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政治制度的轉型:為隋唐政治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礎'

"

魏晉南北朝,上接秦漢時代,下啟隋唐時代,是一個承上啟下的時代。許多出現於秦漢時代的政治制度都在魏晉南北朝發生了新的變化,這些變化為隋唐時期新的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礎。因此,魏晉南北朝雖然是一個混亂的時代,但也是一個孕育創新的時代。本文就介紹一下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的中央官制、地方官制和選官制度的變化。

一,中央官制的變化:三省制的形成

秦漢時期,中央的官僚制度為“三公制”:丞相掌握行政權,御史大夫掌握監察權;太尉掌握兵權。從漢武帝時期開始,這種制度開始發生了變化。漢武帝重用侍中、尚書令、大將軍等和自己親近的人,形成了一個“內朝”。內朝形成後,三公淪為了外朝,只負責執行命令。這樣的制度變化為尚書、侍中等職位權力上升做好了準備。東漢時期,尚書檯正式成為了國家最高行政機構,尚書的權力達到了頂峰。雖然東漢也有三公的設置,但是“雖置三公,事歸臺閣”,三公也就淪為了虛職。

"

魏晉南北朝,上接秦漢時代,下啟隋唐時代,是一個承上啟下的時代。許多出現於秦漢時代的政治制度都在魏晉南北朝發生了新的變化,這些變化為隋唐時期新的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礎。因此,魏晉南北朝雖然是一個混亂的時代,但也是一個孕育創新的時代。本文就介紹一下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的中央官制、地方官制和選官制度的變化。

一,中央官制的變化:三省制的形成

秦漢時期,中央的官僚制度為“三公制”:丞相掌握行政權,御史大夫掌握監察權;太尉掌握兵權。從漢武帝時期開始,這種制度開始發生了變化。漢武帝重用侍中、尚書令、大將軍等和自己親近的人,形成了一個“內朝”。內朝形成後,三公淪為了外朝,只負責執行命令。這樣的制度變化為尚書、侍中等職位權力上升做好了準備。東漢時期,尚書檯正式成為了國家最高行政機構,尚書的權力達到了頂峰。雖然東漢也有三公的設置,但是“雖置三公,事歸臺閣”,三公也就淪為了虛職。

魏晉南北朝政治制度的轉型:為隋唐政治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礎

內外朝


發展到了曹魏,尚書的權力進一步擴大。如曹操時期,荀彧為尚書令,掌握全國政務,常居中持重。為了限制尚書令的權力,皇帝又開始設立新的內朝機構以應對。曹丕繼位後,又將內侍機構祕書令改為中書令,組建為中書省。從此,國家決策權就掌握在皇帝控制下的中書省,而原本的尚書省也就淪為執行機構。這個過程和漢武帝實行中外朝是如此的相似。不過尚書的權力還未完全減弱,雖然失去了決策權,但是全國的政務也必須要先送到尚書省。

"

魏晉南北朝,上接秦漢時代,下啟隋唐時代,是一個承上啟下的時代。許多出現於秦漢時代的政治制度都在魏晉南北朝發生了新的變化,這些變化為隋唐時期新的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礎。因此,魏晉南北朝雖然是一個混亂的時代,但也是一個孕育創新的時代。本文就介紹一下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的中央官制、地方官制和選官制度的變化。

一,中央官制的變化:三省制的形成

秦漢時期,中央的官僚制度為“三公制”:丞相掌握行政權,御史大夫掌握監察權;太尉掌握兵權。從漢武帝時期開始,這種制度開始發生了變化。漢武帝重用侍中、尚書令、大將軍等和自己親近的人,形成了一個“內朝”。內朝形成後,三公淪為了外朝,只負責執行命令。這樣的制度變化為尚書、侍中等職位權力上升做好了準備。東漢時期,尚書檯正式成為了國家最高行政機構,尚書的權力達到了頂峰。雖然東漢也有三公的設置,但是“雖置三公,事歸臺閣”,三公也就淪為了虛職。

魏晉南北朝政治制度的轉型:為隋唐政治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礎

內外朝


發展到了曹魏,尚書的權力進一步擴大。如曹操時期,荀彧為尚書令,掌握全國政務,常居中持重。為了限制尚書令的權力,皇帝又開始設立新的內朝機構以應對。曹丕繼位後,又將內侍機構祕書令改為中書令,組建為中書省。從此,國家決策權就掌握在皇帝控制下的中書省,而原本的尚書省也就淪為執行機構。這個過程和漢武帝實行中外朝是如此的相似。不過尚書的權力還未完全減弱,雖然失去了決策權,但是全國的政務也必須要先送到尚書省。

魏晉南北朝政治制度的轉型:為隋唐政治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礎


魏晉時期,又出現了一個新的變化,門下省開始出現。門下省源自於侍中,屬於皇帝的祕書機構。皇帝的許多政令都徵詢了侍中的意見。魏晉時期,侍中的地位開始迅速上升。在西晉之前,侍中主要是回答皇帝的疑問,而西晉以來,侍中可以對皇帝“拾遺補闕”,也就是主動糾正皇帝的錯誤。嘉平六年(254年),司馬師改“侍中寺”為“門下省”,成為了正式的中央機構。到了東晉時期,皇帝頒發詔書﹐一定要先通過門下省的審核,從而讓門下省擁有了固定的封駁權。此後的南北朝,也基本沿襲的魏晉的制度,出現了三省並存的局面。

"

魏晉南北朝,上接秦漢時代,下啟隋唐時代,是一個承上啟下的時代。許多出現於秦漢時代的政治制度都在魏晉南北朝發生了新的變化,這些變化為隋唐時期新的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礎。因此,魏晉南北朝雖然是一個混亂的時代,但也是一個孕育創新的時代。本文就介紹一下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的中央官制、地方官制和選官制度的變化。

一,中央官制的變化:三省制的形成

秦漢時期,中央的官僚制度為“三公制”:丞相掌握行政權,御史大夫掌握監察權;太尉掌握兵權。從漢武帝時期開始,這種制度開始發生了變化。漢武帝重用侍中、尚書令、大將軍等和自己親近的人,形成了一個“內朝”。內朝形成後,三公淪為了外朝,只負責執行命令。這樣的制度變化為尚書、侍中等職位權力上升做好了準備。東漢時期,尚書檯正式成為了國家最高行政機構,尚書的權力達到了頂峰。雖然東漢也有三公的設置,但是“雖置三公,事歸臺閣”,三公也就淪為了虛職。

