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眾所周知,我們中國的英文名字是“China”,同時也是表示“瓷器”的單詞。那你知道是這個詞是怎麼來的呢?

或者說為什麼叫中國“China”?

其實在從古至今的外國人那裡,中國也不止有“China”這一個名字,其他的還有好幾個。

今天我們就瞭解一下,從古到今外國人是怎麼稱呼我們中國的。

"

眾所周知,我們中國的英文名字是“China”,同時也是表示“瓷器”的單詞。那你知道是這個詞是怎麼來的呢?

或者說為什麼叫中國“China”?

其實在從古至今的外國人那裡,中國也不止有“China”這一個名字,其他的還有好幾個。

今天我們就瞭解一下,從古到今外國人是怎麼稱呼我們中國的。

從外國人對中國人的稱謂中,看古代中國有多強大

China

關於“China”的來源。一種說法是:早在東漢明帝時期,我國先人就在昌南鎮(也就是現在的江西景德鎮)建造窯爐,燒製瓷器,經過東漢、三國兩晉的發展,到了唐貞觀年間,當地人根據南方青瓷和北方白瓷的特點創造出青白瓷,憑藉青白瓷的優良品質一時成為天下瓷都。後通過古絲綢之路,昌南瓷不斷傳入歐洲。當時的歐洲人還不會燒製瓷器,昌南瓷傳入之後很快成為歐洲上流社會才可以擁有的奢侈品。就這樣慢慢的歐洲人就以“昌南”的音譯“china”作為瓷器和生產瓷器的“中國”的代稱,久而久之,歐洲人就把昌南的本意忘卻了,只記得它是“瓷器”,也就是“中國”了。

另一種說法是:明成祖時期,鄭和七次下西洋更是打通了中國向西的海上貿易線路,中國瓷器開始大批量的銷往西方世界。這期間波斯商人成為中國和歐洲貿易的紐帶,而波斯商人稱中國的瓷器為“chini”。歐洲人從波斯商人那裡買瓷器的同時也把這個詞語繼承過來,並把“chini”改為“china”。把生產瓷器的中國也稱為了“China”。

其實不用糾結這兩種說法哪種更可信。可以肯定的是:“China”指代中國與自古以來中國高超的陶瓷技藝是有直接聯繫的,它是古代中國對世界的重大貢獻之一。

"

眾所周知,我們中國的英文名字是“China”,同時也是表示“瓷器”的單詞。那你知道是這個詞是怎麼來的呢?

或者說為什麼叫中國“China”?

其實在從古至今的外國人那裡,中國也不止有“China”這一個名字,其他的還有好幾個。

今天我們就瞭解一下,從古到今外國人是怎麼稱呼我們中國的。

從外國人對中國人的稱謂中,看古代中國有多強大

China

關於“China”的來源。一種說法是:早在東漢明帝時期,我國先人就在昌南鎮(也就是現在的江西景德鎮)建造窯爐,燒製瓷器,經過東漢、三國兩晉的發展,到了唐貞觀年間,當地人根據南方青瓷和北方白瓷的特點創造出青白瓷,憑藉青白瓷的優良品質一時成為天下瓷都。後通過古絲綢之路,昌南瓷不斷傳入歐洲。當時的歐洲人還不會燒製瓷器,昌南瓷傳入之後很快成為歐洲上流社會才可以擁有的奢侈品。就這樣慢慢的歐洲人就以“昌南”的音譯“china”作為瓷器和生產瓷器的“中國”的代稱,久而久之,歐洲人就把昌南的本意忘卻了,只記得它是“瓷器”,也就是“中國”了。

另一種說法是:明成祖時期,鄭和七次下西洋更是打通了中國向西的海上貿易線路,中國瓷器開始大批量的銷往西方世界。這期間波斯商人成為中國和歐洲貿易的紐帶,而波斯商人稱中國的瓷器為“chini”。歐洲人從波斯商人那裡買瓷器的同時也把這個詞語繼承過來,並把“chini”改為“china”。把生產瓷器的中國也稱為了“China”。

