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

1943年,美國的肯納(Leo Kanner)醫師發現第一例孤獨症,至今已經過去70多年。發病率日益增高,治療效果卻不理想,預後差,嚴重影響患者的社會功能和生活質量。目前,孤獨症已被世界衛生組織認為是影響人口健康的重大問題之一。

在中國,1982年陶國泰教授確診了中國第一例孤獨症患兒,“孤獨症(自閉症)”一詞,才走進中國家長的視野中。37年過去了,中國孤獨症康復教育發展到什麼樣的程度了?

從“經驗為王”到“科學至上”,這是中國康復教育發展的方向,也是世界康復教育發展的縮影。

數據,作為最先進科學干預教育的代表,是如何幫助老師,幫助孩子,幫助孤獨症家庭的?

在由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主辦的第二屆“孤獨症康復技術發展及政策研討國際論壇”上,清華大學無障礙發展研究院孤獨症研究項目部主任張烈,針對“數據”對中國康復教育與人才培養支持的問題做了詳細分享。恩啟作為數據與技術支持,也一直在為實現更科學的干預教育而努力。

"

1943年,美國的肯納(Leo Kanner)醫師發現第一例孤獨症,至今已經過去70多年。發病率日益增高,治療效果卻不理想,預後差,嚴重影響患者的社會功能和生活質量。目前,孤獨症已被世界衛生組織認為是影響人口健康的重大問題之一。

在中國,1982年陶國泰教授確診了中國第一例孤獨症患兒,“孤獨症(自閉症)”一詞,才走進中國家長的視野中。37年過去了,中國孤獨症康復教育發展到什麼樣的程度了?

從“經驗為王”到“科學至上”,這是中國康復教育發展的方向,也是世界康復教育發展的縮影。

數據,作為最先進科學干預教育的代表,是如何幫助老師,幫助孩子,幫助孤獨症家庭的?

在由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主辦的第二屆“孤獨症康復技術發展及政策研討國際論壇”上,清華大學無障礙發展研究院孤獨症研究項目部主任張烈,針對“數據”對中國康復教育與人才培養支持的問題做了詳細分享。恩啟作為數據與技術支持,也一直在為實現更科學的干預教育而努力。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用數據決策:構建有效的康復教育和人才培養體系

張烈

孤獨症群體現狀如何?目前,孤獨症有三大特點需要關注

首先是群體龐大,根據美國疾控中心的數據顯示,從2007-2018年,孤獨症患病率已經從1/156上升至了1/59,同時國內的部分研究顯示,中國孤獨症的患病率也達到了111/1。這就表明了孤獨症者已經有了非常龐大的群體。

其次,孤獨症目前還無法治癒,會對社會帶來了極大的困擾。

最後,孤獨症屬於一種廣泛性發育障礙,每個患者的表現都不相同,千人千面。這也給孤獨症的治療和康復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

1943年,美國的肯納(Leo Kanner)醫師發現第一例孤獨症,至今已經過去70多年。發病率日益增高,治療效果卻不理想,預後差,嚴重影響患者的社會功能和生活質量。目前,孤獨症已被世界衛生組織認為是影響人口健康的重大問題之一。

在中國,1982年陶國泰教授確診了中國第一例孤獨症患兒,“孤獨症(自閉症)”一詞,才走進中國家長的視野中。37年過去了,中國孤獨症康復教育發展到什麼樣的程度了?

從“經驗為王”到“科學至上”,這是中國康復教育發展的方向,也是世界康復教育發展的縮影。

數據,作為最先進科學干預教育的代表,是如何幫助老師,幫助孩子,幫助孤獨症家庭的?

在由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主辦的第二屆“孤獨症康復技術發展及政策研討國際論壇”上,清華大學無障礙發展研究院孤獨症研究項目部主任張烈,針對“數據”對中國康復教育與人才培養支持的問題做了詳細分享。恩啟作為數據與技術支持,也一直在為實現更科學的干預教育而努力。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用數據決策:構建有效的康復教育和人才培養體系

張烈

孤獨症群體現狀如何?目前,孤獨症有三大特點需要關注

首先是群體龐大,根據美國疾控中心的數據顯示,從2007-2018年,孤獨症患病率已經從1/156上升至了1/59,同時國內的部分研究顯示,中國孤獨症的患病率也達到了111/1。這就表明了孤獨症者已經有了非常龐大的群體。

其次,孤獨症目前還無法治癒,會對社會帶來了極大的困擾。

最後,孤獨症屬於一種廣泛性發育障礙,每個患者的表現都不相同,千人千面。這也給孤獨症的治療和康復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循證康復實踐理論與應用行為分析

面對這樣的情況,國內外也有大量的研究嘗試解決這些問題,並且取得了一些成果。

這些成果基本上都是基於“循證康復實踐”的理論形成的,它不僅是一種方法,也是一種專業的可操作的手段。

"

1943年,美國的肯納(Leo Kanner)醫師發現第一例孤獨症,至今已經過去70多年。發病率日益增高,治療效果卻不理想,預後差,嚴重影響患者的社會功能和生活質量。目前,孤獨症已被世界衛生組織認為是影響人口健康的重大問題之一。

在中國,1982年陶國泰教授確診了中國第一例孤獨症患兒,“孤獨症(自閉症)”一詞,才走進中國家長的視野中。37年過去了,中國孤獨症康復教育發展到什麼樣的程度了?

從“經驗為王”到“科學至上”,這是中國康復教育發展的方向,也是世界康復教育發展的縮影。

數據,作為最先進科學干預教育的代表,是如何幫助老師,幫助孩子,幫助孤獨症家庭的?

在由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主辦的第二屆“孤獨症康復技術發展及政策研討國際論壇”上,清華大學無障礙發展研究院孤獨症研究項目部主任張烈,針對“數據”對中國康復教育與人才培養支持的問題做了詳細分享。恩啟作為數據與技術支持,也一直在為實現更科學的干預教育而努力。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用數據決策:構建有效的康復教育和人才培養體系

張烈

孤獨症群體現狀如何?目前,孤獨症有三大特點需要關注

首先是群體龐大,根據美國疾控中心的數據顯示,從2007-2018年,孤獨症患病率已經從1/156上升至了1/59,同時國內的部分研究顯示,中國孤獨症的患病率也達到了111/1。這就表明了孤獨症者已經有了非常龐大的群體。

其次,孤獨症目前還無法治癒,會對社會帶來了極大的困擾。

最後,孤獨症屬於一種廣泛性發育障礙,每個患者的表現都不相同,千人千面。這也給孤獨症的治療和康復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循證康復實踐理論與應用行為分析

面對這樣的情況,國內外也有大量的研究嘗試解決這些問題,並且取得了一些成果。

這些成果基本上都是基於“循證康復實踐”的理論形成的,它不僅是一種方法,也是一種專業的可操作的手段。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孤獨症康復研究“循證康復實踐”理論,有3方面的特點:

1、需要採取已經被科學所循證的方法體系,以此證明康復的行為是真實有效的。

2、針對個案及家庭的需求和偏好所設計,因為不同孩子的需求各不相同,家庭情況也是千差萬別,所以要對家庭和個案有充分的瞭解和包容度。

3、基於數據的決策,不斷積累、統計,找到其中的規律,從而有效指導康復訓練工作。

目前,在美國孤獨症疾病控制中心列出了14種已被循證實踐證實的干預方法,其中13種方法是基於行為科學。在美國國家職業發展中心列舉了27種循證康復方法,其中有25種方法是基於行為科學。

從中可以得出,基於應用行為分析的康復方法將是對於孤獨症真實有效的康復手段。應用行為分析是一種被驗證過的科學,根據行為原理制定康復策略,從而改善具有社會意義的行為方式。

在具體操作過程中,需要設定很多和行為相關的實驗,通過變量的控制確定行為改變的原因,尋找和環境有關的變量,從而為康復找到切實可行的證據和方法。

"

1943年,美國的肯納(Leo Kanner)醫師發現第一例孤獨症,至今已經過去70多年。發病率日益增高,治療效果卻不理想,預後差,嚴重影響患者的社會功能和生活質量。目前,孤獨症已被世界衛生組織認為是影響人口健康的重大問題之一。

在中國,1982年陶國泰教授確診了中國第一例孤獨症患兒,“孤獨症(自閉症)”一詞,才走進中國家長的視野中。37年過去了,中國孤獨症康復教育發展到什麼樣的程度了?

從“經驗為王”到“科學至上”,這是中國康復教育發展的方向,也是世界康復教育發展的縮影。

數據,作為最先進科學干預教育的代表,是如何幫助老師,幫助孩子,幫助孤獨症家庭的?

在由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主辦的第二屆“孤獨症康復技術發展及政策研討國際論壇”上,清華大學無障礙發展研究院孤獨症研究項目部主任張烈,針對“數據”對中國康復教育與人才培養支持的問題做了詳細分享。恩啟作為數據與技術支持,也一直在為實現更科學的干預教育而努力。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用數據決策:構建有效的康復教育和人才培養體系

張烈

孤獨症群體現狀如何?目前,孤獨症有三大特點需要關注

首先是群體龐大,根據美國疾控中心的數據顯示,從2007-2018年,孤獨症患病率已經從1/156上升至了1/59,同時國內的部分研究顯示,中國孤獨症的患病率也達到了111/1。這就表明了孤獨症者已經有了非常龐大的群體。

其次,孤獨症目前還無法治癒,會對社會帶來了極大的困擾。

最後,孤獨症屬於一種廣泛性發育障礙,每個患者的表現都不相同,千人千面。這也給孤獨症的治療和康復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循證康復實踐理論與應用行為分析

面對這樣的情況,國內外也有大量的研究嘗試解決這些問題,並且取得了一些成果。

這些成果基本上都是基於“循證康復實踐”的理論形成的,它不僅是一種方法,也是一種專業的可操作的手段。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孤獨症康復研究“循證康復實踐”理論,有3方面的特點:

1、需要採取已經被科學所循證的方法體系,以此證明康復的行為是真實有效的。

2、針對個案及家庭的需求和偏好所設計,因為不同孩子的需求各不相同,家庭情況也是千差萬別,所以要對家庭和個案有充分的瞭解和包容度。

3、基於數據的決策,不斷積累、統計,找到其中的規律,從而有效指導康復訓練工作。

目前,在美國孤獨症疾病控制中心列出了14種已被循證實踐證實的干預方法,其中13種方法是基於行為科學。在美國國家職業發展中心列舉了27種循證康復方法,其中有25種方法是基於行為科學。

從中可以得出,基於應用行為分析的康復方法將是對於孤獨症真實有效的康復手段。應用行為分析是一種被驗證過的科學,根據行為原理制定康復策略,從而改善具有社會意義的行為方式。

在具體操作過程中,需要設定很多和行為相關的實驗,通過變量的控制確定行為改變的原因,尋找和環境有關的變量,從而為康復找到切實可行的證據和方法。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在“應用行為分析”學科下,我們需要找到適合的方法,那麼這種方法如何使用呢?

