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多年前,道家老子和莊子推崇的“得道之人”,有兩重境界'

莊子 老子 道德經 小播讀書 2019-08-21
"

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分享《莊子》,今天我們要分享的是《莊子·刻意》。

這是《莊子》一書的第十五篇,這一篇比較短,只有三個小段,其實就講了一個核心的:什麼樣的人是得道之人?他們有什麼共同點?今天我來聊聊道家思想中“聖人之道”的兩重境界。

"

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分享《莊子》,今天我們要分享的是《莊子·刻意》。

這是《莊子》一書的第十五篇,這一篇比較短,只有三個小段,其實就講了一個核心的:什麼樣的人是得道之人?他們有什麼共同點?今天我來聊聊道家思想中“聖人之道”的兩重境界。

2000多年前,道家老子和莊子推崇的“得道之人”,有兩重境界

01

第一個是道家思想的核心“無”

在道家思想中,擁有至高德行的人,有很多稱呼,聖人、真人、神人、至人都是得道之人。在莊子《莊子》和老子的《道德經》中,對得道之人有過很多的描述。比如莊子說“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得道之人,可以忘記自我、而且淡泊功名利祿。

莊子還說“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謨士;古之真人,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其食不甘,其息深深;古之真人,不知說生,不知惡死”等等,都是莊子筆下得道之人的表現。其中“不逆寡,”就是順其自然,一切不貪求。不貪多,也不患少;“不雄成”,就是不逞英雄,不逞強,不會覺得自己了不起,所謂無成功與失敗;“不謨士”,就是不謀主意,不算計他人。

"

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分享《莊子》,今天我們要分享的是《莊子·刻意》。

這是《莊子》一書的第十五篇,這一篇比較短,只有三個小段,其實就講了一個核心的:什麼樣的人是得道之人?他們有什麼共同點?今天我來聊聊道家思想中“聖人之道”的兩重境界。

2000多年前,道家老子和莊子推崇的“得道之人”,有兩重境界

01

第一個是道家思想的核心“無”

在道家思想中,擁有至高德行的人,有很多稱呼,聖人、真人、神人、至人都是得道之人。在莊子《莊子》和老子的《道德經》中,對得道之人有過很多的描述。比如莊子說“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得道之人,可以忘記自我、而且淡泊功名利祿。

莊子還說“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謨士;古之真人,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其食不甘,其息深深;古之真人,不知說生,不知惡死”等等,都是莊子筆下得道之人的表現。其中“不逆寡,”就是順其自然,一切不貪求。不貪多,也不患少;“不雄成”,就是不逞英雄,不逞強,不會覺得自己了不起,所謂無成功與失敗;“不謨士”,就是不謀主意,不算計他人。

2000多年前,道家老子和莊子推崇的“得道之人”,有兩重境界

在老子《道德經》的第十九章說有一段精彩闡述,他說“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

意思是說,拋棄所謂的聖賢智慧,百姓就可以獲利百倍;摒除所謂的仁義道德,百姓就會保持淳樸善良的天性;杜絕欺詐、唯利是圖的行為,就能有效防止盜賊。聖智、仁義、巧利這三者全是巧飾,作為治理社會病態的法則是不夠的,所以要使人們的思想認識有所歸屬,保持純潔樸實的本性,減少私慾雜念,拋棄聖智禮法的浮文,才能免於憂患。

02

其實莊子很多思想都是來自於老子,而在老子思想的基礎上,用具體的寓言故事,生動描述進行了闡釋,莊子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其實和上面老子說的“絕聖棄智,民利百倍”有異曲同工之妙,而莊子說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和老子說的“少私寡慾,絕學無憂”其實也都是類似的意思。

"

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分享《莊子》,今天我們要分享的是《莊子·刻意》。

這是《莊子》一書的第十五篇,這一篇比較短,只有三個小段,其實就講了一個核心的:什麼樣的人是得道之人?他們有什麼共同點?今天我來聊聊道家思想中“聖人之道”的兩重境界。

2000多年前,道家老子和莊子推崇的“得道之人”,有兩重境界

01

第一個是道家思想的核心“無”

在道家思想中,擁有至高德行的人,有很多稱呼,聖人、真人、神人、至人都是得道之人。在莊子《莊子》和老子的《道德經》中,對得道之人有過很多的描述。比如莊子說“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得道之人,可以忘記自我、而且淡泊功名利祿。

莊子還說“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謨士;古之真人,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其食不甘,其息深深;古之真人,不知說生,不知惡死”等等,都是莊子筆下得道之人的表現。其中“不逆寡,”就是順其自然,一切不貪求。不貪多,也不患少;“不雄成”,就是不逞英雄,不逞強,不會覺得自己了不起,所謂無成功與失敗;“不謨士”,就是不謀主意,不算計他人。

2000多年前,道家老子和莊子推崇的“得道之人”,有兩重境界

在老子《道德經》的第十九章說有一段精彩闡述,他說“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

意思是說,拋棄所謂的聖賢智慧,百姓就可以獲利百倍;摒除所謂的仁義道德,百姓就會保持淳樸善良的天性;杜絕欺詐、唯利是圖的行為,就能有效防止盜賊。聖智、仁義、巧利這三者全是巧飾,作為治理社會病態的法則是不夠的,所以要使人們的思想認識有所歸屬,保持純潔樸實的本性,減少私慾雜念,拋棄聖智禮法的浮文,才能免於憂患。

02

其實莊子很多思想都是來自於老子,而在老子思想的基礎上,用具體的寓言故事,生動描述進行了闡釋,莊子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其實和上面老子說的“絕聖棄智,民利百倍”有異曲同工之妙,而莊子說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和老子說的“少私寡慾,絕學無憂”其實也都是類似的意思。

2000多年前,道家老子和莊子推崇的“得道之人”,有兩重境界

在老子和莊子的道家思想中,其實得道之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道家的核心思想:無。

“無”字在老子五千多字的《道德經》中出現了上百次,足以見其重要性。“無”有很多內涵,比如無慾、無為、無求、無名、無功、無利、無爭等等。可能你會覺得道家的“無”顯得過於低調保守,顯得過於清心寡慾。這聽起來有點消極呀?