其實不用糾結這兩種說法哪種更可信。可以肯定的是:“China”指代中國與自古以來中國高超的陶瓷技藝是有直接聯繫的,它是古代中國對世界的重大貢獻之一。

從外國人對中國人的稱謂中,看古代中國有多強大

支那

“支那”是近代日本侵略者對中國的蔑稱。但實際上“支那”起初並沒有貶義的意思,支那是中國在世界上最早的名字,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最早的外國人對中國的稱呼,就是古梵文中的“China”一詞,整個詞在漢譯佛經中很常見,音譯作“至那”“脂那”或者“支那”。

"

眾所周知,我們中國的英文名字是“China”,同時也是表示“瓷器”的單詞。那你知道是這個詞是怎麼來的呢?

或者說為什麼叫中國“China”?

其實在從古至今的外國人那裡,中國也不止有“China”這一個名字,其他的還有好幾個。

今天我們就瞭解一下,從古到今外國人是怎麼稱呼我們中國的。

從外國人對中國人的稱謂中,看古代中國有多強大

China

關於“China”的來源。一種說法是:早在東漢明帝時期,我國先人就在昌南鎮(也就是現在的江西景德鎮)建造窯爐,燒製瓷器,經過東漢、三國兩晉的發展,到了唐貞觀年間,當地人根據南方青瓷和北方白瓷的特點創造出青白瓷,憑藉青白瓷的優良品質一時成為天下瓷都。後通過古絲綢之路,昌南瓷不斷傳入歐洲。當時的歐洲人還不會燒製瓷器,昌南瓷傳入之後很快成為歐洲上流社會才可以擁有的奢侈品。就這樣慢慢的歐洲人就以“昌南”的音譯“china”作為瓷器和生產瓷器的“中國”的代稱,久而久之,歐洲人就把昌南的本意忘卻了,只記得它是“瓷器”,也就是“中國”了。

另一種說法是:明成祖時期,鄭和七次下西洋更是打通了中國向西的海上貿易線路,中國瓷器開始大批量的銷往西方世界。這期間波斯商人成為中國和歐洲貿易的紐帶,而波斯商人稱中國的瓷器為“chini”。歐洲人從波斯商人那裡買瓷器的同時也把這個詞語繼承過來,並把“chini”改為“china”。把生產瓷器的中國也稱為了“China”。

其實不用糾結這兩種說法哪種更可信。可以肯定的是:“China”指代中國與自古以來中國高超的陶瓷技藝是有直接聯繫的,它是古代中國對世界的重大貢獻之一。

從外國人對中國人的稱謂中,看古代中國有多強大

支那

“支那”是近代日本侵略者對中國的蔑稱。但實際上“支那”起初並沒有貶義的意思,支那是中國在世界上最早的名字,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最早的外國人對中國的稱呼,就是古梵文中的“China”一詞,整個詞在漢譯佛經中很常見,音譯作“至那”“脂那”或者“支那”。

從外國人對中國人的稱謂中,看古代中國有多強大

據文獻記載,“支那”是古代“秦”的發音,當時秦國離印度很近,有很密切的經濟文化交流,秦國一統天下之後,國力強盛,威震四方,用以表示中國一詞的“支那”有敬畏,尊敬的意思。唐宋以來日本稱中國“支那”同樣也是帶有敬畏之情的,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甲午中日戰爭,清政府失敗以後,“支那”一詞在日本國內才逐漸變成了貶義。

"

眾所周知,我們中國的英文名字是“China”,同時也是表示“瓷器”的單詞。那你知道是這個詞是怎麼來的呢?

或者說為什麼叫中國“China”?

