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熨燙療法治膝蓋痛近九成有效'

""中醫熨燙療法治膝蓋痛近九成有效

膝骨性關節炎因其複雜的病理機制,目前尚無法用特定的因果關係原理解釋其發病過程,但在我國傳統醫學理論體系中,早已佔有一席之地,屬中醫“骨痺”的範疇。臨床採用中藥熨燙療法對膝骨性關節炎患者進行治療,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介紹如下。

臨床資料

所選膝骨性關節炎患者共40例,來自門診,其中男9例,女31例;年齡41~81歲。

西醫診斷標準

①近1月內出現膝關節反覆疼痛;②X線片檢查顯示膝關節部位有骨贅形成,同時伴有關節間隙狹窄,軟骨下骨硬化;③關節液檢查顯示符合骨關節炎標準;④年齡大於40歲;⑤晨僵時間小於等於30分鐘;⑥膝關節處有關節摩擦音。

中醫診斷標準

凡肢體關節疼痛,重著,屈伸不利,天氣變化加重,關節刺痛,痛處固定,關節畸形,活動不利,晝輕夜重,遇寒痛增,得熱稍減,舌淡紫,苔白,脈沉或細澀者,診斷為寒凝血瘀型。

治療方法

處方:艾絨100克,制附子、小茴香、菟絲子、川芎、制川烏、制草烏、乾薑、白芷各50克,乳香、沒藥、肉桂各10克。

用法:上方混勻研成粉後裝入紗布袋中,置於微波爐中加熱至40~45℃後,取藥袋於患處熨燙治療,每日1次,每次30分鐘,連續治療4周。

"中醫熨燙療法治膝蓋痛近九成有效

膝骨性關節炎因其複雜的病理機制,目前尚無法用特定的因果關係原理解釋其發病過程,但在我國傳統醫學理論體系中,早已佔有一席之地,屬中醫“骨痺”的範疇。臨床採用中藥熨燙療法對膝骨性關節炎患者進行治療,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介紹如下。

臨床資料

所選膝骨性關節炎患者共40例,來自門診,其中男9例,女31例;年齡41~81歲。

西醫診斷標準

①近1月內出現膝關節反覆疼痛;②X線片檢查顯示膝關節部位有骨贅形成,同時伴有關節間隙狹窄,軟骨下骨硬化;③關節液檢查顯示符合骨關節炎標準;④年齡大於40歲;⑤晨僵時間小於等於30分鐘;⑥膝關節處有關節摩擦音。

中醫診斷標準

凡肢體關節疼痛,重著,屈伸不利,天氣變化加重,關節刺痛,痛處固定,關節畸形,活動不利,晝輕夜重,遇寒痛增,得熱稍減,舌淡紫,苔白,脈沉或細澀者,診斷為寒凝血瘀型。

治療方法

處方:艾絨100克,制附子、小茴香、菟絲子、川芎、制川烏、制草烏、乾薑、白芷各50克,乳香、沒藥、肉桂各10克。

用法:上方混勻研成粉後裝入紗布袋中,置於微波爐中加熱至40~45℃後,取藥袋於患處熨燙治療,每日1次,每次30分鐘,連續治療4周。

中醫熨燙療法治膝蓋痛近九成有效

治療結果

療效標準

治癒:膝部無腫脹、疼痛,行走、上下樓梯無痛感;顯效:膝部無腫脹,無靜息時疼痛,無夜間痛,行走時無痛感,上下樓梯時偶有疼痛,不影響工作及生活;有效:膝痛時發時止,行走時有輕微疼痛,上下樓梯不便;無效:膝部疼痛、腫脹及活動時疼痛無明顯改善。

治療結果

治癒12例,顯效10例,有效13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87.5%。

"中醫熨燙療法治膝蓋痛近九成有效

膝骨性關節炎因其複雜的病理機制,目前尚無法用特定的因果關係原理解釋其發病過程,但在我國傳統醫學理論體系中,早已佔有一席之地,屬中醫“骨痺”的範疇。臨床採用中藥熨燙療法對膝骨性關節炎患者進行治療,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介紹如下。

臨床資料

所選膝骨性關節炎患者共40例,來自門診,其中男9例,女31例;年齡41~81歲。

西醫診斷標準

①近1月內出現膝關節反覆疼痛;②X線片檢查顯示膝關節部位有骨贅形成,同時伴有關節間隙狹窄,軟骨下骨硬化;③關節液檢查顯示符合骨關節炎標準;④年齡大於40歲;⑤晨僵時間小於等於30分鐘;⑥膝關節處有關節摩擦音。

中醫診斷標準

凡肢體關節疼痛,重著,屈伸不利,天氣變化加重,關節刺痛,痛處固定,關節畸形,活動不利,晝輕夜重,遇寒痛增,得熱稍減,舌淡紫,苔白,脈沉或細澀者,診斷為寒凝血瘀型。

