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視界│準確把握中國製度精神

政治 馬克思主義 中國歷史 法律 遼寧日報 2017-04-29

蘇長和在《學習時報》撰文認為,中國製度體系的發展完善是人類政治文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從學理上對中國製度體系背後道理的闡述還有待努力,為此首先要準確把握中國製度背後包含的一些精神和原理。

新視界│準確把握中國製度精神

公與私。任何好的制度,背後都有一種精神力量在支撐,從而使其常活常青常新。中國製度體系的特點既要放在中國歷史和國情中看,也要放在國際比較視野下看,它和西方制度體系最大的區別在於立制建章背後之精神的不同。簡單講,西方制度立制的精神是“私”,中國製度立制的精神是“公”。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核心思想是“公”,這一點與中國古代社會思想是相通的,也是中國能夠接受馬克思主義的社會政治文化基礎以及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紮根的思想養料。在中國共產黨的話語體系中,“公”是最常用的一個字。另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制度安排的核心和主體也是“公”。正因為“公”代表著中國製度體系的一大精神,我們觀察中國製度,無論是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還是一般制度、具體制度,均可發現其背後偉大的“公”的意蘊。這種兩分法有點絕對,但基本不偏。

合與分。中國製度精神的第二個層面體現在“合”與“分”的關係中。簡單講,“合”的精神貫穿在我們制度體系安排中,就是制度體系建立在“合而治之”基礎上,而不是建立在“分而治之”基礎上。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突出黨領導人民依法治國,中國特色政黨制度強調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把團結擺在首要位置,社會基層治理重視協商,乃至黨政關係中講的是分工而不是分開,等等。進一步說,在“合而治之”的制度體系中,制度設計不是建立在制衡原理上,而是建立在監督、協商原理上。在中國特色政治學理論體系中,監督體系建設理應被放在比制衡更重要的位置。在這個問題上,國際政治學界好將制衡視為制度體系安排的唯一原理,實際上是值得反思的。

內與外。中國製度體系形成了一個較為高效的內外關係合作模式,國內政治與國際關係處於一種合作協商狀態下,避免了多黨制、利益集團政治下容易出現的對國際合作協議輕率否決的現象。換句話說,同中國打交道的確定性和一致性強;反之,同多黨制國家打交道的外交成本高,不確定性更強。中國製度體系在內外關係上的處理辦法,實際上可以為世界政治學界思考國家治理和全球治理關係提供新的借鑑價值。

制度與人。將制度體系的穩定性和人的主觀能動性結合在一起,是理解中國製度精神和原理的關鍵。西方特色的政治學理論雖然重視制度,但有時發展到制度決定論,只見制度不見人。在比較中西政治學理論體系時,我們發現在西方特色政治學教科書中是沒有黨建理論的。而在中國政治學理論體系中,黨建是核心內容之一。這兩套理論體系內容的差異,實際上反映了對制度與人關係的認識不同。一個國家的根本和基本制度奠定以後,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在堅持根本制度的前提下,通過對人的主觀能動性的調動,發揮制度最理想的效果。我國的黨政軍機構中,不少機構都是和人的建設有關;我們的政治學理論體系和學科體系中,黨建佔據重要的位置;在實際政治生活中,政治學習、民主生活會、幹部理論培訓、理想信念教育,其著力點都是制度體系中的人。

制度體系與中國政治學新任務。其實我們講自己的制度體系定型以後,對從事國際政治和中國政治研究的人提出了一個具有前瞻性和歷史性的大課題,也就是在制度體系建設上不存在接軌的問題,關鍵是如何在堅定自己制度文明標準的前提下,將自身制度體系建設的重要成就予以學理化。學界除了致力於完成中國製度體系的標識性概念提煉和理論體系的構建,還要做好中國製度體系知識的國內外普及工作。因為一些西方特色的政治學概念難以解釋中國政治和制度體系,甚至還有很大的誤導性。

新媒體編輯:張藝凡

責任編輯:王眾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