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爸爸的教子方法與心得

一位爸爸的教子方法與心得

幼兒教育

文|愛心大使

一、孩子開始會打人,不是批評,而是表揚。這是縱惡。

有一次,寶寶要買玩具。我沒有答應他。他就不高興。拿出小手用力打我。我沒有生氣。而是問寶寶,你是打我呢,還是跟我玩呀?寶寶一下子就意識到他的錯誤。

寶寶說,爸爸我是和你玩的。我說,如果是玩就不能打那麼痛呀!寶寶聽後,又打了我兩下。然後問我,是不是這樣打?我說對呀!我說,是爸爸重要,還是玩具重要呀?他說爸爸重要。我告訴他,如果你是真的打我,我就不要你了,我不想養一個白眼狼。我也不和你玩了,不想和你交朋友了。交朋友是為了一起玩得快樂的,不是讓朋友打的。寶寶聽後對我說,爸爸我不會再用力打你了。跟你開玩笑是可以吧!我說可以呀!然後他就摸我被打的地方,摸了又吹。問我還痛不痛。我說寶寶摸了我,我就不痛了!謝謝寶寶!我說這樣的寶寶才是我最喜歡的寶寶。寶寶開心的笑了。

有了那次對話後,寶寶很注意自己的行為,和小朋友玩從不打架。有時候,別人打了他。回來告訴我老婆。老婆說別人打你,你可以回擊他。

如果是比他大的小孩打他,他說打架不是他的強項,不能和他打。比他小的打他,他說,打人是不對的,不能打小孩,要讓他。

二、罵人。

有許多小孩會罵人。但我很少聽到我小孩罵人,他最多會罵笨蛋。其他的我沒聽到。他在學校裡是否罵了人,我就不知道了。

昨天,小孩跟我說,有個同學罵了我,他很會罵人。我又罵不贏他。

我說,你不要罵他。罵人是不文明的行為。你不能和不文明的人比不文明。比了,你就會越來越不文明。你不理他,遠離這種不文明的人。你就不會捱罵了。我們去學校讀書是為了讓自己越來越聰明,越來越懂文明,講禮貌。寶寶說,我明白了。

三、論學習。

竹和鬆哪個長得快,最後哪個長得更高大?為什麼?

當然是竹子,它一下子就長高了,但內心空虛,活不了幾年就要死亡。鬆長得慢,卻長得非常高大,壽命上千年。何故呢?原因在於結實,根基穩,基因好,不怕貧瘠,不怕嚴寒。

我們學習也一樣。不能急功近利。不能盯著分數。要從培養學生好的基因開始。好的基因就是好的學習習慣,好的學習態度,好的學習方法,就是自信心,就是毅力,就是恆心,就是學習的興趣,就是不怕困難的精神。一次克服困難,次次都有信心克服困難。

初中內容簡單,要分數容易,到高中難,要成績就更要靠知識面,靠深厚的知識積累,靠不怕困難的精神,靠堅強的意志,靠自信,靠自覺。

我小孩上幼兒園,經常寫錯字。老婆看了就罵我,說我不教他。我說,別教他,一教就教壞了。我說不能批評他,也不必要糾正它,只需表揚他就可以了。因為表揚就是鼓勵,就是認可,表揚可以提高他的學習興趣。只要他願意學習,願意寫字,錯了也是對的。如果我們對孩子在學習中犯了一些小錯,進行批評,我們的批評即使是對的,也是錯誤。因為這很有可能打擊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所以我看到他寫字,不管對錯都表揚,說寶寶你那麼會寫字呀,寫得那麼快吧!表揚之後,他非常開心。就喜歡跟我玩,什麼天都喜歡跟我聊。現在他寫的字還是比我小時候的字要好很多,而且有自己的特色。學習興趣也高,不厭學。每天高高興興的。多幸福呀!

很多家長不懂這個道理。看到孩子不會,就批評他。有的甚至越俎代庖,剝奪他獨立思考的權利,養成一種依賴性,讓他失去一次克服困難的勇氣,讓他失去一次尋找好學習方法的機會,讓他對學習失去信心,失去興趣。那是多麼的得不償失呀!

4、獎勵。

去年期末考試,寶寶考了好成績,高興地向我彙報,接著對我說:爸爸我考了好成績,你給我什麼獎勵呢?給100元錢好不好?我說,獎勵你一個吻,並陪你玩好嗎?他有點不悅。說你不給我錢呀?我問他說,是爸爸重要,還是錢重要呀?他說爸爸重要。

我問,那你是選擇爸爸還是選擇100元錢呢?他說選擇爸爸。我說寶寶真乖。然後親吻了他兩下。我說,100元錢是會用盡的。爸爸的陪伴才能讓我們兩個時刻都高興的。寶寶聽後,也親吻我兩下。對我說,爸爸我們一起做遊戲吧!我們開心的玩起來了。比什麼都開心!