但其實在這些“無”的背後,是道家思想所推崇的,對慾望的剋制,迴歸自然本性,才是他們的目的。因為“無”的對立面就是“有”,在佛學中說“起心動念”是一個人慾望的開始,也是一個人煩惱的開始。在道家思想中其實類似,如果一個人拋棄“無”開始去追求“有”,那麼就表示打開了人性貪婪和慾望的潘多拉盒子。

03

“無”就是什麼都不做嗎?坐吃等死嗎?當然不是,而是“不刻意為之”的意思。

"

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分享《莊子》,今天我們要分享的是《莊子·刻意》。

這是《莊子》一書的第十五篇,這一篇比較短,只有三個小段,其實就講了一個核心的:什麼樣的人是得道之人?他們有什麼共同點?今天我來聊聊道家思想中“聖人之道”的兩重境界。

2000多年前,道家老子和莊子推崇的“得道之人”,有兩重境界

01

第一個是道家思想的核心“無”

在道家思想中,擁有至高德行的人,有很多稱呼,聖人、真人、神人、至人都是得道之人。在莊子《莊子》和老子的《道德經》中,對得道之人有過很多的描述。比如莊子說“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得道之人,可以忘記自我、而且淡泊功名利祿。

莊子還說“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謨士;古之真人,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其食不甘,其息深深;古之真人,不知說生,不知惡死”等等,都是莊子筆下得道之人的表現。其中“不逆寡,”就是順其自然,一切不貪求。不貪多,也不患少;“不雄成”,就是不逞英雄,不逞強,不會覺得自己了不起,所謂無成功與失敗;“不謨士”,就是不謀主意,不算計他人。

2000多年前,道家老子和莊子推崇的“得道之人”,有兩重境界

在老子《道德經》的第十九章說有一段精彩闡述,他說“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

意思是說,拋棄所謂的聖賢智慧,百姓就可以獲利百倍;摒除所謂的仁義道德,百姓就會保持淳樸善良的天性;杜絕欺詐、唯利是圖的行為,就能有效防止盜賊。聖智、仁義、巧利這三者全是巧飾,作為治理社會病態的法則是不夠的,所以要使人們的思想認識有所歸屬,保持純潔樸實的本性,減少私慾雜念,拋棄聖智禮法的浮文,才能免於憂患。

02

其實莊子很多思想都是來自於老子,而在老子思想的基礎上,用具體的寓言故事,生動描述進行了闡釋,莊子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其實和上面老子說的“絕聖棄智,民利百倍”有異曲同工之妙,而莊子說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和老子說的“少私寡慾,絕學無憂”其實也都是類似的意思。

2000多年前,道家老子和莊子推崇的“得道之人”,有兩重境界

在老子和莊子的道家思想中,其實得道之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道家的核心思想:無。

“無”字在老子五千多字的《道德經》中出現了上百次,足以見其重要性。“無”有很多內涵,比如無慾、無為、無求、無名、無功、無利、無爭等等。可能你會覺得道家的“無”顯得過於低調保守,顯得過於清心寡慾。這聽起來有點消極呀?

但其實在這些“無”的背後,是道家思想所推崇的,對慾望的剋制,迴歸自然本性,才是他們的目的。因為“無”的對立面就是“有”,在佛學中說“起心動念”是一個人慾望的開始,也是一個人煩惱的開始。在道家思想中其實類似,如果一個人拋棄“無”開始去追求“有”,那麼就表示打開了人性貪婪和慾望的潘多拉盒子。

03

“無”就是什麼都不做嗎?坐吃等死嗎?當然不是,而是“不刻意為之”的意思。

2000多年前,道家老子和莊子推崇的“得道之人”,有兩重境界

在《莊子·刻意》這一篇中,莊子列出五種人,他們所追求的分別是“亢、修、治、無、壽”。莊子說,那些刻意追求高尚品行,試圖超越現實的人,是山林之士;那些滿口仁義道德,行為恭儉辭讓的人,只是追求修身而已;那些貪圖功名,制定君臣禮儀的人,只是追求治國而已;那些整天依傍在山澤,棲身於曠野,整天悠閒自得無所事事的人,只是江海之士,是逃避世俗的人;那些像熊一樣站立,像鳥一樣展翅的人,只是追求長壽而已。這些都是刻意為之的表現。

如果不刻意就顯得高尚、不講究仁義就能修身、不追求功名就能治國、不置身江海而能閒遊、不練習引導而能長壽。這看似什麼都沒有,卻什麼都有。淡泊一切到了極點,而一切美好卻會隨之而來,這是天地的大道,是聖人的表現。

"

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分享《莊子》,今天我們要分享的是《莊子·刻意》。

這是《莊子》一書的第十五篇,這一篇比較短,只有三個小段,其實就講了一個核心的:什麼樣的人是得道之人?他們有什麼共同點?今天我來聊聊道家思想中“聖人之道”的兩重境界。

2000多年前,道家老子和莊子推崇的“得道之人”,有兩重境界

01

第一個是道家思想的核心“無”

在道家思想中,擁有至高德行的人,有很多稱呼,聖人、真人、神人、至人都是得道之人。在莊子《莊子》和老子的《道德經》中,對得道之人有過很多的描述。比如莊子說“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得道之人,可以忘記自我、而且淡泊功名利祿。

莊子還說“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謨士;古之真人,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其食不甘,其息深深;古之真人,不知說生,不知惡死”等等,都是莊子筆下得道之人的表現。其中“不逆寡,”就是順其自然,一切不貪求。不貪多,也不患少;“不雄成”,就是不逞英雄,不逞強,不會覺得自己了不起,所謂無成功與失敗;“不謨士”,就是不謀主意,不算計他人。

2000多年前,道家老子和莊子推崇的“得道之人”,有兩重境界

在老子《道德經》的第十九章說有一段精彩闡述,他說“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

意思是說,拋棄所謂的聖賢智慧,百姓就可以獲利百倍;摒除所謂的仁義道德,百姓就會保持淳樸善良的天性;杜絕欺詐、唯利是圖的行為,就能有效防止盜賊。聖智、仁義、巧利這三者全是巧飾,作為治理社會病態的法則是不夠的,所以要使人們的思想認識有所歸屬,保持純潔樸實的本性,減少私慾雜念,拋棄聖智禮法的浮文,才能免於憂患。

02

其實莊子很多思想都是來自於老子,而在老子思想的基礎上,用具體的寓言故事,生動描述進行了闡釋,莊子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其實和上面老子說的“絕聖棄智,民利百倍”有異曲同工之妙,而莊子說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和老子說的“少私寡慾,絕學無憂”其實也都是類似的意思。

2000多年前,道家老子和莊子推崇的“得道之人”,有兩重境界

在老子和莊子的道家思想中,其實得道之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道家的核心思想:無。

“無”字在老子五千多字的《道德經》中出現了上百次,足以見其重要性。“無”有很多內涵,比如無慾、無為、無求、無名、無功、無利、無爭等等。可能你會覺得道家的“無”顯得過於低調保守,顯得過於清心寡慾。這聽起來有點消極呀?

