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先養心,四大養心觀,你都瞭解嗎?

本文節選自《基於知識考古學的中醫養心理論歷史考察》,有刪改

作者: 尉萬春,張其成


養心即養神


心神和形質的合體

在後世發展過程中,心的指代主要概括為心神,即所謂在提到心的時候,大多是從精神意識思維活動出發的,但是大多數時候是負載有精神和形質同體的代稱。先秦兩漢時期已經開始注重形神相關的重要性,心神對身體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在將心神作為神的主要因素割裂出來,探究對人體的影響。

在諸子百家學術爭鳴之前,對心神一體觀就逐漸形成,如《周易》將“心”與“神”的關係進行了探討,對中醫心神一體觀的形成奠定了哲學思想和文化基礎,這為探討養心和養神之間的關係提供了可靠前提。

《素問·上古天真論》載:“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嗜慾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故合於道。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將健康長壽看做是形神共同和諧共存的結果,並且心不被淫邪所蠱惑,和天地之道相合,是長壽的重要條件。

宋代唐慎微《重修政和經史證類備急本草·序例上·衍義總序》:“善養生者,不癆神,不苦形。神形既安,禍患何由而致也”,神形得安是養生的重要原則,並且強調了養內,使得臟腑調和是關鍵,而舍內求外,縱情悅澤,終是捨本之求,內即內在心神,人作為萬物之靈,保養的原則總歸是養神、惜氣、防病,並且將養神排在第一的位置,凸顯養神的重要性。

北齊劉晝《劉子精神》:“神靜而心和,心和而形全。神躁則心蕩,心蕩則形傷。將全其形,先在理神。故恬和養神,則自安於內,清虛棲心,則不誘於外物也”。心是形神相互作用的媒介,神氣清靜則心和緩,身體健康,恬和養神為要。


養生先養心,四大養心觀,你都瞭解嗎?


養心即是養神

養心的目的是養神的觀點傳統而悠久,但是說法比較隱晦,主要集中在道家修性祕籍當中,在中醫引入其內容直至清代才完整呈現,明確提出養心即是養神的觀點,並將養心作為養生的主要手段來促進人健康長壽,養心的地位得到明確,並且將心-神-性做了一體化串聯,使得其可更立體化應用。

清代孫德潤《醫學匯海·卷十五·補益養生篇》“養生以養心為主,故心不病則神不病,神不病則人不病,理故然也”。將心-神-體一脈貫通,突出了身體健康要通過養心來實現。清代孫德潤《醫學匯海·卷十五·補益養生篇》:“養心又在凝神,神聚則氣聚,氣聚則形全。若日逐勞攘憂煩,神不守舍,則易衰老”。將養心-凝神-氣聚-形全之間的因果關係,突出了養心即可養神這一重要理念,是身體健康的源頭。形成了養心和養神之間密切的關聯。


養生先養心,四大養心觀,你都瞭解嗎?


養心即寡慾


“養心莫善於寡慾”

寡慾在先秦以及儒家養生論述中已經比較詳盡,並且從不同層次、不同維度就寡慾對養心的重要性進行了闡釋。

如《呂氏春秋·情慾》:“凡生之長也,順之也。使生不順者,欲也。故聖人必先適欲”。慾望是健康長壽的主要障礙,所以聖人先要調適慾望,使他和平。

《管子·心術》“虛其欲,神將入舍,掃除不潔,神乃留處”。將慾念和心神聯繫在了一起,並且摒除慾念是心神歸位的前提。

《孟子·盡心下》:“養心莫善於寡慾”。率先提出了養心最重要的就是寡慾。可以說寡慾是儒家養生思想的典範,這在孟子所處的戰國時代就已經率先明確提出。

漢代以來在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指導下,儒學有了長足的發展機會,所以,寡慾養心思想就有了持久的發展空間,並且對寡慾養心,有了更新的闡釋。


養生先養心,四大養心觀,你都瞭解嗎?


中醫學的寡慾養心觀

在《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是以聖人為無為之事,樂恬憺之能,從欲快志於虛無之守,故壽命無窮,與天地終,此聖人之治身也”。講述了聖人恬憺虛無,無為無求,將慾望引導之道家虛極境界是治身長壽的關鍵,這是聖人的修心之法,一般人很難達到。

明清時期,朱熹、王陽明、湛若水等對道心、人心、人慾之間的關係做了更加深入的探討,特別是陽明心學在明代的興起,為中醫領域寡慾和養心提供了很好的思想土壤。這時養心和寡慾之間產生直接的聯繫,並且通過大量文獻闡釋寡慾在養心過程中的重要性。

明代高濂將寡慾和心氣聯繫在了一起,他認為嗜好慾望連綿不絕,則心氣在內閉塞不通,荒淫和是非接踵而至,敗德傷身的事經常發生,所以絕嗜減欲是心氣運行順暢的重要環節。明代王紹隆認為嗜好和慾望不滿足,心不寧,精和神損耗,所以倡導寡嗜慾就是強身體,即所謂有所失必有所得。

清代馮曦晴《頤養詮要·卷之四》:“寡慾則心清,心清則寡慾”“治生莫若節用,養生若寡慾”將清心和寡慾作為互為因果的兩面,有相互促進的作用,寡慾、清心、節制則不養生而身自養。


養生先養心,四大養心觀,你都瞭解嗎?


