親生前同家人在老宅

院落如同刀背形狀,從西南角大門進入,沿著一間西屋牆進入院內,一間北屋連三間北屋,西屋與北屋之間是隔著夾火道的雜物房。三間北屋的東窗下,有盤石磨,磨道旁倚東院牆生長一棵碗口粗的洋槐樹。門、窗是用木稜做的,冬天要用窗紙湖上。東南是飯棚,是微帶斜坡的平房,頂部是用爐渣灰和石灰混合抹平的。飯棚後是豬圈連著廁所。

房屋的空間都十分狹小,北屋一間是爺爺奶奶居住,有張羅漢床及長條桌子。北屋三間是父親母親及我們居住,進屋擺放著一張八仙桌加兩把羅圈椅子,家裡基本沒有象樣的傢俱。朦朧記的西屋裡,住著用車拉青石頭,肥城老家的堂哥及姑表哥,後來,這屋成了大哥結婚的婚房,屋內太小,洗臉盆只能放在掏砌的牆洞內,大哥娶嫂子過門後,不久,又添了侄子建國,老宅更顯的擁擠了。

入夏時,父親會在院內種上幾顆絲瓜,瓜秧爬滿院架,絲瓜花開的滿院芬香。有時傍晚,院中央放張小矮桌,放上大哥奢侈小收音機(六十年末,少數的笨重的臺坐式)收聽廣播。到中秋節的傍晚,父親母親給家人分吃西瓜及難得的月餅。家養的花貓會順著倚牆槐樹爬上爬下,跳到東院牆上,又順著院牆躍上飯棚頂,自由出入。飯棚頂上常晒爺爺收割的蓖麻、蕎麥、穀子等五穀雜糧,我常爬在上邊玩耍乘涼,槐花飄香時,我和哥姐站在上邊用杆子摘槐花。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宅門

(大門倆側門枕石)

據說,爺爺謀生剛落腳時,在村裡借他人家的窩棚居住。這宅院是爺爺和父親用麵粉換的,換的時候面積比這大。院落大門口兩扇大門下面的兩塊門忱石,是爺爺請石匠鑿磨的,做工細緻,在村內少見。我想,這是爺爺發跡的表現,也有期盼子孫滿堂、生活富裕的良好願望。

七十年未,將飯棚及西屋拆除,返建成磚屋,母親在西屋度過了她的晚年。進入21世紀,村裡進行了舊房改造,建成一幢幢的樓房,現老宅己蕩然無存了。

爺爺奶奶走了, 爹孃走了,老宅沒有了,家鄉的老宅味,沒有了,但是,我想念這個老宅,想念著生我、養我、伴我成長的老宅!

"

我的村莊座落在淄川東部,這裡就是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東工村。

淄川之地,夏商為青州之域,秦屬齊郡;西漢初建般陽縣;南北朝,元嘉五年(428年)為貝丘縣;隋開皇十八年(598年)為淄川縣。因淄河流經境內而得名,1956年以後稱淄川區,是歷史悠久,天傑地靈的地方。

洪山古時候被稱作“獅駝埠”,俗稱“大荒地”。1898年,清政府與德國簽訂《膠澳租借條約》,根據條約,1904年,德國人在大荒地建成豎井定名“黌山凹井”(淄礦集團機廠內),初以北臨“黌山”取名,大荒地先後有德國人、日本人進入,進行煤炭開採、鐵路鋪設及車站建立,隨著人口的聚集,從“黌山”到“洪山”,作為地名一步一步地逐漸代替了“大荒地”。1930年建黌山鎮後,‘黌山’逐漸以同音演變為‘洪山’,1937年改用洪山鎮。現淄礦集團院內仍遺存部分德日式風格的建築物。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遺存德日建築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遺存德式站房(洪山火車站)

東工村是德國人、日本人來了,他們在大荒地開鑿煤井時,煤井周邊逐步形成到此謀生人的聚住地,因位於“黌山凹井”東邊,俗名東工廠。

據講,大荒地“黌山凹井”煤井,周邊形成四大工廠,這裡的工廠不是工廠,廠即聚住地形成的村落,東工廠即東工村;北工廠即北工村;南工廠即太和村,原鎮政府舊址,俗稱南門;西工廠即三民村。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村莊距淄川城裡約十華里。村東鄰是短篇小說之王、《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故鄉蒲家莊;北依北大井,約3公里是春秋戰國名山黌山;南邊約2公里是淄博市第十五中學;西依北大井渣子堆。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老房子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北大井煤倉

村莊近依北大井渣子堆,這是德國人經營的山東路礦公司於1904年在淄川大荒地開鑿了第一個豎井,成立了淄川炭礦公司。

1910年11月,開鑿第二豎井,稱“馬爾他豎井”;1910年11月,德國人開鑿第三豎井,以當時德華礦務公司首席董事的名字命名為“海特爾井”,俗稱北大井。渣子堆是開釆北大井及附近煤井時,篩選煤炭後的礦渣日集月累堆集形成的,可以說,渣子堆伴隨村莊的形成、發展、生活,他更見證了東工村的百年滄桑。

小時候,我常帶上柳條筐子,腳踩著鬆淌的渣石爬上渣子堆。每當鍋車(俗語,礦山用帶軌翻鬥)傾卸礦渣時,躲避著滾衝下來的礦渣,撿拾遺落在煤渣縫隙的煤炭和銅磯(生產硫磺);有時,用鐵鉤在礦渣裡扒拉著尋找。煤炭用於取噯和做飯,剩餘煤炭和銅磯換取零錢補貼家用。當年為了生計,個個蓬頭垢面,在煤堆抹得像個小鬼,只有倆眼目光灼灼緊盯著傾卸下的煤渣,煤炭和銅磯搶撿到手後,我們會露出燦爛的笑容,那時只能看到一排雪白的牙齒……

七十年代,人們利用燃燒過的煤渣生產水泥,利用煤渣燒成磚塊,代替了傳統泥磚。渣子堆成為村民及附近村民賴依生活的來源之一。

六、七十年代,村莊約有百十戶人家的樣子,村民以種地、下井挖煤、燒窯為生。房屋多是土坯或門、窗用泥磚包裹,兩側屋山牆帶泥瓦的草房。村民多是到此地謀生人的後代,屬雜姓聚集的村莊。

渣子堆東腳下有條高低不平,曲折彎延的煤渣路,向南延伸至南門(鎮政府舊址)。村內街道巷口,縱橫交錯,道面狹窄,坑窪起伏,街道兩側樹木稀少可見,泥質街道,遇雨雪時節,泥濘難行。

我的家鄉,沒有歌曲唱出的山美水美的動人詞句,可留下我幼年時代的點點印跡。從老宅的家中瞭望著渣子堆,黑色渣子堆同渣子堆自燃後形成的紅色渣子堆,黑紅分明,在陽光的耀照下,有點立體感的美;夜深時,渣子堆時時傳來拉礦渣的鍋車,咔嚓、咔嚓的鐵軌聲,又傳來礦渣滾動的陣陣聲響,就象是疾風伴著海水撞擊岸石的浪濤聲;當黎明晨起,站在渣子堆上,向下望去,礦區閃爍幾盞燈光,牽引電車緩緩駛出,村裡炊煙繚繞,有點灰濛濛的美。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渣子堆東邊的東工村,村中央有盤石碾,從石碾向東約二十米,朝南的丁字路口處,東南拐角的地方就是我的老宅。

老宅門口西南不遠的路邊,有一棵懷抱粗、底部空洞的老國槐樹。從我記事起,古槐的軀幹就很粗,粗糙的樹皮突兀著,形成一個個的疙瘩,像個很老很老的乾枯老人。夏天,樹洞裡爬出一串串的黑螞蟻,樹身滲出的樹膘,抹在手上黏黏的;秋天,樹上結滿槐噹啷;冬天,北風吹的枝頭及乾癟槐噹啷嘩嘩響。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父親生前同家人在老宅

院落如同刀背形狀,從西南角大門進入,沿著一間西屋牆進入院內,一間北屋連三間北屋,西屋與北屋之間是隔著夾火道的雜物房。三間北屋的東窗下,有盤石磨,磨道旁倚東院牆生長一棵碗口粗的洋槐樹。門、窗是用木稜做的,冬天要用窗紙湖上。東南是飯棚,是微帶斜坡的平房,頂部是用爐渣灰和石灰混合抹平的。飯棚後是豬圈連著廁所。

房屋的空間都十分狹小,北屋一間是爺爺奶奶居住,有張羅漢床及長條桌子。北屋三間是父親母親及我們居住,進屋擺放著一張八仙桌加兩把羅圈椅子,家裡基本沒有象樣的傢俱。朦朧記的西屋裡,住著用車拉青石頭,肥城老家的堂哥及姑表哥,後來,這屋成了大哥結婚的婚房,屋內太小,洗臉盆只能放在掏砌的牆洞內,大哥娶嫂子過門後,不久,又添了侄子建國,老宅更顯的擁擠了。

入夏時,父親會在院內種上幾顆絲瓜,瓜秧爬滿院架,絲瓜花開的滿院芬香。有時傍晚,院中央放張小矮桌,放上大哥奢侈小收音機(六十年末,少數的笨重的臺坐式)收聽廣播。到中秋節的傍晚,父親母親給家人分吃西瓜及難得的月餅。家養的花貓會順著倚牆槐樹爬上爬下,跳到東院牆上,又順著院牆躍上飯棚頂,自由出入。飯棚頂上常晒爺爺收割的蓖麻、蕎麥、穀子等五穀雜糧,我常爬在上邊玩耍乘涼,槐花飄香時,我和哥姐站在上邊用杆子摘槐花。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宅門

(大門倆側門枕石)

據說,爺爺謀生剛落腳時,在村裡借他人家的窩棚居住。這宅院是爺爺和父親用麵粉換的,換的時候面積比這大。院落大門口兩扇大門下面的兩塊門忱石,是爺爺請石匠鑿磨的,做工細緻,在村內少見。我想,這是爺爺發跡的表現,也有期盼子孫滿堂、生活富裕的良好願望。

七十年未,將飯棚及西屋拆除,返建成磚屋,母親在西屋度過了她的晚年。進入21世紀,村裡進行了舊房改造,建成一幢幢的樓房,現老宅己蕩然無存了。

爺爺奶奶走了, 爹孃走了,老宅沒有了,家鄉的老宅味,沒有了,但是,我想念這個老宅,想念著生我、養我、伴我成長的老宅!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七二年大哥同兒子建國在老宅院內

(後左側老西屋)

"

我的村莊座落在淄川東部,這裡就是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東工村。

淄川之地,夏商為青州之域,秦屬齊郡;西漢初建般陽縣;南北朝,元嘉五年(428年)為貝丘縣;隋開皇十八年(598年)為淄川縣。因淄河流經境內而得名,1956年以後稱淄川區,是歷史悠久,天傑地靈的地方。

洪山古時候被稱作“獅駝埠”,俗稱“大荒地”。1898年,清政府與德國簽訂《膠澳租借條約》,根據條約,1904年,德國人在大荒地建成豎井定名“黌山凹井”(淄礦集團機廠內),初以北臨“黌山”取名,大荒地先後有德國人、日本人進入,進行煤炭開採、鐵路鋪設及車站建立,隨著人口的聚集,從“黌山”到“洪山”,作為地名一步一步地逐漸代替了“大荒地”。1930年建黌山鎮後,‘黌山’逐漸以同音演變為‘洪山’,1937年改用洪山鎮。現淄礦集團院內仍遺存部分德日式風格的建築物。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遺存德日建築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遺存德式站房(洪山火車站)

東工村是德國人、日本人來了,他們在大荒地開鑿煤井時,煤井周邊逐步形成到此謀生人的聚住地,因位於“黌山凹井”東邊,俗名東工廠。

據講,大荒地“黌山凹井”煤井,周邊形成四大工廠,這裡的工廠不是工廠,廠即聚住地形成的村落,東工廠即東工村;北工廠即北工村;南工廠即太和村,原鎮政府舊址,俗稱南門;西工廠即三民村。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村莊距淄川城裡約十華里。村東鄰是短篇小說之王、《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故鄉蒲家莊;北依北大井,約3公里是春秋戰國名山黌山;南邊約2公里是淄博市第十五中學;西依北大井渣子堆。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老房子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北大井煤倉

村莊近依北大井渣子堆,這是德國人經營的山東路礦公司於1904年在淄川大荒地開鑿了第一個豎井,成立了淄川炭礦公司。

1910年11月,開鑿第二豎井,稱“馬爾他豎井”;1910年11月,德國人開鑿第三豎井,以當時德華礦務公司首席董事的名字命名為“海特爾井”,俗稱北大井。渣子堆是開釆北大井及附近煤井時,篩選煤炭後的礦渣日集月累堆集形成的,可以說,渣子堆伴隨村莊的形成、發展、生活,他更見證了東工村的百年滄桑。

小時候,我常帶上柳條筐子,腳踩著鬆淌的渣石爬上渣子堆。每當鍋車(俗語,礦山用帶軌翻鬥)傾卸礦渣時,躲避著滾衝下來的礦渣,撿拾遺落在煤渣縫隙的煤炭和銅磯(生產硫磺);有時,用鐵鉤在礦渣裡扒拉著尋找。煤炭用於取噯和做飯,剩餘煤炭和銅磯換取零錢補貼家用。當年為了生計,個個蓬頭垢面,在煤堆抹得像個小鬼,只有倆眼目光灼灼緊盯著傾卸下的煤渣,煤炭和銅磯搶撿到手後,我們會露出燦爛的笑容,那時只能看到一排雪白的牙齒……

七十年代,人們利用燃燒過的煤渣生產水泥,利用煤渣燒成磚塊,代替了傳統泥磚。渣子堆成為村民及附近村民賴依生活的來源之一。

六、七十年代,村莊約有百十戶人家的樣子,村民以種地、下井挖煤、燒窯為生。房屋多是土坯或門、窗用泥磚包裹,兩側屋山牆帶泥瓦的草房。村民多是到此地謀生人的後代,屬雜姓聚集的村莊。

渣子堆東腳下有條高低不平,曲折彎延的煤渣路,向南延伸至南門(鎮政府舊址)。村內街道巷口,縱橫交錯,道面狹窄,坑窪起伏,街道兩側樹木稀少可見,泥質街道,遇雨雪時節,泥濘難行。

我的家鄉,沒有歌曲唱出的山美水美的動人詞句,可留下我幼年時代的點點印跡。從老宅的家中瞭望著渣子堆,黑色渣子堆同渣子堆自燃後形成的紅色渣子堆,黑紅分明,在陽光的耀照下,有點立體感的美;夜深時,渣子堆時時傳來拉礦渣的鍋車,咔嚓、咔嚓的鐵軌聲,又傳來礦渣滾動的陣陣聲響,就象是疾風伴著海水撞擊岸石的浪濤聲;當黎明晨起,站在渣子堆上,向下望去,礦區閃爍幾盞燈光,牽引電車緩緩駛出,村裡炊煙繚繞,有點灰濛濛的美。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渣子堆東邊的東工村,村中央有盤石碾,從石碾向東約二十米,朝南的丁字路口處,東南拐角的地方就是我的老宅。

老宅門口西南不遠的路邊,有一棵懷抱粗、底部空洞的老國槐樹。從我記事起,古槐的軀幹就很粗,粗糙的樹皮突兀著,形成一個個的疙瘩,像個很老很老的乾枯老人。夏天,樹洞裡爬出一串串的黑螞蟻,樹身滲出的樹膘,抹在手上黏黏的;秋天,樹上結滿槐噹啷;冬天,北風吹的枝頭及乾癟槐噹啷嘩嘩響。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父親生前同家人在老宅

院落如同刀背形狀,從西南角大門進入,沿著一間西屋牆進入院內,一間北屋連三間北屋,西屋與北屋之間是隔著夾火道的雜物房。三間北屋的東窗下,有盤石磨,磨道旁倚東院牆生長一棵碗口粗的洋槐樹。門、窗是用木稜做的,冬天要用窗紙湖上。東南是飯棚,是微帶斜坡的平房,頂部是用爐渣灰和石灰混合抹平的。飯棚後是豬圈連著廁所。

房屋的空間都十分狹小,北屋一間是爺爺奶奶居住,有張羅漢床及長條桌子。北屋三間是父親母親及我們居住,進屋擺放著一張八仙桌加兩把羅圈椅子,家裡基本沒有象樣的傢俱。朦朧記的西屋裡,住著用車拉青石頭,肥城老家的堂哥及姑表哥,後來,這屋成了大哥結婚的婚房,屋內太小,洗臉盆只能放在掏砌的牆洞內,大哥娶嫂子過門後,不久,又添了侄子建國,老宅更顯的擁擠了。

入夏時,父親會在院內種上幾顆絲瓜,瓜秧爬滿院架,絲瓜花開的滿院芬香。有時傍晚,院中央放張小矮桌,放上大哥奢侈小收音機(六十年末,少數的笨重的臺坐式)收聽廣播。到中秋節的傍晚,父親母親給家人分吃西瓜及難得的月餅。家養的花貓會順著倚牆槐樹爬上爬下,跳到東院牆上,又順著院牆躍上飯棚頂,自由出入。飯棚頂上常晒爺爺收割的蓖麻、蕎麥、穀子等五穀雜糧,我常爬在上邊玩耍乘涼,槐花飄香時,我和哥姐站在上邊用杆子摘槐花。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宅門

(大門倆側門枕石)

據說,爺爺謀生剛落腳時,在村裡借他人家的窩棚居住。這宅院是爺爺和父親用麵粉換的,換的時候面積比這大。院落大門口兩扇大門下面的兩塊門忱石,是爺爺請石匠鑿磨的,做工細緻,在村內少見。我想,這是爺爺發跡的表現,也有期盼子孫滿堂、生活富裕的良好願望。

七十年未,將飯棚及西屋拆除,返建成磚屋,母親在西屋度過了她的晚年。進入21世紀,村裡進行了舊房改造,建成一幢幢的樓房,現老宅己蕩然無存了。

爺爺奶奶走了, 爹孃走了,老宅沒有了,家鄉的老宅味,沒有了,但是,我想念這個老宅,想念著生我、養我、伴我成長的老宅!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七二年大哥同兒子建國在老宅院內

(後左側老西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九三年春節家人在老宅內

(後三間北屋)

"

我的村莊座落在淄川東部,這裡就是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東工村。

淄川之地,夏商為青州之域,秦屬齊郡;西漢初建般陽縣;南北朝,元嘉五年(428年)為貝丘縣;隋開皇十八年(598年)為淄川縣。因淄河流經境內而得名,1956年以後稱淄川區,是歷史悠久,天傑地靈的地方。

洪山古時候被稱作“獅駝埠”,俗稱“大荒地”。1898年,清政府與德國簽訂《膠澳租借條約》,根據條約,1904年,德國人在大荒地建成豎井定名“黌山凹井”(淄礦集團機廠內),初以北臨“黌山”取名,大荒地先後有德國人、日本人進入,進行煤炭開採、鐵路鋪設及車站建立,隨著人口的聚集,從“黌山”到“洪山”,作為地名一步一步地逐漸代替了“大荒地”。1930年建黌山鎮後,‘黌山’逐漸以同音演變為‘洪山’,1937年改用洪山鎮。現淄礦集團院內仍遺存部分德日式風格的建築物。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遺存德日建築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遺存德式站房(洪山火車站)

東工村是德國人、日本人來了,他們在大荒地開鑿煤井時,煤井周邊逐步形成到此謀生人的聚住地,因位於“黌山凹井”東邊,俗名東工廠。

據講,大荒地“黌山凹井”煤井,周邊形成四大工廠,這裡的工廠不是工廠,廠即聚住地形成的村落,東工廠即東工村;北工廠即北工村;南工廠即太和村,原鎮政府舊址,俗稱南門;西工廠即三民村。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村莊距淄川城裡約十華里。村東鄰是短篇小說之王、《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故鄉蒲家莊;北依北大井,約3公里是春秋戰國名山黌山;南邊約2公里是淄博市第十五中學;西依北大井渣子堆。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老房子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北大井煤倉

村莊近依北大井渣子堆,這是德國人經營的山東路礦公司於1904年在淄川大荒地開鑿了第一個豎井,成立了淄川炭礦公司。

1910年11月,開鑿第二豎井,稱“馬爾他豎井”;1910年11月,德國人開鑿第三豎井,以當時德華礦務公司首席董事的名字命名為“海特爾井”,俗稱北大井。渣子堆是開釆北大井及附近煤井時,篩選煤炭後的礦渣日集月累堆集形成的,可以說,渣子堆伴隨村莊的形成、發展、生活,他更見證了東工村的百年滄桑。

小時候,我常帶上柳條筐子,腳踩著鬆淌的渣石爬上渣子堆。每當鍋車(俗語,礦山用帶軌翻鬥)傾卸礦渣時,躲避著滾衝下來的礦渣,撿拾遺落在煤渣縫隙的煤炭和銅磯(生產硫磺);有時,用鐵鉤在礦渣裡扒拉著尋找。煤炭用於取噯和做飯,剩餘煤炭和銅磯換取零錢補貼家用。當年為了生計,個個蓬頭垢面,在煤堆抹得像個小鬼,只有倆眼目光灼灼緊盯著傾卸下的煤渣,煤炭和銅磯搶撿到手後,我們會露出燦爛的笑容,那時只能看到一排雪白的牙齒……

七十年代,人們利用燃燒過的煤渣生產水泥,利用煤渣燒成磚塊,代替了傳統泥磚。渣子堆成為村民及附近村民賴依生活的來源之一。

六、七十年代,村莊約有百十戶人家的樣子,村民以種地、下井挖煤、燒窯為生。房屋多是土坯或門、窗用泥磚包裹,兩側屋山牆帶泥瓦的草房。村民多是到此地謀生人的後代,屬雜姓聚集的村莊。

渣子堆東腳下有條高低不平,曲折彎延的煤渣路,向南延伸至南門(鎮政府舊址)。村內街道巷口,縱橫交錯,道面狹窄,坑窪起伏,街道兩側樹木稀少可見,泥質街道,遇雨雪時節,泥濘難行。

我的家鄉,沒有歌曲唱出的山美水美的動人詞句,可留下我幼年時代的點點印跡。從老宅的家中瞭望著渣子堆,黑色渣子堆同渣子堆自燃後形成的紅色渣子堆,黑紅分明,在陽光的耀照下,有點立體感的美;夜深時,渣子堆時時傳來拉礦渣的鍋車,咔嚓、咔嚓的鐵軌聲,又傳來礦渣滾動的陣陣聲響,就象是疾風伴著海水撞擊岸石的浪濤聲;當黎明晨起,站在渣子堆上,向下望去,礦區閃爍幾盞燈光,牽引電車緩緩駛出,村裡炊煙繚繞,有點灰濛濛的美。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渣子堆東邊的東工村,村中央有盤石碾,從石碾向東約二十米,朝南的丁字路口處,東南拐角的地方就是我的老宅。

老宅門口西南不遠的路邊,有一棵懷抱粗、底部空洞的老國槐樹。從我記事起,古槐的軀幹就很粗,粗糙的樹皮突兀著,形成一個個的疙瘩,像個很老很老的乾枯老人。夏天,樹洞裡爬出一串串的黑螞蟻,樹身滲出的樹膘,抹在手上黏黏的;秋天,樹上結滿槐噹啷;冬天,北風吹的枝頭及乾癟槐噹啷嘩嘩響。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父親生前同家人在老宅

院落如同刀背形狀,從西南角大門進入,沿著一間西屋牆進入院內,一間北屋連三間北屋,西屋與北屋之間是隔著夾火道的雜物房。三間北屋的東窗下,有盤石磨,磨道旁倚東院牆生長一棵碗口粗的洋槐樹。門、窗是用木稜做的,冬天要用窗紙湖上。東南是飯棚,是微帶斜坡的平房,頂部是用爐渣灰和石灰混合抹平的。飯棚後是豬圈連著廁所。