但其實在這些“無”的背後,是道家思想所推崇的,對慾望的剋制,迴歸自然本性,才是他們的目的。因為“無”的對立面就是“有”,在佛學中說“起心動念”是一個人慾望的開始,也是一個人煩惱的開始。在道家思想中其實類似,如果一個人拋棄“無”開始去追求“有”,那麼就表示打開了人性貪婪和慾望的潘多拉盒子。

03

“無”就是什麼都不做嗎?坐吃等死嗎?當然不是,而是“不刻意為之”的意思。

2000多年前,道家老子和莊子推崇的“得道之人”,有兩重境界

在《莊子·刻意》這一篇中,莊子列出五種人,他們所追求的分別是“亢、修、治、無、壽”。莊子說,那些刻意追求高尚品行,試圖超越現實的人,是山林之士;那些滿口仁義道德,行為恭儉辭讓的人,只是追求修身而已;那些貪圖功名,制定君臣禮儀的人,只是追求治國而已;那些整天依傍在山澤,棲身於曠野,整天悠閒自得無所事事的人,只是江海之士,是逃避世俗的人;那些像熊一樣站立,像鳥一樣展翅的人,只是追求長壽而已。這些都是刻意為之的表現。

如果不刻意就顯得高尚、不講究仁義就能修身、不追求功名就能治國、不置身江海而能閒遊、不練習引導而能長壽。這看似什麼都沒有,卻什麼都有。淡泊一切到了極點,而一切美好卻會隨之而來,這是天地的大道,是聖人的表現。

2000多年前,道家老子和莊子推崇的“得道之人”,有兩重境界

在這一段描述中,莊子闡釋了聖人之道,在於“不刻意”,所謂“無為而無不為”也是類似的意思。所以,道家思想並不是主張什麼都不做,而是不刻意為之。老子說“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其實這裡就說了,並不是不去做,而是做了但不爭,這裡的“不爭”體現了一個態度,“爭”什麼?當然是“功名利祿”等等一切外在的東西,所以老子說“為而不爭”說的就是不要被外在的環境所影響,這種態度就像“水”一樣。

老子在《道德經》中,多次引用“水”來說明道家聖人的態度,就像老子說的“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所以真正厲害的人,真正得道的人,並不是真正的“不為”,而在於“為而不爭”。這是道家思想中得道之人的第二重境界。

"

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分享《莊子》,今天我們要分享的是《莊子·刻意》。

這是《莊子》一書的第十五篇,這一篇比較短,只有三個小段,其實就講了一個核心的:什麼樣的人是得道之人?他們有什麼共同點?今天我來聊聊道家思想中“聖人之道”的兩重境界。

2000多年前,道家老子和莊子推崇的“得道之人”,有兩重境界

01

第一個是道家思想的核心“無”

在道家思想中,擁有至高德行的人,有很多稱呼,聖人、真人、神人、至人都是得道之人。在莊子《莊子》和老子的《道德經》中,對得道之人有過很多的描述。比如莊子說“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得道之人,可以忘記自我、而且淡泊功名利祿。

莊子還說“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謨士;古之真人,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其食不甘,其息深深;古之真人,不知說生,不知惡死”等等,都是莊子筆下得道之人的表現。其中“不逆寡,”就是順其自然,一切不貪求。不貪多,也不患少;“不雄成”,就是不逞英雄,不逞強,不會覺得自己了不起,所謂無成功與失敗;“不謨士”,就是不謀主意,不算計他人。

2000多年前,道家老子和莊子推崇的“得道之人”,有兩重境界

在老子《道德經》的第十九章說有一段精彩闡述,他說“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

意思是說,拋棄所謂的聖賢智慧,百姓就可以獲利百倍;摒除所謂的仁義道德,百姓就會保持淳樸善良的天性;杜絕欺詐、唯利是圖的行為,就能有效防止盜賊。聖智、仁義、巧利這三者全是巧飾,作為治理社會病態的法則是不夠的,所以要使人們的思想認識有所歸屬,保持純潔樸實的本性,減少私慾雜念,拋棄聖智禮法的浮文,才能免於憂患。

02

其實莊子很多思想都是來自於老子,而在老子思想的基礎上,用具體的寓言故事,生動描述進行了闡釋,莊子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其實和上面老子說的“絕聖棄智,民利百倍”有異曲同工之妙,而莊子說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和老子說的“少私寡慾,絕學無憂”其實也都是類似的意思。

2000多年前,道家老子和莊子推崇的“得道之人”,有兩重境界

在老子和莊子的道家思想中,其實得道之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道家的核心思想:無。

“無”字在老子五千多字的《道德經》中出現了上百次,足以見其重要性。“無”有很多內涵,比如無慾、無為、無求、無名、無功、無利、無爭等等。可能你會覺得道家的“無”顯得過於低調保守,顯得過於清心寡慾。這聽起來有點消極呀?

但其實在這些“無”的背後,是道家思想所推崇的,對慾望的剋制,迴歸自然本性,才是他們的目的。因為“無”的對立面就是“有”,在佛學中說“起心動念”是一個人慾望的開始,也是一個人煩惱的開始。在道家思想中其實類似,如果一個人拋棄“無”開始去追求“有”,那麼就表示打開了人性貪婪和慾望的潘多拉盒子。

03

“無”就是什麼都不做嗎?坐吃等死嗎?當然不是,而是“不刻意為之”的意思。

2000多年前,道家老子和莊子推崇的“得道之人”,有兩重境界

在《莊子·刻意》這一篇中,莊子列出五種人,他們所追求的分別是“亢、修、治、無、壽”。莊子說,那些刻意追求高尚品行,試圖超越現實的人,是山林之士;那些滿口仁義道德,行為恭儉辭讓的人,只是追求修身而已;那些貪圖功名,制定君臣禮儀的人,只是追求治國而已;那些整天依傍在山澤,棲身於曠野,整天悠閒自得無所事事的人,只是江海之士,是逃避世俗的人;那些像熊一樣站立,像鳥一樣展翅的人,只是追求長壽而已。這些都是刻意為之的表現。

如果不刻意就顯得高尚、不講究仁義就能修身、不追求功名就能治國、不置身江海而能閒遊、不練習引導而能長壽。這看似什麼都沒有,卻什麼都有。淡泊一切到了極點,而一切美好卻會隨之而來,這是天地的大道,是聖人的表現。

