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文化在遵義 遵義文化在沙灘

中國歷史 清朝 文學 儒家 光明網 2017-06-15

■本報記者 鄭文豐 文/圖

6月12日,貴州省文史館“山骨講堂”2017年第二期開講。講座嘉賓黃萬機先生被稱為“沙灘文化研究第一人”,其在過往四十年裡所成的二千萬餘字,均在闡述“貴州文化在遵義,遵義文化在沙灘”的論點。先生畢生的研究心得,高度濃縮地呈現在當日兩個小時的講座上。

講座現場,82歲高齡的黃萬機先生從“沙灘文化的概念和源流”、“沙灘文化學術研究和文學創作成果的影響”以及“沙灘文化的人文精神”來概述沙灘文化。講座過後,黃老還與現場聽眾互動交流。省文史館領導,部分在築的文史館館員、特聘研究員,貴州豫章書院沙灘文化學者和愛好者計百餘人蔘加講座。

■人物名片

黃萬機先生,貴州遵義人,貴州省文史館館員,當代著名學者,貴州沙灘文化研究專家,專注沙灘文化研究四十餘年,發表各類論文三百餘篇,出版個人學術專著二十餘種。點校整理三百多萬字古籍文獻。

浙大“發現”和“發明”的“沙灘文化”

抗戰期間,華北、華東容不下一張書桌之際,浙江大學西遷遵義湄潭辦學。期間,著名教授李四光提議由浙大史地研究所編著一部《遵義新志》,張其昀教授任主編。參編的學者們留意古播州歷史文化的調查研究,並實地探訪了沙灘。

沙灘是遵義新舟鎮一個方圓不過十里的鄉村。其地瀕烏江支流的安樂江畔,江中有洲,長半里許,因此得名。在沙灘,大家驚奇地發現,自乾嘉至清末民初的一百多年間,沙灘湧現了幾十位學者、詩人、作家,人各有集,各類著作百多部幾百卷。其代表人物鄭珍、莫友芝、黎庶昌,在我國文學史、學術史、外交史上均佔有一席之地,引領一代風騷。

隨後成書的《遵義新志》,把遵義兩千多年的文化發展歷程劃分為九個時期,從夜郎期、牂牁期、播州期、楊保期到新城期,其間第八期為沙灘期。書中寫道:“故沙灘不特為播東名勝,有清中葉曾為一全國知名之文化區”。由此,以黎氏家族為主體,鄭、莫兩家族為羽翼的“沙灘文化”開始為學界所矚目。

“西南兩名儒,俱出牂牁巔”——這是章士釗《訪鄭篇》的兩句詩。他還籲請時主黔政的貴州省主席吳鼎昌前往沙灘探訪,刊印鄭珍全集。陳衍、郁達夫、胡先驌、錢鍾書、劉大傑、郭紹虞等諸名家也都對沙灘文人給予高度評價。二十世紀下半葉,張其昀還在臺灣舉辦過《遵義新志》的國際學術研討會,遵義和沙灘文化之名,更逐漸為國際人士知曉。

直到最近,加拿大溫哥華英屬哥比亞大學教授施吉瑞,潛心研究鄭珍詩歌,寫出40萬字的專著《詩人鄭珍與中國現代性的崛起》。

近幾十年來,研究“沙灘文化”之風蔚然興起,研究論著如雨後春筍。國際性的專題會多次召開,引來國際國內眾多著名專家學者,熱烈交流研究成果。“沙灘文化”不僅跨出山國之門走向全國學壇,而且走向東瀛和歐美。有的學者把“沙灘文化”同“齊魯文化”“巴蜀文化”“吳越文化”“河洛文化”等地域文化相提並論。

黃萬機先生說,沙灘文化廣泛吸取和融匯中國古今文化的精華和外來文化的優長,但它也有地域文化的特色。尤為難得的是,沙灘文化豐碩的文化成果中,有不少處於全國領先地位。如《遵義府志》有“府志中第一”的評語。鄭珍的文學專著如《說文新附考》《說文逸字》,在新編的《辭源》中對某些古字的註釋,註明是參考鄭注的。錢仲聯有“清詩三百年,王氣在夜郎”的讚譽,推尊鄭珍為“清代詩國”第一人;莫友芝的版本目錄學專著,被一些藏書家視為“枕中鴻寶”。傅增湘就憑著莫著目錄專門去尋找珍籍,寫出數十卷的《藏園藏書錄》;黎庶昌在日本刻印《黎氏家集》,收錄黎氏祖孫四代的詩詞古文集凡四十卷。輯印的《古逸叢書》二百卷,蜚聲國內外。所著《西洋雜誌》被譽為十九世紀西洋風俗畫卷……

“抓藏書”與“抓教育”成就“沙灘文化”

黃萬機先生生於遵義,少年時代便曾聽說沙灘先賢的事蹟,並去沙灘黎家做客,初讀《巢經巢詩集》。上世紀七十年代,先生進入貴州省社科院,決心研究沙灘文化。發表的第一篇論文便是《談鄭珍的詩歌創作》。四十餘年過去,先生已被公認為“沙灘文化研究第一人”。