養心即靜心

靜心以養心出自道家,在道家養生專著中能看到很多養心強調靜心得記載,《道德經》“致虛極”“守靜篤”的思想和觀點是對心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宋代張君房《雲笈七籤》載《老君清淨心經》:“心既自靜,神既無擾,神既無擾,常清靜矣”。心靜則心神不擾而得養心之妙。

唐代王冰最早將靜心引入中醫學,並且在秉持靜心以養心的醫家中有不同程度的道家文化背景,特別是孫一奎,其“命門學說”和道家內丹術和下丹田學說一脈相承。

王冰《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生氣通天論》:“夫嗜慾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不妄作勞,是為清靜。以其清靜,故能肉腠閉,皮膚密,真氣內拒,虛邪不侵”。將淫邪不能迷惑心靈闡釋為清靜的狀態,開靜心先河。

明代孫一奎《赤水玄珠·風門·中風》:“是以心亂則百病生,於心靜則萬病悉去”。心靜則百病可去。清代周振武《人身通考·臟腑部》:“心靜則安,心動則躁。延年不老,心靜而已”。清代程文囿《醫述·醫學溯源》:“欲延生者,心宜恬靜而不躁擾,飲食宜適中而無過傷”。也說明了心靜健康長壽的關鍵之一。


養生先養心,四大養心觀,你都瞭解嗎?


養心與精氣神的關係


精氣神交養觀

最早明確提出精氣神交養觀點的是金代劉河間,他將精氣神和心腎脾三髒聯繫在一起,並且提出三者交互滋養可以長壽,這對精氣神的臟腑用藥提出了直接的聯繫,是後世中醫養生學的開拓者,也為明代提出“先天之本在腎”“後天之本在脾”的觀點奠定了基礎;珍惜在腎之精,精養在心之神,做到精專並且向內守備,自可以長壽。

精氣神三者的關係是相互依存的,心神得養,也要依靠精血的載荷,如清代樑文科《集驗良方·養生篇》:“壽命修短,全系精氣神之盈虧。精血一敗,神氣無所依附,欲長壽而享諸福難矣”。闡釋了精血衰敗,神無所附而早夭的道理。


養生先養心,四大養心觀,你都瞭解嗎?


養氣養精即是養心

隋唐時代倡導儒道佛三教並行的理念,佛教發展鼎盛,道教發展迅速,儒家統治地位受到挑戰。宋代儒學家通過抨擊佛道,發揚儒學的運動,既抨擊佛道,又汲取佛道中有益成分充實儒學,最終形成以“理”為核心的儒學體系。這一時期中醫結束了以大型方書為載體的方病對應模式,轉而討論臟腑之間的關係,尋找中醫臨床用藥的內在規律,在理學影響下進行論理探討,在這種中醫學發展的背景下,為臨床醫家探討精氣神之間的關係奠定了基礎。

通過養精來養心是間接養心法的集中體現,養心的方法可以通過養氣和養精的方法來實現,

這是精氣神三者交互滋養的典型代表,如清代羅東逸《內經博議·手少陰心臟病論》:“故養心之法有二:寡思欲,守恬愉,使心無過量之用,無留根之事,此養之以氣也;常握固,戒多欲,使腎無淫佚之失,無相火之乘,此養之以精”。通過慎思欲,用氣來養心,通過養精來實現養心的方法。

也有神即是精論,即養腎精即可養心神的觀點,如樑代陶弘景《養性延命錄·服氣療病》:“神者精也,保精則神明,神明則長生”。再如清代陳士鐸《外經微旨·命根養生篇》曰:“精出於水,亦出於水中之火也。精動由於火動,火不動則精安能搖?可見精動由於心動也。心動之極,則水火俱動,故安心為利精之法也”。反過來養心也可以養精。

節色慾以保精和養心的關係在歷代文獻中也具有較為豐富的記載。宋代蘇轍《龍川略志·卷二·醫術論三焦》:“人方心湛寂,慾念不起,則精氣散在三焦,榮華百骸。及其慾念一起,

心火熾然,翕撮三焦精氣,流入命門之府,輸瀉而去”。清代石壽棠《醫原·女科論》:“欲葆精者,總須寡慾節勞,以養其心,不使君火引動相火,相火得安其位,自不耗散真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