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越大,惡性程度越高?錯了!關鍵看......

從4月15日開始為期一週,

是第三十一屆上海市腫瘤防治宣傳週

要科學抗癌,預防先行,

就要好好地認識“腫瘤”。

很多人都以為要治癒腫瘤,最好依靠手術完全切除,但腫瘤越大危險性越高,且越不易切除!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對腫瘤的4大認識誤區

誤區一:腫瘤必須手術切除?

如果是早期的良性腫瘤,比如一部分細胞組織出現了輕微的異常增生,但其性質穩定,無擴散、生長,不影響正常生活等安全情況下,可先觀察。

但當良性腫瘤發展到一定程度,出現了惡化傾向,一般建議手術切除病灶。


腫瘤越大,惡性程度越高?錯了!關鍵看......


如果腫瘤已經到了擴展迅速、甚至全身擴散的晚期階段,手術切除無法有效遏制,又或者病人身體條件差不支持手術,一般會建議保守治療。比如只切除部分病變組織,配合藥物、化療等。

誤區二:體積大就是惡性腫瘤?

只要條件合適,任何腫瘤的體積都會越來越大,但危險性卻不同。比如說惡性黑色素瘤,即使體積不足1cm,也具有強大破壞性,很容易在病變初期就轉移到周圍的淋巴組織或者肺、肝、腦等器官中,致使病情迅速惡化。

所以醫學上並不是以腫瘤體積大小來區分良性還是惡性的,而是以4個標準來判斷的。

4個標準來判斷腫瘤良惡

看是否發生轉移

良性腫瘤一般不會發生轉移,不太會影響正常生活。而惡性腫瘤則十分惡劣,發生病變後有極大可能轉移到別的地方,幾乎無法根治。

看生長速度

良性腫瘤生長緩慢,有時能長達數十年,還可能會自行退化或停止生長。而惡性腫瘤一旦出現就迅速壯大,甚至能在短短數月間就致人死亡。

腫瘤越大,惡性程度越高?錯了!關鍵看......

看是否影響周圍器官

良性腫瘤外部常常包裹一層膜,與正常細胞涇渭分明,互不干擾。但惡性腫瘤沒有這樣的膜,還會不斷浸潤健康細胞,擴散至周圍的組織和器官中產生粘連。

看破壞力

良性腫瘤早期不易被發覺,大多不產生痛感,直到體積膨脹對周圍的血管和神經造成壓迫,才可能出現局部的不適和相應症狀。而惡性腫瘤越到晚期越是痛感強烈,對人體有極大的破壞力,患者容易出現消瘦、貧血、營養不良、組織壞死、器官衰竭等伴隨病症。

誤區三:癌症無法治癒?

醫學上的腫瘤治癒是指,患者在治療結束後的5年內,沒有出現新的腫瘤組織,復發的可能性較低。

用這個標準來衡量的話,大多數腫瘤在早期被發現時都可以治癒,甚至部分癌症也可以得到有效控制。比如早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在91%以上,早期宮頸癌的10年生存率可達94%,早期乳腺癌治癒率達95%以上。

腫瘤越大,惡性程度越高?錯了!關鍵看......

雖然說是治癒,但也並不能完全排出復發的可能性,患者仍需定期複查。

誤區四:斷食能殺死腫瘤?

斷食後,機體營養得不到充足的補充,正常細胞得不到足夠的“糧食”,活性降低,人體免疫力會大幅下降,腫瘤細胞反而生長、繁殖的更快。

真正的治療方法,是用醫學手段截斷腫瘤細胞的營養供給渠道,而不是依靠患者自己減少飲食。

日常6招,科學應對腫瘤

定期體檢

對於女性高發的乳腺癌、宮頸癌,20歲以上就要堅持乳房自檢,最好每年做一次乳房B超檢查。21歲以上的女性或者有性生活3年以上的女性,至少每2年做一次宮頸細胞學或TCT檢查的宮頸篩查。

男性多發的前列腺癌、結直腸癌,建議40歲以上的男士做一次腸鏡檢查,每1-2年定期複查,直腸指診也應列入每年常規體檢項目當中。50歲以上的男性建議進行前列腺特異性抗原檢查(PSA)。

對於有家族遺傳病史的人,更應定期檢查,甚至每隔3-5年做一次專門的腫瘤篩查。


腫瘤越大,惡性程度越高?錯了!關鍵看......


營養均衡

食物種類多樣化,每天吃夠12種,每週25種,可以使機體獲得更為全面的營養,從而提高免疫細胞活性,增強免疫力。

用好“輔助防癌搭檔”

  • 硒元素

硒能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抗重金屬,還可以破壞已經形成的過氧化物,從而抑制腫瘤細胞發展。

國家推薦每天的硒攝入量為60-400微克,可以從蛋類、瘦肉、海產品等食物中獲取一定的硒元素。

  • 維生素E

惡性腫瘤侵犯人體時,維生素E可以阻止有害過氧化物形成,每天食用25g堅果,可以輔助補充維生素E。

  • β胡蘿蔔素

β胡蘿蔔素具有抗氧化性,對惡性腫瘤的預防已被肯定。攝入足量β胡蘿蔔素,有助於降低腫瘤風險,日常可適當多吃胡蘿蔔、芒果、南瓜、柑橘等食物。


腫瘤越大,惡性程度越高?錯了!關鍵看......


遠離危險源頭

香菸為一級致癌物,吸菸人群也是肺癌高危人群;世界衛生組織也將酒精列為了一級致癌物,它和5.5%的新發癌症、5.8%的癌症死亡息息相關。

除此之外,生活中還存在許多可能引發細胞病變的危險源,例如:裝修汙染、強輻射等,都需要我們多加註意。

科學鍛鍊身體

美國佛蒙特大學用20年時間研究了17000多位男性患者後發現,經常運動者比不運動者患肺癌的機率低68%,患直腸癌的機率低38%。

保持樂觀心態

平和的心態勝過良藥。研究表明,焦慮、抑鬱的人容易內分泌紊亂,器官功能失調,腫瘤發病率比一般人高3倍以上。


腫瘤越大,惡性程度越高?錯了!關鍵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