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丁丁,1953年出生於瀋陽,經濟學家,北京大學教授。他的教學與研究領域廣涉經濟學、哲學、政治學、社會學、心理學、腦神經科學等。著作包括《經濟學思想史講義》《行為經濟學講義》《新政治經濟學講義》《行為社會科學的基本問題》等。


張五常在《經濟學解釋》裡提到過三位中國著名的經濟學家:楊小凱、汪丁丁、周其仁。

什麼才是一流的知識?

懷特海(A. N. Whitehead )晚年演講文集Modes of Thought 前三章的標題依順序分別是“重要性”、“表達”、“理解”,並且由這三章構成的第一部分的標題是“創造性衝動”。

在我以往二十年的北京大學課堂上,懷特海這本文集,尤其是它的前五章,始終為認真聽課的學生們提供著最重要的思想指導,以至這些內容被我簡約地概括為這樣兩項命題:

(1)在任何理解之前,先有表達;

(2)在任何表達之前,先有關於重要性的感受,並且進一步簡約為這樣的“三位一體”的短語:理解、表達、重要性。

最後,對這樣相互糾纏的三位一體的“知識過程與人生感悟”而言,“重要性感受”或許是唯一重要的。

我認為,在任何社會裡,這也是使教育具有合理性的唯一根據。在其他文章裡,懷特海說教育就是讓年輕人遇見自己的中年與老年。

這句話讓我想到“斯芬克斯之謎”,藉助於教育,沿時間順序發生的人生各階段在同一空間裡相遇。

什麼才是一流的知識?

懷特海還說教育的目的是掌握“如何運用知識”這一藝術,是“理解”,教育的目的包含了宗教性以及風格。總之,散見於各次演講,懷特海提出了許多基本判斷而不給出論證。在他給出論證的判斷中,給我影響最大的就是上述三位一體的思維方式。

讓時間轉變為空間,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古代中國、古希臘和近代西方都流行這樣的教育。

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出身富貴,早年在巴比倫和埃及做學徒。配第(William Petty)出身很低,憑藉聰明才智及運氣,遊學各國。事實上,霍布斯(Thomas Hobbes)和配第時代(17 世紀)的英國,流行所謂“大漫遊”(grand tour )——根據這一風尚,教育的最後階段就是到歐洲大陸漫遊並與那裡的名人交流學問。

羅素(Bertrand Russell)建議過兩種知識分類:

其一是將全部知識劃分為“科學”(經驗的)、“神學”(超驗的)以及介於科學與神學之間的“哲學”;


其二是將全部經驗依照我與世界的關係劃分為“直接的”(我的經驗)、“間接的”(他人傳達給我的經驗)和“內省的”。

在東方思想傳統裡有類似的知識分類:

其一是可傳授的知識(外證的知識)——最接近這一短語的關鍵詞,我建議讀者檢索“communicable knowledge”(可交流的知識);


其二是不可傳授的知識(內證的知識)——或許,讀者應檢索的關鍵詞是“incommunicable knowledge”。

總之,如笛卡爾(Rene Descartes )所說,知識的唯一目的是“讓心靈在一切方向上充分湧流”。

知識不是人生的目標,它只是幫助人省思而已。未經省思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但一輩子只省思的人大可視為沒有活過。知識幫助省思,儘管知識過程可能很辛苦。

知識是過程而不是靜止的一堆觀念,因此,任何想要一勞永逸例如藉助於背誦“應試教育”提供的標準答案而獲得知識的人註定與知識擦肩而過。

知識幫助人省思是因為在知識過程中的人,逐漸感悟自己的人生從而有了經過省思的生活。所以,知識過程與人生感悟是相互糾纏的共生演化過程。

柏拉圖(Plato)想象的“知識”猶如心性天生就有的“種子”,通過教育或其他方式被喚醒,於是萌芽成為知識。種子是“先天的”,知識是“後天的”,於是蘇格拉底(Socrates)式的教育方式是“助產士”的。

當然可以有決定性事件的衝擊,導致內心那顆種子的“覺悟”或“頓悟”。

美軍士兵羅爾斯(John Rawls)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所羅門群島的生死體驗,讓他感悟到一項只能由他自己而不能由他人去承擔的使命,回到哈佛寫了《正義論》,堪稱“傳世之作”。

什麼才是一流的知識?

這是生命的一般特徵,在生死關頭迸發出的生命力量,往往是最精彩的。

也可沒有任何觀測到的決定性事件,於多年孤獨的沉思中有偉大的感悟或頓悟。我視野之內最精彩的智者克里希那穆提(Jiddu Krishnamurti),是這一類型的似乎無可比擬的典範。

他說過,甚至思想,由於所思所想的都是陳跡,也成為阻礙心性自由的枷鎖。

什麼才是一流的知識?

老子對孔子說過類似的見解:凡可傳授的都不是道而只是道的陳跡。孔子“唯上智與下愚不移”,因為,“上智者”不必教育——心性天然有足夠的重要性感悟能力,而“下智者”無法教育——那顆“種子”也許不存在呢。

什麼才是一流的知識?

蘇格拉底的名言,“未經省思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現在可以有邏輯上更準確的表達:完全沒有重要性感受的人生等於沒有活過。

邏輯上最準確的表達必定是重言式或同義反復,所以維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 )關注同義反復的表達,或剛好相反,邏輯荒謬的表達,或諸如“大音希聲”和“大辯不言”這類表達可能有的隱喻式含義。

借用老子的隱喻式表達,我們也可以說“最高的重要性感受是完全沒有重要性感受”,與“擔水砍柴無非妙道”這樣的表達相類。極而言之,我可以用一句禪語來開篇並且結束這本書:最不值得過的生活最值得過。

考察了許多諸如上述的邏輯荒謬的表達之後,我的結論是,這些表達的用意在於迫使我放棄語言可表達的或佛家稱為“增上慢”的知識,從而轉向內觀或內證(不可傳授的知識)。

所以,知識與感悟不應分離。否則就出現不真的知識或不真的感悟。邏輯的真,借用金嶽霖先生的理解,只是“通”而還不是“真”。金嶽霖在《知識論》裡有兩次關於真與通的討論,然後他說,倘若真與通不能兼得,他寧可求其真。

什麼才是一流的知識?

他所說的真,是“真正感”的真——要求“正”而不能“邪”,並且要求“感”而不能“無感”。金嶽霖在那部作品的開篇就說,知識的最高境界是“真且通”。我常說,“真且通”的知識是生命過程。

文章來源:汪丁丁《思想史基本問題》

什麼才是一流的知識?

內容介紹

學問的開端 最好是這一學問的思想史

著名經濟學家汪丁丁全新力作

從理解、表達、重要性到未來的思想

一場思想史領域的智識盛宴

↓↓↓點擊閱讀原文,獲取好書!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