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意電動車續航,那麼最好別買SUV

很多中國家庭都只有一輛車,因此很多人想買一臺全能的車型:希望既能日常載人,又能兼顧家庭載物,既能跑高速,又能去鄉村野遊。SUV,全稱Sport utility vehicle,中文譯為運動多用途汽車,因其多功能優勢在中國市場火地一塌糊塗,在汽油車領域一度佔據了半壁江山。

如果你在意電動車續航,那麼最好別買SUV

​SUV在汽油車領域熱銷讓很多車企看到了機會,認為SUV自帶流量,附加值高,更能保證銷量和利潤率,尤其是新造車品牌,不少都只生產SUV車型,甚至接連規劃幾款SUV。他們可能忽略了一點,燃油車SUV的諸多優勢並不一定能被電動SUV一一繼承,但是燃油SUV能耗高的劣勢卻可能在電動SUV上放大。

電動SUV的續航不盡如人意

如果您對續航十分在意,那麼在選購電動SUV的時候最好慎重考慮一下。同樣標稱綜合續航400km的電動SUV和電動轎車,實際跑下來,續航往往是不一樣的,SUV通常不佔優勢。

不信?先看一組數據。電駒實測過北汽新能源EU5、帝豪GSe、威馬EX5三款車型的高速續航,編隊行駛了110km左右,EU5消耗了121km的續航,GSe消耗了135km的續航,威馬EX5消耗了163km的續航。轎車,跨界SUV,SUV三種車型的能耗依次遞增。

如果你在意電動車續航,那麼最好別買SUV

​再看一組來自汽車之家的數據,帝豪GSe和帝豪EV車型,兩款車配備了幾乎一致的三電系統,一款是跨界SUV車身,一款是轎車,之家測得的數據是,同樣平均時速90km/h左右的情況下,“GSe高速工況下續航大約在258km”,“帝豪EV 高速總續航里程接近300km”。

為何電動SUV的高速續航能力差?

同樣的綜合續航里程,為什麼不同的車型的高速續航里程不同?甚至同樣的三電系統,為什麼在不同的車殼子下會有不同的續航表現?這要先從NEDC的規則說起。

NEDC,這裡就不囉嗦其具體的定義了,它的測試情況大概是這樣:測試里程為11km,66%的路況為城市路況(就是下圖中的1部),全程平均時速34km/h。我們看看下方的這張圖,能夠看到NEDC測試全程超過70km/h的區間佔比非常小。高速工況佔比過少導致NEDC測試標準存在弱點,也就無法準確反應車輛高速工況的能耗、續航等數據。

如果你在意電動車續航,那麼最好別買SUV

​車輛克服阻力做功(即能耗)與阻力的大小成正比,SUV的迎風投影面積更大,阻力也更大,這一差距可能在低速時還不是特別明顯,但在高速行駛時,阻力的大小與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車輛阻力陡然增大,轎車和SUV的能耗差距就被放大了。

如果你在意電動車續航,那麼最好別買SUV

​舉個例子,若A車是轎車,B車是SUV,B的迎風投影面積是A車的1.1倍,兩車的風阻係數相同(實際上一般SUV更大,這裡將SUV計為與轎車相同已經是“特殊照顧”),則B的阻力也是A的1.1倍;根據W=FS計算,B行駛單位距離時克服空氣阻力做功也A的1.1倍,

假設在速度為40km/h的時候,A行駛1km克服空氣阻力做功需要40Wh的能量,B則需要耗費44Wh的能量;低速狀態下,B每行駛1km僅比A多耗費4Wh的能量;

當速度提升為80km/h的時候,A行駛1km需要160Wh的能量來克服空氣阻力,B則需要耗費176Wh的能量用來克服空氣阻力,每公里比A多耗費16Wh;

當速度提升為120km/h的時候,這一差距差擴大到每公里36Wh……速度越高,差距越大,走個100公里,幾度電就差出去了……

另外,現在的車企在宣傳SUV的時候,都提風阻係數,有的甚至說自己的風阻系統比奧迪TT這種小跑車都小,證明自己的風阻很牛。大家別忘了,阻力與風阻系統和迎風投影面積的乘積有關,拋開面積去談論風阻係數是沒有多大意義的。所以,即使是風阻係數較低的車型,在絕對值這一數據上也很難媲美轎車。

如果你在意電動車續航,那麼最好別買SUV

​而現在市面上的電動汽車續航里程都用NEDC標稱,上面的解釋說明了,NEDC不適合用來評價高速續航,因此SUV高速能耗高的事實被掩蓋了。有電動SUV車型續航數據看起來也很好看,但高速實測的時候就現原型了。

電動SUV一無是處?

電動SUV雖然高速續航表現差一點,但也並非一無是處。如果您只在城區內行駛,SUV車型也是可以接受的,甚至比轎車更能適應城市的環境,比如小區不容易停車,經常需要上一點小臺階等場景,SUV會更從容。但如果您經常有跑高速的需求,那麼就要慎重考慮一下了,SUV的高速行駛能力確實不如同級的轎車,您多花了錢,續航反而更少,有點划不來。

另外,押寶SUV的新造車企業應該醒一醒,第一款車造SUV尚可以理解,但是儘量不要接二連三地規劃SUV,當人們普遍意識到電動SUV的短板之後,對於一條腿走路的新造車企業來說是非常危險的。君不見,“SUV專業戶”長城汽車在發展電動汽車的時候都選擇了從轎車入手……新造車企業,不應該仔細思考一下嗎?

(文/李佳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