房屋的空間都十分狹小,北屋一間是爺爺奶奶居住,有張羅漢床及長條桌子。北屋三間是父親母親及我們居住,進屋擺放著一張八仙桌加兩把羅圈椅子,家裡基本沒有象樣的傢俱。朦朧記的西屋裡,住著用車拉青石頭,肥城老家的堂哥及姑表哥,後來,這屋成了大哥結婚的婚房,屋內太小,洗臉盆只能放在掏砌的牆洞內,大哥娶嫂子過門後,不久,又添了侄子建國,老宅更顯的擁擠了。

入夏時,父親會在院內種上幾顆絲瓜,瓜秧爬滿院架,絲瓜花開的滿院芬香。有時傍晚,院中央放張小矮桌,放上大哥奢侈小收音機(六十年末,少數的笨重的臺坐式)收聽廣播。到中秋節的傍晚,父親母親給家人分吃西瓜及難得的月餅。家養的花貓會順著倚牆槐樹爬上爬下,跳到東院牆上,又順著院牆躍上飯棚頂,自由出入。飯棚頂上常晒爺爺收割的蓖麻、蕎麥、穀子等五穀雜糧,我常爬在上邊玩耍乘涼,槐花飄香時,我和哥姐站在上邊用杆子摘槐花。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宅門

(大門倆側門枕石)

據說,爺爺謀生剛落腳時,在村裡借他人家的窩棚居住。這宅院是爺爺和父親用麵粉換的,換的時候面積比這大。院落大門口兩扇大門下面的兩塊門忱石,是爺爺請石匠鑿磨的,做工細緻,在村內少見。我想,這是爺爺發跡的表現,也有期盼子孫滿堂、生活富裕的良好願望。

七十年未,將飯棚及西屋拆除,返建成磚屋,母親在西屋度過了她的晚年。進入21世紀,村裡進行了舊房改造,建成一幢幢的樓房,現老宅己蕩然無存了。

爺爺奶奶走了, 爹孃走了,老宅沒有了,家鄉的老宅味,沒有了,但是,我想念這個老宅,想念著生我、養我、伴我成長的老宅!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七二年大哥同兒子建國在老宅院內

(後左側老西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九三年春節家人在老宅內

(後三間北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九三春節孩子在老宅內

(後三間北屋)

"

我的村莊座落在淄川東部,這裡就是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東工村。

淄川之地,夏商為青州之域,秦屬齊郡;西漢初建般陽縣;南北朝,元嘉五年(428年)為貝丘縣;隋開皇十八年(598年)為淄川縣。因淄河流經境內而得名,1956年以後稱淄川區,是歷史悠久,天傑地靈的地方。

洪山古時候被稱作“獅駝埠”,俗稱“大荒地”。1898年,清政府與德國簽訂《膠澳租借條約》,根據條約,1904年,德國人在大荒地建成豎井定名“黌山凹井”(淄礦集團機廠內),初以北臨“黌山”取名,大荒地先後有德國人、日本人進入,進行煤炭開採、鐵路鋪設及車站建立,隨著人口的聚集,從“黌山”到“洪山”,作為地名一步一步地逐漸代替了“大荒地”。1930年建黌山鎮後,‘黌山’逐漸以同音演變為‘洪山’,1937年改用洪山鎮。現淄礦集團院內仍遺存部分德日式風格的建築物。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遺存德日建築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遺存德式站房(洪山火車站)

東工村是德國人、日本人來了,他們在大荒地開鑿煤井時,煤井周邊逐步形成到此謀生人的聚住地,因位於“黌山凹井”東邊,俗名東工廠。

據講,大荒地“黌山凹井”煤井,周邊形成四大工廠,這裡的工廠不是工廠,廠即聚住地形成的村落,東工廠即東工村;北工廠即北工村;南工廠即太和村,原鎮政府舊址,俗稱南門;西工廠即三民村。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村莊距淄川城裡約十華里。村東鄰是短篇小說之王、《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故鄉蒲家莊;北依北大井,約3公里是春秋戰國名山黌山;南邊約2公里是淄博市第十五中學;西依北大井渣子堆。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老房子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北大井煤倉

村莊近依北大井渣子堆,這是德國人經營的山東路礦公司於1904年在淄川大荒地開鑿了第一個豎井,成立了淄川炭礦公司。

1910年11月,開鑿第二豎井,稱“馬爾他豎井”;1910年11月,德國人開鑿第三豎井,以當時德華礦務公司首席董事的名字命名為“海特爾井”,俗稱北大井。渣子堆是開釆北大井及附近煤井時,篩選煤炭後的礦渣日集月累堆集形成的,可以說,渣子堆伴隨村莊的形成、發展、生活,他更見證了東工村的百年滄桑。

小時候,我常帶上柳條筐子,腳踩著鬆淌的渣石爬上渣子堆。每當鍋車(俗語,礦山用帶軌翻鬥)傾卸礦渣時,躲避著滾衝下來的礦渣,撿拾遺落在煤渣縫隙的煤炭和銅磯(生產硫磺);有時,用鐵鉤在礦渣裡扒拉著尋找。煤炭用於取噯和做飯,剩餘煤炭和銅磯換取零錢補貼家用。當年為了生計,個個蓬頭垢面,在煤堆抹得像個小鬼,只有倆眼目光灼灼緊盯著傾卸下的煤渣,煤炭和銅磯搶撿到手後,我們會露出燦爛的笑容,那時只能看到一排雪白的牙齒……

七十年代,人們利用燃燒過的煤渣生產水泥,利用煤渣燒成磚塊,代替了傳統泥磚。渣子堆成為村民及附近村民賴依生活的來源之一。

六、七十年代,村莊約有百十戶人家的樣子,村民以種地、下井挖煤、燒窯為生。房屋多是土坯或門、窗用泥磚包裹,兩側屋山牆帶泥瓦的草房。村民多是到此地謀生人的後代,屬雜姓聚集的村莊。

渣子堆東腳下有條高低不平,曲折彎延的煤渣路,向南延伸至南門(鎮政府舊址)。村內街道巷口,縱橫交錯,道面狹窄,坑窪起伏,街道兩側樹木稀少可見,泥質街道,遇雨雪時節,泥濘難行。

我的家鄉,沒有歌曲唱出的山美水美的動人詞句,可留下我幼年時代的點點印跡。從老宅的家中瞭望著渣子堆,黑色渣子堆同渣子堆自燃後形成的紅色渣子堆,黑紅分明,在陽光的耀照下,有點立體感的美;夜深時,渣子堆時時傳來拉礦渣的鍋車,咔嚓、咔嚓的鐵軌聲,又傳來礦渣滾動的陣陣聲響,就象是疾風伴著海水撞擊岸石的浪濤聲;當黎明晨起,站在渣子堆上,向下望去,礦區閃爍幾盞燈光,牽引電車緩緩駛出,村裡炊煙繚繞,有點灰濛濛的美。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渣子堆東邊的東工村,村中央有盤石碾,從石碾向東約二十米,朝南的丁字路口處,東南拐角的地方就是我的老宅。

老宅門口西南不遠的路邊,有一棵懷抱粗、底部空洞的老國槐樹。從我記事起,古槐的軀幹就很粗,粗糙的樹皮突兀著,形成一個個的疙瘩,像個很老很老的乾枯老人。夏天,樹洞裡爬出一串串的黑螞蟻,樹身滲出的樹膘,抹在手上黏黏的;秋天,樹上結滿槐噹啷;冬天,北風吹的枝頭及乾癟槐噹啷嘩嘩響。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父親生前同家人在老宅

院落如同刀背形狀,從西南角大門進入,沿著一間西屋牆進入院內,一間北屋連三間北屋,西屋與北屋之間是隔著夾火道的雜物房。三間北屋的東窗下,有盤石磨,磨道旁倚東院牆生長一棵碗口粗的洋槐樹。門、窗是用木稜做的,冬天要用窗紙湖上。東南是飯棚,是微帶斜坡的平房,頂部是用爐渣灰和石灰混合抹平的。飯棚後是豬圈連著廁所。

房屋的空間都十分狹小,北屋一間是爺爺奶奶居住,有張羅漢床及長條桌子。北屋三間是父親母親及我們居住,進屋擺放著一張八仙桌加兩把羅圈椅子,家裡基本沒有象樣的傢俱。朦朧記的西屋裡,住著用車拉青石頭,肥城老家的堂哥及姑表哥,後來,這屋成了大哥結婚的婚房,屋內太小,洗臉盆只能放在掏砌的牆洞內,大哥娶嫂子過門後,不久,又添了侄子建國,老宅更顯的擁擠了。

入夏時,父親會在院內種上幾顆絲瓜,瓜秧爬滿院架,絲瓜花開的滿院芬香。有時傍晚,院中央放張小矮桌,放上大哥奢侈小收音機(六十年末,少數的笨重的臺坐式)收聽廣播。到中秋節的傍晚,父親母親給家人分吃西瓜及難得的月餅。家養的花貓會順著倚牆槐樹爬上爬下,跳到東院牆上,又順著院牆躍上飯棚頂,自由出入。飯棚頂上常晒爺爺收割的蓖麻、蕎麥、穀子等五穀雜糧,我常爬在上邊玩耍乘涼,槐花飄香時,我和哥姐站在上邊用杆子摘槐花。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宅門

(大門倆側門枕石)

據說,爺爺謀生剛落腳時,在村裡借他人家的窩棚居住。這宅院是爺爺和父親用麵粉換的,換的時候面積比這大。院落大門口兩扇大門下面的兩塊門忱石,是爺爺請石匠鑿磨的,做工細緻,在村內少見。我想,這是爺爺發跡的表現,也有期盼子孫滿堂、生活富裕的良好願望。

七十年未,將飯棚及西屋拆除,返建成磚屋,母親在西屋度過了她的晚年。進入21世紀,村裡進行了舊房改造,建成一幢幢的樓房,現老宅己蕩然無存了。

爺爺奶奶走了, 爹孃走了,老宅沒有了,家鄉的老宅味,沒有了,但是,我想念這個老宅,想念著生我、養我、伴我成長的老宅!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七二年大哥同兒子建國在老宅院內

(後左側老西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九三年春節家人在老宅內

(後三間北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九三春節孩子在老宅內

(後三間北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母親生前同姑表妹及家人在老宅院內

(後:七十年代,返建後的東房屋)

"

我的村莊座落在淄川東部,這裡就是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東工村。

淄川之地,夏商為青州之域,秦屬齊郡;西漢初建般陽縣;南北朝,元嘉五年(428年)為貝丘縣;隋開皇十八年(598年)為淄川縣。因淄河流經境內而得名,1956年以後稱淄川區,是歷史悠久,天傑地靈的地方。

洪山古時候被稱作“獅駝埠”,俗稱“大荒地”。1898年,清政府與德國簽訂《膠澳租借條約》,根據條約,1904年,德國人在大荒地建成豎井定名“黌山凹井”(淄礦集團機廠內),初以北臨“黌山”取名,大荒地先後有德國人、日本人進入,進行煤炭開採、鐵路鋪設及車站建立,隨著人口的聚集,從“黌山”到“洪山”,作為地名一步一步地逐漸代替了“大荒地”。1930年建黌山鎮後,‘黌山’逐漸以同音演變為‘洪山’,1937年改用洪山鎮。現淄礦集團院內仍遺存部分德日式風格的建築物。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遺存德日建築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遺存德式站房(洪山火車站)

東工村是德國人、日本人來了,他們在大荒地開鑿煤井時,煤井周邊逐步形成到此謀生人的聚住地,因位於“黌山凹井”東邊,俗名東工廠。

據講,大荒地“黌山凹井”煤井,周邊形成四大工廠,這裡的工廠不是工廠,廠即聚住地形成的村落,東工廠即東工村;北工廠即北工村;南工廠即太和村,原鎮政府舊址,俗稱南門;西工廠即三民村。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村莊距淄川城裡約十華里。村東鄰是短篇小說之王、《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故鄉蒲家莊;北依北大井,約3公里是春秋戰國名山黌山;南邊約2公里是淄博市第十五中學;西依北大井渣子堆。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老房子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北大井煤倉

村莊近依北大井渣子堆,這是德國人經營的山東路礦公司於1904年在淄川大荒地開鑿了第一個豎井,成立了淄川炭礦公司。

1910年11月,開鑿第二豎井,稱“馬爾他豎井”;1910年11月,德國人開鑿第三豎井,以當時德華礦務公司首席董事的名字命名為“海特爾井”,俗稱北大井。渣子堆是開釆北大井及附近煤井時,篩選煤炭後的礦渣日集月累堆集形成的,可以說,渣子堆伴隨村莊的形成、發展、生活,他更見證了東工村的百年滄桑。

小時候,我常帶上柳條筐子,腳踩著鬆淌的渣石爬上渣子堆。每當鍋車(俗語,礦山用帶軌翻鬥)傾卸礦渣時,躲避著滾衝下來的礦渣,撿拾遺落在煤渣縫隙的煤炭和銅磯(生產硫磺);有時,用鐵鉤在礦渣裡扒拉著尋找。煤炭用於取噯和做飯,剩餘煤炭和銅磯換取零錢補貼家用。當年為了生計,個個蓬頭垢面,在煤堆抹得像個小鬼,只有倆眼目光灼灼緊盯著傾卸下的煤渣,煤炭和銅磯搶撿到手後,我們會露出燦爛的笑容,那時只能看到一排雪白的牙齒……

七十年代,人們利用燃燒過的煤渣生產水泥,利用煤渣燒成磚塊,代替了傳統泥磚。渣子堆成為村民及附近村民賴依生活的來源之一。

六、七十年代,村莊約有百十戶人家的樣子,村民以種地、下井挖煤、燒窯為生。房屋多是土坯或門、窗用泥磚包裹,兩側屋山牆帶泥瓦的草房。村民多是到此地謀生人的後代,屬雜姓聚集的村莊。

渣子堆東腳下有條高低不平,曲折彎延的煤渣路,向南延伸至南門(鎮政府舊址)。村內街道巷口,縱橫交錯,道面狹窄,坑窪起伏,街道兩側樹木稀少可見,泥質街道,遇雨雪時節,泥濘難行。

我的家鄉,沒有歌曲唱出的山美水美的動人詞句,可留下我幼年時代的點點印跡。從老宅的家中瞭望著渣子堆,黑色渣子堆同渣子堆自燃後形成的紅色渣子堆,黑紅分明,在陽光的耀照下,有點立體感的美;夜深時,渣子堆時時傳來拉礦渣的鍋車,咔嚓、咔嚓的鐵軌聲,又傳來礦渣滾動的陣陣聲響,就象是疾風伴著海水撞擊岸石的浪濤聲;當黎明晨起,站在渣子堆上,向下望去,礦區閃爍幾盞燈光,牽引電車緩緩駛出,村裡炊煙繚繞,有點灰濛濛的美。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渣子堆東邊的東工村,村中央有盤石碾,從石碾向東約二十米,朝南的丁字路口處,東南拐角的地方就是我的老宅。

老宅門口西南不遠的路邊,有一棵懷抱粗、底部空洞的老國槐樹。從我記事起,古槐的軀幹就很粗,粗糙的樹皮突兀著,形成一個個的疙瘩,像個很老很老的乾枯老人。夏天,樹洞裡爬出一串串的黑螞蟻,樹身滲出的樹膘,抹在手上黏黏的;秋天,樹上結滿槐噹啷;冬天,北風吹的枝頭及乾癟槐噹啷嘩嘩響。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父親生前同家人在老宅

院落如同刀背形狀,從西南角大門進入,沿著一間西屋牆進入院內,一間北屋連三間北屋,西屋與北屋之間是隔著夾火道的雜物房。三間北屋的東窗下,有盤石磨,磨道旁倚東院牆生長一棵碗口粗的洋槐樹。門、窗是用木稜做的,冬天要用窗紙湖上。東南是飯棚,是微帶斜坡的平房,頂部是用爐渣灰和石灰混合抹平的。飯棚後是豬圈連著廁所。

房屋的空間都十分狹小,北屋一間是爺爺奶奶居住,有張羅漢床及長條桌子。北屋三間是父親母親及我們居住,進屋擺放著一張八仙桌加兩把羅圈椅子,家裡基本沒有象樣的傢俱。朦朧記的西屋裡,住著用車拉青石頭,肥城老家的堂哥及姑表哥,後來,這屋成了大哥結婚的婚房,屋內太小,洗臉盆只能放在掏砌的牆洞內,大哥娶嫂子過門後,不久,又添了侄子建國,老宅更顯的擁擠了。

入夏時,父親會在院內種上幾顆絲瓜,瓜秧爬滿院架,絲瓜花開的滿院芬香。有時傍晚,院中央放張小矮桌,放上大哥奢侈小收音機(六十年末,少數的笨重的臺坐式)收聽廣播。到中秋節的傍晚,父親母親給家人分吃西瓜及難得的月餅。家養的花貓會順著倚牆槐樹爬上爬下,跳到東院牆上,又順著院牆躍上飯棚頂,自由出入。飯棚頂上常晒爺爺收割的蓖麻、蕎麥、穀子等五穀雜糧,我常爬在上邊玩耍乘涼,槐花飄香時,我和哥姐站在上邊用杆子摘槐花。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宅門

(大門倆側門枕石)

據說,爺爺謀生剛落腳時,在村裡借他人家的窩棚居住。這宅院是爺爺和父親用麵粉換的,換的時候面積比這大。院落大門口兩扇大門下面的兩塊門忱石,是爺爺請石匠鑿磨的,做工細緻,在村內少見。我想,這是爺爺發跡的表現,也有期盼子孫滿堂、生活富裕的良好願望。

七十年未,將飯棚及西屋拆除,返建成磚屋,母親在西屋度過了她的晚年。進入21世紀,村裡進行了舊房改造,建成一幢幢的樓房,現老宅己蕩然無存了。

爺爺奶奶走了, 爹孃走了,老宅沒有了,家鄉的老宅味,沒有了,但是,我想念這個老宅,想念著生我、養我、伴我成長的老宅!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七二年大哥同兒子建國在老宅院內

(後左側老西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九三年春節家人在老宅內

(後三間北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九三春節孩子在老宅內

(後三間北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母親生前同姑表妹及家人在老宅院內

(後:七十年代,返建後的東房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舊街道及房屋

"

我的村莊座落在淄川東部,這裡就是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東工村。

淄川之地,夏商為青州之域,秦屬齊郡;西漢初建般陽縣;南北朝,元嘉五年(428年)為貝丘縣;隋開皇十八年(598年)為淄川縣。因淄河流經境內而得名,1956年以後稱淄川區,是歷史悠久,天傑地靈的地方。

洪山古時候被稱作“獅駝埠”,俗稱“大荒地”。1898年,清政府與德國簽訂《膠澳租借條約》,根據條約,1904年,德國人在大荒地建成豎井定名“黌山凹井”(淄礦集團機廠內),初以北臨“黌山”取名,大荒地先後有德國人、日本人進入,進行煤炭開採、鐵路鋪設及車站建立,隨著人口的聚集,從“黌山”到“洪山”,作為地名一步一步地逐漸代替了“大荒地”。1930年建黌山鎮後,‘黌山’逐漸以同音演變為‘洪山’,1937年改用洪山鎮。現淄礦集團院內仍遺存部分德日式風格的建築物。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遺存德日建築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遺存德式站房(洪山火車站)

東工村是德國人、日本人來了,他們在大荒地開鑿煤井時,煤井周邊逐步形成到此謀生人的聚住地,因位於“黌山凹井”東邊,俗名東工廠。

據講,大荒地“黌山凹井”煤井,周邊形成四大工廠,這裡的工廠不是工廠,廠即聚住地形成的村落,東工廠即東工村;北工廠即北工村;南工廠即太和村,原鎮政府舊址,俗稱南門;西工廠即三民村。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村莊距淄川城裡約十華里。村東鄰是短篇小說之王、《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故鄉蒲家莊;北依北大井,約3公里是春秋戰國名山黌山;南邊約2公里是淄博市第十五中學;西依北大井渣子堆。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老房子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北大井煤倉

村莊近依北大井渣子堆,這是德國人經營的山東路礦公司於1904年在淄川大荒地開鑿了第一個豎井,成立了淄川炭礦公司。

1910年11月,開鑿第二豎井,稱“馬爾他豎井”;1910年11月,德國人開鑿第三豎井,以當時德華礦務公司首席董事的名字命名為“海特爾井”,俗稱北大井。渣子堆是開釆北大井及附近煤井時,篩選煤炭後的礦渣日集月累堆集形成的,可以說,渣子堆伴隨村莊的形成、發展、生活,他更見證了東工村的百年滄桑。

小時候,我常帶上柳條筐子,腳踩著鬆淌的渣石爬上渣子堆。每當鍋車(俗語,礦山用帶軌翻鬥)傾卸礦渣時,躲避著滾衝下來的礦渣,撿拾遺落在煤渣縫隙的煤炭和銅磯(生產硫磺);有時,用鐵鉤在礦渣裡扒拉著尋找。煤炭用於取噯和做飯,剩餘煤炭和銅磯換取零錢補貼家用。當年為了生計,個個蓬頭垢面,在煤堆抹得像個小鬼,只有倆眼目光灼灼緊盯著傾卸下的煤渣,煤炭和銅磯搶撿到手後,我們會露出燦爛的笑容,那時只能看到一排雪白的牙齒……

七十年代,人們利用燃燒過的煤渣生產水泥,利用煤渣燒成磚塊,代替了傳統泥磚。渣子堆成為村民及附近村民賴依生活的來源之一。

六、七十年代,村莊約有百十戶人家的樣子,村民以種地、下井挖煤、燒窯為生。房屋多是土坯或門、窗用泥磚包裹,兩側屋山牆帶泥瓦的草房。村民多是到此地謀生人的後代,屬雜姓聚集的村莊。

渣子堆東腳下有條高低不平,曲折彎延的煤渣路,向南延伸至南門(鎮政府舊址)。村內街道巷口,縱橫交錯,道面狹窄,坑窪起伏,街道兩側樹木稀少可見,泥質街道,遇雨雪時節,泥濘難行。

我的家鄉,沒有歌曲唱出的山美水美的動人詞句,可留下我幼年時代的點點印跡。從老宅的家中瞭望著渣子堆,黑色渣子堆同渣子堆自燃後形成的紅色渣子堆,黑紅分明,在陽光的耀照下,有點立體感的美;夜深時,渣子堆時時傳來拉礦渣的鍋車,咔嚓、咔嚓的鐵軌聲,又傳來礦渣滾動的陣陣聲響,就象是疾風伴著海水撞擊岸石的浪濤聲;當黎明晨起,站在渣子堆上,向下望去,礦區閃爍幾盞燈光,牽引電車緩緩駛出,村裡炊煙繚繞,有點灰濛濛的美。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渣子堆東邊的東工村,村中央有盤石碾,從石碾向東約二十米,朝南的丁字路口處,東南拐角的地方就是我的老宅。

老宅門口西南不遠的路邊,有一棵懷抱粗、底部空洞的老國槐樹。從我記事起,古槐的軀幹就很粗,粗糙的樹皮突兀著,形成一個個的疙瘩,像個很老很老的乾枯老人。夏天,樹洞裡爬出一串串的黑螞蟻,樹身滲出的樹膘,抹在手上黏黏的;秋天,樹上結滿槐噹啷;冬天,北風吹的枝頭及乾癟槐噹啷嘩嘩響。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父親生前同家人在老宅

