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艿、毛豆、踏月亮,那些忘不了的中秋記憶

中秋節,吃月餅賞月是必不可少的節目。 視覺中國 圖

小時候,每到中秋節,外婆都愛煮一鍋糖水芋艿,端出來的時候熱氣騰騰,香氣撲鼻。小孩們十分快樂,當作解嘴饞的零食,有時候還會在碗裡撒上一層白砂糖,蘸著吃。一口咬下去,那酥酥綿綿的芋肉裡浸滿了甜滋滋的味道,刺激著口中的味蕾,而這就是兒時我對中秋節最美好的記憶。

月餅、芋艿和毛豆

讀小學的時候,和許多愛做白日夢的女孩一樣,瘋狂迷戀過臺灣偶像劇《流星花園》,裡有一幕印象深刻。老師問開小差的杉菜:“朱元璋在月餅裡包了什麼”。杉菜木訥地回答道:“豆沙”,引得全班同學鬨堂大笑。

朱元璋愛吃什麼餡我不知道,但朱元璋的月餅包的可真不是豆沙,老師想要講的是一個關於中秋吃月餅的起源故事。相傳在元末時期,朱元璋領導漢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約定在八月十五日這一天起義。為傳遞消息,漢族人民想了一個辦法,將字條夾在月餅中,以互贈月餅方式進行傳信。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由此流傳開來。

"芋艿、毛豆、踏月亮,那些忘不了的中秋記憶

中秋節,吃月餅賞月是必不可少的節目。 視覺中國 圖

小時候,每到中秋節,外婆都愛煮一鍋糖水芋艿,端出來的時候熱氣騰騰,香氣撲鼻。小孩們十分快樂,當作解嘴饞的零食,有時候還會在碗裡撒上一層白砂糖,蘸著吃。一口咬下去,那酥酥綿綿的芋肉裡浸滿了甜滋滋的味道,刺激著口中的味蕾,而這就是兒時我對中秋節最美好的記憶。

月餅、芋艿和毛豆

讀小學的時候,和許多愛做白日夢的女孩一樣,瘋狂迷戀過臺灣偶像劇《流星花園》,裡有一幕印象深刻。老師問開小差的杉菜:“朱元璋在月餅裡包了什麼”。杉菜木訥地回答道:“豆沙”,引得全班同學鬨堂大笑。

朱元璋愛吃什麼餡我不知道,但朱元璋的月餅包的可真不是豆沙,老師想要講的是一個關於中秋吃月餅的起源故事。相傳在元末時期,朱元璋領導漢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約定在八月十五日這一天起義。為傳遞消息,漢族人民想了一個辦法,將字條夾在月餅中,以互贈月餅方式進行傳信。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由此流傳開來。

芋艿、毛豆、踏月亮,那些忘不了的中秋記憶

傳說朱元璋領導漢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以互贈月餅方式進行傳信。 ICphoto 圖

傳說為風俗增添了許多神奇的色彩,但也可以看出,中國人的節日與食物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雖然如今談起中秋節,大家統一能想到都是吃月餅,但深入到民間,節日裡吃什麼更多的是與節氣、時令有關。

在中秋節的晚上,江南人家的飯桌上除了蘇式肉月餅、陽澄湖大閘蟹、還少不了幾樣最普通的食物:芋艿和毛豆。

"芋艿、毛豆、踏月亮,那些忘不了的中秋記憶

中秋節,吃月餅賞月是必不可少的節目。 視覺中國 圖

小時候,每到中秋節,外婆都愛煮一鍋糖水芋艿,端出來的時候熱氣騰騰,香氣撲鼻。小孩們十分快樂,當作解嘴饞的零食,有時候還會在碗裡撒上一層白砂糖,蘸著吃。一口咬下去,那酥酥綿綿的芋肉裡浸滿了甜滋滋的味道,刺激著口中的味蕾,而這就是兒時我對中秋節最美好的記憶。

月餅、芋艿和毛豆

讀小學的時候,和許多愛做白日夢的女孩一樣,瘋狂迷戀過臺灣偶像劇《流星花園》,裡有一幕印象深刻。老師問開小差的杉菜:“朱元璋在月餅裡包了什麼”。杉菜木訥地回答道:“豆沙”,引得全班同學鬨堂大笑。

