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切了膽和脾後,卻被診斷“脾有寒,膽有熱”,這是怎麼回事?

中醫 肝硬化 膽結石 體檢 岐黃道 岐黃道 2017-11-01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健康意識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人去醫院體檢以防診治不及時。這種未病先防的觀念值得提倡。但是,請不要把所有的西醫診治結果都與中醫掛鉤,難免會造成不必要的誤會,畢竟它們是不一樣的。給大家分享這樣一位病人的故事。

男子切了膽和脾後,卻被診斷“脾有寒,膽有熱”,這是怎麼回事?

一天,診室來了一名男性患者,六十大幾歲,醫生抬頭一看,男子一臉愁苦?病人說:“大夫,我難受,口苦,苦的受不了,還有每次吃飯都不能吃涼的,一吃涼的就拉肚子,必須是燙嘴的才能吃。”醫生示意病人伸出舌頭看看,舌紅苔黃,又問了問病人,號了號脈,開出了方子。病人拿著方子又說:“大夫,我這檢查是肝硬化,您幫我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醫生告訴病人:“你這是既有寒又有熱。”病人疑惑的問:“哪裡寒哪裡熱了?”醫生說:“脾有寒,膽有熱。”“什麼?”病人很詫異地問。“脾有熱,膽有寒。”醫生耐心地回答。沒想到話音剛落,病人一拍桌子,說:“錯了,大夫你錯了!”醫生有點蒙:“怎麼錯了,你口苦舌紅苔黃,是膽有熱,吃涼的拉肚子是脾有寒,怎麼錯了?”病人又拍了拍桌子:“我膽結石把膽切了,肝硬化脾大又把脾切了,現在兩個零件都沒有,你還說我這寒這熱的。”說完轉身離去了。出了診室還勸後面的患者不要看這個大夫,把剛才的事情說給每一個人聽。

男子切了膽和脾後,卻被診斷“脾有寒,膽有熱”,這是怎麼回事?

過了兩個周,這個病人急匆匆地衝進診室,醫生一看,嚇了一跳。還沒說話,病人卻開口了:“大夫,你真神了。我捉摸著,你這方子也沒幾個錢就抓藥回去吃了,現在口也不那麼苦了,肚子也舒服了。更厲害的是,我又去醫院做了次檢查,您猜怎麼著,說我有很大的好轉。”

男子切了膽和脾後,卻被診斷“脾有寒,膽有熱”,這是怎麼回事?

從這個病案中,可以看出中醫臟腑觀念在與西醫的解剖臟腑觀念上是有很大不同的。中醫思維下的臟腑是功能為主,比如說脾,中醫認為脾主升舉,是整個消化道某些功能的整合。如果要對比西醫臟腑,那麼要把胃和大小腸的功能加在一起才能和中醫的脾有大致的比較。

男子切了膽和脾後,卻被診斷“脾有寒,膽有熱”,這是怎麼回事?

所以,請不要誤會中醫。中醫大夫說你腎陽虛你就去查腎功,說你肝氣鬱你就去查肝功,這樣查下來,指標可能都是正常的。不得不說,這只是浪費了錢財。不要盲目的去檢查,請相信你的醫生,他會告訴你應該做哪些的檢查最合適。

(文中配圖均為資料圖,僅供參考)

(作者 尹相乾 山西中醫藥大學研究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