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

大家好,我是“約會食光”,是一名地道的客家人!記得小時候,生活在農村的我們並沒有什麼錢買零食,不過大人們會偶爾做各種籺(我們叫爾)給我們吃,可解饞了……左鄰右舍的大人約好一起做籺,我們小孩子就在我家的禾堂(晒稻穀的地方,一樓,很寬敞的水泥地)跳繩、玩遊戲,等大人們把籺做好了,吆喝一聲,小夥伴們趕緊跑回家吃籺~那時的我們簡單而快樂!

"

大家好,我是“約會食光”,是一名地道的客家人!記得小時候,生活在農村的我們並沒有什麼錢買零食,不過大人們會偶爾做各種籺(我們叫爾)給我們吃,可解饞了……左鄰右舍的大人約好一起做籺,我們小孩子就在我家的禾堂(晒稻穀的地方,一樓,很寬敞的水泥地)跳繩、玩遊戲,等大人們把籺做好了,吆喝一聲,小夥伴們趕緊跑回家吃籺~那時的我們簡單而快樂!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小時候最愛的小吃,如今還有多少人會做?

我們老家博白的籺一般是用糯米、粘米、或者有些糯米和粘米混合一起做的,主要有婆水拐,蓋籺(也叫簸箕炊),灰水籺,糖籺(類似年糕),發籺,雞窩籺,蝦籺,涼草籺……我最喜歡的就是簸箕炊,拿大米磨米漿做的,一層一層蒸出來,上面撒上用竹筍木耳豬肉炒熟的餡,淋上蒜蓉醬汁,籺的鮮香嫩滑,配上爽口的餡料,簡直就是太完美了,而且老少皆宜哦。每次回老家,我都要跑去街上買籺吃,滿滿都是兒時的味道!

"

大家好,我是“約會食光”,是一名地道的客家人!記得小時候,生活在農村的我們並沒有什麼錢買零食,不過大人們會偶爾做各種籺(我們叫爾)給我們吃,可解饞了……左鄰右舍的大人約好一起做籺,我們小孩子就在我家的禾堂(晒稻穀的地方,一樓,很寬敞的水泥地)跳繩、玩遊戲,等大人們把籺做好了,吆喝一聲,小夥伴們趕緊跑回家吃籺~那時的我們簡單而快樂!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小時候最愛的小吃,如今還有多少人會做?

我們老家博白的籺一般是用糯米、粘米、或者有些糯米和粘米混合一起做的,主要有婆水拐,蓋籺(也叫簸箕炊),灰水籺,糖籺(類似年糕),發籺,雞窩籺,蝦籺,涼草籺……我最喜歡的就是簸箕炊,拿大米磨米漿做的,一層一層蒸出來,上面撒上用竹筍木耳豬肉炒熟的餡,淋上蒜蓉醬汁,籺的鮮香嫩滑,配上爽口的餡料,簡直就是太完美了,而且老少皆宜哦。每次回老家,我都要跑去街上買籺吃,滿滿都是兒時的味道!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依次為簸箕炊、飯心籺、糖籺、涼草籺、灰水籺,發籺、婆水拐、雞窩籺

其實蓋籺的“蓋”,就是簸箕,竹子編制的器具(注:我們博白的竹編工藝品遠近馳名,曾被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授予“中國工藝品之都”,全國著名“芒竹之鄉”,中國農業部授予的“芒竹編出口基地”……),我們經常拿來晒東西,也可以當做谷籮蓋,有些人還拿來蓋粥蓋飯,用處可多了……拿來蒸籺,就叫蓋籺,也叫簸箕炊!

"

大家好,我是“約會食光”,是一名地道的客家人!記得小時候,生活在農村的我們並沒有什麼錢買零食,不過大人們會偶爾做各種籺(我們叫爾)給我們吃,可解饞了……左鄰右舍的大人約好一起做籺,我們小孩子就在我家的禾堂(晒稻穀的地方,一樓,很寬敞的水泥地)跳繩、玩遊戲,等大人們把籺做好了,吆喝一聲,小夥伴們趕緊跑回家吃籺~那時的我們簡單而快樂!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小時候最愛的小吃,如今還有多少人會做?

我們老家博白的籺一般是用糯米、粘米、或者有些糯米和粘米混合一起做的,主要有婆水拐,蓋籺(也叫簸箕炊),灰水籺,糖籺(類似年糕),發籺,雞窩籺,蝦籺,涼草籺……我最喜歡的就是簸箕炊,拿大米磨米漿做的,一層一層蒸出來,上面撒上用竹筍木耳豬肉炒熟的餡,淋上蒜蓉醬汁,籺的鮮香嫩滑,配上爽口的餡料,簡直就是太完美了,而且老少皆宜哦。每次回老家,我都要跑去街上買籺吃,滿滿都是兒時的味道!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依次為簸箕炊、飯心籺、糖籺、涼草籺、灰水籺,發籺、婆水拐、雞窩籺

其實蓋籺的“蓋”,就是簸箕,竹子編制的器具(注:我們博白的竹編工藝品遠近馳名,曾被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授予“中國工藝品之都”,全國著名“芒竹之鄉”,中國農業部授予的“芒竹編出口基地”……),我們經常拿來晒東西,也可以當做谷籮蓋,有些人還拿來蓋粥蓋飯,用處可多了……拿來蒸籺,就叫蓋籺,也叫簸箕炊!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博白特色小吃簸箕炊——味蕾的傳承

一份有靈魂的簸箕炊應該是怎樣的?

一、米漿

簸箕炊比較講究米和水的比例,水太多蒸出來的籺像米糊,不成塊,水太少蒸出來的籺會偏硬,影響口感!恰到好處的比例,蒸出來的簸箕炊比較嫩滑,一口咬下去,不用費力嚼,大米的香氣散發著濃濃的鄉土情。

二、醬汁

醬汁是用豉膏(以前農村沒有醬油,我們都是用豉膏),蒜米,香油調配成的,淋在簸箕炊上面,豉汁的鹹香搭配淡口的米籺,還有香油的香味,給這道看似平常的簸箕炊增添了另一番風味!

#記憶里老一輩的簸箕炊做法#

以前的簸箕炊,米漿都是用石磨研磨出來的,推石磨需要很大的力氣。然後拿簸箕蓋來蒸籺,先在蓋子底部縫隙大的地方,用米飯塞平,防止漏米漿。這種做法做出來的簸箕炊味道比較醇香,但是工序麻煩,而且口感沒那麼細膩。

"

大家好,我是“約會食光”,是一名地道的客家人!記得小時候,生活在農村的我們並沒有什麼錢買零食,不過大人們會偶爾做各種籺(我們叫爾)給我們吃,可解饞了……左鄰右舍的大人約好一起做籺,我們小孩子就在我家的禾堂(晒稻穀的地方,一樓,很寬敞的水泥地)跳繩、玩遊戲,等大人們把籺做好了,吆喝一聲,小夥伴們趕緊跑回家吃籺~那時的我們簡單而快樂!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小時候最愛的小吃,如今還有多少人會做?

我們老家博白的籺一般是用糯米、粘米、或者有些糯米和粘米混合一起做的,主要有婆水拐,蓋籺(也叫簸箕炊),灰水籺,糖籺(類似年糕),發籺,雞窩籺,蝦籺,涼草籺……我最喜歡的就是簸箕炊,拿大米磨米漿做的,一層一層蒸出來,上面撒上用竹筍木耳豬肉炒熟的餡,淋上蒜蓉醬汁,籺的鮮香嫩滑,配上爽口的餡料,簡直就是太完美了,而且老少皆宜哦。每次回老家,我都要跑去街上買籺吃,滿滿都是兒時的味道!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依次為簸箕炊、飯心籺、糖籺、涼草籺、灰水籺,發籺、婆水拐、雞窩籺

其實蓋籺的“蓋”,就是簸箕,竹子編制的器具(注:我們博白的竹編工藝品遠近馳名,曾被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授予“中國工藝品之都”,全國著名“芒竹之鄉”,中國農業部授予的“芒竹編出口基地”……),我們經常拿來晒東西,也可以當做谷籮蓋,有些人還拿來蓋粥蓋飯,用處可多了……拿來蒸籺,就叫蓋籺,也叫簸箕炊!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博白特色小吃簸箕炊——味蕾的傳承

一份有靈魂的簸箕炊應該是怎樣的?

一、米漿

簸箕炊比較講究米和水的比例,水太多蒸出來的籺像米糊,不成塊,水太少蒸出來的籺會偏硬,影響口感!恰到好處的比例,蒸出來的簸箕炊比較嫩滑,一口咬下去,不用費力嚼,大米的香氣散發著濃濃的鄉土情。

二、醬汁

醬汁是用豉膏(以前農村沒有醬油,我們都是用豉膏),蒜米,香油調配成的,淋在簸箕炊上面,豉汁的鹹香搭配淡口的米籺,還有香油的香味,給這道看似平常的簸箕炊增添了另一番風味!

#記憶里老一輩的簸箕炊做法#

以前的簸箕炊,米漿都是用石磨研磨出來的,推石磨需要很大的力氣。然後拿簸箕蓋來蒸籺,先在蓋子底部縫隙大的地方,用米飯塞平,防止漏米漿。這種做法做出來的簸箕炊味道比較醇香,但是工序麻煩,而且口感沒那麼細膩。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配料】

大米,半肥瘦豬肉,竹筍,木耳,蒜米,香油,豉膏,鹽

【工具】

石磨,蒸鍋,簸箕,裝米漿大臉盆,勺子

【步驟】

  1. 米漿:先把大米清洗乾淨,浸泡3個小時以上,然後用石磨磨出米漿,加入適量鹽拌勻;
  2. 籺餡:豬肉,竹筍,木耳切碎,先熱油鍋,把肥豬肉倒入鍋裡,小火煎至金黃,再倒入瘦肉大火炒香,繼續加入竹筍木耳,炒熟,然後淋入豉膏汁,拌勻即可出鍋備用;
  3. 醬汁:豉膏兌水融化,加入蒜米,香油,攪拌均勻備用;
  4. 蒸籺:①鍋里加入大量的水大火燒開,鍋上面放一個蒸架,取一個簸箕蓋,用米飯把大的縫隙塗抹住,放蒸架上;②倒入一層薄薄的米漿,覆蓋完簸箕的底部即可,蓋上鍋蓋,大火蒸兩分鐘左右,第一層就熟了;③打開鍋蓋,繼續重複步驟②的做法,一般蒸9層這樣,到簸箕的九分滿即可;④在簸箕炊的上面,均勻的撒入炒好的籺餡,大火蒸3分鐘即可關火,淋上醬汁,老一輩的簸箕炊就做好了!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學會這道簸箕炊,兒時的味道一直都在

背井離鄉的老鄉們,是不是也跟我一樣,會時常懷念家鄉的味道呢?不妨挑一個閒暇的時光,備齊材料,跟我一起學做這款地道的簸箕炊。

我這道簸箕炊是根據小時候在老家的做法改良過來的,我用水磨粘米粉代替了以前的石磨米漿,並用了芋頭夾心(這是我家婆教我的,廣西很多地方都有用芋頭夾心來做簸箕炊,但是他們沒有最上面一層餡料,也沒有醬汁),我這個簸箕炊做出來,有芋香味,還有豉香味,層層分明,口感軟糯細滑,忍不住吞口水哦!