2000多年前,道家老子和莊子推崇的“得道之人”,有兩重境界

在這一段描述中,莊子闡釋了聖人之道,在於“不刻意”,所謂“無為而無不為”也是類似的意思。所以,道家思想並不是主張什麼都不做,而是不刻意為之。老子說“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其實這裡就說了,並不是不去做,而是做了但不爭,這裡的“不爭”體現了一個態度,“爭”什麼?當然是“功名利祿”等等一切外在的東西,所以老子說“為而不爭”說的就是不要被外在的環境所影響,這種態度就像“水”一樣。

老子在《道德經》中,多次引用“水”來說明道家聖人的態度,就像老子說的“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所以真正厲害的人,真正得道的人,並不是真正的“不為”,而在於“為而不爭”。這是道家思想中得道之人的第二重境界。

2000多年前,道家老子和莊子推崇的“得道之人”,有兩重境界

04

對於道家思想的“無為”和“為而不爭”,每次讀到都有不同的感觸。其實我們順著“為而不爭”的思想,再進一步思考,為什麼“老莊”要主張“不爭”呢?這其實很值得深思,這裡我結合最近讀的另外個一本書,談談我的啟發。

最近讀了另外一本書《沃頓商學院最受歡迎的成功課》,這本書聽起來有點“雞湯”,但讀完這本書你會發現,完全不是這樣的,這本書中講了一個非常反常識也非常深刻的道理。什麼道理呢?我先賣個關子,大家接著往下讀。

假設有三種類型的人:一類是無私的人,我們稱之為“付出者”;一類是自私的人,我們稱之為“獲取者”;一類是互惠互利的人,我們稱之為“互利者”。

現在問你一個問題,這三類人中,哪一種人最有可能獲得成功?哪一種人最有可能失敗?

"

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分享《莊子》,今天我們要分享的是《莊子·刻意》。

這是《莊子》一書的第十五篇,這一篇比較短,只有三個小段,其實就講了一個核心的:什麼樣的人是得道之人?他們有什麼共同點?今天我來聊聊道家思想中“聖人之道”的兩重境界。

2000多年前,道家老子和莊子推崇的“得道之人”,有兩重境界

01

第一個是道家思想的核心“無”

在道家思想中,擁有至高德行的人,有很多稱呼,聖人、真人、神人、至人都是得道之人。在莊子《莊子》和老子的《道德經》中,對得道之人有過很多的描述。比如莊子說“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得道之人,可以忘記自我、而且淡泊功名利祿。

莊子還說“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謨士;古之真人,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其食不甘,其息深深;古之真人,不知說生,不知惡死”等等,都是莊子筆下得道之人的表現。其中“不逆寡,”就是順其自然,一切不貪求。不貪多,也不患少;“不雄成”,就是不逞英雄,不逞強,不會覺得自己了不起,所謂無成功與失敗;“不謨士”,就是不謀主意,不算計他人。

2000多年前,道家老子和莊子推崇的“得道之人”,有兩重境界

在老子《道德經》的第十九章說有一段精彩闡述,他說“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

意思是說,拋棄所謂的聖賢智慧,百姓就可以獲利百倍;摒除所謂的仁義道德,百姓就會保持淳樸善良的天性;杜絕欺詐、唯利是圖的行為,就能有效防止盜賊。聖智、仁義、巧利這三者全是巧飾,作為治理社會病態的法則是不夠的,所以要使人們的思想認識有所歸屬,保持純潔樸實的本性,減少私慾雜念,拋棄聖智禮法的浮文,才能免於憂患。

02

其實莊子很多思想都是來自於老子,而在老子思想的基礎上,用具體的寓言故事,生動描述進行了闡釋,莊子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其實和上面老子說的“絕聖棄智,民利百倍”有異曲同工之妙,而莊子說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和老子說的“少私寡慾,絕學無憂”其實也都是類似的意思。

2000多年前,道家老子和莊子推崇的“得道之人”,有兩重境界

在老子和莊子的道家思想中,其實得道之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道家的核心思想:無。

“無”字在老子五千多字的《道德經》中出現了上百次,足以見其重要性。“無”有很多內涵,比如無慾、無為、無求、無名、無功、無利、無爭等等。可能你會覺得道家的“無”顯得過於低調保守,顯得過於清心寡慾。這聽起來有點消極呀?

但其實在這些“無”的背後,是道家思想所推崇的,對慾望的剋制,迴歸自然本性,才是他們的目的。因為“無”的對立面就是“有”,在佛學中說“起心動念”是一個人慾望的開始,也是一個人煩惱的開始。在道家思想中其實類似,如果一個人拋棄“無”開始去追求“有”,那麼就表示打開了人性貪婪和慾望的潘多拉盒子。

03

“無”就是什麼都不做嗎?坐吃等死嗎?當然不是,而是“不刻意為之”的意思。

2000多年前,道家老子和莊子推崇的“得道之人”,有兩重境界

在《莊子·刻意》這一篇中,莊子列出五種人,他們所追求的分別是“亢、修、治、無、壽”。莊子說,那些刻意追求高尚品行,試圖超越現實的人,是山林之士;那些滿口仁義道德,行為恭儉辭讓的人,只是追求修身而已;那些貪圖功名,制定君臣禮儀的人,只是追求治國而已;那些整天依傍在山澤,棲身於曠野,整天悠閒自得無所事事的人,只是江海之士,是逃避世俗的人;那些像熊一樣站立,像鳥一樣展翅的人,只是追求長壽而已。這些都是刻意為之的表現。

如果不刻意就顯得高尚、不講究仁義就能修身、不追求功名就能治國、不置身江海而能閒遊、不練習引導而能長壽。這看似什麼都沒有,卻什麼都有。淡泊一切到了極點,而一切美好卻會隨之而來,這是天地的大道,是聖人的表現。

2000多年前,道家老子和莊子推崇的“得道之人”,有兩重境界

在這一段描述中,莊子闡釋了聖人之道,在於“不刻意”,所謂“無為而無不為”也是類似的意思。所以,道家思想並不是主張什麼都不做,而是不刻意為之。老子說“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其實這裡就說了,並不是不去做,而是做了但不爭,這裡的“不爭”體現了一個態度,“爭”什麼?當然是“功名利祿”等等一切外在的東西,所以老子說“為而不爭”說的就是不要被外在的環境所影響,這種態度就像“水”一樣。

老子在《道德經》中,多次引用“水”來說明道家聖人的態度,就像老子說的“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所以真正厲害的人,真正得道的人,並不是真正的“不為”,而在於“為而不爭”。這是道家思想中得道之人的第二重境界。