朱元璋愛吃什麼餡我不知道,但朱元璋的月餅包的可真不是豆沙,老師想要講的是一個關於中秋吃月餅的起源故事。相傳在元末時期,朱元璋領導漢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約定在八月十五日這一天起義。為傳遞消息,漢族人民想了一個辦法,將字條夾在月餅中,以互贈月餅方式進行傳信。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由此流傳開來。

芋艿、毛豆、踏月亮,那些忘不了的中秋記憶

傳說朱元璋領導漢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以互贈月餅方式進行傳信。 ICphoto 圖

傳說為風俗增添了許多神奇的色彩,但也可以看出,中國人的節日與食物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雖然如今談起中秋節,大家統一能想到都是吃月餅,但深入到民間,節日裡吃什麼更多的是與節氣、時令有關。

在中秋節的晚上,江南人家的飯桌上除了蘇式肉月餅、陽澄湖大閘蟹、還少不了幾樣最普通的食物:芋艿和毛豆。

芋艿、毛豆、踏月亮,那些忘不了的中秋記憶

市場上新鮮上市的香芋。 ICphoto 圖

農曆八月中旬正好是芋艿上市的季節,這時的芋艿鮮嫩軟糯,最為可口。江南人相信時令下的蔬果營養價值高,對身體好,因此多半喜歡用蒸煮的方式,吃的是原汁原味。若是喜歡鹹口的,可以來一道蔥燒芋艿。在江浙一帶的方言裡,芋艿的發音與“運來”相近,因此中秋節吃芋艿也包含了祈願“好運連連”的意思。

吃毛豆的說法更為趣,有一種說法是在江浙一帶,毛豆被稱作毛豆莢,而莢諧音“佳”、“吉”等字,因此吃毛豆是希望能夠吉祥如意,萬事順心。多年從事民俗學研究的上海市民俗學會會長、華東師範大學教授仲富蘭則認為,豆莢裡排列整齊的豆子象徵著“兄弟姐妹團結一致”,更體現了中秋佳節團圓的意蘊。

除了芋艿和毛豆,愛吃的江南人還喜歡的應季食物有菱角(據說吃菱角能讓孩子聰明伶利)、雞頭米、蓮藕(據說藕諧音“偶”,具有成雙成對,期盼美好愛情的寓意)、石榴(多子多福、人丁興旺的寓意)、南瓜等等。在蘇州地區,中秋的桂花也是一道好佐料,有桂花茶、桂花糖、桂花糕、桂花糯米藕、桂花糖芋艿。是不是光聽到“桂花”兩字,就已經聞到馥郁的香氣了呢?

齋月供和踏月亮

秋天本就是收穫的季節,因此有民俗專家認為中秋祭月起源於對豐收的慶祝,因此祭拜月神,感謝上蒼賜予好收成是中秋當晚的一項重要活動。

仲富蘭教授介紹道,流行在吳地的中秋祭月習俗叫做“齋月貢”。“過去的人家的房子不像現在這樣,那時候有天井有弄堂,於是人們朝著月亮的方向,搭起神臺,擺上供桌,掛起月神像(俗稱月光紙)。在供桌上,放上瓶花和香案,獻上月餅、水果、芋艿、毛豆、蓮藕、糖果等貢品。燃燭焚香,作揖跪拜”。

"芋艿、毛豆、踏月亮,那些忘不了的中秋記憶

中秋節,吃月餅賞月是必不可少的節目。 視覺中國 圖

小時候,每到中秋節,外婆都愛煮一鍋糖水芋艿,端出來的時候熱氣騰騰,香氣撲鼻。小孩們十分快樂,當作解嘴饞的零食,有時候還會在碗裡撒上一層白砂糖,蘸著吃。一口咬下去,那酥酥綿綿的芋肉裡浸滿了甜滋滋的味道,刺激著口中的味蕾,而這就是兒時我對中秋節最美好的記憶。

月餅、芋艿和毛豆

讀小學的時候,和許多愛做白日夢的女孩一樣,瘋狂迷戀過臺灣偶像劇《流星花園》,裡有一幕印象深刻。老師問開小差的杉菜:“朱元璋在月餅裡包了什麼”。杉菜木訥地回答道:“豆沙”,引得全班同學鬨堂大笑。

