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才和科技為驅動 打造蒙東臨空綜合體'

"

本報記者 陳立業

城市經濟發展,離不開交通先行的引領作用。中國民航大學內蒙古飛行學院的成立為我市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注入了新鮮血液,提供了堅實力量。

6月26日,市委書記於立新在內蒙古飛行學院實訓基地召開現場辦公會時指出,我市要抓住機遇,發揮優勢,把發展臨空產業作為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培育新產業新業態的重點產業,繼續加大支持力度。

臨空產業作為新興經濟業態,具有產業關聯度強、項目品質優、對地方貢獻度大的特點。臨空經濟主要依託地方機場的各項設施資源,通過航空物流或臨空製造活動,利用機場的產業聚集效應,促使經濟發展的相關資本、信息、技術、人口等生產要素向機場周邊地區集中,形成以機場為中心、臨空關聯度不同的臨空產業集群。

呼倫貝爾作為全國唯一毗鄰俄蒙的地區,是“一帶一路”建設中蒙俄經濟走廊的重要節點城市,承載著我國向北開放的重任。同時,呼倫貝爾具有空域條件好、區位優勢明顯等發展臨空產業的優越條件。 據瞭解,“十三五”期間,呼倫貝爾將初步形成“4+6”(4個支線機場+6個通用機場)航空網絡佈局,4個支線機場分別是:海拉爾、滿洲里、加格達奇、扎蘭屯;6個通用機場為根河、新右旗、莫旗、阿榮旗、陳旗、滿歸通用機場,通用機場除根河機場為Ⅱ類外,其餘均為Ⅰ類通用。

打造蒙東臨空綜合體,就要激發和運用當地每一個機場的潛力與能力,以點帶面,以面帶全,形成區域大合作格局。實現這樣的目標,需要大量的專業人員提供學術與技術的支持,而中國民航大學內蒙古飛行學院的成立讓蒙東臨空綜合體的成功打造變成可能。

據瞭解,中國民航大學內蒙古飛行學院項目計劃總投資2.27億元,規劃近年內達到年飛行訓練6萬小時,建設成為國內領先的培養飛行人員的民航專業院校。截至目前,該學院已實現飛機起落7100架次,飛行訓練3900小時。學院還將在蒙東地區建設若干個訓練附屬基地,逐步達到年飛行12萬小時、產值8億元的目標;通過依託天津傑普遜國際飛行學院,在保障內蒙古飛行學院運行的基礎上,努力建設覆蓋呼倫貝爾、輻射東北三省,以通用飛行器定檢維修養護為主要內容的產業集聚區,延長延伸產業鏈。積極引進中國民航大學域外培訓教學基地,逐步打造成民航系統重要的培訓基地。

通過學院不斷為各地機場輸送人才,提供成熟可靠的知識與技術,讓地方航空體系建設得更加完善,這對於增強我市對內對外開放的層次和水平,擴大提升呼倫貝爾的創造力、競爭力和吸引力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蒙東臨空綜合體的打造,勢必在我市社會經濟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釋放出巨大能量,為呼倫貝爾未來臨空經濟新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