其實在從古至今的外國人那裡,中國也不止有“China”這一個名字,其他的還有好幾個。

今天我們就瞭解一下,從古到今外國人是怎麼稱呼我們中國的。

從外國人對中國人的稱謂中,看古代中國有多強大

China

關於“China”的來源。一種說法是:早在東漢明帝時期,我國先人就在昌南鎮(也就是現在的江西景德鎮)建造窯爐,燒製瓷器,經過東漢、三國兩晉的發展,到了唐貞觀年間,當地人根據南方青瓷和北方白瓷的特點創造出青白瓷,憑藉青白瓷的優良品質一時成為天下瓷都。後通過古絲綢之路,昌南瓷不斷傳入歐洲。當時的歐洲人還不會燒製瓷器,昌南瓷傳入之後很快成為歐洲上流社會才可以擁有的奢侈品。就這樣慢慢的歐洲人就以“昌南”的音譯“china”作為瓷器和生產瓷器的“中國”的代稱,久而久之,歐洲人就把昌南的本意忘卻了,只記得它是“瓷器”,也就是“中國”了。

另一種說法是:明成祖時期,鄭和七次下西洋更是打通了中國向西的海上貿易線路,中國瓷器開始大批量的銷往西方世界。這期間波斯商人成為中國和歐洲貿易的紐帶,而波斯商人稱中國的瓷器為“chini”。歐洲人從波斯商人那裡買瓷器的同時也把這個詞語繼承過來,並把“chini”改為“china”。把生產瓷器的中國也稱為了“China”。

其實不用糾結這兩種說法哪種更可信。可以肯定的是:“China”指代中國與自古以來中國高超的陶瓷技藝是有直接聯繫的,它是古代中國對世界的重大貢獻之一。

從外國人對中國人的稱謂中,看古代中國有多強大

支那

“支那”是近代日本侵略者對中國的蔑稱。但實際上“支那”起初並沒有貶義的意思,支那是中國在世界上最早的名字,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最早的外國人對中國的稱呼,就是古梵文中的“China”一詞,整個詞在漢譯佛經中很常見,音譯作“至那”“脂那”或者“支那”。

從外國人對中國人的稱謂中,看古代中國有多強大

據文獻記載,“支那”是古代“秦”的發音,當時秦國離印度很近,有很密切的經濟文化交流,秦國一統天下之後,國力強盛,威震四方,用以表示中國一詞的“支那”有敬畏,尊敬的意思。唐宋以來日本稱中國“支那”同樣也是帶有敬畏之情的,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甲午中日戰爭,清政府失敗以後,“支那”一詞在日本國內才逐漸變成了貶義。

從外國人對中國人的稱謂中,看古代中國有多強大

震旦

一些發音不太標準的,加了波斯口音的印度人,還把中國叫做“震旦”,因為他們翻譯“支那”一詞的時候,加入了波斯語中的斯坦口音,也就成了“秦拿斯坦”。

梵文稱中國為“Cinisthana”,在傳入內地的佛經中譯作“震旦”東晉翻譯家帛屍黎密多羅曾指出:此名與支那皆為“秦”字的對音。《易經·說卦》解曰“震,東方也。”震旦,就是指:東方之光。相關的一些古印度佛經傳入中國之後,僧侶們就直接音譯成了“震旦”,含有光明、廣闊、土地廣大的意思。現在除了一些佛學經典以外,中國的這一稱呼在其他地方已經很少見了。

1924年,印度大詩人泰戈爾來中國訪問,梁啟超為他取了一個頗有意思的漢名“竺震旦”,就來源於此。

"

眾所周知,我們中國的英文名字是“China”,同時也是表示“瓷器”的單詞。那你知道是這個詞是怎麼來的呢?

或者說為什麼叫中國“China”?