朱元璋愛吃什麼餡我不知道,但朱元璋的月餅包的可真不是豆沙,老師想要講的是一個關於中秋吃月餅的起源故事。相傳在元末時期,朱元璋領導漢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約定在八月十五日這一天起義。為傳遞消息,漢族人民想了一個辦法,將字條夾在月餅中,以互贈月餅方式進行傳信。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由此流傳開來。

芋艿、毛豆、踏月亮,那些忘不了的中秋記憶

傳說朱元璋領導漢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以互贈月餅方式進行傳信。 ICphoto 圖

傳說為風俗增添了許多神奇的色彩,但也可以看出,中國人的節日與食物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雖然如今談起中秋節,大家統一能想到都是吃月餅,但深入到民間,節日裡吃什麼更多的是與節氣、時令有關。

在中秋節的晚上,江南人家的飯桌上除了蘇式肉月餅、陽澄湖大閘蟹、還少不了幾樣最普通的食物:芋艿和毛豆。

芋艿、毛豆、踏月亮,那些忘不了的中秋記憶

市場上新鮮上市的香芋。 ICphoto 圖

農曆八月中旬正好是芋艿上市的季節,這時的芋艿鮮嫩軟糯,最為可口。江南人相信時令下的蔬果營養價值高,對身體好,因此多半喜歡用蒸煮的方式,吃的是原汁原味。若是喜歡鹹口的,可以來一道蔥燒芋艿。在江浙一帶的方言裡,芋艿的發音與“運來”相近,因此中秋節吃芋艿也包含了祈願“好運連連”的意思。

吃毛豆的說法更為趣,有一種說法是在江浙一帶,毛豆被稱作毛豆莢,而莢諧音“佳”、“吉”等字,因此吃毛豆是希望能夠吉祥如意,萬事順心。多年從事民俗學研究的上海市民俗學會會長、華東師範大學教授仲富蘭則認為,豆莢裡排列整齊的豆子象徵著“兄弟姐妹團結一致”,更體現了中秋佳節團圓的意蘊。

除了芋艿和毛豆,愛吃的江南人還喜歡的應季食物有菱角(據說吃菱角能讓孩子聰明伶利)、雞頭米、蓮藕(據說藕諧音“偶”,具有成雙成對,期盼美好愛情的寓意)、石榴(多子多福、人丁興旺的寓意)、南瓜等等。在蘇州地區,中秋的桂花也是一道好佐料,有桂花茶、桂花糖、桂花糕、桂花糯米藕、桂花糖芋艿。是不是光聽到“桂花”兩字,就已經聞到馥郁的香氣了呢?

齋月供和踏月亮

秋天本就是收穫的季節,因此有民俗專家認為中秋祭月起源於對豐收的慶祝,因此祭拜月神,感謝上蒼賜予好收成是中秋當晚的一項重要活動。

仲富蘭教授介紹道,流行在吳地的中秋祭月習俗叫做“齋月貢”。“過去的人家的房子不像現在這樣,那時候有天井有弄堂,於是人們朝著月亮的方向,搭起神臺,擺上供桌,掛起月神像(俗稱月光紙)。在供桌上,放上瓶花和香案,獻上月餅、水果、芋艿、毛豆、蓮藕、糖果等貢品。燃燭焚香,作揖跪拜”。

芋艿、毛豆、踏月亮,那些忘不了的中秋記憶

祭月的供品。 ICphoto 圖

在過去,受道教文化的影響,“齋月貢”祭拜的月神最早是以太陰星君為主的形象出現,後來逐漸演變為佛、道、儒教交融的月光菩薩或太陰星君與搗藥玉兔的世俗畫像。“江南地區,我們叫做‘月光紙’,北方叫‘月光馬兒’或 ‘兔兒爺馬’,通常焚香禮畢後,這些印製著神像的月光紙就與千張、元寶等一併焚燒掉,在上海五六十年代的時候還能看到這種習俗。” 仲富蘭教授介紹道。

