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講解痰、飲、水、溼是怎麼形成的'

中醫 張仲景 甘草 漢朝 傷寒 杏仁 腎虛 風水 清朝 北京國鋒堂中醫研究院 2019-07-29
"


"


李可:講解痰、飲、水、溼是怎麼形成的


導讀

李可(山西著名老中醫),廣西中醫學院經典中醫臨床研究所首席顧問。臨難習醫,具救苦心。天資敏慧,得醫之本源。致力於中醫臨床與研究46年,崇尚仲景學說。擅長融寒溫於一爐,以重劑救治重危急症。五十年來,活人甚眾。李老的學術思想值得我們學習和研究。下面是李老治療痰飲病的思路。

一、痰飲概念

漢代張仲景在《金匱》中創立“痰飲”之名。分為痰飲、懸飲、溢飲、支飲4類。痰飲一詞,狹義的講是指四飲中的一飲,即飲聚腸胃的一種病證;廣義的講就是包括四種飲病的總稱。

在隋唐以前,痰與飲無明顯的區別。直至宋代楊仁齋《直指方》乃將痰與飲分而為二。從此以後,一般專家多宗其說,認為痰多濃濁,飲則清稀。一為火燥,一為寒溼。

清代《醫學傳心錄》中,歸納了宋元明清關於痰的病因,明確提出“痰有十因”:或因風。或因寒、或因熱、或因溼、或因暑、或因燥、或因酒積、或因食積、或因脾虛、或因腎虛。

後世醫家重痰輕飲理論已偏離了醫聖的初衷,而走向岐路了。為此,李可揭示了痰飲之現代概念,即痰飲是整體失調導致之局部病理滲出物、贅生物。

二、痰飲水溼,同源異流

1、痰與飲

漢代之“痰”與“飲”是不分的,而後世是重痰輕飲的。於是有人會問:仲景是否提及過濃痰?仲景在《金匱》中多次提到“濁唾”:

①肺痿:其人咳,口中反有濁唾、涎沫;

②肺癰:時出濁唾腫臭,久久吐膿水如米粥者,桔梗湯主之;

③肺脹:咳逆上氣,時時吐濁,但坐不眠,皂莢丸主之。

其中“濁唾”與“涎沫”,即後世之“濁唾”與“稀飲”。據李可考證,傷寒之麻杏石甘湯劑量:麻黃4兩(60g),杏仁50個(20g),生石膏半斤(125g),炙甘草2兩(30g)。治小兒急性肺炎,只需半劑藥,即可熱退喘定痰清。

既然急性肺炎都有這神奇的效果,那你說醫聖什麼樣的濃痰沒治過?古中醫認為,痰與飲是渾然一體的,沒有絕對的濁唾與涎沫,正盛則邪從熱化為濁唾,正虛則邪從寒化為涎沫。僅此而已,不必在濃痰、稀飲上鑽牛角。

2、痰飲與水氣

仲景在《金匱》中把水氣病分為風水、皮水、正水、石水。風水者,防已黃芪湯、越婢湯主之;皮水者,防已茯苓湯、越婢加術湯、甘草麻黃湯主之;正水與石水沒給出方藥。

而痰飲篇分為痰飲、懸飲、溢飲、支飲4類,出示了18方。為什麼水氣病僅出5方?痰飲是水停留局部,水氣則是水泛全身。二者在本質上同為水之為患,其方劑可以通用,如痰飲病之五苓散、澤瀉湯,後世常用治水氣病。

由於痰飲篇在此書之前,水氣病在其後,故略而不提。更有趣味的是,中醫稱美尼爾氏眩暈是“痰”衝於上,而西醫之病理為內耳積“水”,即中醫之“痰”就是西醫之“水”。鶴膝風亦然。

3、痰飲與溼濁

中醫溼分外溼、內溼。外溼包括潮氣和霧露之氣。內溼指人體內環境潮溼,多與脾胃有關,如輕者胸悶、嘔惡、苔膩,重則腹脹、洩瀉、水腫。這些內溼與狹義的痰飲(指飲聚腸胃)無異。

痰飲是水停腸胃、脅下、四肢、胸膈,溼濁則是水停腸胃、四肢,它們可以並提、互用,如李可常用清化溼熱之四妙散治痰證之鶴膝風、急性風溼熱關節痛,便是明證。

總之,痰、飲、水、溼是一體的,其方可以互用、通用。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