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錠筠連縣與筠連水粉的故事

筠連縣10兩銀錠


筠連縣隸屬於四川省宜賓市,位於四川盆地南緣,雲貴高原北麓川滇結合部,與雲南鹽津、彝良、威信接壤,省內與高縣、珙縣相鄰。筠連縣古為南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今為出川入滇的重要門戶。雍正六年(1728)對川、滇、黔三省邊界進行了較大調整,將鎮雄、烏蒙、東川三府劃歸雲南省,今四川南部疆界基本確定,將縣屬大、小楠木二園劃歸雲南省鎮雄州。嘉慶七年(1802),筠連縣屬四川省川南永寧道(道治瀘州)敘州府(府治宜賓市)。

川錠筠連縣與筠連水粉的故事

筠連縣誌

光緒三十四年(1908),改永寧道為下川南道,筠連縣即屬四川省下川南道敘州府。民國元年(1912),中華民國成立,是年裁廢道制,以府、州、廳直隸省政,筠連縣直屬四川省敘州府。

民國二年(1913),實行撤府立道,筠連縣屬四川省下川南道(道治瀘州);民國三年(1914)改下川南道為永寧道(道治地同前),筠連屬四川省永寧道;民國18年(1929)撤銷道,筠連縣直屬四川省;民國二十四年(1935),四川省下設十八個行政督察區,筠連縣屬四川省第六行政督察區(區治今宜賓市)。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50年1月9日,筠連縣解放。同年1月,分四川為川東、川西、川南、川北四個行政公署,直隸西南大行政區。

川錠筠連縣與筠連水粉的故事

筠連黃氏入川始祖墓葬

上述說的都是有關筠連縣的建制沿革,這些都是比較生硬無趣的,我下面要說的卻是一個有關筠連縣非常有名的地方小吃~筠連水粉的故事。

川錠筠連縣與筠連水粉的故事

筠連縣革命烈士紀念碑

時間溯及明末清初到清朝康熙年間,歷經戰事不斷的四川,兵荒馬亂、人丁稀少,據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人口統計,經歷過大規模的戰事四川僅約餘下9萬餘人。為此康熙皇帝正式頒佈了一份名為《康熙三十三年招民填川詔》的詔書,下令從湖北、湖南、廣東等地大舉向四川移民。

川錠筠連縣與筠連水粉的故事

川錠筠連縣與筠連水粉的故事

筠連沐愛縣衙

康熙三十四年(1695)湖北黃州府麻城縣孝感鄉黃姓人家順應朝廷詔令,舉家移民進川。他們回望大別山,泣別舉水河,溯長江,穿三峽,踏蜀道……悽風苦雨,拋別故土,長途跋涉,歷經艱險來到敘州府(今四川宜賓),最後幾經周折在四川筠連縣定居下來,迄今為止已達300多年的歷史。

川錠筠連縣與筠連水粉的故事

筠連古樓山

黃姓人家向來勤勞智慧,在遷徙出發之前做了充分的準備,他們帶上了麻城的紅薯、甘蔗、蠶桑、種煙等農作物《雲陽縣志》記載,一是為了在路途中能填飽充飢,二是為了定居以後可用為耕作的種子。他們帶得最多的還是用紅薯製成的紅薯粉,因當時戰事及天災等致使農作物顆粒無收,唯獨紅薯易種植而且有收成,他們把紅薯加工製成紅薯粉方便攜帶。

川錠筠連縣與筠連水粉的故事

川錠筠連縣與筠連水粉的故事

筠連小草壩

一家人拖兒帶女,歷經長途跋涉,沿途幾近精疲力盡,乾糧所剩無幾,唯紅薯粉最多!有一天,他們好不容易找個地兒歇歇腳,在巴山中的一小溪旁搭建了窩棚,父親正在整理即將搭建完的房子,母親在旁生火做飯,她正拿出紅薯粉準備給家人做飯時,兒子跑了過來,邊跑邊喊:“孃親,我餓了!孃親,我餓了……”!“兒啊!又餓了啊!馬上就好!馬上就好!你看娘這不正在做著了嘛!”母親親切的說道。“孃親又做粉糊糊啊,天天都吃這個,我都吃膩了,不要吃這個,不要吃這個,我不要吃嘛!”飢餓難當的兒子撒嬌著道。“這孩子,不吃這個吃什麼呢?其實我們已經沒有其它能吃得呢,只有這個紅薯粉,我們現在能有這個吃已經很不錯啦!”母親說道。“不要不要就不要嘛!”兒子略帶哭腔的央求著。這時在一旁的父親走了過來:“兒啊,我們現在只有這個紅薯粉啦,沒有別的可吃的了”。兒子繼續高聲道:“我不管我不管,反正我就不吃這個難吃的漿糊了!”不懂事的邊喊邊哭,弟弟妹妹們看到哥哥這樣,他們也一起跟著哭起來,邊哭邊喊:“我們也不吃這個粉糊糊,真的好難吃也,不要不要……!”

