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醫外治白癜風

中醫 白癜風 中藥 皮膚病 李從悠醫生 李從悠醫生 2017-08-27

白癜風的病變部位在皮膚表面,散在分佈,單個面積一般較小,內服藥物難以到達,所需療程較長。而外治法具有直達病所,簡便易行、療效穩定等特點,特別是現代醫學對中藥治療白癜風的作用機制的研究,白癜風的中藥外治也有了較大發展,中藥外用製劑副作用小,治療白癜風效果顯著,主要製劑為酊劑、浸劑、散劑、膏劑等。

白癜風的中藥外用主要以驅風燥溼、滋補肝腎、活血化瘀為原則,結合文獻報道,活血祛風及滋補肝腎中藥有激活酪氨酸酶活性作用。中醫藥治療白癜風的效果,具有如下特點:

1、外用藥多以辛溫為主,輔以甘苦平,歸經以肝腎為主,輔以心脾。辛溫有發散、行氣、活血的作用;苦有瀉熱、燥溼、堅陰的作用;甘有補虛、和平、緩急、調和藥性的作用。說明外用方多以驅邪為主,輔以扶正,標本兼顧,體現了中醫的整體觀念。

2、多使用酊劑,有的在塗藥之前還用茄蒂、生薑汁等外擦白斑處或用生薑蘸藥外擦患處。這些皮膚刺激性藥物多具有殺菌和抑菌作用,還能刺激皮膚充血。以乙醇浸泡藥物,可以增效,利於藥物吸收。從中醫角度來說酒制則升,具向上、向外的作用,有利於祛除風寒溼邪。但由於酊劑有一定的刺激性,所以臨床應用時要注意有些對乙醇過敏的病人應當慎用。

3、1994年之前及民間驗方大多注重以毒療疾的原則,使用劇毒藥,均取得很好的療效。而近十多年來由於用藥安全問題,正規報道使用這些藥的就比較少。

4、同時對這些藥作用機制的現代研究報道也很缺乏,因此加強對這類藥的作用機制和適用範圍的基礎研究還有待於加強。

5、治療白癜風的中藥也有一定的配伍規律,如補骨脂和菟絲子,當歸和紅花,黃芪和當歸,當歸和何首烏等都是臨床常用的對藥,對藥的使用可以達到增強治療效果的作用。現代對中藥作用機制的研究也取得一定的成果,主要也就集中於研究藥物的光敏性作用和對酪氨酸酶活性的影響,而且有些藥物對酪氨酸酶的影響也存在著差異。

根據現代藥理研究,以上部分中藥如補骨脂、白芷、白蒺藜、何首烏、黑芝麻、菟絲子、防風等有光敏性作用外,可以通過以下機制發生作用:

1、增強皮膚對紫外線的效應,增加表皮黑素細胞的密度,將還原黑素氧化成黑素,且通過皮膚炎症反應,破壞皮膚中的巰基,使酪氨酸酶活性增加,促進黑素的合成和運轉;

2、刺激角質形成細胞釋放炎症介質,作用於促黑素細胞生長因子,使表皮或毛囊中剩餘的黑素細胞增殖;

3、消除黑素細胞膜上的白癜風相關黑素細胞抗體的表達,消除或減少表皮的朗格漢斯細胞,從而阻斷對黑素細胞的細胞毒反應。實驗也證明補骨脂、白蒺藜、蛇床子、黑芝麻、菟絲子、何首烏、當歸、丹蔘、紫草、烏梅、川芎等具有激活上調酪氨酸酶活性,促進黑素細胞合成黑素作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