"

大家好,我是“約會食光”,是一名地道的客家人!記得小時候,生活在農村的我們並沒有什麼錢買零食,不過大人們會偶爾做各種籺(我們叫爾)給我們吃,可解饞了……左鄰右舍的大人約好一起做籺,我們小孩子就在我家的禾堂(晒稻穀的地方,一樓,很寬敞的水泥地)跳繩、玩遊戲,等大人們把籺做好了,吆喝一聲,小夥伴們趕緊跑回家吃籺~那時的我們簡單而快樂!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小時候最愛的小吃,如今還有多少人會做?

我們老家博白的籺一般是用糯米、粘米、或者有些糯米和粘米混合一起做的,主要有婆水拐,蓋籺(也叫簸箕炊),灰水籺,糖籺(類似年糕),發籺,雞窩籺,蝦籺,涼草籺……我最喜歡的就是簸箕炊,拿大米磨米漿做的,一層一層蒸出來,上面撒上用竹筍木耳豬肉炒熟的餡,淋上蒜蓉醬汁,籺的鮮香嫩滑,配上爽口的餡料,簡直就是太完美了,而且老少皆宜哦。每次回老家,我都要跑去街上買籺吃,滿滿都是兒時的味道!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依次為簸箕炊、飯心籺、糖籺、涼草籺、灰水籺,發籺、婆水拐、雞窩籺

其實蓋籺的“蓋”,就是簸箕,竹子編制的器具(注:我們博白的竹編工藝品遠近馳名,曾被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授予“中國工藝品之都”,全國著名“芒竹之鄉”,中國農業部授予的“芒竹編出口基地”……),我們經常拿來晒東西,也可以當做谷籮蓋,有些人還拿來蓋粥蓋飯,用處可多了……拿來蒸籺,就叫蓋籺,也叫簸箕炊!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博白特色小吃簸箕炊——味蕾的傳承

一份有靈魂的簸箕炊應該是怎樣的?

一、米漿

簸箕炊比較講究米和水的比例,水太多蒸出來的籺像米糊,不成塊,水太少蒸出來的籺會偏硬,影響口感!恰到好處的比例,蒸出來的簸箕炊比較嫩滑,一口咬下去,不用費力嚼,大米的香氣散發著濃濃的鄉土情。

二、醬汁

醬汁是用豉膏(以前農村沒有醬油,我們都是用豉膏),蒜米,香油調配成的,淋在簸箕炊上面,豉汁的鹹香搭配淡口的米籺,還有香油的香味,給這道看似平常的簸箕炊增添了另一番風味!

#記憶里老一輩的簸箕炊做法#

以前的簸箕炊,米漿都是用石磨研磨出來的,推石磨需要很大的力氣。然後拿簸箕蓋來蒸籺,先在蓋子底部縫隙大的地方,用米飯塞平,防止漏米漿。這種做法做出來的簸箕炊味道比較醇香,但是工序麻煩,而且口感沒那麼細膩。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配料】

大米,半肥瘦豬肉,竹筍,木耳,蒜米,香油,豉膏,鹽

【工具】

石磨,蒸鍋,簸箕,裝米漿大臉盆,勺子

【步驟】

  1. 米漿:先把大米清洗乾淨,浸泡3個小時以上,然後用石磨磨出米漿,加入適量鹽拌勻;
  2. 籺餡:豬肉,竹筍,木耳切碎,先熱油鍋,把肥豬肉倒入鍋裡,小火煎至金黃,再倒入瘦肉大火炒香,繼續加入竹筍木耳,炒熟,然後淋入豉膏汁,拌勻即可出鍋備用;
  3. 醬汁:豉膏兌水融化,加入蒜米,香油,攪拌均勻備用;
  4. 蒸籺:①鍋里加入大量的水大火燒開,鍋上面放一個蒸架,取一個簸箕蓋,用米飯把大的縫隙塗抹住,放蒸架上;②倒入一層薄薄的米漿,覆蓋完簸箕的底部即可,蓋上鍋蓋,大火蒸兩分鐘左右,第一層就熟了;③打開鍋蓋,繼續重複步驟②的做法,一般蒸9層這樣,到簸箕的九分滿即可;④在簸箕炊的上面,均勻的撒入炒好的籺餡,大火蒸3分鐘即可關火,淋上醬汁,老一輩的簸箕炊就做好了!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學會這道簸箕炊,兒時的味道一直都在

背井離鄉的老鄉們,是不是也跟我一樣,會時常懷念家鄉的味道呢?不妨挑一個閒暇的時光,備齊材料,跟我一起學做這款地道的簸箕炊。

我這道簸箕炊是根據小時候在老家的做法改良過來的,我用水磨粘米粉代替了以前的石磨米漿,並用了芋頭夾心(這是我家婆教我的,廣西很多地方都有用芋頭夾心來做簸箕炊,但是他們沒有最上面一層餡料,也沒有醬汁),我這個簸箕炊做出來,有芋香味,還有豉香味,層層分明,口感軟糯細滑,忍不住吞口水哦!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約會食光的簸箕炊做法——芋頭夾心簸箕炊#

【配料】

水磨粘米粉250g,生粉50g,半肥瘦豬肉150g,竹筍150g,胡蘿蔔1小截,芋頭150g,蒜米適量,花生油2勺,香油2勺,豉膏1勺(沒有豉膏可以用2勺醬油,1勺耗油代替),鹽適量,白芝麻適量。

"

大家好,我是“約會食光”,是一名地道的客家人!記得小時候,生活在農村的我們並沒有什麼錢買零食,不過大人們會偶爾做各種籺(我們叫爾)給我們吃,可解饞了……左鄰右舍的大人約好一起做籺,我們小孩子就在我家的禾堂(晒稻穀的地方,一樓,很寬敞的水泥地)跳繩、玩遊戲,等大人們把籺做好了,吆喝一聲,小夥伴們趕緊跑回家吃籺~那時的我們簡單而快樂!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小時候最愛的小吃,如今還有多少人會做?

我們老家博白的籺一般是用糯米、粘米、或者有些糯米和粘米混合一起做的,主要有婆水拐,蓋籺(也叫簸箕炊),灰水籺,糖籺(類似年糕),發籺,雞窩籺,蝦籺,涼草籺……我最喜歡的就是簸箕炊,拿大米磨米漿做的,一層一層蒸出來,上面撒上用竹筍木耳豬肉炒熟的餡,淋上蒜蓉醬汁,籺的鮮香嫩滑,配上爽口的餡料,簡直就是太完美了,而且老少皆宜哦。每次回老家,我都要跑去街上買籺吃,滿滿都是兒時的味道!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依次為簸箕炊、飯心籺、糖籺、涼草籺、灰水籺,發籺、婆水拐、雞窩籺

其實蓋籺的“蓋”,就是簸箕,竹子編制的器具(注:我們博白的竹編工藝品遠近馳名,曾被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授予“中國工藝品之都”,全國著名“芒竹之鄉”,中國農業部授予的“芒竹編出口基地”……),我們經常拿來晒東西,也可以當做谷籮蓋,有些人還拿來蓋粥蓋飯,用處可多了……拿來蒸籺,就叫蓋籺,也叫簸箕炊!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博白特色小吃簸箕炊——味蕾的傳承

一份有靈魂的簸箕炊應該是怎樣的?

一、米漿

簸箕炊比較講究米和水的比例,水太多蒸出來的籺像米糊,不成塊,水太少蒸出來的籺會偏硬,影響口感!恰到好處的比例,蒸出來的簸箕炊比較嫩滑,一口咬下去,不用費力嚼,大米的香氣散發著濃濃的鄉土情。

二、醬汁

醬汁是用豉膏(以前農村沒有醬油,我們都是用豉膏),蒜米,香油調配成的,淋在簸箕炊上面,豉汁的鹹香搭配淡口的米籺,還有香油的香味,給這道看似平常的簸箕炊增添了另一番風味!

#記憶里老一輩的簸箕炊做法#

以前的簸箕炊,米漿都是用石磨研磨出來的,推石磨需要很大的力氣。然後拿簸箕蓋來蒸籺,先在蓋子底部縫隙大的地方,用米飯塞平,防止漏米漿。這種做法做出來的簸箕炊味道比較醇香,但是工序麻煩,而且口感沒那麼細膩。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配料】

大米,半肥瘦豬肉,竹筍,木耳,蒜米,香油,豉膏,鹽

【工具】

石磨,蒸鍋,簸箕,裝米漿大臉盆,勺子

【步驟】

  1. 米漿:先把大米清洗乾淨,浸泡3個小時以上,然後用石磨磨出米漿,加入適量鹽拌勻;
  2. 籺餡:豬肉,竹筍,木耳切碎,先熱油鍋,把肥豬肉倒入鍋裡,小火煎至金黃,再倒入瘦肉大火炒香,繼續加入竹筍木耳,炒熟,然後淋入豉膏汁,拌勻即可出鍋備用;
  3. 醬汁:豉膏兌水融化,加入蒜米,香油,攪拌均勻備用;
  4. 蒸籺:①鍋里加入大量的水大火燒開,鍋上面放一個蒸架,取一個簸箕蓋,用米飯把大的縫隙塗抹住,放蒸架上;②倒入一層薄薄的米漿,覆蓋完簸箕的底部即可,蓋上鍋蓋,大火蒸兩分鐘左右,第一層就熟了;③打開鍋蓋,繼續重複步驟②的做法,一般蒸9層這樣,到簸箕的九分滿即可;④在簸箕炊的上面,均勻的撒入炒好的籺餡,大火蒸3分鐘即可關火,淋上醬汁,老一輩的簸箕炊就做好了!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學會這道簸箕炊,兒時的味道一直都在

背井離鄉的老鄉們,是不是也跟我一樣,會時常懷念家鄉的味道呢?不妨挑一個閒暇的時光,備齊材料,跟我一起學做這款地道的簸箕炊。

我這道簸箕炊是根據小時候在老家的做法改良過來的,我用水磨粘米粉代替了以前的石磨米漿,並用了芋頭夾心(這是我家婆教我的,廣西很多地方都有用芋頭夾心來做簸箕炊,但是他們沒有最上面一層餡料,也沒有醬汁),我這個簸箕炊做出來,有芋香味,還有豉香味,層層分明,口感軟糯細滑,忍不住吞口水哦!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約會食光的簸箕炊做法——芋頭夾心簸箕炊#

【配料】

水磨粘米粉250g,生粉50g,半肥瘦豬肉150g,竹筍150g,胡蘿蔔1小截,芋頭150g,蒜米適量,花生油2勺,香油2勺,豉膏1勺(沒有豉膏可以用2勺醬油,1勺耗油代替),鹽適量,白芝麻適量。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工具】

蒸鍋,28cm口徑不鏽鋼盆,裝米漿大盆,勺子

【步驟】

▲米漿:取250g水磨粘米粉兌水1.5L,加入50g生粉,適量鹽,2勺花生油攪拌均勻(加生粉是為了讓籺更嫩滑,加鹽是為了更入味,加花生油是為了讓層次更分明)。

"

大家好,我是“約會食光”,是一名地道的客家人!記得小時候,生活在農村的我們並沒有什麼錢買零食,不過大人們會偶爾做各種籺(我們叫爾)給我們吃,可解饞了……左鄰右舍的大人約好一起做籺,我們小孩子就在我家的禾堂(晒稻穀的地方,一樓,很寬敞的水泥地)跳繩、玩遊戲,等大人們把籺做好了,吆喝一聲,小夥伴們趕緊跑回家吃籺~那時的我們簡單而快樂!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小時候最愛的小吃,如今還有多少人會做?

