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繫好“人生第一粒釦子”

政治 農村 時政 河北共產黨員網 河北共產黨員網 2017-09-15

周小琪

人生好比穿衣服,要想穿戴整齊、美觀好看,釦子得扣好,如果第一粒釦子扣錯了,剩餘的扣子都會扣錯,所以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七年知青歲月的艱辛磨練和積極努力,讓習近平同志為今後的人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作為青年幹部,要想為黨和人民作出貢獻,必須用心繫好“人生第一粒釦子”。

要志存高遠,不忘初心。在樑家河插隊勞動時,年僅十五歲的習近平同志就有著強烈的使命感,並樹立起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就是要為老百姓辦實事。返回北京,有了有前途的工作,他反而主動到基層,他說:“這次下去,幹得好,將來成就一番大事業,幹得不好,就在下面給老百姓做些實事,也沒什麼。”樸實的言語中,體現的是他為民服務的初心,作為一名青年黨員,志當存高遠,但是也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時刻提醒自己要甘當螺絲釘、甘為孺子牛,懷著當初的志向,不忘卻人生開端的追求,在困境中恪盡職守,堅持最初的內心。

要艱苦奮鬥,磨練耐心。沒有人的一生是永遠一帆風順的,大部分人都會有艱難困苦的人生歷程。艱難困苦可以成就一個人,也可以毀滅一個人,關鍵看你是選擇繼續奮鬥還是選擇沉湎其中。習近平同志是在困境中崛起的人,他是“年齡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隊時間最長的知青”,如今的我們很難想象那個時代如此艱苦的生活,很多人更是不願意去農村、去社區工作,覺得條件不好,沒有“前途”,就算到了基層,也消極工作,急於離開。青年黨員只有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頂得住壓力,在困難的環境中艱苦奮鬥,克服浮躁心理,磨鍊耐心和定力,才能在今後有所作為。

要熱愛學習,保持恆心。在農村的這七年裡,習近平同志幾乎是有個針縫的時間都要讀書,抓緊一切時間學習。政治、歷史、軍事、文化各種書籍他都廣泛涉獵,如今之所以常常引經據典、信手拈來,就與他平時注重學習、讀書有關。俗話說:“立功欲堅不欲銳,成功在久不在速”。有的人認為讀書學習只是學生時代的事情,工作以後就放棄了學習,我們應該把讀書學習變為生活中的一種習慣,持之以恆,摒棄現用現學的錯誤思想,好學才能上進,只有把功夫下在平時,才能厚積薄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