院落如同刀背形狀,從西南角大門進入,沿著一間西屋牆進入院內,一間北屋連三間北屋,西屋與北屋之間是隔著夾火道的雜物房。三間北屋的東窗下,有盤石磨,磨道旁倚東院牆生長一棵碗口粗的洋槐樹。門、窗是用木稜做的,冬天要用窗紙湖上。東南是飯棚,是微帶斜坡的平房,頂部是用爐渣灰和石灰混合抹平的。飯棚後是豬圈連著廁所。

房屋的空間都十分狹小,北屋一間是爺爺奶奶居住,有張羅漢床及長條桌子。北屋三間是父親母親及我們居住,進屋擺放著一張八仙桌加兩把羅圈椅子,家裡基本沒有象樣的傢俱。朦朧記的西屋裡,住著用車拉青石頭,肥城老家的堂哥及姑表哥,後來,這屋成了大哥結婚的婚房,屋內太小,洗臉盆只能放在掏砌的牆洞內,大哥娶嫂子過門後,不久,又添了侄子建國,老宅更顯的擁擠了。

入夏時,父親會在院內種上幾顆絲瓜,瓜秧爬滿院架,絲瓜花開的滿院芬香。有時傍晚,院中央放張小矮桌,放上大哥奢侈小收音機(六十年末,少數的笨重的臺坐式)收聽廣播。到中秋節的傍晚,父親母親給家人分吃西瓜及難得的月餅。家養的花貓會順著倚牆槐樹爬上爬下,跳到東院牆上,又順著院牆躍上飯棚頂,自由出入。飯棚頂上常晒爺爺收割的蓖麻、蕎麥、穀子等五穀雜糧,我常爬在上邊玩耍乘涼,槐花飄香時,我和哥姐站在上邊用杆子摘槐花。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宅門

(大門倆側門枕石)

據說,爺爺謀生剛落腳時,在村裡借他人家的窩棚居住。這宅院是爺爺和父親用麵粉換的,換的時候面積比這大。院落大門口兩扇大門下面的兩塊門忱石,是爺爺請石匠鑿磨的,做工細緻,在村內少見。我想,這是爺爺發跡的表現,也有期盼子孫滿堂、生活富裕的良好願望。

七十年未,將飯棚及西屋拆除,返建成磚屋,母親在西屋度過了她的晚年。進入21世紀,村裡進行了舊房改造,建成一幢幢的樓房,現老宅己蕩然無存了。

爺爺奶奶走了, 爹孃走了,老宅沒有了,家鄉的老宅味,沒有了,但是,我想念這個老宅,想念著生我、養我、伴我成長的老宅!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七二年大哥同兒子建國在老宅院內

(後左側老西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九三年春節家人在老宅內

(後三間北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九三春節孩子在老宅內

(後三間北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母親生前同姑表妹及家人在老宅院內

(後:七十年代,返建後的東房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舊街道及房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東工村新居

小時候,家宅的老西屋裡,住著幾位拉地排車的人。

夜色降臨時,我跟隨在他們身邊,用好奇眼神盯著他們,他們雙手用力,用根圓圓的管子給軲轆打氣,感覺挺好玩的,後來知道,他們是宋傳和、宋家坤、尹成水、張德懷,這是老家的人,從事給石灰窯拉青石頭的營生,這是我對老家人的朦朧印象。

後來,這幾位拉地排車人陸續回老家了。幾年後,爺爺去世了。上二年級時,老師剛教拼音,娘讓我倆(孿生二哥宋家祿)請假,說帶我倆陪奶奶回肥城老家。那時候,耳邊常聽見潮泉柳溝道朗這些話語,說我爺爺是從肥城來到東工村,哥哥姐姐小時候都在老家待過,老家出地瓜和花生。

那時是人民公社化的年代,村(大隊)中耕地多是種玉米和小麥,家家戶戶基本是煎餅鹹菜,想到帶甜味的地瓜及油香的花生,又能坐著汽車到很遠老家去,心裡充滿喜愉和向望。

我們是從淄川東橋頭坐的汽車。進站時,我站在印有尺度的牆壁前,剛剛達到購全票的身高,因站務人員同我娘熟悉,買了張半票。後來從老家坐火車回來,又買半票,出站時,被攔著驗票,我娘將保留的汽車票讓他們看,才順利出站,這是我首次遠離淄博及乘坐火車。

"

我的村莊座落在淄川東部,這裡就是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東工村。

淄川之地,夏商為青州之域,秦屬齊郡;西漢初建般陽縣;南北朝,元嘉五年(428年)為貝丘縣;隋開皇十八年(598年)為淄川縣。因淄河流經境內而得名,1956年以後稱淄川區,是歷史悠久,天傑地靈的地方。

洪山古時候被稱作“獅駝埠”,俗稱“大荒地”。1898年,清政府與德國簽訂《膠澳租借條約》,根據條約,1904年,德國人在大荒地建成豎井定名“黌山凹井”(淄礦集團機廠內),初以北臨“黌山”取名,大荒地先後有德國人、日本人進入,進行煤炭開採、鐵路鋪設及車站建立,隨著人口的聚集,從“黌山”到“洪山”,作為地名一步一步地逐漸代替了“大荒地”。1930年建黌山鎮後,‘黌山’逐漸以同音演變為‘洪山’,1937年改用洪山鎮。現淄礦集團院內仍遺存部分德日式風格的建築物。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遺存德日建築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遺存德式站房(洪山火車站)

東工村是德國人、日本人來了,他們在大荒地開鑿煤井時,煤井周邊逐步形成到此謀生人的聚住地,因位於“黌山凹井”東邊,俗名東工廠。

據講,大荒地“黌山凹井”煤井,周邊形成四大工廠,這裡的工廠不是工廠,廠即聚住地形成的村落,東工廠即東工村;北工廠即北工村;南工廠即太和村,原鎮政府舊址,俗稱南門;西工廠即三民村。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村莊距淄川城裡約十華里。村東鄰是短篇小說之王、《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故鄉蒲家莊;北依北大井,約3公里是春秋戰國名山黌山;南邊約2公里是淄博市第十五中學;西依北大井渣子堆。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老房子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北大井煤倉

村莊近依北大井渣子堆,這是德國人經營的山東路礦公司於1904年在淄川大荒地開鑿了第一個豎井,成立了淄川炭礦公司。

1910年11月,開鑿第二豎井,稱“馬爾他豎井”;1910年11月,德國人開鑿第三豎井,以當時德華礦務公司首席董事的名字命名為“海特爾井”,俗稱北大井。渣子堆是開釆北大井及附近煤井時,篩選煤炭後的礦渣日集月累堆集形成的,可以說,渣子堆伴隨村莊的形成、發展、生活,他更見證了東工村的百年滄桑。

小時候,我常帶上柳條筐子,腳踩著鬆淌的渣石爬上渣子堆。每當鍋車(俗語,礦山用帶軌翻鬥)傾卸礦渣時,躲避著滾衝下來的礦渣,撿拾遺落在煤渣縫隙的煤炭和銅磯(生產硫磺);有時,用鐵鉤在礦渣裡扒拉著尋找。煤炭用於取噯和做飯,剩餘煤炭和銅磯換取零錢補貼家用。當年為了生計,個個蓬頭垢面,在煤堆抹得像個小鬼,只有倆眼目光灼灼緊盯著傾卸下的煤渣,煤炭和銅磯搶撿到手後,我們會露出燦爛的笑容,那時只能看到一排雪白的牙齒……

七十年代,人們利用燃燒過的煤渣生產水泥,利用煤渣燒成磚塊,代替了傳統泥磚。渣子堆成為村民及附近村民賴依生活的來源之一。

六、七十年代,村莊約有百十戶人家的樣子,村民以種地、下井挖煤、燒窯為生。房屋多是土坯或門、窗用泥磚包裹,兩側屋山牆帶泥瓦的草房。村民多是到此地謀生人的後代,屬雜姓聚集的村莊。

渣子堆東腳下有條高低不平,曲折彎延的煤渣路,向南延伸至南門(鎮政府舊址)。村內街道巷口,縱橫交錯,道面狹窄,坑窪起伏,街道兩側樹木稀少可見,泥質街道,遇雨雪時節,泥濘難行。

我的家鄉,沒有歌曲唱出的山美水美的動人詞句,可留下我幼年時代的點點印跡。從老宅的家中瞭望著渣子堆,黑色渣子堆同渣子堆自燃後形成的紅色渣子堆,黑紅分明,在陽光的耀照下,有點立體感的美;夜深時,渣子堆時時傳來拉礦渣的鍋車,咔嚓、咔嚓的鐵軌聲,又傳來礦渣滾動的陣陣聲響,就象是疾風伴著海水撞擊岸石的浪濤聲;當黎明晨起,站在渣子堆上,向下望去,礦區閃爍幾盞燈光,牽引電車緩緩駛出,村裡炊煙繚繞,有點灰濛濛的美。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渣子堆東邊的東工村,村中央有盤石碾,從石碾向東約二十米,朝南的丁字路口處,東南拐角的地方就是我的老宅。

老宅門口西南不遠的路邊,有一棵懷抱粗、底部空洞的老國槐樹。從我記事起,古槐的軀幹就很粗,粗糙的樹皮突兀著,形成一個個的疙瘩,像個很老很老的乾枯老人。夏天,樹洞裡爬出一串串的黑螞蟻,樹身滲出的樹膘,抹在手上黏黏的;秋天,樹上結滿槐噹啷;冬天,北風吹的枝頭及乾癟槐噹啷嘩嘩響。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父親生前同家人在老宅

院落如同刀背形狀,從西南角大門進入,沿著一間西屋牆進入院內,一間北屋連三間北屋,西屋與北屋之間是隔著夾火道的雜物房。三間北屋的東窗下,有盤石磨,磨道旁倚東院牆生長一棵碗口粗的洋槐樹。門、窗是用木稜做的,冬天要用窗紙湖上。東南是飯棚,是微帶斜坡的平房,頂部是用爐渣灰和石灰混合抹平的。飯棚後是豬圈連著廁所。

房屋的空間都十分狹小,北屋一間是爺爺奶奶居住,有張羅漢床及長條桌子。北屋三間是父親母親及我們居住,進屋擺放著一張八仙桌加兩把羅圈椅子,家裡基本沒有象樣的傢俱。朦朧記的西屋裡,住著用車拉青石頭,肥城老家的堂哥及姑表哥,後來,這屋成了大哥結婚的婚房,屋內太小,洗臉盆只能放在掏砌的牆洞內,大哥娶嫂子過門後,不久,又添了侄子建國,老宅更顯的擁擠了。

入夏時,父親會在院內種上幾顆絲瓜,瓜秧爬滿院架,絲瓜花開的滿院芬香。有時傍晚,院中央放張小矮桌,放上大哥奢侈小收音機(六十年末,少數的笨重的臺坐式)收聽廣播。到中秋節的傍晚,父親母親給家人分吃西瓜及難得的月餅。家養的花貓會順著倚牆槐樹爬上爬下,跳到東院牆上,又順著院牆躍上飯棚頂,自由出入。飯棚頂上常晒爺爺收割的蓖麻、蕎麥、穀子等五穀雜糧,我常爬在上邊玩耍乘涼,槐花飄香時,我和哥姐站在上邊用杆子摘槐花。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宅門

(大門倆側門枕石)

據說,爺爺謀生剛落腳時,在村裡借他人家的窩棚居住。這宅院是爺爺和父親用麵粉換的,換的時候面積比這大。院落大門口兩扇大門下面的兩塊門忱石,是爺爺請石匠鑿磨的,做工細緻,在村內少見。我想,這是爺爺發跡的表現,也有期盼子孫滿堂、生活富裕的良好願望。

七十年未,將飯棚及西屋拆除,返建成磚屋,母親在西屋度過了她的晚年。進入21世紀,村裡進行了舊房改造,建成一幢幢的樓房,現老宅己蕩然無存了。

爺爺奶奶走了, 爹孃走了,老宅沒有了,家鄉的老宅味,沒有了,但是,我想念這個老宅,想念著生我、養我、伴我成長的老宅!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七二年大哥同兒子建國在老宅院內

(後左側老西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九三年春節家人在老宅內

(後三間北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九三春節孩子在老宅內

(後三間北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母親生前同姑表妹及家人在老宅院內

(後:七十年代,返建後的東房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舊街道及房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東工村新居

小時候,家宅的老西屋裡,住著幾位拉地排車的人。

夜色降臨時,我跟隨在他們身邊,用好奇眼神盯著他們,他們雙手用力,用根圓圓的管子給軲轆打氣,感覺挺好玩的,後來知道,他們是宋傳和、宋家坤、尹成水、張德懷,這是老家的人,從事給石灰窯拉青石頭的營生,這是我對老家人的朦朧印象。

後來,這幾位拉地排車人陸續回老家了。幾年後,爺爺去世了。上二年級時,老師剛教拼音,娘讓我倆(孿生二哥宋家祿)請假,說帶我倆陪奶奶回肥城老家。那時候,耳邊常聽見潮泉柳溝道朗這些話語,說我爺爺是從肥城來到東工村,哥哥姐姐小時候都在老家待過,老家出地瓜和花生。

那時是人民公社化的年代,村(大隊)中耕地多是種玉米和小麥,家家戶戶基本是煎餅鹹菜,想到帶甜味的地瓜及油香的花生,又能坐著汽車到很遠老家去,心裡充滿喜愉和向望。

我們是從淄川東橋頭坐的汽車。進站時,我站在印有尺度的牆壁前,剛剛達到購全票的身高,因站務人員同我娘熟悉,買了張半票。後來從老家坐火車回來,又買半票,出站時,被攔著驗票,我娘將保留的汽車票讓他們看,才順利出站,這是我首次遠離淄博及乘坐火車。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山路

"

我的村莊座落在淄川東部,這裡就是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東工村。

淄川之地,夏商為青州之域,秦屬齊郡;西漢初建般陽縣;南北朝,元嘉五年(428年)為貝丘縣;隋開皇十八年(598年)為淄川縣。因淄河流經境內而得名,1956年以後稱淄川區,是歷史悠久,天傑地靈的地方。

洪山古時候被稱作“獅駝埠”,俗稱“大荒地”。1898年,清政府與德國簽訂《膠澳租借條約》,根據條約,1904年,德國人在大荒地建成豎井定名“黌山凹井”(淄礦集團機廠內),初以北臨“黌山”取名,大荒地先後有德國人、日本人進入,進行煤炭開採、鐵路鋪設及車站建立,隨著人口的聚集,從“黌山”到“洪山”,作為地名一步一步地逐漸代替了“大荒地”。1930年建黌山鎮後,‘黌山’逐漸以同音演變為‘洪山’,1937年改用洪山鎮。現淄礦集團院內仍遺存部分德日式風格的建築物。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遺存德日建築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遺存德式站房(洪山火車站)

東工村是德國人、日本人來了,他們在大荒地開鑿煤井時,煤井周邊逐步形成到此謀生人的聚住地,因位於“黌山凹井”東邊,俗名東工廠。

據講,大荒地“黌山凹井”煤井,周邊形成四大工廠,這裡的工廠不是工廠,廠即聚住地形成的村落,東工廠即東工村;北工廠即北工村;南工廠即太和村,原鎮政府舊址,俗稱南門;西工廠即三民村。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村莊距淄川城裡約十華里。村東鄰是短篇小說之王、《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故鄉蒲家莊;北依北大井,約3公里是春秋戰國名山黌山;南邊約2公里是淄博市第十五中學;西依北大井渣子堆。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老房子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北大井煤倉

村莊近依北大井渣子堆,這是德國人經營的山東路礦公司於1904年在淄川大荒地開鑿了第一個豎井,成立了淄川炭礦公司。

1910年11月,開鑿第二豎井,稱“馬爾他豎井”;1910年11月,德國人開鑿第三豎井,以當時德華礦務公司首席董事的名字命名為“海特爾井”,俗稱北大井。渣子堆是開釆北大井及附近煤井時,篩選煤炭後的礦渣日集月累堆集形成的,可以說,渣子堆伴隨村莊的形成、發展、生活,他更見證了東工村的百年滄桑。

小時候,我常帶上柳條筐子,腳踩著鬆淌的渣石爬上渣子堆。每當鍋車(俗語,礦山用帶軌翻鬥)傾卸礦渣時,躲避著滾衝下來的礦渣,撿拾遺落在煤渣縫隙的煤炭和銅磯(生產硫磺);有時,用鐵鉤在礦渣裡扒拉著尋找。煤炭用於取噯和做飯,剩餘煤炭和銅磯換取零錢補貼家用。當年為了生計,個個蓬頭垢面,在煤堆抹得像個小鬼,只有倆眼目光灼灼緊盯著傾卸下的煤渣,煤炭和銅磯搶撿到手後,我們會露出燦爛的笑容,那時只能看到一排雪白的牙齒……

七十年代,人們利用燃燒過的煤渣生產水泥,利用煤渣燒成磚塊,代替了傳統泥磚。渣子堆成為村民及附近村民賴依生活的來源之一。

六、七十年代,村莊約有百十戶人家的樣子,村民以種地、下井挖煤、燒窯為生。房屋多是土坯或門、窗用泥磚包裹,兩側屋山牆帶泥瓦的草房。村民多是到此地謀生人的後代,屬雜姓聚集的村莊。

渣子堆東腳下有條高低不平,曲折彎延的煤渣路,向南延伸至南門(鎮政府舊址)。村內街道巷口,縱橫交錯,道面狹窄,坑窪起伏,街道兩側樹木稀少可見,泥質街道,遇雨雪時節,泥濘難行。

我的家鄉,沒有歌曲唱出的山美水美的動人詞句,可留下我幼年時代的點點印跡。從老宅的家中瞭望著渣子堆,黑色渣子堆同渣子堆自燃後形成的紅色渣子堆,黑紅分明,在陽光的耀照下,有點立體感的美;夜深時,渣子堆時時傳來拉礦渣的鍋車,咔嚓、咔嚓的鐵軌聲,又傳來礦渣滾動的陣陣聲響,就象是疾風伴著海水撞擊岸石的浪濤聲;當黎明晨起,站在渣子堆上,向下望去,礦區閃爍幾盞燈光,牽引電車緩緩駛出,村裡炊煙繚繞,有點灰濛濛的美。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渣子堆東邊的東工村,村中央有盤石碾,從石碾向東約二十米,朝南的丁字路口處,東南拐角的地方就是我的老宅。

老宅門口西南不遠的路邊,有一棵懷抱粗、底部空洞的老國槐樹。從我記事起,古槐的軀幹就很粗,粗糙的樹皮突兀著,形成一個個的疙瘩,像個很老很老的乾枯老人。夏天,樹洞裡爬出一串串的黑螞蟻,樹身滲出的樹膘,抹在手上黏黏的;秋天,樹上結滿槐噹啷;冬天,北風吹的枝頭及乾癟槐噹啷嘩嘩響。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父親生前同家人在老宅

院落如同刀背形狀,從西南角大門進入,沿著一間西屋牆進入院內,一間北屋連三間北屋,西屋與北屋之間是隔著夾火道的雜物房。三間北屋的東窗下,有盤石磨,磨道旁倚東院牆生長一棵碗口粗的洋槐樹。門、窗是用木稜做的,冬天要用窗紙湖上。東南是飯棚,是微帶斜坡的平房,頂部是用爐渣灰和石灰混合抹平的。飯棚後是豬圈連著廁所。

房屋的空間都十分狹小,北屋一間是爺爺奶奶居住,有張羅漢床及長條桌子。北屋三間是父親母親及我們居住,進屋擺放著一張八仙桌加兩把羅圈椅子,家裡基本沒有象樣的傢俱。朦朧記的西屋裡,住著用車拉青石頭,肥城老家的堂哥及姑表哥,後來,這屋成了大哥結婚的婚房,屋內太小,洗臉盆只能放在掏砌的牆洞內,大哥娶嫂子過門後,不久,又添了侄子建國,老宅更顯的擁擠了。

入夏時,父親會在院內種上幾顆絲瓜,瓜秧爬滿院架,絲瓜花開的滿院芬香。有時傍晚,院中央放張小矮桌,放上大哥奢侈小收音機(六十年末,少數的笨重的臺坐式)收聽廣播。到中秋節的傍晚,父親母親給家人分吃西瓜及難得的月餅。家養的花貓會順著倚牆槐樹爬上爬下,跳到東院牆上,又順著院牆躍上飯棚頂,自由出入。飯棚頂上常晒爺爺收割的蓖麻、蕎麥、穀子等五穀雜糧,我常爬在上邊玩耍乘涼,槐花飄香時,我和哥姐站在上邊用杆子摘槐花。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宅門

(大門倆側門枕石)

據說,爺爺謀生剛落腳時,在村裡借他人家的窩棚居住。這宅院是爺爺和父親用麵粉換的,換的時候面積比這大。院落大門口兩扇大門下面的兩塊門忱石,是爺爺請石匠鑿磨的,做工細緻,在村內少見。我想,這是爺爺發跡的表現,也有期盼子孫滿堂、生活富裕的良好願望。

七十年未,將飯棚及西屋拆除,返建成磚屋,母親在西屋度過了她的晚年。進入21世紀,村裡進行了舊房改造,建成一幢幢的樓房,現老宅己蕩然無存了。

爺爺奶奶走了, 爹孃走了,老宅沒有了,家鄉的老宅味,沒有了,但是,我想念這個老宅,想念著生我、養我、伴我成長的老宅!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七二年大哥同兒子建國在老宅院內

(後左側老西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九三年春節家人在老宅內

(後三間北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九三春節孩子在老宅內

(後三間北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母親生前同姑表妹及家人在老宅院內

(後:七十年代,返建後的東房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舊街道及房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東工村新居

小時候,家宅的老西屋裡,住著幾位拉地排車的人。

夜色降臨時,我跟隨在他們身邊,用好奇眼神盯著他們,他們雙手用力,用根圓圓的管子給軲轆打氣,感覺挺好玩的,後來知道,他們是宋傳和、宋家坤、尹成水、張德懷,這是老家的人,從事給石灰窯拉青石頭的營生,這是我對老家人的朦朧印象。

後來,這幾位拉地排車人陸續回老家了。幾年後,爺爺去世了。上二年級時,老師剛教拼音,娘讓我倆(孿生二哥宋家祿)請假,說帶我倆陪奶奶回肥城老家。那時候,耳邊常聽見潮泉柳溝道朗這些話語,說我爺爺是從肥城來到東工村,哥哥姐姐小時候都在老家待過,老家出地瓜和花生。

那時是人民公社化的年代,村(大隊)中耕地多是種玉米和小麥,家家戶戶基本是煎餅鹹菜,想到帶甜味的地瓜及油香的花生,又能坐著汽車到很遠老家去,心裡充滿喜愉和向望。

我們是從淄川東橋頭坐的汽車。進站時,我站在印有尺度的牆壁前,剛剛達到購全票的身高,因站務人員同我娘熟悉,買了張半票。後來從老家坐火車回來,又買半票,出站時,被攔著驗票,我娘將保留的汽車票讓他們看,才順利出站,這是我首次遠離淄博及乘坐火車。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山路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村莊

"

我的村莊座落在淄川東部,這裡就是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東工村。

淄川之地,夏商為青州之域,秦屬齊郡;西漢初建般陽縣;南北朝,元嘉五年(428年)為貝丘縣;隋開皇十八年(598年)為淄川縣。因淄河流經境內而得名,1956年以後稱淄川區,是歷史悠久,天傑地靈的地方。