我們老家博白的籺一般是用糯米、粘米、或者有些糯米和粘米混合一起做的,主要有婆水拐,蓋籺(也叫簸箕炊),灰水籺,糖籺(類似年糕),發籺,雞窩籺,蝦籺,涼草籺……我最喜歡的就是簸箕炊,拿大米磨米漿做的,一層一層蒸出來,上面撒上用竹筍木耳豬肉炒熟的餡,淋上蒜蓉醬汁,籺的鮮香嫩滑,配上爽口的餡料,簡直就是太完美了,而且老少皆宜哦。每次回老家,我都要跑去街上買籺吃,滿滿都是兒時的味道!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依次為簸箕炊、飯心籺、糖籺、涼草籺、灰水籺,發籺、婆水拐、雞窩籺

其實蓋籺的“蓋”,就是簸箕,竹子編制的器具(注:我們博白的竹編工藝品遠近馳名,曾被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授予“中國工藝品之都”,全國著名“芒竹之鄉”,中國農業部授予的“芒竹編出口基地”……),我們經常拿來晒東西,也可以當做谷籮蓋,有些人還拿來蓋粥蓋飯,用處可多了……拿來蒸籺,就叫蓋籺,也叫簸箕炊!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博白特色小吃簸箕炊——味蕾的傳承

一份有靈魂的簸箕炊應該是怎樣的?

一、米漿

簸箕炊比較講究米和水的比例,水太多蒸出來的籺像米糊,不成塊,水太少蒸出來的籺會偏硬,影響口感!恰到好處的比例,蒸出來的簸箕炊比較嫩滑,一口咬下去,不用費力嚼,大米的香氣散發著濃濃的鄉土情。

二、醬汁

醬汁是用豉膏(以前農村沒有醬油,我們都是用豉膏),蒜米,香油調配成的,淋在簸箕炊上面,豉汁的鹹香搭配淡口的米籺,還有香油的香味,給這道看似平常的簸箕炊增添了另一番風味!

#記憶里老一輩的簸箕炊做法#

以前的簸箕炊,米漿都是用石磨研磨出來的,推石磨需要很大的力氣。然後拿簸箕蓋來蒸籺,先在蓋子底部縫隙大的地方,用米飯塞平,防止漏米漿。這種做法做出來的簸箕炊味道比較醇香,但是工序麻煩,而且口感沒那麼細膩。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配料】

大米,半肥瘦豬肉,竹筍,木耳,蒜米,香油,豉膏,鹽

【工具】

石磨,蒸鍋,簸箕,裝米漿大臉盆,勺子

【步驟】

  1. 米漿:先把大米清洗乾淨,浸泡3個小時以上,然後用石磨磨出米漿,加入適量鹽拌勻;
  2. 籺餡:豬肉,竹筍,木耳切碎,先熱油鍋,把肥豬肉倒入鍋裡,小火煎至金黃,再倒入瘦肉大火炒香,繼續加入竹筍木耳,炒熟,然後淋入豉膏汁,拌勻即可出鍋備用;
  3. 醬汁:豉膏兌水融化,加入蒜米,香油,攪拌均勻備用;
  4. 蒸籺:①鍋里加入大量的水大火燒開,鍋上面放一個蒸架,取一個簸箕蓋,用米飯把大的縫隙塗抹住,放蒸架上;②倒入一層薄薄的米漿,覆蓋完簸箕的底部即可,蓋上鍋蓋,大火蒸兩分鐘左右,第一層就熟了;③打開鍋蓋,繼續重複步驟②的做法,一般蒸9層這樣,到簸箕的九分滿即可;④在簸箕炊的上面,均勻的撒入炒好的籺餡,大火蒸3分鐘即可關火,淋上醬汁,老一輩的簸箕炊就做好了!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學會這道簸箕炊,兒時的味道一直都在

背井離鄉的老鄉們,是不是也跟我一樣,會時常懷念家鄉的味道呢?不妨挑一個閒暇的時光,備齊材料,跟我一起學做這款地道的簸箕炊。

我這道簸箕炊是根據小時候在老家的做法改良過來的,我用水磨粘米粉代替了以前的石磨米漿,並用了芋頭夾心(這是我家婆教我的,廣西很多地方都有用芋頭夾心來做簸箕炊,但是他們沒有最上面一層餡料,也沒有醬汁),我這個簸箕炊做出來,有芋香味,還有豉香味,層層分明,口感軟糯細滑,忍不住吞口水哦!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約會食光的簸箕炊做法——芋頭夾心簸箕炊#

【配料】

水磨粘米粉250g,生粉50g,半肥瘦豬肉150g,竹筍150g,胡蘿蔔1小截,芋頭150g,蒜米適量,花生油2勺,香油2勺,豉膏1勺(沒有豉膏可以用2勺醬油,1勺耗油代替),鹽適量,白芝麻適量。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工具】

蒸鍋,28cm口徑不鏽鋼盆,裝米漿大盆,勺子

【步驟】

▲米漿:取250g水磨粘米粉兌水1.5L,加入50g生粉,適量鹽,2勺花生油攪拌均勻(加生粉是為了讓籺更嫩滑,加鹽是為了更入味,加花生油是為了讓層次更分明)。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籺餡:豬肉,竹筍,胡蘿蔔切碎,先熱油鍋,把肥豬肉倒入鍋裡,小火煎至金黃,再倒入瘦肉大火炒香,繼續加入竹筍胡蘿蔔,炒熟,然後淋入少量豉膏汁(可以用醬油耗油代替),拌勻即可出鍋備用。

"

大家好,我是“約會食光”,是一名地道的客家人!記得小時候,生活在農村的我們並沒有什麼錢買零食,不過大人們會偶爾做各種籺(我們叫爾)給我們吃,可解饞了……左鄰右舍的大人約好一起做籺,我們小孩子就在我家的禾堂(晒稻穀的地方,一樓,很寬敞的水泥地)跳繩、玩遊戲,等大人們把籺做好了,吆喝一聲,小夥伴們趕緊跑回家吃籺~那時的我們簡單而快樂!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小時候最愛的小吃,如今還有多少人會做?

我們老家博白的籺一般是用糯米、粘米、或者有些糯米和粘米混合一起做的,主要有婆水拐,蓋籺(也叫簸箕炊),灰水籺,糖籺(類似年糕),發籺,雞窩籺,蝦籺,涼草籺……我最喜歡的就是簸箕炊,拿大米磨米漿做的,一層一層蒸出來,上面撒上用竹筍木耳豬肉炒熟的餡,淋上蒜蓉醬汁,籺的鮮香嫩滑,配上爽口的餡料,簡直就是太完美了,而且老少皆宜哦。每次回老家,我都要跑去街上買籺吃,滿滿都是兒時的味道!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依次為簸箕炊、飯心籺、糖籺、涼草籺、灰水籺,發籺、婆水拐、雞窩籺

其實蓋籺的“蓋”,就是簸箕,竹子編制的器具(注:我們博白的竹編工藝品遠近馳名,曾被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授予“中國工藝品之都”,全國著名“芒竹之鄉”,中國農業部授予的“芒竹編出口基地”……),我們經常拿來晒東西,也可以當做谷籮蓋,有些人還拿來蓋粥蓋飯,用處可多了……拿來蒸籺,就叫蓋籺,也叫簸箕炊!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博白特色小吃簸箕炊——味蕾的傳承

一份有靈魂的簸箕炊應該是怎樣的?

一、米漿

簸箕炊比較講究米和水的比例,水太多蒸出來的籺像米糊,不成塊,水太少蒸出來的籺會偏硬,影響口感!恰到好處的比例,蒸出來的簸箕炊比較嫩滑,一口咬下去,不用費力嚼,大米的香氣散發著濃濃的鄉土情。

二、醬汁

醬汁是用豉膏(以前農村沒有醬油,我們都是用豉膏),蒜米,香油調配成的,淋在簸箕炊上面,豉汁的鹹香搭配淡口的米籺,還有香油的香味,給這道看似平常的簸箕炊增添了另一番風味!

#記憶里老一輩的簸箕炊做法#

以前的簸箕炊,米漿都是用石磨研磨出來的,推石磨需要很大的力氣。然後拿簸箕蓋來蒸籺,先在蓋子底部縫隙大的地方,用米飯塞平,防止漏米漿。這種做法做出來的簸箕炊味道比較醇香,但是工序麻煩,而且口感沒那麼細膩。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配料】

大米,半肥瘦豬肉,竹筍,木耳,蒜米,香油,豉膏,鹽

【工具】

石磨,蒸鍋,簸箕,裝米漿大臉盆,勺子

【步驟】

  1. 米漿:先把大米清洗乾淨,浸泡3個小時以上,然後用石磨磨出米漿,加入適量鹽拌勻;
  2. 籺餡:豬肉,竹筍,木耳切碎,先熱油鍋,把肥豬肉倒入鍋裡,小火煎至金黃,再倒入瘦肉大火炒香,繼續加入竹筍木耳,炒熟,然後淋入豉膏汁,拌勻即可出鍋備用;
  3. 醬汁:豉膏兌水融化,加入蒜米,香油,攪拌均勻備用;
  4. 蒸籺:①鍋里加入大量的水大火燒開,鍋上面放一個蒸架,取一個簸箕蓋,用米飯把大的縫隙塗抹住,放蒸架上;②倒入一層薄薄的米漿,覆蓋完簸箕的底部即可,蓋上鍋蓋,大火蒸兩分鐘左右,第一層就熟了;③打開鍋蓋,繼續重複步驟②的做法,一般蒸9層這樣,到簸箕的九分滿即可;④在簸箕炊的上面,均勻的撒入炒好的籺餡,大火蒸3分鐘即可關火,淋上醬汁,老一輩的簸箕炊就做好了!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學會這道簸箕炊,兒時的味道一直都在