其實在從古至今的外國人那裡,中國也不止有“China”這一個名字,其他的還有好幾個。

今天我們就瞭解一下,從古到今外國人是怎麼稱呼我們中國的。

從外國人對中國人的稱謂中,看古代中國有多強大

China

關於“China”的來源。一種說法是:早在東漢明帝時期,我國先人就在昌南鎮(也就是現在的江西景德鎮)建造窯爐,燒製瓷器,經過東漢、三國兩晉的發展,到了唐貞觀年間,當地人根據南方青瓷和北方白瓷的特點創造出青白瓷,憑藉青白瓷的優良品質一時成為天下瓷都。後通過古絲綢之路,昌南瓷不斷傳入歐洲。當時的歐洲人還不會燒製瓷器,昌南瓷傳入之後很快成為歐洲上流社會才可以擁有的奢侈品。就這樣慢慢的歐洲人就以“昌南”的音譯“china”作為瓷器和生產瓷器的“中國”的代稱,久而久之,歐洲人就把昌南的本意忘卻了,只記得它是“瓷器”,也就是“中國”了。

另一種說法是:明成祖時期,鄭和七次下西洋更是打通了中國向西的海上貿易線路,中國瓷器開始大批量的銷往西方世界。這期間波斯商人成為中國和歐洲貿易的紐帶,而波斯商人稱中國的瓷器為“chini”。歐洲人從波斯商人那裡買瓷器的同時也把這個詞語繼承過來,並把“chini”改為“china”。把生產瓷器的中國也稱為了“China”。

其實不用糾結這兩種說法哪種更可信。可以肯定的是:“China”指代中國與自古以來中國高超的陶瓷技藝是有直接聯繫的,它是古代中國對世界的重大貢獻之一。

從外國人對中國人的稱謂中,看古代中國有多強大

支那

“支那”是近代日本侵略者對中國的蔑稱。但實際上“支那”起初並沒有貶義的意思,支那是中國在世界上最早的名字,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最早的外國人對中國的稱呼,就是古梵文中的“China”一詞,整個詞在漢譯佛經中很常見,音譯作“至那”“脂那”或者“支那”。

從外國人對中國人的稱謂中,看古代中國有多強大

據文獻記載,“支那”是古代“秦”的發音,當時秦國離印度很近,有很密切的經濟文化交流,秦國一統天下之後,國力強盛,威震四方,用以表示中國一詞的“支那”有敬畏,尊敬的意思。唐宋以來日本稱中國“支那”同樣也是帶有敬畏之情的,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甲午中日戰爭,清政府失敗以後,“支那”一詞在日本國內才逐漸變成了貶義。

從外國人對中國人的稱謂中,看古代中國有多強大

震旦

一些發音不太標準的,加了波斯口音的印度人,還把中國叫做“震旦”,因為他們翻譯“支那”一詞的時候,加入了波斯語中的斯坦口音,也就成了“秦拿斯坦”。

梵文稱中國為“Cinisthana”,在傳入內地的佛經中譯作“震旦”東晉翻譯家帛屍黎密多羅曾指出:此名與支那皆為“秦”字的對音。《易經·說卦》解曰“震,東方也。”震旦,就是指:東方之光。相關的一些古印度佛經傳入中國之後,僧侶們就直接音譯成了“震旦”,含有光明、廣闊、土地廣大的意思。現在除了一些佛學經典以外,中國的這一稱呼在其他地方已經很少見了。

1924年,印度大詩人泰戈爾來中國訪問,梁啟超為他取了一個頗有意思的漢名“竺震旦”,就來源於此。

從外國人對中國人的稱謂中,看古代中國有多強大

契丹

契丹是歷史上我國北方少數民族建立的一個強大王朝,也是中世紀西方對中國的稱呼。

由耶律阿保機建立的“契丹國”(或稱為“遼國”)全盛時期的疆域包括了現在的東北、內蒙和新疆的部分地區,最重要的是囊括了“河西走廊”,國力的強盛使東西方貿易繁榮,對西方世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於是中亞、東歐地區都用“契丹”來指代遙遠的東方王朝。後來,契丹一部分西遷中亞地區,又建立西遼,契丹一名因而從中亞傳到俄羅斯及東歐一帶,於是“契丹”一名擴大而指整個中國。

"

眾所周知,我們中國的英文名字是“China”,同時也是表示“瓷器”的單詞。那你知道是這個詞是怎麼來的呢?