魏晉南北朝政治制度的轉型:為隋唐政治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礎

內外朝


發展到了曹魏,尚書的權力進一步擴大。如曹操時期,荀彧為尚書令,掌握全國政務,常居中持重。為了限制尚書令的權力,皇帝又開始設立新的內朝機構以應對。曹丕繼位後,又將內侍機構祕書令改為中書令,組建為中書省。從此,國家決策權就掌握在皇帝控制下的中書省,而原本的尚書省也就淪為執行機構。這個過程和漢武帝實行中外朝是如此的相似。不過尚書的權力還未完全減弱,雖然失去了決策權,但是全國的政務也必須要先送到尚書省。

魏晉南北朝政治制度的轉型:為隋唐政治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礎


魏晉時期,又出現了一個新的變化,門下省開始出現。門下省源自於侍中,屬於皇帝的祕書機構。皇帝的許多政令都徵詢了侍中的意見。魏晉時期,侍中的地位開始迅速上升。在西晉之前,侍中主要是回答皇帝的疑問,而西晉以來,侍中可以對皇帝“拾遺補闕”,也就是主動糾正皇帝的錯誤。嘉平六年(254年),司馬師改“侍中寺”為“門下省”,成為了正式的中央機構。到了東晉時期,皇帝頒發詔書﹐一定要先通過門下省的審核,從而讓門下省擁有了固定的封駁權。此後的南北朝,也基本沿襲的魏晉的制度,出現了三省並存的局面。

魏晉南北朝政治制度的轉型:為隋唐政治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礎

三省六部制

三省並存局面的出現,為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在這種體制中,中書省擁有決策權、門下省擁有審議權、尚書省負責執行。這樣就是的三省可以相互的牽制,並且減少了政策決策的失敗。甚至連皇帝的命令也要必須經過中書省來起草,經過門下省審核,因此三省六部制實際上對君權有一定的約束作用。宋朝有言“事不出中書,是為亂政”。三省六部的形成也代表了中國古代的中央官制走向了成熟和完善。

二,地方制度的變化:州郡縣制走向衰亡

從春秋戰國以來,郡縣制開始興起。秦朝統一後,在全國推行了郡縣制。西漢建立後,繼承了秦朝的郡縣制。到了東漢,郡縣制發展成為了州郡縣三級機構。郡縣制的設置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但是在東漢演變為州郡縣三級後,州的權力過渡膨脹,造成了東漢末年的地方州牧割據的現象。

"

魏晉南北朝,上接秦漢時代,下啟隋唐時代,是一個承上啟下的時代。許多出現於秦漢時代的政治制度都在魏晉南北朝發生了新的變化,這些變化為隋唐時期新的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礎。因此,魏晉南北朝雖然是一個混亂的時代,但也是一個孕育創新的時代。本文就介紹一下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的中央官制、地方官制和選官制度的變化。

一,中央官制的變化:三省制的形成

秦漢時期,中央的官僚制度為“三公制”:丞相掌握行政權,御史大夫掌握監察權;太尉掌握兵權。從漢武帝時期開始,這種制度開始發生了變化。漢武帝重用侍中、尚書令、大將軍等和自己親近的人,形成了一個“內朝”。內朝形成後,三公淪為了外朝,只負責執行命令。這樣的制度變化為尚書、侍中等職位權力上升做好了準備。東漢時期,尚書檯正式成為了國家最高行政機構,尚書的權力達到了頂峰。雖然東漢也有三公的設置,但是“雖置三公,事歸臺閣”,三公也就淪為了虛職。

魏晉南北朝政治制度的轉型:為隋唐政治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礎

內外朝


發展到了曹魏,尚書的權力進一步擴大。如曹操時期,荀彧為尚書令,掌握全國政務,常居中持重。為了限制尚書令的權力,皇帝又開始設立新的內朝機構以應對。曹丕繼位後,又將內侍機構祕書令改為中書令,組建為中書省。從此,國家決策權就掌握在皇帝控制下的中書省,而原本的尚書省也就淪為執行機構。這個過程和漢武帝實行中外朝是如此的相似。不過尚書的權力還未完全減弱,雖然失去了決策權,但是全國的政務也必須要先送到尚書省。

魏晉南北朝政治制度的轉型:為隋唐政治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礎


魏晉時期,又出現了一個新的變化,門下省開始出現。門下省源自於侍中,屬於皇帝的祕書機構。皇帝的許多政令都徵詢了侍中的意見。魏晉時期,侍中的地位開始迅速上升。在西晉之前,侍中主要是回答皇帝的疑問,而西晉以來,侍中可以對皇帝“拾遺補闕”,也就是主動糾正皇帝的錯誤。嘉平六年(254年),司馬師改“侍中寺”為“門下省”,成為了正式的中央機構。到了東晉時期,皇帝頒發詔書﹐一定要先通過門下省的審核,從而讓門下省擁有了固定的封駁權。此後的南北朝,也基本沿襲的魏晉的制度,出現了三省並存的局面。

魏晉南北朝政治制度的轉型:為隋唐政治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礎

三省六部制

三省並存局面的出現,為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在這種體制中,中書省擁有決策權、門下省擁有審議權、尚書省負責執行。這樣就是的三省可以相互的牽制,並且減少了政策決策的失敗。甚至連皇帝的命令也要必須經過中書省來起草,經過門下省審核,因此三省六部制實際上對君權有一定的約束作用。宋朝有言“事不出中書,是為亂政”。三省六部的形成也代表了中國古代的中央官制走向了成熟和完善。

二,地方制度的變化:州郡縣制走向衰亡

從春秋戰國以來,郡縣制開始興起。秦朝統一後,在全國推行了郡縣制。西漢建立後,繼承了秦朝的郡縣制。到了東漢,郡縣制發展成為了州郡縣三級機構。郡縣制的設置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但是在東漢演變為州郡縣三級後,州的權力過渡膨脹,造成了東漢末年的地方州牧割據的現象。

魏晉南北朝政治制度的轉型:為隋唐政治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礎

東漢十三州

針對以上的情況,從曹魏開始,歷代開始剝奪州的權力,縮小州的管轄範圍。在兩漢時期,全國共有十三個州,到了西晉統一後,增加到了二十一個州。西晉之後,州的設置就迅速增加。東晉時期,北方戰亂,許多士族和流民南遷。東晉政府在其聚居地設置了大量的僑州,僑郡、僑縣,造成地方政治制度混亂。南北朝時期,各政權更是濫設州郡。到了南北朝後期,北方有了221個州、508個郡,南方有了107個州、586 個郡,甚至出現了許多州郡無縣可轄的局面。州的大規模設置,使得州的管轄範圍已經縮小到了比以前的郡還小,因此州郡縣三級行政機構已經走向了盡頭。

"

