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三問“水氫車”是否造假 謹防萬億級氫能源汽車騙局

文/華夏商訓

南陽曾計劃100億投資巴鐵。

新華社三問“水氫車”是否造假 謹防萬億級氫能源汽車騙局

電動汽車騙補陰影未散,氫能源汽車“忽悠”就來了。

近日,相關報道稱,“水氫發動機在南陽下線”,還說這“意味著車載水可以實時製取氫氣,車輛只需加水即可行駛”。並稱,南陽市政府平臺曾投入40億元給青年汽車公司的“水氫發動機”項目。

該消息迅速燃爆互聯網。很多網友紛紛質疑,這是一起類似“水變油”的鬧劇。最新消息,南陽“水氫發動機”事件中水制氫專利技術發明人之一、要求匿名的湖北工業大學教師迴應財聯社稱,“我們已把專利獨家授權給了青年汽車,但僅限於在南陽運營中使用。”該發明人稱,“水氫發動機”的提法不準確,應為“車載水解制氫系統”,其核心是與水反應的車載制氫材料-一種鋁基合金材料。

此事也引發了主流媒體的關注。“新華視點”記者實地採訪了相關政府部門、企業以及行業專家,並以三問的形式對“水氫發動機”進行了質疑。頗為諷刺的是,據南陽市交通運輸局官網消息,2016年5月21日,南陽市政府與巴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在京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計劃投資人民幣100億元用於巴鐵應用線的建設、機車購置、站臺建設等。

新華社三問“水氫車”是否造假 謹防萬億級氫能源汽車騙局

南陽“水氫發動機汽車”專業名稱是“車載水解即時制氫氫能源汽車”。請注意,南陽也並非全球首輛“加水就可跑”的水氫燃料汽車的下線之地。公開資料顯示,“水氫發動機”涉事企業負責人龐青年很早之前就拿此事在講故事。

早在2017年8月21日,龐青年就已經在他大本營浙江金華,宣佈“全球首輛水氫燃料汽車在青年汽車誕生”。這輛汽車的外觀、運作原理以及宣稱的“不用加油,也不用充電,只加水能跑500公里”,跟這次引發極大爭議的南陽“水氫發動機”幾乎如出一轍。

查閱資料發現,2017年8月浙江及金華當地媒體的報道,2017年8月21日,全球首輛水制氫燃料電池卡車在青年汽車徐徐馳出。首輛青年水氫燃料汽車是輛輕型卡車,外觀與普通輕卡無異,只是在車頂安置一個蓄水箱,利用車內的特殊的轉換設置可以將水轉換成為氫氣,再輸入氫燃料反應堆,產生電能,然後驅動車載電機和引擎,使得汽車行駛。

反諷的是,彼時的報道同樣點出,“青年水氫燃料車不用加油,也不用充電,只加水,續航里程超過500公里,轎車可達1000公里。”而且,青年汽車集團相關技術人員當時也是說,水氫燃料車的最大祕密,也就是科技成果就是一種特殊催化劑,在這種特殊催化劑的作用下,才能將水轉換成氫氣。

時隔兩年,龐青年“故伎重演”。

這不得不讓人聯想到一個嚴重的問題:氫能源汽車市場會不會也出現騙補的情況,更嚴重的氫能源汽車市場會不會騙局叢生?

這並非杞人憂天。回頭看看,國內新興產業哪個行業未出現過騙局、騙補?比如,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作為新興行業的光伏產業遭遇寒冬,光伏組件出口銳減。為了穩定和支持這一行業的發展,中國及時啟動國內應用市場,111億元用於支持光伏產業發展。但誰也沒想到“金太陽”騙補事件頻發。

再比如,2016年9月,財政部將新能源汽車部分嚴重“騙補”的5家典型案例向社會公開,包括蘇州金龍、蘇州吉姆西客車製造有限公司、深圳市五洲龍汽車有限公司、奇瑞萬達貴州客車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少林客車股份有限公司。

新華社三問“水氫車”是否造假 謹防萬億級氫能源汽車騙局

簡言之,一旦有利可圖,難免部分企業和個人就會打著新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的晃著,騙取各種補貼。況且,氫能源汽車市場被認為又一個投資熱點。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曾預測到2030年,中國氫能源汽車產業產值有望突破萬億元大關。

等等,這樣的詞語是不是有些眼熟。2018年5月,中關村創藍清潔空氣產業聯盟在京發佈了《2030清潔空氣市場展望報告》。《報告》預測,到2030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年銷量突破1300萬輛。2018—2030年,新能源乘用車和新能源大中型客車帶來的市場空間將達13.9萬億元。

要知道,新能源汽車中的鋰電池汽車,一度被視為中國汽車工業彎道超車的雄心所在。政策上的重視,也吸引了眾多公司跨界進入,包括騰訊、阿里等互聯網企業已經介入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第三方數據顯示,2018年國內共上馬近40個新能源車項目,投資金額近4000億元。

問題在於,如此龐大的資金砸下去之後,發現並未取得想象中的結果,還出現“騙補”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國家相關部門決定對新能源汽車補貼開始實施退坡政策。純比如,電動乘用車最高補貼檔位在退坡後僅為2.5萬元,相比較2018年減少50%。插電式混合動力由2018年的2.2萬元減少為1萬元。而且,還提高了補貼的門檻。

新華社三問“水氫車”是否造假 謹防萬億級氫能源汽車騙局

這對於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起到規範和提高作用。但匪夷所思的事,突然,氫能源汽車跳出來。網絡上開始出現大量吹捧氫能源汽車的文章和介紹。

必須要說明的是,氫能源作為動力並非新鮮事物。1807年Isaac de Rivas製造了首輛氫內燃車。可惜該設計甚不成功。寶馬的氫汽車以三百公里每小時創下了氫汽車的最高速記錄。但由於氫能源的安全性和成本等問題,氫能源汽車的商業化和研發推廣工作並不被人看好。

比如,福特汽車已經放棄,並將資源投放於純電動車上;雷諾-日產聯盟在2009年宣佈停止研發氫氣車;通用汽車公司在2009年10月宣佈減少在氫氣車的研發,原因是認為氫氣車距實用化還有相當距離。

新華社三問“水氫車”是否造假 謹防萬億級氫能源汽車騙局

中國尚停留在氫能源汽車的研發和實驗階段。據中國政府網消息,2018年9月28日,武漢首批氫燃料電池動力公交車在中國光谷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359路公交線路試運行,武漢首座加氫站同步啟用,標誌著武漢市氫燃料電池動力公交車全面進入商業化示範運行新階段。

好了,問題來了。為何,鋰電池汽車國家正在提高門檻,促進行業整體提升水平時,氫能源汽車就又冒出來了呢?答案不言而喻——補貼退坡,又有人動心思了。

新華社三問“水氫車”是否造假 謹防萬億級氫能源汽車騙局

華夏商訓認為,新興產業和新技術是應該鼓勵和扶持,但將這些交給市場,讓市場作為衡量的標準來去偽存真,對於中國新興產業發展或許至關重要。這或許是避免騙補的一條行之有效的方法。


(【華夏商訓】系今日頭條簽約作者,連續三年位居今日頭條財經自媒體年度榜單前列。歡迎通過私信、留言等方式提供新聞線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