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讓創業之花在祁連山下燦爛綻放

作者:李文俊 周泳年 葉偉

“不望祁連山頂雪,錯把張掖當江南”。作為古代絲綢之路上的重鎮,張掖自古就有“塞上江南”和“金張掖”之美譽。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時代,張掖緊緊抓住機遇,以入圍全國首批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城市示範行列為契機,讓創業之花在祁連山下燦爛綻放。

近年來,張掖市堅持就業優先的基本方向,突出改革創新根本動力,以最優惠的政策、最優質的服務、最優良的環境,使全社會創業創新成本最低、風險最小、成功機率最大,逐步形成了創業創新的獨特競爭優勢,走出了一條欠發達地區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創業創新之路。

一組亮麗的數據有力地說明張掖助力小微雙創後取得的成績。在優惠政策和寬鬆營商環境的支撐下,“雙創示範”工作期間,張掖市創業創新各項指標迅猛增長,2018年,張掖市小微企業達到26432戶,完成業營業收入458.1億元,累計就業13.96萬人;技術合同成交額21.22億元,擁有授權專利2836件。

張掖:讓創業之花在祁連山下燦爛綻放

出臺一攬子政策

全面釋放雙創活力

在張掖市郊的戈壁灘上,一座佔地1500畝的智能終端產業科技城已現雛形。

“選擇地處西北的張掖,主要看中這裡成本低。”偉博公司總經理周世慧說,在這裡不僅解決了招工難題,廠房建設成本也遠遠低。

目前,在張掖智能終端產業科技城,像偉博一樣從事智能終端產品製造的企業,已有3家正式落地並投產。此外,張掖市已累計與20多家智能終端企業簽約,一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智能終端產業集群正在張掖加速集聚。

諸如智能終端產業科技城這樣的企業項目落戶張掖,都離不開張掖出臺優惠政策,幫助企業降低創業成本。

一直以來,小微企業往往面臨著無場地、無經驗、無市場、無資金、無支撐的發展困局,這就需要政策託底。

為吸引小微企業來此創新創業,近年來,張掖市制定支持雙創發展一攬子政策,構建並完善“19+1”政策體系,以最優惠的政策切實解決創業者面臨的瓶頸問題,降低創業風險和成本,催生出雙創發展澎湃動力,保駕護航小微企業發展。

張掖:讓創業之花在祁連山下燦爛綻放

張掖市制定出臺了《張掖市小微企業雙創示範基地建設扶持辦法》《張掖市關於小微企業創業創新若干扶持辦法》,明確對企業和雙創示範基地的19條政策措施(黃金19條),涵蓋工作場地、科技金融、專業服務等方面,有針對性地加強引導,激發雙創活力。對初創型小微企業實行“五免一補”(免規費、免房租、免稅、免息、免擔保費,補貼培訓費),對成長型小微企業實行“五獎兩補”(創新獎勵、入規獎勵、融資獎勵、質量獎勵、創匯獎勵,改造升級補助、貸款利息補助),對創業創新基地實行“兩補四獎”(改造費用補貼、租金補貼,業績獎勵、晉級獎勵、融資獎勵、服務平臺獎勵)。

同時,配套出臺小微企業專項資金、助創貸等6項管理辦法和支持個轉企小升規、科學技術獎勵等10項政策措施,為推動“雙創示範”提供強勁政策引擎。“雙創示範”工作開展以來,張掖對符合優惠政策獎勵條件的基地、企業及其項目獎勵補助和改造升級補助累計達7580.4萬元。

張掖:讓創業之花在祁連山下燦爛綻放

搭窩築巢

構建完善雙創生態體系

如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湧動祁連山下,越來越多的企業在這裡創新創業,而創新創業離不開孵化平臺、雙創載體的搭建。

作為張掖市的核心基地,張掖市小微企業創富中心充當著優化服務和政策落實的排頭兵,為企業免費提供辦公場地,並且邀請知名專家、企業家交流、傳授創業經驗和知識,幫助企業發展。現在,創富中心共有入駐企業近百家,有600多人在此創業、就業,入駐企業中規模最大的50人,最小的僅有3人,創富中心已經成為張掖市創業發展的一張名片。

在張掖,像張掖市小微企業創富中心這樣的雙創平臺載體還有很多,它們共同支撐了張掖小微雙創事業的發展。

近年來,張掖市確立“佈局合理、錯位互補、集約高效、特色鮮明”總體思路,採取政府推動、企業參與、社會支持的辦法,搭建“32+X”創業孵化大載體,構建多層次的創新創業平臺載體,聚集創新資源和要素,引導和鼓勵政策、資金、服務、技術、營銷推廣等各類創新資源,構建完善的創新創業生態圈。