父母看著兒女哭鬧,束手無策、好生心疼!母親強忍眼角之淚,踉踉蹌蹌的去哄三個小孩,父親滿臉無奈的端起盆子去河邊打水,他一邊打水一邊捉摸著什麼……!其實他也想給大家做點不一樣的餐食,但現在確實只有這個紅薯粉了,他也沒辦法。鍋裡水燒著,他也在尋思著,是不是可以換一種做法來讓這個粉變得稍微好吃一些,不會象漿糊那樣難吃。鍋裡的水已經燒開了,他還沒想出什麼好法子,只好一如既往的做粉糊糊。鍋裡的漿糊剛剛做好,他突然起身站起、一拍腦門:“咦!把這紅薯粉加水揉和煮粉團試試,但願能好吃點。”

川錠筠連縣與筠連水粉的故事

筠連苦丁茶

他看看鍋裡已經做好的漿糊,又覺得把做好的糊糊倒掉太可惜了,索性把鍋裡的糊糊直接倒進了裝粉的盆裡,用做好的粉糊糊替代了水(現在做粉條用的熟芡),因為加了漿糊,粉團越揉越軟,他揉了好一會兒,紅薯粉已經揉得很有綿性很有勁道的樣子了,此時鍋裡重新燒的水已經燒開,他拿起一砣粉來準備做餅團,可能因為加了熱漿糊(熟芡),揉來揉去就是不成團,抓起粉餅就直往下流,滑滑的、長長的,似鋼絲一般,站得越高就會越流越細,他索性站了起來,把手指微張開,流下去的粉越細了但還是沒有斷掉,他試了幾次想做餅團都沒有成功,照樣流出去成了線條狀,此時鍋裡的水也燒開了。沒有辦法,他只好讓手裡的粉直接對著鍋裡流下去,待粉流完後,先下的條狀粉從滾水裡浮了起來,他立刻用筷子撈來看了看,感覺象熟了的樣子,想著剛出鍋可能太燙嘴,乾脆放冷水裡涼涼才不至於燙著孩子們,於是就撈出來放在裝有冷水的盆裡降溫。撈完後他立刻夾起一根粉條放嘴裡,迫不及待的想嚐嚐這東西的味道,沒想到整根粉條很滑溜的就鑽進了肚裡,他感覺這個粉條比他們以往的漿糊(粉糊糊)好吃,他接著又吃了一根,照樣還是很滑溜的就滑下了肚,特別順滑爽口的感覺,他馬上開始如法炮製,很快就將盆裡的粉全部用手漏的方式做成了大小不規則的粉條。

川錠筠連縣與筠連水粉的故事

筠連桐葉泡粑

做完後他略帶興奮的叫道:“來來來,吃飯了,大家快來嚐嚐我的手藝”。大家馬上圍了過來,見狀便不假思索的問道:“這是什麼呀,能吃麼?怎麼一條一條的啊!”父親緩緩的言道:“這是俺最新發明,大家天天吃粉糊糊(漿糊),知道你們吃膩了,所以給你們換換口味,大家快嚐嚐!我的新發明好不好吃?”母親邊給孩子們往碗裡盛粉條邊問道:“他爹,你做成這樣,能吃麼?”孩子們在吃粉條的時候都象父親嘗味道的時候一樣,很滑溜的就下了肚,都感覺這個東西吃起來比那個粉糊糊好吃,一不會糊嘴,二還不會糊鍋以及粘碗上。妻子邊吃邊問道:“他爹,你這是怎麼做的呢,感覺比我們平常吃的粉糊糊好吃多了”。“對啊。爹!說說你都是怎樣做的呢,我們都感覺今天這個粉特別好吃,特別滑溜,特別爽口!”孩子們也異口同聲的說道。父親道:“我想給大家改善口味換種吃法,等我把粉糊糊都做好了才想到做粉團(粉粑粑)煮給大家吃,可是我又捨不得扔掉已經做好的糊糊,我就把鍋裡的漿糊直接倒盆裡和著粉一起揉了,等我揉好後才發現這個粉好軟,拿到手裡它一直往下流,要做成粉團(粉粑粑)有點難,沒有辦法,水也開得不行,我索性就讓它流到鍋裡,出鍋後就做成你們現在吃的這個粉條條了”。