魏晉南北朝,上接秦漢時代,下啟隋唐時代,是一個承上啟下的時代。許多出現於秦漢時代的政治制度都在魏晉南北朝發生了新的變化,這些變化為隋唐時期新的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礎。因此,魏晉南北朝雖然是一個混亂的時代,但也是一個孕育創新的時代。本文就介紹一下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的中央官制、地方官制和選官制度的變化。

一,中央官制的變化:三省制的形成

秦漢時期,中央的官僚制度為“三公制”:丞相掌握行政權,御史大夫掌握監察權;太尉掌握兵權。從漢武帝時期開始,這種制度開始發生了變化。漢武帝重用侍中、尚書令、大將軍等和自己親近的人,形成了一個“內朝”。內朝形成後,三公淪為了外朝,只負責執行命令。這樣的制度變化為尚書、侍中等職位權力上升做好了準備。東漢時期,尚書檯正式成為了國家最高行政機構,尚書的權力達到了頂峰。雖然東漢也有三公的設置,但是“雖置三公,事歸臺閣”,三公也就淪為了虛職。

魏晉南北朝政治制度的轉型:為隋唐政治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礎

內外朝


發展到了曹魏,尚書的權力進一步擴大。如曹操時期,荀彧為尚書令,掌握全國政務,常居中持重。為了限制尚書令的權力,皇帝又開始設立新的內朝機構以應對。曹丕繼位後,又將內侍機構祕書令改為中書令,組建為中書省。從此,國家決策權就掌握在皇帝控制下的中書省,而原本的尚書省也就淪為執行機構。這個過程和漢武帝實行中外朝是如此的相似。不過尚書的權力還未完全減弱,雖然失去了決策權,但是全國的政務也必須要先送到尚書省。

魏晉南北朝政治制度的轉型:為隋唐政治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礎


魏晉時期,又出現了一個新的變化,門下省開始出現。門下省源自於侍中,屬於皇帝的祕書機構。皇帝的許多政令都徵詢了侍中的意見。魏晉時期,侍中的地位開始迅速上升。在西晉之前,侍中主要是回答皇帝的疑問,而西晉以來,侍中可以對皇帝“拾遺補闕”,也就是主動糾正皇帝的錯誤。嘉平六年(254年),司馬師改“侍中寺”為“門下省”,成為了正式的中央機構。到了東晉時期,皇帝頒發詔書﹐一定要先通過門下省的審核,從而讓門下省擁有了固定的封駁權。此後的南北朝,也基本沿襲的魏晉的制度,出現了三省並存的局面。

魏晉南北朝政治制度的轉型:為隋唐政治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礎

三省六部制

三省並存局面的出現,為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在這種體制中,中書省擁有決策權、門下省擁有審議權、尚書省負責執行。這樣就是的三省可以相互的牽制,並且減少了政策決策的失敗。甚至連皇帝的命令也要必須經過中書省來起草,經過門下省審核,因此三省六部制實際上對君權有一定的約束作用。宋朝有言“事不出中書,是為亂政”。三省六部的形成也代表了中國古代的中央官制走向了成熟和完善。

二,地方制度的變化:州郡縣制走向衰亡

從春秋戰國以來,郡縣制開始興起。秦朝統一後,在全國推行了郡縣制。西漢建立後,繼承了秦朝的郡縣制。到了東漢,郡縣制發展成為了州郡縣三級機構。郡縣制的設置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但是在東漢演變為州郡縣三級後,州的權力過渡膨脹,造成了東漢末年的地方州牧割據的現象。

魏晉南北朝政治制度的轉型:為隋唐政治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礎

東漢十三州

針對以上的情況,從曹魏開始,歷代開始剝奪州的權力,縮小州的管轄範圍。在兩漢時期,全國共有十三個州,到了西晉統一後,增加到了二十一個州。西晉之後,州的設置就迅速增加。東晉時期,北方戰亂,許多士族和流民南遷。東晉政府在其聚居地設置了大量的僑州,僑郡、僑縣,造成地方政治制度混亂。南北朝時期,各政權更是濫設州郡。到了南北朝後期,北方有了221個州、508個郡,南方有了107個州、586 個郡,甚至出現了許多州郡無縣可轄的局面。州的大規模設置,使得州的管轄範圍已經縮小到了比以前的郡還小,因此州郡縣三級行政機構已經走向了盡頭。

魏晉南北朝政治制度的轉型:為隋唐政治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礎

南北朝的部分州

隋朝建立後,廢除了中間郡的設置,直接以州統縣,形成了州縣二級制度。同時,隋文帝還裁撤了大量的州,最後全國州的數量限制在300個。隋文帝的政策,使得現在的州和過去的郡的大小已經差不多了。隋煬帝上臺後,繼續實行隋文帝的政策,使得全國的州僅剩下190個。隋煬帝還改州為郡,以試圖恢復郡縣二級制,不過唐朝又重新確立了州縣二級制。魏晉南北朝地方行政區劃的變化,為唐宋時期的道路制形成做好了鋪墊。

"

魏晉南北朝,上接秦漢時代,下啟隋唐時代,是一個承上啟下的時代。許多出現於秦漢時代的政治制度都在魏晉南北朝發生了新的變化,這些變化為隋唐時期新的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礎。因此,魏晉南北朝雖然是一個混亂的時代,但也是一個孕育創新的時代。本文就介紹一下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的中央官制、地方官制和選官制度的變化。

一,中央官制的變化:三省制的形成

秦漢時期,中央的官僚制度為“三公制”:丞相掌握行政權,御史大夫掌握監察權;太尉掌握兵權。從漢武帝時期開始,這種制度開始發生了變化。漢武帝重用侍中、尚書令、大將軍等和自己親近的人,形成了一個“內朝”。內朝形成後,三公淪為了外朝,只負責執行命令。這樣的制度變化為尚書、侍中等職位權力上升做好了準備。東漢時期,尚書檯正式成為了國家最高行政機構,尚書的權力達到了頂峰。雖然東漢也有三公的設置,但是“雖置三公,事歸臺閣”,三公也就淪為了虛職。

魏晉南北朝政治制度的轉型:為隋唐政治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礎

內外朝


發展到了曹魏,尚書的權力進一步擴大。如曹操時期,荀彧為尚書令,掌握全國政務,常居中持重。為了限制尚書令的權力,皇帝又開始設立新的內朝機構以應對。曹丕繼位後,又將內侍機構祕書令改為中書令,組建為中書省。從此,國家決策權就掌握在皇帝控制下的中書省,而原本的尚書省也就淪為執行機構。這個過程和漢武帝實行中外朝是如此的相似。不過尚書的權力還未完全減弱,雖然失去了決策權,但是全國的政務也必須要先送到尚書省。

