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精、氣、神'

"

提示:微信搜索公眾號“學習中醫”關注我們,閱讀更多內容!

導語

人有“三寶”,即精、氣、神。精氣神乃生命之根本,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三大要素。人要:精滿、氣足、神旺。只有養足了精氣神,人體才會健康發展,少生疾病。

老當益壯話腎精

中國古人認為,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水火風”,人有三寶“精氣神”。精,是維繫人體生長、發育和生殖的精微物質。所以《黃帝內經》中有:“夫精者,身之本也。”“精”從來源上可分為“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先天之精來源於父母,指中醫理論中的“腎”所藏的生殖之精。此精得之於父母,是構成人體、使人具有生命活力的原始物質。因它來源於先天,並有繁殖後代的作用,所以稱為“先天之精”或“生殖之精”。後天之精來源於人們日常攝入的飲食水谷,即飲食物經消化吸收後,變成為有營養的精微物質,這些物質進入人體血液中,營養五臟,灌溉六腑,維持人體日常的生命活動,保證人體繼續生長髮育。這種水谷之精微是由脾胃與其他臟腑協作所化生,故稱其為“後天之精”,叉稱為“臟腑之精”。後天之精輸布到全身,成為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它包含血、津液等物質。後天之精同時又能滋養先天的生殖之精。

中醫認為,人體的心、肝、脾、肺、腎都可以藏精,但統歸於腎,所以腎能主藏全身之精,是生命之源泉。腎精充足,則全身精都充足,精足則氣盛而生命力強,能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善於抵抗不良刺激,不易得病;精氣衰少,則適應能力和抵抗力均差,容易體弱多病。注意保精,在養生與防病治病中都有重要意義,現實生活中也經常能看到“老當益壯”的老年人,以及“未老先衰”的年輕人。一些人從小身體虛弱主要是因為先天不足,也就是腎的不足。

清人著《按摩導引養生祕法》

獨特的“氣”

“氣”是中醫學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源自中國古代哲學。中國古人認為“氣”是客觀存在的,是具有生命力的精細物質,也是構成大自然和世間萬物的最基本的元素。“氣”的運動變化是永恆的、無形的,是萬物生機的本源。

人作為萬物之靈,自然也離不開“氣”。人需要不停地呼吸,吸入新鮮的氣,同時把廢舊的氣吐出去。當我們用力吹氣的時候,會把桌上的紙和塵土吹起,可以看到氣的存在。中國有句俗話,“人活一口氣”,在判斷一個人是否死亡時,古人便把棉絮放在人的鼻孔旁邊,看棉絮是否動,如果棉絮不動了,說明人的“氣”沒有了,已經死了,可見氣對人的重要性。但這種呼吸之“氣”是我們能夠看到、感到的,而“氣”還有很多無形無象的存在形式。

“氣”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人體一時一刻都不能離開它。《黃帝內經》中說“人以天地之氣生。”人體內的氣按照生成及功能可以分為元氣、宗氣、營氣和衛氣四種。

總的來說,氣有五大功能。一是推動功能,指的是氣能激發和促進人體的生長髮育以及各組織器官的生理功能;能推動血液和津液的生成、運行和輸布。二是溫煦作用,指的是人體的體溫依靠氣的溫煦作用來保持恆定,另外各組織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動也依賴於氣的溫煦作用。三是防禦功能,即衛護肌膚、抵抗邪氣侵襲的功能。所謂的“正氣存內,邪不可幹”,指的就是氣保護人體抵抗疾病的能力。四是固攝功能,指的是氣對於血液、津液等液態物質具有防止其異常損失的作用。五是氣化功能,是指氣通過運動產生各種變化,主導精、氣、血、津液等各自的新陳代謝以及相互轉化,即人體內物質和能量的轉化過程。

神奇的“神”

“神”,是中醫的又一個重要的基本概念。“神”原本指的是自然界中一切自然現象(包括生命)的內在規律。從自然界日月星辰的運行、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季節變化,到人的生長壯老、氣的升降浮沉,都受一個內在規律的支配,這就是“神”或叫“神機”。《黃帝內經》中提到“是故天地之動靜,神明為之綱紀,故能以生長收藏,終而復始”,表達的就是此意。

神是以精、氣為物質基礎的,源於先天之精而產生,依賴於後天之精的滋養而健旺。人體先後天之精充足,形體得以充養而健壯,神氣亦隨之旺盛;一旦臟腑精血虧損,形體失去營養而羸弱,神亦隨之衰敗。人的身體健康狀況決定了神的健旺與衰弱,反過來,我們也能通過神的健旺與衰弱來推斷一個人的健康狀況。廣義的神,也就是人內在的生命力,並不是神祕莫測的,而是有很多外在表現,比如目光、氣色、神情、語言、呼吸、體態、脈象等。因此,觀察病人神的旺衰,既可判斷臟腑精血的盈虧和形體的強弱,也可判斷病情的輕重和預後。

中醫診療活動也非常重視“神”,如診斷病情時要重視患者“神”的盛衰,治療中注重安心凝神,強調靜養調護。形神關係和精氣神關係,是中醫理論體系乃至中國傳統知識思想體系裡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形與神俱”貫穿於整個生命歷程,精、氣、神相依而不相離。

△本文內容來源於《中國文化——醫藥》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