川錠筠連縣與筠連水粉的故事

筠連黑涼粉

他說完後,妻子和兒女們都一直不停的說這個粉條條比以前的粉糊糊好吃,而且吃起來還比較爽口滑溜,大家一致贊同以後的粉就這樣做來吃。大兒子道:“爹!這麼好吃的東西我們給它取個名字吧”?小兒子和女兒也說道:“對呀,我們給它取個名字吧,以後我們要讓爹爹做給我們吃”。父親:“那應該叫什麼名字好呢,我也不知道啊”?大家面面相噓,你一言我一語的也不知道叫什麼。最後還是父親說話了,“我看這樣吧,我只是用粉加了水以後做成的這個食物,其它什麼也沒有加,我們直接叫它‘粉水’吧,大家覺得如何”?母親道:“粉水,好象有點繞口哦,不如把水字放前面吧,叫水粉好了,顧名思義就是水加粉嘛,這樣易記上口”。“水粉,好啊好啊,就叫它水粉,我們以後天天有水粉吃咯!”大家都贊同母親取的這個名字很好聽很順口。從此以後,他們一路上都沒有做那個難吃的粉糊糊(漿糊)了,一直都是吃著這個水粉到達定居地——敘州府筠連縣(今宜賓市境內)。他們定居下來後,經過艱難苦作、辛勤耕耘,雖然有了足夠的糧食做為主食,但黃氏後裔依然一直延續著吃水粉的習慣,只是經過多年的變革,水粉的製作工藝更加成熟,在吃的時候還加入了更多的佐料,使其變得更加美味爽口。

川錠筠連縣與筠連水粉的故事

川錠筠連縣與筠連水粉的故事

筠連水粉

黃氏家人生性忠厚善良且賢惠,他們定居筠連後,為了讓大家都能吃到他們發明創造帶來的美味,常常做水粉來招待鄉鄰,讓大家一同分享自家先輩獨家發明的水粉美食。遇災荒之年,因紅薯易栽種,所以收成甚好,他們就把紅薯粉加工工藝以及黃氏祖宗流傳下來的水粉製作工藝毫不吝嗇傳授給廣大鄉民,幫助大家度過難關。

定居筠連縣的黃氏先祖,隨著幾世繁衍,他們也成了地地道道的筠連人,為了生計,開始有人外出經商和務工。他們出門久了也會想念親人和家鄉的美食,在書信往來間往往會在信的最後以一句“思家人、念水粉”結尾。而筠連的家人在回信時也會在信後加上一句“若思家人念水粉,則回,筠連水粉等歸之”,他們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你如果思念親人或想念家鄉的美食了就回筠連來吧,筠連水粉等著你回來吃”。久而久之,這個水粉就被人們在前面加上了“筠連”二字,大家都習慣的稱呼水粉叫“筠連水粉”了。

川錠筠連縣與筠連水粉的故事

筠連粉條

因為筠連水粉是溼貨,所以無法存放,更不易運輸,筠連黃氏入川第三世祖黃綽把筠連水粉進行了改良創新,他把剛從鍋裡撈出來即食的水粉(帶水的溼粉條)掛在竹杆上進行晾(晒)幹,然後再捆綁包紮後存放,這樣晒乾的水粉易於長期存放和長途運輸。每次需要食用的時候也很方便,把幹水粉放回水裡進行浸泡,浸泡後再進行各種方式的烹飪食用,工藝經過這樣改良後的筠連水粉即保持了它的特有營養,同樣還保留了它鮮美滑爽的口感及味道。後來大家為了區分,就把經過晾晒工藝的稱為筠連粉條,去掉了那個水字,把即做即食的繼續稱為筠連水粉。這就是筠連水粉的來歷,也是為什麼筠連粉條遠近聞名、倍受親睞的原因。從地名錠挖掘小小的故事和大家分享。

作者:深圳客李大維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