從個體經驗到可傳播的知識體系

貫穿始終的核心問題,是如何把這種方法及過程變成數據。在變成數據後,它將不再是一種個體的經驗,而是成為了一種可以傳播的知識體系。

那麼數據,是如何幫助老師的呢?

01

瞭解個體的優勢和技能缺陷

數據應該貫穿一個孩子的干預始終。就以VB-MAPP語言行為里程碑評估為例,一名孤獨症孩子到了機構後,首先需要進行評估。

一方面,從評估結果中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孩子各個方面能力的分佈情況,以及哪些方面的能力是存在缺失的。

另一方面,一份綜合能力的評估可以對孩子今後的康復訓練指明瞭方向。

"

1943年,美國的肯納(Leo Kanner)醫師發現第一例孤獨症,至今已經過去70多年。發病率日益增高,治療效果卻不理想,預後差,嚴重影響患者的社會功能和生活質量。目前,孤獨症已被世界衛生組織認為是影響人口健康的重大問題之一。

在中國,1982年陶國泰教授確診了中國第一例孤獨症患兒,“孤獨症(自閉症)”一詞,才走進中國家長的視野中。37年過去了,中國孤獨症康復教育發展到什麼樣的程度了?

從“經驗為王”到“科學至上”,這是中國康復教育發展的方向,也是世界康復教育發展的縮影。

數據,作為最先進科學干預教育的代表,是如何幫助老師,幫助孩子,幫助孤獨症家庭的?

在由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主辦的第二屆“孤獨症康復技術發展及政策研討國際論壇”上,清華大學無障礙發展研究院孤獨症研究項目部主任張烈,針對“數據”對中國康復教育與人才培養支持的問題做了詳細分享。恩啟作為數據與技術支持,也一直在為實現更科學的干預教育而努力。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用數據決策:構建有效的康復教育和人才培養體系

張烈

孤獨症群體現狀如何?目前,孤獨症有三大特點需要關注

首先是群體龐大,根據美國疾控中心的數據顯示,從2007-2018年,孤獨症患病率已經從1/156上升至了1/59,同時國內的部分研究顯示,中國孤獨症的患病率也達到了111/1。這就表明了孤獨症者已經有了非常龐大的群體。

其次,孤獨症目前還無法治癒,會對社會帶來了極大的困擾。

最後,孤獨症屬於一種廣泛性發育障礙,每個患者的表現都不相同,千人千面。這也給孤獨症的治療和康復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循證康復實踐理論與應用行為分析

面對這樣的情況,國內外也有大量的研究嘗試解決這些問題,並且取得了一些成果。

這些成果基本上都是基於“循證康復實踐”的理論形成的,它不僅是一種方法,也是一種專業的可操作的手段。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孤獨症康復研究“循證康復實踐”理論,有3方面的特點:

1、需要採取已經被科學所循證的方法體系,以此證明康復的行為是真實有效的。

2、針對個案及家庭的需求和偏好所設計,因為不同孩子的需求各不相同,家庭情況也是千差萬別,所以要對家庭和個案有充分的瞭解和包容度。

3、基於數據的決策,不斷積累、統計,找到其中的規律,從而有效指導康復訓練工作。

目前,在美國孤獨症疾病控制中心列出了14種已被循證實踐證實的干預方法,其中13種方法是基於行為科學。在美國國家職業發展中心列舉了27種循證康復方法,其中有25種方法是基於行為科學。

從中可以得出,基於應用行為分析的康復方法將是對於孤獨症真實有效的康復手段。應用行為分析是一種被驗證過的科學,根據行為原理制定康復策略,從而改善具有社會意義的行為方式。

在具體操作過程中,需要設定很多和行為相關的實驗,通過變量的控制確定行為改變的原因,尋找和環境有關的變量,從而為康復找到切實可行的證據和方法。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在“應用行為分析”學科下,我們需要找到適合的方法,那麼這種方法如何使用呢?

從個體經驗到可傳播的知識體系

貫穿始終的核心問題,是如何把這種方法及過程變成數據。在變成數據後,它將不再是一種個體的經驗,而是成為了一種可以傳播的知識體系。

那麼數據,是如何幫助老師的呢?

01

瞭解個體的優勢和技能缺陷

數據應該貫穿一個孩子的干預始終。就以VB-MAPP語言行為里程碑評估為例,一名孤獨症孩子到了機構後,首先需要進行評估。

一方面,從評估結果中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孩子各個方面能力的分佈情況,以及哪些方面的能力是存在缺失的。

另一方面,一份綜合能力的評估可以對孩子今後的康復訓練指明瞭方向。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02

判斷孩子問題行為的功能

從數據中,我們可以判斷孩子的問題行為發生在什麼環境和條件下,從下面的案例中可以看出,這名孩子是由於對他的關注缺失後,他的問題行為就會急劇增加。

也可以據此判斷出,這個孩子對別人對他的關注非常在意,也就可以根據他的特點進行教學設計。

"

1943年,美國的肯納(Leo Kanner)醫師發現第一例孤獨症,至今已經過去70多年。發病率日益增高,治療效果卻不理想,預後差,嚴重影響患者的社會功能和生活質量。目前,孤獨症已被世界衛生組織認為是影響人口健康的重大問題之一。

在中國,1982年陶國泰教授確診了中國第一例孤獨症患兒,“孤獨症(自閉症)”一詞,才走進中國家長的視野中。37年過去了,中國孤獨症康復教育發展到什麼樣的程度了?

從“經驗為王”到“科學至上”,這是中國康復教育發展的方向,也是世界康復教育發展的縮影。

數據,作為最先進科學干預教育的代表,是如何幫助老師,幫助孩子,幫助孤獨症家庭的?

在由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主辦的第二屆“孤獨症康復技術發展及政策研討國際論壇”上,清華大學無障礙發展研究院孤獨症研究項目部主任張烈,針對“數據”對中國康復教育與人才培養支持的問題做了詳細分享。恩啟作為數據與技術支持,也一直在為實現更科學的干預教育而努力。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用數據決策:構建有效的康復教育和人才培養體系

張烈

孤獨症群體現狀如何?目前,孤獨症有三大特點需要關注

首先是群體龐大,根據美國疾控中心的數據顯示,從2007-2018年,孤獨症患病率已經從1/156上升至了1/59,同時國內的部分研究顯示,中國孤獨症的患病率也達到了111/1。這就表明了孤獨症者已經有了非常龐大的群體。

其次,孤獨症目前還無法治癒,會對社會帶來了極大的困擾。

最後,孤獨症屬於一種廣泛性發育障礙,每個患者的表現都不相同,千人千面。這也給孤獨症的治療和康復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循證康復實踐理論與應用行為分析

面對這樣的情況,國內外也有大量的研究嘗試解決這些問題,並且取得了一些成果。

這些成果基本上都是基於“循證康復實踐”的理論形成的,它不僅是一種方法,也是一種專業的可操作的手段。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孤獨症康復研究“循證康復實踐”理論,有3方面的特點:

1、需要採取已經被科學所循證的方法體系,以此證明康復的行為是真實有效的。

2、針對個案及家庭的需求和偏好所設計,因為不同孩子的需求各不相同,家庭情況也是千差萬別,所以要對家庭和個案有充分的瞭解和包容度。

3、基於數據的決策,不斷積累、統計,找到其中的規律,從而有效指導康復訓練工作。

目前,在美國孤獨症疾病控制中心列出了14種已被循證實踐證實的干預方法,其中13種方法是基於行為科學。在美國國家職業發展中心列舉了27種循證康復方法,其中有25種方法是基於行為科學。

從中可以得出,基於應用行為分析的康復方法將是對於孤獨症真實有效的康復手段。應用行為分析是一種被驗證過的科學,根據行為原理制定康復策略,從而改善具有社會意義的行為方式。

在具體操作過程中,需要設定很多和行為相關的實驗,通過變量的控制確定行為改變的原因,尋找和環境有關的變量,從而為康復找到切實可行的證據和方法。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在“應用行為分析”學科下,我們需要找到適合的方法,那麼這種方法如何使用呢?

從個體經驗到可傳播的知識體系

貫穿始終的核心問題,是如何把這種方法及過程變成數據。在變成數據後,它將不再是一種個體的經驗,而是成為了一種可以傳播的知識體系。

那麼數據,是如何幫助老師的呢?

01

瞭解個體的優勢和技能缺陷

數據應該貫穿一個孩子的干預始終。就以VB-MAPP語言行為里程碑評估為例,一名孤獨症孩子到了機構後,首先需要進行評估。

一方面,從評估結果中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孩子各個方面能力的分佈情況,以及哪些方面的能力是存在缺失的。

另一方面,一份綜合能力的評估可以對孩子今後的康復訓練指明瞭方向。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02

判斷孩子問題行為的功能

從數據中,我們可以判斷孩子的問題行為發生在什麼環境和條件下,從下面的案例中可以看出,這名孩子是由於對他的關注缺失後,他的問題行為就會急劇增加。

也可以據此判斷出,這個孩子對別人對他的關注非常在意,也就可以根據他的特點進行教學設計。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03

驗證你的教育是否有效

我們對孤獨症孩子做了很多訓練和功能分析後,最終的康復效果也需要通過數據進行判斷。

從下面案例數據表中可以看出,當這名孩子關注缺失時,問題行為會急劇增加,積極的行為基本變化不大。但是把孩子放在相對輕鬆的遊戲環境下,他的積極的行為呈現出較為正常的增長,問題行為也基本被抑制。當採取了一些有效的干預手段後,孩子的積極行為在持續增長,問題行為在前期會有出現,但隨後就被很快的抑制。

這樣也就可以通過數據的積累,最終判斷孩子的康復是否真正有效。

"

1943年,美國的肯納(Leo Kanner)醫師發現第一例孤獨症,至今已經過去70多年。發病率日益增高,治療效果卻不理想,預後差,嚴重影響患者的社會功能和生活質量。目前,孤獨症已被世界衛生組織認為是影響人口健康的重大問題之一。

在中國,1982年陶國泰教授確診了中國第一例孤獨症患兒,“孤獨症(自閉症)”一詞,才走進中國家長的視野中。37年過去了,中國孤獨症康復教育發展到什麼樣的程度了?

從“經驗為王”到“科學至上”,這是中國康復教育發展的方向,也是世界康復教育發展的縮影。

數據,作為最先進科學干預教育的代表,是如何幫助老師,幫助孩子,幫助孤獨症家庭的?

