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寧邑——前溯修武文明五千年

"
寧邑——前溯修武文明五千年

寧邑——前溯修武文明五千年

"
寧邑——前溯修武文明五千年

寧邑——前溯修武文明五千年

寧邑——前溯修武文明五千年

"
寧邑——前溯修武文明五千年

寧邑——前溯修武文明五千年

寧邑——前溯修武文明五千年

寧邑——前溯修武文明五千年

"
寧邑——前溯修武文明五千年

寧邑——前溯修武文明五千年

寧邑——前溯修武文明五千年

寧邑——前溯修武文明五千年

寧邑——前溯修武文明五千年

寧邑——前溯修武文明五千年

嵇山行

"
寧邑——前溯修武文明五千年

寧邑——前溯修武文明五千年

寧邑——前溯修武文明五千年

寧邑——前溯修武文明五千年

寧邑——前溯修武文明五千年

寧邑——前溯修武文明五千年

嵇山行

寧邑——前溯修武文明五千年

修武因武王伐紂得名以來,至今已有三千餘年曆史,而更名之前的“寧邑”則更加古老,從商周之際前溯到上古黃帝時期,至今則有五千餘年文明歷史。

殷商時修武稱寧邑,地域廣闊,位於焦作至新鄉一帶,包括歷史上的南修武(獲嘉宣陽驛、齊州故城)、北修武(修武縣濁鹿城、李固遺址)、西修武(山陽城、修武縣城)等,範圍廣大,北山南川。因地近商都朝歌,屬畿內重地,商王直管,區位優勢明顯。《水經注》雲,“修武,故寧也”。《韓詩外傳》稱,“武王伐紂,乃修武勒兵於寧,更名邢邱曰懷,寧曰修武”。歷代《修武縣志》載:“殷,畿內地,始名寧邑”。殷商甲骨文稱古修武為寧(濘),出現“在寧”、“於寧”、“狩寧”、“焚寧”、“至於寧”、“在寧田”,“在濘田”,“於濘次”等,記錄商王在此從事田獵、駐次、祭祀、斂貢、用兵等大量活動,證明寧邑有舉足輕重的政治軍事地位,是商王田獵軍演的震懾區、祭祀收貢的中轉站、防禦前沿的軍事要塞。夏禹時分天下為九州,冀州居九州之首,包括今山西省全境、河北西北部、河南北部等,寧邑處冀州南,曾是鯀禹父子兩代治水的重要地帶。《史記·夏本紀》雲:“禹行自冀州始”,《禹貢》載,“冀州之域,殷為寧,周始更名修武”。《乾隆修武縣志》載,寧邑含“待王鎮集、承恩鎮集、五里源集、宣陽驛集、新安鎮集”,其中承恩鎮是武王伐紂後更名,夏啟時名恩州,虞舜時名鯀鎮。禹父鯀曾在大伾山之北、太行山之南,今焦作恩村(古修武承恩鎮)設立治水指揮部,奮力治水,未果流放,後虞舜念其無功亦苦,賜名鯀鎮。禹子啟建夏後,念及祖父有恩於此,併為避諱祖名,更名恩州。

"
寧邑——前溯修武文明五千年

寧邑——前溯修武文明五千年

寧邑——前溯修武文明五千年

寧邑——前溯修武文明五千年

寧邑——前溯修武文明五千年

寧邑——前溯修武文明五千年

嵇山行

寧邑——前溯修武文明五千年

修武因武王伐紂得名以來,至今已有三千餘年曆史,而更名之前的“寧邑”則更加古老,從商周之際前溯到上古黃帝時期,至今則有五千餘年文明歷史。

殷商時修武稱寧邑,地域廣闊,位於焦作至新鄉一帶,包括歷史上的南修武(獲嘉宣陽驛、齊州故城)、北修武(修武縣濁鹿城、李固遺址)、西修武(山陽城、修武縣城)等,範圍廣大,北山南川。因地近商都朝歌,屬畿內重地,商王直管,區位優勢明顯。《水經注》雲,“修武,故寧也”。《韓詩外傳》稱,“武王伐紂,乃修武勒兵於寧,更名邢邱曰懷,寧曰修武”。歷代《修武縣志》載:“殷,畿內地,始名寧邑”。殷商甲骨文稱古修武為寧(濘),出現“在寧”、“於寧”、“狩寧”、“焚寧”、“至於寧”、“在寧田”,“在濘田”,“於濘次”等,記錄商王在此從事田獵、駐次、祭祀、斂貢、用兵等大量活動,證明寧邑有舉足輕重的政治軍事地位,是商王田獵軍演的震懾區、祭祀收貢的中轉站、防禦前沿的軍事要塞。夏禹時分天下為九州,冀州居九州之首,包括今山西省全境、河北西北部、河南北部等,寧邑處冀州南,曾是鯀禹父子兩代治水的重要地帶。《史記·夏本紀》雲:“禹行自冀州始”,《禹貢》載,“冀州之域,殷為寧,周始更名修武”。《乾隆修武縣志》載,寧邑含“待王鎮集、承恩鎮集、五里源集、宣陽驛集、新安鎮集”,其中承恩鎮是武王伐紂後更名,夏啟時名恩州,虞舜時名鯀鎮。禹父鯀曾在大伾山之北、太行山之南,今焦作恩村(古修武承恩鎮)設立治水指揮部,奮力治水,未果流放,後虞舜念其無功亦苦,賜名鯀鎮。禹子啟建夏後,念及祖父有恩於此,併為避諱祖名,更名恩州。

