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有句話叫“無用才是大用”,該怎麼理解?'

"


"


道家有句話叫“無用才是大用”,該怎麼理解?


道家思想宗師於老子,道祖著《道德經》以無為不爭為其主旨大意,這也成為後代問道參玄者一心向隱之濫觴。在百家爭鳴的年代,與其他學派積極入世的態度相比,附著在道家身上的出世風采更為濃厚。然而,這真的是道家所倡導的修行根本嗎?

道學是一門具有哲學性思考的學問,其認為,世間萬物之有均源生於大道之無。任何有形有相之物都是從無中生,雖歷經千姿萬態之有的過程,最終又要歸於天地虛無。有是短暫的,無是相對永恆的。遺憾的是,人們總是執著於世間之“有”,卻不明白此時的執著不過是在追求一場抓不住的虛妄,雖然使心用心了,但今日得到的、明日必然還會失去,除了徒增情感上的傷悲而別無他益。既如此,倒不如一心證無,不對人間世產生貪求和依戀的心。修真,便是要保住心性的純和而不為外物迷惑。

南華真人在《人間世》篇章中曾告誡眾人:我們的社會中其實充滿了災難和危險,能在人生旅途之中保全身心者才是真正的得道人。莊子說的危險,是指人人皆站在自我的立場上思考問題,因此不可避免會出現是是非非的纏繞。真正的聖人並不會用盡心志去和合是非,而是要做好心齋忘我的功夫,只有心內得環中之態,才能悠遊萬物而不被物傷。


"


道家有句話叫“無用才是大用”,該怎麼理解?


道家思想宗師於老子,道祖著《道德經》以無為不爭為其主旨大意,這也成為後代問道參玄者一心向隱之濫觴。在百家爭鳴的年代,與其他學派積極入世的態度相比,附著在道家身上的出世風采更為濃厚。然而,這真的是道家所倡導的修行根本嗎?

道學是一門具有哲學性思考的學問,其認為,世間萬物之有均源生於大道之無。任何有形有相之物都是從無中生,雖歷經千姿萬態之有的過程,最終又要歸於天地虛無。有是短暫的,無是相對永恆的。遺憾的是,人們總是執著於世間之“有”,卻不明白此時的執著不過是在追求一場抓不住的虛妄,雖然使心用心了,但今日得到的、明日必然還會失去,除了徒增情感上的傷悲而別無他益。既如此,倒不如一心證無,不對人間世產生貪求和依戀的心。修真,便是要保住心性的純和而不為外物迷惑。

南華真人在《人間世》篇章中曾告誡眾人:我們的社會中其實充滿了災難和危險,能在人生旅途之中保全身心者才是真正的得道人。莊子說的危險,是指人人皆站在自我的立場上思考問題,因此不可避免會出現是是非非的纏繞。真正的聖人並不會用盡心志去和合是非,而是要做好心齋忘我的功夫,只有心內得環中之態,才能悠遊萬物而不被物傷。


道家有句話叫“無用才是大用”,該怎麼理解?


其實,道家的思想並不主張避世,而是要教會人們如何在混亂的塵世中保存好自身。正如楊朱曾提出的“拔一毛利天下而不為”,聞知此句後,世人非但不理解楊朱告誡眾生要珍愛己身的初心,更是為其冠以自私自利的名號。這樣的論斷錯在把入世的賑濟蒼生和出世的勤修己身完全對立起來,使之成為一對無法調和共存的矛盾體。楊朱並不是不去拯救天下,而是希望人人都要珍愛自身,若心中能夠去除爭名奪利的妄念,又何必為了某些團體的利益而去傷害其他人呢?

《道德經》中提到,人們因為內心中對名利總有追逐,所以就會表現出寵辱若驚的姿態。若所有人皆知善之為善,並且對所謂的善與惡趨之若鶩時,就一定會有機巧之徒用偽善來矇蔽人心。所以道祖告訴世人,要絕聖棄智、絕仁棄義,剝除掉對外在名利的追逐,回到虛心實腹的狀態,真正去關心每一個個人的生存、生活狀態,而不是因為是非觀念的不同而爭殺不斷。道祖提出這一觀點,恰與其所處的禮樂崩壞的年代息息相關。當人們不能守住自己的本分而不斷做出僭越行為時,這便是違背了自己的道。

《道德經》第十三章中寫道“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若普天之下的每一個人都能夠珍視自己的身心,那麼天下又怎麼會有爭殺呢?欲求入世賑濟的功德,先當做好出世修身的功夫。以愛己之心去忖度、去對比愛人之念,生死本是同理,你我與萬物亦當齊一,如此以來,哪裡還有入世之實用和出世之無用的區別!