5、微笑。

寶寶從出生那天起,我一直非常開心。幾乎每天早上,我看到寶寶一爭開眼,我就對他笑。後來他會說話了,我還要溫柔地叫他,寶寶,你醒啦,昨天晚上有沒有做美夢之類的話,進行問候。讓他一起床就有個好心情。晚上睡覺前,也經常跟他聊天,他特別愛跟我聊天。經常都聊得不想睡。在他睡的時候,我都要對他說,寶寶祝你做個好夢,夢想成真。寶寶在開心的祝福聲中去睡覺。晚上睡得很香。於是我出差,不在家睡的的時候,就經常打我電話,催我回去。4歲的時候他就會打我電話了。真是太幸福了。

6、勞動。

我第一次叫寶寶做事,是要他幫我把碗拿到廚房裡去。當時他只有4歲。我在房間裡一邊看電視一邊吃飯。吃完飯我就要他幫忙。他嘴一撇,頭一扭,說不。我抓住他的小手,一巴掌打下去。打得通紅。然後又叫他拿。他飛快地把碗送到廚房裡。並告訴我,爸爸,放回去了。從此以後。我叫他做事,非常爽快。經常不叫他做事,他也會自動幫忙。如,我說口渴了。他馬上說,爸爸,我來幫你倒水。我說腰背不舒服,他馬上給我敲背。我腳痛沒辦法走路,他幫我買早點;我溺的尿,他幫我倒到衛生間,不用吩咐。非常會關心人,愛護人。

7、讓孩子擁有愛。

怎麼讓孩子學會愛人這個方法,很多人都不知道。很多人只知道愛護小孩,不知道讓小孩愛護自己。我的做法是,有什麼好吃的,我不會讓寶寶吃獨食,而是讓他拿給我吃。我是真吃,吃了之後就說,寶寶真好,會給爸爸吃,寶寶拿的東西特別好吃,我最喜歡這樣的寶寶了。寶寶聽我說了就經常給我吃。我就經常表揚。越表揚,他越開心。既讓他開心,又培養了他的愛心,一舉兩得。有的父母不懂這個理,什麼東西都給小孩吃,自己不吃,結果養出一個白眼狼來了。

8、示弱。

在生活中,在學習上,不要以為自己比小孩聰明。有時候父母裝笨,示弱,反而可以激發孩子的學習,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培養自主學習的好習慣。

我寶寶經常問我一些問題。有時候,我覺得難,我就告訴他,讓他覺得我很聰明。讓他把我當作學習的榜樣。有時候,我裝作不知道。讓他自己思考,自己想辦法解決。讓他自己說。他說了之後,不管對錯。我都先表揚他,說寶寶真厲害。爸爸都沒有你能幹。寶寶聽了非常舒服,非常開心,非常的自信。更喜歡思考,更喜歡自己想辦法。做事更願意去克服困難。

9、論妥協。

有時候向孩子學習,向孩子妥協,反而是教育孩子的一個好辦法。有時候我們強迫孩子做什麼事,孩子也答應,表面上看起來,是走捷徑,實際上是走危險的路。我們對孩子的叛逆進行妥協,表面上看是走彎路,實際上是走捷徑。比如我們從二樓到一樓,直接跳下來,距離是更近,從樓梯下來,距離更遠。但哪一個下樓方法更安全呢?地球人都知道。這也是教學相長。

10、感悟與心得

善於接受孩子的愛。讓他照顧父母。為父母做事。比如拿些東西,倒點水等等。

表揚孩子,多講優點,少講缺點。對缺點少囉嗦。

從小讓他勞動,別怕他弄髒衣服,弄壞東西。

善於示弱,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我們什麼東西都知道,會讓孩子認為高不可攀。我們裝不知道,讓他自己思考與探索得出結論,會讓他對自己充滿信心。

少教知識,多培養習慣,遇到問題讓他自己探索,多教方法,多培養興趣。

多給孩子自由的空間,給孩子的空間有多大,他的成長就有多大。

對待成績少一點急功近利,多一份冷靜,多打基礎,鼓勵多看書,少看重分數。知識面越寬,潛力越大。

多看好書,不看壞書,多背經典。看到經典不背,不能提高。經典難背,但克服一次背書的困難,勝過看一百本書。克服一次做事的困難,可以大大地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克服的困難越大,培養的自信心越強。越背經典,越能理解它的含義和提高自己的素質和能力,增長自己的智慧。

孩子犯錯,立即糾正,少打少罵,多指引。應該讓他明白自己的錯誤,允許他慢慢改正錯誤,不能急於求成。如果犯了錯,一下子就進行打和罵,容易逼迫孩子說謊。因為捱打和罵,會讓孩子啟動說謊機制,通過說謊逃避責任。

多陪伴,多交流,小時候,你不要他,老了,他就不要你。不對孩子說謊,少忽悠。多一份耐心,少一份浮躁。要學會等。不能越俎代庖。

不在孩子面前吵口打架,亂髮脾氣。更不能對孩子亂髮脾氣。孩子是父母的複製品。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落實在行動上。

2017年4月6日

(本文為愛心大使原創投稿)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