寧邑——前溯修武文明五千年

大禹以鯀為鑑,“導山疏水”,《尚書·禹貢》記大禹治水:“導河積石,又東至於孟津,東過洛汭,至於大伾;北過降水,至於大陸,入於大海。”東漢經學家鄭玄考證,大伾山在寧邑及其周邊,“大伾在修武、武德之界”,大禹選擇在大伾山之狹窄處“地喉(肱)”,開挖兩條引水渠,南方挖廣武山水渠入濟水,東北方挖大伾山、太行山、郇封嶺之間水渠,東流奔降水(今漳河),再入大海。《史記·河渠書》載:“自積石,歷龍門,南到華陰,東下砥柱。及孟津、洛汭,至於大伾。於是,禹以為河所以從來者高,水端悍,難以平行地,數為敗。乃廝二渠,以引其河,北載之高地,過降水,至於大陸,播為九河,入於渤海。”黃土質的大伾山到三國時已消失無蹤,無法充當堤防,黃河遂奪路向南。清末縣北尚有溼地吳澤陂,近代郇封嶺因燒磚取土,大禹治水諸多遺蹟逐漸消失。

上古黃帝時期,寧封子在寧邑發明陶器,被黃帝封為“陶正”,成為中華陶瓷業祖師爺,受歷代窯業供奉為“陶王”。《路史·疏仡紀·黃帝》載:“命寧封為陶正”。我國最早且較有系統的敘述神仙事蹟的著作《列仙傳》載:“寧封子者,黃帝時人也,世傳為黃帝陶正。有人過之,為其掌火,能出五色煙,久則以教封子。封子積火自燒,而隨煙氣上下,視其灰燼,猶有其骨。時人共葬於寧北山中,故謂之寧封子焉,遺骨灰燼,寄墳寧山。”這也與歷代《修武縣志》記載相合,陶正是黃帝時代掌管制陶業的官方職務,寧北山是修武縣雲臺山的舊稱,因在寧邑之北而得名,是寧封子的歸骨飛昇之地。寧邑北有寧北山(雲臺山),中有吳澤陂、南臨黃河,河流、煤炭、高嶺土等資源豐富,具備製陶的一切要素。

"
寧邑——前溯修武文明五千年

寧邑——前溯修武文明五千年

寧邑——前溯修武文明五千年

寧邑——前溯修武文明五千年

寧邑——前溯修武文明五千年

寧邑——前溯修武文明五千年

嵇山行

寧邑——前溯修武文明五千年

修武因武王伐紂得名以來,至今已有三千餘年曆史,而更名之前的“寧邑”則更加古老,從商周之際前溯到上古黃帝時期,至今則有五千餘年文明歷史。

殷商時修武稱寧邑,地域廣闊,位於焦作至新鄉一帶,包括歷史上的南修武(獲嘉宣陽驛、齊州故城)、北修武(修武縣濁鹿城、李固遺址)、西修武(山陽城、修武縣城)等,範圍廣大,北山南川。因地近商都朝歌,屬畿內重地,商王直管,區位優勢明顯。《水經注》雲,“修武,故寧也”。《韓詩外傳》稱,“武王伐紂,乃修武勒兵於寧,更名邢邱曰懷,寧曰修武”。歷代《修武縣志》載:“殷,畿內地,始名寧邑”。殷商甲骨文稱古修武為寧(濘),出現“在寧”、“於寧”、“狩寧”、“焚寧”、“至於寧”、“在寧田”,“在濘田”,“於濘次”等,記錄商王在此從事田獵、駐次、祭祀、斂貢、用兵等大量活動,證明寧邑有舉足輕重的政治軍事地位,是商王田獵軍演的震懾區、祭祀收貢的中轉站、防禦前沿的軍事要塞。夏禹時分天下為九州,冀州居九州之首,包括今山西省全境、河北西北部、河南北部等,寧邑處冀州南,曾是鯀禹父子兩代治水的重要地帶。《史記·夏本紀》雲:“禹行自冀州始”,《禹貢》載,“冀州之域,殷為寧,周始更名修武”。《乾隆修武縣志》載,寧邑含“待王鎮集、承恩鎮集、五里源集、宣陽驛集、新安鎮集”,其中承恩鎮是武王伐紂後更名,夏啟時名恩州,虞舜時名鯀鎮。禹父鯀曾在大伾山之北、太行山之南,今焦作恩村(古修武承恩鎮)設立治水指揮部,奮力治水,未果流放,後虞舜念其無功亦苦,賜名鯀鎮。禹子啟建夏後,念及祖父有恩於此,併為避諱祖名,更名恩州。

寧邑——前溯修武文明五千年

大禹以鯀為鑑,“導山疏水”,《尚書·禹貢》記大禹治水:“導河積石,又東至於孟津,東過洛汭,至於大伾;北過降水,至於大陸,入於大海。”東漢經學家鄭玄考證,大伾山在寧邑及其周邊,“大伾在修武、武德之界”,大禹選擇在大伾山之狹窄處“地喉(肱)”,開挖兩條引水渠,南方挖廣武山水渠入濟水,東北方挖大伾山、太行山、郇封嶺之間水渠,東流奔降水(今漳河),再入大海。《史記·河渠書》載:“自積石,歷龍門,南到華陰,東下砥柱。及孟津、洛汭,至於大伾。於是,禹以為河所以從來者高,水端悍,難以平行地,數為敗。乃廝二渠,以引其河,北載之高地,過降水,至於大陸,播為九河,入於渤海。”黃土質的大伾山到三國時已消失無蹤,無法充當堤防,黃河遂奪路向南。清末縣北尚有溼地吳澤陂,近代郇封嶺因燒磚取土,大禹治水諸多遺蹟逐漸消失。