“在上海、蘇州等地,還有一種習俗叫燒香斗,用線香編成鬥型,四四方方,上面大下面小,如今也很少見了”。

有句古話說的是“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所以,祭月在過去是為數不多以女性為主導的傳統活動。過去的女子多養在深閨,鮮少拋頭露臉,更不要說能在晚上出門,但唯獨在中秋的晚上,婦女夜遊賞月成為了一道名正言順的風景線。在上海地區,這種活動有個別緻的名字,叫做“踏月”。

仲富蘭教授說,老上海有八景,其中一景就叫做‘石樑夜月’。那時候,許多上海人喜歡到小東門外陸家石橋上觀賞水中盪漾的皎月,月影劃過橋洞,形成一串串月亮的漣漪,這種“月影穿環”的美景與天空中的皓月遙相呼應,十分曼妙。江南人還相信踏月可以消除百病,並且一定要走過三座橋。如今,在蘇州同裡就還保留著走太平、吉利、長慶三座橋的風俗。

"芋艿、毛豆、踏月亮,那些忘不了的中秋記憶

中秋節,吃月餅賞月是必不可少的節目。 視覺中國 圖

小時候,每到中秋節,外婆都愛煮一鍋糖水芋艿,端出來的時候熱氣騰騰,香氣撲鼻。小孩們十分快樂,當作解嘴饞的零食,有時候還會在碗裡撒上一層白砂糖,蘸著吃。一口咬下去,那酥酥綿綿的芋肉裡浸滿了甜滋滋的味道,刺激著口中的味蕾,而這就是兒時我對中秋節最美好的記憶。

月餅、芋艿和毛豆

讀小學的時候,和許多愛做白日夢的女孩一樣,瘋狂迷戀過臺灣偶像劇《流星花園》,裡有一幕印象深刻。老師問開小差的杉菜:“朱元璋在月餅裡包了什麼”。杉菜木訥地回答道:“豆沙”,引得全班同學鬨堂大笑。

朱元璋愛吃什麼餡我不知道,但朱元璋的月餅包的可真不是豆沙,老師想要講的是一個關於中秋吃月餅的起源故事。相傳在元末時期,朱元璋領導漢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約定在八月十五日這一天起義。為傳遞消息,漢族人民想了一個辦法,將字條夾在月餅中,以互贈月餅方式進行傳信。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由此流傳開來。

芋艿、毛豆、踏月亮,那些忘不了的中秋記憶

傳說朱元璋領導漢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以互贈月餅方式進行傳信。 ICphoto 圖

傳說為風俗增添了許多神奇的色彩,但也可以看出,中國人的節日與食物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雖然如今談起中秋節,大家統一能想到都是吃月餅,但深入到民間,節日裡吃什麼更多的是與節氣、時令有關。

在中秋節的晚上,江南人家的飯桌上除了蘇式肉月餅、陽澄湖大閘蟹、還少不了幾樣最普通的食物:芋艿和毛豆。

芋艿、毛豆、踏月亮,那些忘不了的中秋記憶

市場上新鮮上市的香芋。 ICphoto 圖

農曆八月中旬正好是芋艿上市的季節,這時的芋艿鮮嫩軟糯,最為可口。江南人相信時令下的蔬果營養價值高,對身體好,因此多半喜歡用蒸煮的方式,吃的是原汁原味。若是喜歡鹹口的,可以來一道蔥燒芋艿。在江浙一帶的方言裡,芋艿的發音與“運來”相近,因此中秋節吃芋艿也包含了祈願“好運連連”的意思。

吃毛豆的說法更為趣,有一種說法是在江浙一帶,毛豆被稱作毛豆莢,而莢諧音“佳”、“吉”等字,因此吃毛豆是希望能夠吉祥如意,萬事順心。多年從事民俗學研究的上海市民俗學會會長、華東師範大學教授仲富蘭則認為,豆莢裡排列整齊的豆子象徵著“兄弟姐妹團結一致”,更體現了中秋佳節團圓的意蘊。

除了芋艿和毛豆,愛吃的江南人還喜歡的應季食物有菱角(據說吃菱角能讓孩子聰明伶利)、雞頭米、蓮藕(據說藕諧音“偶”,具有成雙成對,期盼美好愛情的寓意)、石榴(多子多福、人丁興旺的寓意)、南瓜等等。在蘇州地區,中秋的桂花也是一道好佐料,有桂花茶、桂花糖、桂花糕、桂花糯米藕、桂花糖芋艿。是不是光聽到“桂花”兩字,就已經聞到馥郁的香氣了呢?