洪山古時候被稱作“獅駝埠”,俗稱“大荒地”。1898年,清政府與德國簽訂《膠澳租借條約》,根據條約,1904年,德國人在大荒地建成豎井定名“黌山凹井”(淄礦集團機廠內),初以北臨“黌山”取名,大荒地先後有德國人、日本人進入,進行煤炭開採、鐵路鋪設及車站建立,隨著人口的聚集,從“黌山”到“洪山”,作為地名一步一步地逐漸代替了“大荒地”。1930年建黌山鎮後,‘黌山’逐漸以同音演變為‘洪山’,1937年改用洪山鎮。現淄礦集團院內仍遺存部分德日式風格的建築物。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遺存德日建築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遺存德式站房(洪山火車站)

東工村是德國人、日本人來了,他們在大荒地開鑿煤井時,煤井周邊逐步形成到此謀生人的聚住地,因位於“黌山凹井”東邊,俗名東工廠。

據講,大荒地“黌山凹井”煤井,周邊形成四大工廠,這裡的工廠不是工廠,廠即聚住地形成的村落,東工廠即東工村;北工廠即北工村;南工廠即太和村,原鎮政府舊址,俗稱南門;西工廠即三民村。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村莊距淄川城裡約十華里。村東鄰是短篇小說之王、《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故鄉蒲家莊;北依北大井,約3公里是春秋戰國名山黌山;南邊約2公里是淄博市第十五中學;西依北大井渣子堆。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老房子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北大井煤倉

村莊近依北大井渣子堆,這是德國人經營的山東路礦公司於1904年在淄川大荒地開鑿了第一個豎井,成立了淄川炭礦公司。

1910年11月,開鑿第二豎井,稱“馬爾他豎井”;1910年11月,德國人開鑿第三豎井,以當時德華礦務公司首席董事的名字命名為“海特爾井”,俗稱北大井。渣子堆是開釆北大井及附近煤井時,篩選煤炭後的礦渣日集月累堆集形成的,可以說,渣子堆伴隨村莊的形成、發展、生活,他更見證了東工村的百年滄桑。

小時候,我常帶上柳條筐子,腳踩著鬆淌的渣石爬上渣子堆。每當鍋車(俗語,礦山用帶軌翻鬥)傾卸礦渣時,躲避著滾衝下來的礦渣,撿拾遺落在煤渣縫隙的煤炭和銅磯(生產硫磺);有時,用鐵鉤在礦渣裡扒拉著尋找。煤炭用於取噯和做飯,剩餘煤炭和銅磯換取零錢補貼家用。當年為了生計,個個蓬頭垢面,在煤堆抹得像個小鬼,只有倆眼目光灼灼緊盯著傾卸下的煤渣,煤炭和銅磯搶撿到手後,我們會露出燦爛的笑容,那時只能看到一排雪白的牙齒……

七十年代,人們利用燃燒過的煤渣生產水泥,利用煤渣燒成磚塊,代替了傳統泥磚。渣子堆成為村民及附近村民賴依生活的來源之一。

六、七十年代,村莊約有百十戶人家的樣子,村民以種地、下井挖煤、燒窯為生。房屋多是土坯或門、窗用泥磚包裹,兩側屋山牆帶泥瓦的草房。村民多是到此地謀生人的後代,屬雜姓聚集的村莊。

渣子堆東腳下有條高低不平,曲折彎延的煤渣路,向南延伸至南門(鎮政府舊址)。村內街道巷口,縱橫交錯,道面狹窄,坑窪起伏,街道兩側樹木稀少可見,泥質街道,遇雨雪時節,泥濘難行。

我的家鄉,沒有歌曲唱出的山美水美的動人詞句,可留下我幼年時代的點點印跡。從老宅的家中瞭望著渣子堆,黑色渣子堆同渣子堆自燃後形成的紅色渣子堆,黑紅分明,在陽光的耀照下,有點立體感的美;夜深時,渣子堆時時傳來拉礦渣的鍋車,咔嚓、咔嚓的鐵軌聲,又傳來礦渣滾動的陣陣聲響,就象是疾風伴著海水撞擊岸石的浪濤聲;當黎明晨起,站在渣子堆上,向下望去,礦區閃爍幾盞燈光,牽引電車緩緩駛出,村裡炊煙繚繞,有點灰濛濛的美。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渣子堆東邊的東工村,村中央有盤石碾,從石碾向東約二十米,朝南的丁字路口處,東南拐角的地方就是我的老宅。

老宅門口西南不遠的路邊,有一棵懷抱粗、底部空洞的老國槐樹。從我記事起,古槐的軀幹就很粗,粗糙的樹皮突兀著,形成一個個的疙瘩,像個很老很老的乾枯老人。夏天,樹洞裡爬出一串串的黑螞蟻,樹身滲出的樹膘,抹在手上黏黏的;秋天,樹上結滿槐噹啷;冬天,北風吹的枝頭及乾癟槐噹啷嘩嘩響。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父親生前同家人在老宅

院落如同刀背形狀,從西南角大門進入,沿著一間西屋牆進入院內,一間北屋連三間北屋,西屋與北屋之間是隔著夾火道的雜物房。三間北屋的東窗下,有盤石磨,磨道旁倚東院牆生長一棵碗口粗的洋槐樹。門、窗是用木稜做的,冬天要用窗紙湖上。東南是飯棚,是微帶斜坡的平房,頂部是用爐渣灰和石灰混合抹平的。飯棚後是豬圈連著廁所。

房屋的空間都十分狹小,北屋一間是爺爺奶奶居住,有張羅漢床及長條桌子。北屋三間是父親母親及我們居住,進屋擺放著一張八仙桌加兩把羅圈椅子,家裡基本沒有象樣的傢俱。朦朧記的西屋裡,住著用車拉青石頭,肥城老家的堂哥及姑表哥,後來,這屋成了大哥結婚的婚房,屋內太小,洗臉盆只能放在掏砌的牆洞內,大哥娶嫂子過門後,不久,又添了侄子建國,老宅更顯的擁擠了。

入夏時,父親會在院內種上幾顆絲瓜,瓜秧爬滿院架,絲瓜花開的滿院芬香。有時傍晚,院中央放張小矮桌,放上大哥奢侈小收音機(六十年末,少數的笨重的臺坐式)收聽廣播。到中秋節的傍晚,父親母親給家人分吃西瓜及難得的月餅。家養的花貓會順著倚牆槐樹爬上爬下,跳到東院牆上,又順著院牆躍上飯棚頂,自由出入。飯棚頂上常晒爺爺收割的蓖麻、蕎麥、穀子等五穀雜糧,我常爬在上邊玩耍乘涼,槐花飄香時,我和哥姐站在上邊用杆子摘槐花。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宅門

(大門倆側門枕石)

據說,爺爺謀生剛落腳時,在村裡借他人家的窩棚居住。這宅院是爺爺和父親用麵粉換的,換的時候面積比這大。院落大門口兩扇大門下面的兩塊門忱石,是爺爺請石匠鑿磨的,做工細緻,在村內少見。我想,這是爺爺發跡的表現,也有期盼子孫滿堂、生活富裕的良好願望。

七十年未,將飯棚及西屋拆除,返建成磚屋,母親在西屋度過了她的晚年。進入21世紀,村裡進行了舊房改造,建成一幢幢的樓房,現老宅己蕩然無存了。

爺爺奶奶走了, 爹孃走了,老宅沒有了,家鄉的老宅味,沒有了,但是,我想念這個老宅,想念著生我、養我、伴我成長的老宅!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七二年大哥同兒子建國在老宅院內

(後左側老西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九三年春節家人在老宅內

(後三間北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九三春節孩子在老宅內

(後三間北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母親生前同姑表妹及家人在老宅院內

(後:七十年代,返建後的東房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舊街道及房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東工村新居

小時候,家宅的老西屋裡,住著幾位拉地排車的人。

夜色降臨時,我跟隨在他們身邊,用好奇眼神盯著他們,他們雙手用力,用根圓圓的管子給軲轆打氣,感覺挺好玩的,後來知道,他們是宋傳和、宋家坤、尹成水、張德懷,這是老家的人,從事給石灰窯拉青石頭的營生,這是我對老家人的朦朧印象。

後來,這幾位拉地排車人陸續回老家了。幾年後,爺爺去世了。上二年級時,老師剛教拼音,娘讓我倆(孿生二哥宋家祿)請假,說帶我倆陪奶奶回肥城老家。那時候,耳邊常聽見潮泉柳溝道朗這些話語,說我爺爺是從肥城來到東工村,哥哥姐姐小時候都在老家待過,老家出地瓜和花生。

那時是人民公社化的年代,村(大隊)中耕地多是種玉米和小麥,家家戶戶基本是煎餅鹹菜,想到帶甜味的地瓜及油香的花生,又能坐著汽車到很遠老家去,心裡充滿喜愉和向望。

我們是從淄川東橋頭坐的汽車。進站時,我站在印有尺度的牆壁前,剛剛達到購全票的身高,因站務人員同我娘熟悉,買了張半票。後來從老家坐火車回來,又買半票,出站時,被攔著驗票,我娘將保留的汽車票讓他們看,才順利出站,這是我首次遠離淄博及乘坐火車。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山路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村莊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村口

"

我的村莊座落在淄川東部,這裡就是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東工村。

淄川之地,夏商為青州之域,秦屬齊郡;西漢初建般陽縣;南北朝,元嘉五年(428年)為貝丘縣;隋開皇十八年(598年)為淄川縣。因淄河流經境內而得名,1956年以後稱淄川區,是歷史悠久,天傑地靈的地方。

洪山古時候被稱作“獅駝埠”,俗稱“大荒地”。1898年,清政府與德國簽訂《膠澳租借條約》,根據條約,1904年,德國人在大荒地建成豎井定名“黌山凹井”(淄礦集團機廠內),初以北臨“黌山”取名,大荒地先後有德國人、日本人進入,進行煤炭開採、鐵路鋪設及車站建立,隨著人口的聚集,從“黌山”到“洪山”,作為地名一步一步地逐漸代替了“大荒地”。1930年建黌山鎮後,‘黌山’逐漸以同音演變為‘洪山’,1937年改用洪山鎮。現淄礦集團院內仍遺存部分德日式風格的建築物。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遺存德日建築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遺存德式站房(洪山火車站)

東工村是德國人、日本人來了,他們在大荒地開鑿煤井時,煤井周邊逐步形成到此謀生人的聚住地,因位於“黌山凹井”東邊,俗名東工廠。

據講,大荒地“黌山凹井”煤井,周邊形成四大工廠,這裡的工廠不是工廠,廠即聚住地形成的村落,東工廠即東工村;北工廠即北工村;南工廠即太和村,原鎮政府舊址,俗稱南門;西工廠即三民村。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村莊距淄川城裡約十華里。村東鄰是短篇小說之王、《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故鄉蒲家莊;北依北大井,約3公里是春秋戰國名山黌山;南邊約2公里是淄博市第十五中學;西依北大井渣子堆。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老房子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北大井煤倉

村莊近依北大井渣子堆,這是德國人經營的山東路礦公司於1904年在淄川大荒地開鑿了第一個豎井,成立了淄川炭礦公司。

1910年11月,開鑿第二豎井,稱“馬爾他豎井”;1910年11月,德國人開鑿第三豎井,以當時德華礦務公司首席董事的名字命名為“海特爾井”,俗稱北大井。渣子堆是開釆北大井及附近煤井時,篩選煤炭後的礦渣日集月累堆集形成的,可以說,渣子堆伴隨村莊的形成、發展、生活,他更見證了東工村的百年滄桑。

小時候,我常帶上柳條筐子,腳踩著鬆淌的渣石爬上渣子堆。每當鍋車(俗語,礦山用帶軌翻鬥)傾卸礦渣時,躲避著滾衝下來的礦渣,撿拾遺落在煤渣縫隙的煤炭和銅磯(生產硫磺);有時,用鐵鉤在礦渣裡扒拉著尋找。煤炭用於取噯和做飯,剩餘煤炭和銅磯換取零錢補貼家用。當年為了生計,個個蓬頭垢面,在煤堆抹得像個小鬼,只有倆眼目光灼灼緊盯著傾卸下的煤渣,煤炭和銅磯搶撿到手後,我們會露出燦爛的笑容,那時只能看到一排雪白的牙齒……

七十年代,人們利用燃燒過的煤渣生產水泥,利用煤渣燒成磚塊,代替了傳統泥磚。渣子堆成為村民及附近村民賴依生活的來源之一。

六、七十年代,村莊約有百十戶人家的樣子,村民以種地、下井挖煤、燒窯為生。房屋多是土坯或門、窗用泥磚包裹,兩側屋山牆帶泥瓦的草房。村民多是到此地謀生人的後代,屬雜姓聚集的村莊。

渣子堆東腳下有條高低不平,曲折彎延的煤渣路,向南延伸至南門(鎮政府舊址)。村內街道巷口,縱橫交錯,道面狹窄,坑窪起伏,街道兩側樹木稀少可見,泥質街道,遇雨雪時節,泥濘難行。

我的家鄉,沒有歌曲唱出的山美水美的動人詞句,可留下我幼年時代的點點印跡。從老宅的家中瞭望著渣子堆,黑色渣子堆同渣子堆自燃後形成的紅色渣子堆,黑紅分明,在陽光的耀照下,有點立體感的美;夜深時,渣子堆時時傳來拉礦渣的鍋車,咔嚓、咔嚓的鐵軌聲,又傳來礦渣滾動的陣陣聲響,就象是疾風伴著海水撞擊岸石的浪濤聲;當黎明晨起,站在渣子堆上,向下望去,礦區閃爍幾盞燈光,牽引電車緩緩駛出,村裡炊煙繚繞,有點灰濛濛的美。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渣子堆東邊的東工村,村中央有盤石碾,從石碾向東約二十米,朝南的丁字路口處,東南拐角的地方就是我的老宅。

老宅門口西南不遠的路邊,有一棵懷抱粗、底部空洞的老國槐樹。從我記事起,古槐的軀幹就很粗,粗糙的樹皮突兀著,形成一個個的疙瘩,像個很老很老的乾枯老人。夏天,樹洞裡爬出一串串的黑螞蟻,樹身滲出的樹膘,抹在手上黏黏的;秋天,樹上結滿槐噹啷;冬天,北風吹的枝頭及乾癟槐噹啷嘩嘩響。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父親生前同家人在老宅

院落如同刀背形狀,從西南角大門進入,沿著一間西屋牆進入院內,一間北屋連三間北屋,西屋與北屋之間是隔著夾火道的雜物房。三間北屋的東窗下,有盤石磨,磨道旁倚東院牆生長一棵碗口粗的洋槐樹。門、窗是用木稜做的,冬天要用窗紙湖上。東南是飯棚,是微帶斜坡的平房,頂部是用爐渣灰和石灰混合抹平的。飯棚後是豬圈連著廁所。

房屋的空間都十分狹小,北屋一間是爺爺奶奶居住,有張羅漢床及長條桌子。北屋三間是父親母親及我們居住,進屋擺放著一張八仙桌加兩把羅圈椅子,家裡基本沒有象樣的傢俱。朦朧記的西屋裡,住著用車拉青石頭,肥城老家的堂哥及姑表哥,後來,這屋成了大哥結婚的婚房,屋內太小,洗臉盆只能放在掏砌的牆洞內,大哥娶嫂子過門後,不久,又添了侄子建國,老宅更顯的擁擠了。

入夏時,父親會在院內種上幾顆絲瓜,瓜秧爬滿院架,絲瓜花開的滿院芬香。有時傍晚,院中央放張小矮桌,放上大哥奢侈小收音機(六十年末,少數的笨重的臺坐式)收聽廣播。到中秋節的傍晚,父親母親給家人分吃西瓜及難得的月餅。家養的花貓會順著倚牆槐樹爬上爬下,跳到東院牆上,又順著院牆躍上飯棚頂,自由出入。飯棚頂上常晒爺爺收割的蓖麻、蕎麥、穀子等五穀雜糧,我常爬在上邊玩耍乘涼,槐花飄香時,我和哥姐站在上邊用杆子摘槐花。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宅門

(大門倆側門枕石)

據說,爺爺謀生剛落腳時,在村裡借他人家的窩棚居住。這宅院是爺爺和父親用麵粉換的,換的時候面積比這大。院落大門口兩扇大門下面的兩塊門忱石,是爺爺請石匠鑿磨的,做工細緻,在村內少見。我想,這是爺爺發跡的表現,也有期盼子孫滿堂、生活富裕的良好願望。

七十年未,將飯棚及西屋拆除,返建成磚屋,母親在西屋度過了她的晚年。進入21世紀,村裡進行了舊房改造,建成一幢幢的樓房,現老宅己蕩然無存了。

爺爺奶奶走了, 爹孃走了,老宅沒有了,家鄉的老宅味,沒有了,但是,我想念這個老宅,想念著生我、養我、伴我成長的老宅!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七二年大哥同兒子建國在老宅院內

(後左側老西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九三年春節家人在老宅內

(後三間北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九三春節孩子在老宅內

(後三間北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母親生前同姑表妹及家人在老宅院內

(後:七十年代,返建後的東房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舊街道及房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東工村新居

小時候,家宅的老西屋裡,住著幾位拉地排車的人。

夜色降臨時,我跟隨在他們身邊,用好奇眼神盯著他們,他們雙手用力,用根圓圓的管子給軲轆打氣,感覺挺好玩的,後來知道,他們是宋傳和、宋家坤、尹成水、張德懷,這是老家的人,從事給石灰窯拉青石頭的營生,這是我對老家人的朦朧印象。

後來,這幾位拉地排車人陸續回老家了。幾年後,爺爺去世了。上二年級時,老師剛教拼音,娘讓我倆(孿生二哥宋家祿)請假,說帶我倆陪奶奶回肥城老家。那時候,耳邊常聽見潮泉柳溝道朗這些話語,說我爺爺是從肥城來到東工村,哥哥姐姐小時候都在老家待過,老家出地瓜和花生。

那時是人民公社化的年代,村(大隊)中耕地多是種玉米和小麥,家家戶戶基本是煎餅鹹菜,想到帶甜味的地瓜及油香的花生,又能坐著汽車到很遠老家去,心裡充滿喜愉和向望。

我們是從淄川東橋頭坐的汽車。進站時,我站在印有尺度的牆壁前,剛剛達到購全票的身高,因站務人員同我娘熟悉,買了張半票。後來從老家坐火車回來,又買半票,出站時,被攔著驗票,我娘將保留的汽車票讓他們看,才順利出站,這是我首次遠離淄博及乘坐火車。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山路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村莊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村口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飯棚

"

我的村莊座落在淄川東部,這裡就是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東工村。

淄川之地,夏商為青州之域,秦屬齊郡;西漢初建般陽縣;南北朝,元嘉五年(428年)為貝丘縣;隋開皇十八年(598年)為淄川縣。因淄河流經境內而得名,1956年以後稱淄川區,是歷史悠久,天傑地靈的地方。

洪山古時候被稱作“獅駝埠”,俗稱“大荒地”。1898年,清政府與德國簽訂《膠澳租借條約》,根據條約,1904年,德國人在大荒地建成豎井定名“黌山凹井”(淄礦集團機廠內),初以北臨“黌山”取名,大荒地先後有德國人、日本人進入,進行煤炭開採、鐵路鋪設及車站建立,隨著人口的聚集,從“黌山”到“洪山”,作為地名一步一步地逐漸代替了“大荒地”。1930年建黌山鎮後,‘黌山’逐漸以同音演變為‘洪山’,1937年改用洪山鎮。現淄礦集團院內仍遺存部分德日式風格的建築物。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遺存德日建築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遺存德式站房(洪山火車站)

東工村是德國人、日本人來了,他們在大荒地開鑿煤井時,煤井周邊逐步形成到此謀生人的聚住地,因位於“黌山凹井”東邊,俗名東工廠。

據講,大荒地“黌山凹井”煤井,周邊形成四大工廠,這裡的工廠不是工廠,廠即聚住地形成的村落,東工廠即東工村;北工廠即北工村;南工廠即太和村,原鎮政府舊址,俗稱南門;西工廠即三民村。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村莊距淄川城裡約十華里。村東鄰是短篇小說之王、《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故鄉蒲家莊;北依北大井,約3公里是春秋戰國名山黌山;南邊約2公里是淄博市第十五中學;西依北大井渣子堆。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老房子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北大井煤倉

村莊近依北大井渣子堆,這是德國人經營的山東路礦公司於1904年在淄川大荒地開鑿了第一個豎井,成立了淄川炭礦公司。

1910年11月,開鑿第二豎井,稱“馬爾他豎井”;1910年11月,德國人開鑿第三豎井,以當時德華礦務公司首席董事的名字命名為“海特爾井”,俗稱北大井。渣子堆是開釆北大井及附近煤井時,篩選煤炭後的礦渣日集月累堆集形成的,可以說,渣子堆伴隨村莊的形成、發展、生活,他更見證了東工村的百年滄桑。

小時候,我常帶上柳條筐子,腳踩著鬆淌的渣石爬上渣子堆。每當鍋車(俗語,礦山用帶軌翻鬥)傾卸礦渣時,躲避著滾衝下來的礦渣,撿拾遺落在煤渣縫隙的煤炭和銅磯(生產硫磺);有時,用鐵鉤在礦渣裡扒拉著尋找。煤炭用於取噯和做飯,剩餘煤炭和銅磯換取零錢補貼家用。當年為了生計,個個蓬頭垢面,在煤堆抹得像個小鬼,只有倆眼目光灼灼緊盯著傾卸下的煤渣,煤炭和銅磯搶撿到手後,我們會露出燦爛的笑容,那時只能看到一排雪白的牙齒……

七十年代,人們利用燃燒過的煤渣生產水泥,利用煤渣燒成磚塊,代替了傳統泥磚。渣子堆成為村民及附近村民賴依生活的來源之一。

六、七十年代,村莊約有百十戶人家的樣子,村民以種地、下井挖煤、燒窯為生。房屋多是土坯或門、窗用泥磚包裹,兩側屋山牆帶泥瓦的草房。村民多是到此地謀生人的後代,屬雜姓聚集的村莊。

渣子堆東腳下有條高低不平,曲折彎延的煤渣路,向南延伸至南門(鎮政府舊址)。村內街道巷口,縱橫交錯,道面狹窄,坑窪起伏,街道兩側樹木稀少可見,泥質街道,遇雨雪時節,泥濘難行。

我的家鄉,沒有歌曲唱出的山美水美的動人詞句,可留下我幼年時代的點點印跡。從老宅的家中瞭望著渣子堆,黑色渣子堆同渣子堆自燃後形成的紅色渣子堆,黑紅分明,在陽光的耀照下,有點立體感的美;夜深時,渣子堆時時傳來拉礦渣的鍋車,咔嚓、咔嚓的鐵軌聲,又傳來礦渣滾動的陣陣聲響,就象是疾風伴著海水撞擊岸石的浪濤聲;當黎明晨起,站在渣子堆上,向下望去,礦區閃爍幾盞燈光,牽引電車緩緩駛出,村裡炊煙繚繞,有點灰濛濛的美。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渣子堆東邊的東工村,村中央有盤石碾,從石碾向東約二十米,朝南的丁字路口處,東南拐角的地方就是我的老宅。

老宅門口西南不遠的路邊,有一棵懷抱粗、底部空洞的老國槐樹。從我記事起,古槐的軀幹就很粗,粗糙的樹皮突兀著,形成一個個的疙瘩,像個很老很老的乾枯老人。夏天,樹洞裡爬出一串串的黑螞蟻,樹身滲出的樹膘,抹在手上黏黏的;秋天,樹上結滿槐噹啷;冬天,北風吹的枝頭及乾癟槐噹啷嘩嘩響。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父親生前同家人在老宅