上古黃帝時期,寧封子在寧邑發明陶器,被黃帝封為“陶正”,成為中華陶瓷業祖師爺,受歷代窯業供奉為“陶王”。《路史·疏仡紀·黃帝》載:“命寧封為陶正”。我國最早且較有系統的敘述神仙事蹟的著作《列仙傳》載:“寧封子者,黃帝時人也,世傳為黃帝陶正。有人過之,為其掌火,能出五色煙,久則以教封子。封子積火自燒,而隨煙氣上下,視其灰燼,猶有其骨。時人共葬於寧北山中,故謂之寧封子焉,遺骨灰燼,寄墳寧山。”這也與歷代《修武縣志》記載相合,陶正是黃帝時代掌管制陶業的官方職務,寧北山是修武縣雲臺山的舊稱,因在寧邑之北而得名,是寧封子的歸骨飛昇之地。寧邑北有寧北山(雲臺山),中有吳澤陂、南臨黃河,河流、煤炭、高嶺土等資源豐富,具備製陶的一切要素。

寧邑——前溯修武文明五千年

酈道元曾對發源於雲臺山區的清水、長泉及吳澤陂進行了實地考察,《水經注卷九》記:“清水出河內修武縣之北黑山,黑山在縣北白鹿山東,清水所出也,上承諸陂散泉,積以成川。大陸即吳澤矣。《魏土地記》曰:修武城西北二十里有吳澤水。陂南北二十許裡,東西三十里。” 晉代束皙在奏摺中記述吳澤陂:“又如汲郡之吳澤(晉代修武縣屬汲郡《晉書》地理志),良田數千頃,濘水停洿,人不墾植”。指出在吳澤陂這個地方還有濘水,濘水可能因寧邑而得名。寧邑境內有馬坊泉、聖井泉、海子泉、龍母泉、吳公泉等名泉,有濘水、山門河、大沙河、新河、普濟河、群英河等多條河流,東流進入海河河系。寧封子在水邊烤魚,包魚泥殼燒成陶的傳說,發生在這樣一個河渠縱橫,泉眼密佈,水草豐美、魚蝦成群、陶土遍地的寧邑也順理成章。製陶業在寧邑紮根綿延,到宋金時期當陽峪成為中國北方大規模的民間窯場和磁州窯類型窯系中成就最顯著者。

寧封子不僅是執掌製陶的官員,還是一位傑出軍事家,輔佐黃帝東征西討,戰勝蚩尤,平定天下。《黃帝生平年表》記,公元前2862年,黃帝6年,得寧先生製陶,封為陶正,辯乎西方。《管子·五行》載:“昔者黃帝得大封而辯於西方,得后土而辯於北方”。寧封、大封古籍記載均為黃帝臣子,相傳為黃帝之師,辯乎西方,應為同一人不同名字。前2784年,黃帝84年,寧封子被黃帝冊封為掌管天下兵馬軍事力量的司馬。《管子•五行》記:“黃帝得六相而天下治,神明至。大封辨乎西方,故使為司馬”。

"
寧邑——前溯修武文明五千年

寧邑——前溯修武文明五千年

寧邑——前溯修武文明五千年

寧邑——前溯修武文明五千年

寧邑——前溯修武文明五千年

寧邑——前溯修武文明五千年

嵇山行

寧邑——前溯修武文明五千年

修武因武王伐紂得名以來,至今已有三千餘年曆史,而更名之前的“寧邑”則更加古老,從商周之際前溯到上古黃帝時期,至今則有五千餘年文明歷史。

殷商時修武稱寧邑,地域廣闊,位於焦作至新鄉一帶,包括歷史上的南修武(獲嘉宣陽驛、齊州故城)、北修武(修武縣濁鹿城、李固遺址)、西修武(山陽城、修武縣城)等,範圍廣大,北山南川。因地近商都朝歌,屬畿內重地,商王直管,區位優勢明顯。《水經注》雲,“修武,故寧也”。《韓詩外傳》稱,“武王伐紂,乃修武勒兵於寧,更名邢邱曰懷,寧曰修武”。歷代《修武縣志》載:“殷,畿內地,始名寧邑”。殷商甲骨文稱古修武為寧(濘),出現“在寧”、“於寧”、“狩寧”、“焚寧”、“至於寧”、“在寧田”,“在濘田”,“於濘次”等,記錄商王在此從事田獵、駐次、祭祀、斂貢、用兵等大量活動,證明寧邑有舉足輕重的政治軍事地位,是商王田獵軍演的震懾區、祭祀收貢的中轉站、防禦前沿的軍事要塞。夏禹時分天下為九州,冀州居九州之首,包括今山西省全境、河北西北部、河南北部等,寧邑處冀州南,曾是鯀禹父子兩代治水的重要地帶。《史記·夏本紀》雲:“禹行自冀州始”,《禹貢》載,“冀州之域,殷為寧,周始更名修武”。《乾隆修武縣志》載,寧邑含“待王鎮集、承恩鎮集、五里源集、宣陽驛集、新安鎮集”,其中承恩鎮是武王伐紂後更名,夏啟時名恩州,虞舜時名鯀鎮。禹父鯀曾在大伾山之北、太行山之南,今焦作恩村(古修武承恩鎮)設立治水指揮部,奮力治水,未果流放,後虞舜念其無功亦苦,賜名鯀鎮。禹子啟建夏後,念及祖父有恩於此,併為避諱祖名,更名恩州。

