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浴火而生的“英雄橋”達州通川橋的前世今生'

"

翻開《達縣縣誌》,可以看到這樣一段記載:1949年12月15日,解放軍第四野戰軍四十二軍一二四師副師長蘇克之率領5000多名官兵,在萬餘民眾的歡迎下,跨過通川橋進入達縣縣城,宣告達縣和平解放。誕生於戰火中的通川橋,見證了達縣解放的重要時刻。

"

翻開《達縣縣誌》,可以看到這樣一段記載:1949年12月15日,解放軍第四野戰軍四十二軍一二四師副師長蘇克之率領5000多名官兵,在萬餘民眾的歡迎下,跨過通川橋進入達縣縣城,宣告達縣和平解放。誕生於戰火中的通川橋,見證了達縣解放的重要時刻。

一座浴火而生的“英雄橋”達州通川橋的前世今生


對很多達州人而言,通川橋不僅是達州第一座橫跨州河的大橋,還是一種精神寄託,它象徵著巴山兒女不畏犧牲、英勇抗戰的大無畏革命主義精神。

過河需要近半小時

千百年來,州河可謂是讓人們又愛又“恨”。愛的是州河帶來的漁業和水資源,“恨”的是州河讓兩岸人們的溝通交流變得困難。在通川橋修建之前,兩岸的人們想要交流必須坐船。

談及坐船,今年93歲的何義英老人可謂深有感觸。在童年時,他每週都要隨父母去看望家住河對岸的外公。“那時候過河先得等船,一條船要坐二三十個人。等人差不多裝滿後,船家便將竹竿從河中拔出來,慢悠悠地划向對岸。從等船、坐船再到上岸,一趟差不多得花近半個小時。”

過河耗時長僅僅是坐船的不便之一。據老人回憶,若是想在晚上過河,必須得趁早。“如果太晚的話,過河的花費也較高。此外,如果想帶較大的貨物過河,還得多交一份船費。”

由於這諸多不便,達州人都盼望著州河上能建起一座橋樑。1939年2月,這個盼望化為現實,達州第一座跨州河大橋——通川橋開始動工。

達州的“盧溝橋”

通川橋的建成,與抗日戰爭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1938年2月,抗日戰爭已經全面打響,重慶作為抗戰的大後方,許多重要戰略物資都將運到這裡。為便於運輸物資,以及調遣川軍出川抗戰,重慶國民政府下令搶修漢渝公路(漢中至重慶)。修路工作推進到達縣縣城時,因沒有橋樑受阻,於是當局下令在州河上修建一座橋,這便是後來的通川橋。

"

翻開《達縣縣誌》,可以看到這樣一段記載:1949年12月15日,解放軍第四野戰軍四十二軍一二四師副師長蘇克之率領5000多名官兵,在萬餘民眾的歡迎下,跨過通川橋進入達縣縣城,宣告達縣和平解放。誕生於戰火中的通川橋,見證了達縣解放的重要時刻。

一座浴火而生的“英雄橋”達州通川橋的前世今生


對很多達州人而言,通川橋不僅是達州第一座橫跨州河的大橋,還是一種精神寄託,它象徵著巴山兒女不畏犧牲、英勇抗戰的大無畏革命主義精神。

過河需要近半小時

千百年來,州河可謂是讓人們又愛又“恨”。愛的是州河帶來的漁業和水資源,“恨”的是州河讓兩岸人們的溝通交流變得困難。在通川橋修建之前,兩岸的人們想要交流必須坐船。

談及坐船,今年93歲的何義英老人可謂深有感觸。在童年時,他每週都要隨父母去看望家住河對岸的外公。“那時候過河先得等船,一條船要坐二三十個人。等人差不多裝滿後,船家便將竹竿從河中拔出來,慢悠悠地划向對岸。從等船、坐船再到上岸,一趟差不多得花近半個小時。”

過河耗時長僅僅是坐船的不便之一。據老人回憶,若是想在晚上過河,必須得趁早。“如果太晚的話,過河的花費也較高。此外,如果想帶較大的貨物過河,還得多交一份船費。”