院落如同刀背形狀,從西南角大門進入,沿著一間西屋牆進入院內,一間北屋連三間北屋,西屋與北屋之間是隔著夾火道的雜物房。三間北屋的東窗下,有盤石磨,磨道旁倚東院牆生長一棵碗口粗的洋槐樹。門、窗是用木稜做的,冬天要用窗紙湖上。東南是飯棚,是微帶斜坡的平房,頂部是用爐渣灰和石灰混合抹平的。飯棚後是豬圈連著廁所。

房屋的空間都十分狹小,北屋一間是爺爺奶奶居住,有張羅漢床及長條桌子。北屋三間是父親母親及我們居住,進屋擺放著一張八仙桌加兩把羅圈椅子,家裡基本沒有象樣的傢俱。朦朧記的西屋裡,住著用車拉青石頭,肥城老家的堂哥及姑表哥,後來,這屋成了大哥結婚的婚房,屋內太小,洗臉盆只能放在掏砌的牆洞內,大哥娶嫂子過門後,不久,又添了侄子建國,老宅更顯的擁擠了。

入夏時,父親會在院內種上幾顆絲瓜,瓜秧爬滿院架,絲瓜花開的滿院芬香。有時傍晚,院中央放張小矮桌,放上大哥奢侈小收音機(六十年末,少數的笨重的臺坐式)收聽廣播。到中秋節的傍晚,父親母親給家人分吃西瓜及難得的月餅。家養的花貓會順著倚牆槐樹爬上爬下,跳到東院牆上,又順著院牆躍上飯棚頂,自由出入。飯棚頂上常晒爺爺收割的蓖麻、蕎麥、穀子等五穀雜糧,我常爬在上邊玩耍乘涼,槐花飄香時,我和哥姐站在上邊用杆子摘槐花。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宅門

(大門倆側門枕石)

據說,爺爺謀生剛落腳時,在村裡借他人家的窩棚居住。這宅院是爺爺和父親用麵粉換的,換的時候面積比這大。院落大門口兩扇大門下面的兩塊門忱石,是爺爺請石匠鑿磨的,做工細緻,在村內少見。我想,這是爺爺發跡的表現,也有期盼子孫滿堂、生活富裕的良好願望。

七十年未,將飯棚及西屋拆除,返建成磚屋,母親在西屋度過了她的晚年。進入21世紀,村裡進行了舊房改造,建成一幢幢的樓房,現老宅己蕩然無存了。

爺爺奶奶走了, 爹孃走了,老宅沒有了,家鄉的老宅味,沒有了,但是,我想念這個老宅,想念著生我、養我、伴我成長的老宅!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七二年大哥同兒子建國在老宅院內

(後左側老西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九三年春節家人在老宅內

(後三間北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九三春節孩子在老宅內

(後三間北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母親生前同姑表妹及家人在老宅院內

(後:七十年代,返建後的東房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舊街道及房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東工村新居

小時候,家宅的老西屋裡,住著幾位拉地排車的人。

夜色降臨時,我跟隨在他們身邊,用好奇眼神盯著他們,他們雙手用力,用根圓圓的管子給軲轆打氣,感覺挺好玩的,後來知道,他們是宋傳和、宋家坤、尹成水、張德懷,這是老家的人,從事給石灰窯拉青石頭的營生,這是我對老家人的朦朧印象。

後來,這幾位拉地排車人陸續回老家了。幾年後,爺爺去世了。上二年級時,老師剛教拼音,娘讓我倆(孿生二哥宋家祿)請假,說帶我倆陪奶奶回肥城老家。那時候,耳邊常聽見潮泉柳溝道朗這些話語,說我爺爺是從肥城來到東工村,哥哥姐姐小時候都在老家待過,老家出地瓜和花生。

那時是人民公社化的年代,村(大隊)中耕地多是種玉米和小麥,家家戶戶基本是煎餅鹹菜,想到帶甜味的地瓜及油香的花生,又能坐著汽車到很遠老家去,心裡充滿喜愉和向望。

我們是從淄川東橋頭坐的汽車。進站時,我站在印有尺度的牆壁前,剛剛達到購全票的身高,因站務人員同我娘熟悉,買了張半票。後來從老家坐火車回來,又買半票,出站時,被攔著驗票,我娘將保留的汽車票讓他們看,才順利出站,這是我首次遠離淄博及乘坐火車。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山路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村莊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村口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飯棚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小車

"

我的村莊座落在淄川東部,這裡就是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東工村。

淄川之地,夏商為青州之域,秦屬齊郡;西漢初建般陽縣;南北朝,元嘉五年(428年)為貝丘縣;隋開皇十八年(598年)為淄川縣。因淄河流經境內而得名,1956年以後稱淄川區,是歷史悠久,天傑地靈的地方。

洪山古時候被稱作“獅駝埠”,俗稱“大荒地”。1898年,清政府與德國簽訂《膠澳租借條約》,根據條約,1904年,德國人在大荒地建成豎井定名“黌山凹井”(淄礦集團機廠內),初以北臨“黌山”取名,大荒地先後有德國人、日本人進入,進行煤炭開採、鐵路鋪設及車站建立,隨著人口的聚集,從“黌山”到“洪山”,作為地名一步一步地逐漸代替了“大荒地”。1930年建黌山鎮後,‘黌山’逐漸以同音演變為‘洪山’,1937年改用洪山鎮。現淄礦集團院內仍遺存部分德日式風格的建築物。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遺存德日建築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遺存德式站房(洪山火車站)

東工村是德國人、日本人來了,他們在大荒地開鑿煤井時,煤井周邊逐步形成到此謀生人的聚住地,因位於“黌山凹井”東邊,俗名東工廠。

據講,大荒地“黌山凹井”煤井,周邊形成四大工廠,這裡的工廠不是工廠,廠即聚住地形成的村落,東工廠即東工村;北工廠即北工村;南工廠即太和村,原鎮政府舊址,俗稱南門;西工廠即三民村。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村莊距淄川城裡約十華里。村東鄰是短篇小說之王、《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故鄉蒲家莊;北依北大井,約3公里是春秋戰國名山黌山;南邊約2公里是淄博市第十五中學;西依北大井渣子堆。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老房子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北大井煤倉

村莊近依北大井渣子堆,這是德國人經營的山東路礦公司於1904年在淄川大荒地開鑿了第一個豎井,成立了淄川炭礦公司。

1910年11月,開鑿第二豎井,稱“馬爾他豎井”;1910年11月,德國人開鑿第三豎井,以當時德華礦務公司首席董事的名字命名為“海特爾井”,俗稱北大井。渣子堆是開釆北大井及附近煤井時,篩選煤炭後的礦渣日集月累堆集形成的,可以說,渣子堆伴隨村莊的形成、發展、生活,他更見證了東工村的百年滄桑。

小時候,我常帶上柳條筐子,腳踩著鬆淌的渣石爬上渣子堆。每當鍋車(俗語,礦山用帶軌翻鬥)傾卸礦渣時,躲避著滾衝下來的礦渣,撿拾遺落在煤渣縫隙的煤炭和銅磯(生產硫磺);有時,用鐵鉤在礦渣裡扒拉著尋找。煤炭用於取噯和做飯,剩餘煤炭和銅磯換取零錢補貼家用。當年為了生計,個個蓬頭垢面,在煤堆抹得像個小鬼,只有倆眼目光灼灼緊盯著傾卸下的煤渣,煤炭和銅磯搶撿到手後,我們會露出燦爛的笑容,那時只能看到一排雪白的牙齒……

七十年代,人們利用燃燒過的煤渣生產水泥,利用煤渣燒成磚塊,代替了傳統泥磚。渣子堆成為村民及附近村民賴依生活的來源之一。

六、七十年代,村莊約有百十戶人家的樣子,村民以種地、下井挖煤、燒窯為生。房屋多是土坯或門、窗用泥磚包裹,兩側屋山牆帶泥瓦的草房。村民多是到此地謀生人的後代,屬雜姓聚集的村莊。

渣子堆東腳下有條高低不平,曲折彎延的煤渣路,向南延伸至南門(鎮政府舊址)。村內街道巷口,縱橫交錯,道面狹窄,坑窪起伏,街道兩側樹木稀少可見,泥質街道,遇雨雪時節,泥濘難行。

我的家鄉,沒有歌曲唱出的山美水美的動人詞句,可留下我幼年時代的點點印跡。從老宅的家中瞭望著渣子堆,黑色渣子堆同渣子堆自燃後形成的紅色渣子堆,黑紅分明,在陽光的耀照下,有點立體感的美;夜深時,渣子堆時時傳來拉礦渣的鍋車,咔嚓、咔嚓的鐵軌聲,又傳來礦渣滾動的陣陣聲響,就象是疾風伴著海水撞擊岸石的浪濤聲;當黎明晨起,站在渣子堆上,向下望去,礦區閃爍幾盞燈光,牽引電車緩緩駛出,村裡炊煙繚繞,有點灰濛濛的美。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渣子堆東邊的東工村,村中央有盤石碾,從石碾向東約二十米,朝南的丁字路口處,東南拐角的地方就是我的老宅。

老宅門口西南不遠的路邊,有一棵懷抱粗、底部空洞的老國槐樹。從我記事起,古槐的軀幹就很粗,粗糙的樹皮突兀著,形成一個個的疙瘩,像個很老很老的乾枯老人。夏天,樹洞裡爬出一串串的黑螞蟻,樹身滲出的樹膘,抹在手上黏黏的;秋天,樹上結滿槐噹啷;冬天,北風吹的枝頭及乾癟槐噹啷嘩嘩響。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父親生前同家人在老宅

院落如同刀背形狀,從西南角大門進入,沿著一間西屋牆進入院內,一間北屋連三間北屋,西屋與北屋之間是隔著夾火道的雜物房。三間北屋的東窗下,有盤石磨,磨道旁倚東院牆生長一棵碗口粗的洋槐樹。門、窗是用木稜做的,冬天要用窗紙湖上。東南是飯棚,是微帶斜坡的平房,頂部是用爐渣灰和石灰混合抹平的。飯棚後是豬圈連著廁所。

房屋的空間都十分狹小,北屋一間是爺爺奶奶居住,有張羅漢床及長條桌子。北屋三間是父親母親及我們居住,進屋擺放著一張八仙桌加兩把羅圈椅子,家裡基本沒有象樣的傢俱。朦朧記的西屋裡,住著用車拉青石頭,肥城老家的堂哥及姑表哥,後來,這屋成了大哥結婚的婚房,屋內太小,洗臉盆只能放在掏砌的牆洞內,大哥娶嫂子過門後,不久,又添了侄子建國,老宅更顯的擁擠了。

入夏時,父親會在院內種上幾顆絲瓜,瓜秧爬滿院架,絲瓜花開的滿院芬香。有時傍晚,院中央放張小矮桌,放上大哥奢侈小收音機(六十年末,少數的笨重的臺坐式)收聽廣播。到中秋節的傍晚,父親母親給家人分吃西瓜及難得的月餅。家養的花貓會順著倚牆槐樹爬上爬下,跳到東院牆上,又順著院牆躍上飯棚頂,自由出入。飯棚頂上常晒爺爺收割的蓖麻、蕎麥、穀子等五穀雜糧,我常爬在上邊玩耍乘涼,槐花飄香時,我和哥姐站在上邊用杆子摘槐花。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宅門

(大門倆側門枕石)

據說,爺爺謀生剛落腳時,在村裡借他人家的窩棚居住。這宅院是爺爺和父親用麵粉換的,換的時候面積比這大。院落大門口兩扇大門下面的兩塊門忱石,是爺爺請石匠鑿磨的,做工細緻,在村內少見。我想,這是爺爺發跡的表現,也有期盼子孫滿堂、生活富裕的良好願望。

七十年未,將飯棚及西屋拆除,返建成磚屋,母親在西屋度過了她的晚年。進入21世紀,村裡進行了舊房改造,建成一幢幢的樓房,現老宅己蕩然無存了。

爺爺奶奶走了, 爹孃走了,老宅沒有了,家鄉的老宅味,沒有了,但是,我想念這個老宅,想念著生我、養我、伴我成長的老宅!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七二年大哥同兒子建國在老宅院內

(後左側老西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九三年春節家人在老宅內

(後三間北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九三春節孩子在老宅內

(後三間北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母親生前同姑表妹及家人在老宅院內

(後:七十年代,返建後的東房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舊街道及房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東工村新居

小時候,家宅的老西屋裡,住著幾位拉地排車的人。

夜色降臨時,我跟隨在他們身邊,用好奇眼神盯著他們,他們雙手用力,用根圓圓的管子給軲轆打氣,感覺挺好玩的,後來知道,他們是宋傳和、宋家坤、尹成水、張德懷,這是老家的人,從事給石灰窯拉青石頭的營生,這是我對老家人的朦朧印象。

後來,這幾位拉地排車人陸續回老家了。幾年後,爺爺去世了。上二年級時,老師剛教拼音,娘讓我倆(孿生二哥宋家祿)請假,說帶我倆陪奶奶回肥城老家。那時候,耳邊常聽見潮泉柳溝道朗這些話語,說我爺爺是從肥城來到東工村,哥哥姐姐小時候都在老家待過,老家出地瓜和花生。

那時是人民公社化的年代,村(大隊)中耕地多是種玉米和小麥,家家戶戶基本是煎餅鹹菜,想到帶甜味的地瓜及油香的花生,又能坐著汽車到很遠老家去,心裡充滿喜愉和向望。

我們是從淄川東橋頭坐的汽車。進站時,我站在印有尺度的牆壁前,剛剛達到購全票的身高,因站務人員同我娘熟悉,買了張半票。後來從老家坐火車回來,又買半票,出站時,被攔著驗票,我娘將保留的汽車票讓他們看,才順利出站,這是我首次遠離淄博及乘坐火車。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山路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村莊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村口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飯棚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小車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窗戶

"

我的村莊座落在淄川東部,這裡就是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東工村。

淄川之地,夏商為青州之域,秦屬齊郡;西漢初建般陽縣;南北朝,元嘉五年(428年)為貝丘縣;隋開皇十八年(598年)為淄川縣。因淄河流經境內而得名,1956年以後稱淄川區,是歷史悠久,天傑地靈的地方。

洪山古時候被稱作“獅駝埠”,俗稱“大荒地”。1898年,清政府與德國簽訂《膠澳租借條約》,根據條約,1904年,德國人在大荒地建成豎井定名“黌山凹井”(淄礦集團機廠內),初以北臨“黌山”取名,大荒地先後有德國人、日本人進入,進行煤炭開採、鐵路鋪設及車站建立,隨著人口的聚集,從“黌山”到“洪山”,作為地名一步一步地逐漸代替了“大荒地”。1930年建黌山鎮後,‘黌山’逐漸以同音演變為‘洪山’,1937年改用洪山鎮。現淄礦集團院內仍遺存部分德日式風格的建築物。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遺存德日建築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遺存德式站房(洪山火車站)

東工村是德國人、日本人來了,他們在大荒地開鑿煤井時,煤井周邊逐步形成到此謀生人的聚住地,因位於“黌山凹井”東邊,俗名東工廠。

據講,大荒地“黌山凹井”煤井,周邊形成四大工廠,這裡的工廠不是工廠,廠即聚住地形成的村落,東工廠即東工村;北工廠即北工村;南工廠即太和村,原鎮政府舊址,俗稱南門;西工廠即三民村。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村莊距淄川城裡約十華里。村東鄰是短篇小說之王、《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故鄉蒲家莊;北依北大井,約3公里是春秋戰國名山黌山;南邊約2公里是淄博市第十五中學;西依北大井渣子堆。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老房子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北大井煤倉

村莊近依北大井渣子堆,這是德國人經營的山東路礦公司於1904年在淄川大荒地開鑿了第一個豎井,成立了淄川炭礦公司。

1910年11月,開鑿第二豎井,稱“馬爾他豎井”;1910年11月,德國人開鑿第三豎井,以當時德華礦務公司首席董事的名字命名為“海特爾井”,俗稱北大井。渣子堆是開釆北大井及附近煤井時,篩選煤炭後的礦渣日集月累堆集形成的,可以說,渣子堆伴隨村莊的形成、發展、生活,他更見證了東工村的百年滄桑。

小時候,我常帶上柳條筐子,腳踩著鬆淌的渣石爬上渣子堆。每當鍋車(俗語,礦山用帶軌翻鬥)傾卸礦渣時,躲避著滾衝下來的礦渣,撿拾遺落在煤渣縫隙的煤炭和銅磯(生產硫磺);有時,用鐵鉤在礦渣裡扒拉著尋找。煤炭用於取噯和做飯,剩餘煤炭和銅磯換取零錢補貼家用。當年為了生計,個個蓬頭垢面,在煤堆抹得像個小鬼,只有倆眼目光灼灼緊盯著傾卸下的煤渣,煤炭和銅磯搶撿到手後,我們會露出燦爛的笑容,那時只能看到一排雪白的牙齒……

七十年代,人們利用燃燒過的煤渣生產水泥,利用煤渣燒成磚塊,代替了傳統泥磚。渣子堆成為村民及附近村民賴依生活的來源之一。

六、七十年代,村莊約有百十戶人家的樣子,村民以種地、下井挖煤、燒窯為生。房屋多是土坯或門、窗用泥磚包裹,兩側屋山牆帶泥瓦的草房。村民多是到此地謀生人的後代,屬雜姓聚集的村莊。

渣子堆東腳下有條高低不平,曲折彎延的煤渣路,向南延伸至南門(鎮政府舊址)。村內街道巷口,縱橫交錯,道面狹窄,坑窪起伏,街道兩側樹木稀少可見,泥質街道,遇雨雪時節,泥濘難行。

我的家鄉,沒有歌曲唱出的山美水美的動人詞句,可留下我幼年時代的點點印跡。從老宅的家中瞭望著渣子堆,黑色渣子堆同渣子堆自燃後形成的紅色渣子堆,黑紅分明,在陽光的耀照下,有點立體感的美;夜深時,渣子堆時時傳來拉礦渣的鍋車,咔嚓、咔嚓的鐵軌聲,又傳來礦渣滾動的陣陣聲響,就象是疾風伴著海水撞擊岸石的浪濤聲;當黎明晨起,站在渣子堆上,向下望去,礦區閃爍幾盞燈光,牽引電車緩緩駛出,村裡炊煙繚繞,有點灰濛濛的美。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渣子堆東邊的東工村,村中央有盤石碾,從石碾向東約二十米,朝南的丁字路口處,東南拐角的地方就是我的老宅。

老宅門口西南不遠的路邊,有一棵懷抱粗、底部空洞的老國槐樹。從我記事起,古槐的軀幹就很粗,粗糙的樹皮突兀著,形成一個個的疙瘩,像個很老很老的乾枯老人。夏天,樹洞裡爬出一串串的黑螞蟻,樹身滲出的樹膘,抹在手上黏黏的;秋天,樹上結滿槐噹啷;冬天,北風吹的枝頭及乾癟槐噹啷嘩嘩響。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父親生前同家人在老宅

院落如同刀背形狀,從西南角大門進入,沿著一間西屋牆進入院內,一間北屋連三間北屋,西屋與北屋之間是隔著夾火道的雜物房。三間北屋的東窗下,有盤石磨,磨道旁倚東院牆生長一棵碗口粗的洋槐樹。門、窗是用木稜做的,冬天要用窗紙湖上。東南是飯棚,是微帶斜坡的平房,頂部是用爐渣灰和石灰混合抹平的。飯棚後是豬圈連著廁所。

房屋的空間都十分狹小,北屋一間是爺爺奶奶居住,有張羅漢床及長條桌子。北屋三間是父親母親及我們居住,進屋擺放著一張八仙桌加兩把羅圈椅子,家裡基本沒有象樣的傢俱。朦朧記的西屋裡,住著用車拉青石頭,肥城老家的堂哥及姑表哥,後來,這屋成了大哥結婚的婚房,屋內太小,洗臉盆只能放在掏砌的牆洞內,大哥娶嫂子過門後,不久,又添了侄子建國,老宅更顯的擁擠了。

入夏時,父親會在院內種上幾顆絲瓜,瓜秧爬滿院架,絲瓜花開的滿院芬香。有時傍晚,院中央放張小矮桌,放上大哥奢侈小收音機(六十年末,少數的笨重的臺坐式)收聽廣播。到中秋節的傍晚,父親母親給家人分吃西瓜及難得的月餅。家養的花貓會順著倚牆槐樹爬上爬下,跳到東院牆上,又順著院牆躍上飯棚頂,自由出入。飯棚頂上常晒爺爺收割的蓖麻、蕎麥、穀子等五穀雜糧,我常爬在上邊玩耍乘涼,槐花飄香時,我和哥姐站在上邊用杆子摘槐花。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宅門

(大門倆側門枕石)

據說,爺爺謀生剛落腳時,在村裡借他人家的窩棚居住。這宅院是爺爺和父親用麵粉換的,換的時候面積比這大。院落大門口兩扇大門下面的兩塊門忱石,是爺爺請石匠鑿磨的,做工細緻,在村內少見。我想,這是爺爺發跡的表現,也有期盼子孫滿堂、生活富裕的良好願望。

七十年未,將飯棚及西屋拆除,返建成磚屋,母親在西屋度過了她的晚年。進入21世紀,村裡進行了舊房改造,建成一幢幢的樓房,現老宅己蕩然無存了。

爺爺奶奶走了, 爹孃走了,老宅沒有了,家鄉的老宅味,沒有了,但是,我想念這個老宅,想念著生我、養我、伴我成長的老宅!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七二年大哥同兒子建國在老宅院內

(後左側老西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九三年春節家人在老宅內

(後三間北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九三春節孩子在老宅內

(後三間北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母親生前同姑表妹及家人在老宅院內

(後:七十年代,返建後的東房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舊街道及房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東工村新居

小時候,家宅的老西屋裡,住著幾位拉地排車的人。

夜色降臨時,我跟隨在他們身邊,用好奇眼神盯著他們,他們雙手用力,用根圓圓的管子給軲轆打氣,感覺挺好玩的,後來知道,他們是宋傳和、宋家坤、尹成水、張德懷,這是老家的人,從事給石灰窯拉青石頭的營生,這是我對老家人的朦朧印象。

後來,這幾位拉地排車人陸續回老家了。幾年後,爺爺去世了。上二年級時,老師剛教拼音,娘讓我倆(孿生二哥宋家祿)請假,說帶我倆陪奶奶回肥城老家。那時候,耳邊常聽見潮泉柳溝道朗這些話語,說我爺爺是從肥城來到東工村,哥哥姐姐小時候都在老家待過,老家出地瓜和花生。

那時是人民公社化的年代,村(大隊)中耕地多是種玉米和小麥,家家戶戶基本是煎餅鹹菜,想到帶甜味的地瓜及油香的花生,又能坐著汽車到很遠老家去,心裡充滿喜愉和向望。

我們是從淄川東橋頭坐的汽車。進站時,我站在印有尺度的牆壁前,剛剛達到購全票的身高,因站務人員同我娘熟悉,買了張半票。後來從老家坐火車回來,又買半票,出站時,被攔著驗票,我娘將保留的汽車票讓他們看,才順利出站,這是我首次遠離淄博及乘坐火車。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山路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村莊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村口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飯棚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小車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窗戶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宅門

七十年代,村內北街的小賣鋪,是又矮又小三間的土坯房,由我大嫂操持料理。每日大嫂推著架子車到南門(洪山)起(辦)貨回來,就站在米數高的水泥櫃檯前。在當時,這風颳不著,雨淋不著的活,算是體面活。貨架擺放著多是煙、酒、糖、作業本子等,數量少的可憐。糖多是水果糖,能按塊賣,二分錢一塊,三分錢二塊,方格寫字本子伍分錢一本,九分錢二本。東牆根放置著幾口水缸,盛著散裝粗鹽、鹹菜疙瘩、醬油、醋,還有散裝酒。來者多提著瓶子,打個醬油買點醋,順帶買合幾毛錢香菸,賣的最多是散裝醬油和醋,瓶裝酒及散酒少有人購買。村小人少買賣小,適合當時人們的生活水準。