2000多年前,道家老子和莊子推崇的“得道之人”,有兩重境界

04

對於道家思想的“無為”和“為而不爭”,每次讀到都有不同的感觸。其實我們順著“為而不爭”的思想,再進一步思考,為什麼“老莊”要主張“不爭”呢?這其實很值得深思,這裡我結合最近讀的另外個一本書,談談我的啟發。

最近讀了另外一本書《沃頓商學院最受歡迎的成功課》,這本書聽起來有點“雞湯”,但讀完這本書你會發現,完全不是這樣的,這本書中講了一個非常反常識也非常深刻的道理。什麼道理呢?我先賣個關子,大家接著往下讀。

假設有三種類型的人:一類是無私的人,我們稱之為“付出者”;一類是自私的人,我們稱之為“獲取者”;一類是互惠互利的人,我們稱之為“互利者”。

現在問你一個問題,這三類人中,哪一種人最有可能獲得成功?哪一種人最有可能失敗?

2000多年前,道家老子和莊子推崇的“得道之人”,有兩重境界

作者對各行各業進行了大量的調研,發現,在成功階梯最底端的,是“付出者”,也就是無私的人,這其實不意外,因為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社會,無私的人經常犧牲自己的時間和機會去幫助他人,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付出者不容易成功也合情合理。但在最有可能成功的人呢?是“獲取者”還是“互利者”?

答案還是“付出者”!為什麼呢?

"

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分享《莊子》,今天我們要分享的是《莊子·刻意》。

這是《莊子》一書的第十五篇,這一篇比較短,只有三個小段,其實就講了一個核心的:什麼樣的人是得道之人?他們有什麼共同點?今天我來聊聊道家思想中“聖人之道”的兩重境界。

2000多年前,道家老子和莊子推崇的“得道之人”,有兩重境界

01

第一個是道家思想的核心“無”

在道家思想中,擁有至高德行的人,有很多稱呼,聖人、真人、神人、至人都是得道之人。在莊子《莊子》和老子的《道德經》中,對得道之人有過很多的描述。比如莊子說“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得道之人,可以忘記自我、而且淡泊功名利祿。

莊子還說“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謨士;古之真人,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其食不甘,其息深深;古之真人,不知說生,不知惡死”等等,都是莊子筆下得道之人的表現。其中“不逆寡,”就是順其自然,一切不貪求。不貪多,也不患少;“不雄成”,就是不逞英雄,不逞強,不會覺得自己了不起,所謂無成功與失敗;“不謨士”,就是不謀主意,不算計他人。

2000多年前,道家老子和莊子推崇的“得道之人”,有兩重境界

在老子《道德經》的第十九章說有一段精彩闡述,他說“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

意思是說,拋棄所謂的聖賢智慧,百姓就可以獲利百倍;摒除所謂的仁義道德,百姓就會保持淳樸善良的天性;杜絕欺詐、唯利是圖的行為,就能有效防止盜賊。聖智、仁義、巧利這三者全是巧飾,作為治理社會病態的法則是不夠的,所以要使人們的思想認識有所歸屬,保持純潔樸實的本性,減少私慾雜念,拋棄聖智禮法的浮文,才能免於憂患。

02

其實莊子很多思想都是來自於老子,而在老子思想的基礎上,用具體的寓言故事,生動描述進行了闡釋,莊子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其實和上面老子說的“絕聖棄智,民利百倍”有異曲同工之妙,而莊子說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和老子說的“少私寡慾,絕學無憂”其實也都是類似的意思。

2000多年前,道家老子和莊子推崇的“得道之人”,有兩重境界

在老子和莊子的道家思想中,其實得道之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道家的核心思想:無。

“無”字在老子五千多字的《道德經》中出現了上百次,足以見其重要性。“無”有很多內涵,比如無慾、無為、無求、無名、無功、無利、無爭等等。可能你會覺得道家的“無”顯得過於低調保守,顯得過於清心寡慾。這聽起來有點消極呀?

但其實在這些“無”的背後,是道家思想所推崇的,對慾望的剋制,迴歸自然本性,才是他們的目的。因為“無”的對立面就是“有”,在佛學中說“起心動念”是一個人慾望的開始,也是一個人煩惱的開始。在道家思想中其實類似,如果一個人拋棄“無”開始去追求“有”,那麼就表示打開了人性貪婪和慾望的潘多拉盒子。

03

“無”就是什麼都不做嗎?坐吃等死嗎?當然不是,而是“不刻意為之”的意思。

2000多年前,道家老子和莊子推崇的“得道之人”,有兩重境界

在《莊子·刻意》這一篇中,莊子列出五種人,他們所追求的分別是“亢、修、治、無、壽”。莊子說,那些刻意追求高尚品行,試圖超越現實的人,是山林之士;那些滿口仁義道德,行為恭儉辭讓的人,只是追求修身而已;那些貪圖功名,制定君臣禮儀的人,只是追求治國而已;那些整天依傍在山澤,棲身於曠野,整天悠閒自得無所事事的人,只是江海之士,是逃避世俗的人;那些像熊一樣站立,像鳥一樣展翅的人,只是追求長壽而已。這些都是刻意為之的表現。

如果不刻意就顯得高尚、不講究仁義就能修身、不追求功名就能治國、不置身江海而能閒遊、不練習引導而能長壽。這看似什麼都沒有,卻什麼都有。淡泊一切到了極點,而一切美好卻會隨之而來,這是天地的大道,是聖人的表現。

2000多年前,道家老子和莊子推崇的“得道之人”,有兩重境界

在這一段描述中,莊子闡釋了聖人之道,在於“不刻意”,所謂“無為而無不為”也是類似的意思。所以,道家思想並不是主張什麼都不做,而是不刻意為之。老子說“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其實這裡就說了,並不是不去做,而是做了但不爭,這裡的“不爭”體現了一個態度,“爭”什麼?當然是“功名利祿”等等一切外在的東西,所以老子說“為而不爭”說的就是不要被外在的環境所影響,這種態度就像“水”一樣。

老子在《道德經》中,多次引用“水”來說明道家聖人的態度,就像老子說的“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所以真正厲害的人,真正得道的人,並不是真正的“不為”,而在於“為而不爭”。這是道家思想中得道之人的第二重境界。

2000多年前,道家老子和莊子推崇的“得道之人”,有兩重境界

04

對於道家思想的“無為”和“為而不爭”,每次讀到都有不同的感觸。其實我們順著“為而不爭”的思想,再進一步思考,為什麼“老莊”要主張“不爭”呢?這其實很值得深思,這裡我結合最近讀的另外個一本書,談談我的啟發。

最近讀了另外一本書《沃頓商學院最受歡迎的成功課》,這本書聽起來有點“雞湯”,但讀完這本書你會發現,完全不是這樣的,這本書中講了一個非常反常識也非常深刻的道理。什麼道理呢?我先賣個關子,大家接著往下讀。

假設有三種類型的人:一類是無私的人,我們稱之為“付出者”;一類是自私的人,我們稱之為“獲取者”;一類是互惠互利的人,我們稱之為“互利者”。

現在問你一個問題,這三類人中,哪一種人最有可能獲得成功?哪一種人最有可能失敗?