寧邑——前溯修武文明五千年

大禹以鯀為鑑,“導山疏水”,《尚書·禹貢》記大禹治水:“導河積石,又東至於孟津,東過洛汭,至於大伾;北過降水,至於大陸,入於大海。”東漢經學家鄭玄考證,大伾山在寧邑及其周邊,“大伾在修武、武德之界”,大禹選擇在大伾山之狹窄處“地喉(肱)”,開挖兩條引水渠,南方挖廣武山水渠入濟水,東北方挖大伾山、太行山、郇封嶺之間水渠,東流奔降水(今漳河),再入大海。《史記·河渠書》載:“自積石,歷龍門,南到華陰,東下砥柱。及孟津、洛汭,至於大伾。於是,禹以為河所以從來者高,水端悍,難以平行地,數為敗。乃廝二渠,以引其河,北載之高地,過降水,至於大陸,播為九河,入於渤海。”黃土質的大伾山到三國時已消失無蹤,無法充當堤防,黃河遂奪路向南。清末縣北尚有溼地吳澤陂,近代郇封嶺因燒磚取土,大禹治水諸多遺蹟逐漸消失。

上古黃帝時期,寧封子在寧邑發明陶器,被黃帝封為“陶正”,成為中華陶瓷業祖師爺,受歷代窯業供奉為“陶王”。《路史·疏仡紀·黃帝》載:“命寧封為陶正”。我國最早且較有系統的敘述神仙事蹟的著作《列仙傳》載:“寧封子者,黃帝時人也,世傳為黃帝陶正。有人過之,為其掌火,能出五色煙,久則以教封子。封子積火自燒,而隨煙氣上下,視其灰燼,猶有其骨。時人共葬於寧北山中,故謂之寧封子焉,遺骨灰燼,寄墳寧山。”這也與歷代《修武縣志》記載相合,陶正是黃帝時代掌管制陶業的官方職務,寧北山是修武縣雲臺山的舊稱,因在寧邑之北而得名,是寧封子的歸骨飛昇之地。寧邑北有寧北山(雲臺山),中有吳澤陂、南臨黃河,河流、煤炭、高嶺土等資源豐富,具備製陶的一切要素。

寧邑——前溯修武文明五千年

酈道元曾對發源於雲臺山區的清水、長泉及吳澤陂進行了實地考察,《水經注卷九》記:“清水出河內修武縣之北黑山,黑山在縣北白鹿山東,清水所出也,上承諸陂散泉,積以成川。大陸即吳澤矣。《魏土地記》曰:修武城西北二十里有吳澤水。陂南北二十許裡,東西三十里。” 晉代束皙在奏摺中記述吳澤陂:“又如汲郡之吳澤(晉代修武縣屬汲郡《晉書》地理志),良田數千頃,濘水停洿,人不墾植”。指出在吳澤陂這個地方還有濘水,濘水可能因寧邑而得名。寧邑境內有馬坊泉、聖井泉、海子泉、龍母泉、吳公泉等名泉,有濘水、山門河、大沙河、新河、普濟河、群英河等多條河流,東流進入海河河系。寧封子在水邊烤魚,包魚泥殼燒成陶的傳說,發生在這樣一個河渠縱橫,泉眼密佈,水草豐美、魚蝦成群、陶土遍地的寧邑也順理成章。製陶業在寧邑紮根綿延,到宋金時期當陽峪成為中國北方大規模的民間窯場和磁州窯類型窯系中成就最顯著者。

寧封子不僅是執掌製陶的官員,還是一位傑出軍事家,輔佐黃帝東征西討,戰勝蚩尤,平定天下。《黃帝生平年表》記,公元前2862年,黃帝6年,得寧先生製陶,封為陶正,辯乎西方。《管子·五行》載:“昔者黃帝得大封而辯於西方,得后土而辯於北方”。寧封、大封古籍記載均為黃帝臣子,相傳為黃帝之師,辯乎西方,應為同一人不同名字。前2784年,黃帝84年,寧封子被黃帝冊封為掌管天下兵馬軍事力量的司馬。《管子•五行》記:“黃帝得六相而天下治,神明至。大封辨乎西方,故使為司馬”。

寧邑——前溯修武文明五千年

寧邑北部李固村南有濁鹿城遺址,發現有龍山文化、商文化等七層文化遺存。《太平寰宇記》載,“週迴一十五里”。現存城垣僅南北長約300米,東西長度為100米,最高處7米。古漢語“濁”通“涿”,此城最初即是蚩尤所都的涿鹿城。又名清陽城,“清”即“青”,可能是黃帝長子青陽氏玄囂的封地。王獻唐《炎黃氏族文化考》認為,涿鹿或稱濁鹿,“蓋即今河南修武縣之濁鹿也。《郡縣誌》:‘濁鹿城在修武東北二十三裡,山陽公所居’。修武位置河南西北部,正為黃河流域,繩以炎族東西分佈之勢,蚩尤在此,正當其地”。蚩尤曾在寧邑濁鹿城居住戰鬥,寧封子助黃帝大勝蚩尤,濁鹿城是有力佐證。

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寧邑治所位置,眾說紛紜,有宣陽驛說、修武故城說、齊州故城說、南陽故城說、今修武縣城說、今獲嘉縣城說、焦作上白作說等多種說法,史實論據較為充分的當屬宣陽驛說。宣陽驛從上古至清朝一直歸修武管轄,在民國時期歸武陟、修武、獲嘉三縣所轄,現今屬獲嘉。《一統志》載:“今獲嘉縣治,即古修武,亦即寧也”。《民國獲嘉縣志》載:“獲嘉縣其地在上古為寧邑,屬冀州。夏,冀州寧邑。商,冀州寧邑。西周武王伐紂,勒兵於寧,改曰修武”。