關於有用與無用的辯證,莊子曾提出一個非常具有思辨性的命題,他認為唯有無用才是真正的大用。很多人在考究莊子的這一觀點時,常常著意於解釋莊子認定的無用之用是什麼,如珍愛身心、休養性命、頤保天年等等,這仍然是立足於出世修身的角度。而無用之用,重點則在於一個“用”字上。莊子這句話出自於《人間世》篇章,講述的主旨依然是如何與人世相處的哲學。


"


道家有句話叫“無用才是大用”,該怎麼理解?


道家思想宗師於老子,道祖著《道德經》以無為不爭為其主旨大意,這也成為後代問道參玄者一心向隱之濫觴。在百家爭鳴的年代,與其他學派積極入世的態度相比,附著在道家身上的出世風采更為濃厚。然而,這真的是道家所倡導的修行根本嗎?

道學是一門具有哲學性思考的學問,其認為,世間萬物之有均源生於大道之無。任何有形有相之物都是從無中生,雖歷經千姿萬態之有的過程,最終又要歸於天地虛無。有是短暫的,無是相對永恆的。遺憾的是,人們總是執著於世間之“有”,卻不明白此時的執著不過是在追求一場抓不住的虛妄,雖然使心用心了,但今日得到的、明日必然還會失去,除了徒增情感上的傷悲而別無他益。既如此,倒不如一心證無,不對人間世產生貪求和依戀的心。修真,便是要保住心性的純和而不為外物迷惑。

南華真人在《人間世》篇章中曾告誡眾人:我們的社會中其實充滿了災難和危險,能在人生旅途之中保全身心者才是真正的得道人。莊子說的危險,是指人人皆站在自我的立場上思考問題,因此不可避免會出現是是非非的纏繞。真正的聖人並不會用盡心志去和合是非,而是要做好心齋忘我的功夫,只有心內得環中之態,才能悠遊萬物而不被物傷。


道家有句話叫“無用才是大用”,該怎麼理解?


其實,道家的思想並不主張避世,而是要教會人們如何在混亂的塵世中保存好自身。正如楊朱曾提出的“拔一毛利天下而不為”,聞知此句後,世人非但不理解楊朱告誡眾生要珍愛己身的初心,更是為其冠以自私自利的名號。這樣的論斷錯在把入世的賑濟蒼生和出世的勤修己身完全對立起來,使之成為一對無法調和共存的矛盾體。楊朱並不是不去拯救天下,而是希望人人都要珍愛自身,若心中能夠去除爭名奪利的妄念,又何必為了某些團體的利益而去傷害其他人呢?

《道德經》中提到,人們因為內心中對名利總有追逐,所以就會表現出寵辱若驚的姿態。若所有人皆知善之為善,並且對所謂的善與惡趨之若鶩時,就一定會有機巧之徒用偽善來矇蔽人心。所以道祖告訴世人,要絕聖棄智、絕仁棄義,剝除掉對外在名利的追逐,回到虛心實腹的狀態,真正去關心每一個個人的生存、生活狀態,而不是因為是非觀念的不同而爭殺不斷。道祖提出這一觀點,恰與其所處的禮樂崩壞的年代息息相關。當人們不能守住自己的本分而不斷做出僭越行為時,這便是違背了自己的道。

《道德經》第十三章中寫道“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若普天之下的每一個人都能夠珍視自己的身心,那麼天下又怎麼會有爭殺呢?欲求入世賑濟的功德,先當做好出世修身的功夫。以愛己之心去忖度、去對比愛人之念,生死本是同理,你我與萬物亦當齊一,如此以來,哪裡還有入世之實用和出世之無用的區別!