2000多年前,道家老子和莊子推崇的“得道之人”,有兩重境界

作者對各行各業進行了大量的調研,發現,在成功階梯最底端的,是“付出者”,也就是無私的人,這其實不意外,因為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社會,無私的人經常犧牲自己的時間和機會去幫助他人,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付出者不容易成功也合情合理。但在最有可能成功的人呢?是“獲取者”還是“互利者”?

答案還是“付出者”!為什麼呢?

2000多年前,道家老子和莊子推崇的“得道之人”,有兩重境界

我們常說“小勝靠智,大勝靠德”,獲取者和互惠互利者,一般可以通過一些手段獲得短暫和小的成功,我們常說“小人得志”就是類似的道理。這樣的人在身邊不在少數,他們以自我的利益為中心,將獲得回報作為第一目標,所以,在絕大部分時間可以獲得足夠的回報。

但要獲得真正的、長久的成功,靠小智是不行的。他們和付出者的根本差異在於,付出者常常著眼於將蛋糕做大,而獲取者和互惠互利者是在原有的蛋糕中分得更多。付出者、獲取者、互惠互利者都可能獲得成功,但獲取者和互惠互利者獲得的成功,是以犧牲他人的利益為代價的。而付出者獲得成功時,他們的成功可以擴散到別人身上,也就是說,付出者的成功並不是以犧牲別人的利益為代價。

"

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分享《莊子》,今天我們要分享的是《莊子·刻意》。

這是《莊子》一書的第十五篇,這一篇比較短,只有三個小段,其實就講了一個核心的:什麼樣的人是得道之人?他們有什麼共同點?今天我來聊聊道家思想中“聖人之道”的兩重境界。

2000多年前,道家老子和莊子推崇的“得道之人”,有兩重境界

01

第一個是道家思想的核心“無”

在道家思想中,擁有至高德行的人,有很多稱呼,聖人、真人、神人、至人都是得道之人。在莊子《莊子》和老子的《道德經》中,對得道之人有過很多的描述。比如莊子說“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得道之人,可以忘記自我、而且淡泊功名利祿。

莊子還說“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謨士;古之真人,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其食不甘,其息深深;古之真人,不知說生,不知惡死”等等,都是莊子筆下得道之人的表現。其中“不逆寡,”就是順其自然,一切不貪求。不貪多,也不患少;“不雄成”,就是不逞英雄,不逞強,不會覺得自己了不起,所謂無成功與失敗;“不謨士”,就是不謀主意,不算計他人。

2000多年前,道家老子和莊子推崇的“得道之人”,有兩重境界

在老子《道德經》的第十九章說有一段精彩闡述,他說“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

意思是說,拋棄所謂的聖賢智慧,百姓就可以獲利百倍;摒除所謂的仁義道德,百姓就會保持淳樸善良的天性;杜絕欺詐、唯利是圖的行為,就能有效防止盜賊。聖智、仁義、巧利這三者全是巧飾,作為治理社會病態的法則是不夠的,所以要使人們的思想認識有所歸屬,保持純潔樸實的本性,減少私慾雜念,拋棄聖智禮法的浮文,才能免於憂患。

02

其實莊子很多思想都是來自於老子,而在老子思想的基礎上,用具體的寓言故事,生動描述進行了闡釋,莊子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其實和上面老子說的“絕聖棄智,民利百倍”有異曲同工之妙,而莊子說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和老子說的“少私寡慾,絕學無憂”其實也都是類似的意思。

2000多年前,道家老子和莊子推崇的“得道之人”,有兩重境界

在老子和莊子的道家思想中,其實得道之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道家的核心思想:無。

“無”字在老子五千多字的《道德經》中出現了上百次,足以見其重要性。“無”有很多內涵,比如無慾、無為、無求、無名、無功、無利、無爭等等。可能你會覺得道家的“無”顯得過於低調保守,顯得過於清心寡慾。這聽起來有點消極呀?

但其實在這些“無”的背後,是道家思想所推崇的,對慾望的剋制,迴歸自然本性,才是他們的目的。因為“無”的對立面就是“有”,在佛學中說“起心動念”是一個人慾望的開始,也是一個人煩惱的開始。在道家思想中其實類似,如果一個人拋棄“無”開始去追求“有”,那麼就表示打開了人性貪婪和慾望的潘多拉盒子。

03

“無”就是什麼都不做嗎?坐吃等死嗎?當然不是,而是“不刻意為之”的意思。

2000多年前,道家老子和莊子推崇的“得道之人”,有兩重境界

在《莊子·刻意》這一篇中,莊子列出五種人,他們所追求的分別是“亢、修、治、無、壽”。莊子說,那些刻意追求高尚品行,試圖超越現實的人,是山林之士;那些滿口仁義道德,行為恭儉辭讓的人,只是追求修身而已;那些貪圖功名,制定君臣禮儀的人,只是追求治國而已;那些整天依傍在山澤,棲身於曠野,整天悠閒自得無所事事的人,只是江海之士,是逃避世俗的人;那些像熊一樣站立,像鳥一樣展翅的人,只是追求長壽而已。這些都是刻意為之的表現。

如果不刻意就顯得高尚、不講究仁義就能修身、不追求功名就能治國、不置身江海而能閒遊、不練習引導而能長壽。這看似什麼都沒有,卻什麼都有。淡泊一切到了極點,而一切美好卻會隨之而來,這是天地的大道,是聖人的表現。

2000多年前,道家老子和莊子推崇的“得道之人”,有兩重境界

在這一段描述中,莊子闡釋了聖人之道,在於“不刻意”,所謂“無為而無不為”也是類似的意思。所以,道家思想並不是主張什麼都不做,而是不刻意為之。老子說“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其實這裡就說了,並不是不去做,而是做了但不爭,這裡的“不爭”體現了一個態度,“爭”什麼?當然是“功名利祿”等等一切外在的東西,所以老子說“為而不爭”說的就是不要被外在的環境所影響,這種態度就像“水”一樣。