"
寧邑——前溯修武文明五千年

寧邑——前溯修武文明五千年

寧邑——前溯修武文明五千年

寧邑——前溯修武文明五千年

寧邑——前溯修武文明五千年

寧邑——前溯修武文明五千年

嵇山行

寧邑——前溯修武文明五千年

修武因武王伐紂得名以來,至今已有三千餘年曆史,而更名之前的“寧邑”則更加古老,從商周之際前溯到上古黃帝時期,至今則有五千餘年文明歷史。

殷商時修武稱寧邑,地域廣闊,位於焦作至新鄉一帶,包括歷史上的南修武(獲嘉宣陽驛、齊州故城)、北修武(修武縣濁鹿城、李固遺址)、西修武(山陽城、修武縣城)等,範圍廣大,北山南川。因地近商都朝歌,屬畿內重地,商王直管,區位優勢明顯。《水經注》雲,“修武,故寧也”。《韓詩外傳》稱,“武王伐紂,乃修武勒兵於寧,更名邢邱曰懷,寧曰修武”。歷代《修武縣志》載:“殷,畿內地,始名寧邑”。殷商甲骨文稱古修武為寧(濘),出現“在寧”、“於寧”、“狩寧”、“焚寧”、“至於寧”、“在寧田”,“在濘田”,“於濘次”等,記錄商王在此從事田獵、駐次、祭祀、斂貢、用兵等大量活動,證明寧邑有舉足輕重的政治軍事地位,是商王田獵軍演的震懾區、祭祀收貢的中轉站、防禦前沿的軍事要塞。夏禹時分天下為九州,冀州居九州之首,包括今山西省全境、河北西北部、河南北部等,寧邑處冀州南,曾是鯀禹父子兩代治水的重要地帶。《史記·夏本紀》雲:“禹行自冀州始”,《禹貢》載,“冀州之域,殷為寧,周始更名修武”。《乾隆修武縣志》載,寧邑含“待王鎮集、承恩鎮集、五里源集、宣陽驛集、新安鎮集”,其中承恩鎮是武王伐紂後更名,夏啟時名恩州,虞舜時名鯀鎮。禹父鯀曾在大伾山之北、太行山之南,今焦作恩村(古修武承恩鎮)設立治水指揮部,奮力治水,未果流放,後虞舜念其無功亦苦,賜名鯀鎮。禹子啟建夏後,念及祖父有恩於此,併為避諱祖名,更名恩州。

寧邑——前溯修武文明五千年

大禹以鯀為鑑,“導山疏水”,《尚書·禹貢》記大禹治水:“導河積石,又東至於孟津,東過洛汭,至於大伾;北過降水,至於大陸,入於大海。”東漢經學家鄭玄考證,大伾山在寧邑及其周邊,“大伾在修武、武德之界”,大禹選擇在大伾山之狹窄處“地喉(肱)”,開挖兩條引水渠,南方挖廣武山水渠入濟水,東北方挖大伾山、太行山、郇封嶺之間水渠,東流奔降水(今漳河),再入大海。《史記·河渠書》載:“自積石,歷龍門,南到華陰,東下砥柱。及孟津、洛汭,至於大伾。於是,禹以為河所以從來者高,水端悍,難以平行地,數為敗。乃廝二渠,以引其河,北載之高地,過降水,至於大陸,播為九河,入於渤海。”黃土質的大伾山到三國時已消失無蹤,無法充當堤防,黃河遂奪路向南。清末縣北尚有溼地吳澤陂,近代郇封嶺因燒磚取土,大禹治水諸多遺蹟逐漸消失。

上古黃帝時期,寧封子在寧邑發明陶器,被黃帝封為“陶正”,成為中華陶瓷業祖師爺,受歷代窯業供奉為“陶王”。《路史·疏仡紀·黃帝》載:“命寧封為陶正”。我國最早且較有系統的敘述神仙事蹟的著作《列仙傳》載:“寧封子者,黃帝時人也,世傳為黃帝陶正。有人過之,為其掌火,能出五色煙,久則以教封子。封子積火自燒,而隨煙氣上下,視其灰燼,猶有其骨。時人共葬於寧北山中,故謂之寧封子焉,遺骨灰燼,寄墳寧山。”這也與歷代《修武縣志》記載相合,陶正是黃帝時代掌管制陶業的官方職務,寧北山是修武縣雲臺山的舊稱,因在寧邑之北而得名,是寧封子的歸骨飛昇之地。寧邑北有寧北山(雲臺山),中有吳澤陂、南臨黃河,河流、煤炭、高嶺土等資源豐富,具備製陶的一切要素。

寧邑——前溯修武文明五千年

酈道元曾對發源於雲臺山區的清水、長泉及吳澤陂進行了實地考察,《水經注卷九》記:“清水出河內修武縣之北黑山,黑山在縣北白鹿山東,清水所出也,上承諸陂散泉,積以成川。大陸即吳澤矣。《魏土地記》曰:修武城西北二十里有吳澤水。陂南北二十許裡,東西三十里。” 晉代束皙在奏摺中記述吳澤陂:“又如汲郡之吳澤(晉代修武縣屬汲郡《晉書》地理志),良田數千頃,濘水停洿,人不墾植”。指出在吳澤陂這個地方還有濘水,濘水可能因寧邑而得名。寧邑境內有馬坊泉、聖井泉、海子泉、龍母泉、吳公泉等名泉,有濘水、山門河、大沙河、新河、普濟河、群英河等多條河流,東流進入海河河系。寧封子在水邊烤魚,包魚泥殼燒成陶的傳說,發生在這樣一個河渠縱橫,泉眼密佈,水草豐美、魚蝦成群、陶土遍地的寧邑也順理成章。製陶業在寧邑紮根綿延,到宋金時期當陽峪成為中國北方大規模的民間窯場和磁州窯類型窯系中成就最顯著者。