據介紹,“32+X”示範基地,即由政府主導建立的小微企業創富中心、張掖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示範基地等32個創業創新載體,形成載體建設的主幹支撐。“X”就是通過政策和資金引導,激發企業、社會組織和創業者生存與發展的內生動力,興建的一大批包括創客空間、創業咖啡、創新工廠等在內的各類創業創新載體。

張掖:讓創業之花在祁連山下燦爛綻放

同時,張掖市採取新建、改建、補建、共建四種方式推動各類創業創新載體建設,整合聚集創新資源,提升創業孵化服務能力,進一步激發創業創新潛力、釋放創業創新活力,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提供新動能。新建就是運用雙創支持資金集中建成了張掖創意文化產業創業園等6個示範基地,鼓勵社會資本投入建成了沃谷創業孵化園、智創七一文化產業創意園等11個創業基地;改建就是對既有設施進行盤活利用和改造提升,使其具備吸引小微企業及創業者入園創業的條件,實現了創業創新載體低成本、快速度建設;補建就是注重發揮優惠政策引導作用,採取改造費用補助、租金運營費用補貼、晉級獎勵等形式,吸引社會資本投入新建各類載體,為創業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的創業創新空間;共建就是採取“政府引導、多元投入、市場推動、專業運營”的方式,引進專業機構共同建設。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張掖市共建成各類創業創新載體61個,面積達980.68萬平方米,累計入孵企業6406戶。

種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

張掖市把人才工作作為發展之要、強市之基、競爭之本,大力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優化創業環境引“鳳”歸巢,出臺了《關於加快推進人才創新發展的意見》《關於加強企業家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等辦法措施,全面實施千名隴商張商回鄉考察計劃、實施千名幹部企業家創業者學習培訓計劃、實施千名大學生團隊來張掖市創業計劃、實施千名專家服務“雙創示範”計劃4個“千人計劃”,先後選拔省領軍後備人才、市管拔尖人才、青年精英人才、“金張掖能工巧匠”等各類優秀人才1100多名,充分激發各類人才創業創新活力,使張掖日漸成為支撐人才謀事創業的沃土,源源不斷為創新創業注入新活力。

此外,張掖圍繞創業創新工作,通過舉辦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建設與政策創新經驗交流會等活動,營造崇尚創業、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良好氛圍,將推動雙創與厚植雙創文化結合,內聚人心,外塑形象,引領張掖市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持續繁榮。

張掖:讓創業之花在祁連山下燦爛綻放

提升公共服務供給

營造一流營商好環境

優化營商環境就是提升核心競爭力。

近年來,張掖市按照政府引導和市場主體“雙輪驅動”的思路,整合優質資源、搭建服務平臺,建立起2個“1+3”公共服務體系,不斷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服務環境,提升公共服務平臺服務水平,以政府放權讓利的“減法”、強化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加法”,換取市場配置的“乘法”,用優質服務清除創業者雙創路上的荊棘,呵護創客和小微企業茁壯成長。

據瞭解,2個“1+3”公共服務體系,即運用互聯網技術,建立“互聯網+政府服務、企業服務、社會服務”的服務體系,建設張掖“智慧城市”平臺,將政府、企業、社會三方面服務融合起來,提高服務效能;建立“創業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基礎教育”的人才服務體系,將創業教育滲透至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基礎教育之中,著力增強全民和全社會的創業意識,營造濃厚的創業氛圍。

同時,張掖市充分貫徹落實中央和甘肅省小微企業稅收減免政策,進一步簡化優化小微企業減免稅流程,為小微企業提供更方便、更快捷、更高效的涉稅服務。全面推行收費清單制度,加強涉企收費管理,嚴格執行統一的涉企收費清單,嚴控收費項目和數量,清單外的收費一律取消,讓企業輕裝上陣。“雙創示範”工作開展以來,張掖市小微企業實現減稅降費達12.14億元,其中2018年減稅降費3.2億元。

張掖:讓創業之花在祁連山下燦爛綻放

值得一提的是,小微企業創新創業離不開金融服務支撐。但一直以來,小微企業發展面臨著“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等問題。張掖如何創新金融服務,支持好、服務好小微企業發展?