在由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主辦的第二屆“孤獨症康復技術發展及政策研討國際論壇”上,清華大學無障礙發展研究院孤獨症研究項目部主任張烈,針對“數據”對中國康復教育與人才培養支持的問題做了詳細分享。恩啟作為數據與技術支持,也一直在為實現更科學的干預教育而努力。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用數據決策:構建有效的康復教育和人才培養體系

張烈

孤獨症群體現狀如何?目前,孤獨症有三大特點需要關注

首先是群體龐大,根據美國疾控中心的數據顯示,從2007-2018年,孤獨症患病率已經從1/156上升至了1/59,同時國內的部分研究顯示,中國孤獨症的患病率也達到了111/1。這就表明了孤獨症者已經有了非常龐大的群體。

其次,孤獨症目前還無法治癒,會對社會帶來了極大的困擾。

最後,孤獨症屬於一種廣泛性發育障礙,每個患者的表現都不相同,千人千面。這也給孤獨症的治療和康復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循證康復實踐理論與應用行為分析

面對這樣的情況,國內外也有大量的研究嘗試解決這些問題,並且取得了一些成果。

這些成果基本上都是基於“循證康復實踐”的理論形成的,它不僅是一種方法,也是一種專業的可操作的手段。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孤獨症康復研究“循證康復實踐”理論,有3方面的特點:

1、需要採取已經被科學所循證的方法體系,以此證明康復的行為是真實有效的。

2、針對個案及家庭的需求和偏好所設計,因為不同孩子的需求各不相同,家庭情況也是千差萬別,所以要對家庭和個案有充分的瞭解和包容度。

3、基於數據的決策,不斷積累、統計,找到其中的規律,從而有效指導康復訓練工作。

目前,在美國孤獨症疾病控制中心列出了14種已被循證實踐證實的干預方法,其中13種方法是基於行為科學。在美國國家職業發展中心列舉了27種循證康復方法,其中有25種方法是基於行為科學。

從中可以得出,基於應用行為分析的康復方法將是對於孤獨症真實有效的康復手段。應用行為分析是一種被驗證過的科學,根據行為原理制定康復策略,從而改善具有社會意義的行為方式。

在具體操作過程中,需要設定很多和行為相關的實驗,通過變量的控制確定行為改變的原因,尋找和環境有關的變量,從而為康復找到切實可行的證據和方法。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在“應用行為分析”學科下,我們需要找到適合的方法,那麼這種方法如何使用呢?

從個體經驗到可傳播的知識體系

貫穿始終的核心問題,是如何把這種方法及過程變成數據。在變成數據後,它將不再是一種個體的經驗,而是成為了一種可以傳播的知識體系。

那麼數據,是如何幫助老師的呢?

01

瞭解個體的優勢和技能缺陷

數據應該貫穿一個孩子的干預始終。就以VB-MAPP語言行為里程碑評估為例,一名孤獨症孩子到了機構後,首先需要進行評估。

一方面,從評估結果中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孩子各個方面能力的分佈情況,以及哪些方面的能力是存在缺失的。

另一方面,一份綜合能力的評估可以對孩子今後的康復訓練指明瞭方向。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02

判斷孩子問題行為的功能

從數據中,我們可以判斷孩子的問題行為發生在什麼環境和條件下,從下面的案例中可以看出,這名孩子是由於對他的關注缺失後,他的問題行為就會急劇增加。

也可以據此判斷出,這個孩子對別人對他的關注非常在意,也就可以根據他的特點進行教學設計。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03

驗證你的教育是否有效

我們對孤獨症孩子做了很多訓練和功能分析後,最終的康復效果也需要通過數據進行判斷。

從下面案例數據表中可以看出,當這名孩子關注缺失時,問題行為會急劇增加,積極的行為基本變化不大。但是把孩子放在相對輕鬆的遊戲環境下,他的積極的行為呈現出較為正常的增長,問題行為也基本被抑制。當採取了一些有效的干預手段後,孩子的積極行為在持續增長,問題行為在前期會有出現,但隨後就被很快的抑制。

這樣也就可以通過數據的積累,最終判斷孩子的康復是否真正有效。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04

把孩子放到哪種環境中最合適?

在數據基礎上,經過一段時間的康復訓練後,才能更好地判斷孩子目前處於什麼能力階段,判斷孩子適合繼續早期密集干預,亦或在特點階段時可以進行融合預備,從而讓他成功融入普通孩子的環境中。

所以,在什麼時候適合早期密集和融合預備之間的轉接,也要依賴於一定的數據分析。

"

1943年,美國的肯納(Leo Kanner)醫師發現第一例孤獨症,至今已經過去70多年。發病率日益增高,治療效果卻不理想,預後差,嚴重影響患者的社會功能和生活質量。目前,孤獨症已被世界衛生組織認為是影響人口健康的重大問題之一。

在中國,1982年陶國泰教授確診了中國第一例孤獨症患兒,“孤獨症(自閉症)”一詞,才走進中國家長的視野中。37年過去了,中國孤獨症康復教育發展到什麼樣的程度了?

從“經驗為王”到“科學至上”,這是中國康復教育發展的方向,也是世界康復教育發展的縮影。

數據,作為最先進科學干預教育的代表,是如何幫助老師,幫助孩子,幫助孤獨症家庭的?

在由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主辦的第二屆“孤獨症康復技術發展及政策研討國際論壇”上,清華大學無障礙發展研究院孤獨症研究項目部主任張烈,針對“數據”對中國康復教育與人才培養支持的問題做了詳細分享。恩啟作為數據與技術支持,也一直在為實現更科學的干預教育而努力。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用數據決策:構建有效的康復教育和人才培養體系

張烈

孤獨症群體現狀如何?目前,孤獨症有三大特點需要關注

首先是群體龐大,根據美國疾控中心的數據顯示,從2007-2018年,孤獨症患病率已經從1/156上升至了1/59,同時國內的部分研究顯示,中國孤獨症的患病率也達到了111/1。這就表明了孤獨症者已經有了非常龐大的群體。

其次,孤獨症目前還無法治癒,會對社會帶來了極大的困擾。

最後,孤獨症屬於一種廣泛性發育障礙,每個患者的表現都不相同,千人千面。這也給孤獨症的治療和康復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循證康復實踐理論與應用行為分析

面對這樣的情況,國內外也有大量的研究嘗試解決這些問題,並且取得了一些成果。

這些成果基本上都是基於“循證康復實踐”的理論形成的,它不僅是一種方法,也是一種專業的可操作的手段。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孤獨症康復研究“循證康復實踐”理論,有3方面的特點:

1、需要採取已經被科學所循證的方法體系,以此證明康復的行為是真實有效的。

2、針對個案及家庭的需求和偏好所設計,因為不同孩子的需求各不相同,家庭情況也是千差萬別,所以要對家庭和個案有充分的瞭解和包容度。

3、基於數據的決策,不斷積累、統計,找到其中的規律,從而有效指導康復訓練工作。

目前,在美國孤獨症疾病控制中心列出了14種已被循證實踐證實的干預方法,其中13種方法是基於行為科學。在美國國家職業發展中心列舉了27種循證康復方法,其中有25種方法是基於行為科學。

從中可以得出,基於應用行為分析的康復方法將是對於孤獨症真實有效的康復手段。應用行為分析是一種被驗證過的科學,根據行為原理制定康復策略,從而改善具有社會意義的行為方式。

在具體操作過程中,需要設定很多和行為相關的實驗,通過變量的控制確定行為改變的原因,尋找和環境有關的變量,從而為康復找到切實可行的證據和方法。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在“應用行為分析”學科下,我們需要找到適合的方法,那麼這種方法如何使用呢?

從個體經驗到可傳播的知識體系

貫穿始終的核心問題,是如何把這種方法及過程變成數據。在變成數據後,它將不再是一種個體的經驗,而是成為了一種可以傳播的知識體系。

那麼數據,是如何幫助老師的呢?

01

瞭解個體的優勢和技能缺陷

數據應該貫穿一個孩子的干預始終。就以VB-MAPP語言行為里程碑評估為例,一名孤獨症孩子到了機構後,首先需要進行評估。

一方面,從評估結果中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孩子各個方面能力的分佈情況,以及哪些方面的能力是存在缺失的。

另一方面,一份綜合能力的評估可以對孩子今後的康復訓練指明瞭方向。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02

判斷孩子問題行為的功能

從數據中,我們可以判斷孩子的問題行為發生在什麼環境和條件下,從下面的案例中可以看出,這名孩子是由於對他的關注缺失後,他的問題行為就會急劇增加。

也可以據此判斷出,這個孩子對別人對他的關注非常在意,也就可以根據他的特點進行教學設計。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03

驗證你的教育是否有效

我們對孤獨症孩子做了很多訓練和功能分析後,最終的康復效果也需要通過數據進行判斷。

從下面案例數據表中可以看出,當這名孩子關注缺失時,問題行為會急劇增加,積極的行為基本變化不大。但是把孩子放在相對輕鬆的遊戲環境下,他的積極的行為呈現出較為正常的增長,問題行為也基本被抑制。當採取了一些有效的干預手段後,孩子的積極行為在持續增長,問題行為在前期會有出現,但隨後就被很快的抑制。

這樣也就可以通過數據的積累,最終判斷孩子的康復是否真正有效。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04

把孩子放到哪種環境中最合適?

在數據基礎上,經過一段時間的康復訓練後,才能更好地判斷孩子目前處於什麼能力階段,判斷孩子適合繼續早期密集干預,亦或在特點階段時可以進行融合預備,從而讓他成功融入普通孩子的環境中。

所以,在什麼時候適合早期密集和融合預備之間的轉接,也要依賴於一定的數據分析。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05

如何做能帶來更好的效果?

我們在做數據積累期間,發現了一些有意思的地方。比如,孤獨症孩子完成難任務和簡單任務之間的時間間隔是多少秒最合適呢?

在採用一對一離散回合的教學方式時,一個單元和另一個單元時間間隔從1s到5s之間,經過數據統計後發現,難任務時間間隔在1s會比5s的效果更好。

通過得出的論據作為支撐,康復老師在訓練中,可以有意識的對訓練過程進行調整,達到時間和效果最好的匹配。

"

1943年,美國的肯納(Leo Kanner)醫師發現第一例孤獨症,至今已經過去70多年。發病率日益增高,治療效果卻不理想,預後差,嚴重影響患者的社會功能和生活質量。目前,孤獨症已被世界衛生組織認為是影響人口健康的重大問題之一。

在中國,1982年陶國泰教授確診了中國第一例孤獨症患兒,“孤獨症(自閉症)”一詞,才走進中國家長的視野中。37年過去了,中國孤獨症康復教育發展到什麼樣的程度了?