治療方法

處方:艾絨100克,制附子、小茴香、菟絲子、川芎、制川烏、制草烏、乾薑、白芷各50克,乳香、沒藥、肉桂各10克。

用法:上方混勻研成粉後裝入紗布袋中,置於微波爐中加熱至40~45℃後,取藥袋於患處熨燙治療,每日1次,每次30分鐘,連續治療4周。

中醫熨燙療法治膝蓋痛近九成有效

治療結果

療效標準

治癒:膝部無腫脹、疼痛,行走、上下樓梯無痛感;顯效:膝部無腫脹,無靜息時疼痛,無夜間痛,行走時無痛感,上下樓梯時偶有疼痛,不影響工作及生活;有效:膝痛時發時止,行走時有輕微疼痛,上下樓梯不便;無效:膝部疼痛、腫脹及活動時疼痛無明顯改善。

治療結果

治癒12例,顯效10例,有效13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87.5%。

中醫熨燙療法治膝蓋痛近九成有效

體會

目前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的方法有多種,但各有優缺點,單純中藥口服治療病情易反覆,中藥薰洗、中藥敷貼或是中藥塗擦治療均取得一定療效。西醫治療上口服非甾體抗炎藥副作用明顯,並且僅有消炎止痛等對症治療作用,不能改善病情。中藥熨燙療法是中醫傳統外治法的重要組成部分,本研究基於中醫“內病外治”的思想,充分發揮民族醫藥特色,方中重用艾絨通經活絡、散寒除溼,溫經止痛,能通十二經氣血,透諸經而除百病。佐以制附子、小茴香、菟絲子、川芎、制川烏、制草烏、乾薑、白芷、乳香、沒藥、肉桂,能溫中補腎、散寒止痛,又能疏肝理氣、祛寒散滯,助君藥直達病灶建功除痺。通過臨床治療觀察證實中醫特色熨燙療法對膝骨性關節炎患者膝部疼痛、腫脹以及功能改善具有明確的治療效果。本方法操作簡單、安全有效,可推廣範圍大,適用於社區等基層醫療機構。

文字來源:醫藥星期三

圖片來源:網絡

編輯:彭海波 朱德珍 曹琤媛

"中醫熨燙療法治膝蓋痛近九成有效

膝骨性關節炎因其複雜的病理機制,目前尚無法用特定的因果關係原理解釋其發病過程,但在我國傳統醫學理論體系中,早已佔有一席之地,屬中醫“骨痺”的範疇。臨床採用中藥熨燙療法對膝骨性關節炎患者進行治療,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介紹如下。

臨床資料

所選膝骨性關節炎患者共40例,來自門診,其中男9例,女31例;年齡41~81歲。

西醫診斷標準

①近1月內出現膝關節反覆疼痛;②X線片檢查顯示膝關節部位有骨贅形成,同時伴有關節間隙狹窄,軟骨下骨硬化;③關節液檢查顯示符合骨關節炎標準;④年齡大於40歲;⑤晨僵時間小於等於30分鐘;⑥膝關節處有關節摩擦音。

中醫診斷標準

凡肢體關節疼痛,重著,屈伸不利,天氣變化加重,關節刺痛,痛處固定,關節畸形,活動不利,晝輕夜重,遇寒痛增,得熱稍減,舌淡紫,苔白,脈沉或細澀者,診斷為寒凝血瘀型。

治療方法

處方:艾絨100克,制附子、小茴香、菟絲子、川芎、制川烏、制草烏、乾薑、白芷各50克,乳香、沒藥、肉桂各10克。

用法:上方混勻研成粉後裝入紗布袋中,置於微波爐中加熱至40~45℃後,取藥袋於患處熨燙治療,每日1次,每次30分鐘,連續治療4周。

中醫熨燙療法治膝蓋痛近九成有效

治療結果

療效標準

治癒:膝部無腫脹、疼痛,行走、上下樓梯無痛感;顯效:膝部無腫脹,無靜息時疼痛,無夜間痛,行走時無痛感,上下樓梯時偶有疼痛,不影響工作及生活;有效:膝痛時發時止,行走時有輕微疼痛,上下樓梯不便;無效:膝部疼痛、腫脹及活動時疼痛無明顯改善。