張掖市採取政府注資、銀行配資、信用擔保的方式,推出“助創貸”“助保貸”“互助貸”三大信貸產品,為501戶企業發放貸款12.79億元;設立創業創新扶持基金和旅遊產業發展基金,為198戶企業投放資金3.94億元;整合市縣人社部門再就業專項基金,設立創業就業貼息貸款擔保基金,為10412名創業者、82戶企業發放貸款8.51億元;設立企業應急週轉金,為382戶企業融資15.86億元。

同時,張掖市縣區均建立了符合本地實際的企業轉貸應急機制,申請流程不斷簡化,業務辦理時間不斷縮短,充分發揮了財政資金的槓桿作用,切實降低了企業融資成本,有效支持了實體經濟發展。張掖市縣區財政共籌集企業應急週轉資金2.15億元,累計辦理企業應急週轉金業務237筆,幫助企業完成轉貸金額11.47億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業銀行貸款風險,緩解和避免了企業現金流的壓力,為助推企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和銀行減少不良貸款率起到了積極作用。

此外,張掖市在甘肅省率先出臺《關於培育多層次資本市場支持企業擴大直接融資的意見》,鼓勵企業通過股份改制、境內外上市、“新三板”掛牌等方式在資本市場直接融資。2戶企業在“新三板”掛牌,322戶企業在甘肅股權交易中心掛牌,先後有6家企業累計實現直接融資4.48億元。通過政府性投融資政策支持,形成了創新資源和創新活力紛湧流入的“窪地”效應,為打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動局面提供了有力支撐。

張掖:讓創業之花在祁連山下燦爛綻放

以創促優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推動小微雙創的最終目的,是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增強區域經濟發展新動能。

近年來,張掖市著力鞏固和提升工作成果,在“創”字的基礎上,堅持以擴大就業為目標,以小微企業創新城市示範為載體,以項目建設為引領,以建設優良的生態環境、營造優質的公共服務為抓手,大力調整優化經濟結構,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不斷增強區域發展的活力動力,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著力推動農業轉型升級。張掖市堅持以打造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基地為目標,以戈壁農業為引領,以“三元雙向”循環為基本模式,著力加快農業轉型升級步伐。目前,張掖市擁有綠色有機生產基地、標準化農產品基地分別達到21萬畝、317萬畝;開工建設10個戈壁農業示範園,發展戈壁農業1.9萬畝,實現增加值22.1億元,同比增長6%;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分別達到6823家、2795家、242家,建立了面向中亞國家出口基地,打通了向港澳和東南亞地區出口高端農產品的通道。現在,張掖農業正在推進從資源依賴型農業向資源循環型、從數量擴張型向品牌質量型、從分散經營型向集約經營型、從農產品出口型向農業整體走出去的巨大轉變。

張掖:讓創業之花在祁連山下燦爛綻放

——促進生態工業提質增效。張掖市堅持以“兩新一特”為產業體系,以“2+4”園區為基本載體,以重大項目建設為根本動力,著力推動工業經濟加快發展。目前,張掖市新能源發電裝機97萬千瓦,其中光伏發電裝機87萬千瓦、風電裝機10萬千瓦;新材料產業建成60萬噸鎢採選項目、形成年產3200噸鎢精粉的產能,建成投資5億元的甘肅瑞豐鋼結構公司年加工5萬噸鋼結構等一批重大項目。同時,張掖市規模以上企業達到231戶,近五年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0%;投資169億元的花草灘煤炭循環利用一期、4.6億元的三元乳業生鮮乳加工等項目建成投用,投資38億元的新恆基60萬噸農作物秸稈循環轉化利用、7.5億元的晉昌源20萬噸焦油加氫處理等項目正在抓緊建設。現在,張掖工業已經逐步擺脫對自然資源的過度依賴而轉向資源的再造和再生。

——促進旅遊產業提擋升級。張掖市堅持以打造國際化旅遊目的地為目標,以推進全域旅遊和融合發展為根本動力,以延鏈補鏈產業項目建設為發力重點,著力做大做強旅遊業。目前,張掖市旅遊綜合收入達到210.7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2.3%和33.9%,提前兩年實現預期目標,旅遊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率和對外影響力不斷提升。現在,張掖旅遊正在實現旅遊過境地向旅遊目的地、觀光型向體驗型的轉變,正在從投資拉動消費為主向消費帶動投資為主、政府主導向市場主體的轉型,已經成為張掖市名副其實的支柱產業。

張掖市繼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真抓實幹、頑強拼搏,著力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促進創新、培育新動能,打造雙創升級版,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獻禮,為加快建設幸福美好金張掖努力奮鬥。

張掖:讓創業之花在祁連山下燦爛綻放

張掖:讓創業之花在祁連山下燦爛綻放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