從“經驗為王”到“科學至上”,這是中國康復教育發展的方向,也是世界康復教育發展的縮影。

數據,作為最先進科學干預教育的代表,是如何幫助老師,幫助孩子,幫助孤獨症家庭的?

在由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主辦的第二屆“孤獨症康復技術發展及政策研討國際論壇”上,清華大學無障礙發展研究院孤獨症研究項目部主任張烈,針對“數據”對中國康復教育與人才培養支持的問題做了詳細分享。恩啟作為數據與技術支持,也一直在為實現更科學的干預教育而努力。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用數據決策:構建有效的康復教育和人才培養體系

張烈

孤獨症群體現狀如何?目前,孤獨症有三大特點需要關注

首先是群體龐大,根據美國疾控中心的數據顯示,從2007-2018年,孤獨症患病率已經從1/156上升至了1/59,同時國內的部分研究顯示,中國孤獨症的患病率也達到了111/1。這就表明了孤獨症者已經有了非常龐大的群體。

其次,孤獨症目前還無法治癒,會對社會帶來了極大的困擾。

最後,孤獨症屬於一種廣泛性發育障礙,每個患者的表現都不相同,千人千面。這也給孤獨症的治療和康復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循證康復實踐理論與應用行為分析

面對這樣的情況,國內外也有大量的研究嘗試解決這些問題,並且取得了一些成果。

這些成果基本上都是基於“循證康復實踐”的理論形成的,它不僅是一種方法,也是一種專業的可操作的手段。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孤獨症康復研究“循證康復實踐”理論,有3方面的特點:

1、需要採取已經被科學所循證的方法體系,以此證明康復的行為是真實有效的。

2、針對個案及家庭的需求和偏好所設計,因為不同孩子的需求各不相同,家庭情況也是千差萬別,所以要對家庭和個案有充分的瞭解和包容度。

3、基於數據的決策,不斷積累、統計,找到其中的規律,從而有效指導康復訓練工作。

目前,在美國孤獨症疾病控制中心列出了14種已被循證實踐證實的干預方法,其中13種方法是基於行為科學。在美國國家職業發展中心列舉了27種循證康復方法,其中有25種方法是基於行為科學。

從中可以得出,基於應用行為分析的康復方法將是對於孤獨症真實有效的康復手段。應用行為分析是一種被驗證過的科學,根據行為原理制定康復策略,從而改善具有社會意義的行為方式。

在具體操作過程中,需要設定很多和行為相關的實驗,通過變量的控制確定行為改變的原因,尋找和環境有關的變量,從而為康復找到切實可行的證據和方法。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在“應用行為分析”學科下,我們需要找到適合的方法,那麼這種方法如何使用呢?

從個體經驗到可傳播的知識體系

貫穿始終的核心問題,是如何把這種方法及過程變成數據。在變成數據後,它將不再是一種個體的經驗,而是成為了一種可以傳播的知識體系。

那麼數據,是如何幫助老師的呢?

01

瞭解個體的優勢和技能缺陷

數據應該貫穿一個孩子的干預始終。就以VB-MAPP語言行為里程碑評估為例,一名孤獨症孩子到了機構後,首先需要進行評估。

一方面,從評估結果中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孩子各個方面能力的分佈情況,以及哪些方面的能力是存在缺失的。

另一方面,一份綜合能力的評估可以對孩子今後的康復訓練指明瞭方向。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02

判斷孩子問題行為的功能

從數據中,我們可以判斷孩子的問題行為發生在什麼環境和條件下,從下面的案例中可以看出,這名孩子是由於對他的關注缺失後,他的問題行為就會急劇增加。

也可以據此判斷出,這個孩子對別人對他的關注非常在意,也就可以根據他的特點進行教學設計。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03

驗證你的教育是否有效

我們對孤獨症孩子做了很多訓練和功能分析後,最終的康復效果也需要通過數據進行判斷。

從下面案例數據表中可以看出,當這名孩子關注缺失時,問題行為會急劇增加,積極的行為基本變化不大。但是把孩子放在相對輕鬆的遊戲環境下,他的積極的行為呈現出較為正常的增長,問題行為也基本被抑制。當採取了一些有效的干預手段後,孩子的積極行為在持續增長,問題行為在前期會有出現,但隨後就被很快的抑制。

這樣也就可以通過數據的積累,最終判斷孩子的康復是否真正有效。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04

把孩子放到哪種環境中最合適?

在數據基礎上,經過一段時間的康復訓練後,才能更好地判斷孩子目前處於什麼能力階段,判斷孩子適合繼續早期密集干預,亦或在特點階段時可以進行融合預備,從而讓他成功融入普通孩子的環境中。

所以,在什麼時候適合早期密集和融合預備之間的轉接,也要依賴於一定的數據分析。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05

如何做能帶來更好的效果?

我們在做數據積累期間,發現了一些有意思的地方。比如,孤獨症孩子完成難任務和簡單任務之間的時間間隔是多少秒最合適呢?

在採用一對一離散回合的教學方式時,一個單元和另一個單元時間間隔從1s到5s之間,經過數據統計後發現,難任務時間間隔在1s會比5s的效果更好。

通過得出的論據作為支撐,康復老師在訓練中,可以有意識的對訓練過程進行調整,達到時間和效果最好的匹配。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06

瞭解全國教育需求

孤獨症兒童干預中已有一些評估工具。

我們通過分析可以看到全國各地對VB-MAPP評估需求的分佈情況,這些數據也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判斷,如何有效合理的分佈全國VB-MAPP的培訓工作。

"

1943年,美國的肯納(Leo Kanner)醫師發現第一例孤獨症,至今已經過去70多年。發病率日益增高,治療效果卻不理想,預後差,嚴重影響患者的社會功能和生活質量。目前,孤獨症已被世界衛生組織認為是影響人口健康的重大問題之一。

在中國,1982年陶國泰教授確診了中國第一例孤獨症患兒,“孤獨症(自閉症)”一詞,才走進中國家長的視野中。37年過去了,中國孤獨症康復教育發展到什麼樣的程度了?

從“經驗為王”到“科學至上”,這是中國康復教育發展的方向,也是世界康復教育發展的縮影。

數據,作為最先進科學干預教育的代表,是如何幫助老師,幫助孩子,幫助孤獨症家庭的?

在由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主辦的第二屆“孤獨症康復技術發展及政策研討國際論壇”上,清華大學無障礙發展研究院孤獨症研究項目部主任張烈,針對“數據”對中國康復教育與人才培養支持的問題做了詳細分享。恩啟作為數據與技術支持,也一直在為實現更科學的干預教育而努力。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用數據決策:構建有效的康復教育和人才培養體系

張烈

孤獨症群體現狀如何?目前,孤獨症有三大特點需要關注

首先是群體龐大,根據美國疾控中心的數據顯示,從2007-2018年,孤獨症患病率已經從1/156上升至了1/59,同時國內的部分研究顯示,中國孤獨症的患病率也達到了111/1。這就表明了孤獨症者已經有了非常龐大的群體。

其次,孤獨症目前還無法治癒,會對社會帶來了極大的困擾。

最後,孤獨症屬於一種廣泛性發育障礙,每個患者的表現都不相同,千人千面。這也給孤獨症的治療和康復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循證康復實踐理論與應用行為分析

面對這樣的情況,國內外也有大量的研究嘗試解決這些問題,並且取得了一些成果。

這些成果基本上都是基於“循證康復實踐”的理論形成的,它不僅是一種方法,也是一種專業的可操作的手段。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孤獨症康復研究“循證康復實踐”理論,有3方面的特點:

1、需要採取已經被科學所循證的方法體系,以此證明康復的行為是真實有效的。

2、針對個案及家庭的需求和偏好所設計,因為不同孩子的需求各不相同,家庭情況也是千差萬別,所以要對家庭和個案有充分的瞭解和包容度。

3、基於數據的決策,不斷積累、統計,找到其中的規律,從而有效指導康復訓練工作。

目前,在美國孤獨症疾病控制中心列出了14種已被循證實踐證實的干預方法,其中13種方法是基於行為科學。在美國國家職業發展中心列舉了27種循證康復方法,其中有25種方法是基於行為科學。

從中可以得出,基於應用行為分析的康復方法將是對於孤獨症真實有效的康復手段。應用行為分析是一種被驗證過的科學,根據行為原理制定康復策略,從而改善具有社會意義的行為方式。

在具體操作過程中,需要設定很多和行為相關的實驗,通過變量的控制確定行為改變的原因,尋找和環境有關的變量,從而為康復找到切實可行的證據和方法。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在“應用行為分析”學科下,我們需要找到適合的方法,那麼這種方法如何使用呢?

從個體經驗到可傳播的知識體系

貫穿始終的核心問題,是如何把這種方法及過程變成數據。在變成數據後,它將不再是一種個體的經驗,而是成為了一種可以傳播的知識體系。

那麼數據,是如何幫助老師的呢?

01

瞭解個體的優勢和技能缺陷

數據應該貫穿一個孩子的干預始終。就以VB-MAPP語言行為里程碑評估為例,一名孤獨症孩子到了機構後,首先需要進行評估。

一方面,從評估結果中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孩子各個方面能力的分佈情況,以及哪些方面的能力是存在缺失的。

另一方面,一份綜合能力的評估可以對孩子今後的康復訓練指明瞭方向。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02

判斷孩子問題行為的功能

從數據中,我們可以判斷孩子的問題行為發生在什麼環境和條件下,從下面的案例中可以看出,這名孩子是由於對他的關注缺失後,他的問題行為就會急劇增加。

也可以據此判斷出,這個孩子對別人對他的關注非常在意,也就可以根據他的特點進行教學設計。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03

驗證你的教育是否有效

我們對孤獨症孩子做了很多訓練和功能分析後,最終的康復效果也需要通過數據進行判斷。

從下面案例數據表中可以看出,當這名孩子關注缺失時,問題行為會急劇增加,積極的行為基本變化不大。但是把孩子放在相對輕鬆的遊戲環境下,他的積極的行為呈現出較為正常的增長,問題行為也基本被抑制。當採取了一些有效的干預手段後,孩子的積極行為在持續增長,問題行為在前期會有出現,但隨後就被很快的抑制。

這樣也就可以通過數據的積累,最終判斷孩子的康復是否真正有效。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04

把孩子放到哪種環境中最合適?