齋月供和踏月亮

秋天本就是收穫的季節,因此有民俗專家認為中秋祭月起源於對豐收的慶祝,因此祭拜月神,感謝上蒼賜予好收成是中秋當晚的一項重要活動。

仲富蘭教授介紹道,流行在吳地的中秋祭月習俗叫做“齋月貢”。“過去的人家的房子不像現在這樣,那時候有天井有弄堂,於是人們朝著月亮的方向,搭起神臺,擺上供桌,掛起月神像(俗稱月光紙)。在供桌上,放上瓶花和香案,獻上月餅、水果、芋艿、毛豆、蓮藕、糖果等貢品。燃燭焚香,作揖跪拜”。

芋艿、毛豆、踏月亮,那些忘不了的中秋記憶

祭月的供品。 ICphoto 圖

在過去,受道教文化的影響,“齋月貢”祭拜的月神最早是以太陰星君為主的形象出現,後來逐漸演變為佛、道、儒教交融的月光菩薩或太陰星君與搗藥玉兔的世俗畫像。“江南地區,我們叫做‘月光紙’,北方叫‘月光馬兒’或 ‘兔兒爺馬’,通常焚香禮畢後,這些印製著神像的月光紙就與千張、元寶等一併焚燒掉,在上海五六十年代的時候還能看到這種習俗。” 仲富蘭教授介紹道。

“在上海、蘇州等地,還有一種習俗叫燒香斗,用線香編成鬥型,四四方方,上面大下面小,如今也很少見了”。

有句古話說的是“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所以,祭月在過去是為數不多以女性為主導的傳統活動。過去的女子多養在深閨,鮮少拋頭露臉,更不要說能在晚上出門,但唯獨在中秋的晚上,婦女夜遊賞月成為了一道名正言順的風景線。在上海地區,這種活動有個別緻的名字,叫做“踏月”。

仲富蘭教授說,老上海有八景,其中一景就叫做‘石樑夜月’。那時候,許多上海人喜歡到小東門外陸家石橋上觀賞水中盪漾的皎月,月影劃過橋洞,形成一串串月亮的漣漪,這種“月影穿環”的美景與天空中的皓月遙相呼應,十分曼妙。江南人還相信踏月可以消除百病,並且一定要走過三座橋。如今,在蘇州同裡就還保留著走太平、吉利、長慶三座橋的風俗。

芋艿、毛豆、踏月亮,那些忘不了的中秋記憶

在江蘇省南京市的金陵民俗館展出的金陵民俗圖畫。在古代,深閨中的女子在中秋節的晚上可以出門夜遊賞月。 ICphoto 圖

“過去,女子結婚後都被盼著馬上生子,如果過了很久肚子也沒有動靜,家裡就會很著急,因此走過三座橋後,有的人還會去摸摸城門的門釘。釘諧音男丁的‘丁’,也是求一個多子多福,早生貴子的保佑。”

每個人記憶中的中秋

仲富蘭教授回憶起小時候過中秋節,始終記得母親自己親手做的月餅。“五六十年代,那時候人們很少會去商店裡買現成的月餅。我母親自己弄點麵粉,裡面放點糖,自己做的餅子,現在的人大多也不會做了。”

在某社交軟件的“回憶中秋習俗”的話題下,各地的朋友也分享了自己小時候的回憶——

“我住在江蘇鹽城下面的一個縣,很懷念自己家烙的中秋小糖餅,物質缺乏年代留下來的習俗,其實就是白糖餡兒的餅。不過現在已經沒有了,我也好多年中秋節沒吃糖餅了”