魏晉南北朝政治制度的轉型:為隋唐政治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礎


魏晉時期,又出現了一個新的變化,門下省開始出現。門下省源自於侍中,屬於皇帝的祕書機構。皇帝的許多政令都徵詢了侍中的意見。魏晉時期,侍中的地位開始迅速上升。在西晉之前,侍中主要是回答皇帝的疑問,而西晉以來,侍中可以對皇帝“拾遺補闕”,也就是主動糾正皇帝的錯誤。嘉平六年(254年),司馬師改“侍中寺”為“門下省”,成為了正式的中央機構。到了東晉時期,皇帝頒發詔書﹐一定要先通過門下省的審核,從而讓門下省擁有了固定的封駁權。此後的南北朝,也基本沿襲的魏晉的制度,出現了三省並存的局面。

魏晉南北朝政治制度的轉型:為隋唐政治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礎

三省六部制

三省並存局面的出現,為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在這種體制中,中書省擁有決策權、門下省擁有審議權、尚書省負責執行。這樣就是的三省可以相互的牽制,並且減少了政策決策的失敗。甚至連皇帝的命令也要必須經過中書省來起草,經過門下省審核,因此三省六部制實際上對君權有一定的約束作用。宋朝有言“事不出中書,是為亂政”。三省六部的形成也代表了中國古代的中央官制走向了成熟和完善。

二,地方制度的變化:州郡縣制走向衰亡

從春秋戰國以來,郡縣制開始興起。秦朝統一後,在全國推行了郡縣制。西漢建立後,繼承了秦朝的郡縣制。到了東漢,郡縣制發展成為了州郡縣三級機構。郡縣制的設置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但是在東漢演變為州郡縣三級後,州的權力過渡膨脹,造成了東漢末年的地方州牧割據的現象。

魏晉南北朝政治制度的轉型:為隋唐政治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礎

東漢十三州

針對以上的情況,從曹魏開始,歷代開始剝奪州的權力,縮小州的管轄範圍。在兩漢時期,全國共有十三個州,到了西晉統一後,增加到了二十一個州。西晉之後,州的設置就迅速增加。東晉時期,北方戰亂,許多士族和流民南遷。東晉政府在其聚居地設置了大量的僑州,僑郡、僑縣,造成地方政治制度混亂。南北朝時期,各政權更是濫設州郡。到了南北朝後期,北方有了221個州、508個郡,南方有了107個州、586 個郡,甚至出現了許多州郡無縣可轄的局面。州的大規模設置,使得州的管轄範圍已經縮小到了比以前的郡還小,因此州郡縣三級行政機構已經走向了盡頭。

魏晉南北朝政治制度的轉型:為隋唐政治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礎

南北朝的部分州

隋朝建立後,廢除了中間郡的設置,直接以州統縣,形成了州縣二級制度。同時,隋文帝還裁撤了大量的州,最後全國州的數量限制在300個。隋文帝的政策,使得現在的州和過去的郡的大小已經差不多了。隋煬帝上臺後,繼續實行隋文帝的政策,使得全國的州僅剩下190個。隋煬帝還改州為郡,以試圖恢復郡縣二級制,不過唐朝又重新確立了州縣二級制。魏晉南北朝地方行政區劃的變化,為唐宋時期的道路制形成做好了鋪墊。

魏晉南北朝政治制度的轉型:為隋唐政治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礎

隋朝

三,選官制度的變化——九品中正制走向衰落

兩漢時期,實行了察舉制,也就是地方向中央推舉人才。其標準是才能和品德。然而其中的標準卻是難以掌握的,因此後來察舉制被地方豪強宗族壟斷。當時民謠諷刺到“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策良將怯如雞。”顯然,察舉制已經不能選拔出真正的人才。曹魏建立後,試圖將過去的察舉制進行了改造和完善,形成了九品中正制度。

九品中正制的運行模式和察舉制是大同小異的,主要的區別在於九品中正制更加制度化、規範化。如九品中正制中專門設置了中正官來品評人才,劃分人才的品級。當時將人才劃分為了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其主要依據是才能、品德和門第。在選拔的過程中,還要接受相關部門的監督、核查。這項制度在魏晉前期是有利於選拔一些有能力的人才的,然而到了後期,又被士族壟斷。左思在其詩中諷刺:“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

"

魏晉南北朝,上接秦漢時代,下啟隋唐時代,是一個承上啟下的時代。許多出現於秦漢時代的政治制度都在魏晉南北朝發生了新的變化,這些變化為隋唐時期新的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礎。因此,魏晉南北朝雖然是一個混亂的時代,但也是一個孕育創新的時代。本文就介紹一下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的中央官制、地方官制和選官制度的變化。

一,中央官制的變化:三省制的形成

秦漢時期,中央的官僚制度為“三公制”:丞相掌握行政權,御史大夫掌握監察權;太尉掌握兵權。從漢武帝時期開始,這種制度開始發生了變化。漢武帝重用侍中、尚書令、大將軍等和自己親近的人,形成了一個“內朝”。內朝形成後,三公淪為了外朝,只負責執行命令。這樣的制度變化為尚書、侍中等職位權力上升做好了準備。東漢時期,尚書檯正式成為了國家最高行政機構,尚書的權力達到了頂峰。雖然東漢也有三公的設置,但是“雖置三公,事歸臺閣”,三公也就淪為了虛職。

魏晉南北朝政治制度的轉型:為隋唐政治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礎

內外朝


發展到了曹魏,尚書的權力進一步擴大。如曹操時期,荀彧為尚書令,掌握全國政務,常居中持重。為了限制尚書令的權力,皇帝又開始設立新的內朝機構以應對。曹丕繼位後,又將內侍機構祕書令改為中書令,組建為中書省。從此,國家決策權就掌握在皇帝控制下的中書省,而原本的尚書省也就淪為執行機構。這個過程和漢武帝實行中外朝是如此的相似。不過尚書的權力還未完全減弱,雖然失去了決策權,但是全國的政務也必須要先送到尚書省。

魏晉南北朝政治制度的轉型:為隋唐政治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礎


魏晉時期,又出現了一個新的變化,門下省開始出現。門下省源自於侍中,屬於皇帝的祕書機構。皇帝的許多政令都徵詢了侍中的意見。魏晉時期,侍中的地位開始迅速上升。在西晉之前,侍中主要是回答皇帝的疑問,而西晉以來,侍中可以對皇帝“拾遺補闕”,也就是主動糾正皇帝的錯誤。嘉平六年(254年),司馬師改“侍中寺”為“門下省”,成為了正式的中央機構。到了東晉時期,皇帝頒發詔書﹐一定要先通過門下省的審核,從而讓門下省擁有了固定的封駁權。此後的南北朝,也基本沿襲的魏晉的制度,出現了三省並存的局面。