背井離鄉的老鄉們,是不是也跟我一樣,會時常懷念家鄉的味道呢?不妨挑一個閒暇的時光,備齊材料,跟我一起學做這款地道的簸箕炊。

我這道簸箕炊是根據小時候在老家的做法改良過來的,我用水磨粘米粉代替了以前的石磨米漿,並用了芋頭夾心(這是我家婆教我的,廣西很多地方都有用芋頭夾心來做簸箕炊,但是他們沒有最上面一層餡料,也沒有醬汁),我這個簸箕炊做出來,有芋香味,還有豉香味,層層分明,口感軟糯細滑,忍不住吞口水哦!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約會食光的簸箕炊做法——芋頭夾心簸箕炊#

【配料】

水磨粘米粉250g,生粉50g,半肥瘦豬肉150g,竹筍150g,胡蘿蔔1小截,芋頭150g,蒜米適量,花生油2勺,香油2勺,豉膏1勺(沒有豉膏可以用2勺醬油,1勺耗油代替),鹽適量,白芝麻適量。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工具】

蒸鍋,28cm口徑不鏽鋼盆,裝米漿大盆,勺子

【步驟】

▲米漿:取250g水磨粘米粉兌水1.5L,加入50g生粉,適量鹽,2勺花生油攪拌均勻(加生粉是為了讓籺更嫩滑,加鹽是為了更入味,加花生油是為了讓層次更分明)。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籺餡:豬肉,竹筍,胡蘿蔔切碎,先熱油鍋,把肥豬肉倒入鍋裡,小火煎至金黃,再倒入瘦肉大火炒香,繼續加入竹筍胡蘿蔔,炒熟,然後淋入少量豉膏汁(可以用醬油耗油代替),拌勻即可出鍋備用。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醬汁:豉膏兌水融化,加入蒜米,香油,攪拌均勻備用(用豉膏水是為了更加接近兒時的味道,而且豉膏有一股獨特的豉汁香味,我很喜歡吃,如果沒有豉膏的親,也可以用醬油和耗油代替哦)。

"

大家好,我是“約會食光”,是一名地道的客家人!記得小時候,生活在農村的我們並沒有什麼錢買零食,不過大人們會偶爾做各種籺(我們叫爾)給我們吃,可解饞了……左鄰右舍的大人約好一起做籺,我們小孩子就在我家的禾堂(晒稻穀的地方,一樓,很寬敞的水泥地)跳繩、玩遊戲,等大人們把籺做好了,吆喝一聲,小夥伴們趕緊跑回家吃籺~那時的我們簡單而快樂!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小時候最愛的小吃,如今還有多少人會做?

我們老家博白的籺一般是用糯米、粘米、或者有些糯米和粘米混合一起做的,主要有婆水拐,蓋籺(也叫簸箕炊),灰水籺,糖籺(類似年糕),發籺,雞窩籺,蝦籺,涼草籺……我最喜歡的就是簸箕炊,拿大米磨米漿做的,一層一層蒸出來,上面撒上用竹筍木耳豬肉炒熟的餡,淋上蒜蓉醬汁,籺的鮮香嫩滑,配上爽口的餡料,簡直就是太完美了,而且老少皆宜哦。每次回老家,我都要跑去街上買籺吃,滿滿都是兒時的味道!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依次為簸箕炊、飯心籺、糖籺、涼草籺、灰水籺,發籺、婆水拐、雞窩籺

其實蓋籺的“蓋”,就是簸箕,竹子編制的器具(注:我們博白的竹編工藝品遠近馳名,曾被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授予“中國工藝品之都”,全國著名“芒竹之鄉”,中國農業部授予的“芒竹編出口基地”……),我們經常拿來晒東西,也可以當做谷籮蓋,有些人還拿來蓋粥蓋飯,用處可多了……拿來蒸籺,就叫蓋籺,也叫簸箕炊!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博白特色小吃簸箕炊——味蕾的傳承

一份有靈魂的簸箕炊應該是怎樣的?

一、米漿

簸箕炊比較講究米和水的比例,水太多蒸出來的籺像米糊,不成塊,水太少蒸出來的籺會偏硬,影響口感!恰到好處的比例,蒸出來的簸箕炊比較嫩滑,一口咬下去,不用費力嚼,大米的香氣散發著濃濃的鄉土情。

二、醬汁

醬汁是用豉膏(以前農村沒有醬油,我們都是用豉膏),蒜米,香油調配成的,淋在簸箕炊上面,豉汁的鹹香搭配淡口的米籺,還有香油的香味,給這道看似平常的簸箕炊增添了另一番風味!

#記憶里老一輩的簸箕炊做法#

以前的簸箕炊,米漿都是用石磨研磨出來的,推石磨需要很大的力氣。然後拿簸箕蓋來蒸籺,先在蓋子底部縫隙大的地方,用米飯塞平,防止漏米漿。這種做法做出來的簸箕炊味道比較醇香,但是工序麻煩,而且口感沒那麼細膩。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配料】

大米,半肥瘦豬肉,竹筍,木耳,蒜米,香油,豉膏,鹽

【工具】

石磨,蒸鍋,簸箕,裝米漿大臉盆,勺子

【步驟】

  1. 米漿:先把大米清洗乾淨,浸泡3個小時以上,然後用石磨磨出米漿,加入適量鹽拌勻;
  2. 籺餡:豬肉,竹筍,木耳切碎,先熱油鍋,把肥豬肉倒入鍋裡,小火煎至金黃,再倒入瘦肉大火炒香,繼續加入竹筍木耳,炒熟,然後淋入豉膏汁,拌勻即可出鍋備用;
  3. 醬汁:豉膏兌水融化,加入蒜米,香油,攪拌均勻備用;
  4. 蒸籺:①鍋里加入大量的水大火燒開,鍋上面放一個蒸架,取一個簸箕蓋,用米飯把大的縫隙塗抹住,放蒸架上;②倒入一層薄薄的米漿,覆蓋完簸箕的底部即可,蓋上鍋蓋,大火蒸兩分鐘左右,第一層就熟了;③打開鍋蓋,繼續重複步驟②的做法,一般蒸9層這樣,到簸箕的九分滿即可;④在簸箕炊的上面,均勻的撒入炒好的籺餡,大火蒸3分鐘即可關火,淋上醬汁,老一輩的簸箕炊就做好了!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學會這道簸箕炊,兒時的味道一直都在

背井離鄉的老鄉們,是不是也跟我一樣,會時常懷念家鄉的味道呢?不妨挑一個閒暇的時光,備齊材料,跟我一起學做這款地道的簸箕炊。

我這道簸箕炊是根據小時候在老家的做法改良過來的,我用水磨粘米粉代替了以前的石磨米漿,並用了芋頭夾心(這是我家婆教我的,廣西很多地方都有用芋頭夾心來做簸箕炊,但是他們沒有最上面一層餡料,也沒有醬汁),我這個簸箕炊做出來,有芋香味,還有豉香味,層層分明,口感軟糯細滑,忍不住吞口水哦!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約會食光的簸箕炊做法——芋頭夾心簸箕炊#

【配料】

水磨粘米粉250g,生粉50g,半肥瘦豬肉150g,竹筍150g,胡蘿蔔1小截,芋頭150g,蒜米適量,花生油2勺,香油2勺,豉膏1勺(沒有豉膏可以用2勺醬油,1勺耗油代替),鹽適量,白芝麻適量。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工具】

蒸鍋,28cm口徑不鏽鋼盆,裝米漿大盆,勺子

【步驟】

▲米漿:取250g水磨粘米粉兌水1.5L,加入50g生粉,適量鹽,2勺花生油攪拌均勻(加生粉是為了讓籺更嫩滑,加鹽是為了更入味,加花生油是為了讓層次更分明)。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籺餡:豬肉,竹筍,胡蘿蔔切碎,先熱油鍋,把肥豬肉倒入鍋裡,小火煎至金黃,再倒入瘦肉大火炒香,繼續加入竹筍胡蘿蔔,炒熟,然後淋入少量豉膏汁(可以用醬油耗油代替),拌勻即可出鍋備用。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醬汁:豉膏兌水融化,加入蒜米,香油,攪拌均勻備用(用豉膏水是為了更加接近兒時的味道,而且豉膏有一股獨特的豉汁香味,我很喜歡吃,如果沒有豉膏的親,也可以用醬油和耗油代替哦)。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蒸籺

1、取一個大蒸鍋,加多點水,大火燒開,放入直徑28cm左右的不鏽鋼盆,盆底部和四周塗抹上花生油(防止籺和盆黏在一起);

"

大家好,我是“約會食光”,是一名地道的客家人!記得小時候,生活在農村的我們並沒有什麼錢買零食,不過大人們會偶爾做各種籺(我們叫爾)給我們吃,可解饞了……左鄰右舍的大人約好一起做籺,我們小孩子就在我家的禾堂(晒稻穀的地方,一樓,很寬敞的水泥地)跳繩、玩遊戲,等大人們把籺做好了,吆喝一聲,小夥伴們趕緊跑回家吃籺~那時的我們簡單而快樂!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小時候最愛的小吃,如今還有多少人會做?

我們老家博白的籺一般是用糯米、粘米、或者有些糯米和粘米混合一起做的,主要有婆水拐,蓋籺(也叫簸箕炊),灰水籺,糖籺(類似年糕),發籺,雞窩籺,蝦籺,涼草籺……我最喜歡的就是簸箕炊,拿大米磨米漿做的,一層一層蒸出來,上面撒上用竹筍木耳豬肉炒熟的餡,淋上蒜蓉醬汁,籺的鮮香嫩滑,配上爽口的餡料,簡直就是太完美了,而且老少皆宜哦。每次回老家,我都要跑去街上買籺吃,滿滿都是兒時的味道!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依次為簸箕炊、飯心籺、糖籺、涼草籺、灰水籺,發籺、婆水拐、雞窩籺

其實蓋籺的“蓋”,就是簸箕,竹子編制的器具(注:我們博白的竹編工藝品遠近馳名,曾被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授予“中國工藝品之都”,全國著名“芒竹之鄉”,中國農業部授予的“芒竹編出口基地”……),我們經常拿來晒東西,也可以當做谷籮蓋,有些人還拿來蓋粥蓋飯,用處可多了……拿來蒸籺,就叫蓋籺,也叫簸箕炊!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博白特色小吃簸箕炊——味蕾的傳承

一份有靈魂的簸箕炊應該是怎樣的?

一、米漿

簸箕炊比較講究米和水的比例,水太多蒸出來的籺像米糊,不成塊,水太少蒸出來的籺會偏硬,影響口感!恰到好處的比例,蒸出來的簸箕炊比較嫩滑,一口咬下去,不用費力嚼,大米的香氣散發著濃濃的鄉土情。

二、醬汁

醬汁是用豉膏(以前農村沒有醬油,我們都是用豉膏),蒜米,香油調配成的,淋在簸箕炊上面,豉汁的鹹香搭配淡口的米籺,還有香油的香味,給這道看似平常的簸箕炊增添了另一番風味!