寧封子不僅是執掌製陶的官員,還是一位傑出軍事家,輔佐黃帝東征西討,戰勝蚩尤,平定天下。《黃帝生平年表》記,公元前2862年,黃帝6年,得寧先生製陶,封為陶正,辯乎西方。《管子·五行》載:“昔者黃帝得大封而辯於西方,得后土而辯於北方”。寧封、大封古籍記載均為黃帝臣子,相傳為黃帝之師,辯乎西方,應為同一人不同名字。前2784年,黃帝84年,寧封子被黃帝冊封為掌管天下兵馬軍事力量的司馬。《管子•五行》記:“黃帝得六相而天下治,神明至。大封辨乎西方,故使為司馬”。

寧邑——前溯修武文明五千年

寧邑北部李固村南有濁鹿城遺址,發現有龍山文化、商文化等七層文化遺存。《太平寰宇記》載,“週迴一十五里”。現存城垣僅南北長約300米,東西長度為100米,最高處7米。古漢語“濁”通“涿”,此城最初即是蚩尤所都的涿鹿城。又名清陽城,“清”即“青”,可能是黃帝長子青陽氏玄囂的封地。王獻唐《炎黃氏族文化考》認為,涿鹿或稱濁鹿,“蓋即今河南修武縣之濁鹿也。《郡縣誌》:‘濁鹿城在修武東北二十三裡,山陽公所居’。修武位置河南西北部,正為黃河流域,繩以炎族東西分佈之勢,蚩尤在此,正當其地”。蚩尤曾在寧邑濁鹿城居住戰鬥,寧封子助黃帝大勝蚩尤,濁鹿城是有力佐證。

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寧邑治所位置,眾說紛紜,有宣陽驛說、修武故城說、齊州故城說、南陽故城說、今修武縣城說、今獲嘉縣城說、焦作上白作說等多種說法,史實論據較為充分的當屬宣陽驛說。宣陽驛從上古至清朝一直歸修武管轄,在民國時期歸武陟、修武、獲嘉三縣所轄,現今屬獲嘉。《一統志》載:“今獲嘉縣治,即古修武,亦即寧也”。《民國獲嘉縣志》載:“獲嘉縣其地在上古為寧邑,屬冀州。夏,冀州寧邑。商,冀州寧邑。西周武王伐紂,勒兵於寧,改曰修武”。

寧邑——前溯修武文明五千年

清道光修武縣令馮繼照對此進行了充分考證,並修史立碑,其編纂的《修武縣志》載,晉河內太守阮德如答稽康詩有‘夕宿宣陽城’句”,註釋為:“宣陽城在小修武西,然則宣陽城當即大修武,而南修武也即大修武也。本秦縣治,故漢、晉因之。然則殷、周、春秋、戰國之寧,秦之修武、皆在此地。宣陽地居孔道,是縣治扼要之區,縣廢后猶置驛,而濁鹿城正在其北,此北修武名”。宣陽驛村“觀音堂”保存有馮繼照所立的“秦漢間大修武城故址”殘碑一幢,文稱:“漢高帝封都尉魏遬為寧侯,駐守大修武城時,高帝命魏豹掛帥與項羽大戰於滎陽。兵敗。幸而,韓信用金蟬脫殼計,救高帝出城皋,渡河奔大修武城,並宿在此城東五里小修武城”。《道光修武縣志》與該碑皆出自馮繼照,文物相照證明宣陽驛就是古寧邑邑治。

地理考證分析最有力的是修武故城說。河南省社會科學院信息中心《文物地圖集》第251頁,收錄修武故城遺址,位於南陽故城東(南陽故城遺址在今獲嘉縣城西1公里處南陽屯村),同盟山西一狹小地帶。《民國獲嘉縣志》載:“修武故城在縣北崇興寺東,世傳是舊縣治,故址猶存”。修武故城早於南陽故城,遺址民國時還存在,應為西周時“改寧為修武”的修武城。晉啟南陽之南陽城是後來新建,秦後改稱為修武城,漢高祖8年都尉魏遫封此為寧侯,南陽故城稱大修武、大修武城,修武故城稱小修武、小修武聚。《民國獲嘉縣》載:“小修武聚必在同盟山左右。武王勒兵、高祖所宿,皆在此地。即古之寧也”。

西周寧邑更名修武之後,在東周與春秋前期之間的130餘年間,修武還曾稱寧邑。《道光修武縣志》記,“周初更名修武,又為三監蔡叔地,又為雍國。周初雖已改名,而春秋猶相沿稱寧,戰國又以南陽著,至秦始用武王所更名。晉亦曰寧邑”。周成王四年,康叔參與平叛有功,被封為衛國國君,包括寧邑在內的三監之地合併成衛國。衛康叔後裔有衛武公,衛武公子季亹封寧邑,季亹孫子寧跪以封地名作為姓氏,稱甯氏。《元和姓篡》載,“寧,衛康叔之後季亹,食採予寧”。寧氏老墳“季亹冢”位於獲嘉縣齊州故城遺址2.5公里,冢高約3米,佔地約300平方米。季亹被分封至寧邑具有標誌性意義,後人公認季亹為得姓始祖,而甯氏家族的人文始祖寧封子,將修武文明前溯5000年前。