魏晉南北朝政治制度的轉型:為隋唐政治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礎

三省六部制

三省並存局面的出現,為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在這種體制中,中書省擁有決策權、門下省擁有審議權、尚書省負責執行。這樣就是的三省可以相互的牽制,並且減少了政策決策的失敗。甚至連皇帝的命令也要必須經過中書省來起草,經過門下省審核,因此三省六部制實際上對君權有一定的約束作用。宋朝有言“事不出中書,是為亂政”。三省六部的形成也代表了中國古代的中央官制走向了成熟和完善。

二,地方制度的變化:州郡縣制走向衰亡

從春秋戰國以來,郡縣制開始興起。秦朝統一後,在全國推行了郡縣制。西漢建立後,繼承了秦朝的郡縣制。到了東漢,郡縣制發展成為了州郡縣三級機構。郡縣制的設置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但是在東漢演變為州郡縣三級後,州的權力過渡膨脹,造成了東漢末年的地方州牧割據的現象。

魏晉南北朝政治制度的轉型:為隋唐政治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礎

東漢十三州

針對以上的情況,從曹魏開始,歷代開始剝奪州的權力,縮小州的管轄範圍。在兩漢時期,全國共有十三個州,到了西晉統一後,增加到了二十一個州。西晉之後,州的設置就迅速增加。東晉時期,北方戰亂,許多士族和流民南遷。東晉政府在其聚居地設置了大量的僑州,僑郡、僑縣,造成地方政治制度混亂。南北朝時期,各政權更是濫設州郡。到了南北朝後期,北方有了221個州、508個郡,南方有了107個州、586 個郡,甚至出現了許多州郡無縣可轄的局面。州的大規模設置,使得州的管轄範圍已經縮小到了比以前的郡還小,因此州郡縣三級行政機構已經走向了盡頭。

魏晉南北朝政治制度的轉型:為隋唐政治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礎

南北朝的部分州

隋朝建立後,廢除了中間郡的設置,直接以州統縣,形成了州縣二級制度。同時,隋文帝還裁撤了大量的州,最後全國州的數量限制在300個。隋文帝的政策,使得現在的州和過去的郡的大小已經差不多了。隋煬帝上臺後,繼續實行隋文帝的政策,使得全國的州僅剩下190個。隋煬帝還改州為郡,以試圖恢復郡縣二級制,不過唐朝又重新確立了州縣二級制。魏晉南北朝地方行政區劃的變化,為唐宋時期的道路制形成做好了鋪墊。

魏晉南北朝政治制度的轉型:為隋唐政治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礎

隋朝

三,選官制度的變化——九品中正制走向衰落

兩漢時期,實行了察舉制,也就是地方向中央推舉人才。其標準是才能和品德。然而其中的標準卻是難以掌握的,因此後來察舉制被地方豪強宗族壟斷。當時民謠諷刺到“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策良將怯如雞。”顯然,察舉制已經不能選拔出真正的人才。曹魏建立後,試圖將過去的察舉制進行了改造和完善,形成了九品中正制度。

九品中正制的運行模式和察舉制是大同小異的,主要的區別在於九品中正制更加制度化、規範化。如九品中正制中專門設置了中正官來品評人才,劃分人才的品級。當時將人才劃分為了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其主要依據是才能、品德和門第。在選拔的過程中,還要接受相關部門的監督、核查。這項制度在魏晉前期是有利於選拔一些有能力的人才的,然而到了後期,又被士族壟斷。左思在其詩中諷刺:“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

魏晉南北朝政治制度的轉型:為隋唐政治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礎

到了南北朝時期,士族的政治地位開始下降,九品中正制開始走向衰落。南朝的建立者劉裕出生於寒門,登上皇帝之位後也重用寒門。在樑朝時期,發生了侯景之亂,江南的士族被消滅殆盡。 陳寅恪指出:“樑末之亂,為永嘉南渡後的一大結局。南朝士族在經過數百年腐化之後,於樑末被全部消滅。”此後,南朝的士族一蹶不振,劉禹錫的“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也就是暗指士族大姓的衰落。在北方,經歷了河陰之變,王公百官被殺者達2000人,也大大削弱了士族的勢力。

"

魏晉南北朝,上接秦漢時代,下啟隋唐時代,是一個承上啟下的時代。許多出現於秦漢時代的政治制度都在魏晉南北朝發生了新的變化,這些變化為隋唐時期新的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礎。因此,魏晉南北朝雖然是一個混亂的時代,但也是一個孕育創新的時代。本文就介紹一下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的中央官制、地方官制和選官制度的變化。

一,中央官制的變化:三省制的形成

秦漢時期,中央的官僚制度為“三公制”:丞相掌握行政權,御史大夫掌握監察權;太尉掌握兵權。從漢武帝時期開始,這種制度開始發生了變化。漢武帝重用侍中、尚書令、大將軍等和自己親近的人,形成了一個“內朝”。內朝形成後,三公淪為了外朝,只負責執行命令。這樣的制度變化為尚書、侍中等職位權力上升做好了準備。東漢時期,尚書檯正式成為了國家最高行政機構,尚書的權力達到了頂峰。雖然東漢也有三公的設置,但是“雖置三公,事歸臺閣”,三公也就淪為了虛職。

魏晉南北朝政治制度的轉型:為隋唐政治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礎

內外朝


發展到了曹魏,尚書的權力進一步擴大。如曹操時期,荀彧為尚書令,掌握全國政務,常居中持重。為了限制尚書令的權力,皇帝又開始設立新的內朝機構以應對。曹丕繼位後,又將內侍機構祕書令改為中書令,組建為中書省。從此,國家決策權就掌握在皇帝控制下的中書省,而原本的尚書省也就淪為執行機構。這個過程和漢武帝實行中外朝是如此的相似。不過尚書的權力還未完全減弱,雖然失去了決策權,但是全國的政務也必須要先送到尚書省。

魏晉南北朝政治制度的轉型:為隋唐政治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礎


魏晉時期,又出現了一個新的變化,門下省開始出現。門下省源自於侍中,屬於皇帝的祕書機構。皇帝的許多政令都徵詢了侍中的意見。魏晉時期,侍中的地位開始迅速上升。在西晉之前,侍中主要是回答皇帝的疑問,而西晉以來,侍中可以對皇帝“拾遺補闕”,也就是主動糾正皇帝的錯誤。嘉平六年(254年),司馬師改“侍中寺”為“門下省”,成為了正式的中央機構。到了東晉時期,皇帝頒發詔書﹐一定要先通過門下省的審核,從而讓門下省擁有了固定的封駁權。此後的南北朝,也基本沿襲的魏晉的制度,出現了三省並存的局面。