#記憶里老一輩的簸箕炊做法#

以前的簸箕炊,米漿都是用石磨研磨出來的,推石磨需要很大的力氣。然後拿簸箕蓋來蒸籺,先在蓋子底部縫隙大的地方,用米飯塞平,防止漏米漿。這種做法做出來的簸箕炊味道比較醇香,但是工序麻煩,而且口感沒那麼細膩。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配料】

大米,半肥瘦豬肉,竹筍,木耳,蒜米,香油,豉膏,鹽

【工具】

石磨,蒸鍋,簸箕,裝米漿大臉盆,勺子

【步驟】

  1. 米漿:先把大米清洗乾淨,浸泡3個小時以上,然後用石磨磨出米漿,加入適量鹽拌勻;
  2. 籺餡:豬肉,竹筍,木耳切碎,先熱油鍋,把肥豬肉倒入鍋裡,小火煎至金黃,再倒入瘦肉大火炒香,繼續加入竹筍木耳,炒熟,然後淋入豉膏汁,拌勻即可出鍋備用;
  3. 醬汁:豉膏兌水融化,加入蒜米,香油,攪拌均勻備用;
  4. 蒸籺:①鍋里加入大量的水大火燒開,鍋上面放一個蒸架,取一個簸箕蓋,用米飯把大的縫隙塗抹住,放蒸架上;②倒入一層薄薄的米漿,覆蓋完簸箕的底部即可,蓋上鍋蓋,大火蒸兩分鐘左右,第一層就熟了;③打開鍋蓋,繼續重複步驟②的做法,一般蒸9層這樣,到簸箕的九分滿即可;④在簸箕炊的上面,均勻的撒入炒好的籺餡,大火蒸3分鐘即可關火,淋上醬汁,老一輩的簸箕炊就做好了!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學會這道簸箕炊,兒時的味道一直都在

背井離鄉的老鄉們,是不是也跟我一樣,會時常懷念家鄉的味道呢?不妨挑一個閒暇的時光,備齊材料,跟我一起學做這款地道的簸箕炊。

我這道簸箕炊是根據小時候在老家的做法改良過來的,我用水磨粘米粉代替了以前的石磨米漿,並用了芋頭夾心(這是我家婆教我的,廣西很多地方都有用芋頭夾心來做簸箕炊,但是他們沒有最上面一層餡料,也沒有醬汁),我這個簸箕炊做出來,有芋香味,還有豉香味,層層分明,口感軟糯細滑,忍不住吞口水哦!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約會食光的簸箕炊做法——芋頭夾心簸箕炊#

【配料】

水磨粘米粉250g,生粉50g,半肥瘦豬肉150g,竹筍150g,胡蘿蔔1小截,芋頭150g,蒜米適量,花生油2勺,香油2勺,豉膏1勺(沒有豉膏可以用2勺醬油,1勺耗油代替),鹽適量,白芝麻適量。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工具】

蒸鍋,28cm口徑不鏽鋼盆,裝米漿大盆,勺子

【步驟】

▲米漿:取250g水磨粘米粉兌水1.5L,加入50g生粉,適量鹽,2勺花生油攪拌均勻(加生粉是為了讓籺更嫩滑,加鹽是為了更入味,加花生油是為了讓層次更分明)。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籺餡:豬肉,竹筍,胡蘿蔔切碎,先熱油鍋,把肥豬肉倒入鍋裡,小火煎至金黃,再倒入瘦肉大火炒香,繼續加入竹筍胡蘿蔔,炒熟,然後淋入少量豉膏汁(可以用醬油耗油代替),拌勻即可出鍋備用。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醬汁:豉膏兌水融化,加入蒜米,香油,攪拌均勻備用(用豉膏水是為了更加接近兒時的味道,而且豉膏有一股獨特的豉汁香味,我很喜歡吃,如果沒有豉膏的親,也可以用醬油和耗油代替哦)。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蒸籺

1、取一個大蒸鍋,加多點水,大火燒開,放入直徑28cm左右的不鏽鋼盆,盆底部和四周塗抹上花生油(防止籺和盆黏在一起);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2、倒入兩湯勺的米漿,覆蓋完簸箕的底部即可,蓋上鍋蓋,大火蒸兩分鐘左右,第一層就熟了(使用湯勺,每一層都用2勺,蒸出來的簸箕炊每一層厚度都一樣,看起來比較勻稱哦);

"

大家好,我是“約會食光”,是一名地道的客家人!記得小時候,生活在農村的我們並沒有什麼錢買零食,不過大人們會偶爾做各種籺(我們叫爾)給我們吃,可解饞了……左鄰右舍的大人約好一起做籺,我們小孩子就在我家的禾堂(晒稻穀的地方,一樓,很寬敞的水泥地)跳繩、玩遊戲,等大人們把籺做好了,吆喝一聲,小夥伴們趕緊跑回家吃籺~那時的我們簡單而快樂!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小時候最愛的小吃,如今還有多少人會做?

我們老家博白的籺一般是用糯米、粘米、或者有些糯米和粘米混合一起做的,主要有婆水拐,蓋籺(也叫簸箕炊),灰水籺,糖籺(類似年糕),發籺,雞窩籺,蝦籺,涼草籺……我最喜歡的就是簸箕炊,拿大米磨米漿做的,一層一層蒸出來,上面撒上用竹筍木耳豬肉炒熟的餡,淋上蒜蓉醬汁,籺的鮮香嫩滑,配上爽口的餡料,簡直就是太完美了,而且老少皆宜哦。每次回老家,我都要跑去街上買籺吃,滿滿都是兒時的味道!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依次為簸箕炊、飯心籺、糖籺、涼草籺、灰水籺,發籺、婆水拐、雞窩籺

其實蓋籺的“蓋”,就是簸箕,竹子編制的器具(注:我們博白的竹編工藝品遠近馳名,曾被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授予“中國工藝品之都”,全國著名“芒竹之鄉”,中國農業部授予的“芒竹編出口基地”……),我們經常拿來晒東西,也可以當做谷籮蓋,有些人還拿來蓋粥蓋飯,用處可多了……拿來蒸籺,就叫蓋籺,也叫簸箕炊!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博白特色小吃簸箕炊——味蕾的傳承

一份有靈魂的簸箕炊應該是怎樣的?

一、米漿

簸箕炊比較講究米和水的比例,水太多蒸出來的籺像米糊,不成塊,水太少蒸出來的籺會偏硬,影響口感!恰到好處的比例,蒸出來的簸箕炊比較嫩滑,一口咬下去,不用費力嚼,大米的香氣散發著濃濃的鄉土情。

二、醬汁

醬汁是用豉膏(以前農村沒有醬油,我們都是用豉膏),蒜米,香油調配成的,淋在簸箕炊上面,豉汁的鹹香搭配淡口的米籺,還有香油的香味,給這道看似平常的簸箕炊增添了另一番風味!

#記憶里老一輩的簸箕炊做法#

以前的簸箕炊,米漿都是用石磨研磨出來的,推石磨需要很大的力氣。然後拿簸箕蓋來蒸籺,先在蓋子底部縫隙大的地方,用米飯塞平,防止漏米漿。這種做法做出來的簸箕炊味道比較醇香,但是工序麻煩,而且口感沒那麼細膩。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配料】

大米,半肥瘦豬肉,竹筍,木耳,蒜米,香油,豉膏,鹽

【工具】

石磨,蒸鍋,簸箕,裝米漿大臉盆,勺子

【步驟】

  1. 米漿:先把大米清洗乾淨,浸泡3個小時以上,然後用石磨磨出米漿,加入適量鹽拌勻;
  2. 籺餡:豬肉,竹筍,木耳切碎,先熱油鍋,把肥豬肉倒入鍋裡,小火煎至金黃,再倒入瘦肉大火炒香,繼續加入竹筍木耳,炒熟,然後淋入豉膏汁,拌勻即可出鍋備用;
  3. 醬汁:豉膏兌水融化,加入蒜米,香油,攪拌均勻備用;
  4. 蒸籺:①鍋里加入大量的水大火燒開,鍋上面放一個蒸架,取一個簸箕蓋,用米飯把大的縫隙塗抹住,放蒸架上;②倒入一層薄薄的米漿,覆蓋完簸箕的底部即可,蓋上鍋蓋,大火蒸兩分鐘左右,第一層就熟了;③打開鍋蓋,繼續重複步驟②的做法,一般蒸9層這樣,到簸箕的九分滿即可;④在簸箕炊的上面,均勻的撒入炒好的籺餡,大火蒸3分鐘即可關火,淋上醬汁,老一輩的簸箕炊就做好了!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學會這道簸箕炊,兒時的味道一直都在

背井離鄉的老鄉們,是不是也跟我一樣,會時常懷念家鄉的味道呢?不妨挑一個閒暇的時光,備齊材料,跟我一起學做這款地道的簸箕炊。

我這道簸箕炊是根據小時候在老家的做法改良過來的,我用水磨粘米粉代替了以前的石磨米漿,並用了芋頭夾心(這是我家婆教我的,廣西很多地方都有用芋頭夾心來做簸箕炊,但是他們沒有最上面一層餡料,也沒有醬汁),我這個簸箕炊做出來,有芋香味,還有豉香味,層層分明,口感軟糯細滑,忍不住吞口水哦!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約會食光的簸箕炊做法——芋頭夾心簸箕炊#

【配料】

水磨粘米粉250g,生粉50g,半肥瘦豬肉150g,竹筍150g,胡蘿蔔1小截,芋頭150g,蒜米適量,花生油2勺,香油2勺,豉膏1勺(沒有豉膏可以用2勺醬油,1勺耗油代替),鹽適量,白芝麻適量。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工具】

蒸鍋,28cm口徑不鏽鋼盆,裝米漿大盆,勺子

【步驟】

▲米漿:取250g水磨粘米粉兌水1.5L,加入50g生粉,適量鹽,2勺花生油攪拌均勻(加生粉是為了讓籺更嫩滑,加鹽是為了更入味,加花生油是為了讓層次更分明)。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籺餡:豬肉,竹筍,胡蘿蔔切碎,先熱油鍋,把肥豬肉倒入鍋裡,小火煎至金黃,再倒入瘦肉大火炒香,繼續加入竹筍胡蘿蔔,炒熟,然後淋入少量豉膏汁(可以用醬油耗油代替),拌勻即可出鍋備用。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醬汁:豉膏兌水融化,加入蒜米,香油,攪拌均勻備用(用豉膏水是為了更加接近兒時的味道,而且豉膏有一股獨特的豉汁香味,我很喜歡吃,如果沒有豉膏的親,也可以用醬油和耗油代替哦)。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蒸籺

1、取一個大蒸鍋,加多點水,大火燒開,放入直徑28cm左右的不鏽鋼盆,盆底部和四周塗抹上花生油(防止籺和盆黏在一起);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2、倒入兩湯勺的米漿,覆蓋完簸箕的底部即可,蓋上鍋蓋,大火蒸兩分鐘左右,第一層就熟了(使用湯勺,每一層都用2勺,蒸出來的簸箕炊每一層厚度都一樣,看起來比較勻稱哦);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3、打開鍋蓋,繼續重複步驟2的做法,蒸2層這樣,在第3層倒入米漿,立刻撒入芋頭碎,蒸3分鐘,繼續蒸3層沒有夾餡的,然後再蒸1層夾餡的,最後蒸2層沒有夾餡的即可,共9層左右(有夾餡的一層要比沒有夾餡的蒸多一分鐘哦,不然米漿不熟);

"

大家好,我是“約會食光”,是一名地道的客家人!記得小時候,生活在農村的我們並沒有什麼錢買零食,不過大人們會偶爾做各種籺(我們叫爾)給我們吃,可解饞了……左鄰右舍的大人約好一起做籺,我們小孩子就在我家的禾堂(晒稻穀的地方,一樓,很寬敞的水泥地)跳繩、玩遊戲,等大人們把籺做好了,吆喝一聲,小夥伴們趕緊跑回家吃籺~那時的我們簡單而快樂!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小時候最愛的小吃,如今還有多少人會做?