"
寧邑——前溯修武文明五千年

寧邑——前溯修武文明五千年

寧邑——前溯修武文明五千年

寧邑——前溯修武文明五千年

寧邑——前溯修武文明五千年

寧邑——前溯修武文明五千年

嵇山行

寧邑——前溯修武文明五千年

修武因武王伐紂得名以來,至今已有三千餘年曆史,而更名之前的“寧邑”則更加古老,從商周之際前溯到上古黃帝時期,至今則有五千餘年文明歷史。

殷商時修武稱寧邑,地域廣闊,位於焦作至新鄉一帶,包括歷史上的南修武(獲嘉宣陽驛、齊州故城)、北修武(修武縣濁鹿城、李固遺址)、西修武(山陽城、修武縣城)等,範圍廣大,北山南川。因地近商都朝歌,屬畿內重地,商王直管,區位優勢明顯。《水經注》雲,“修武,故寧也”。《韓詩外傳》稱,“武王伐紂,乃修武勒兵於寧,更名邢邱曰懷,寧曰修武”。歷代《修武縣志》載:“殷,畿內地,始名寧邑”。殷商甲骨文稱古修武為寧(濘),出現“在寧”、“於寧”、“狩寧”、“焚寧”、“至於寧”、“在寧田”,“在濘田”,“於濘次”等,記錄商王在此從事田獵、駐次、祭祀、斂貢、用兵等大量活動,證明寧邑有舉足輕重的政治軍事地位,是商王田獵軍演的震懾區、祭祀收貢的中轉站、防禦前沿的軍事要塞。夏禹時分天下為九州,冀州居九州之首,包括今山西省全境、河北西北部、河南北部等,寧邑處冀州南,曾是鯀禹父子兩代治水的重要地帶。《史記·夏本紀》雲:“禹行自冀州始”,《禹貢》載,“冀州之域,殷為寧,周始更名修武”。《乾隆修武縣志》載,寧邑含“待王鎮集、承恩鎮集、五里源集、宣陽驛集、新安鎮集”,其中承恩鎮是武王伐紂後更名,夏啟時名恩州,虞舜時名鯀鎮。禹父鯀曾在大伾山之北、太行山之南,今焦作恩村(古修武承恩鎮)設立治水指揮部,奮力治水,未果流放,後虞舜念其無功亦苦,賜名鯀鎮。禹子啟建夏後,念及祖父有恩於此,併為避諱祖名,更名恩州。

寧邑——前溯修武文明五千年

大禹以鯀為鑑,“導山疏水”,《尚書·禹貢》記大禹治水:“導河積石,又東至於孟津,東過洛汭,至於大伾;北過降水,至於大陸,入於大海。”東漢經學家鄭玄考證,大伾山在寧邑及其周邊,“大伾在修武、武德之界”,大禹選擇在大伾山之狹窄處“地喉(肱)”,開挖兩條引水渠,南方挖廣武山水渠入濟水,東北方挖大伾山、太行山、郇封嶺之間水渠,東流奔降水(今漳河),再入大海。《史記·河渠書》載:“自積石,歷龍門,南到華陰,東下砥柱。及孟津、洛汭,至於大伾。於是,禹以為河所以從來者高,水端悍,難以平行地,數為敗。乃廝二渠,以引其河,北載之高地,過降水,至於大陸,播為九河,入於渤海。”黃土質的大伾山到三國時已消失無蹤,無法充當堤防,黃河遂奪路向南。清末縣北尚有溼地吳澤陂,近代郇封嶺因燒磚取土,大禹治水諸多遺蹟逐漸消失。

上古黃帝時期,寧封子在寧邑發明陶器,被黃帝封為“陶正”,成為中華陶瓷業祖師爺,受歷代窯業供奉為“陶王”。《路史·疏仡紀·黃帝》載:“命寧封為陶正”。我國最早且較有系統的敘述神仙事蹟的著作《列仙傳》載:“寧封子者,黃帝時人也,世傳為黃帝陶正。有人過之,為其掌火,能出五色煙,久則以教封子。封子積火自燒,而隨煙氣上下,視其灰燼,猶有其骨。時人共葬於寧北山中,故謂之寧封子焉,遺骨灰燼,寄墳寧山。”這也與歷代《修武縣志》記載相合,陶正是黃帝時代掌管制陶業的官方職務,寧北山是修武縣雲臺山的舊稱,因在寧邑之北而得名,是寧封子的歸骨飛昇之地。寧邑北有寧北山(雲臺山),中有吳澤陂、南臨黃河,河流、煤炭、高嶺土等資源豐富,具備製陶的一切要素。

寧邑——前溯修武文明五千年

酈道元曾對發源於雲臺山區的清水、長泉及吳澤陂進行了實地考察,《水經注卷九》記:“清水出河內修武縣之北黑山,黑山在縣北白鹿山東,清水所出也,上承諸陂散泉,積以成川。大陸即吳澤矣。《魏土地記》曰:修武城西北二十里有吳澤水。陂南北二十許裡,東西三十里。” 晉代束皙在奏摺中記述吳澤陂:“又如汲郡之吳澤(晉代修武縣屬汲郡《晉書》地理志),良田數千頃,濘水停洿,人不墾植”。指出在吳澤陂這個地方還有濘水,濘水可能因寧邑而得名。寧邑境內有馬坊泉、聖井泉、海子泉、龍母泉、吳公泉等名泉,有濘水、山門河、大沙河、新河、普濟河、群英河等多條河流,東流進入海河河系。寧封子在水邊烤魚,包魚泥殼燒成陶的傳說,發生在這樣一個河渠縱橫,泉眼密佈,水草豐美、魚蝦成群、陶土遍地的寧邑也順理成章。製陶業在寧邑紮根綿延,到宋金時期當陽峪成為中國北方大規模的民間窯場和磁州窯類型窯系中成就最顯著者。