在數據基礎上,經過一段時間的康復訓練後,才能更好地判斷孩子目前處於什麼能力階段,判斷孩子適合繼續早期密集干預,亦或在特點階段時可以進行融合預備,從而讓他成功融入普通孩子的環境中。

所以,在什麼時候適合早期密集和融合預備之間的轉接,也要依賴於一定的數據分析。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05

如何做能帶來更好的效果?

我們在做數據積累期間,發現了一些有意思的地方。比如,孤獨症孩子完成難任務和簡單任務之間的時間間隔是多少秒最合適呢?

在採用一對一離散回合的教學方式時,一個單元和另一個單元時間間隔從1s到5s之間,經過數據統計後發現,難任務時間間隔在1s會比5s的效果更好。

通過得出的論據作為支撐,康復老師在訓練中,可以有意識的對訓練過程進行調整,達到時間和效果最好的匹配。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06

瞭解全國教育需求

孤獨症兒童干預中已有一些評估工具。

我們通過分析可以看到全國各地對VB-MAPP評估需求的分佈情況,這些數據也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判斷,如何有效合理的分佈全國VB-MAPP的培訓工作。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手工記錄的數據不容易被保存記錄,那麼處於科技時代下,我們更應該擁抱技術變革,讓經驗變成數據,讓數據更有效的為康復提供服務。

"

1943年,美國的肯納(Leo Kanner)醫師發現第一例孤獨症,至今已經過去70多年。發病率日益增高,治療效果卻不理想,預後差,嚴重影響患者的社會功能和生活質量。目前,孤獨症已被世界衛生組織認為是影響人口健康的重大問題之一。

在中國,1982年陶國泰教授確診了中國第一例孤獨症患兒,“孤獨症(自閉症)”一詞,才走進中國家長的視野中。37年過去了,中國孤獨症康復教育發展到什麼樣的程度了?

從“經驗為王”到“科學至上”,這是中國康復教育發展的方向,也是世界康復教育發展的縮影。

數據,作為最先進科學干預教育的代表,是如何幫助老師,幫助孩子,幫助孤獨症家庭的?

在由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主辦的第二屆“孤獨症康復技術發展及政策研討國際論壇”上,清華大學無障礙發展研究院孤獨症研究項目部主任張烈,針對“數據”對中國康復教育與人才培養支持的問題做了詳細分享。恩啟作為數據與技術支持,也一直在為實現更科學的干預教育而努力。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用數據決策:構建有效的康復教育和人才培養體系

張烈

孤獨症群體現狀如何?目前,孤獨症有三大特點需要關注

首先是群體龐大,根據美國疾控中心的數據顯示,從2007-2018年,孤獨症患病率已經從1/156上升至了1/59,同時國內的部分研究顯示,中國孤獨症的患病率也達到了111/1。這就表明了孤獨症者已經有了非常龐大的群體。

其次,孤獨症目前還無法治癒,會對社會帶來了極大的困擾。

最後,孤獨症屬於一種廣泛性發育障礙,每個患者的表現都不相同,千人千面。這也給孤獨症的治療和康復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循證康復實踐理論與應用行為分析

面對這樣的情況,國內外也有大量的研究嘗試解決這些問題,並且取得了一些成果。

這些成果基本上都是基於“循證康復實踐”的理論形成的,它不僅是一種方法,也是一種專業的可操作的手段。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孤獨症康復研究“循證康復實踐”理論,有3方面的特點:

1、需要採取已經被科學所循證的方法體系,以此證明康復的行為是真實有效的。

2、針對個案及家庭的需求和偏好所設計,因為不同孩子的需求各不相同,家庭情況也是千差萬別,所以要對家庭和個案有充分的瞭解和包容度。

3、基於數據的決策,不斷積累、統計,找到其中的規律,從而有效指導康復訓練工作。

目前,在美國孤獨症疾病控制中心列出了14種已被循證實踐證實的干預方法,其中13種方法是基於行為科學。在美國國家職業發展中心列舉了27種循證康復方法,其中有25種方法是基於行為科學。

從中可以得出,基於應用行為分析的康復方法將是對於孤獨症真實有效的康復手段。應用行為分析是一種被驗證過的科學,根據行為原理制定康復策略,從而改善具有社會意義的行為方式。

在具體操作過程中,需要設定很多和行為相關的實驗,通過變量的控制確定行為改變的原因,尋找和環境有關的變量,從而為康復找到切實可行的證據和方法。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在“應用行為分析”學科下,我們需要找到適合的方法,那麼這種方法如何使用呢?

從個體經驗到可傳播的知識體系

貫穿始終的核心問題,是如何把這種方法及過程變成數據。在變成數據後,它將不再是一種個體的經驗,而是成為了一種可以傳播的知識體系。

那麼數據,是如何幫助老師的呢?

01

瞭解個體的優勢和技能缺陷

數據應該貫穿一個孩子的干預始終。就以VB-MAPP語言行為里程碑評估為例,一名孤獨症孩子到了機構後,首先需要進行評估。

一方面,從評估結果中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孩子各個方面能力的分佈情況,以及哪些方面的能力是存在缺失的。

另一方面,一份綜合能力的評估可以對孩子今後的康復訓練指明瞭方向。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02

判斷孩子問題行為的功能

從數據中,我們可以判斷孩子的問題行為發生在什麼環境和條件下,從下面的案例中可以看出,這名孩子是由於對他的關注缺失後,他的問題行為就會急劇增加。

也可以據此判斷出,這個孩子對別人對他的關注非常在意,也就可以根據他的特點進行教學設計。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03

驗證你的教育是否有效

我們對孤獨症孩子做了很多訓練和功能分析後,最終的康復效果也需要通過數據進行判斷。

從下面案例數據表中可以看出,當這名孩子關注缺失時,問題行為會急劇增加,積極的行為基本變化不大。但是把孩子放在相對輕鬆的遊戲環境下,他的積極的行為呈現出較為正常的增長,問題行為也基本被抑制。當採取了一些有效的干預手段後,孩子的積極行為在持續增長,問題行為在前期會有出現,但隨後就被很快的抑制。

這樣也就可以通過數據的積累,最終判斷孩子的康復是否真正有效。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04

把孩子放到哪種環境中最合適?

在數據基礎上,經過一段時間的康復訓練後,才能更好地判斷孩子目前處於什麼能力階段,判斷孩子適合繼續早期密集干預,亦或在特點階段時可以進行融合預備,從而讓他成功融入普通孩子的環境中。

所以,在什麼時候適合早期密集和融合預備之間的轉接,也要依賴於一定的數據分析。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05

如何做能帶來更好的效果?

我們在做數據積累期間,發現了一些有意思的地方。比如,孤獨症孩子完成難任務和簡單任務之間的時間間隔是多少秒最合適呢?

在採用一對一離散回合的教學方式時,一個單元和另一個單元時間間隔從1s到5s之間,經過數據統計後發現,難任務時間間隔在1s會比5s的效果更好。

通過得出的論據作為支撐,康復老師在訓練中,可以有意識的對訓練過程進行調整,達到時間和效果最好的匹配。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06

瞭解全國教育需求

孤獨症兒童干預中已有一些評估工具。

我們通過分析可以看到全國各地對VB-MAPP評估需求的分佈情況,這些數據也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判斷,如何有效合理的分佈全國VB-MAPP的培訓工作。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手工記錄的數據不容易被保存記錄,那麼處於科技時代下,我們更應該擁抱技術變革,讓經驗變成數據,讓數據更有效的為康復提供服務。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數據,為康復教育和人才培養和政策決策提供堅實的基礎。

清華大學無障礙發展研究院“孤獨症研究項目部”致力於發揮清華大學優勢,從“行業標準研究、專業人才培養、產學研成果轉化、國際交流”四個方面,促進中國本土孤獨症康復教育事業面向國際化、規範化的長足發展。未來希望能利用清華大學專業優勢和無障礙發展研究院學科交叉的平臺優勢,並與社會力量積極協同,開展服務中國和世界的高水平研究與協同合作,讓300萬的孤獨症患者和家庭早日走出孤獨。

"

1943年,美國的肯納(Leo Kanner)醫師發現第一例孤獨症,至今已經過去70多年。發病率日益增高,治療效果卻不理想,預後差,嚴重影響患者的社會功能和生活質量。目前,孤獨症已被世界衛生組織認為是影響人口健康的重大問題之一。

在中國,1982年陶國泰教授確診了中國第一例孤獨症患兒,“孤獨症(自閉症)”一詞,才走進中國家長的視野中。37年過去了,中國孤獨症康復教育發展到什麼樣的程度了?

從“經驗為王”到“科學至上”,這是中國康復教育發展的方向,也是世界康復教育發展的縮影。

數據,作為最先進科學干預教育的代表,是如何幫助老師,幫助孩子,幫助孤獨症家庭的?

在由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主辦的第二屆“孤獨症康復技術發展及政策研討國際論壇”上,清華大學無障礙發展研究院孤獨症研究項目部主任張烈,針對“數據”對中國康復教育與人才培養支持的問題做了詳細分享。恩啟作為數據與技術支持,也一直在為實現更科學的干預教育而努力。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用數據決策:構建有效的康復教育和人才培養體系

張烈

孤獨症群體現狀如何?目前,孤獨症有三大特點需要關注

首先是群體龐大,根據美國疾控中心的數據顯示,從2007-2018年,孤獨症患病率已經從1/156上升至了1/59,同時國內的部分研究顯示,中國孤獨症的患病率也達到了111/1。這就表明了孤獨症者已經有了非常龐大的群體。

其次,孤獨症目前還無法治癒,會對社會帶來了極大的困擾。

最後,孤獨症屬於一種廣泛性發育障礙,每個患者的表現都不相同,千人千面。這也給孤獨症的治療和康復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循證康復實踐理論與應用行為分析

面對這樣的情況,國內外也有大量的研究嘗試解決這些問題,並且取得了一些成果。

這些成果基本上都是基於“循證康復實踐”的理論形成的,它不僅是一種方法,也是一種專業的可操作的手段。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孤獨症康復研究“循證康復實踐”理論,有3方面的特點:

1、需要採取已經被科學所循證的方法體系,以此證明康復的行為是真實有效的。

2、針對個案及家庭的需求和偏好所設計,因為不同孩子的需求各不相同,家庭情況也是千差萬別,所以要對家庭和個案有充分的瞭解和包容度。

3、基於數據的決策,不斷積累、統計,找到其中的規律,從而有效指導康復訓練工作。

目前,在美國孤獨症疾病控制中心列出了14種已被循證實踐證實的干預方法,其中13種方法是基於行為科學。在美國國家職業發展中心列舉了27種循證康復方法,其中有25種方法是基於行為科學。

從中可以得出,基於應用行為分析的康復方法將是對於孤獨症真實有效的康復手段。應用行為分析是一種被驗證過的科學,根據行為原理制定康復策略,從而改善具有社會意義的行為方式。

在具體操作過程中,需要設定很多和行為相關的實驗,通過變量的控制確定行為改變的原因,尋找和環境有關的變量,從而為康復找到切實可行的證據和方法。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在“應用行為分析”學科下,我們需要找到適合的方法,那麼這種方法如何使用呢?