我們老家博白的籺一般是用糯米、粘米、或者有些糯米和粘米混合一起做的,主要有婆水拐,蓋籺(也叫簸箕炊),灰水籺,糖籺(類似年糕),發籺,雞窩籺,蝦籺,涼草籺……我最喜歡的就是簸箕炊,拿大米磨米漿做的,一層一層蒸出來,上面撒上用竹筍木耳豬肉炒熟的餡,淋上蒜蓉醬汁,籺的鮮香嫩滑,配上爽口的餡料,簡直就是太完美了,而且老少皆宜哦。每次回老家,我都要跑去街上買籺吃,滿滿都是兒時的味道!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依次為簸箕炊、飯心籺、糖籺、涼草籺、灰水籺,發籺、婆水拐、雞窩籺

其實蓋籺的“蓋”,就是簸箕,竹子編制的器具(注:我們博白的竹編工藝品遠近馳名,曾被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授予“中國工藝品之都”,全國著名“芒竹之鄉”,中國農業部授予的“芒竹編出口基地”……),我們經常拿來晒東西,也可以當做谷籮蓋,有些人還拿來蓋粥蓋飯,用處可多了……拿來蒸籺,就叫蓋籺,也叫簸箕炊!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博白特色小吃簸箕炊——味蕾的傳承

一份有靈魂的簸箕炊應該是怎樣的?

一、米漿

簸箕炊比較講究米和水的比例,水太多蒸出來的籺像米糊,不成塊,水太少蒸出來的籺會偏硬,影響口感!恰到好處的比例,蒸出來的簸箕炊比較嫩滑,一口咬下去,不用費力嚼,大米的香氣散發著濃濃的鄉土情。

二、醬汁

醬汁是用豉膏(以前農村沒有醬油,我們都是用豉膏),蒜米,香油調配成的,淋在簸箕炊上面,豉汁的鹹香搭配淡口的米籺,還有香油的香味,給這道看似平常的簸箕炊增添了另一番風味!

#記憶里老一輩的簸箕炊做法#

以前的簸箕炊,米漿都是用石磨研磨出來的,推石磨需要很大的力氣。然後拿簸箕蓋來蒸籺,先在蓋子底部縫隙大的地方,用米飯塞平,防止漏米漿。這種做法做出來的簸箕炊味道比較醇香,但是工序麻煩,而且口感沒那麼細膩。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配料】

大米,半肥瘦豬肉,竹筍,木耳,蒜米,香油,豉膏,鹽

【工具】

石磨,蒸鍋,簸箕,裝米漿大臉盆,勺子

【步驟】

  1. 米漿:先把大米清洗乾淨,浸泡3個小時以上,然後用石磨磨出米漿,加入適量鹽拌勻;
  2. 籺餡:豬肉,竹筍,木耳切碎,先熱油鍋,把肥豬肉倒入鍋裡,小火煎至金黃,再倒入瘦肉大火炒香,繼續加入竹筍木耳,炒熟,然後淋入豉膏汁,拌勻即可出鍋備用;
  3. 醬汁:豉膏兌水融化,加入蒜米,香油,攪拌均勻備用;
  4. 蒸籺:①鍋里加入大量的水大火燒開,鍋上面放一個蒸架,取一個簸箕蓋,用米飯把大的縫隙塗抹住,放蒸架上;②倒入一層薄薄的米漿,覆蓋完簸箕的底部即可,蓋上鍋蓋,大火蒸兩分鐘左右,第一層就熟了;③打開鍋蓋,繼續重複步驟②的做法,一般蒸9層這樣,到簸箕的九分滿即可;④在簸箕炊的上面,均勻的撒入炒好的籺餡,大火蒸3分鐘即可關火,淋上醬汁,老一輩的簸箕炊就做好了!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學會這道簸箕炊,兒時的味道一直都在

背井離鄉的老鄉們,是不是也跟我一樣,會時常懷念家鄉的味道呢?不妨挑一個閒暇的時光,備齊材料,跟我一起學做這款地道的簸箕炊。

我這道簸箕炊是根據小時候在老家的做法改良過來的,我用水磨粘米粉代替了以前的石磨米漿,並用了芋頭夾心(這是我家婆教我的,廣西很多地方都有用芋頭夾心來做簸箕炊,但是他們沒有最上面一層餡料,也沒有醬汁),我這個簸箕炊做出來,有芋香味,還有豉香味,層層分明,口感軟糯細滑,忍不住吞口水哦!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約會食光的簸箕炊做法——芋頭夾心簸箕炊#

【配料】

水磨粘米粉250g,生粉50g,半肥瘦豬肉150g,竹筍150g,胡蘿蔔1小截,芋頭150g,蒜米適量,花生油2勺,香油2勺,豉膏1勺(沒有豉膏可以用2勺醬油,1勺耗油代替),鹽適量,白芝麻適量。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工具】

蒸鍋,28cm口徑不鏽鋼盆,裝米漿大盆,勺子

【步驟】

▲米漿:取250g水磨粘米粉兌水1.5L,加入50g生粉,適量鹽,2勺花生油攪拌均勻(加生粉是為了讓籺更嫩滑,加鹽是為了更入味,加花生油是為了讓層次更分明)。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籺餡:豬肉,竹筍,胡蘿蔔切碎,先熱油鍋,把肥豬肉倒入鍋裡,小火煎至金黃,再倒入瘦肉大火炒香,繼續加入竹筍胡蘿蔔,炒熟,然後淋入少量豉膏汁(可以用醬油耗油代替),拌勻即可出鍋備用。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醬汁:豉膏兌水融化,加入蒜米,香油,攪拌均勻備用(用豉膏水是為了更加接近兒時的味道,而且豉膏有一股獨特的豉汁香味,我很喜歡吃,如果沒有豉膏的親,也可以用醬油和耗油代替哦)。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蒸籺

1、取一個大蒸鍋,加多點水,大火燒開,放入直徑28cm左右的不鏽鋼盆,盆底部和四周塗抹上花生油(防止籺和盆黏在一起);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2、倒入兩湯勺的米漿,覆蓋完簸箕的底部即可,蓋上鍋蓋,大火蒸兩分鐘左右,第一層就熟了(使用湯勺,每一層都用2勺,蒸出來的簸箕炊每一層厚度都一樣,看起來比較勻稱哦);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3、打開鍋蓋,繼續重複步驟2的做法,蒸2層這樣,在第3層倒入米漿,立刻撒入芋頭碎,蒸3分鐘,繼續蒸3層沒有夾餡的,然後再蒸1層夾餡的,最後蒸2層沒有夾餡的即可,共9層左右(有夾餡的一層要比沒有夾餡的蒸多一分鐘哦,不然米漿不熟);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4、在簸箕炊的上面,均勻的撒入炒好的籺餡,大火蒸3分鐘;

"

大家好,我是“約會食光”,是一名地道的客家人!記得小時候,生活在農村的我們並沒有什麼錢買零食,不過大人們會偶爾做各種籺(我們叫爾)給我們吃,可解饞了……左鄰右舍的大人約好一起做籺,我們小孩子就在我家的禾堂(晒稻穀的地方,一樓,很寬敞的水泥地)跳繩、玩遊戲,等大人們把籺做好了,吆喝一聲,小夥伴們趕緊跑回家吃籺~那時的我們簡單而快樂!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小時候最愛的小吃,如今還有多少人會做?

我們老家博白的籺一般是用糯米、粘米、或者有些糯米和粘米混合一起做的,主要有婆水拐,蓋籺(也叫簸箕炊),灰水籺,糖籺(類似年糕),發籺,雞窩籺,蝦籺,涼草籺……我最喜歡的就是簸箕炊,拿大米磨米漿做的,一層一層蒸出來,上面撒上用竹筍木耳豬肉炒熟的餡,淋上蒜蓉醬汁,籺的鮮香嫩滑,配上爽口的餡料,簡直就是太完美了,而且老少皆宜哦。每次回老家,我都要跑去街上買籺吃,滿滿都是兒時的味道!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依次為簸箕炊、飯心籺、糖籺、涼草籺、灰水籺,發籺、婆水拐、雞窩籺

其實蓋籺的“蓋”,就是簸箕,竹子編制的器具(注:我們博白的竹編工藝品遠近馳名,曾被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授予“中國工藝品之都”,全國著名“芒竹之鄉”,中國農業部授予的“芒竹編出口基地”……),我們經常拿來晒東西,也可以當做谷籮蓋,有些人還拿來蓋粥蓋飯,用處可多了……拿來蒸籺,就叫蓋籺,也叫簸箕炊!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博白特色小吃簸箕炊——味蕾的傳承

一份有靈魂的簸箕炊應該是怎樣的?

一、米漿

簸箕炊比較講究米和水的比例,水太多蒸出來的籺像米糊,不成塊,水太少蒸出來的籺會偏硬,影響口感!恰到好處的比例,蒸出來的簸箕炊比較嫩滑,一口咬下去,不用費力嚼,大米的香氣散發著濃濃的鄉土情。

二、醬汁

醬汁是用豉膏(以前農村沒有醬油,我們都是用豉膏),蒜米,香油調配成的,淋在簸箕炊上面,豉汁的鹹香搭配淡口的米籺,還有香油的香味,給這道看似平常的簸箕炊增添了另一番風味!