村東靠公路邊,有戶人家,姓周名生柱,按輩份稱呼他叔,娶妻智障,平日挑尿拌糞挑擔子。夏日,愛光著膀子,前胸後背晒地發紅,愛飲酒,酒後前胸更紅更亮。

村內紅白事,他前去挑水幫忙,缸滿人閒,躲坐院內矮桌前靜等。人們明白他的意思,在待吃等喝,忙端上一碗回鍋菜,送半瓶白酒,他低頭自斟自飲。酒後,晃晃悠悠往家走。

他三天二日,端著碗到小賣鋪買酒。一次,站在櫃檯前買酒,大嫂提酒倒入碗內,人多忙點,一會兒,大嫂看見櫃檯上的空碗,認為忘記給他打酒,問他:"周叔,我給打上酒?"他說:"未給打酒",大嫂轉身要給他打酒時,他樂哈哈哈地說:"侄女,開玩笑,酒我早巳喝光了"。有時,他打上一碗酒,用手捻捻散落在櫃檯的鹽未,放入嘴裡,同時,三口二口將碗內白酒喝光。

一年冬季,二哥拋扔棒槌櫛玩耍時,不小心扎傷他眼睛,母親陪他包紮眼睛,檢查無妨後,也不耍賴打橫,村民及母親說他就是個老實人。

他死了,剩弱智兩子,只會蒸窩窩頭,不知生熟。後二子終娶腿疾山裡女人成家,在這女人操持下,讓兄弟倆去磚廠做活,她經營菸酒百貨,後又上山辦養豬場,日子過得湊合。如他在地下有知的話,該心滿意寬,不用喝酒解愁。

"

我的村莊座落在淄川東部,這裡就是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東工村。

淄川之地,夏商為青州之域,秦屬齊郡;西漢初建般陽縣;南北朝,元嘉五年(428年)為貝丘縣;隋開皇十八年(598年)為淄川縣。因淄河流經境內而得名,1956年以後稱淄川區,是歷史悠久,天傑地靈的地方。

洪山古時候被稱作“獅駝埠”,俗稱“大荒地”。1898年,清政府與德國簽訂《膠澳租借條約》,根據條約,1904年,德國人在大荒地建成豎井定名“黌山凹井”(淄礦集團機廠內),初以北臨“黌山”取名,大荒地先後有德國人、日本人進入,進行煤炭開採、鐵路鋪設及車站建立,隨著人口的聚集,從“黌山”到“洪山”,作為地名一步一步地逐漸代替了“大荒地”。1930年建黌山鎮後,‘黌山’逐漸以同音演變為‘洪山’,1937年改用洪山鎮。現淄礦集團院內仍遺存部分德日式風格的建築物。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遺存德日建築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遺存德式站房(洪山火車站)

東工村是德國人、日本人來了,他們在大荒地開鑿煤井時,煤井周邊逐步形成到此謀生人的聚住地,因位於“黌山凹井”東邊,俗名東工廠。

據講,大荒地“黌山凹井”煤井,周邊形成四大工廠,這裡的工廠不是工廠,廠即聚住地形成的村落,東工廠即東工村;北工廠即北工村;南工廠即太和村,原鎮政府舊址,俗稱南門;西工廠即三民村。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村莊距淄川城裡約十華里。村東鄰是短篇小說之王、《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故鄉蒲家莊;北依北大井,約3公里是春秋戰國名山黌山;南邊約2公里是淄博市第十五中學;西依北大井渣子堆。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老房子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北大井煤倉

村莊近依北大井渣子堆,這是德國人經營的山東路礦公司於1904年在淄川大荒地開鑿了第一個豎井,成立了淄川炭礦公司。

1910年11月,開鑿第二豎井,稱“馬爾他豎井”;1910年11月,德國人開鑿第三豎井,以當時德華礦務公司首席董事的名字命名為“海特爾井”,俗稱北大井。渣子堆是開釆北大井及附近煤井時,篩選煤炭後的礦渣日集月累堆集形成的,可以說,渣子堆伴隨村莊的形成、發展、生活,他更見證了東工村的百年滄桑。

小時候,我常帶上柳條筐子,腳踩著鬆淌的渣石爬上渣子堆。每當鍋車(俗語,礦山用帶軌翻鬥)傾卸礦渣時,躲避著滾衝下來的礦渣,撿拾遺落在煤渣縫隙的煤炭和銅磯(生產硫磺);有時,用鐵鉤在礦渣裡扒拉著尋找。煤炭用於取噯和做飯,剩餘煤炭和銅磯換取零錢補貼家用。當年為了生計,個個蓬頭垢面,在煤堆抹得像個小鬼,只有倆眼目光灼灼緊盯著傾卸下的煤渣,煤炭和銅磯搶撿到手後,我們會露出燦爛的笑容,那時只能看到一排雪白的牙齒……

七十年代,人們利用燃燒過的煤渣生產水泥,利用煤渣燒成磚塊,代替了傳統泥磚。渣子堆成為村民及附近村民賴依生活的來源之一。

六、七十年代,村莊約有百十戶人家的樣子,村民以種地、下井挖煤、燒窯為生。房屋多是土坯或門、窗用泥磚包裹,兩側屋山牆帶泥瓦的草房。村民多是到此地謀生人的後代,屬雜姓聚集的村莊。

渣子堆東腳下有條高低不平,曲折彎延的煤渣路,向南延伸至南門(鎮政府舊址)。村內街道巷口,縱橫交錯,道面狹窄,坑窪起伏,街道兩側樹木稀少可見,泥質街道,遇雨雪時節,泥濘難行。

我的家鄉,沒有歌曲唱出的山美水美的動人詞句,可留下我幼年時代的點點印跡。從老宅的家中瞭望著渣子堆,黑色渣子堆同渣子堆自燃後形成的紅色渣子堆,黑紅分明,在陽光的耀照下,有點立體感的美;夜深時,渣子堆時時傳來拉礦渣的鍋車,咔嚓、咔嚓的鐵軌聲,又傳來礦渣滾動的陣陣聲響,就象是疾風伴著海水撞擊岸石的浪濤聲;當黎明晨起,站在渣子堆上,向下望去,礦區閃爍幾盞燈光,牽引電車緩緩駛出,村裡炊煙繚繞,有點灰濛濛的美。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渣子堆東邊的東工村,村中央有盤石碾,從石碾向東約二十米,朝南的丁字路口處,東南拐角的地方就是我的老宅。

老宅門口西南不遠的路邊,有一棵懷抱粗、底部空洞的老國槐樹。從我記事起,古槐的軀幹就很粗,粗糙的樹皮突兀著,形成一個個的疙瘩,像個很老很老的乾枯老人。夏天,樹洞裡爬出一串串的黑螞蟻,樹身滲出的樹膘,抹在手上黏黏的;秋天,樹上結滿槐噹啷;冬天,北風吹的枝頭及乾癟槐噹啷嘩嘩響。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父親生前同家人在老宅

院落如同刀背形狀,從西南角大門進入,沿著一間西屋牆進入院內,一間北屋連三間北屋,西屋與北屋之間是隔著夾火道的雜物房。三間北屋的東窗下,有盤石磨,磨道旁倚東院牆生長一棵碗口粗的洋槐樹。門、窗是用木稜做的,冬天要用窗紙湖上。東南是飯棚,是微帶斜坡的平房,頂部是用爐渣灰和石灰混合抹平的。飯棚後是豬圈連著廁所。

房屋的空間都十分狹小,北屋一間是爺爺奶奶居住,有張羅漢床及長條桌子。北屋三間是父親母親及我們居住,進屋擺放著一張八仙桌加兩把羅圈椅子,家裡基本沒有象樣的傢俱。朦朧記的西屋裡,住著用車拉青石頭,肥城老家的堂哥及姑表哥,後來,這屋成了大哥結婚的婚房,屋內太小,洗臉盆只能放在掏砌的牆洞內,大哥娶嫂子過門後,不久,又添了侄子建國,老宅更顯的擁擠了。

入夏時,父親會在院內種上幾顆絲瓜,瓜秧爬滿院架,絲瓜花開的滿院芬香。有時傍晚,院中央放張小矮桌,放上大哥奢侈小收音機(六十年末,少數的笨重的臺坐式)收聽廣播。到中秋節的傍晚,父親母親給家人分吃西瓜及難得的月餅。家養的花貓會順著倚牆槐樹爬上爬下,跳到東院牆上,又順著院牆躍上飯棚頂,自由出入。飯棚頂上常晒爺爺收割的蓖麻、蕎麥、穀子等五穀雜糧,我常爬在上邊玩耍乘涼,槐花飄香時,我和哥姐站在上邊用杆子摘槐花。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宅門

(大門倆側門枕石)

據說,爺爺謀生剛落腳時,在村裡借他人家的窩棚居住。這宅院是爺爺和父親用麵粉換的,換的時候面積比這大。院落大門口兩扇大門下面的兩塊門忱石,是爺爺請石匠鑿磨的,做工細緻,在村內少見。我想,這是爺爺發跡的表現,也有期盼子孫滿堂、生活富裕的良好願望。

七十年未,將飯棚及西屋拆除,返建成磚屋,母親在西屋度過了她的晚年。進入21世紀,村裡進行了舊房改造,建成一幢幢的樓房,現老宅己蕩然無存了。

爺爺奶奶走了, 爹孃走了,老宅沒有了,家鄉的老宅味,沒有了,但是,我想念這個老宅,想念著生我、養我、伴我成長的老宅!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七二年大哥同兒子建國在老宅院內

(後左側老西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九三年春節家人在老宅內

(後三間北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九三春節孩子在老宅內

(後三間北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母親生前同姑表妹及家人在老宅院內

(後:七十年代,返建後的東房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舊街道及房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東工村新居

小時候,家宅的老西屋裡,住著幾位拉地排車的人。

夜色降臨時,我跟隨在他們身邊,用好奇眼神盯著他們,他們雙手用力,用根圓圓的管子給軲轆打氣,感覺挺好玩的,後來知道,他們是宋傳和、宋家坤、尹成水、張德懷,這是老家的人,從事給石灰窯拉青石頭的營生,這是我對老家人的朦朧印象。

後來,這幾位拉地排車人陸續回老家了。幾年後,爺爺去世了。上二年級時,老師剛教拼音,娘讓我倆(孿生二哥宋家祿)請假,說帶我倆陪奶奶回肥城老家。那時候,耳邊常聽見潮泉柳溝道朗這些話語,說我爺爺是從肥城來到東工村,哥哥姐姐小時候都在老家待過,老家出地瓜和花生。

那時是人民公社化的年代,村(大隊)中耕地多是種玉米和小麥,家家戶戶基本是煎餅鹹菜,想到帶甜味的地瓜及油香的花生,又能坐著汽車到很遠老家去,心裡充滿喜愉和向望。

我們是從淄川東橋頭坐的汽車。進站時,我站在印有尺度的牆壁前,剛剛達到購全票的身高,因站務人員同我娘熟悉,買了張半票。後來從老家坐火車回來,又買半票,出站時,被攔著驗票,我娘將保留的汽車票讓他們看,才順利出站,這是我首次遠離淄博及乘坐火車。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山路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村莊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村口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飯棚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小車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窗戶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宅門

七十年代,村內北街的小賣鋪,是又矮又小三間的土坯房,由我大嫂操持料理。每日大嫂推著架子車到南門(洪山)起(辦)貨回來,就站在米數高的水泥櫃檯前。在當時,這風颳不著,雨淋不著的活,算是體面活。貨架擺放著多是煙、酒、糖、作業本子等,數量少的可憐。糖多是水果糖,能按塊賣,二分錢一塊,三分錢二塊,方格寫字本子伍分錢一本,九分錢二本。東牆根放置著幾口水缸,盛著散裝粗鹽、鹹菜疙瘩、醬油、醋,還有散裝酒。來者多提著瓶子,打個醬油買點醋,順帶買合幾毛錢香菸,賣的最多是散裝醬油和醋,瓶裝酒及散酒少有人購買。村小人少買賣小,適合當時人們的生活水準。

村東靠公路邊,有戶人家,姓周名生柱,按輩份稱呼他叔,娶妻智障,平日挑尿拌糞挑擔子。夏日,愛光著膀子,前胸後背晒地發紅,愛飲酒,酒後前胸更紅更亮。

村內紅白事,他前去挑水幫忙,缸滿人閒,躲坐院內矮桌前靜等。人們明白他的意思,在待吃等喝,忙端上一碗回鍋菜,送半瓶白酒,他低頭自斟自飲。酒後,晃晃悠悠往家走。

他三天二日,端著碗到小賣鋪買酒。一次,站在櫃檯前買酒,大嫂提酒倒入碗內,人多忙點,一會兒,大嫂看見櫃檯上的空碗,認為忘記給他打酒,問他:"周叔,我給打上酒?"他說:"未給打酒",大嫂轉身要給他打酒時,他樂哈哈哈地說:"侄女,開玩笑,酒我早巳喝光了"。有時,他打上一碗酒,用手捻捻散落在櫃檯的鹽未,放入嘴裡,同時,三口二口將碗內白酒喝光。

一年冬季,二哥拋扔棒槌櫛玩耍時,不小心扎傷他眼睛,母親陪他包紮眼睛,檢查無妨後,也不耍賴打橫,村民及母親說他就是個老實人。

他死了,剩弱智兩子,只會蒸窩窩頭,不知生熟。後二子終娶腿疾山裡女人成家,在這女人操持下,讓兄弟倆去磚廠做活,她經營菸酒百貨,後又上山辦養豬場,日子過得湊合。如他在地下有知的話,該心滿意寬,不用喝酒解愁。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打酒

小時候,村裡最好玩的地方就是瓦廠。

瓦廠位於村的西南方,西側是隔一條小路的紅色渣子堆;南側及東側都是小樑莊(後改紅衛村)的農田莊稼地,東側中間原來有條從公路通向瓦廠的土路,因土路是佔用小紅衛村的農田,又將農田分割成兩塊,不利農耕機械作業,後在南側重修一條土路。北側是塊坳地,沿著類似溝底的路,延伸到村的西南角進入村莊。

瓦廠約十幾畝地的樣子,西高東低,依山坡而建。中央有囗枯水井,這枯水井曾發生過,在這工作的年輕人,因鬧矛盾,王家的大姑娘跳井而死的慘事,現在許多人仍記著事情的起因。我大約記得她的象貌輪廓,如果她活著的話,也應是六十多歲的老人了,心痛!惋惜!

"

我的村莊座落在淄川東部,這裡就是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東工村。

淄川之地,夏商為青州之域,秦屬齊郡;西漢初建般陽縣;南北朝,元嘉五年(428年)為貝丘縣;隋開皇十八年(598年)為淄川縣。因淄河流經境內而得名,1956年以後稱淄川區,是歷史悠久,天傑地靈的地方。

洪山古時候被稱作“獅駝埠”,俗稱“大荒地”。1898年,清政府與德國簽訂《膠澳租借條約》,根據條約,1904年,德國人在大荒地建成豎井定名“黌山凹井”(淄礦集團機廠內),初以北臨“黌山”取名,大荒地先後有德國人、日本人進入,進行煤炭開採、鐵路鋪設及車站建立,隨著人口的聚集,從“黌山”到“洪山”,作為地名一步一步地逐漸代替了“大荒地”。1930年建黌山鎮後,‘黌山’逐漸以同音演變為‘洪山’,1937年改用洪山鎮。現淄礦集團院內仍遺存部分德日式風格的建築物。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遺存德日建築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遺存德式站房(洪山火車站)

東工村是德國人、日本人來了,他們在大荒地開鑿煤井時,煤井周邊逐步形成到此謀生人的聚住地,因位於“黌山凹井”東邊,俗名東工廠。

據講,大荒地“黌山凹井”煤井,周邊形成四大工廠,這裡的工廠不是工廠,廠即聚住地形成的村落,東工廠即東工村;北工廠即北工村;南工廠即太和村,原鎮政府舊址,俗稱南門;西工廠即三民村。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村莊距淄川城裡約十華里。村東鄰是短篇小說之王、《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故鄉蒲家莊;北依北大井,約3公里是春秋戰國名山黌山;南邊約2公里是淄博市第十五中學;西依北大井渣子堆。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老房子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北大井煤倉

村莊近依北大井渣子堆,這是德國人經營的山東路礦公司於1904年在淄川大荒地開鑿了第一個豎井,成立了淄川炭礦公司。

1910年11月,開鑿第二豎井,稱“馬爾他豎井”;1910年11月,德國人開鑿第三豎井,以當時德華礦務公司首席董事的名字命名為“海特爾井”,俗稱北大井。渣子堆是開釆北大井及附近煤井時,篩選煤炭後的礦渣日集月累堆集形成的,可以說,渣子堆伴隨村莊的形成、發展、生活,他更見證了東工村的百年滄桑。

小時候,我常帶上柳條筐子,腳踩著鬆淌的渣石爬上渣子堆。每當鍋車(俗語,礦山用帶軌翻鬥)傾卸礦渣時,躲避著滾衝下來的礦渣,撿拾遺落在煤渣縫隙的煤炭和銅磯(生產硫磺);有時,用鐵鉤在礦渣裡扒拉著尋找。煤炭用於取噯和做飯,剩餘煤炭和銅磯換取零錢補貼家用。當年為了生計,個個蓬頭垢面,在煤堆抹得像個小鬼,只有倆眼目光灼灼緊盯著傾卸下的煤渣,煤炭和銅磯搶撿到手後,我們會露出燦爛的笑容,那時只能看到一排雪白的牙齒……

七十年代,人們利用燃燒過的煤渣生產水泥,利用煤渣燒成磚塊,代替了傳統泥磚。渣子堆成為村民及附近村民賴依生活的來源之一。

六、七十年代,村莊約有百十戶人家的樣子,村民以種地、下井挖煤、燒窯為生。房屋多是土坯或門、窗用泥磚包裹,兩側屋山牆帶泥瓦的草房。村民多是到此地謀生人的後代,屬雜姓聚集的村莊。

渣子堆東腳下有條高低不平,曲折彎延的煤渣路,向南延伸至南門(鎮政府舊址)。村內街道巷口,縱橫交錯,道面狹窄,坑窪起伏,街道兩側樹木稀少可見,泥質街道,遇雨雪時節,泥濘難行。

我的家鄉,沒有歌曲唱出的山美水美的動人詞句,可留下我幼年時代的點點印跡。從老宅的家中瞭望著渣子堆,黑色渣子堆同渣子堆自燃後形成的紅色渣子堆,黑紅分明,在陽光的耀照下,有點立體感的美;夜深時,渣子堆時時傳來拉礦渣的鍋車,咔嚓、咔嚓的鐵軌聲,又傳來礦渣滾動的陣陣聲響,就象是疾風伴著海水撞擊岸石的浪濤聲;當黎明晨起,站在渣子堆上,向下望去,礦區閃爍幾盞燈光,牽引電車緩緩駛出,村裡炊煙繚繞,有點灰濛濛的美。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渣子堆東邊的東工村,村中央有盤石碾,從石碾向東約二十米,朝南的丁字路口處,東南拐角的地方就是我的老宅。

老宅門口西南不遠的路邊,有一棵懷抱粗、底部空洞的老國槐樹。從我記事起,古槐的軀幹就很粗,粗糙的樹皮突兀著,形成一個個的疙瘩,像個很老很老的乾枯老人。夏天,樹洞裡爬出一串串的黑螞蟻,樹身滲出的樹膘,抹在手上黏黏的;秋天,樹上結滿槐噹啷;冬天,北風吹的枝頭及乾癟槐噹啷嘩嘩響。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父親生前同家人在老宅

院落如同刀背形狀,從西南角大門進入,沿著一間西屋牆進入院內,一間北屋連三間北屋,西屋與北屋之間是隔著夾火道的雜物房。三間北屋的東窗下,有盤石磨,磨道旁倚東院牆生長一棵碗口粗的洋槐樹。門、窗是用木稜做的,冬天要用窗紙湖上。東南是飯棚,是微帶斜坡的平房,頂部是用爐渣灰和石灰混合抹平的。飯棚後是豬圈連著廁所。

房屋的空間都十分狹小,北屋一間是爺爺奶奶居住,有張羅漢床及長條桌子。北屋三間是父親母親及我們居住,進屋擺放著一張八仙桌加兩把羅圈椅子,家裡基本沒有象樣的傢俱。朦朧記的西屋裡,住著用車拉青石頭,肥城老家的堂哥及姑表哥,後來,這屋成了大哥結婚的婚房,屋內太小,洗臉盆只能放在掏砌的牆洞內,大哥娶嫂子過門後,不久,又添了侄子建國,老宅更顯的擁擠了。

入夏時,父親會在院內種上幾顆絲瓜,瓜秧爬滿院架,絲瓜花開的滿院芬香。有時傍晚,院中央放張小矮桌,放上大哥奢侈小收音機(六十年末,少數的笨重的臺坐式)收聽廣播。到中秋節的傍晚,父親母親給家人分吃西瓜及難得的月餅。家養的花貓會順著倚牆槐樹爬上爬下,跳到東院牆上,又順著院牆躍上飯棚頂,自由出入。飯棚頂上常晒爺爺收割的蓖麻、蕎麥、穀子等五穀雜糧,我常爬在上邊玩耍乘涼,槐花飄香時,我和哥姐站在上邊用杆子摘槐花。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宅門

(大門倆側門枕石)

據說,爺爺謀生剛落腳時,在村裡借他人家的窩棚居住。這宅院是爺爺和父親用麵粉換的,換的時候面積比這大。院落大門口兩扇大門下面的兩塊門忱石,是爺爺請石匠鑿磨的,做工細緻,在村內少見。我想,這是爺爺發跡的表現,也有期盼子孫滿堂、生活富裕的良好願望。

七十年未,將飯棚及西屋拆除,返建成磚屋,母親在西屋度過了她的晚年。進入21世紀,村裡進行了舊房改造,建成一幢幢的樓房,現老宅己蕩然無存了。

爺爺奶奶走了, 爹孃走了,老宅沒有了,家鄉的老宅味,沒有了,但是,我想念這個老宅,想念著生我、養我、伴我成長的老宅!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七二年大哥同兒子建國在老宅院內

(後左側老西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九三年春節家人在老宅內

(後三間北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九三春節孩子在老宅內

(後三間北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母親生前同姑表妹及家人在老宅院內

(後:七十年代,返建後的東房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舊街道及房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東工村新居

小時候,家宅的老西屋裡,住著幾位拉地排車的人。

夜色降臨時,我跟隨在他們身邊,用好奇眼神盯著他們,他們雙手用力,用根圓圓的管子給軲轆打氣,感覺挺好玩的,後來知道,他們是宋傳和、宋家坤、尹成水、張德懷,這是老家的人,從事給石灰窯拉青石頭的營生,這是我對老家人的朦朧印象。

後來,這幾位拉地排車人陸續回老家了。幾年後,爺爺去世了。上二年級時,老師剛教拼音,娘讓我倆(孿生二哥宋家祿)請假,說帶我倆陪奶奶回肥城老家。那時候,耳邊常聽見潮泉柳溝道朗這些話語,說我爺爺是從肥城來到東工村,哥哥姐姐小時候都在老家待過,老家出地瓜和花生。