或者說為什麼叫中國“China”?

其實在從古至今的外國人那裡,中國也不止有“China”這一個名字,其他的還有好幾個。

今天我們就瞭解一下,從古到今外國人是怎麼稱呼我們中國的。

從外國人對中國人的稱謂中,看古代中國有多強大

China

關於“China”的來源。一種說法是:早在東漢明帝時期,我國先人就在昌南鎮(也就是現在的江西景德鎮)建造窯爐,燒製瓷器,經過東漢、三國兩晉的發展,到了唐貞觀年間,當地人根據南方青瓷和北方白瓷的特點創造出青白瓷,憑藉青白瓷的優良品質一時成為天下瓷都。後通過古絲綢之路,昌南瓷不斷傳入歐洲。當時的歐洲人還不會燒製瓷器,昌南瓷傳入之後很快成為歐洲上流社會才可以擁有的奢侈品。就這樣慢慢的歐洲人就以“昌南”的音譯“china”作為瓷器和生產瓷器的“中國”的代稱,久而久之,歐洲人就把昌南的本意忘卻了,只記得它是“瓷器”,也就是“中國”了。

另一種說法是:明成祖時期,鄭和七次下西洋更是打通了中國向西的海上貿易線路,中國瓷器開始大批量的銷往西方世界。這期間波斯商人成為中國和歐洲貿易的紐帶,而波斯商人稱中國的瓷器為“chini”。歐洲人從波斯商人那裡買瓷器的同時也把這個詞語繼承過來,並把“chini”改為“china”。把生產瓷器的中國也稱為了“China”。

其實不用糾結這兩種說法哪種更可信。可以肯定的是:“China”指代中國與自古以來中國高超的陶瓷技藝是有直接聯繫的,它是古代中國對世界的重大貢獻之一。

從外國人對中國人的稱謂中,看古代中國有多強大

支那

“支那”是近代日本侵略者對中國的蔑稱。但實際上“支那”起初並沒有貶義的意思,支那是中國在世界上最早的名字,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最早的外國人對中國的稱呼,就是古梵文中的“China”一詞,整個詞在漢譯佛經中很常見,音譯作“至那”“脂那”或者“支那”。

從外國人對中國人的稱謂中,看古代中國有多強大

據文獻記載,“支那”是古代“秦”的發音,當時秦國離印度很近,有很密切的經濟文化交流,秦國一統天下之後,國力強盛,威震四方,用以表示中國一詞的“支那”有敬畏,尊敬的意思。唐宋以來日本稱中國“支那”同樣也是帶有敬畏之情的,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甲午中日戰爭,清政府失敗以後,“支那”一詞在日本國內才逐漸變成了貶義。

從外國人對中國人的稱謂中,看古代中國有多強大

震旦

一些發音不太標準的,加了波斯口音的印度人,還把中國叫做“震旦”,因為他們翻譯“支那”一詞的時候,加入了波斯語中的斯坦口音,也就成了“秦拿斯坦”。

梵文稱中國為“Cinisthana”,在傳入內地的佛經中譯作“震旦”東晉翻譯家帛屍黎密多羅曾指出:此名與支那皆為“秦”字的對音。《易經·說卦》解曰“震,東方也。”震旦,就是指:東方之光。相關的一些古印度佛經傳入中國之後,僧侶們就直接音譯成了“震旦”,含有光明、廣闊、土地廣大的意思。現在除了一些佛學經典以外,中國的這一稱呼在其他地方已經很少見了。