從個體經驗到可傳播的知識體系

貫穿始終的核心問題,是如何把這種方法及過程變成數據。在變成數據後,它將不再是一種個體的經驗,而是成為了一種可以傳播的知識體系。

那麼數據,是如何幫助老師的呢?

01

瞭解個體的優勢和技能缺陷

數據應該貫穿一個孩子的干預始終。就以VB-MAPP語言行為里程碑評估為例,一名孤獨症孩子到了機構後,首先需要進行評估。

一方面,從評估結果中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孩子各個方面能力的分佈情況,以及哪些方面的能力是存在缺失的。

另一方面,一份綜合能力的評估可以對孩子今後的康復訓練指明瞭方向。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02

判斷孩子問題行為的功能

從數據中,我們可以判斷孩子的問題行為發生在什麼環境和條件下,從下面的案例中可以看出,這名孩子是由於對他的關注缺失後,他的問題行為就會急劇增加。

也可以據此判斷出,這個孩子對別人對他的關注非常在意,也就可以根據他的特點進行教學設計。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03

驗證你的教育是否有效

我們對孤獨症孩子做了很多訓練和功能分析後,最終的康復效果也需要通過數據進行判斷。

從下面案例數據表中可以看出,當這名孩子關注缺失時,問題行為會急劇增加,積極的行為基本變化不大。但是把孩子放在相對輕鬆的遊戲環境下,他的積極的行為呈現出較為正常的增長,問題行為也基本被抑制。當採取了一些有效的干預手段後,孩子的積極行為在持續增長,問題行為在前期會有出現,但隨後就被很快的抑制。

這樣也就可以通過數據的積累,最終判斷孩子的康復是否真正有效。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04

把孩子放到哪種環境中最合適?

在數據基礎上,經過一段時間的康復訓練後,才能更好地判斷孩子目前處於什麼能力階段,判斷孩子適合繼續早期密集干預,亦或在特點階段時可以進行融合預備,從而讓他成功融入普通孩子的環境中。

所以,在什麼時候適合早期密集和融合預備之間的轉接,也要依賴於一定的數據分析。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05

如何做能帶來更好的效果?

我們在做數據積累期間,發現了一些有意思的地方。比如,孤獨症孩子完成難任務和簡單任務之間的時間間隔是多少秒最合適呢?

在採用一對一離散回合的教學方式時,一個單元和另一個單元時間間隔從1s到5s之間,經過數據統計後發現,難任務時間間隔在1s會比5s的效果更好。

通過得出的論據作為支撐,康復老師在訓練中,可以有意識的對訓練過程進行調整,達到時間和效果最好的匹配。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06

瞭解全國教育需求

孤獨症兒童干預中已有一些評估工具。

我們通過分析可以看到全國各地對VB-MAPP評估需求的分佈情況,這些數據也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判斷,如何有效合理的分佈全國VB-MAPP的培訓工作。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手工記錄的數據不容易被保存記錄,那麼處於科技時代下,我們更應該擁抱技術變革,讓經驗變成數據,讓數據更有效的為康復提供服務。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數據,為康復教育和人才培養和政策決策提供堅實的基礎。

清華大學無障礙發展研究院“孤獨症研究項目部”致力於發揮清華大學優勢,從“行業標準研究、專業人才培養、產學研成果轉化、國際交流”四個方面,促進中國本土孤獨症康復教育事業面向國際化、規範化的長足發展。未來希望能利用清華大學專業優勢和無障礙發展研究院學科交叉的平臺優勢,並與社會力量積極協同,開展服務中國和世界的高水平研究與協同合作,讓300萬的孤獨症患者和家庭早日走出孤獨。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1943年,美國的肯納(Leo Kanner)醫師發現第一例孤獨症,至今已經過去70多年。發病率日益增高,治療效果卻不理想,預後差,嚴重影響患者的社會功能和生活質量。目前,孤獨症已被世界衛生組織認為是影響人口健康的重大問題之一。

在中國,1982年陶國泰教授確診了中國第一例孤獨症患兒,“孤獨症(自閉症)”一詞,才走進中國家長的視野中。37年過去了,中國孤獨症康復教育發展到什麼樣的程度了?

從“經驗為王”到“科學至上”,這是中國康復教育發展的方向,也是世界康復教育發展的縮影。

數據,作為最先進科學干預教育的代表,是如何幫助老師,幫助孩子,幫助孤獨症家庭的?

在由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主辦的第二屆“孤獨症康復技術發展及政策研討國際論壇”上,清華大學無障礙發展研究院孤獨症研究項目部主任張烈,針對“數據”對中國康復教育與人才培養支持的問題做了詳細分享。恩啟作為數據與技術支持,也一直在為實現更科學的干預教育而努力。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用數據決策:構建有效的康復教育和人才培養體系

張烈

孤獨症群體現狀如何?目前,孤獨症有三大特點需要關注

首先是群體龐大,根據美國疾控中心的數據顯示,從2007-2018年,孤獨症患病率已經從1/156上升至了1/59,同時國內的部分研究顯示,中國孤獨症的患病率也達到了111/1。這就表明了孤獨症者已經有了非常龐大的群體。

其次,孤獨症目前還無法治癒,會對社會帶來了極大的困擾。

最後,孤獨症屬於一種廣泛性發育障礙,每個患者的表現都不相同,千人千面。這也給孤獨症的治療和康復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循證康復實踐理論與應用行為分析

面對這樣的情況,國內外也有大量的研究嘗試解決這些問題,並且取得了一些成果。

這些成果基本上都是基於“循證康復實踐”的理論形成的,它不僅是一種方法,也是一種專業的可操作的手段。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孤獨症康復研究“循證康復實踐”理論,有3方面的特點:

1、需要採取已經被科學所循證的方法體系,以此證明康復的行為是真實有效的。

2、針對個案及家庭的需求和偏好所設計,因為不同孩子的需求各不相同,家庭情況也是千差萬別,所以要對家庭和個案有充分的瞭解和包容度。

3、基於數據的決策,不斷積累、統計,找到其中的規律,從而有效指導康復訓練工作。

目前,在美國孤獨症疾病控制中心列出了14種已被循證實踐證實的干預方法,其中13種方法是基於行為科學。在美國國家職業發展中心列舉了27種循證康復方法,其中有25種方法是基於行為科學。

從中可以得出,基於應用行為分析的康復方法將是對於孤獨症真實有效的康復手段。應用行為分析是一種被驗證過的科學,根據行為原理制定康復策略,從而改善具有社會意義的行為方式。

在具體操作過程中,需要設定很多和行為相關的實驗,通過變量的控制確定行為改變的原因,尋找和環境有關的變量,從而為康復找到切實可行的證據和方法。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在“應用行為分析”學科下,我們需要找到適合的方法,那麼這種方法如何使用呢?

從個體經驗到可傳播的知識體系

貫穿始終的核心問題,是如何把這種方法及過程變成數據。在變成數據後,它將不再是一種個體的經驗,而是成為了一種可以傳播的知識體系。

那麼數據,是如何幫助老師的呢?

01

瞭解個體的優勢和技能缺陷

數據應該貫穿一個孩子的干預始終。就以VB-MAPP語言行為里程碑評估為例,一名孤獨症孩子到了機構後,首先需要進行評估。

一方面,從評估結果中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孩子各個方面能力的分佈情況,以及哪些方面的能力是存在缺失的。

另一方面,一份綜合能力的評估可以對孩子今後的康復訓練指明瞭方向。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02

判斷孩子問題行為的功能

從數據中,我們可以判斷孩子的問題行為發生在什麼環境和條件下,從下面的案例中可以看出,這名孩子是由於對他的關注缺失後,他的問題行為就會急劇增加。

也可以據此判斷出,這個孩子對別人對他的關注非常在意,也就可以根據他的特點進行教學設計。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03

驗證你的教育是否有效

我們對孤獨症孩子做了很多訓練和功能分析後,最終的康復效果也需要通過數據進行判斷。

從下面案例數據表中可以看出,當這名孩子關注缺失時,問題行為會急劇增加,積極的行為基本變化不大。但是把孩子放在相對輕鬆的遊戲環境下,他的積極的行為呈現出較為正常的增長,問題行為也基本被抑制。當採取了一些有效的干預手段後,孩子的積極行為在持續增長,問題行為在前期會有出現,但隨後就被很快的抑制。

這樣也就可以通過數據的積累,最終判斷孩子的康復是否真正有效。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04

把孩子放到哪種環境中最合適?

在數據基礎上,經過一段時間的康復訓練後,才能更好地判斷孩子目前處於什麼能力階段,判斷孩子適合繼續早期密集干預,亦或在特點階段時可以進行融合預備,從而讓他成功融入普通孩子的環境中。

所以,在什麼時候適合早期密集和融合預備之間的轉接,也要依賴於一定的數據分析。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05

如何做能帶來更好的效果?

我們在做數據積累期間,發現了一些有意思的地方。比如,孤獨症孩子完成難任務和簡單任務之間的時間間隔是多少秒最合適呢?

在採用一對一離散回合的教學方式時,一個單元和另一個單元時間間隔從1s到5s之間,經過數據統計後發現,難任務時間間隔在1s會比5s的效果更好。

通過得出的論據作為支撐,康復老師在訓練中,可以有意識的對訓練過程進行調整,達到時間和效果最好的匹配。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06

瞭解全國教育需求

孤獨症兒童干預中已有一些評估工具。

我們通過分析可以看到全國各地對VB-MAPP評估需求的分佈情況,這些數據也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判斷,如何有效合理的分佈全國VB-MAPP的培訓工作。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手工記錄的數據不容易被保存記錄,那麼處於科技時代下,我們更應該擁抱技術變革,讓經驗變成數據,讓數據更有效的為康復提供服務。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數據,為康復教育和人才培養和政策決策提供堅實的基礎。

清華大學無障礙發展研究院“孤獨症研究項目部”致力於發揮清華大學優勢,從“行業標準研究、專業人才培養、產學研成果轉化、國際交流”四個方面,促進中國本土孤獨症康復教育事業面向國際化、規範化的長足發展。未來希望能利用清華大學專業優勢和無障礙發展研究院學科交叉的平臺優勢,並與社會力量積極協同,開展服務中國和世界的高水平研究與協同合作,讓300萬的孤獨症患者和家庭早日走出孤獨。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你 可 能 想 了 解

"

1943年,美國的肯納(Leo Kanner)醫師發現第一例孤獨症,至今已經過去70多年。發病率日益增高,治療效果卻不理想,預後差,嚴重影響患者的社會功能和生活質量。目前,孤獨症已被世界衛生組織認為是影響人口健康的重大問題之一。

在中國,1982年陶國泰教授確診了中國第一例孤獨症患兒,“孤獨症(自閉症)”一詞,才走進中國家長的視野中。37年過去了,中國孤獨症康復教育發展到什麼樣的程度了?

