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腫瘤治療決策方法——《老年腫瘤NCCN指南》解讀3

老年腫瘤治療決策方法——《老年腫瘤NCCN指南》解讀3

老年人往往體弱多病,對手術、化療、放療和靶向治療的耐受性差,患癌以後是否治療,如何治療,往往讓人左右為難。

不治療吧,怕失去了延長壽命的機會;治療吧,又怕下不了手術檯,也怕化療以後身體狀況迅速惡化。

世間任何難題,知識給你答案。

今天,咱們就一起學學“美國國家癌症網絡(NCCN)”的套路,使自己的思路更加清晰,做出不讓自己後悔的選擇。

面對老年腫瘤,在做出治療決策之前,第一個要問的問題是:“癌症是否為老人壽命的短板?

假設這個老人沒有癌症,他還能活大約多長時間?在這個時間內,癌症會危及他的生命或帶來明顯痛苦嗎?如果不會,癌症就不需要治療。

對於癌症患者的預期壽命,根據癌症的病理特徵和分期,醫生可以做出相對精確的判斷。

但是,不患癌的情況下一個老人能活多長時間,這個問題就不好回答了。《老年腫瘤NCCN指南》推薦了一些方法,包括“預期壽命計算器”等,但是明顯不適合中國人,美國人和中國人的平均壽命本來就不一樣。不過,醫生會根據年齡、合併症和身體功能情況做出大體判斷。

如果老人的身體挺好,癌症預計會發展的比較快,那麼第一個問題的答案為“是”。接下來,就需要回答第二個問題:“老人是否有決策能力?

一個有決策能力的人必須有如下能力:

•能理解與治療和檢查相關的信息,醫生講的他能聽明白;

•能理解他自己的處境,包括他自己們的基本價值觀和病情,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能捨棄什麼;

•足夠理性;

•傳達前後一致的選擇。

是不是覺得這些能力有些難?也許人在壯年也不一定能夠做到。有人會說了:“到了醫院就交給醫生了,我相信醫生,讓醫生決定吧。”

這種想法萬萬要不得。醫生知道你的病情和身體,但不知道你的經濟情況、社會資源、心理狀況、性格特點和價值觀。

只有你瞭解你自己,也只有你有能力和權力做出最終的治療決策,醫生只能是你的軍師或參謀。

如果沒有病人的有效意見,醫生就會根據“平均人”的情況做出決策,這種決策對於大部分人都不適合。“平均人”是處於中間位置的人,而不是大部分人,絕大部人都不是“平均人”。

確實有人不理解真正的自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也不知道什麼可以捨棄,這會給自己造成巨大的麻煩。認識自己非常重要。

如果第二個問題的答案為“否”,醫生就會從其它方面尋找決策信息,然後再回答第三個問題。有用的決策信息源包括:

•患者授權委託人;

•患者以前寫好的預先囑託;

•患者的生存意志;

••臨床醫療文書;

•倫理委員會或社會工作者的支持。

如果第二個問題的答案為“是”,就可以直接回答第三個問題:“老人的目標和價值觀是否與抗癌治療一致?

所謂的價值觀就是什麼重要,什麼更重要。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價值觀,並無高下之分。

農村來的老伯不願意用5萬元錢換取半年的壽命,他的價值觀認為5萬元錢比半年的壽命更重要;瓊瑤阿姨不願犧牲生存質量來換取壽命的短暫延長,她認為生存質量比多活幾天更重要。他們二位都是根據自己的價值觀做出了符合自己期望的選擇,都沒有錯。

與目標和價值觀相符合的選擇都是對的,治療決策之前必須要評估病人的目標和價值觀。時間、生活質量和金錢,哪個更重要,這就是價值觀。

第三個問題的答案如果為“否”,那就不做抗癌治療了,可以進行積極的緩和治療。

如果答案為“是”,那就要對治療相關的風險因素進行全面評估。

治療風險的評估專業行非常強,在此無法展開敘述。

但需要指出的是,年齡不是外科手術、化療和放療選擇的唯一考慮因素,甚至不是主要的考慮因素,病人的身體功能才是,包括心、肺、腦、腎、肝等重要臟器的功能。器官功能完好,身體體力充沛,即使是八九十歲的老人也能耐受積極的抗癌治療。

另外,一般認為分子靶向藥物的效果好、副作用小,似乎是老年腫瘤患者的希望,但事實往往並非如此。很多靶向藥物伴隨著嚴重的毒副反應,例如乏力、納差、高血壓、蛋白尿、皮疹、心臟毒性和肝損害。

即使是現在的抗癌明星免疫治療也是如此,那些免疫治療藥物對全身的各個組織器官都可能造成損害,包括皮膚、胃腸、肝臟、胰腺、甲狀腺、肺、腎、眼、腦、心、肌肉和骨骼。那些被活化的免疫細胞並沒有能力清晰分辨腫瘤細胞和正常細胞。

最後,總結一下。

1. 老年腫瘤治療決策前要回答三個問題:

••癌症是否為老人壽命的短板?

••老人是否有決策能力?

••老人的目標和價值觀是否與抗癌治療一致?

2. 器官功能和體力比年齡重要。

3. 治療選擇還是要跟著規範走,不要盲目聽信網絡上那些對新藥的過度宣傳。

2019.04.28

建議閱讀:

選擇方法論與晚期癌症

老年腫瘤治療決策方法——《老年腫瘤NCCN指南》解讀3老年腫瘤治療決策方法——《老年腫瘤NCCN指南》解讀3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