由於這諸多不便,達州人都盼望著州河上能建起一座橋樑。1939年2月,這個盼望化為現實,達州第一座跨州河大橋——通川橋開始動工。

達州的“盧溝橋”

通川橋的建成,與抗日戰爭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1938年2月,抗日戰爭已經全面打響,重慶作為抗戰的大後方,許多重要戰略物資都將運到這裡。為便於運輸物資,以及調遣川軍出川抗戰,重慶國民政府下令搶修漢渝公路(漢中至重慶)。修路工作推進到達縣縣城時,因沒有橋樑受阻,於是當局下令在州河上修建一座橋,這便是後來的通川橋。

一座浴火而生的“英雄橋”達州通川橋的前世今生


1939年2月,通川橋開始動工。那個沒有大型修橋機械的年代,大多數工作都得靠人工。一塊塊石頭從山上抬下,再用鐵錘敲打成型,上千民工在州河河道上幹得熱火朝天。經過兩年努力,1941年2月,大橋正式竣工,取名為“通川橋”,意為“通達四川”。

現在的通川橋是後來新建的,最初的通川橋僅留存於史料中。據有關資料介紹,最初修建的通川橋共投資33.89萬元,全長300餘米,橋高16米,橋面淨寬4.5米,兩邊人行道各寬0.75米,共有12個橋墩。大橋底部材質為塊石混凝土,上部為條石。

通川橋建成後,一度成為日軍的“眼中釘”,日軍飛機在突襲達縣時兩次試圖將其炸燬,慶幸的是炸彈都未命中。通川橋的建成,不僅方便了兩岸群眾,更為重要的是,它為輸送戰略物資、調集軍隊立下了汗馬功勞。正是通過通川橋,大量戰略物資及成千上萬的川軍戰士奔赴抗戰前線。因此,通川橋被譽為達州的“盧溝橋”,成為巴山兒女心中的“英雄橋”。在抗日戰爭時期,20餘萬達縣兒女參軍入伍,保家衛國,留下了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英雄橋涅槃重生

歲月流轉,達州交通也隨之飛速發展。由於交通運輸量的增大,原先的通川橋因嚴重超負荷運行,逐漸成為危橋,英雄橋漸漸走向“遲暮”。1976年,相關部門對通川橋3號橋墩進行了大修。4年後,通川橋因被鑑定為危橋而封閉施工維修。經過兩年多的修復加固,1983年,該橋恢復通車。

"

翻開《達縣縣誌》,可以看到這樣一段記載:1949年12月15日,解放軍第四野戰軍四十二軍一二四師副師長蘇克之率領5000多名官兵,在萬餘民眾的歡迎下,跨過通川橋進入達縣縣城,宣告達縣和平解放。誕生於戰火中的通川橋,見證了達縣解放的重要時刻。

一座浴火而生的“英雄橋”達州通川橋的前世今生


對很多達州人而言,通川橋不僅是達州第一座橫跨州河的大橋,還是一種精神寄託,它象徵著巴山兒女不畏犧牲、英勇抗戰的大無畏革命主義精神。

過河需要近半小時

千百年來,州河可謂是讓人們又愛又“恨”。愛的是州河帶來的漁業和水資源,“恨”的是州河讓兩岸人們的溝通交流變得困難。在通川橋修建之前,兩岸的人們想要交流必須坐船。

談及坐船,今年93歲的何義英老人可謂深有感觸。在童年時,他每週都要隨父母去看望家住河對岸的外公。“那時候過河先得等船,一條船要坐二三十個人。等人差不多裝滿後,船家便將竹竿從河中拔出來,慢悠悠地划向對岸。從等船、坐船再到上岸,一趟差不多得花近半個小時。”

過河耗時長僅僅是坐船的不便之一。據老人回憶,若是想在晚上過河,必須得趁早。“如果太晚的話,過河的花費也較高。此外,如果想帶較大的貨物過河,還得多交一份船費。”