關於有用與無用的辯證,莊子曾提出一個非常具有思辨性的命題,他認為唯有無用才是真正的大用。很多人在考究莊子的這一觀點時,常常著意於解釋莊子認定的無用之用是什麼,如珍愛身心、休養性命、頤保天年等等,這仍然是立足於出世修身的角度。而無用之用,重點則在於一個“用”字上。莊子這句話出自於《人間世》篇章,講述的主旨依然是如何與人世相處的哲學。


道家有句話叫“無用才是大用”,該怎麼理解?


為了更好地解釋清楚有用和無用的關係,莊子在《山木篇》中又講述了兩個立意相反的故事:

故事其一說道,路旁長有一棵“無所可用”的樹木,因不合工匠的準繩而得以安享天年。莊子認為,正是因其無用才能有所善終。此處表面上看是對他人、對社會的無用,但於其自己而言,卻是保養生命的大用。

故事其二說道,莊子和弟子來到友人家做客,友人卻讓兒子殺掉了一隻不會叫而被認為是毫無用處的鵝。弟子迷惑不解,問莊子:為什麼前者言無用可盡享天年,此時卻因為無用而橫遭殺戮呢?無用與有用,究竟哪一種人生才是值得效法的呢?

面對弟子的疑惑,莊子解釋說,世上的一切其實本來不存在有用和無用的分別,只存在對事物使用和不用的選擇。凡是界定是否有用,便是在用某一片面的標準去要求所有,這本就是一種錯誤。真正的合道,在於能夠隨時變化而不固守一端,與萬物相為一而不做其主宰,以如此道理來警醒自己,才不會使自身被一己偏見所拘束,從而不見萬物自然。去除心中的成見,使萬物各歸自然本性,這才是莊子借孔子之口而說出的“心齋”的主旨。人人都可以通過戒律而齋戒身體上的穢濁,只有那些可以齋戒掉內心中是非分別的人,才真正稱得上是修真得道人。

既言得道,在面對有用、無用時又會選擇何種態度呢?莊子還曾講過一棵大樹的故事。故事中說,有一棵全身都長滿了瘤結的樹,它的枝幹彎彎曲曲而不中繩墨、不合規矩。惠子以此樹比作莊子之言論,稱其大而無用。莊子卻說,所謂有用只不過是讓它遭受斧頭的砍伐而夭折,如此以來不如把它種在無何有之鄉,人人都可以在它的樹蔭下自在徘徊,這豈不是一種大用了?


"


道家有句話叫“無用才是大用”,該怎麼理解?


道家思想宗師於老子,道祖著《道德經》以無為不爭為其主旨大意,這也成為後代問道參玄者一心向隱之濫觴。在百家爭鳴的年代,與其他學派積極入世的態度相比,附著在道家身上的出世風采更為濃厚。然而,這真的是道家所倡導的修行根本嗎?

道學是一門具有哲學性思考的學問,其認為,世間萬物之有均源生於大道之無。任何有形有相之物都是從無中生,雖歷經千姿萬態之有的過程,最終又要歸於天地虛無。有是短暫的,無是相對永恆的。遺憾的是,人們總是執著於世間之“有”,卻不明白此時的執著不過是在追求一場抓不住的虛妄,雖然使心用心了,但今日得到的、明日必然還會失去,除了徒增情感上的傷悲而別無他益。既如此,倒不如一心證無,不對人間世產生貪求和依戀的心。修真,便是要保住心性的純和而不為外物迷惑。

南華真人在《人間世》篇章中曾告誡眾人:我們的社會中其實充滿了災難和危險,能在人生旅途之中保全身心者才是真正的得道人。莊子說的危險,是指人人皆站在自我的立場上思考問題,因此不可避免會出現是是非非的纏繞。真正的聖人並不會用盡心志去和合是非,而是要做好心齋忘我的功夫,只有心內得環中之態,才能悠遊萬物而不被物傷。


道家有句話叫“無用才是大用”,該怎麼理解?


其實,道家的思想並不主張避世,而是要教會人們如何在混亂的塵世中保存好自身。正如楊朱曾提出的“拔一毛利天下而不為”,聞知此句後,世人非但不理解楊朱告誡眾生要珍愛己身的初心,更是為其冠以自私自利的名號。這樣的論斷錯在把入世的賑濟蒼生和出世的勤修己身完全對立起來,使之成為一對無法調和共存的矛盾體。楊朱並不是不去拯救天下,而是希望人人都要珍愛自身,若心中能夠去除爭名奪利的妄念,又何必為了某些團體的利益而去傷害其他人呢?