1924年,印度大詩人泰戈爾來中國訪問,梁啟超為他取了一個頗有意思的漢名“竺震旦”,就來源於此。

從外國人對中國人的稱謂中,看古代中國有多強大

契丹

契丹是歷史上我國北方少數民族建立的一個強大王朝,也是中世紀西方對中國的稱呼。

由耶律阿保機建立的“契丹國”(或稱為“遼國”)全盛時期的疆域包括了現在的東北、內蒙和新疆的部分地區,最重要的是囊括了“河西走廊”,國力的強盛使東西方貿易繁榮,對西方世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於是中亞、東歐地區都用“契丹”來指代遙遠的東方王朝。後來,契丹一部分西遷中亞地區,又建立西遼,契丹一名因而從中亞傳到俄羅斯及東歐一帶,於是“契丹”一名擴大而指整個中國。

從外國人對中國人的稱謂中,看古代中國有多強大

直到今天俄語中的“中國”發音也是“契丹”。

"

眾所周知,我們中國的英文名字是“China”,同時也是表示“瓷器”的單詞。那你知道是這個詞是怎麼來的呢?

或者說為什麼叫中國“China”?

其實在從古至今的外國人那裡,中國也不止有“China”這一個名字,其他的還有好幾個。

今天我們就瞭解一下,從古到今外國人是怎麼稱呼我們中國的。

從外國人對中國人的稱謂中,看古代中國有多強大

China

關於“China”的來源。一種說法是:早在東漢明帝時期,我國先人就在昌南鎮(也就是現在的江西景德鎮)建造窯爐,燒製瓷器,經過東漢、三國兩晉的發展,到了唐貞觀年間,當地人根據南方青瓷和北方白瓷的特點創造出青白瓷,憑藉青白瓷的優良品質一時成為天下瓷都。後通過古絲綢之路,昌南瓷不斷傳入歐洲。當時的歐洲人還不會燒製瓷器,昌南瓷傳入之後很快成為歐洲上流社會才可以擁有的奢侈品。就這樣慢慢的歐洲人就以“昌南”的音譯“china”作為瓷器和生產瓷器的“中國”的代稱,久而久之,歐洲人就把昌南的本意忘卻了,只記得它是“瓷器”,也就是“中國”了。

另一種說法是:明成祖時期,鄭和七次下西洋更是打通了中國向西的海上貿易線路,中國瓷器開始大批量的銷往西方世界。這期間波斯商人成為中國和歐洲貿易的紐帶,而波斯商人稱中國的瓷器為“chini”。歐洲人從波斯商人那裡買瓷器的同時也把這個詞語繼承過來,並把“chini”改為“china”。把生產瓷器的中國也稱為了“China”。

其實不用糾結這兩種說法哪種更可信。可以肯定的是:“China”指代中國與自古以來中國高超的陶瓷技藝是有直接聯繫的,它是古代中國對世界的重大貢獻之一。

從外國人對中國人的稱謂中,看古代中國有多強大

支那

“支那”是近代日本侵略者對中國的蔑稱。但實際上“支那”起初並沒有貶義的意思,支那是中國在世界上最早的名字,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最早的外國人對中國的稱呼,就是古梵文中的“China”一詞,整個詞在漢譯佛經中很常見,音譯作“至那”“脂那”或者“支那”。

從外國人對中國人的稱謂中,看古代中國有多強大

據文獻記載,“支那”是古代“秦”的發音,當時秦國離印度很近,有很密切的經濟文化交流,秦國一統天下之後,國力強盛,威震四方,用以表示中國一詞的“支那”有敬畏,尊敬的意思。唐宋以來日本稱中國“支那”同樣也是帶有敬畏之情的,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甲午中日戰爭,清政府失敗以後,“支那”一詞在日本國內才逐漸變成了貶義。