魏晉南北朝政治制度的轉型:為隋唐政治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礎

三省六部制

三省並存局面的出現,為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在這種體制中,中書省擁有決策權、門下省擁有審議權、尚書省負責執行。這樣就是的三省可以相互的牽制,並且減少了政策決策的失敗。甚至連皇帝的命令也要必須經過中書省來起草,經過門下省審核,因此三省六部制實際上對君權有一定的約束作用。宋朝有言“事不出中書,是為亂政”。三省六部的形成也代表了中國古代的中央官制走向了成熟和完善。

二,地方制度的變化:州郡縣制走向衰亡

從春秋戰國以來,郡縣制開始興起。秦朝統一後,在全國推行了郡縣制。西漢建立後,繼承了秦朝的郡縣制。到了東漢,郡縣制發展成為了州郡縣三級機構。郡縣制的設置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但是在東漢演變為州郡縣三級後,州的權力過渡膨脹,造成了東漢末年的地方州牧割據的現象。

魏晉南北朝政治制度的轉型:為隋唐政治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礎

東漢十三州

針對以上的情況,從曹魏開始,歷代開始剝奪州的權力,縮小州的管轄範圍。在兩漢時期,全國共有十三個州,到了西晉統一後,增加到了二十一個州。西晉之後,州的設置就迅速增加。東晉時期,北方戰亂,許多士族和流民南遷。東晉政府在其聚居地設置了大量的僑州,僑郡、僑縣,造成地方政治制度混亂。南北朝時期,各政權更是濫設州郡。到了南北朝後期,北方有了221個州、508個郡,南方有了107個州、586 個郡,甚至出現了許多州郡無縣可轄的局面。州的大規模設置,使得州的管轄範圍已經縮小到了比以前的郡還小,因此州郡縣三級行政機構已經走向了盡頭。

魏晉南北朝政治制度的轉型:為隋唐政治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礎

南北朝的部分州

隋朝建立後,廢除了中間郡的設置,直接以州統縣,形成了州縣二級制度。同時,隋文帝還裁撤了大量的州,最後全國州的數量限制在300個。隋文帝的政策,使得現在的州和過去的郡的大小已經差不多了。隋煬帝上臺後,繼續實行隋文帝的政策,使得全國的州僅剩下190個。隋煬帝還改州為郡,以試圖恢復郡縣二級制,不過唐朝又重新確立了州縣二級制。魏晉南北朝地方行政區劃的變化,為唐宋時期的道路制形成做好了鋪墊。

魏晉南北朝政治制度的轉型:為隋唐政治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礎

隋朝

三,選官制度的變化——九品中正制走向衰落

兩漢時期,實行了察舉制,也就是地方向中央推舉人才。其標準是才能和品德。然而其中的標準卻是難以掌握的,因此後來察舉制被地方豪強宗族壟斷。當時民謠諷刺到“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策良將怯如雞。”顯然,察舉制已經不能選拔出真正的人才。曹魏建立後,試圖將過去的察舉制進行了改造和完善,形成了九品中正制度。

九品中正制的運行模式和察舉制是大同小異的,主要的區別在於九品中正制更加制度化、規範化。如九品中正制中專門設置了中正官來品評人才,劃分人才的品級。當時將人才劃分為了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其主要依據是才能、品德和門第。在選拔的過程中,還要接受相關部門的監督、核查。這項制度在魏晉前期是有利於選拔一些有能力的人才的,然而到了後期,又被士族壟斷。左思在其詩中諷刺:“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

魏晉南北朝政治制度的轉型:為隋唐政治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礎

到了南北朝時期,士族的政治地位開始下降,九品中正制開始走向衰落。南朝的建立者劉裕出生於寒門,登上皇帝之位後也重用寒門。在樑朝時期,發生了侯景之亂,江南的士族被消滅殆盡。 陳寅恪指出:“樑末之亂,為永嘉南渡後的一大結局。南朝士族在經過數百年腐化之後,於樑末被全部消滅。”此後,南朝的士族一蹶不振,劉禹錫的“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也就是暗指士族大姓的衰落。在北方,經歷了河陰之變,王公百官被殺者達2000人,也大大削弱了士族的勢力。

魏晉南北朝政治制度的轉型:為隋唐政治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礎

烏衣巷

士族的衰落,使得原來的九品中正制無法維持下去了。隋文帝統一南北朝後,下令廢除了九品中正制度,實行了考試選官。隋煬帝時期,又開進士科,科舉制度正式形成。在此後的1000多年的時間裡,科舉制一直是中國的主流的選官制度。科舉制的出現又進一步加速了士族的衰落,到了宋朝,士族基本退出了歷史舞臺。

"

魏晉南北朝,上接秦漢時代,下啟隋唐時代,是一個承上啟下的時代。許多出現於秦漢時代的政治制度都在魏晉南北朝發生了新的變化,這些變化為隋唐時期新的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礎。因此,魏晉南北朝雖然是一個混亂的時代,但也是一個孕育創新的時代。本文就介紹一下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的中央官制、地方官制和選官制度的變化。

一,中央官制的變化:三省制的形成

秦漢時期,中央的官僚制度為“三公制”:丞相掌握行政權,御史大夫掌握監察權;太尉掌握兵權。從漢武帝時期開始,這種制度開始發生了變化。漢武帝重用侍中、尚書令、大將軍等和自己親近的人,形成了一個“內朝”。內朝形成後,三公淪為了外朝,只負責執行命令。這樣的制度變化為尚書、侍中等職位權力上升做好了準備。東漢時期,尚書檯正式成為了國家最高行政機構,尚書的權力達到了頂峰。雖然東漢也有三公的設置,但是“雖置三公,事歸臺閣”,三公也就淪為了虛職。

魏晉南北朝政治制度的轉型:為隋唐政治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礎

內外朝


發展到了曹魏,尚書的權力進一步擴大。如曹操時期,荀彧為尚書令,掌握全國政務,常居中持重。為了限制尚書令的權力,皇帝又開始設立新的內朝機構以應對。曹丕繼位後,又將內侍機構祕書令改為中書令,組建為中書省。從此,國家決策權就掌握在皇帝控制下的中書省,而原本的尚書省也就淪為執行機構。這個過程和漢武帝實行中外朝是如此的相似。不過尚書的權力還未完全減弱,雖然失去了決策權,但是全國的政務也必須要先送到尚書省。

魏晉南北朝政治制度的轉型:為隋唐政治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礎


魏晉時期,又出現了一個新的變化,門下省開始出現。門下省源自於侍中,屬於皇帝的祕書機構。皇帝的許多政令都徵詢了侍中的意見。魏晉時期,侍中的地位開始迅速上升。在西晉之前,侍中主要是回答皇帝的疑問,而西晉以來,侍中可以對皇帝“拾遺補闕”,也就是主動糾正皇帝的錯誤。嘉平六年(254年),司馬師改“侍中寺”為“門下省”,成為了正式的中央機構。到了東晉時期,皇帝頒發詔書﹐一定要先通過門下省的審核,從而讓門下省擁有了固定的封駁權。此後的南北朝,也基本沿襲的魏晉的制度,出現了三省並存的局面。