從“經驗為王”到“科學至上”,這是中國康復教育發展的方向,也是世界康復教育發展的縮影。

數據,作為最先進科學干預教育的代表,是如何幫助老師,幫助孩子,幫助孤獨症家庭的?

在由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主辦的第二屆“孤獨症康復技術發展及政策研討國際論壇”上,清華大學無障礙發展研究院孤獨症研究項目部主任張烈,針對“數據”對中國康復教育與人才培養支持的問題做了詳細分享。恩啟作為數據與技術支持,也一直在為實現更科學的干預教育而努力。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用數據決策:構建有效的康復教育和人才培養體系

張烈

孤獨症群體現狀如何?目前,孤獨症有三大特點需要關注

首先是群體龐大,根據美國疾控中心的數據顯示,從2007-2018年,孤獨症患病率已經從1/156上升至了1/59,同時國內的部分研究顯示,中國孤獨症的患病率也達到了111/1。這就表明了孤獨症者已經有了非常龐大的群體。

其次,孤獨症目前還無法治癒,會對社會帶來了極大的困擾。

最後,孤獨症屬於一種廣泛性發育障礙,每個患者的表現都不相同,千人千面。這也給孤獨症的治療和康復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循證康復實踐理論與應用行為分析

面對這樣的情況,國內外也有大量的研究嘗試解決這些問題,並且取得了一些成果。

這些成果基本上都是基於“循證康復實踐”的理論形成的,它不僅是一種方法,也是一種專業的可操作的手段。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孤獨症康復研究“循證康復實踐”理論,有3方面的特點:

1、需要採取已經被科學所循證的方法體系,以此證明康復的行為是真實有效的。

2、針對個案及家庭的需求和偏好所設計,因為不同孩子的需求各不相同,家庭情況也是千差萬別,所以要對家庭和個案有充分的瞭解和包容度。

3、基於數據的決策,不斷積累、統計,找到其中的規律,從而有效指導康復訓練工作。

目前,在美國孤獨症疾病控制中心列出了14種已被循證實踐證實的干預方法,其中13種方法是基於行為科學。在美國國家職業發展中心列舉了27種循證康復方法,其中有25種方法是基於行為科學。

從中可以得出,基於應用行為分析的康復方法將是對於孤獨症真實有效的康復手段。應用行為分析是一種被驗證過的科學,根據行為原理制定康復策略,從而改善具有社會意義的行為方式。

在具體操作過程中,需要設定很多和行為相關的實驗,通過變量的控制確定行為改變的原因,尋找和環境有關的變量,從而為康復找到切實可行的證據和方法。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在“應用行為分析”學科下,我們需要找到適合的方法,那麼這種方法如何使用呢?

從個體經驗到可傳播的知識體系

貫穿始終的核心問題,是如何把這種方法及過程變成數據。在變成數據後,它將不再是一種個體的經驗,而是成為了一種可以傳播的知識體系。

那麼數據,是如何幫助老師的呢?

01

瞭解個體的優勢和技能缺陷

數據應該貫穿一個孩子的干預始終。就以VB-MAPP語言行為里程碑評估為例,一名孤獨症孩子到了機構後,首先需要進行評估。

一方面,從評估結果中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孩子各個方面能力的分佈情況,以及哪些方面的能力是存在缺失的。

另一方面,一份綜合能力的評估可以對孩子今後的康復訓練指明瞭方向。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02

判斷孩子問題行為的功能

從數據中,我們可以判斷孩子的問題行為發生在什麼環境和條件下,從下面的案例中可以看出,這名孩子是由於對他的關注缺失後,他的問題行為就會急劇增加。

也可以據此判斷出,這個孩子對別人對他的關注非常在意,也就可以根據他的特點進行教學設計。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03

驗證你的教育是否有效

我們對孤獨症孩子做了很多訓練和功能分析後,最終的康復效果也需要通過數據進行判斷。

從下面案例數據表中可以看出,當這名孩子關注缺失時,問題行為會急劇增加,積極的行為基本變化不大。但是把孩子放在相對輕鬆的遊戲環境下,他的積極的行為呈現出較為正常的增長,問題行為也基本被抑制。當採取了一些有效的干預手段後,孩子的積極行為在持續增長,問題行為在前期會有出現,但隨後就被很快的抑制。

這樣也就可以通過數據的積累,最終判斷孩子的康復是否真正有效。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04

把孩子放到哪種環境中最合適?

在數據基礎上,經過一段時間的康復訓練後,才能更好地判斷孩子目前處於什麼能力階段,判斷孩子適合繼續早期密集干預,亦或在特點階段時可以進行融合預備,從而讓他成功融入普通孩子的環境中。

所以,在什麼時候適合早期密集和融合預備之間的轉接,也要依賴於一定的數據分析。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05

如何做能帶來更好的效果?

我們在做數據積累期間,發現了一些有意思的地方。比如,孤獨症孩子完成難任務和簡單任務之間的時間間隔是多少秒最合適呢?

在採用一對一離散回合的教學方式時,一個單元和另一個單元時間間隔從1s到5s之間,經過數據統計後發現,難任務時間間隔在1s會比5s的效果更好。

通過得出的論據作為支撐,康復老師在訓練中,可以有意識的對訓練過程進行調整,達到時間和效果最好的匹配。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06

瞭解全國教育需求

孤獨症兒童干預中已有一些評估工具。

我們通過分析可以看到全國各地對VB-MAPP評估需求的分佈情況,這些數據也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判斷,如何有效合理的分佈全國VB-MAPP的培訓工作。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手工記錄的數據不容易被保存記錄,那麼處於科技時代下,我們更應該擁抱技術變革,讓經驗變成數據,讓數據更有效的為康復提供服務。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數據,為康復教育和人才培養和政策決策提供堅實的基礎。

清華大學無障礙發展研究院“孤獨症研究項目部”致力於發揮清華大學優勢,從“行業標準研究、專業人才培養、產學研成果轉化、國際交流”四個方面,促進中國本土孤獨症康復教育事業面向國際化、規範化的長足發展。未來希望能利用清華大學專業優勢和無障礙發展研究院學科交叉的平臺優勢,並與社會力量積極協同,開展服務中國和世界的高水平研究與協同合作,讓300萬的孤獨症患者和家庭早日走出孤獨。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你 可 能 想 了 解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點擊關鍵字即可獲取)

問題行為 | 攻擊行為 | 自傷行為

刻板行為 | 課堂問題 | 情緒問題

自理 | 如廁 | 挑食 | 刷牙

言語 | 社交 | 強化 | 注意力

康復 | 入學 | 技能倒退

"

1943年,美國的肯納(Leo Kanner)醫師發現第一例孤獨症,至今已經過去70多年。發病率日益增高,治療效果卻不理想,預後差,嚴重影響患者的社會功能和生活質量。目前,孤獨症已被世界衛生組織認為是影響人口健康的重大問題之一。

在中國,1982年陶國泰教授確診了中國第一例孤獨症患兒,“孤獨症(自閉症)”一詞,才走進中國家長的視野中。37年過去了,中國孤獨症康復教育發展到什麼樣的程度了?

從“經驗為王”到“科學至上”,這是中國康復教育發展的方向,也是世界康復教育發展的縮影。

數據,作為最先進科學干預教育的代表,是如何幫助老師,幫助孩子,幫助孤獨症家庭的?

在由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主辦的第二屆“孤獨症康復技術發展及政策研討國際論壇”上,清華大學無障礙發展研究院孤獨症研究項目部主任張烈,針對“數據”對中國康復教育與人才培養支持的問題做了詳細分享。恩啟作為數據與技術支持,也一直在為實現更科學的干預教育而努力。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用數據決策:構建有效的康復教育和人才培養體系

張烈

孤獨症群體現狀如何?目前,孤獨症有三大特點需要關注

首先是群體龐大,根據美國疾控中心的數據顯示,從2007-2018年,孤獨症患病率已經從1/156上升至了1/59,同時國內的部分研究顯示,中國孤獨症的患病率也達到了111/1。這就表明了孤獨症者已經有了非常龐大的群體。

其次,孤獨症目前還無法治癒,會對社會帶來了極大的困擾。

最後,孤獨症屬於一種廣泛性發育障礙,每個患者的表現都不相同,千人千面。這也給孤獨症的治療和康復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循證康復實踐理論與應用行為分析

面對這樣的情況,國內外也有大量的研究嘗試解決這些問題,並且取得了一些成果。

這些成果基本上都是基於“循證康復實踐”的理論形成的,它不僅是一種方法,也是一種專業的可操作的手段。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孤獨症康復研究“循證康復實踐”理論,有3方面的特點:

1、需要採取已經被科學所循證的方法體系,以此證明康復的行為是真實有效的。

2、針對個案及家庭的需求和偏好所設計,因為不同孩子的需求各不相同,家庭情況也是千差萬別,所以要對家庭和個案有充分的瞭解和包容度。

3、基於數據的決策,不斷積累、統計,找到其中的規律,從而有效指導康復訓練工作。

目前,在美國孤獨症疾病控制中心列出了14種已被循證實踐證實的干預方法,其中13種方法是基於行為科學。在美國國家職業發展中心列舉了27種循證康復方法,其中有25種方法是基於行為科學。

從中可以得出,基於應用行為分析的康復方法將是對於孤獨症真實有效的康復手段。應用行為分析是一種被驗證過的科學,根據行為原理制定康復策略,從而改善具有社會意義的行為方式。

在具體操作過程中,需要設定很多和行為相關的實驗,通過變量的控制確定行為改變的原因,尋找和環境有關的變量,從而為康復找到切實可行的證據和方法。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在“應用行為分析”學科下,我們需要找到適合的方法,那麼這種方法如何使用呢?

從個體經驗到可傳播的知識體系

貫穿始終的核心問題,是如何把這種方法及過程變成數據。在變成數據後,它將不再是一種個體的經驗,而是成為了一種可以傳播的知識體系。

那麼數據,是如何幫助老師的呢?