從外國人對中國人的稱謂中,看古代中國有多強大

震旦

一些發音不太標準的,加了波斯口音的印度人,還把中國叫做“震旦”,因為他們翻譯“支那”一詞的時候,加入了波斯語中的斯坦口音,也就成了“秦拿斯坦”。

梵文稱中國為“Cinisthana”,在傳入內地的佛經中譯作“震旦”東晉翻譯家帛屍黎密多羅曾指出:此名與支那皆為“秦”字的對音。《易經·說卦》解曰“震,東方也。”震旦,就是指:東方之光。相關的一些古印度佛經傳入中國之後,僧侶們就直接音譯成了“震旦”,含有光明、廣闊、土地廣大的意思。現在除了一些佛學經典以外,中國的這一稱呼在其他地方已經很少見了。

1924年,印度大詩人泰戈爾來中國訪問,梁啟超為他取了一個頗有意思的漢名“竺震旦”,就來源於此。

從外國人對中國人的稱謂中,看古代中國有多強大

契丹

契丹是歷史上我國北方少數民族建立的一個強大王朝,也是中世紀西方對中國的稱呼。

由耶律阿保機建立的“契丹國”(或稱為“遼國”)全盛時期的疆域包括了現在的東北、內蒙和新疆的部分地區,最重要的是囊括了“河西走廊”,國力的強盛使東西方貿易繁榮,對西方世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於是中亞、東歐地區都用“契丹”來指代遙遠的東方王朝。後來,契丹一部分西遷中亞地區,又建立西遼,契丹一名因而從中亞傳到俄羅斯及東歐一帶,於是“契丹”一名擴大而指整個中國。

從外國人對中國人的稱謂中,看古代中國有多強大

直到今天俄語中的“中國”發音也是“契丹”。

從外國人對中國人的稱謂中,看古代中國有多強大

賽里斯

古希臘和古羅馬稱中國為“賽里斯”就是“絲國”的意思,因為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繅絲的國家,精美的絲織品跟瓷器一樣通過絲綢之路傳到西方之後,很受西方國家的歡迎,於是中國就有了這個美麗的稱呼,只不過這個叫法流傳範圍較小,在後世的史籍中也很少見。

"

眾所周知,我們中國的英文名字是“China”,同時也是表示“瓷器”的單詞。那你知道是這個詞是怎麼來的呢?

或者說為什麼叫中國“China”?

其實在從古至今的外國人那裡,中國也不止有“China”這一個名字,其他的還有好幾個。

今天我們就瞭解一下,從古到今外國人是怎麼稱呼我們中國的。

從外國人對中國人的稱謂中,看古代中國有多強大

China

關於“China”的來源。一種說法是:早在東漢明帝時期,我國先人就在昌南鎮(也就是現在的江西景德鎮)建造窯爐,燒製瓷器,經過東漢、三國兩晉的發展,到了唐貞觀年間,當地人根據南方青瓷和北方白瓷的特點創造出青白瓷,憑藉青白瓷的優良品質一時成為天下瓷都。後通過古絲綢之路,昌南瓷不斷傳入歐洲。當時的歐洲人還不會燒製瓷器,昌南瓷傳入之後很快成為歐洲上流社會才可以擁有的奢侈品。就這樣慢慢的歐洲人就以“昌南”的音譯“china”作為瓷器和生產瓷器的“中國”的代稱,久而久之,歐洲人就把昌南的本意忘卻了,只記得它是“瓷器”,也就是“中國”了。

另一種說法是:明成祖時期,鄭和七次下西洋更是打通了中國向西的海上貿易線路,中國瓷器開始大批量的銷往西方世界。這期間波斯商人成為中國和歐洲貿易的紐帶,而波斯商人稱中國的瓷器為“chini”。歐洲人從波斯商人那裡買瓷器的同時也把這個詞語繼承過來,並把“chini”改為“china”。把生產瓷器的中國也稱為了“China”。

其實不用糾結這兩種說法哪種更可信。可以肯定的是:“China”指代中國與自古以來中國高超的陶瓷技藝是有直接聯繫的,它是古代中國對世界的重大貢獻之一。

從外國人對中國人的稱謂中,看古代中國有多強大

支那

“支那”是近代日本侵略者對中國的蔑稱。但實際上“支那”起初並沒有貶義的意思,支那是中國在世界上最早的名字,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最早的外國人對中國的稱呼,就是古梵文中的“China”一詞,整個詞在漢譯佛經中很常見,音譯作“至那”“脂那”或者“支那”。