老子在《道德經》中,多次引用“水”來說明道家聖人的態度,就像老子說的“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所以真正厲害的人,真正得道的人,並不是真正的“不為”,而在於“為而不爭”。這是道家思想中得道之人的第二重境界。

2000多年前,道家老子和莊子推崇的“得道之人”,有兩重境界

04

對於道家思想的“無為”和“為而不爭”,每次讀到都有不同的感觸。其實我們順著“為而不爭”的思想,再進一步思考,為什麼“老莊”要主張“不爭”呢?這其實很值得深思,這裡我結合最近讀的另外個一本書,談談我的啟發。

最近讀了另外一本書《沃頓商學院最受歡迎的成功課》,這本書聽起來有點“雞湯”,但讀完這本書你會發現,完全不是這樣的,這本書中講了一個非常反常識也非常深刻的道理。什麼道理呢?我先賣個關子,大家接著往下讀。

假設有三種類型的人:一類是無私的人,我們稱之為“付出者”;一類是自私的人,我們稱之為“獲取者”;一類是互惠互利的人,我們稱之為“互利者”。

現在問你一個問題,這三類人中,哪一種人最有可能獲得成功?哪一種人最有可能失敗?

2000多年前,道家老子和莊子推崇的“得道之人”,有兩重境界

作者對各行各業進行了大量的調研,發現,在成功階梯最底端的,是“付出者”,也就是無私的人,這其實不意外,因為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社會,無私的人經常犧牲自己的時間和機會去幫助他人,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付出者不容易成功也合情合理。但在最有可能成功的人呢?是“獲取者”還是“互利者”?

答案還是“付出者”!為什麼呢?

2000多年前,道家老子和莊子推崇的“得道之人”,有兩重境界

我們常說“小勝靠智,大勝靠德”,獲取者和互惠互利者,一般可以通過一些手段獲得短暫和小的成功,我們常說“小人得志”就是類似的道理。這樣的人在身邊不在少數,他們以自我的利益為中心,將獲得回報作為第一目標,所以,在絕大部分時間可以獲得足夠的回報。

但要獲得真正的、長久的成功,靠小智是不行的。他們和付出者的根本差異在於,付出者常常著眼於將蛋糕做大,而獲取者和互惠互利者是在原有的蛋糕中分得更多。付出者、獲取者、互惠互利者都可能獲得成功,但獲取者和互惠互利者獲得的成功,是以犧牲他人的利益為代價的。而付出者獲得成功時,他們的成功可以擴散到別人身上,也就是說,付出者的成功並不是以犧牲別人的利益為代價。

2000多年前,道家老子和莊子推崇的“得道之人”,有兩重境界

一個獲取者的成功,通常意味著另外一個人的失敗。研究也發現,人們會嫉妒成功的獲取者,並想盡辦法把他們拉下來,但有一些成功的人,人們並不會嫉妒他們,這些人就是成功的付出者,因為他們不僅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別人。作者調研了,在學校、在公司、在其他社會團體中,那些最成功的人,都是善於將蛋糕做大的付出者。

那“付出者”和我們今天講老子和莊子的聖人之道有什麼聯繫呢?付出者成功的關鍵其實就是“為而不爭”!最具智慧,最成功的人,成功都不是“爭”來的,他們的成功是與別人合作,產生新的價值,把蛋糕共同做大的結果。

05

想想你身邊是不是經常有這種人,他們經常急功近利,爭強好勝,每次都不服輸,凡事都要爭個輸贏。經常以犧牲別人的利益為前提,讓自己獲得利益,比如以貶低別人,來獲得升職加薪的機會;搶了別人的客戶,來提升自己的業績等等。

"

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分享《莊子》,今天我們要分享的是《莊子·刻意》。

這是《莊子》一書的第十五篇,這一篇比較短,只有三個小段,其實就講了一個核心的:什麼樣的人是得道之人?他們有什麼共同點?今天我來聊聊道家思想中“聖人之道”的兩重境界。

2000多年前,道家老子和莊子推崇的“得道之人”,有兩重境界

01

第一個是道家思想的核心“無”

在道家思想中,擁有至高德行的人,有很多稱呼,聖人、真人、神人、至人都是得道之人。在莊子《莊子》和老子的《道德經》中,對得道之人有過很多的描述。比如莊子說“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得道之人,可以忘記自我、而且淡泊功名利祿。

莊子還說“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謨士;古之真人,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其食不甘,其息深深;古之真人,不知說生,不知惡死”等等,都是莊子筆下得道之人的表現。其中“不逆寡,”就是順其自然,一切不貪求。不貪多,也不患少;“不雄成”,就是不逞英雄,不逞強,不會覺得自己了不起,所謂無成功與失敗;“不謨士”,就是不謀主意,不算計他人。

2000多年前,道家老子和莊子推崇的“得道之人”,有兩重境界

在老子《道德經》的第十九章說有一段精彩闡述,他說“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

意思是說,拋棄所謂的聖賢智慧,百姓就可以獲利百倍;摒除所謂的仁義道德,百姓就會保持淳樸善良的天性;杜絕欺詐、唯利是圖的行為,就能有效防止盜賊。聖智、仁義、巧利這三者全是巧飾,作為治理社會病態的法則是不夠的,所以要使人們的思想認識有所歸屬,保持純潔樸實的本性,減少私慾雜念,拋棄聖智禮法的浮文,才能免於憂患。

02

其實莊子很多思想都是來自於老子,而在老子思想的基礎上,用具體的寓言故事,生動描述進行了闡釋,莊子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其實和上面老子說的“絕聖棄智,民利百倍”有異曲同工之妙,而莊子說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和老子說的“少私寡慾,絕學無憂”其實也都是類似的意思。

2000多年前,道家老子和莊子推崇的“得道之人”,有兩重境界

在老子和莊子的道家思想中,其實得道之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道家的核心思想:無。

“無”字在老子五千多字的《道德經》中出現了上百次,足以見其重要性。“無”有很多內涵,比如無慾、無為、無求、無名、無功、無利、無爭等等。可能你會覺得道家的“無”顯得過於低調保守,顯得過於清心寡慾。這聽起來有點消極呀?