由於這諸多不便,達州人都盼望著州河上能建起一座橋樑。1939年2月,這個盼望化為現實,達州第一座跨州河大橋——通川橋開始動工。

達州的“盧溝橋”

通川橋的建成,與抗日戰爭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1938年2月,抗日戰爭已經全面打響,重慶作為抗戰的大後方,許多重要戰略物資都將運到這裡。為便於運輸物資,以及調遣川軍出川抗戰,重慶國民政府下令搶修漢渝公路(漢中至重慶)。修路工作推進到達縣縣城時,因沒有橋樑受阻,於是當局下令在州河上修建一座橋,這便是後來的通川橋。

一座浴火而生的“英雄橋”達州通川橋的前世今生


1939年2月,通川橋開始動工。那個沒有大型修橋機械的年代,大多數工作都得靠人工。一塊塊石頭從山上抬下,再用鐵錘敲打成型,上千民工在州河河道上幹得熱火朝天。經過兩年努力,1941年2月,大橋正式竣工,取名為“通川橋”,意為“通達四川”。

現在的通川橋是後來新建的,最初的通川橋僅留存於史料中。據有關資料介紹,最初修建的通川橋共投資33.89萬元,全長300餘米,橋高16米,橋面淨寬4.5米,兩邊人行道各寬0.75米,共有12個橋墩。大橋底部材質為塊石混凝土,上部為條石。

通川橋建成後,一度成為日軍的“眼中釘”,日軍飛機在突襲達縣時兩次試圖將其炸燬,慶幸的是炸彈都未命中。通川橋的建成,不僅方便了兩岸群眾,更為重要的是,它為輸送戰略物資、調集軍隊立下了汗馬功勞。正是通過通川橋,大量戰略物資及成千上萬的川軍戰士奔赴抗戰前線。因此,通川橋被譽為達州的“盧溝橋”,成為巴山兒女心中的“英雄橋”。在抗日戰爭時期,20餘萬達縣兒女參軍入伍,保家衛國,留下了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英雄橋涅槃重生

歲月流轉,達州交通也隨之飛速發展。由於交通運輸量的增大,原先的通川橋因嚴重超負荷運行,逐漸成為危橋,英雄橋漸漸走向“遲暮”。1976年,相關部門對通川橋3號橋墩進行了大修。4年後,通川橋因被鑑定為危橋而封閉施工維修。經過兩年多的修復加固,1983年,該橋恢復通車。

一座浴火而生的“英雄橋”達州通川橋的前世今生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通川橋逐漸難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1996年,政府正式決定將其拆除,並在原址上修建新橋。當年年底,隨著一聲爆破聲,陪伴了達城人民55年的通川橋正式被拆除,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如今,人們只能在一張張老照片上,得知英雄橋曾經的模樣。

經過一年半的全力建設,1998年5月,新的通川橋正式通車。新建的通川橋為雙向四車道,採用全鋼筋水泥結構,三孔兩橋墩拱橋造型。新建的通川橋,在承重量、寬度、高度等方面都遠勝老橋。

"

翻開《達縣縣誌》,可以看到這樣一段記載:1949年12月15日,解放軍第四野戰軍四十二軍一二四師副師長蘇克之率領5000多名官兵,在萬餘民眾的歡迎下,跨過通川橋進入達縣縣城,宣告達縣和平解放。誕生於戰火中的通川橋,見證了達縣解放的重要時刻。

一座浴火而生的“英雄橋”達州通川橋的前世今生


對很多達州人而言,通川橋不僅是達州第一座橫跨州河的大橋,還是一種精神寄託,它象徵著巴山兒女不畏犧牲、英勇抗戰的大無畏革命主義精神。

過河需要近半小時

千百年來,州河可謂是讓人們又愛又“恨”。愛的是州河帶來的漁業和水資源,“恨”的是州河讓兩岸人們的溝通交流變得困難。在通川橋修建之前,兩岸的人們想要交流必須坐船。

談及坐船,今年93歲的何義英老人可謂深有感觸。在童年時,他每週都要隨父母去看望家住河對岸的外公。“那時候過河先得等船,一條船要坐二三十個人。等人差不多裝滿後,船家便將竹竿從河中拔出來,慢悠悠地划向對岸。從等船、坐船再到上岸,一趟差不多得花近半個小時。”