“很小的時候,外婆會給錢我們去買燈籠,然後小朋友走街串巷,美其名曰‘賞月’,其實就是去找人玩啊,吃好吃的”。

“我們這兒有燒瓦塔的習俗,用瓦片和柴火搭的塔,中秋晚上燒,噼裡啪啦可熱鬧了”。

"芋艿、毛豆、踏月亮,那些忘不了的中秋記憶

中秋節,吃月餅賞月是必不可少的節目。 視覺中國 圖

小時候,每到中秋節,外婆都愛煮一鍋糖水芋艿,端出來的時候熱氣騰騰,香氣撲鼻。小孩們十分快樂,當作解嘴饞的零食,有時候還會在碗裡撒上一層白砂糖,蘸著吃。一口咬下去,那酥酥綿綿的芋肉裡浸滿了甜滋滋的味道,刺激著口中的味蕾,而這就是兒時我對中秋節最美好的記憶。

月餅、芋艿和毛豆

讀小學的時候,和許多愛做白日夢的女孩一樣,瘋狂迷戀過臺灣偶像劇《流星花園》,裡有一幕印象深刻。老師問開小差的杉菜:“朱元璋在月餅裡包了什麼”。杉菜木訥地回答道:“豆沙”,引得全班同學鬨堂大笑。

朱元璋愛吃什麼餡我不知道,但朱元璋的月餅包的可真不是豆沙,老師想要講的是一個關於中秋吃月餅的起源故事。相傳在元末時期,朱元璋領導漢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約定在八月十五日這一天起義。為傳遞消息,漢族人民想了一個辦法,將字條夾在月餅中,以互贈月餅方式進行傳信。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由此流傳開來。

芋艿、毛豆、踏月亮,那些忘不了的中秋記憶

傳說朱元璋領導漢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以互贈月餅方式進行傳信。 ICphoto 圖

傳說為風俗增添了許多神奇的色彩,但也可以看出,中國人的節日與食物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雖然如今談起中秋節,大家統一能想到都是吃月餅,但深入到民間,節日裡吃什麼更多的是與節氣、時令有關。

在中秋節的晚上,江南人家的飯桌上除了蘇式肉月餅、陽澄湖大閘蟹、還少不了幾樣最普通的食物:芋艿和毛豆。

芋艿、毛豆、踏月亮,那些忘不了的中秋記憶

市場上新鮮上市的香芋。 ICphoto 圖

農曆八月中旬正好是芋艿上市的季節,這時的芋艿鮮嫩軟糯,最為可口。江南人相信時令下的蔬果營養價值高,對身體好,因此多半喜歡用蒸煮的方式,吃的是原汁原味。若是喜歡鹹口的,可以來一道蔥燒芋艿。在江浙一帶的方言裡,芋艿的發音與“運來”相近,因此中秋節吃芋艿也包含了祈願“好運連連”的意思。

吃毛豆的說法更為趣,有一種說法是在江浙一帶,毛豆被稱作毛豆莢,而莢諧音“佳”、“吉”等字,因此吃毛豆是希望能夠吉祥如意,萬事順心。多年從事民俗學研究的上海市民俗學會會長、華東師範大學教授仲富蘭則認為,豆莢裡排列整齊的豆子象徵著“兄弟姐妹團結一致”,更體現了中秋佳節團圓的意蘊。

除了芋艿和毛豆,愛吃的江南人還喜歡的應季食物有菱角(據說吃菱角能讓孩子聰明伶利)、雞頭米、蓮藕(據說藕諧音“偶”,具有成雙成對,期盼美好愛情的寓意)、石榴(多子多福、人丁興旺的寓意)、南瓜等等。在蘇州地區,中秋的桂花也是一道好佐料,有桂花茶、桂花糖、桂花糕、桂花糯米藕、桂花糖芋艿。是不是光聽到“桂花”兩字,就已經聞到馥郁的香氣了呢?

