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什麼”比“怎麼教”更重要

語文 文學 孔乙己 讀書 教育 語文道 2018-12-04

——淺談語文課“教學內容”的篩選和建構

一位教師教學《故鄉》這篇課文,在分析閏土的人物形象時,他先是以“用一句話說說閏土是一個怎樣的人”導入,接著過渡到“少年閏土到中年閏土有哪些變化”這個問題,然後著重從少年閏土與中年閏土在肖像、語言、動作、神態、性格特徵等方面進行引導、學習。最後才利用一點時間讓學生了解閏土變化的原因,以及閏土這個人物形象的意義。

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分析,這節課僅從文本的膚淺層面去學習,而未能對蘊藏在文本里面的內涵進行深挖細掘,也就是說,教師發現的是浮在水面的“冰山一角”,潛藏的部分較有價值的東西卻未能去揣度、琢磨。再說,課堂中,教師精心篩選的“教學內容”,即使教師缺席,讓學生自主學習,通過相關參考資料,學生也能“無師自通”,達到同樣的教學效果,學生靠自身的知識水平、能力就能解決的問題,教師教的深度、教學內容的選擇就顯得稍欠火候了。

王榮生教授說:“一堂好課的最低標準是要有適宜的語文教學內容。”語文課堂上,“適宜的教學內容”是課堂成功的基礎、墊腳石,課堂的教學藝術則是“催化劑”,這就跟寫作一樣,合適的材料、典型的故事永遠是好作文的基石,然後才是寫作技巧的嫻熟運用。由此看來,語文教師如何選擇“教學內容”就至關重要了。

翻閱初中語文教材,任何一篇文章的“可教點”都很多,如何篩選適宜的教學內容,就有如沙中揀金、蚌中取珠一樣。什麼叫適宜的語文教學內容呢?王榮生教授這樣認為,教學內容是對“教什麼”的回答,從學生的角度也就是“學什麼”。適宜的教學內容涉及一系列的問題,我想提兩個最起碼的要求:一是教師對自己的教學內容要有意識,即知道自己在教什麼,並且知道自己為什麼教這些內容;二是一堂課的教學內容要相對集中,從而使學生學得相對透徹。基於此,筆者以為,那些能夠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能夠啟迪學生思想,能夠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知識點,都可以成為語文課堂的“教學內容”。

那麼,語文教學內容如何“建構”呢?如何通過篩選適宜的教學內容,並經過自己的深思熟慮、深化改造,成為真正適宜學生的、有價值的教學內容呢?

建構“教學內容”過程中,要遵循“生本”的原則。學生需要什麼,我們便教什麼。以生為本,充分尊重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能力,使所建構的“教學內容”與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相吻合,成為學生提高語文素養和精神品質的“滋養品”。如《故鄉》一課,教師完全沒有必要把時間花在“閏土有哪些變化”上,而是應該把重點放在引導學生挖掘“變化的原因”,不可像授課教師那樣對此淺嘗輒止。挖掘“變化的原因”能沉澱學生的思維深度,而不像授課教師那樣“蜻蜓點水”般輕輕“掠”過文本。“生本”原則要體現出教學內容的適度、深度,適度即學生所“適口”的,符合學生口味;深度,即學生通過自己的思維,“跳一跳,或再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而不是無法企及、敬而遠之的。“生本”的原則還要凸顯“教學內容”的價值與意義,即所建構的內容能真正為學生帶來“福音”,即有助於學生知識結構、人格修養、技能技巧等的完善和提高,否則,一切都是徒勞無益的。

建構的途徑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首先,理解編者意圖,結合實際,根據課文特點進行有效的建構。“教學內容”的建構並非為所欲為的,而是有一定的規則的。建構時,教師要“因文制宜”:有的課文語言有特色;有的課文表現手法巧妙;有的課文內容新穎、思想深刻等,這都需要教師深入地鑽研,理解編者意圖,結合本班學生實際,建構最有效的“教學內容”。在建構過程中,有時,還需要運籌帷幄,有大局觀,每篇課文都不是獨立的,而是融合在各個單元裡,因而,除了課文的特點外,課文在這個單元的地位、價值,教師也需仔細琢磨、推敲。

其次,對原有“教學內容”進行“深加工”,重構出創新的教學內容。原有的“教學內容”不外乎從教參、課後習題中擇用,學生對此可能會“水土不服”。很多教師可能都有這種想法:我們一直都這麼教。“都這麼教”並不說明學生會真正接受。“教學內容”需要“深加工”,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考慮:其一,顛倒“教學內容”的順序,像教學《孔乙己》一文,先從結尾一句“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教起,然後再引出其死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自然而然地導出孔乙己的性格了,這比常規的“教學內容”強多了;其二,大膽取捨,一課一得,閱讀教學中,每篇文章的教學內容多如牛毛,讓人眼花繚亂,與其“眉毛鬍子一起抓”,不如抓住其中最為精彩的一點,把它講清、講細、講透,讓學生一次“學個夠”;其三,在“教學內容”的加工過程中,凸顯“我”的個性,把“我”的學識、閱歷、能力等融會進去。其四,“加工”後的“教學內容”可以是“面目全非”,但萬變不離其宗,別脫離了語文教學的根本——教會學生運用語言文字,以及如何做人。

再其次,植入“添加劑”,開拓相關的課外補充材料。純粹是課文的“教學內容”,有時候還是未能拓寬學生的思維層面,適當地補充一些課外資料,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如教學《我的母親》一課時,教師如能找到胡適與母親的一些生活片斷,或者母親說過的“名言”,引入課堂教學中,定會加深學生對“母親”的深刻理解。增加課外材料時要注意三點:課外資料不在多,在於精練、適合、有啟發作用;有的課文可以援引與本文相關的人和事,也可援引相同寫法的資料,或者形成鮮明對比的內容,當然,也可補充名家或一線教師對文章的“一家之言”,不拘一格;開拓課外資料是根據具體課文的需要,並非每一篇課文都需要援引資料,那就大錯特錯了。

最後,教學內容要“學練結合”。“學”指教師的講解,“練”指學生的訓練,其中包括回答提問、提出問題、做習題。一節高效的好課,如果課堂上沒有對學生進行“練”,那麼,再冠冕堂皇的理由都是藉口。訓練是“教學內容”中的重點,訓練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訓練學生的“發疑”能力,訓練學生的語文素養,等等。

“教什麼”(教學內容)比“怎麼教”(教學技巧、方法)重要得多,篩選和建構合適的教學內容,應該是教師最該鑽研的課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