寧封子不僅是執掌製陶的官員,還是一位傑出軍事家,輔佐黃帝東征西討,戰勝蚩尤,平定天下。《黃帝生平年表》記,公元前2862年,黃帝6年,得寧先生製陶,封為陶正,辯乎西方。《管子·五行》載:“昔者黃帝得大封而辯於西方,得后土而辯於北方”。寧封、大封古籍記載均為黃帝臣子,相傳為黃帝之師,辯乎西方,應為同一人不同名字。前2784年,黃帝84年,寧封子被黃帝冊封為掌管天下兵馬軍事力量的司馬。《管子•五行》記:“黃帝得六相而天下治,神明至。大封辨乎西方,故使為司馬”。

寧邑——前溯修武文明五千年

寧邑北部李固村南有濁鹿城遺址,發現有龍山文化、商文化等七層文化遺存。《太平寰宇記》載,“週迴一十五里”。現存城垣僅南北長約300米,東西長度為100米,最高處7米。古漢語“濁”通“涿”,此城最初即是蚩尤所都的涿鹿城。又名清陽城,“清”即“青”,可能是黃帝長子青陽氏玄囂的封地。王獻唐《炎黃氏族文化考》認為,涿鹿或稱濁鹿,“蓋即今河南修武縣之濁鹿也。《郡縣誌》:‘濁鹿城在修武東北二十三裡,山陽公所居’。修武位置河南西北部,正為黃河流域,繩以炎族東西分佈之勢,蚩尤在此,正當其地”。蚩尤曾在寧邑濁鹿城居住戰鬥,寧封子助黃帝大勝蚩尤,濁鹿城是有力佐證。

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寧邑治所位置,眾說紛紜,有宣陽驛說、修武故城說、齊州故城說、南陽故城說、今修武縣城說、今獲嘉縣城說、焦作上白作說等多種說法,史實論據較為充分的當屬宣陽驛說。宣陽驛從上古至清朝一直歸修武管轄,在民國時期歸武陟、修武、獲嘉三縣所轄,現今屬獲嘉。《一統志》載:“今獲嘉縣治,即古修武,亦即寧也”。《民國獲嘉縣志》載:“獲嘉縣其地在上古為寧邑,屬冀州。夏,冀州寧邑。商,冀州寧邑。西周武王伐紂,勒兵於寧,改曰修武”。

寧邑——前溯修武文明五千年

清道光修武縣令馮繼照對此進行了充分考證,並修史立碑,其編纂的《修武縣志》載,晉河內太守阮德如答稽康詩有‘夕宿宣陽城’句”,註釋為:“宣陽城在小修武西,然則宣陽城當即大修武,而南修武也即大修武也。本秦縣治,故漢、晉因之。然則殷、周、春秋、戰國之寧,秦之修武、皆在此地。宣陽地居孔道,是縣治扼要之區,縣廢后猶置驛,而濁鹿城正在其北,此北修武名”。宣陽驛村“觀音堂”保存有馮繼照所立的“秦漢間大修武城故址”殘碑一幢,文稱:“漢高帝封都尉魏遬為寧侯,駐守大修武城時,高帝命魏豹掛帥與項羽大戰於滎陽。兵敗。幸而,韓信用金蟬脫殼計,救高帝出城皋,渡河奔大修武城,並宿在此城東五里小修武城”。《道光修武縣志》與該碑皆出自馮繼照,文物相照證明宣陽驛就是古寧邑邑治。

地理考證分析最有力的是修武故城說。河南省社會科學院信息中心《文物地圖集》第251頁,收錄修武故城遺址,位於南陽故城東(南陽故城遺址在今獲嘉縣城西1公里處南陽屯村),同盟山西一狹小地帶。《民國獲嘉縣志》載:“修武故城在縣北崇興寺東,世傳是舊縣治,故址猶存”。修武故城早於南陽故城,遺址民國時還存在,應為西周時“改寧為修武”的修武城。晉啟南陽之南陽城是後來新建,秦後改稱為修武城,漢高祖8年都尉魏遫封此為寧侯,南陽故城稱大修武、大修武城,修武故城稱小修武、小修武聚。《民國獲嘉縣》載:“小修武聚必在同盟山左右。武王勒兵、高祖所宿,皆在此地。即古之寧也”。

西周寧邑更名修武之後,在東周與春秋前期之間的130餘年間,修武還曾稱寧邑。《道光修武縣志》記,“周初更名修武,又為三監蔡叔地,又為雍國。周初雖已改名,而春秋猶相沿稱寧,戰國又以南陽著,至秦始用武王所更名。晉亦曰寧邑”。周成王四年,康叔參與平叛有功,被封為衛國國君,包括寧邑在內的三監之地合併成衛國。衛康叔後裔有衛武公,衛武公子季亹封寧邑,季亹孫子寧跪以封地名作為姓氏,稱甯氏。《元和姓篡》載,“寧,衛康叔之後季亹,食採予寧”。寧氏老墳“季亹冢”位於獲嘉縣齊州故城遺址2.5公里,冢高約3米,佔地約300平方米。季亹被分封至寧邑具有標誌性意義,後人公認季亹為得姓始祖,而甯氏家族的人文始祖寧封子,將修武文明前溯5000年前。

寧邑——前溯修武文明五千年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