那時是人民公社化的年代,村(大隊)中耕地多是種玉米和小麥,家家戶戶基本是煎餅鹹菜,想到帶甜味的地瓜及油香的花生,又能坐著汽車到很遠老家去,心裡充滿喜愉和向望。

我們是從淄川東橋頭坐的汽車。進站時,我站在印有尺度的牆壁前,剛剛達到購全票的身高,因站務人員同我娘熟悉,買了張半票。後來從老家坐火車回來,又買半票,出站時,被攔著驗票,我娘將保留的汽車票讓他們看,才順利出站,這是我首次遠離淄博及乘坐火車。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山路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村莊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村口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飯棚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小車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窗戶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宅門

七十年代,村內北街的小賣鋪,是又矮又小三間的土坯房,由我大嫂操持料理。每日大嫂推著架子車到南門(洪山)起(辦)貨回來,就站在米數高的水泥櫃檯前。在當時,這風颳不著,雨淋不著的活,算是體面活。貨架擺放著多是煙、酒、糖、作業本子等,數量少的可憐。糖多是水果糖,能按塊賣,二分錢一塊,三分錢二塊,方格寫字本子伍分錢一本,九分錢二本。東牆根放置著幾口水缸,盛著散裝粗鹽、鹹菜疙瘩、醬油、醋,還有散裝酒。來者多提著瓶子,打個醬油買點醋,順帶買合幾毛錢香菸,賣的最多是散裝醬油和醋,瓶裝酒及散酒少有人購買。村小人少買賣小,適合當時人們的生活水準。

村東靠公路邊,有戶人家,姓周名生柱,按輩份稱呼他叔,娶妻智障,平日挑尿拌糞挑擔子。夏日,愛光著膀子,前胸後背晒地發紅,愛飲酒,酒後前胸更紅更亮。

村內紅白事,他前去挑水幫忙,缸滿人閒,躲坐院內矮桌前靜等。人們明白他的意思,在待吃等喝,忙端上一碗回鍋菜,送半瓶白酒,他低頭自斟自飲。酒後,晃晃悠悠往家走。

他三天二日,端著碗到小賣鋪買酒。一次,站在櫃檯前買酒,大嫂提酒倒入碗內,人多忙點,一會兒,大嫂看見櫃檯上的空碗,認為忘記給他打酒,問他:"周叔,我給打上酒?"他說:"未給打酒",大嫂轉身要給他打酒時,他樂哈哈哈地說:"侄女,開玩笑,酒我早巳喝光了"。有時,他打上一碗酒,用手捻捻散落在櫃檯的鹽未,放入嘴裡,同時,三口二口將碗內白酒喝光。

一年冬季,二哥拋扔棒槌櫛玩耍時,不小心扎傷他眼睛,母親陪他包紮眼睛,檢查無妨後,也不耍賴打橫,村民及母親說他就是個老實人。

他死了,剩弱智兩子,只會蒸窩窩頭,不知生熟。後二子終娶腿疾山裡女人成家,在這女人操持下,讓兄弟倆去磚廠做活,她經營菸酒百貨,後又上山辦養豬場,日子過得湊合。如他在地下有知的話,該心滿意寬,不用喝酒解愁。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打酒

小時候,村裡最好玩的地方就是瓦廠。

瓦廠位於村的西南方,西側是隔一條小路的紅色渣子堆;南側及東側都是小樑莊(後改紅衛村)的農田莊稼地,東側中間原來有條從公路通向瓦廠的土路,因土路是佔用小紅衛村的農田,又將農田分割成兩塊,不利農耕機械作業,後在南側重修一條土路。北側是塊坳地,沿著類似溝底的路,延伸到村的西南角進入村莊。

瓦廠約十幾畝地的樣子,西高東低,依山坡而建。中央有囗枯水井,這枯水井曾發生過,在這工作的年輕人,因鬧矛盾,王家的大姑娘跳井而死的慘事,現在許多人仍記著事情的起因。我大約記得她的象貌輪廓,如果她活著的話,也應是六十多歲的老人了,心痛!惋惜!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瓦窯

"

我的村莊座落在淄川東部,這裡就是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東工村。

淄川之地,夏商為青州之域,秦屬齊郡;西漢初建般陽縣;南北朝,元嘉五年(428年)為貝丘縣;隋開皇十八年(598年)為淄川縣。因淄河流經境內而得名,1956年以後稱淄川區,是歷史悠久,天傑地靈的地方。

洪山古時候被稱作“獅駝埠”,俗稱“大荒地”。1898年,清政府與德國簽訂《膠澳租借條約》,根據條約,1904年,德國人在大荒地建成豎井定名“黌山凹井”(淄礦集團機廠內),初以北臨“黌山”取名,大荒地先後有德國人、日本人進入,進行煤炭開採、鐵路鋪設及車站建立,隨著人口的聚集,從“黌山”到“洪山”,作為地名一步一步地逐漸代替了“大荒地”。1930年建黌山鎮後,‘黌山’逐漸以同音演變為‘洪山’,1937年改用洪山鎮。現淄礦集團院內仍遺存部分德日式風格的建築物。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遺存德日建築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遺存德式站房(洪山火車站)

東工村是德國人、日本人來了,他們在大荒地開鑿煤井時,煤井周邊逐步形成到此謀生人的聚住地,因位於“黌山凹井”東邊,俗名東工廠。

據講,大荒地“黌山凹井”煤井,周邊形成四大工廠,這裡的工廠不是工廠,廠即聚住地形成的村落,東工廠即東工村;北工廠即北工村;南工廠即太和村,原鎮政府舊址,俗稱南門;西工廠即三民村。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村莊距淄川城裡約十華里。村東鄰是短篇小說之王、《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故鄉蒲家莊;北依北大井,約3公里是春秋戰國名山黌山;南邊約2公里是淄博市第十五中學;西依北大井渣子堆。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老房子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北大井煤倉

村莊近依北大井渣子堆,這是德國人經營的山東路礦公司於1904年在淄川大荒地開鑿了第一個豎井,成立了淄川炭礦公司。

1910年11月,開鑿第二豎井,稱“馬爾他豎井”;1910年11月,德國人開鑿第三豎井,以當時德華礦務公司首席董事的名字命名為“海特爾井”,俗稱北大井。渣子堆是開釆北大井及附近煤井時,篩選煤炭後的礦渣日集月累堆集形成的,可以說,渣子堆伴隨村莊的形成、發展、生活,他更見證了東工村的百年滄桑。

小時候,我常帶上柳條筐子,腳踩著鬆淌的渣石爬上渣子堆。每當鍋車(俗語,礦山用帶軌翻鬥)傾卸礦渣時,躲避著滾衝下來的礦渣,撿拾遺落在煤渣縫隙的煤炭和銅磯(生產硫磺);有時,用鐵鉤在礦渣裡扒拉著尋找。煤炭用於取噯和做飯,剩餘煤炭和銅磯換取零錢補貼家用。當年為了生計,個個蓬頭垢面,在煤堆抹得像個小鬼,只有倆眼目光灼灼緊盯著傾卸下的煤渣,煤炭和銅磯搶撿到手後,我們會露出燦爛的笑容,那時只能看到一排雪白的牙齒……

七十年代,人們利用燃燒過的煤渣生產水泥,利用煤渣燒成磚塊,代替了傳統泥磚。渣子堆成為村民及附近村民賴依生活的來源之一。

六、七十年代,村莊約有百十戶人家的樣子,村民以種地、下井挖煤、燒窯為生。房屋多是土坯或門、窗用泥磚包裹,兩側屋山牆帶泥瓦的草房。村民多是到此地謀生人的後代,屬雜姓聚集的村莊。

渣子堆東腳下有條高低不平,曲折彎延的煤渣路,向南延伸至南門(鎮政府舊址)。村內街道巷口,縱橫交錯,道面狹窄,坑窪起伏,街道兩側樹木稀少可見,泥質街道,遇雨雪時節,泥濘難行。

我的家鄉,沒有歌曲唱出的山美水美的動人詞句,可留下我幼年時代的點點印跡。從老宅的家中瞭望著渣子堆,黑色渣子堆同渣子堆自燃後形成的紅色渣子堆,黑紅分明,在陽光的耀照下,有點立體感的美;夜深時,渣子堆時時傳來拉礦渣的鍋車,咔嚓、咔嚓的鐵軌聲,又傳來礦渣滾動的陣陣聲響,就象是疾風伴著海水撞擊岸石的浪濤聲;當黎明晨起,站在渣子堆上,向下望去,礦區閃爍幾盞燈光,牽引電車緩緩駛出,村裡炊煙繚繞,有點灰濛濛的美。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渣子堆東邊的東工村,村中央有盤石碾,從石碾向東約二十米,朝南的丁字路口處,東南拐角的地方就是我的老宅。

老宅門口西南不遠的路邊,有一棵懷抱粗、底部空洞的老國槐樹。從我記事起,古槐的軀幹就很粗,粗糙的樹皮突兀著,形成一個個的疙瘩,像個很老很老的乾枯老人。夏天,樹洞裡爬出一串串的黑螞蟻,樹身滲出的樹膘,抹在手上黏黏的;秋天,樹上結滿槐噹啷;冬天,北風吹的枝頭及乾癟槐噹啷嘩嘩響。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父親生前同家人在老宅

院落如同刀背形狀,從西南角大門進入,沿著一間西屋牆進入院內,一間北屋連三間北屋,西屋與北屋之間是隔著夾火道的雜物房。三間北屋的東窗下,有盤石磨,磨道旁倚東院牆生長一棵碗口粗的洋槐樹。門、窗是用木稜做的,冬天要用窗紙湖上。東南是飯棚,是微帶斜坡的平房,頂部是用爐渣灰和石灰混合抹平的。飯棚後是豬圈連著廁所。

房屋的空間都十分狹小,北屋一間是爺爺奶奶居住,有張羅漢床及長條桌子。北屋三間是父親母親及我們居住,進屋擺放著一張八仙桌加兩把羅圈椅子,家裡基本沒有象樣的傢俱。朦朧記的西屋裡,住著用車拉青石頭,肥城老家的堂哥及姑表哥,後來,這屋成了大哥結婚的婚房,屋內太小,洗臉盆只能放在掏砌的牆洞內,大哥娶嫂子過門後,不久,又添了侄子建國,老宅更顯的擁擠了。

入夏時,父親會在院內種上幾顆絲瓜,瓜秧爬滿院架,絲瓜花開的滿院芬香。有時傍晚,院中央放張小矮桌,放上大哥奢侈小收音機(六十年末,少數的笨重的臺坐式)收聽廣播。到中秋節的傍晚,父親母親給家人分吃西瓜及難得的月餅。家養的花貓會順著倚牆槐樹爬上爬下,跳到東院牆上,又順著院牆躍上飯棚頂,自由出入。飯棚頂上常晒爺爺收割的蓖麻、蕎麥、穀子等五穀雜糧,我常爬在上邊玩耍乘涼,槐花飄香時,我和哥姐站在上邊用杆子摘槐花。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宅門

(大門倆側門枕石)

據說,爺爺謀生剛落腳時,在村裡借他人家的窩棚居住。這宅院是爺爺和父親用麵粉換的,換的時候面積比這大。院落大門口兩扇大門下面的兩塊門忱石,是爺爺請石匠鑿磨的,做工細緻,在村內少見。我想,這是爺爺發跡的表現,也有期盼子孫滿堂、生活富裕的良好願望。

七十年未,將飯棚及西屋拆除,返建成磚屋,母親在西屋度過了她的晚年。進入21世紀,村裡進行了舊房改造,建成一幢幢的樓房,現老宅己蕩然無存了。

爺爺奶奶走了, 爹孃走了,老宅沒有了,家鄉的老宅味,沒有了,但是,我想念這個老宅,想念著生我、養我、伴我成長的老宅!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七二年大哥同兒子建國在老宅院內

(後左側老西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九三年春節家人在老宅內

(後三間北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九三春節孩子在老宅內

(後三間北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母親生前同姑表妹及家人在老宅院內

(後:七十年代,返建後的東房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舊街道及房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東工村新居

小時候,家宅的老西屋裡,住著幾位拉地排車的人。

夜色降臨時,我跟隨在他們身邊,用好奇眼神盯著他們,他們雙手用力,用根圓圓的管子給軲轆打氣,感覺挺好玩的,後來知道,他們是宋傳和、宋家坤、尹成水、張德懷,這是老家的人,從事給石灰窯拉青石頭的營生,這是我對老家人的朦朧印象。

後來,這幾位拉地排車人陸續回老家了。幾年後,爺爺去世了。上二年級時,老師剛教拼音,娘讓我倆(孿生二哥宋家祿)請假,說帶我倆陪奶奶回肥城老家。那時候,耳邊常聽見潮泉柳溝道朗這些話語,說我爺爺是從肥城來到東工村,哥哥姐姐小時候都在老家待過,老家出地瓜和花生。

那時是人民公社化的年代,村(大隊)中耕地多是種玉米和小麥,家家戶戶基本是煎餅鹹菜,想到帶甜味的地瓜及油香的花生,又能坐著汽車到很遠老家去,心裡充滿喜愉和向望。

我們是從淄川東橋頭坐的汽車。進站時,我站在印有尺度的牆壁前,剛剛達到購全票的身高,因站務人員同我娘熟悉,買了張半票。後來從老家坐火車回來,又買半票,出站時,被攔著驗票,我娘將保留的汽車票讓他們看,才順利出站,這是我首次遠離淄博及乘坐火車。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山路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村莊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村口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飯棚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小車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窗戶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宅門

七十年代,村內北街的小賣鋪,是又矮又小三間的土坯房,由我大嫂操持料理。每日大嫂推著架子車到南門(洪山)起(辦)貨回來,就站在米數高的水泥櫃檯前。在當時,這風颳不著,雨淋不著的活,算是體面活。貨架擺放著多是煙、酒、糖、作業本子等,數量少的可憐。糖多是水果糖,能按塊賣,二分錢一塊,三分錢二塊,方格寫字本子伍分錢一本,九分錢二本。東牆根放置著幾口水缸,盛著散裝粗鹽、鹹菜疙瘩、醬油、醋,還有散裝酒。來者多提著瓶子,打個醬油買點醋,順帶買合幾毛錢香菸,賣的最多是散裝醬油和醋,瓶裝酒及散酒少有人購買。村小人少買賣小,適合當時人們的生活水準。

村東靠公路邊,有戶人家,姓周名生柱,按輩份稱呼他叔,娶妻智障,平日挑尿拌糞挑擔子。夏日,愛光著膀子,前胸後背晒地發紅,愛飲酒,酒後前胸更紅更亮。

村內紅白事,他前去挑水幫忙,缸滿人閒,躲坐院內矮桌前靜等。人們明白他的意思,在待吃等喝,忙端上一碗回鍋菜,送半瓶白酒,他低頭自斟自飲。酒後,晃晃悠悠往家走。

他三天二日,端著碗到小賣鋪買酒。一次,站在櫃檯前買酒,大嫂提酒倒入碗內,人多忙點,一會兒,大嫂看見櫃檯上的空碗,認為忘記給他打酒,問他:"周叔,我給打上酒?"他說:"未給打酒",大嫂轉身要給他打酒時,他樂哈哈哈地說:"侄女,開玩笑,酒我早巳喝光了"。有時,他打上一碗酒,用手捻捻散落在櫃檯的鹽未,放入嘴裡,同時,三口二口將碗內白酒喝光。

一年冬季,二哥拋扔棒槌櫛玩耍時,不小心扎傷他眼睛,母親陪他包紮眼睛,檢查無妨後,也不耍賴打橫,村民及母親說他就是個老實人。

他死了,剩弱智兩子,只會蒸窩窩頭,不知生熟。後二子終娶腿疾山裡女人成家,在這女人操持下,讓兄弟倆去磚廠做活,她經營菸酒百貨,後又上山辦養豬場,日子過得湊合。如他在地下有知的話,該心滿意寬,不用喝酒解愁。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打酒

小時候,村裡最好玩的地方就是瓦廠。

瓦廠位於村的西南方,西側是隔一條小路的紅色渣子堆;南側及東側都是小樑莊(後改紅衛村)的農田莊稼地,東側中間原來有條從公路通向瓦廠的土路,因土路是佔用小紅衛村的農田,又將農田分割成兩塊,不利農耕機械作業,後在南側重修一條土路。北側是塊坳地,沿著類似溝底的路,延伸到村的西南角進入村莊。

瓦廠約十幾畝地的樣子,西高東低,依山坡而建。中央有囗枯水井,這枯水井曾發生過,在這工作的年輕人,因鬧矛盾,王家的大姑娘跳井而死的慘事,現在許多人仍記著事情的起因。我大約記得她的象貌輪廓,如果她活著的話,也應是六十多歲的老人了,心痛!惋惜!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瓦窯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燒瓦

瓦廠東邊是一排長長的房子,房裡佈滿一排又一排的木架,放著層層層疊疊的機壓成型的泥瓦,等待風乾後,裝窯入燒。夏天時,微風吹進,裡邊涼嗖嗖的,象是新疆涼晒葡萄乾的涼房,冬天時,地下燒著火熱的地爐,赤腳踏進鋪滿煙道的地面,塵土飛迸腳丫上,象是熱乎乎的麵粉。

這裡最好看是燒窯。這窯是窩窩頭的形狀,在前面的拱形爐門前,有個小窗口,往裡望去,爐火燒的通紅通紅的,輻射出來的熱光,照在臉龐上灼痛。燒窯工是項技術活,一根2米長的鐵杴,通過窗口觀察,依次往裡添煤。添煤時,後邊煙筒冒出濃濃的黑煙。

小時候最喜愛這裡的泥巴,弄塊泥巴在瓦廠玩不夠,也要帶塊回家去繼續玩。

我曾用泥巴捏過小鳥、手槍、坦克,最多的是地雷。

那時,經常看電影《地雷戰》,看到電影裡的民兵,頭戴八路帽,脖子掛著兩顆地雷,感覺很威武,如果鬼子再來,一定同電影裡的民兵人物一樣。

我和小夥伴蹲坐一起, 將泥巴團成圓形,粘上用細鐵絲彎成U的地雷頭,用樹枝刻劃上經緯線條,放在蔭涼待幹。提著這枚製造成功的地雷,拴上一根長線,學電影電影鏡頭樣子,嘴裡喊著鬼子來了,埋入土中,又拉出,返復多次。樂!

"

我的村莊座落在淄川東部,這裡就是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東工村。

淄川之地,夏商為青州之域,秦屬齊郡;西漢初建般陽縣;南北朝,元嘉五年(428年)為貝丘縣;隋開皇十八年(598年)為淄川縣。因淄河流經境內而得名,1956年以後稱淄川區,是歷史悠久,天傑地靈的地方。

洪山古時候被稱作“獅駝埠”,俗稱“大荒地”。1898年,清政府與德國簽訂《膠澳租借條約》,根據條約,1904年,德國人在大荒地建成豎井定名“黌山凹井”(淄礦集團機廠內),初以北臨“黌山”取名,大荒地先後有德國人、日本人進入,進行煤炭開採、鐵路鋪設及車站建立,隨著人口的聚集,從“黌山”到“洪山”,作為地名一步一步地逐漸代替了“大荒地”。1930年建黌山鎮後,‘黌山’逐漸以同音演變為‘洪山’,1937年改用洪山鎮。現淄礦集團院內仍遺存部分德日式風格的建築物。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遺存德日建築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遺存德式站房(洪山火車站)

東工村是德國人、日本人來了,他們在大荒地開鑿煤井時,煤井周邊逐步形成到此謀生人的聚住地,因位於“黌山凹井”東邊,俗名東工廠。

據講,大荒地“黌山凹井”煤井,周邊形成四大工廠,這裡的工廠不是工廠,廠即聚住地形成的村落,東工廠即東工村;北工廠即北工村;南工廠即太和村,原鎮政府舊址,俗稱南門;西工廠即三民村。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村莊距淄川城裡約十華里。村東鄰是短篇小說之王、《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故鄉蒲家莊;北依北大井,約3公里是春秋戰國名山黌山;南邊約2公里是淄博市第十五中學;西依北大井渣子堆。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老房子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北大井煤倉

村莊近依北大井渣子堆,這是德國人經營的山東路礦公司於1904年在淄川大荒地開鑿了第一個豎井,成立了淄川炭礦公司。

1910年11月,開鑿第二豎井,稱“馬爾他豎井”;1910年11月,德國人開鑿第三豎井,以當時德華礦務公司首席董事的名字命名為“海特爾井”,俗稱北大井。渣子堆是開釆北大井及附近煤井時,篩選煤炭後的礦渣日集月累堆集形成的,可以說,渣子堆伴隨村莊的形成、發展、生活,他更見證了東工村的百年滄桑。

小時候,我常帶上柳條筐子,腳踩著鬆淌的渣石爬上渣子堆。每當鍋車(俗語,礦山用帶軌翻鬥)傾卸礦渣時,躲避著滾衝下來的礦渣,撿拾遺落在煤渣縫隙的煤炭和銅磯(生產硫磺);有時,用鐵鉤在礦渣裡扒拉著尋找。煤炭用於取噯和做飯,剩餘煤炭和銅磯換取零錢補貼家用。當年為了生計,個個蓬頭垢面,在煤堆抹得像個小鬼,只有倆眼目光灼灼緊盯著傾卸下的煤渣,煤炭和銅磯搶撿到手後,我們會露出燦爛的笑容,那時只能看到一排雪白的牙齒……

七十年代,人們利用燃燒過的煤渣生產水泥,利用煤渣燒成磚塊,代替了傳統泥磚。渣子堆成為村民及附近村民賴依生活的來源之一。

六、七十年代,村莊約有百十戶人家的樣子,村民以種地、下井挖煤、燒窯為生。房屋多是土坯或門、窗用泥磚包裹,兩側屋山牆帶泥瓦的草房。村民多是到此地謀生人的後代,屬雜姓聚集的村莊。

渣子堆東腳下有條高低不平,曲折彎延的煤渣路,向南延伸至南門(鎮政府舊址)。村內街道巷口,縱橫交錯,道面狹窄,坑窪起伏,街道兩側樹木稀少可見,泥質街道,遇雨雪時節,泥濘難行。

我的家鄉,沒有歌曲唱出的山美水美的動人詞句,可留下我幼年時代的點點印跡。從老宅的家中瞭望著渣子堆,黑色渣子堆同渣子堆自燃後形成的紅色渣子堆,黑紅分明,在陽光的耀照下,有點立體感的美;夜深時,渣子堆時時傳來拉礦渣的鍋車,咔嚓、咔嚓的鐵軌聲,又傳來礦渣滾動的陣陣聲響,就象是疾風伴著海水撞擊岸石的浪濤聲;當黎明晨起,站在渣子堆上,向下望去,礦區閃爍幾盞燈光,牽引電車緩緩駛出,村裡炊煙繚繞,有點灰濛濛的美。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渣子堆東邊的東工村,村中央有盤石碾,從石碾向東約二十米,朝南的丁字路口處,東南拐角的地方就是我的老宅。

老宅門口西南不遠的路邊,有一棵懷抱粗、底部空洞的老國槐樹。從我記事起,古槐的軀幹就很粗,粗糙的樹皮突兀著,形成一個個的疙瘩,像個很老很老的乾枯老人。夏天,樹洞裡爬出一串串的黑螞蟻,樹身滲出的樹膘,抹在手上黏黏的;秋天,樹上結滿槐噹啷;冬天,北風吹的枝頭及乾癟槐噹啷嘩嘩響。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父親生前同家人在老宅

院落如同刀背形狀,從西南角大門進入,沿著一間西屋牆進入院內,一間北屋連三間北屋,西屋與北屋之間是隔著夾火道的雜物房。三間北屋的東窗下,有盤石磨,磨道旁倚東院牆生長一棵碗口粗的洋槐樹。門、窗是用木稜做的,冬天要用窗紙湖上。東南是飯棚,是微帶斜坡的平房,頂部是用爐渣灰和石灰混合抹平的。飯棚後是豬圈連著廁所。