齋月供和踏月亮

秋天本就是收穫的季節,因此有民俗專家認為中秋祭月起源於對豐收的慶祝,因此祭拜月神,感謝上蒼賜予好收成是中秋當晚的一項重要活動。

仲富蘭教授介紹道,流行在吳地的中秋祭月習俗叫做“齋月貢”。“過去的人家的房子不像現在這樣,那時候有天井有弄堂,於是人們朝著月亮的方向,搭起神臺,擺上供桌,掛起月神像(俗稱月光紙)。在供桌上,放上瓶花和香案,獻上月餅、水果、芋艿、毛豆、蓮藕、糖果等貢品。燃燭焚香,作揖跪拜”。

芋艿、毛豆、踏月亮,那些忘不了的中秋記憶

祭月的供品。 ICphoto 圖

在過去,受道教文化的影響,“齋月貢”祭拜的月神最早是以太陰星君為主的形象出現,後來逐漸演變為佛、道、儒教交融的月光菩薩或太陰星君與搗藥玉兔的世俗畫像。“江南地區,我們叫做‘月光紙’,北方叫‘月光馬兒’或 ‘兔兒爺馬’,通常焚香禮畢後,這些印製著神像的月光紙就與千張、元寶等一併焚燒掉,在上海五六十年代的時候還能看到這種習俗。” 仲富蘭教授介紹道。

“在上海、蘇州等地,還有一種習俗叫燒香斗,用線香編成鬥型,四四方方,上面大下面小,如今也很少見了”。

有句古話說的是“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所以,祭月在過去是為數不多以女性為主導的傳統活動。過去的女子多養在深閨,鮮少拋頭露臉,更不要說能在晚上出門,但唯獨在中秋的晚上,婦女夜遊賞月成為了一道名正言順的風景線。在上海地區,這種活動有個別緻的名字,叫做“踏月”。

仲富蘭教授說,老上海有八景,其中一景就叫做‘石樑夜月’。那時候,許多上海人喜歡到小東門外陸家石橋上觀賞水中盪漾的皎月,月影劃過橋洞,形成一串串月亮的漣漪,這種“月影穿環”的美景與天空中的皓月遙相呼應,十分曼妙。江南人還相信踏月可以消除百病,並且一定要走過三座橋。如今,在蘇州同裡就還保留著走太平、吉利、長慶三座橋的風俗。

芋艿、毛豆、踏月亮,那些忘不了的中秋記憶

在江蘇省南京市的金陵民俗館展出的金陵民俗圖畫。在古代,深閨中的女子在中秋節的晚上可以出門夜遊賞月。 ICphoto 圖

“過去,女子結婚後都被盼著馬上生子,如果過了很久肚子也沒有動靜,家裡就會很著急,因此走過三座橋後,有的人還會去摸摸城門的門釘。釘諧音男丁的‘丁’,也是求一個多子多福,早生貴子的保佑。”

每個人記憶中的中秋

仲富蘭教授回憶起小時候過中秋節,始終記得母親自己親手做的月餅。“五六十年代,那時候人們很少會去商店裡買現成的月餅。我母親自己弄點麵粉,裡面放點糖,自己做的餅子,現在的人大多也不會做了。”

在某社交軟件的“回憶中秋習俗”的話題下,各地的朋友也分享了自己小時候的回憶——

“我住在江蘇鹽城下面的一個縣,很懷念自己家烙的中秋小糖餅,物質缺乏年代留下來的習俗,其實就是白糖餡兒的餅。不過現在已經沒有了,我也好多年中秋節沒吃糖餅了”

“很小的時候,外婆會給錢我們去買燈籠,然後小朋友走街串巷,美其名曰‘賞月’,其實就是去找人玩啊,吃好吃的”。

“我們這兒有燒瓦塔的習俗,用瓦片和柴火搭的塔,中秋晚上燒,噼裡啪啦可熱鬧了”。

芋艿、毛豆、踏月亮,那些忘不了的中秋記憶

“燒番塔”又名燒花塔、燒瓦塔、燒瓦子燈,在江西、廣東、廣西、福建等地都有流傳。民間認為,燒番塔祈福求財,火力越旺,火焰越高,商家生意就越好。 ICphoto 圖

我們這兒有個活動叫偷月亮,小朋友晚上去田裡面挖菜回來吃”。

“大人們在聊天嗑瓜子打麻將,小孩在天台看月亮,這時我童年中秋的記憶”。

如今,隨著城市化的進程,時光的推移,很多古老的習俗也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現在城市裡沒有三橋了,那人們只能換一種方式出去走走,看看月亮。但不管怎麼說,中秋節是一個團圓的日子,祭月也是希望闔家團圓,生活平平安安,寄託的情懷永遠都是‘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仲富蘭教授說。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