先生將“沙灘文化”的傳承譜系劃分為六代:長期從教、琢育一批英才的黎安理為第一代;人稱“黎氏雙璧”的嘉慶進士黎恂、道光舉人黎愷為第二代;第三代的鄭珍、莫友芝和黎兆勳把沙灘文化推向輝煌;鄭知同、黎庶蕃和黎庶昌為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是沙灘文化的尾聲。

先生說,沙灘文人在學術研究和文學藝術創作方面都創造了大批成果,取得較大成就。 “從歷史的角度看,沙灘黎、鄭、莫三家,各有兩人入《清史稿·列傳》,佔了貴州籍入傳二十七人的五分之一強;《清代七百名人傳》,貴州籍入選者五人,其中鄭、莫、黎三家各一人。《清詩三百首》,鄭珍入選10首,《清詩精華錄》600首,鄭珍22首。與前書10首不重複。《近代文學大系·詩詞集》,莫友芝入選9首,鄭珍45首。《近代詞選》貴州入選4人,除章永康外,有黎兆勳、黎庶蕃、莫友芝。《全清詞鈔》貴州入選17家、沙灘詞人佔6家,其中黎庶蕃入選詞16闋,為黔中之冠。《辭源》中列入詞條的,明代有馬士英,楊文驄,清代有丁寶楨和鄭、莫、黎共四人。有學者統計清代著名學者136家,貴州只有鄭、莫、黎三家。遵義政府組織專家點校《沙灘文化典籍》三種,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其中《鄭珍全集》420萬字,《黎庶昌全集》450萬字,《莫友芝全集》400多萬字。其他文士的著述約300萬字。”黃先生說,這是個奇蹟,也說明“貴州文化在遵義,遵義文化在沙灘”之說不虛。

是什麼成就了沙灘文化的榮光?黃先生歸結為與“抓教育”與“抓藏書”——

“沙灘文化最大的特點是重視教育。幾乎每一位文人都任過塾師或書院山長,儒學訓導,教諭或教授。黎氏家塾從明末到新中國建立之初,歷時三百五十多年,從未間斷。黎、鄭、莫三家都同時注重家庭教育,有教育專著傳世。如黎安裡的《教子錄》,黎愷有《教餘教子錄》,莫與儔《示諸生教》,鄭珍有《母教錄》,莫友芝有《過庭碎錄》等。尤為可貴的是,這裡湧現了兩位女教育家:鄭珍的母親黎三姑和鄭珍之女鄭淑昭。她們雖未正式登上講臺,但在教育子女方面有矩有則,培養優良的家風。鄭母事蹟被採入《清史稿·列女傳》。鄭淑昭教育的三個兒子,考中舉人或進士,都成了詩人、學者兼書畫家。鄭、莫、黎三家的門生眾多,不僅桃李滿黔中,而且遠及江南、巴蜀,教澤綿延至今。”

“沙灘文化的另一特色是重視圖書建設。貴州地處天末,圖書匱乏。號稱藏書最富的貴陽學古書院,也僅有藏書數千卷。黎恂首創鋤經堂藏書樓,有藏書三萬多卷;鄭珍自創巢經巢書室,有藏書四萬多卷;莫友芝在南京所建影山草堂,成為江南著名藏書樓之一,有多種珍善古籍。黎庶昌從日本購回大量書籍,其拙尊園藏書多達十萬餘卷,有多種珍稀版本。這些藏書樓,是沙灘文化發展的根基和黔中文化知識寶庫,為眾多文人學者提供精神滋養,影響深遠。”

接續沙灘文化的人文精神

經年的研究,黃萬機先生從歷代沙灘文人的立身行事中發現了十分可貴的人文精神:遵循儒家之道修身養性,追求完善的人格理想。他概稱為“沙灘文化精神”,並從三方面予以了闡釋:

一是愛國憂民,關懷桑梓的大愛精神。黎氏入黔二世祖黎懷仁立下家訓:“在家不可一日不以禮法師子弟,在朝不可一日不以忠貞告同僚,在鄉黨不可一日不以正直表愚俗,在官不可一日不守清、慎、勤三字,凡百所為,敬恕而已”。黎氏子孫謹守祖訓,凡在外做官的都能盡忠職守,清正廉潔,為民做主。返鄉後都為鄉親做實事,澤及鄉邦。

二是安貧樂道,躬行踐履的君子之風。沙灘文人大都經歷分期生活的磨鍊,從不怨天尤人,堅持以儒家學說進行個人修養。儒家學說也就是孔孟之道,其核心是“仁”。仁者愛人。沙灘文士大都立志做一個有“仁愛德行的君子,躬行實踐,從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做起”。

三是涵納殊方,勇於超越的進取精神。沙灘文士善於廣益多師,不恥下問。鄭珍先拜大舅黎雪樓習宋學,又拜貴州巡撫賀長齡攻宋學,先後拜程恩澤、莫與儔先生治漢學,終於匯漢宋為一家,成果豐碩,遠遠超越幾位師傅。黎庶昌先向鄭子尹學古文作法,後師從曾國藩研習桐城派散文義法,為曾門四大弟子之一。赴西歐後,境界開闊,突破桐城派“雅潔”之風的束縛,創作出清新活潑的多篇文章,這充分彰顯了黎庶昌涵納殊方勇於超越的精神。

“我們今天研究沙灘文化,力求古為今用,正應當大力弘揚沙灘文化的人文精神。”黃先生最後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