#記憶里老一輩的簸箕炊做法#

以前的簸箕炊,米漿都是用石磨研磨出來的,推石磨需要很大的力氣。然後拿簸箕蓋來蒸籺,先在蓋子底部縫隙大的地方,用米飯塞平,防止漏米漿。這種做法做出來的簸箕炊味道比較醇香,但是工序麻煩,而且口感沒那麼細膩。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配料】

大米,半肥瘦豬肉,竹筍,木耳,蒜米,香油,豉膏,鹽

【工具】

石磨,蒸鍋,簸箕,裝米漿大臉盆,勺子

【步驟】

  1. 米漿:先把大米清洗乾淨,浸泡3個小時以上,然後用石磨磨出米漿,加入適量鹽拌勻;
  2. 籺餡:豬肉,竹筍,木耳切碎,先熱油鍋,把肥豬肉倒入鍋裡,小火煎至金黃,再倒入瘦肉大火炒香,繼續加入竹筍木耳,炒熟,然後淋入豉膏汁,拌勻即可出鍋備用;
  3. 醬汁:豉膏兌水融化,加入蒜米,香油,攪拌均勻備用;
  4. 蒸籺:①鍋里加入大量的水大火燒開,鍋上面放一個蒸架,取一個簸箕蓋,用米飯把大的縫隙塗抹住,放蒸架上;②倒入一層薄薄的米漿,覆蓋完簸箕的底部即可,蓋上鍋蓋,大火蒸兩分鐘左右,第一層就熟了;③打開鍋蓋,繼續重複步驟②的做法,一般蒸9層這樣,到簸箕的九分滿即可;④在簸箕炊的上面,均勻的撒入炒好的籺餡,大火蒸3分鐘即可關火,淋上醬汁,老一輩的簸箕炊就做好了!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學會這道簸箕炊,兒時的味道一直都在

背井離鄉的老鄉們,是不是也跟我一樣,會時常懷念家鄉的味道呢?不妨挑一個閒暇的時光,備齊材料,跟我一起學做這款地道的簸箕炊。

我這道簸箕炊是根據小時候在老家的做法改良過來的,我用水磨粘米粉代替了以前的石磨米漿,並用了芋頭夾心(這是我家婆教我的,廣西很多地方都有用芋頭夾心來做簸箕炊,但是他們沒有最上面一層餡料,也沒有醬汁),我這個簸箕炊做出來,有芋香味,還有豉香味,層層分明,口感軟糯細滑,忍不住吞口水哦!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約會食光的簸箕炊做法——芋頭夾心簸箕炊#

【配料】

水磨粘米粉250g,生粉50g,半肥瘦豬肉150g,竹筍150g,胡蘿蔔1小截,芋頭150g,蒜米適量,花生油2勺,香油2勺,豉膏1勺(沒有豉膏可以用2勺醬油,1勺耗油代替),鹽適量,白芝麻適量。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工具】

蒸鍋,28cm口徑不鏽鋼盆,裝米漿大盆,勺子

【步驟】

▲米漿:取250g水磨粘米粉兌水1.5L,加入50g生粉,適量鹽,2勺花生油攪拌均勻(加生粉是為了讓籺更嫩滑,加鹽是為了更入味,加花生油是為了讓層次更分明)。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籺餡:豬肉,竹筍,胡蘿蔔切碎,先熱油鍋,把肥豬肉倒入鍋裡,小火煎至金黃,再倒入瘦肉大火炒香,繼續加入竹筍胡蘿蔔,炒熟,然後淋入少量豉膏汁(可以用醬油耗油代替),拌勻即可出鍋備用。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醬汁:豉膏兌水融化,加入蒜米,香油,攪拌均勻備用(用豉膏水是為了更加接近兒時的味道,而且豉膏有一股獨特的豉汁香味,我很喜歡吃,如果沒有豉膏的親,也可以用醬油和耗油代替哦)。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蒸籺

1、取一個大蒸鍋,加多點水,大火燒開,放入直徑28cm左右的不鏽鋼盆,盆底部和四周塗抹上花生油(防止籺和盆黏在一起);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2、倒入兩湯勺的米漿,覆蓋完簸箕的底部即可,蓋上鍋蓋,大火蒸兩分鐘左右,第一層就熟了(使用湯勺,每一層都用2勺,蒸出來的簸箕炊每一層厚度都一樣,看起來比較勻稱哦);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3、打開鍋蓋,繼續重複步驟2的做法,蒸2層這樣,在第3層倒入米漿,立刻撒入芋頭碎,蒸3分鐘,繼續蒸3層沒有夾餡的,然後再蒸1層夾餡的,最後蒸2層沒有夾餡的即可,共9層左右(有夾餡的一層要比沒有夾餡的蒸多一分鐘哦,不然米漿不熟);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4、在簸箕炊的上面,均勻的撒入炒好的籺餡,大火蒸3分鐘;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5、最後淋上調製好的醬汁,撒上白芝麻,關火燜5分鐘即可!(燜5分鐘是為了讓餘溫熟化醬汁裡面的蒜米,沒那麼辣,如果直接開火蒸熟蒜米,蒜米和香油會沒有那麼香哦)

"

大家好,我是“約會食光”,是一名地道的客家人!記得小時候,生活在農村的我們並沒有什麼錢買零食,不過大人們會偶爾做各種籺(我們叫爾)給我們吃,可解饞了……左鄰右舍的大人約好一起做籺,我們小孩子就在我家的禾堂(晒稻穀的地方,一樓,很寬敞的水泥地)跳繩、玩遊戲,等大人們把籺做好了,吆喝一聲,小夥伴們趕緊跑回家吃籺~那時的我們簡單而快樂!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小時候最愛的小吃,如今還有多少人會做?

我們老家博白的籺一般是用糯米、粘米、或者有些糯米和粘米混合一起做的,主要有婆水拐,蓋籺(也叫簸箕炊),灰水籺,糖籺(類似年糕),發籺,雞窩籺,蝦籺,涼草籺……我最喜歡的就是簸箕炊,拿大米磨米漿做的,一層一層蒸出來,上面撒上用竹筍木耳豬肉炒熟的餡,淋上蒜蓉醬汁,籺的鮮香嫩滑,配上爽口的餡料,簡直就是太完美了,而且老少皆宜哦。每次回老家,我都要跑去街上買籺吃,滿滿都是兒時的味道!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依次為簸箕炊、飯心籺、糖籺、涼草籺、灰水籺,發籺、婆水拐、雞窩籺

其實蓋籺的“蓋”,就是簸箕,竹子編制的器具(注:我們博白的竹編工藝品遠近馳名,曾被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授予“中國工藝品之都”,全國著名“芒竹之鄉”,中國農業部授予的“芒竹編出口基地”……),我們經常拿來晒東西,也可以當做谷籮蓋,有些人還拿來蓋粥蓋飯,用處可多了……拿來蒸籺,就叫蓋籺,也叫簸箕炊!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博白特色小吃簸箕炊——味蕾的傳承

一份有靈魂的簸箕炊應該是怎樣的?

一、米漿

簸箕炊比較講究米和水的比例,水太多蒸出來的籺像米糊,不成塊,水太少蒸出來的籺會偏硬,影響口感!恰到好處的比例,蒸出來的簸箕炊比較嫩滑,一口咬下去,不用費力嚼,大米的香氣散發著濃濃的鄉土情。

二、醬汁

醬汁是用豉膏(以前農村沒有醬油,我們都是用豉膏),蒜米,香油調配成的,淋在簸箕炊上面,豉汁的鹹香搭配淡口的米籺,還有香油的香味,給這道看似平常的簸箕炊增添了另一番風味!

#記憶里老一輩的簸箕炊做法#

以前的簸箕炊,米漿都是用石磨研磨出來的,推石磨需要很大的力氣。然後拿簸箕蓋來蒸籺,先在蓋子底部縫隙大的地方,用米飯塞平,防止漏米漿。這種做法做出來的簸箕炊味道比較醇香,但是工序麻煩,而且口感沒那麼細膩。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配料】

大米,半肥瘦豬肉,竹筍,木耳,蒜米,香油,豉膏,鹽

【工具】

石磨,蒸鍋,簸箕,裝米漿大臉盆,勺子

【步驟】

  1. 米漿:先把大米清洗乾淨,浸泡3個小時以上,然後用石磨磨出米漿,加入適量鹽拌勻;
  2. 籺餡:豬肉,竹筍,木耳切碎,先熱油鍋,把肥豬肉倒入鍋裡,小火煎至金黃,再倒入瘦肉大火炒香,繼續加入竹筍木耳,炒熟,然後淋入豉膏汁,拌勻即可出鍋備用;
  3. 醬汁:豉膏兌水融化,加入蒜米,香油,攪拌均勻備用;
  4. 蒸籺:①鍋里加入大量的水大火燒開,鍋上面放一個蒸架,取一個簸箕蓋,用米飯把大的縫隙塗抹住,放蒸架上;②倒入一層薄薄的米漿,覆蓋完簸箕的底部即可,蓋上鍋蓋,大火蒸兩分鐘左右,第一層就熟了;③打開鍋蓋,繼續重複步驟②的做法,一般蒸9層這樣,到簸箕的九分滿即可;④在簸箕炊的上面,均勻的撒入炒好的籺餡,大火蒸3分鐘即可關火,淋上醬汁,老一輩的簸箕炊就做好了!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學會這道簸箕炊,兒時的味道一直都在

背井離鄉的老鄉們,是不是也跟我一樣,會時常懷念家鄉的味道呢?不妨挑一個閒暇的時光,備齊材料,跟我一起學做這款地道的簸箕炊。

我這道簸箕炊是根據小時候在老家的做法改良過來的,我用水磨粘米粉代替了以前的石磨米漿,並用了芋頭夾心(這是我家婆教我的,廣西很多地方都有用芋頭夾心來做簸箕炊,但是他們沒有最上面一層餡料,也沒有醬汁),我這個簸箕炊做出來,有芋香味,還有豉香味,層層分明,口感軟糯細滑,忍不住吞口水哦!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約會食光的簸箕炊做法——芋頭夾心簸箕炊#

【配料】

水磨粘米粉250g,生粉50g,半肥瘦豬肉150g,竹筍150g,胡蘿蔔1小截,芋頭150g,蒜米適量,花生油2勺,香油2勺,豉膏1勺(沒有豉膏可以用2勺醬油,1勺耗油代替),鹽適量,白芝麻適量。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工具】

蒸鍋,28cm口徑不鏽鋼盆,裝米漿大盆,勺子

【步驟】

▲米漿:取250g水磨粘米粉兌水1.5L,加入50g生粉,適量鹽,2勺花生油攪拌均勻(加生粉是為了讓籺更嫩滑,加鹽是為了更入味,加花生油是為了讓層次更分明)。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籺餡:豬肉,竹筍,胡蘿蔔切碎,先熱油鍋,把肥豬肉倒入鍋裡,小火煎至金黃,再倒入瘦肉大火炒香,繼續加入竹筍胡蘿蔔,炒熟,然後淋入少量豉膏汁(可以用醬油耗油代替),拌勻即可出鍋備用。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醬汁:豉膏兌水融化,加入蒜米,香油,攪拌均勻備用(用豉膏水是為了更加接近兒時的味道,而且豉膏有一股獨特的豉汁香味,我很喜歡吃,如果沒有豉膏的親,也可以用醬油和耗油代替哦)。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蒸籺