從外國人對中國人的稱謂中,看古代中國有多強大

據文獻記載,“支那”是古代“秦”的發音,當時秦國離印度很近,有很密切的經濟文化交流,秦國一統天下之後,國力強盛,威震四方,用以表示中國一詞的“支那”有敬畏,尊敬的意思。唐宋以來日本稱中國“支那”同樣也是帶有敬畏之情的,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甲午中日戰爭,清政府失敗以後,“支那”一詞在日本國內才逐漸變成了貶義。

從外國人對中國人的稱謂中,看古代中國有多強大

震旦

一些發音不太標準的,加了波斯口音的印度人,還把中國叫做“震旦”,因為他們翻譯“支那”一詞的時候,加入了波斯語中的斯坦口音,也就成了“秦拿斯坦”。

梵文稱中國為“Cinisthana”,在傳入內地的佛經中譯作“震旦”東晉翻譯家帛屍黎密多羅曾指出:此名與支那皆為“秦”字的對音。《易經·說卦》解曰“震,東方也。”震旦,就是指:東方之光。相關的一些古印度佛經傳入中國之後,僧侶們就直接音譯成了“震旦”,含有光明、廣闊、土地廣大的意思。現在除了一些佛學經典以外,中國的這一稱呼在其他地方已經很少見了。

1924年,印度大詩人泰戈爾來中國訪問,梁啟超為他取了一個頗有意思的漢名“竺震旦”,就來源於此。

從外國人對中國人的稱謂中,看古代中國有多強大

契丹

契丹是歷史上我國北方少數民族建立的一個強大王朝,也是中世紀西方對中國的稱呼。

由耶律阿保機建立的“契丹國”(或稱為“遼國”)全盛時期的疆域包括了現在的東北、內蒙和新疆的部分地區,最重要的是囊括了“河西走廊”,國力的強盛使東西方貿易繁榮,對西方世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於是中亞、東歐地區都用“契丹”來指代遙遠的東方王朝。後來,契丹一部分西遷中亞地區,又建立西遼,契丹一名因而從中亞傳到俄羅斯及東歐一帶,於是“契丹”一名擴大而指整個中國。

從外國人對中國人的稱謂中,看古代中國有多強大

直到今天俄語中的“中國”發音也是“契丹”。

從外國人對中國人的稱謂中,看古代中國有多強大

賽里斯

古希臘和古羅馬稱中國為“賽里斯”就是“絲國”的意思,因為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繅絲的國家,精美的絲織品跟瓷器一樣通過絲綢之路傳到西方之後,很受西方國家的歡迎,於是中國就有了這個美麗的稱呼,只不過這個叫法流傳範圍較小,在後世的史籍中也很少見。

從外國人對中國人的稱謂中,看古代中國有多強大

唐家子/桃花石

東羅馬帝國、阿拉伯諸國曾經稱中國為“唐家子”或者“桃花石”。但是關於這一說法的來源卻眾說紛紜。一種說法是跟唐朝有關,唐朝國力強盛,威名遠播四方,中國就是“唐家子”了,這跟現在國外的“唐人”、“唐人街”有一定的相通之處;第二種說法是:唐朝的諧音就是“桃花石”所以直接翻譯過來就叫“桃花石”了;還有第三種說法:南北朝時期,北朝鮮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權非常強大,佔據河西走廊後對西方的影響也非常深遠,而“桃花石”就是北魏皇帝“拓跋氏”的音譯,所以就叫做“桃花石”。

由上可知,中國歷史上出現強盛的王朝時,容易給外界留下深刻印象,外國人就會用這個王朝的名稱指代中國。如果中國走向衰弱,本來具有褒義的詞也會被賦予貶義。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