治療結果

治癒12例,顯效10例,有效13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87.5%。

中醫熨燙療法治膝蓋痛近九成有效

體會

目前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的方法有多種,但各有優缺點,單純中藥口服治療病情易反覆,中藥薰洗、中藥敷貼或是中藥塗擦治療均取得一定療效。西醫治療上口服非甾體抗炎藥副作用明顯,並且僅有消炎止痛等對症治療作用,不能改善病情。中藥熨燙療法是中醫傳統外治法的重要組成部分,本研究基於中醫“內病外治”的思想,充分發揮民族醫藥特色,方中重用艾絨通經活絡、散寒除溼,溫經止痛,能通十二經氣血,透諸經而除百病。佐以制附子、小茴香、菟絲子、川芎、制川烏、制草烏、乾薑、白芷、乳香、沒藥、肉桂,能溫中補腎、散寒止痛,又能疏肝理氣、祛寒散滯,助君藥直達病灶建功除痺。通過臨床治療觀察證實中醫特色熨燙療法對膝骨性關節炎患者膝部疼痛、腫脹以及功能改善具有明確的治療效果。本方法操作簡單、安全有效,可推廣範圍大,適用於社區等基層醫療機構。

文字來源:醫藥星期三

圖片來源:網絡

編輯:彭海波 朱德珍 曹琤媛

中醫熨燙療法治膝蓋痛近九成有效"中醫熨燙療法治膝蓋痛近九成有效

膝骨性關節炎因其複雜的病理機制,目前尚無法用特定的因果關係原理解釋其發病過程,但在我國傳統醫學理論體系中,早已佔有一席之地,屬中醫“骨痺”的範疇。臨床採用中藥熨燙療法對膝骨性關節炎患者進行治療,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介紹如下。

臨床資料

所選膝骨性關節炎患者共40例,來自門診,其中男9例,女31例;年齡41~81歲。

西醫診斷標準

①近1月內出現膝關節反覆疼痛;②X線片檢查顯示膝關節部位有骨贅形成,同時伴有關節間隙狹窄,軟骨下骨硬化;③關節液檢查顯示符合骨關節炎標準;④年齡大於40歲;⑤晨僵時間小於等於30分鐘;⑥膝關節處有關節摩擦音。

中醫診斷標準

凡肢體關節疼痛,重著,屈伸不利,天氣變化加重,關節刺痛,痛處固定,關節畸形,活動不利,晝輕夜重,遇寒痛增,得熱稍減,舌淡紫,苔白,脈沉或細澀者,診斷為寒凝血瘀型。

治療方法

處方:艾絨100克,制附子、小茴香、菟絲子、川芎、制川烏、制草烏、乾薑、白芷各50克,乳香、沒藥、肉桂各10克。

用法:上方混勻研成粉後裝入紗布袋中,置於微波爐中加熱至40~45℃後,取藥袋於患處熨燙治療,每日1次,每次30分鐘,連續治療4周。

中醫熨燙療法治膝蓋痛近九成有效

治療結果

療效標準

治癒:膝部無腫脹、疼痛,行走、上下樓梯無痛感;顯效:膝部無腫脹,無靜息時疼痛,無夜間痛,行走時無痛感,上下樓梯時偶有疼痛,不影響工作及生活;有效:膝痛時發時止,行走時有輕微疼痛,上下樓梯不便;無效:膝部疼痛、腫脹及活動時疼痛無明顯改善。

治療結果

治癒12例,顯效10例,有效13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87.5%。

中醫熨燙療法治膝蓋痛近九成有效

體會

目前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的方法有多種,但各有優缺點,單純中藥口服治療病情易反覆,中藥薰洗、中藥敷貼或是中藥塗擦治療均取得一定療效。西醫治療上口服非甾體抗炎藥副作用明顯,並且僅有消炎止痛等對症治療作用,不能改善病情。中藥熨燙療法是中醫傳統外治法的重要組成部分,本研究基於中醫“內病外治”的思想,充分發揮民族醫藥特色,方中重用艾絨通經活絡、散寒除溼,溫經止痛,能通十二經氣血,透諸經而除百病。佐以制附子、小茴香、菟絲子、川芎、制川烏、制草烏、乾薑、白芷、乳香、沒藥、肉桂,能溫中補腎、散寒止痛,又能疏肝理氣、祛寒散滯,助君藥直達病灶建功除痺。通過臨床治療觀察證實中醫特色熨燙療法對膝骨性關節炎患者膝部疼痛、腫脹以及功能改善具有明確的治療效果。本方法操作簡單、安全有效,可推廣範圍大,適用於社區等基層醫療機構。

文字來源:醫藥星期三

圖片來源:網絡

編輯:彭海波 朱德珍 曹琤媛

中醫熨燙療法治膝蓋痛近九成有效中醫熨燙療法治膝蓋痛近九成有效

“健康杏林”是《醫藥星期三》報的官方微信公眾平臺。《醫藥星期三》報是全國郵發的,以中醫藥治療為特色的,刊發醫藥保健、健康養生知識為主的專業保健科普報。開設有“中華醫藥””中醫精粹“”民族醫藥“”藥膳食療“等中醫專版。全國郵發代號47-66。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