魏晉南北朝政治制度的轉型:為隋唐政治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礎

三省六部制

三省並存局面的出現,為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在這種體制中,中書省擁有決策權、門下省擁有審議權、尚書省負責執行。這樣就是的三省可以相互的牽制,並且減少了政策決策的失敗。甚至連皇帝的命令也要必須經過中書省來起草,經過門下省審核,因此三省六部制實際上對君權有一定的約束作用。宋朝有言“事不出中書,是為亂政”。三省六部的形成也代表了中國古代的中央官制走向了成熟和完善。

二,地方制度的變化:州郡縣制走向衰亡

從春秋戰國以來,郡縣制開始興起。秦朝統一後,在全國推行了郡縣制。西漢建立後,繼承了秦朝的郡縣制。到了東漢,郡縣制發展成為了州郡縣三級機構。郡縣制的設置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但是在東漢演變為州郡縣三級後,州的權力過渡膨脹,造成了東漢末年的地方州牧割據的現象。

魏晉南北朝政治制度的轉型:為隋唐政治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礎

東漢十三州

針對以上的情況,從曹魏開始,歷代開始剝奪州的權力,縮小州的管轄範圍。在兩漢時期,全國共有十三個州,到了西晉統一後,增加到了二十一個州。西晉之後,州的設置就迅速增加。東晉時期,北方戰亂,許多士族和流民南遷。東晉政府在其聚居地設置了大量的僑州,僑郡、僑縣,造成地方政治制度混亂。南北朝時期,各政權更是濫設州郡。到了南北朝後期,北方有了221個州、508個郡,南方有了107個州、586 個郡,甚至出現了許多州郡無縣可轄的局面。州的大規模設置,使得州的管轄範圍已經縮小到了比以前的郡還小,因此州郡縣三級行政機構已經走向了盡頭。

魏晉南北朝政治制度的轉型:為隋唐政治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礎

南北朝的部分州

隋朝建立後,廢除了中間郡的設置,直接以州統縣,形成了州縣二級制度。同時,隋文帝還裁撤了大量的州,最後全國州的數量限制在300個。隋文帝的政策,使得現在的州和過去的郡的大小已經差不多了。隋煬帝上臺後,繼續實行隋文帝的政策,使得全國的州僅剩下190個。隋煬帝還改州為郡,以試圖恢復郡縣二級制,不過唐朝又重新確立了州縣二級制。魏晉南北朝地方行政區劃的變化,為唐宋時期的道路制形成做好了鋪墊。

魏晉南北朝政治制度的轉型:為隋唐政治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礎

隋朝

三,選官制度的變化——九品中正制走向衰落

兩漢時期,實行了察舉制,也就是地方向中央推舉人才。其標準是才能和品德。然而其中的標準卻是難以掌握的,因此後來察舉制被地方豪強宗族壟斷。當時民謠諷刺到“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策良將怯如雞。”顯然,察舉制已經不能選拔出真正的人才。曹魏建立後,試圖將過去的察舉制進行了改造和完善,形成了九品中正制度。

九品中正制的運行模式和察舉制是大同小異的,主要的區別在於九品中正制更加制度化、規範化。如九品中正制中專門設置了中正官來品評人才,劃分人才的品級。當時將人才劃分為了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其主要依據是才能、品德和門第。在選拔的過程中,還要接受相關部門的監督、核查。這項制度在魏晉前期是有利於選拔一些有能力的人才的,然而到了後期,又被士族壟斷。左思在其詩中諷刺:“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

魏晉南北朝政治制度的轉型:為隋唐政治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礎

到了南北朝時期,士族的政治地位開始下降,九品中正制開始走向衰落。南朝的建立者劉裕出生於寒門,登上皇帝之位後也重用寒門。在樑朝時期,發生了侯景之亂,江南的士族被消滅殆盡。 陳寅恪指出:“樑末之亂,為永嘉南渡後的一大結局。南朝士族在經過數百年腐化之後,於樑末被全部消滅。”此後,南朝的士族一蹶不振,劉禹錫的“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也就是暗指士族大姓的衰落。在北方,經歷了河陰之變,王公百官被殺者達2000人,也大大削弱了士族的勢力。

魏晉南北朝政治制度的轉型:為隋唐政治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礎

烏衣巷

士族的衰落,使得原來的九品中正制無法維持下去了。隋文帝統一南北朝後,下令廢除了九品中正制度,實行了考試選官。隋煬帝時期,又開進士科,科舉制度正式形成。在此後的1000多年的時間裡,科舉制一直是中國的主流的選官制度。科舉制的出現又進一步加速了士族的衰落,到了宋朝,士族基本退出了歷史舞臺。

魏晉南北朝政治制度的轉型:為隋唐政治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礎

科舉制


推薦閱讀

秦漢大一統時代的恢弘氣勢:為中國成為世界一等大國奠定了基礎

春秋戰國為什麼會出現百家爭鳴?社會的劇烈變革引發了思想大爆炸

漢代丞相權力的變化:從權傾朝野到淪為虛職,背後是殘酷的鬥爭

漢代刺史職權的變化:從監察官到地方最高長官,為分裂埋下了隱患

唐朝的南選制度:一次重要的銓選改革,加強了對羈縻地區的管理

"

魏晉南北朝,上接秦漢時代,下啟隋唐時代,是一個承上啟下的時代。許多出現於秦漢時代的政治制度都在魏晉南北朝發生了新的變化,這些變化為隋唐時期新的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礎。因此,魏晉南北朝雖然是一個混亂的時代,但也是一個孕育創新的時代。本文就介紹一下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的中央官制、地方官制和選官制度的變化。

一,中央官制的變化:三省制的形成

秦漢時期,中央的官僚制度為“三公制”:丞相掌握行政權,御史大夫掌握監察權;太尉掌握兵權。從漢武帝時期開始,這種制度開始發生了變化。漢武帝重用侍中、尚書令、大將軍等和自己親近的人,形成了一個“內朝”。內朝形成後,三公淪為了外朝,只負責執行命令。這樣的制度變化為尚書、侍中等職位權力上升做好了準備。東漢時期,尚書檯正式成為了國家最高行政機構,尚書的權力達到了頂峰。雖然東漢也有三公的設置,但是“雖置三公,事歸臺閣”,三公也就淪為了虛職。

