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沒症狀也得治,還有三點要注意,這四大誤區,你中招了嗎?

心血管病 高血壓 冠心病 心肌梗死 新華融媒大健康 2017-06-08

高血壓沒症狀也得治,還有三點要注意,這四大誤區,你中招了嗎?

一、高血壓沒有症狀就可以不治療

高血壓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分為急進型和緩進型。臨床上所見的高血壓,絕大多數為緩進型。緩進型進展非常緩慢,病程可長達10—20年以上。由於適應了較高水平的血壓狀態,即使血壓較高也可無明顯症狀。無症狀高血壓常被患者忽視,其實,這種病危險性很大,不但會損害心、腦、腎的功能,還可導致心、腦、腎臟病的發生,甚至造成患者突然死亡。所以,只要確診為高血壓病,不管有無症狀,都應及早治療。

高血壓沒症狀也得治,還有三點要注意,這四大誤區,你中招了嗎?

二、治療高血壓病就是降血壓

隨著研究的深入,現在普遍認為高血壓不僅是血流動力學、血液流變學的異常,而且是伴有多種物質代謝障礙的綜合徵。高血壓患者往往有血脂異常、糖代謝異常和胰島素抵抗等代謝障礙。胰島素抵抗是心血管病的危險因素,與高血壓的發生、維持、治療和預後有密切關係,與動脈樣硬化和冠心病也密切相關。所以,傳統單純的降血壓治療是遠遠不夠的。

此外,不同的降壓藥雖能把血壓降到相同的水平,但對高血壓同時存在的某些代謝障礙和靶器官的損害,其逆轉效果是不一樣的。例如,噻嗪類利尿劑可以使血壓下降,但卻使血脂異常、血糖升高,導致胰島素抵抗,使血清鉀下降、血尿酸升高。所以,現在新的治療觀點除降壓外,尚需對同時存在的物質代謝障礙進行治療,並消除伴存的心血管病危險因素。此外,還應考慮已受損靶器官(如左室肥厚、腎臟損害等)的逆轉和不影響病人的生活質量。

高血壓沒症狀也得治,還有三點要注意,這四大誤區,你中招了嗎?

三、血壓降得越快越低越好

其實,把血壓降得過低是有一定危險的。高血壓病患者的血管大多伴有硬化,其彈性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如果血壓下降過快過低,重要臟器的血液供應就會不足,出現缺血、缺氧症狀,醫學上稱為“降壓灌注不良綜合徵”。當腦缺血時,患者會出現頭昏、上肢麻木、頭痛、眼花,眩暈、頸項強直、嗜睡、全身無力等與血壓過高相類似的症狀;血壓過低,血流緩慢,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液中的血小板與纖維蛋白容易沉積而形成血栓,阻塞腦血管而發生腦卒中;心臟冠狀動脈缺血、心肌缺氧時,可發生心絞痛、心律失常,或因心肌梗死而引起死亡;血壓驟降,還可引起腎功能衰竭或肝細胞損害等。特別是老年人,血壓在18.6/12千帕(140/90毫米汞柱)是最適宜的,不能使舒張壓降得太低,因為舒張壓的高低對心肌供血息息相關。心臟就是靠舒張期血壓充盈冠狀動脈,使心肌得以灌注藉以獲得各種營養物質的。所以,除惡性高血壓外,血壓降得過快和過低並不是好事情。

高血壓沒症狀也得治,還有三點要注意,這四大誤區,你中招了嗎?

四、高血壓只要控制在正常範圍內不需堅持治療

原發性高血壓的患者,大都是先天就具備患高血壓的體質,除非體質發生變化,不然血壓是不可能自動降低的。如治療中斷,藥效散盡後,血壓就會發生反彈,病情往往會惡化到比當初更嚴重的地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