1、取一個大蒸鍋,加多點水,大火燒開,放入直徑28cm左右的不鏽鋼盆,盆底部和四周塗抹上花生油(防止籺和盆黏在一起);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2、倒入兩湯勺的米漿,覆蓋完簸箕的底部即可,蓋上鍋蓋,大火蒸兩分鐘左右,第一層就熟了(使用湯勺,每一層都用2勺,蒸出來的簸箕炊每一層厚度都一樣,看起來比較勻稱哦);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3、打開鍋蓋,繼續重複步驟2的做法,蒸2層這樣,在第3層倒入米漿,立刻撒入芋頭碎,蒸3分鐘,繼續蒸3層沒有夾餡的,然後再蒸1層夾餡的,最後蒸2層沒有夾餡的即可,共9層左右(有夾餡的一層要比沒有夾餡的蒸多一分鐘哦,不然米漿不熟);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4、在簸箕炊的上面,均勻的撒入炒好的籺餡,大火蒸3分鐘;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5、最後淋上調製好的醬汁,撒上白芝麻,關火燜5分鐘即可!(燜5分鐘是為了讓餘溫熟化醬汁裡面的蒜米,沒那麼辣,如果直接開火蒸熟蒜米,蒜米和香油會沒有那麼香哦)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6、蒸好的簸箕炊拿出來晾一下,等溫度降低一些,用刮面板先橫劃幾道,再斜著劃,分成一塊塊的,用碟子裝起來就可以吃了。(一次吃不完,可以用保鮮盒裝起來,放冷藏,第二天拿出來蒸熱,或者煎一下,都很好吃哦。不建議冰凍,口感沒那麼好)

"

大家好,我是“約會食光”,是一名地道的客家人!記得小時候,生活在農村的我們並沒有什麼錢買零食,不過大人們會偶爾做各種籺(我們叫爾)給我們吃,可解饞了……左鄰右舍的大人約好一起做籺,我們小孩子就在我家的禾堂(晒稻穀的地方,一樓,很寬敞的水泥地)跳繩、玩遊戲,等大人們把籺做好了,吆喝一聲,小夥伴們趕緊跑回家吃籺~那時的我們簡單而快樂!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小時候最愛的小吃,如今還有多少人會做?

我們老家博白的籺一般是用糯米、粘米、或者有些糯米和粘米混合一起做的,主要有婆水拐,蓋籺(也叫簸箕炊),灰水籺,糖籺(類似年糕),發籺,雞窩籺,蝦籺,涼草籺……我最喜歡的就是簸箕炊,拿大米磨米漿做的,一層一層蒸出來,上面撒上用竹筍木耳豬肉炒熟的餡,淋上蒜蓉醬汁,籺的鮮香嫩滑,配上爽口的餡料,簡直就是太完美了,而且老少皆宜哦。每次回老家,我都要跑去街上買籺吃,滿滿都是兒時的味道!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依次為簸箕炊、飯心籺、糖籺、涼草籺、灰水籺,發籺、婆水拐、雞窩籺

其實蓋籺的“蓋”,就是簸箕,竹子編制的器具(注:我們博白的竹編工藝品遠近馳名,曾被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授予“中國工藝品之都”,全國著名“芒竹之鄉”,中國農業部授予的“芒竹編出口基地”……),我們經常拿來晒東西,也可以當做谷籮蓋,有些人還拿來蓋粥蓋飯,用處可多了……拿來蒸籺,就叫蓋籺,也叫簸箕炊!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博白特色小吃簸箕炊——味蕾的傳承

一份有靈魂的簸箕炊應該是怎樣的?

一、米漿

簸箕炊比較講究米和水的比例,水太多蒸出來的籺像米糊,不成塊,水太少蒸出來的籺會偏硬,影響口感!恰到好處的比例,蒸出來的簸箕炊比較嫩滑,一口咬下去,不用費力嚼,大米的香氣散發著濃濃的鄉土情。

二、醬汁

醬汁是用豉膏(以前農村沒有醬油,我們都是用豉膏),蒜米,香油調配成的,淋在簸箕炊上面,豉汁的鹹香搭配淡口的米籺,還有香油的香味,給這道看似平常的簸箕炊增添了另一番風味!

#記憶里老一輩的簸箕炊做法#

以前的簸箕炊,米漿都是用石磨研磨出來的,推石磨需要很大的力氣。然後拿簸箕蓋來蒸籺,先在蓋子底部縫隙大的地方,用米飯塞平,防止漏米漿。這種做法做出來的簸箕炊味道比較醇香,但是工序麻煩,而且口感沒那麼細膩。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配料】

大米,半肥瘦豬肉,竹筍,木耳,蒜米,香油,豉膏,鹽

【工具】

石磨,蒸鍋,簸箕,裝米漿大臉盆,勺子

【步驟】

  1. 米漿:先把大米清洗乾淨,浸泡3個小時以上,然後用石磨磨出米漿,加入適量鹽拌勻;
  2. 籺餡:豬肉,竹筍,木耳切碎,先熱油鍋,把肥豬肉倒入鍋裡,小火煎至金黃,再倒入瘦肉大火炒香,繼續加入竹筍木耳,炒熟,然後淋入豉膏汁,拌勻即可出鍋備用;
  3. 醬汁:豉膏兌水融化,加入蒜米,香油,攪拌均勻備用;
  4. 蒸籺:①鍋里加入大量的水大火燒開,鍋上面放一個蒸架,取一個簸箕蓋,用米飯把大的縫隙塗抹住,放蒸架上;②倒入一層薄薄的米漿,覆蓋完簸箕的底部即可,蓋上鍋蓋,大火蒸兩分鐘左右,第一層就熟了;③打開鍋蓋,繼續重複步驟②的做法,一般蒸9層這樣,到簸箕的九分滿即可;④在簸箕炊的上面,均勻的撒入炒好的籺餡,大火蒸3分鐘即可關火,淋上醬汁,老一輩的簸箕炊就做好了!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學會這道簸箕炊,兒時的味道一直都在

背井離鄉的老鄉們,是不是也跟我一樣,會時常懷念家鄉的味道呢?不妨挑一個閒暇的時光,備齊材料,跟我一起學做這款地道的簸箕炊。

我這道簸箕炊是根據小時候在老家的做法改良過來的,我用水磨粘米粉代替了以前的石磨米漿,並用了芋頭夾心(這是我家婆教我的,廣西很多地方都有用芋頭夾心來做簸箕炊,但是他們沒有最上面一層餡料,也沒有醬汁),我這個簸箕炊做出來,有芋香味,還有豉香味,層層分明,口感軟糯細滑,忍不住吞口水哦!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約會食光的簸箕炊做法——芋頭夾心簸箕炊#

【配料】

水磨粘米粉250g,生粉50g,半肥瘦豬肉150g,竹筍150g,胡蘿蔔1小截,芋頭150g,蒜米適量,花生油2勺,香油2勺,豉膏1勺(沒有豉膏可以用2勺醬油,1勺耗油代替),鹽適量,白芝麻適量。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工具】

蒸鍋,28cm口徑不鏽鋼盆,裝米漿大盆,勺子

【步驟】

▲米漿:取250g水磨粘米粉兌水1.5L,加入50g生粉,適量鹽,2勺花生油攪拌均勻(加生粉是為了讓籺更嫩滑,加鹽是為了更入味,加花生油是為了讓層次更分明)。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籺餡:豬肉,竹筍,胡蘿蔔切碎,先熱油鍋,把肥豬肉倒入鍋裡,小火煎至金黃,再倒入瘦肉大火炒香,繼續加入竹筍胡蘿蔔,炒熟,然後淋入少量豉膏汁(可以用醬油耗油代替),拌勻即可出鍋備用。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醬汁:豉膏兌水融化,加入蒜米,香油,攪拌均勻備用(用豉膏水是為了更加接近兒時的味道,而且豉膏有一股獨特的豉汁香味,我很喜歡吃,如果沒有豉膏的親,也可以用醬油和耗油代替哦)。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蒸籺

1、取一個大蒸鍋,加多點水,大火燒開,放入直徑28cm左右的不鏽鋼盆,盆底部和四周塗抹上花生油(防止籺和盆黏在一起);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2、倒入兩湯勺的米漿,覆蓋完簸箕的底部即可,蓋上鍋蓋,大火蒸兩分鐘左右,第一層就熟了(使用湯勺,每一層都用2勺,蒸出來的簸箕炊每一層厚度都一樣,看起來比較勻稱哦);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3、打開鍋蓋,繼續重複步驟2的做法,蒸2層這樣,在第3層倒入米漿,立刻撒入芋頭碎,蒸3分鐘,繼續蒸3層沒有夾餡的,然後再蒸1層夾餡的,最後蒸2層沒有夾餡的即可,共9層左右(有夾餡的一層要比沒有夾餡的蒸多一分鐘哦,不然米漿不熟);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4、在簸箕炊的上面,均勻的撒入炒好的籺餡,大火蒸3分鐘;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5、最後淋上調製好的醬汁,撒上白芝麻,關火燜5分鐘即可!(燜5分鐘是為了讓餘溫熟化醬汁裡面的蒜米,沒那麼辣,如果直接開火蒸熟蒜米,蒜米和香油會沒有那麼香哦)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6、蒸好的簸箕炊拿出來晾一下,等溫度降低一些,用刮面板先橫劃幾道,再斜著劃,分成一塊塊的,用碟子裝起來就可以吃了。(一次吃不完,可以用保鮮盒裝起來,放冷藏,第二天拿出來蒸熱,或者煎一下,都很好吃哦。不建議冰凍,口感沒那麼好)

我們再也回不去那個用石磨的年代,但仍然可以做出有靈魂的簸箕炊

※【約會食光簸箕炊小技巧】

①在米漿加入一點鹽和油,讓蒸出來的籺更有風味,而且層次感分明;

②蒸制簸箕炊必須全程大火,小火不容易熟哦,大火蒸出來的更香嫩;

③醬汁不能少哦,沒有醬汁的簸箕炊是沒有靈魂的,當然喜歡吃辣的,也可以在醬汁裡面加入紅油或者是辣椒醬,味道也很贊哦;

④勺米漿的時候,每次都要攪拌幾下米漿哦,讓米漿更均勻,防止米漿沉澱,上面全是清水。


★【常見問題問答區】

①問:一定要用水磨粘米粉嗎?普通粘米粉可以嗎?

答:普通的粘米粉也是可以的哦,只是我個人更偏愛於水磨粘米粉,因為它更接近小時候石磨的味道,細膩光滑,軟糯清香。

②問:為什麼要加生粉?沒有可以不加嗎?

答:加生粉是為了讓簸箕炊蒸出來更嫩滑,口感更好,建議加會比較好吃哦!

③問:生粉,粘米粉,水的比例多少比較合適?

答:建議是1:5:30比較好,這個比例蒸出來的簸箕炊軟硬度剛好,成品香滑。

更多問答可以在留言區交流……

(注:本文原創,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感謝親們耐心閱讀完這篇文章,如果喜歡,請點擊收藏哦!更多美食探討請點擊關注,我是“約會食光”,一個執著於柴米油鹽醬醋茶的80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