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心衰要用好“金三角”藥物

藥品 金三角 肺炎 家庭醫學 2019-07-07

心臟是生命的馬達,如果它的動力不足,人的生活質量必定會大打折扣。心力衰竭(簡稱心衰)就是心臟動力不足,所有心血管病發展的終末期都可能形成心衰。在心衰的防治上,需要做好危害因素的防控,並規範使用治療藥物,以改善患者預後,減少因心衰加重而再住院和死亡率的增加。

治療心衰要用好“金三角”藥物

心衰治療的“金三角”藥物

治療心衰的藥物有兩類,一類是改善症狀的藥物,常用有利尿劑,如呋塞米、氫氯噻嗪、托拉塞米等,目的是減輕心臟的負擔;強心藥,如地高辛,住院靜脈用的西地蘭、米力農、多巴胺等,目的是讓心臟更有力量;擴血管藥物,多數在住院時候應用,如硝酸甘油、硝普鈉等,目的是減輕心臟的負擔。

另一類是改善預後的藥物,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調整劑量。常用藥物有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此類藥通常以“普利”二字結尾,如貝那普利、依那普利、培哚普利等。該類藥物是治療輕度和重性心衰的有效藥物,可改善症狀,降低病死率,減少收縮血管物質生成,從而抑制血管收縮,使動、靜脈血管擴張,並能增加利尿作用,減輕心臟負擔。亦可用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RB)。此類藥物通常以“沙坦”二字結尾,如纈沙坦、替米沙坦、坎地沙坦等,多是在吃普利類藥物咳嗽後選用。此外還有β受體阻滯劑,此類藥物通常以“洛爾”二字結尾,如美託洛爾、阿替洛爾、倍他洛爾等。可降低心臟興奮性,增強心排血量和心肌氧需量,減輕心臟負荷;還可通過減少腎素的釋放降低血壓;併發揮直接保護心肌作用,延緩或逆轉心室重構,降低心肌耗氧量和抑制神經系統過分興奮,從而改善心衰症狀,恢復心臟功能。

《2014年中國心力衰竭防治指南》明確推薦的藥物是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或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RB)、β-受體阻滯劑、醛固酮受體拮抗劑。這三類藥物被心內科專家稱為治療心衰的“金三角”藥物。

  “金三角”藥物中的醛固酮受體拮抗劑,代表藥有安體舒通(螺內酯)、依普利酮等。螺內酯不但具有保鉀、利尿的作用,而且能更合理有效治療心衰,提高心衰治癒率,降低死亡率。

但是,這三種“金三角”藥物存在一些不良反應,並不適合所有人用。比如腎功能不好要慎用普利類和沙坦類,心率慢、心功能不穩定者慎用β受體阻滯劑。螺內酯會引起高血鉀,男性病人還可出現乳房發育。改善症狀的藥物如利尿劑可能引起電解質紊亂,強心藥可使心跳減慢。一般情況下,黃金三角是以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和β-受體阻滯劑為基礎,如果用這兩者效果不好,再加醛固酮受體拮抗劑。

治療心衰要用好“金三角”藥物

自己感覺好了也要堅持服藥

心衰病人必須終身服藥,即使感覺很好或症狀減輕時也要堅持服藥。否則,疾病仍會發展,症狀可能會捲土重來。

生活中還要注意避免患感冒、肺炎等,否則能使慢性心衰變急性心衰,更加危險。

還要定期到醫院複查。因隨年齡增加,心功能的情況會跟著改變,每個年齡階段用藥也會不一樣。若是出現了併發症,比如心衰合併慢阻肺等,用藥又要變。

所以,治療心衰不能只看臨床症狀這一方面,還要了解是否有其他疾病,醫生也要綜合判斷病情,進行有效的治療。

治療心衰要用好“金三角”藥物

鏈接:強心老藥地高辛

地高辛能強心,是治療心衰的老功臣,但它不能改善死亡率,只能改善症狀,如今已退居二線。如果用了黃金三角後症狀沒有緩解,可以加用地高辛。

如果病人原本的基礎血壓偏低,不能用ACEI類、β受體阻滯劑,以免血壓更低。這種情況下可以用地高辛。心室快、房顫的病人也要用地高辛。

(文/王敏)

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