但其實在這些“無”的背後,是道家思想所推崇的,對慾望的剋制,迴歸自然本性,才是他們的目的。因為“無”的對立面就是“有”,在佛學中說“起心動念”是一個人慾望的開始,也是一個人煩惱的開始。在道家思想中其實類似,如果一個人拋棄“無”開始去追求“有”,那麼就表示打開了人性貪婪和慾望的潘多拉盒子。

03

“無”就是什麼都不做嗎?坐吃等死嗎?當然不是,而是“不刻意為之”的意思。

2000多年前,道家老子和莊子推崇的“得道之人”,有兩重境界

在《莊子·刻意》這一篇中,莊子列出五種人,他們所追求的分別是“亢、修、治、無、壽”。莊子說,那些刻意追求高尚品行,試圖超越現實的人,是山林之士;那些滿口仁義道德,行為恭儉辭讓的人,只是追求修身而已;那些貪圖功名,制定君臣禮儀的人,只是追求治國而已;那些整天依傍在山澤,棲身於曠野,整天悠閒自得無所事事的人,只是江海之士,是逃避世俗的人;那些像熊一樣站立,像鳥一樣展翅的人,只是追求長壽而已。這些都是刻意為之的表現。

如果不刻意就顯得高尚、不講究仁義就能修身、不追求功名就能治國、不置身江海而能閒遊、不練習引導而能長壽。這看似什麼都沒有,卻什麼都有。淡泊一切到了極點,而一切美好卻會隨之而來,這是天地的大道,是聖人的表現。

2000多年前,道家老子和莊子推崇的“得道之人”,有兩重境界

在這一段描述中,莊子闡釋了聖人之道,在於“不刻意”,所謂“無為而無不為”也是類似的意思。所以,道家思想並不是主張什麼都不做,而是不刻意為之。老子說“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其實這裡就說了,並不是不去做,而是做了但不爭,這裡的“不爭”體現了一個態度,“爭”什麼?當然是“功名利祿”等等一切外在的東西,所以老子說“為而不爭”說的就是不要被外在的環境所影響,這種態度就像“水”一樣。

老子在《道德經》中,多次引用“水”來說明道家聖人的態度,就像老子說的“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所以真正厲害的人,真正得道的人,並不是真正的“不為”,而在於“為而不爭”。這是道家思想中得道之人的第二重境界。

2000多年前,道家老子和莊子推崇的“得道之人”,有兩重境界

04

對於道家思想的“無為”和“為而不爭”,每次讀到都有不同的感觸。其實我們順著“為而不爭”的思想,再進一步思考,為什麼“老莊”要主張“不爭”呢?這其實很值得深思,這裡我結合最近讀的另外個一本書,談談我的啟發。

最近讀了另外一本書《沃頓商學院最受歡迎的成功課》,這本書聽起來有點“雞湯”,但讀完這本書你會發現,完全不是這樣的,這本書中講了一個非常反常識也非常深刻的道理。什麼道理呢?我先賣個關子,大家接著往下讀。

假設有三種類型的人:一類是無私的人,我們稱之為“付出者”;一類是自私的人,我們稱之為“獲取者”;一類是互惠互利的人,我們稱之為“互利者”。

現在問你一個問題,這三類人中,哪一種人最有可能獲得成功?哪一種人最有可能失敗?

2000多年前,道家老子和莊子推崇的“得道之人”,有兩重境界

作者對各行各業進行了大量的調研,發現,在成功階梯最底端的,是“付出者”,也就是無私的人,這其實不意外,因為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社會,無私的人經常犧牲自己的時間和機會去幫助他人,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付出者不容易成功也合情合理。但在最有可能成功的人呢?是“獲取者”還是“互利者”?

答案還是“付出者”!為什麼呢?

2000多年前,道家老子和莊子推崇的“得道之人”,有兩重境界

我們常說“小勝靠智,大勝靠德”,獲取者和互惠互利者,一般可以通過一些手段獲得短暫和小的成功,我們常說“小人得志”就是類似的道理。這樣的人在身邊不在少數,他們以自我的利益為中心,將獲得回報作為第一目標,所以,在絕大部分時間可以獲得足夠的回報。

但要獲得真正的、長久的成功,靠小智是不行的。他們和付出者的根本差異在於,付出者常常著眼於將蛋糕做大,而獲取者和互惠互利者是在原有的蛋糕中分得更多。付出者、獲取者、互惠互利者都可能獲得成功,但獲取者和互惠互利者獲得的成功,是以犧牲他人的利益為代價的。而付出者獲得成功時,他們的成功可以擴散到別人身上,也就是說,付出者的成功並不是以犧牲別人的利益為代價。

2000多年前,道家老子和莊子推崇的“得道之人”,有兩重境界

一個獲取者的成功,通常意味著另外一個人的失敗。研究也發現,人們會嫉妒成功的獲取者,並想盡辦法把他們拉下來,但有一些成功的人,人們並不會嫉妒他們,這些人就是成功的付出者,因為他們不僅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別人。作者調研了,在學校、在公司、在其他社會團體中,那些最成功的人,都是善於將蛋糕做大的付出者。

那“付出者”和我們今天講老子和莊子的聖人之道有什麼聯繫呢?付出者成功的關鍵其實就是“為而不爭”!最具智慧,最成功的人,成功都不是“爭”來的,他們的成功是與別人合作,產生新的價值,把蛋糕共同做大的結果。

05

想想你身邊是不是經常有這種人,他們經常急功近利,爭強好勝,每次都不服輸,凡事都要爭個輸贏。經常以犧牲別人的利益為前提,讓自己獲得利益,比如以貶低別人,來獲得升職加薪的機會;搶了別人的客戶,來提升自己的業績等等。

2000多年前,道家老子和莊子推崇的“得道之人”,有兩重境界

這種人往往個人能力強,但攻擊性也很強,不善於合作,是身邊人眼中那個既討厭,又嫉妒的人。不過,沒辦法這種人能力還強,時常表現搶眼,成為團隊的明星。每個團隊中幾乎都有這樣的人,這樣人可以靠著一時的聰明和手段獲得短暫的成功。但時間長了,他身邊的人都會慢慢離他而去,失去了別人的合作和幫助,一個人能力再強也很難獲得成功,尤其是在當今社會分工如此細化的今天,一個人很難靠一己之力獲得很大的成功。一個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合作能力,而合作的前提正是“不爭”。

所以,老子和莊子在2000多年前,就告誡我們“聖人之道,為而不爭”,這裡的“不爭”是一種不刻意為之,是一種付出者的心態,也是一種合作的態度。他和我們講到的致力於把蛋糕做大的“付出者”是一樣的。“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對我們今天的社會,依然具有深刻的意義和價值。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是這些,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小播讀書”或分享給您的朋友,謝謝。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