01

瞭解個體的優勢和技能缺陷

數據應該貫穿一個孩子的干預始終。就以VB-MAPP語言行為里程碑評估為例,一名孤獨症孩子到了機構後,首先需要進行評估。

一方面,從評估結果中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孩子各個方面能力的分佈情況,以及哪些方面的能力是存在缺失的。

另一方面,一份綜合能力的評估可以對孩子今後的康復訓練指明瞭方向。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02

判斷孩子問題行為的功能

從數據中,我們可以判斷孩子的問題行為發生在什麼環境和條件下,從下面的案例中可以看出,這名孩子是由於對他的關注缺失後,他的問題行為就會急劇增加。

也可以據此判斷出,這個孩子對別人對他的關注非常在意,也就可以根據他的特點進行教學設計。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03

驗證你的教育是否有效

我們對孤獨症孩子做了很多訓練和功能分析後,最終的康復效果也需要通過數據進行判斷。

從下面案例數據表中可以看出,當這名孩子關注缺失時,問題行為會急劇增加,積極的行為基本變化不大。但是把孩子放在相對輕鬆的遊戲環境下,他的積極的行為呈現出較為正常的增長,問題行為也基本被抑制。當採取了一些有效的干預手段後,孩子的積極行為在持續增長,問題行為在前期會有出現,但隨後就被很快的抑制。

這樣也就可以通過數據的積累,最終判斷孩子的康復是否真正有效。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04

把孩子放到哪種環境中最合適?

在數據基礎上,經過一段時間的康復訓練後,才能更好地判斷孩子目前處於什麼能力階段,判斷孩子適合繼續早期密集干預,亦或在特點階段時可以進行融合預備,從而讓他成功融入普通孩子的環境中。

所以,在什麼時候適合早期密集和融合預備之間的轉接,也要依賴於一定的數據分析。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05

如何做能帶來更好的效果?

我們在做數據積累期間,發現了一些有意思的地方。比如,孤獨症孩子完成難任務和簡單任務之間的時間間隔是多少秒最合適呢?

在採用一對一離散回合的教學方式時,一個單元和另一個單元時間間隔從1s到5s之間,經過數據統計後發現,難任務時間間隔在1s會比5s的效果更好。

通過得出的論據作為支撐,康復老師在訓練中,可以有意識的對訓練過程進行調整,達到時間和效果最好的匹配。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06

瞭解全國教育需求

孤獨症兒童干預中已有一些評估工具。

我們通過分析可以看到全國各地對VB-MAPP評估需求的分佈情況,這些數據也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判斷,如何有效合理的分佈全國VB-MAPP的培訓工作。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手工記錄的數據不容易被保存記錄,那麼處於科技時代下,我們更應該擁抱技術變革,讓經驗變成數據,讓數據更有效的為康復提供服務。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數據,為康復教育和人才培養和政策決策提供堅實的基礎。

清華大學無障礙發展研究院“孤獨症研究項目部”致力於發揮清華大學優勢,從“行業標準研究、專業人才培養、產學研成果轉化、國際交流”四個方面,促進中國本土孤獨症康復教育事業面向國際化、規範化的長足發展。未來希望能利用清華大學專業優勢和無障礙發展研究院學科交叉的平臺優勢,並與社會力量積極協同,開展服務中國和世界的高水平研究與協同合作,讓300萬的孤獨症患者和家庭早日走出孤獨。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你 可 能 想 了 解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點擊關鍵字即可獲取)

問題行為 | 攻擊行為 | 自傷行為

刻板行為 | 課堂問題 | 情緒問題

自理 | 如廁 | 挑食 | 刷牙

言語 | 社交 | 強化 | 注意力

康復 | 入學 | 技能倒退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恩啟,讓康復更有效!

"

1943年,美國的肯納(Leo Kanner)醫師發現第一例孤獨症,至今已經過去70多年。發病率日益增高,治療效果卻不理想,預後差,嚴重影響患者的社會功能和生活質量。目前,孤獨症已被世界衛生組織認為是影響人口健康的重大問題之一。

在中國,1982年陶國泰教授確診了中國第一例孤獨症患兒,“孤獨症(自閉症)”一詞,才走進中國家長的視野中。37年過去了,中國孤獨症康復教育發展到什麼樣的程度了?

從“經驗為王”到“科學至上”,這是中國康復教育發展的方向,也是世界康復教育發展的縮影。

數據,作為最先進科學干預教育的代表,是如何幫助老師,幫助孩子,幫助孤獨症家庭的?

在由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主辦的第二屆“孤獨症康復技術發展及政策研討國際論壇”上,清華大學無障礙發展研究院孤獨症研究項目部主任張烈,針對“數據”對中國康復教育與人才培養支持的問題做了詳細分享。恩啟作為數據與技術支持,也一直在為實現更科學的干預教育而努力。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用數據決策:構建有效的康復教育和人才培養體系

張烈

孤獨症群體現狀如何?目前,孤獨症有三大特點需要關注

首先是群體龐大,根據美國疾控中心的數據顯示,從2007-2018年,孤獨症患病率已經從1/156上升至了1/59,同時國內的部分研究顯示,中國孤獨症的患病率也達到了111/1。這就表明了孤獨症者已經有了非常龐大的群體。

其次,孤獨症目前還無法治癒,會對社會帶來了極大的困擾。

最後,孤獨症屬於一種廣泛性發育障礙,每個患者的表現都不相同,千人千面。這也給孤獨症的治療和康復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循證康復實踐理論與應用行為分析

面對這樣的情況,國內外也有大量的研究嘗試解決這些問題,並且取得了一些成果。

這些成果基本上都是基於“循證康復實踐”的理論形成的,它不僅是一種方法,也是一種專業的可操作的手段。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孤獨症康復研究“循證康復實踐”理論,有3方面的特點:

1、需要採取已經被科學所循證的方法體系,以此證明康復的行為是真實有效的。

2、針對個案及家庭的需求和偏好所設計,因為不同孩子的需求各不相同,家庭情況也是千差萬別,所以要對家庭和個案有充分的瞭解和包容度。

3、基於數據的決策,不斷積累、統計,找到其中的規律,從而有效指導康復訓練工作。

目前,在美國孤獨症疾病控制中心列出了14種已被循證實踐證實的干預方法,其中13種方法是基於行為科學。在美國國家職業發展中心列舉了27種循證康復方法,其中有25種方法是基於行為科學。

從中可以得出,基於應用行為分析的康復方法將是對於孤獨症真實有效的康復手段。應用行為分析是一種被驗證過的科學,根據行為原理制定康復策略,從而改善具有社會意義的行為方式。

在具體操作過程中,需要設定很多和行為相關的實驗,通過變量的控制確定行為改變的原因,尋找和環境有關的變量,從而為康復找到切實可行的證據和方法。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在“應用行為分析”學科下,我們需要找到適合的方法,那麼這種方法如何使用呢?

從個體經驗到可傳播的知識體系

貫穿始終的核心問題,是如何把這種方法及過程變成數據。在變成數據後,它將不再是一種個體的經驗,而是成為了一種可以傳播的知識體系。

那麼數據,是如何幫助老師的呢?

01

瞭解個體的優勢和技能缺陷

數據應該貫穿一個孩子的干預始終。就以VB-MAPP語言行為里程碑評估為例,一名孤獨症孩子到了機構後,首先需要進行評估。

一方面,從評估結果中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孩子各個方面能力的分佈情況,以及哪些方面的能力是存在缺失的。

另一方面,一份綜合能力的評估可以對孩子今後的康復訓練指明瞭方向。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02

判斷孩子問題行為的功能

從數據中,我們可以判斷孩子的問題行為發生在什麼環境和條件下,從下面的案例中可以看出,這名孩子是由於對他的關注缺失後,他的問題行為就會急劇增加。

也可以據此判斷出,這個孩子對別人對他的關注非常在意,也就可以根據他的特點進行教學設計。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03

驗證你的教育是否有效

我們對孤獨症孩子做了很多訓練和功能分析後,最終的康復效果也需要通過數據進行判斷。

從下面案例數據表中可以看出,當這名孩子關注缺失時,問題行為會急劇增加,積極的行為基本變化不大。但是把孩子放在相對輕鬆的遊戲環境下,他的積極的行為呈現出較為正常的增長,問題行為也基本被抑制。當採取了一些有效的干預手段後,孩子的積極行為在持續增長,問題行為在前期會有出現,但隨後就被很快的抑制。

這樣也就可以通過數據的積累,最終判斷孩子的康復是否真正有效。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04

把孩子放到哪種環境中最合適?

在數據基礎上,經過一段時間的康復訓練後,才能更好地判斷孩子目前處於什麼能力階段,判斷孩子適合繼續早期密集干預,亦或在特點階段時可以進行融合預備,從而讓他成功融入普通孩子的環境中。

所以,在什麼時候適合早期密集和融合預備之間的轉接,也要依賴於一定的數據分析。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05

如何做能帶來更好的效果?

我們在做數據積累期間,發現了一些有意思的地方。比如,孤獨症孩子完成難任務和簡單任務之間的時間間隔是多少秒最合適呢?

在採用一對一離散回合的教學方式時,一個單元和另一個單元時間間隔從1s到5s之間,經過數據統計後發現,難任務時間間隔在1s會比5s的效果更好。

通過得出的論據作為支撐,康復老師在訓練中,可以有意識的對訓練過程進行調整,達到時間和效果最好的匹配。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06

瞭解全國教育需求

孤獨症兒童干預中已有一些評估工具。

我們通過分析可以看到全國各地對VB-MAPP評估需求的分佈情況,這些數據也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判斷,如何有效合理的分佈全國VB-MAPP的培訓工作。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手工記錄的數據不容易被保存記錄,那麼處於科技時代下,我們更應該擁抱技術變革,讓經驗變成數據,讓數據更有效的為康復提供服務。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數據,為康復教育和人才培養和政策決策提供堅實的基礎。

清華大學無障礙發展研究院“孤獨症研究項目部”致力於發揮清華大學優勢,從“行業標準研究、專業人才培養、產學研成果轉化、國際交流”四個方面,促進中國本土孤獨症康復教育事業面向國際化、規範化的長足發展。未來希望能利用清華大學專業優勢和無障礙發展研究院學科交叉的平臺優勢,並與社會力量積極協同,開展服務中國和世界的高水平研究與協同合作,讓300萬的孤獨症患者和家庭早日走出孤獨。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你 可 能 想 了 解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點擊關鍵字即可獲取)

問題行為 | 攻擊行為 | 自傷行為

刻板行為 | 課堂問題 | 情緒問題

自理 | 如廁 | 挑食 | 刷牙

言語 | 社交 | 強化 | 注意力

康復 | 入學 | 技能倒退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恩啟,讓康復更有效!

康復教育發展的37年:數據如何科學幫助自閉症孩子與家庭?"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