房屋的空間都十分狹小,北屋一間是爺爺奶奶居住,有張羅漢床及長條桌子。北屋三間是父親母親及我們居住,進屋擺放著一張八仙桌加兩把羅圈椅子,家裡基本沒有象樣的傢俱。朦朧記的西屋裡,住著用車拉青石頭,肥城老家的堂哥及姑表哥,後來,這屋成了大哥結婚的婚房,屋內太小,洗臉盆只能放在掏砌的牆洞內,大哥娶嫂子過門後,不久,又添了侄子建國,老宅更顯的擁擠了。

入夏時,父親會在院內種上幾顆絲瓜,瓜秧爬滿院架,絲瓜花開的滿院芬香。有時傍晚,院中央放張小矮桌,放上大哥奢侈小收音機(六十年末,少數的笨重的臺坐式)收聽廣播。到中秋節的傍晚,父親母親給家人分吃西瓜及難得的月餅。家養的花貓會順著倚牆槐樹爬上爬下,跳到東院牆上,又順著院牆躍上飯棚頂,自由出入。飯棚頂上常晒爺爺收割的蓖麻、蕎麥、穀子等五穀雜糧,我常爬在上邊玩耍乘涼,槐花飄香時,我和哥姐站在上邊用杆子摘槐花。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宅門

(大門倆側門枕石)

據說,爺爺謀生剛落腳時,在村裡借他人家的窩棚居住。這宅院是爺爺和父親用麵粉換的,換的時候面積比這大。院落大門口兩扇大門下面的兩塊門忱石,是爺爺請石匠鑿磨的,做工細緻,在村內少見。我想,這是爺爺發跡的表現,也有期盼子孫滿堂、生活富裕的良好願望。

七十年未,將飯棚及西屋拆除,返建成磚屋,母親在西屋度過了她的晚年。進入21世紀,村裡進行了舊房改造,建成一幢幢的樓房,現老宅己蕩然無存了。

爺爺奶奶走了, 爹孃走了,老宅沒有了,家鄉的老宅味,沒有了,但是,我想念這個老宅,想念著生我、養我、伴我成長的老宅!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七二年大哥同兒子建國在老宅院內

(後左側老西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九三年春節家人在老宅內

(後三間北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九三春節孩子在老宅內

(後三間北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母親生前同姑表妹及家人在老宅院內

(後:七十年代,返建後的東房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舊街道及房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東工村新居

小時候,家宅的老西屋裡,住著幾位拉地排車的人。

夜色降臨時,我跟隨在他們身邊,用好奇眼神盯著他們,他們雙手用力,用根圓圓的管子給軲轆打氣,感覺挺好玩的,後來知道,他們是宋傳和、宋家坤、尹成水、張德懷,這是老家的人,從事給石灰窯拉青石頭的營生,這是我對老家人的朦朧印象。

後來,這幾位拉地排車人陸續回老家了。幾年後,爺爺去世了。上二年級時,老師剛教拼音,娘讓我倆(孿生二哥宋家祿)請假,說帶我倆陪奶奶回肥城老家。那時候,耳邊常聽見潮泉柳溝道朗這些話語,說我爺爺是從肥城來到東工村,哥哥姐姐小時候都在老家待過,老家出地瓜和花生。

那時是人民公社化的年代,村(大隊)中耕地多是種玉米和小麥,家家戶戶基本是煎餅鹹菜,想到帶甜味的地瓜及油香的花生,又能坐著汽車到很遠老家去,心裡充滿喜愉和向望。

我們是從淄川東橋頭坐的汽車。進站時,我站在印有尺度的牆壁前,剛剛達到購全票的身高,因站務人員同我娘熟悉,買了張半票。後來從老家坐火車回來,又買半票,出站時,被攔著驗票,我娘將保留的汽車票讓他們看,才順利出站,這是我首次遠離淄博及乘坐火車。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山路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村莊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村口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飯棚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小車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窗戶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宅門

七十年代,村內北街的小賣鋪,是又矮又小三間的土坯房,由我大嫂操持料理。每日大嫂推著架子車到南門(洪山)起(辦)貨回來,就站在米數高的水泥櫃檯前。在當時,這風颳不著,雨淋不著的活,算是體面活。貨架擺放著多是煙、酒、糖、作業本子等,數量少的可憐。糖多是水果糖,能按塊賣,二分錢一塊,三分錢二塊,方格寫字本子伍分錢一本,九分錢二本。東牆根放置著幾口水缸,盛著散裝粗鹽、鹹菜疙瘩、醬油、醋,還有散裝酒。來者多提著瓶子,打個醬油買點醋,順帶買合幾毛錢香菸,賣的最多是散裝醬油和醋,瓶裝酒及散酒少有人購買。村小人少買賣小,適合當時人們的生活水準。

村東靠公路邊,有戶人家,姓周名生柱,按輩份稱呼他叔,娶妻智障,平日挑尿拌糞挑擔子。夏日,愛光著膀子,前胸後背晒地發紅,愛飲酒,酒後前胸更紅更亮。

村內紅白事,他前去挑水幫忙,缸滿人閒,躲坐院內矮桌前靜等。人們明白他的意思,在待吃等喝,忙端上一碗回鍋菜,送半瓶白酒,他低頭自斟自飲。酒後,晃晃悠悠往家走。

他三天二日,端著碗到小賣鋪買酒。一次,站在櫃檯前買酒,大嫂提酒倒入碗內,人多忙點,一會兒,大嫂看見櫃檯上的空碗,認為忘記給他打酒,問他:"周叔,我給打上酒?"他說:"未給打酒",大嫂轉身要給他打酒時,他樂哈哈哈地說:"侄女,開玩笑,酒我早巳喝光了"。有時,他打上一碗酒,用手捻捻散落在櫃檯的鹽未,放入嘴裡,同時,三口二口將碗內白酒喝光。

一年冬季,二哥拋扔棒槌櫛玩耍時,不小心扎傷他眼睛,母親陪他包紮眼睛,檢查無妨後,也不耍賴打橫,村民及母親說他就是個老實人。

他死了,剩弱智兩子,只會蒸窩窩頭,不知生熟。後二子終娶腿疾山裡女人成家,在這女人操持下,讓兄弟倆去磚廠做活,她經營菸酒百貨,後又上山辦養豬場,日子過得湊合。如他在地下有知的話,該心滿意寬,不用喝酒解愁。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打酒

小時候,村裡最好玩的地方就是瓦廠。

瓦廠位於村的西南方,西側是隔一條小路的紅色渣子堆;南側及東側都是小樑莊(後改紅衛村)的農田莊稼地,東側中間原來有條從公路通向瓦廠的土路,因土路是佔用小紅衛村的農田,又將農田分割成兩塊,不利農耕機械作業,後在南側重修一條土路。北側是塊坳地,沿著類似溝底的路,延伸到村的西南角進入村莊。

瓦廠約十幾畝地的樣子,西高東低,依山坡而建。中央有囗枯水井,這枯水井曾發生過,在這工作的年輕人,因鬧矛盾,王家的大姑娘跳井而死的慘事,現在許多人仍記著事情的起因。我大約記得她的象貌輪廓,如果她活著的話,也應是六十多歲的老人了,心痛!惋惜!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瓦窯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燒瓦

瓦廠東邊是一排長長的房子,房裡佈滿一排又一排的木架,放著層層層疊疊的機壓成型的泥瓦,等待風乾後,裝窯入燒。夏天時,微風吹進,裡邊涼嗖嗖的,象是新疆涼晒葡萄乾的涼房,冬天時,地下燒著火熱的地爐,赤腳踏進鋪滿煙道的地面,塵土飛迸腳丫上,象是熱乎乎的麵粉。

這裡最好看是燒窯。這窯是窩窩頭的形狀,在前面的拱形爐門前,有個小窗口,往裡望去,爐火燒的通紅通紅的,輻射出來的熱光,照在臉龐上灼痛。燒窯工是項技術活,一根2米長的鐵杴,通過窗口觀察,依次往裡添煤。添煤時,後邊煙筒冒出濃濃的黑煙。

小時候最喜愛這裡的泥巴,弄塊泥巴在瓦廠玩不夠,也要帶塊回家去繼續玩。

我曾用泥巴捏過小鳥、手槍、坦克,最多的是地雷。

那時,經常看電影《地雷戰》,看到電影裡的民兵,頭戴八路帽,脖子掛著兩顆地雷,感覺很威武,如果鬼子再來,一定同電影裡的民兵人物一樣。

我和小夥伴蹲坐一起, 將泥巴團成圓形,粘上用細鐵絲彎成U的地雷頭,用樹枝刻劃上經緯線條,放在蔭涼待幹。提著這枚製造成功的地雷,拴上一根長線,學電影電影鏡頭樣子,嘴裡喊著鬼子來了,埋入土中,又拉出,返復多次。樂!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後來,這裡改建成轉道窯,利用煤渣燒製煤渣磚,是廢物利用,結束了村民建土坯房的歷史。我的家人多在這裡工作過......後來,瓦廠南邊建成淄博無線電十三廠,東邊建成淄博克力斯特陶瓷公司......

"

我的村莊座落在淄川東部,這裡就是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東工村。

淄川之地,夏商為青州之域,秦屬齊郡;西漢初建般陽縣;南北朝,元嘉五年(428年)為貝丘縣;隋開皇十八年(598年)為淄川縣。因淄河流經境內而得名,1956年以後稱淄川區,是歷史悠久,天傑地靈的地方。

洪山古時候被稱作“獅駝埠”,俗稱“大荒地”。1898年,清政府與德國簽訂《膠澳租借條約》,根據條約,1904年,德國人在大荒地建成豎井定名“黌山凹井”(淄礦集團機廠內),初以北臨“黌山”取名,大荒地先後有德國人、日本人進入,進行煤炭開採、鐵路鋪設及車站建立,隨著人口的聚集,從“黌山”到“洪山”,作為地名一步一步地逐漸代替了“大荒地”。1930年建黌山鎮後,‘黌山’逐漸以同音演變為‘洪山’,1937年改用洪山鎮。現淄礦集團院內仍遺存部分德日式風格的建築物。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遺存德日建築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遺存德式站房(洪山火車站)

東工村是德國人、日本人來了,他們在大荒地開鑿煤井時,煤井周邊逐步形成到此謀生人的聚住地,因位於“黌山凹井”東邊,俗名東工廠。

據講,大荒地“黌山凹井”煤井,周邊形成四大工廠,這裡的工廠不是工廠,廠即聚住地形成的村落,東工廠即東工村;北工廠即北工村;南工廠即太和村,原鎮政府舊址,俗稱南門;西工廠即三民村。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村莊距淄川城裡約十華里。村東鄰是短篇小說之王、《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故鄉蒲家莊;北依北大井,約3公里是春秋戰國名山黌山;南邊約2公里是淄博市第十五中學;西依北大井渣子堆。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老房子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北大井煤倉

村莊近依北大井渣子堆,這是德國人經營的山東路礦公司於1904年在淄川大荒地開鑿了第一個豎井,成立了淄川炭礦公司。

1910年11月,開鑿第二豎井,稱“馬爾他豎井”;1910年11月,德國人開鑿第三豎井,以當時德華礦務公司首席董事的名字命名為“海特爾井”,俗稱北大井。渣子堆是開釆北大井及附近煤井時,篩選煤炭後的礦渣日集月累堆集形成的,可以說,渣子堆伴隨村莊的形成、發展、生活,他更見證了東工村的百年滄桑。

小時候,我常帶上柳條筐子,腳踩著鬆淌的渣石爬上渣子堆。每當鍋車(俗語,礦山用帶軌翻鬥)傾卸礦渣時,躲避著滾衝下來的礦渣,撿拾遺落在煤渣縫隙的煤炭和銅磯(生產硫磺);有時,用鐵鉤在礦渣裡扒拉著尋找。煤炭用於取噯和做飯,剩餘煤炭和銅磯換取零錢補貼家用。當年為了生計,個個蓬頭垢面,在煤堆抹得像個小鬼,只有倆眼目光灼灼緊盯著傾卸下的煤渣,煤炭和銅磯搶撿到手後,我們會露出燦爛的笑容,那時只能看到一排雪白的牙齒……

七十年代,人們利用燃燒過的煤渣生產水泥,利用煤渣燒成磚塊,代替了傳統泥磚。渣子堆成為村民及附近村民賴依生活的來源之一。

六、七十年代,村莊約有百十戶人家的樣子,村民以種地、下井挖煤、燒窯為生。房屋多是土坯或門、窗用泥磚包裹,兩側屋山牆帶泥瓦的草房。村民多是到此地謀生人的後代,屬雜姓聚集的村莊。

渣子堆東腳下有條高低不平,曲折彎延的煤渣路,向南延伸至南門(鎮政府舊址)。村內街道巷口,縱橫交錯,道面狹窄,坑窪起伏,街道兩側樹木稀少可見,泥質街道,遇雨雪時節,泥濘難行。

我的家鄉,沒有歌曲唱出的山美水美的動人詞句,可留下我幼年時代的點點印跡。從老宅的家中瞭望著渣子堆,黑色渣子堆同渣子堆自燃後形成的紅色渣子堆,黑紅分明,在陽光的耀照下,有點立體感的美;夜深時,渣子堆時時傳來拉礦渣的鍋車,咔嚓、咔嚓的鐵軌聲,又傳來礦渣滾動的陣陣聲響,就象是疾風伴著海水撞擊岸石的浪濤聲;當黎明晨起,站在渣子堆上,向下望去,礦區閃爍幾盞燈光,牽引電車緩緩駛出,村裡炊煙繚繞,有點灰濛濛的美。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渣子堆東邊的東工村,村中央有盤石碾,從石碾向東約二十米,朝南的丁字路口處,東南拐角的地方就是我的老宅。

老宅門口西南不遠的路邊,有一棵懷抱粗、底部空洞的老國槐樹。從我記事起,古槐的軀幹就很粗,粗糙的樹皮突兀著,形成一個個的疙瘩,像個很老很老的乾枯老人。夏天,樹洞裡爬出一串串的黑螞蟻,樹身滲出的樹膘,抹在手上黏黏的;秋天,樹上結滿槐噹啷;冬天,北風吹的枝頭及乾癟槐噹啷嘩嘩響。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父親生前同家人在老宅

院落如同刀背形狀,從西南角大門進入,沿著一間西屋牆進入院內,一間北屋連三間北屋,西屋與北屋之間是隔著夾火道的雜物房。三間北屋的東窗下,有盤石磨,磨道旁倚東院牆生長一棵碗口粗的洋槐樹。門、窗是用木稜做的,冬天要用窗紙湖上。東南是飯棚,是微帶斜坡的平房,頂部是用爐渣灰和石灰混合抹平的。飯棚後是豬圈連著廁所。

房屋的空間都十分狹小,北屋一間是爺爺奶奶居住,有張羅漢床及長條桌子。北屋三間是父親母親及我們居住,進屋擺放著一張八仙桌加兩把羅圈椅子,家裡基本沒有象樣的傢俱。朦朧記的西屋裡,住著用車拉青石頭,肥城老家的堂哥及姑表哥,後來,這屋成了大哥結婚的婚房,屋內太小,洗臉盆只能放在掏砌的牆洞內,大哥娶嫂子過門後,不久,又添了侄子建國,老宅更顯的擁擠了。

入夏時,父親會在院內種上幾顆絲瓜,瓜秧爬滿院架,絲瓜花開的滿院芬香。有時傍晚,院中央放張小矮桌,放上大哥奢侈小收音機(六十年末,少數的笨重的臺坐式)收聽廣播。到中秋節的傍晚,父親母親給家人分吃西瓜及難得的月餅。家養的花貓會順著倚牆槐樹爬上爬下,跳到東院牆上,又順著院牆躍上飯棚頂,自由出入。飯棚頂上常晒爺爺收割的蓖麻、蕎麥、穀子等五穀雜糧,我常爬在上邊玩耍乘涼,槐花飄香時,我和哥姐站在上邊用杆子摘槐花。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宅門

(大門倆側門枕石)

據說,爺爺謀生剛落腳時,在村裡借他人家的窩棚居住。這宅院是爺爺和父親用麵粉換的,換的時候面積比這大。院落大門口兩扇大門下面的兩塊門忱石,是爺爺請石匠鑿磨的,做工細緻,在村內少見。我想,這是爺爺發跡的表現,也有期盼子孫滿堂、生活富裕的良好願望。

七十年未,將飯棚及西屋拆除,返建成磚屋,母親在西屋度過了她的晚年。進入21世紀,村裡進行了舊房改造,建成一幢幢的樓房,現老宅己蕩然無存了。

爺爺奶奶走了, 爹孃走了,老宅沒有了,家鄉的老宅味,沒有了,但是,我想念這個老宅,想念著生我、養我、伴我成長的老宅!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七二年大哥同兒子建國在老宅院內

(後左側老西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九三年春節家人在老宅內

(後三間北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九三春節孩子在老宅內

(後三間北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母親生前同姑表妹及家人在老宅院內

(後:七十年代,返建後的東房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舊街道及房屋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東工村新居

小時候,家宅的老西屋裡,住著幾位拉地排車的人。

夜色降臨時,我跟隨在他們身邊,用好奇眼神盯著他們,他們雙手用力,用根圓圓的管子給軲轆打氣,感覺挺好玩的,後來知道,他們是宋傳和、宋家坤、尹成水、張德懷,這是老家的人,從事給石灰窯拉青石頭的營生,這是我對老家人的朦朧印象。

後來,這幾位拉地排車人陸續回老家了。幾年後,爺爺去世了。上二年級時,老師剛教拼音,娘讓我倆(孿生二哥宋家祿)請假,說帶我倆陪奶奶回肥城老家。那時候,耳邊常聽見潮泉柳溝道朗這些話語,說我爺爺是從肥城來到東工村,哥哥姐姐小時候都在老家待過,老家出地瓜和花生。

那時是人民公社化的年代,村(大隊)中耕地多是種玉米和小麥,家家戶戶基本是煎餅鹹菜,想到帶甜味的地瓜及油香的花生,又能坐著汽車到很遠老家去,心裡充滿喜愉和向望。

我們是從淄川東橋頭坐的汽車。進站時,我站在印有尺度的牆壁前,剛剛達到購全票的身高,因站務人員同我娘熟悉,買了張半票。後來從老家坐火車回來,又買半票,出站時,被攔著驗票,我娘將保留的汽車票讓他們看,才順利出站,這是我首次遠離淄博及乘坐火車。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山路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村莊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村口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飯棚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小車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窗戶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宅門

七十年代,村內北街的小賣鋪,是又矮又小三間的土坯房,由我大嫂操持料理。每日大嫂推著架子車到南門(洪山)起(辦)貨回來,就站在米數高的水泥櫃檯前。在當時,這風颳不著,雨淋不著的活,算是體面活。貨架擺放著多是煙、酒、糖、作業本子等,數量少的可憐。糖多是水果糖,能按塊賣,二分錢一塊,三分錢二塊,方格寫字本子伍分錢一本,九分錢二本。東牆根放置著幾口水缸,盛著散裝粗鹽、鹹菜疙瘩、醬油、醋,還有散裝酒。來者多提著瓶子,打個醬油買點醋,順帶買合幾毛錢香菸,賣的最多是散裝醬油和醋,瓶裝酒及散酒少有人購買。村小人少買賣小,適合當時人們的生活水準。

村東靠公路邊,有戶人家,姓周名生柱,按輩份稱呼他叔,娶妻智障,平日挑尿拌糞挑擔子。夏日,愛光著膀子,前胸後背晒地發紅,愛飲酒,酒後前胸更紅更亮。

村內紅白事,他前去挑水幫忙,缸滿人閒,躲坐院內矮桌前靜等。人們明白他的意思,在待吃等喝,忙端上一碗回鍋菜,送半瓶白酒,他低頭自斟自飲。酒後,晃晃悠悠往家走。

他三天二日,端著碗到小賣鋪買酒。一次,站在櫃檯前買酒,大嫂提酒倒入碗內,人多忙點,一會兒,大嫂看見櫃檯上的空碗,認為忘記給他打酒,問他:"周叔,我給打上酒?"他說:"未給打酒",大嫂轉身要給他打酒時,他樂哈哈哈地說:"侄女,開玩笑,酒我早巳喝光了"。有時,他打上一碗酒,用手捻捻散落在櫃檯的鹽未,放入嘴裡,同時,三口二口將碗內白酒喝光。

一年冬季,二哥拋扔棒槌櫛玩耍時,不小心扎傷他眼睛,母親陪他包紮眼睛,檢查無妨後,也不耍賴打橫,村民及母親說他就是個老實人。

他死了,剩弱智兩子,只會蒸窩窩頭,不知生熟。後二子終娶腿疾山裡女人成家,在這女人操持下,讓兄弟倆去磚廠做活,她經營菸酒百貨,後又上山辦養豬場,日子過得湊合。如他在地下有知的話,該心滿意寬,不用喝酒解愁。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打酒

小時候,村裡最好玩的地方就是瓦廠。

瓦廠位於村的西南方,西側是隔一條小路的紅色渣子堆;南側及東側都是小樑莊(後改紅衛村)的農田莊稼地,東側中間原來有條從公路通向瓦廠的土路,因土路是佔用小紅衛村的農田,又將農田分割成兩塊,不利農耕機械作業,後在南側重修一條土路。北側是塊坳地,沿著類似溝底的路,延伸到村的西南角進入村莊。

瓦廠約十幾畝地的樣子,西高東低,依山坡而建。中央有囗枯水井,這枯水井曾發生過,在這工作的年輕人,因鬧矛盾,王家的大姑娘跳井而死的慘事,現在許多人仍記著事情的起因。我大約記得她的象貌輪廓,如果她活著的話,也應是六十多歲的老人了,心痛!惋惜!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瓦窯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燒瓦

瓦廠東邊是一排長長的房子,房裡佈滿一排又一排的木架,放著層層層疊疊的機壓成型的泥瓦,等待風乾後,裝窯入燒。夏天時,微風吹進,裡邊涼嗖嗖的,象是新疆涼晒葡萄乾的涼房,冬天時,地下燒著火熱的地爐,赤腳踏進鋪滿煙道的地面,塵土飛迸腳丫上,象是熱乎乎的麵粉。

這裡最好看是燒窯。這窯是窩窩頭的形狀,在前面的拱形爐門前,有個小窗口,往裡望去,爐火燒的通紅通紅的,輻射出來的熱光,照在臉龐上灼痛。燒窯工是項技術活,一根2米長的鐵杴,通過窗口觀察,依次往裡添煤。添煤時,後邊煙筒冒出濃濃的黑煙。

小時候最喜愛這裡的泥巴,弄塊泥巴在瓦廠玩不夠,也要帶塊回家去繼續玩。

我曾用泥巴捏過小鳥、手槍、坦克,最多的是地雷。

那時,經常看電影《地雷戰》,看到電影裡的民兵,頭戴八路帽,脖子掛著兩顆地雷,感覺很威武,如果鬼子再來,一定同電影裡的民兵人物一樣。

我和小夥伴蹲坐一起, 將泥巴團成圓形,粘上用細鐵絲彎成U的地雷頭,用樹枝刻劃上經緯線條,放在蔭涼待幹。提著這枚製造成功的地雷,拴上一根長線,學電影電影鏡頭樣子,嘴裡喊著鬼子來了,埋入土中,又拉出,返復多次。樂!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後來,這裡改建成轉道窯,利用煤渣燒製煤渣磚,是廢物利用,結束了村民建土坯房的歷史。我的家人多在這裡工作過......後來,瓦廠南邊建成淄博無線電十三廠,東邊建成淄博克力斯特陶瓷公司......

我的老家在洪山,渣子堆下東工村

作者 山裡人宋家禎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