過河耗時長僅僅是坐船的不便之一。據老人回憶,若是想在晚上過河,必須得趁早。“如果太晚的話,過河的花費也較高。此外,如果想帶較大的貨物過河,還得多交一份船費。”

由於這諸多不便,達州人都盼望著州河上能建起一座橋樑。1939年2月,這個盼望化為現實,達州第一座跨州河大橋——通川橋開始動工。

達州的“盧溝橋”

通川橋的建成,與抗日戰爭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1938年2月,抗日戰爭已經全面打響,重慶作為抗戰的大後方,許多重要戰略物資都將運到這裡。為便於運輸物資,以及調遣川軍出川抗戰,重慶國民政府下令搶修漢渝公路(漢中至重慶)。修路工作推進到達縣縣城時,因沒有橋樑受阻,於是當局下令在州河上修建一座橋,這便是後來的通川橋。

一座浴火而生的“英雄橋”達州通川橋的前世今生


1939年2月,通川橋開始動工。那個沒有大型修橋機械的年代,大多數工作都得靠人工。一塊塊石頭從山上抬下,再用鐵錘敲打成型,上千民工在州河河道上幹得熱火朝天。經過兩年努力,1941年2月,大橋正式竣工,取名為“通川橋”,意為“通達四川”。

現在的通川橋是後來新建的,最初的通川橋僅留存於史料中。據有關資料介紹,最初修建的通川橋共投資33.89萬元,全長300餘米,橋高16米,橋面淨寬4.5米,兩邊人行道各寬0.75米,共有12個橋墩。大橋底部材質為塊石混凝土,上部為條石。

通川橋建成後,一度成為日軍的“眼中釘”,日軍飛機在突襲達縣時兩次試圖將其炸燬,慶幸的是炸彈都未命中。通川橋的建成,不僅方便了兩岸群眾,更為重要的是,它為輸送戰略物資、調集軍隊立下了汗馬功勞。正是通過通川橋,大量戰略物資及成千上萬的川軍戰士奔赴抗戰前線。因此,通川橋被譽為達州的“盧溝橋”,成為巴山兒女心中的“英雄橋”。在抗日戰爭時期,20餘萬達縣兒女參軍入伍,保家衛國,留下了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英雄橋涅槃重生

歲月流轉,達州交通也隨之飛速發展。由於交通運輸量的增大,原先的通川橋因嚴重超負荷運行,逐漸成為危橋,英雄橋漸漸走向“遲暮”。1976年,相關部門對通川橋3號橋墩進行了大修。4年後,通川橋因被鑑定為危橋而封閉施工維修。經過兩年多的修復加固,1983年,該橋恢復通車。

一座浴火而生的“英雄橋”達州通川橋的前世今生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通川橋逐漸難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1996年,政府正式決定將其拆除,並在原址上修建新橋。當年年底,隨著一聲爆破聲,陪伴了達城人民55年的通川橋正式被拆除,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如今,人們只能在一張張老照片上,得知英雄橋曾經的模樣。

經過一年半的全力建設,1998年5月,新的通川橋正式通車。新建的通川橋為雙向四車道,採用全鋼筋水泥結構,三孔兩橋墩拱橋造型。新建的通川橋,在承重量、寬度、高度等方面都遠勝老橋。

一座浴火而生的“英雄橋”達州通川橋的前世今生


如今,達州經濟社會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橋樑出現在了州河之上。正在建設中的野茅溪大橋,早已通車的紅旗大橋、鳳凰大橋、金南大橋……眾多橋樑密切聯繫著州河兩岸。

誕生於戰爭年代的老通川橋雖已成過去,但它永遠活在達州人民的心中,如同一座活著的文物,啟示著700萬達州兒女——和平不易,好好珍惜!

達州日報社全媒體見習記者 鄭棟樑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