《道德經》中提到,人們因為內心中對名利總有追逐,所以就會表現出寵辱若驚的姿態。若所有人皆知善之為善,並且對所謂的善與惡趨之若鶩時,就一定會有機巧之徒用偽善來矇蔽人心。所以道祖告訴世人,要絕聖棄智、絕仁棄義,剝除掉對外在名利的追逐,回到虛心實腹的狀態,真正去關心每一個個人的生存、生活狀態,而不是因為是非觀念的不同而爭殺不斷。道祖提出這一觀點,恰與其所處的禮樂崩壞的年代息息相關。當人們不能守住自己的本分而不斷做出僭越行為時,這便是違背了自己的道。

《道德經》第十三章中寫道“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若普天之下的每一個人都能夠珍視自己的身心,那麼天下又怎麼會有爭殺呢?欲求入世賑濟的功德,先當做好出世修身的功夫。以愛己之心去忖度、去對比愛人之念,生死本是同理,你我與萬物亦當齊一,如此以來,哪裡還有入世之實用和出世之無用的區別!

關於有用與無用的辯證,莊子曾提出一個非常具有思辨性的命題,他認為唯有無用才是真正的大用。很多人在考究莊子的這一觀點時,常常著意於解釋莊子認定的無用之用是什麼,如珍愛身心、休養性命、頤保天年等等,這仍然是立足於出世修身的角度。而無用之用,重點則在於一個“用”字上。莊子這句話出自於《人間世》篇章,講述的主旨依然是如何與人世相處的哲學。


道家有句話叫“無用才是大用”,該怎麼理解?


為了更好地解釋清楚有用和無用的關係,莊子在《山木篇》中又講述了兩個立意相反的故事:

故事其一說道,路旁長有一棵“無所可用”的樹木,因不合工匠的準繩而得以安享天年。莊子認為,正是因其無用才能有所善終。此處表面上看是對他人、對社會的無用,但於其自己而言,卻是保養生命的大用。

故事其二說道,莊子和弟子來到友人家做客,友人卻讓兒子殺掉了一隻不會叫而被認為是毫無用處的鵝。弟子迷惑不解,問莊子:為什麼前者言無用可盡享天年,此時卻因為無用而橫遭殺戮呢?無用與有用,究竟哪一種人生才是值得效法的呢?

面對弟子的疑惑,莊子解釋說,世上的一切其實本來不存在有用和無用的分別,只存在對事物使用和不用的選擇。凡是界定是否有用,便是在用某一片面的標準去要求所有,這本就是一種錯誤。真正的合道,在於能夠隨時變化而不固守一端,與萬物相為一而不做其主宰,以如此道理來警醒自己,才不會使自身被一己偏見所拘束,從而不見萬物自然。去除心中的成見,使萬物各歸自然本性,這才是莊子借孔子之口而說出的“心齋”的主旨。人人都可以通過戒律而齋戒身體上的穢濁,只有那些可以齋戒掉內心中是非分別的人,才真正稱得上是修真得道人。

既言得道,在面對有用、無用時又會選擇何種態度呢?莊子還曾講過一棵大樹的故事。故事中說,有一棵全身都長滿了瘤結的樹,它的枝幹彎彎曲曲而不中繩墨、不合規矩。惠子以此樹比作莊子之言論,稱其大而無用。莊子卻說,所謂有用只不過是讓它遭受斧頭的砍伐而夭折,如此以來不如把它種在無何有之鄉,人人都可以在它的樹蔭下自在徘徊,這豈不是一種大用了?


道家有句話叫“無用才是大用”,該怎麼理解?


道家講隨緣應物,事來自然有應,事去隨心而忘。人間入世法,是為有用;方外出世法,也是為有用。有中本含無,無中可生有,究竟是有還是無,只不過是方法方式不同。世上本不存在有無之別,不過是人們的分別心在作祟。雖食人間五穀,卻不著紅塵煙霞,心中忘卻了有無是非,萬物與自我各得其性,這才是修行人要實現的真逍遙。

作者 | 李嗣達道長

(道教之音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