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說話多了會危害健康,這是為什麼呢?

中醫 養生 百合 睡眠 名醫傳承 名醫傳承 2017-09-02

中醫認為說話多了會危害健康,這是為什麼呢?

“藥王”孫思邈認為“多言則氣乏”,要求人們不要多說話,少說話能使氣得以充養,反之則會使氣耗散。中醫認為,說話太多,會耗氣傷陰,時間長久還會導致氣血兩傷,容易引起疲勞乏力、失眠等問題。

嚴重時睡眠也會受到影響。這是因為說話多,氣血都往上衝,一直處於發散的狀態,不能回收內斂,所以在睡眠時總會讓人做夢,睡不踏實。因此中醫提倡寡言養生。

寡言養生:食不言,寢不語

寡言養生,就是指不能隨意讓氣耗散。這需要從日常生活的點滴做起,比如避免不停地說話。寡言養生並不是不讓說話,恰當的閒聊原本是一種情緒的宣洩,有益於身心健康。

古人養生提供“食不言,寢不語”。因為人在說話時易使腦子產生興奮,使思維變得活躍,從而影響睡眠。所以,人在睡前不宜多講話。

中醫認為說話多了會危害健康,這是為什麼呢?

深呼吸也有養陰功效

除日常生活中不宜多說話外,多做深呼吸也有養陰的功效。做深呼吸,可以調氣息,讓氣下沉,這樣就不會讓氣往外發散。具體方法是:

1. 用鼻吸氣,用口呼氣。

2. 呼吸要深長而緩慢。

3. 一呼一吸掌握在10-15 秒左右。即深吸氣(鼓起肚子)3-5 秒,屏息1秒,然後慢呼氣(回縮肚子)3-5 秒,屏息1 秒。

身體好的人,可延長屏息時間,要儘量放慢加深呼吸節奏;身體不好的人,可以不屏息,但要吸足氣。每天練習1-2 次,練到微熱、微微出汗即可。

小小雞蛋,最宜補陰虛

中醫認為,雞蛋味甘,性平,具有補中益氣、補肺養血、滋陰潤燥的作用,用於調理氣血不足、熱病煩渴等症狀,是扶助正氣的常用食品。

《本草綱目》說雞蛋:“卵白,其氣清,其性微�;卵黃,其氣渾,其性溫;卵則兼黃白則用之,其性平。精不足者,補之以氣,形不足者,補之以血,卵兼理氣血,故能清氣。能補血,能養能陰,潤肌膚。”《本草再新》說:“雞子黃,補中益氣,養腎益陰。”

現代研究發現,雞蛋中的營養非常豐富,每100 克雞蛋含蛋白質12.8 克,主要為卵白蛋白和卵球蛋白,其中含有人體必需的8 種氨基酸,並與人體蛋白的組成極為近似,人體對雞蛋蛋白質的吸收率可高達98% ;此外,蛋黃中還富含卵磷脂、蛋黃素、多種維生素及鈣、磷、鐵、鉀等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

中醫認為說話多了會危害健康,這是為什麼呢?

百合雞蛋湯:滋陰養血,清心安神

材料: 百合20 克,火腿50 克,雞蛋1 個, 蔥末5 克,雞湯750 毫升,鹽1 克。

做法:

1. 百合用清水浸泡一夜,洗淨;火腿切末;雞蛋磕入碗中,打散。

2. 鍋置火上,放入百合、火腿末,加雞湯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煮10分鐘,淋入雞蛋液攪成蛋花,加鹽調味,撒上蔥末即可。

功效: 百合清心安神,雞蛋黃能滋陰養血,二者搭配在一起煮湯,具有增強滋陰養血、清心安神的功效。尤其適合神經衰弱、心悸、失眠、虛煩者食用。

作者介紹:楊力(微信公眾號:壹號專家健康說),中國中醫科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編,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特邀專家,著有代表作《祛溼補虛大病預防》一書,讓你遠離身體裡的溼熱毒邪!

中醫認為說話多了會危害健康,這是為什麼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