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怎麼排溼排寒 2019三伏天養生注意事項三伏天不能吃冷飲嗎

今天是“入伏”第一天,朋友圈又開始流傳一系列關於伏天的養生法,比如“從7月13日入伏開始至8月21號出伏這38天裡,請大家不要吃冷飲,會使寒氣入侵體內不能排出,冬天之所以怕冷、腳涼都是三伏天不注意導致,要想使體內的寒氣排出,請大家堅持在伏天喝熱水,姜棗茶,常溫水,把體內多少年深入骨髓的寒氣逼出來。”這辦法真的管用嗎?

北京老年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李方玲告訴記者,貼三伏貼,冬病夏治,已成為老百姓的生活常識。但對於三伏天的養生,大家還是存在很多誤解,比如上面那段朋友圈裡廣為流行話,看似很有道理,其實不然。

不食冷飲過於絕對

李方玲表示,三伏天是自然界和人體陽氣最旺的時候,也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中醫養生的一個原則就是順應自然,夏季該熱就熱。在機體陽氣最旺時,一味用寒涼之品加以抵抗,勢必會耗傷人體陽氣,損害機體的脾胃功能。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在三伏天的時候出汗多,怕熱,但一吃西瓜或者冰鎮食物就拉肚子的原因。

但一些所謂的養生法總用一些很絕對的觀點來吸引眼球。“夏季裡溫度高,人熱得受不了,此時食用適量冷飲,既可解暑,又令人覺得舒服,未嘗不可,關鍵是不能太過貪涼,如果一口氣吃幾根冰棍,頓頓喝冷飲,當然對身體有害無益。”李方玲解釋道。

喝熱水、姜棗茶因人而異

人體是一個複雜的整體,每個人體質不同,不能一概而論。李方玲指出,對於虛寒體質,或慢性支氣管炎、小兒反覆感冒咳嗽、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等“冬病”患者,三伏天也應該喝熱水,姜棗茶。但對於陽盛有內熱體質的人,三伏天喝熱水、姜棗茶,無疑是火上加火,反而容易加重內火而患口腔潰瘍、便祕、失眠等疾病。中醫養生也要講究辨證論治,三因制宜。

防暑仍排第一位

還有說法稱“三伏天裡最重要的不是防暑,而是防寒”。三伏天是全年天氣最熱的階段,有研究顯示,當環境溫度達到32℃以上,空氣溼度40%以上時,人就容易中暑。在李方玲看來,三伏天裡,防暑仍是第一位。

但這並不代表夏季不需要防寒。“現在大部分人長期吹空調,導致毛孔受寒後關閉,內熱透不出,容易中陰暑,應儘量避免長時間吹空調。”李方玲提醒,一旦發生體表感受風寒,而體內又有內熱的情況,既不能單吃寒涼食物清內熱,也不能單吃辛溫食物解表寒,建議進行刮痧、拔罐,以恢復毛孔正常開闔功能,將內熱透出來。此外,三伏天也應經常開窗透氣,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新京報記者 張兆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