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酒要這樣泡,才能達到最好的滋補養生效果

養生 藥酒 中藥 中醫 尋味養身之旅 尋味養身之旅 2017-11-03

《黃帝內經 素問》記載:上古聖人作湯液醪醴,說的就是治病的藥酒,用中草藥來泡酒在我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時至今日,很多人仍然在自泡藥酒,用來日常養生食療。

藥酒要這樣泡,才能達到最好的滋補養生效果

收到了好幾個用戶的邀請,討教做藥酒的方法,所以今天詳細的分享:藥酒要這樣泡,才能達到最好的滋補養生效果。

泡藥酒常用哪些中草藥呢?

想有補氣健脾功效,可以用人蔘、西洋參、黃芪、黨蔘、白朮、山藥;

想要活血化瘀、通經活絡,可用天麻、川穹、丹蔘、田七、益母草、牛膝、紅花;

想要溫腎助陽,可以用鹿茸、肉蓯蓉、巴戟天、核桃分心木、羊淫藿、紫河車、蛤蚧;

想要補血養血,可用當歸、熟地、何首烏、桂圓、桑葚、雞血藤。

個人的體質不同,養生的重點不同,如果不太清楚自己適合的中草藥,可用先諮詢中醫。

泡藥酒應選哪種酒最好?

應選50-70度的高度純糧食酒,因為高度酒更能有效溶解藥材的有效成分,同時防腐能力強。

泡藥酒的時間多長合適?

如果室溫20度左右,藥材浸泡的時間一般為15-30天,天氣炎熱時一般5-7天就行。浸泡時間太長,酒精揮發後抑菌作用會降低,變質的藥酒會會腸胃、肝臟造成損傷。

泡藥酒選擇哪種容器更好呢?

泡酒用的容器以玻璃或瓷器的最好,不建議用金屬容器,在泡酒前應將容器清洗乾淨、並且消毒殺菌。

藥材用新鮮和乾的哪個更好?

浸泡的藥材應儘量保持乾燥,如果是新鮮的藥材應洗淨晾乾後再泡酒。儘量不要將藥材磨成顆粒貨粉末,需要快速溶解才搗碎的藥材,建議放在袋子中泡入。

藥材的浸泡方法

家庭自制藥酒比較常用的是冷浸法和熱浸法。

冷浸法:將比例約為1:10或1:20的藥材與酒進行浸泡。而有些藥材可在浸泡一段時間後將藥酒倒出,再加入新的酒重新泡製,這樣反覆浸泡,數次的酒可以倒在一起儲存或飲用。

熱浸法:將藥材和酒一同放入容器,隔水煮至微沸,然後放置浸泡一天。第二天再用同樣的方法蒸煮,如此反覆三次。這樣能加快藥材有效物質析出,但一定要注意煮酒時間不宜太長,否則會加速酒精揮發。

最後,要提醒大家的是:心血管疾病、高血壓、肝腎疾病、糖尿病、消化系統疾病者,都不宜飲酒;妊娠期、哺乳期的女性都不適宜飲用藥酒;服藥期間的人群要暫停飲用藥酒。而且,藥酒不宜長年服用,飲用時間過長會影響人體新陳代謝,造成蛋白質丟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