魏晉南北朝政治制度的轉型:為隋唐政治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礎

內外朝


發展到了曹魏,尚書的權力進一步擴大。如曹操時期,荀彧為尚書令,掌握全國政務,常居中持重。為了限制尚書令的權力,皇帝又開始設立新的內朝機構以應對。曹丕繼位後,又將內侍機構祕書令改為中書令,組建為中書省。從此,國家決策權就掌握在皇帝控制下的中書省,而原本的尚書省也就淪為執行機構。這個過程和漢武帝實行中外朝是如此的相似。不過尚書的權力還未完全減弱,雖然失去了決策權,但是全國的政務也必須要先送到尚書省。

魏晉南北朝政治制度的轉型:為隋唐政治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礎


魏晉時期,又出現了一個新的變化,門下省開始出現。門下省源自於侍中,屬於皇帝的祕書機構。皇帝的許多政令都徵詢了侍中的意見。魏晉時期,侍中的地位開始迅速上升。在西晉之前,侍中主要是回答皇帝的疑問,而西晉以來,侍中可以對皇帝“拾遺補闕”,也就是主動糾正皇帝的錯誤。嘉平六年(254年),司馬師改“侍中寺”為“門下省”,成為了正式的中央機構。到了東晉時期,皇帝頒發詔書﹐一定要先通過門下省的審核,從而讓門下省擁有了固定的封駁權。此後的南北朝,也基本沿襲的魏晉的制度,出現了三省並存的局面。

魏晉南北朝政治制度的轉型:為隋唐政治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礎

三省六部制

三省並存局面的出現,為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在這種體制中,中書省擁有決策權、門下省擁有審議權、尚書省負責執行。這樣就是的三省可以相互的牽制,並且減少了政策決策的失敗。甚至連皇帝的命令也要必須經過中書省來起草,經過門下省審核,因此三省六部制實際上對君權有一定的約束作用。宋朝有言“事不出中書,是為亂政”。三省六部的形成也代表了中國古代的中央官制走向了成熟和完善。

二,地方制度的變化:州郡縣制走向衰亡

從春秋戰國以來,郡縣制開始興起。秦朝統一後,在全國推行了郡縣制。西漢建立後,繼承了秦朝的郡縣制。到了東漢,郡縣制發展成為了州郡縣三級機構。郡縣制的設置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但是在東漢演變為州郡縣三級後,州的權力過渡膨脹,造成了東漢末年的地方州牧割據的現象。

魏晉南北朝政治制度的轉型:為隋唐政治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礎

東漢十三州

針對以上的情況,從曹魏開始,歷代開始剝奪州的權力,縮小州的管轄範圍。在兩漢時期,全國共有十三個州,到了西晉統一後,增加到了二十一個州。西晉之後,州的設置就迅速增加。東晉時期,北方戰亂,許多士族和流民南遷。東晉政府在其聚居地設置了大量的僑州,僑郡、僑縣,造成地方政治制度混亂。南北朝時期,各政權更是濫設州郡。到了南北朝後期,北方有了221個州、508個郡,南方有了107個州、586 個郡,甚至出現了許多州郡無縣可轄的局面。州的大規模設置,使得州的管轄範圍已經縮小到了比以前的郡還小,因此州郡縣三級行政機構已經走向了盡頭。

魏晉南北朝政治制度的轉型:為隋唐政治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礎

南北朝的部分州

隋朝建立後,廢除了中間郡的設置,直接以州統縣,形成了州縣二級制度。同時,隋文帝還裁撤了大量的州,最後全國州的數量限制在300個。隋文帝的政策,使得現在的州和過去的郡的大小已經差不多了。隋煬帝上臺後,繼續實行隋文帝的政策,使得全國的州僅剩下190個。隋煬帝還改州為郡,以試圖恢復郡縣二級制,不過唐朝又重新確立了州縣二級制。魏晉南北朝地方行政區劃的變化,為唐宋時期的道路制形成做好了鋪墊。

魏晉南北朝政治制度的轉型:為隋唐政治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礎

隋朝

三,選官制度的變化——九品中正制走向衰落

兩漢時期,實行了察舉制,也就是地方向中央推舉人才。其標準是才能和品德。然而其中的標準卻是難以掌握的,因此後來察舉制被地方豪強宗族壟斷。當時民謠諷刺到“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策良將怯如雞。”顯然,察舉制已經不能選拔出真正的人才。曹魏建立後,試圖將過去的察舉制進行了改造和完善,形成了九品中正制度。

九品中正制的運行模式和察舉制是大同小異的,主要的區別在於九品中正制更加制度化、規範化。如九品中正制中專門設置了中正官來品評人才,劃分人才的品級。當時將人才劃分為了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其主要依據是才能、品德和門第。在選拔的過程中,還要接受相關部門的監督、核查。這項制度在魏晉前期是有利於選拔一些有能力的人才的,然而到了後期,又被士族壟斷。左思在其詩中諷刺:“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

魏晉南北朝政治制度的轉型:為隋唐政治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礎

到了南北朝時期,士族的政治地位開始下降,九品中正制開始走向衰落。南朝的建立者劉裕出生於寒門,登上皇帝之位後也重用寒門。在樑朝時期,發生了侯景之亂,江南的士族被消滅殆盡。 陳寅恪指出:“樑末之亂,為永嘉南渡後的一大結局。南朝士族在經過數百年腐化之後,於樑末被全部消滅。”此後,南朝的士族一蹶不振,劉禹錫的“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也就是暗指士族大姓的衰落。在北方,經歷了河陰之變,王公百官被殺者達2000人,也大大削弱了士族的勢力。

魏晉南北朝政治制度的轉型:為隋唐政治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礎

烏衣巷

士族的衰落,使得原來的九品中正制無法維持下去了。隋文帝統一南北朝後,下令廢除了九品中正制度,實行了考試選官。隋煬帝時期,又開進士科,科舉制度正式形成。在此後的1000多年的時間裡,科舉制一直是中國的主流的選官制度。科舉制的出現又進一步加速了士族的衰落,到了宋朝,士族基本退出了歷史舞臺。

魏晉南北朝政治制度的轉型:為隋唐政治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礎

科舉制


推薦閱讀

秦漢大一統時代的恢弘氣勢:為中國成為世界一等大國奠定了基礎

春秋戰國為什麼會出現百家爭鳴?社會的劇烈變革引發了思想大爆炸

漢代丞相權力的變化:從權傾朝野到淪為虛職,背後是殘酷的鬥爭

漢代刺史職權的變化:從監察官到地方最高長官,為分裂埋下了隱患

唐朝的南選制度:一次重要的銓選改革,加強了對羈縻地區的管理

魏晉南北朝政治制度的轉型:為隋唐政治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礎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