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心理疲憊6個跡象,家長要及時關係疏導

心理健康 神經衰弱 睡眠 心理 別人家的孩子真可愛 別人家的孩子真可愛 2017-10-14

有時候面對學習,無精打采,不想動腦,如同高強度運動後身體感到疲憊,這就是典型的心理疲憊。除了大人,其實孩子也會有心理疲憊期:明明玩耍時精力充沛,可一到學習就沒有了精神。孩子運動或玩耍後的疲勞,家長可以一下發覺,但是孩子心理上的疲勞往往被忽視了。

孩子心理疲憊6個跡象,家長要及時關係疏導

有些家長很不解:孩子玩的時候精力十分充沛,可是一到學習就沒了精神,直喊累,這是怎麼回事?

其實,這是一種典型的“心理疲勞”症狀。其實,心理上的疲勞比生理上的疲勞更可怕。生理上的疲勞在短暫的較充分的休息之後,很快會消除,而心理上的疲勞如果不能及時被發現,進行正確的引導,則容易讓孩子產生厭學的情緒。心理疲勞嚴重的,還可能發展成心理病態,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孩子心理疲憊6個跡象,家長要及時關係疏導

心理疲勞(mental fatigue)指人體肌肉工作強度不大,但由於神經系統緊張程度過高或長時間從事單調、厭煩的工作而引起的疲勞。心理疲勞不僅降低學習與工作效率,而且對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影響。長期的心理疲勞,使人心境抑鬱,百無聊賴,心煩意亂,精疲力竭,進而引起心因性疾病。例如神經衰弱,表現為頭痛、頭暈、記憶力不好、失眠、怕光、怕聲音等。因此,腦力工作者防止心理疲勞是一個重要的心理保健問題,不可掉以輕心。

孩子心理疲勞的6個跡象:

1、孩子變得不愛上學,不願見老師,甚至每到上學前,孩子就喊“肚子疼”、“頭痛”等。

2、有的孩子不願做作業,一看書就犯困。

3、即使在沒有外界干擾的情況下,注意力也常常不能集中;有的孩子雖然也在看書,卻“看不進去”。

4、不願大人過問學習上的事情,對父母的詢問常保持沉默,或者表現煩躁,或者轉移話題。

5、上課時常打不起精神,課後卻十分活躍,表現為“玩不夠”。

6、和大人溝通極不耐煩,愛發火,特別是關於學習方面

如果發現孩子的“累”是屬於心理性疲勞,父母也不必過於驚慌,正確應對才能幫到孩子。

孩子心理疲憊6個跡象,家長要及時關係疏導

如何幫助孩子消除心理疲勞?

1、減輕精神壓力,全面評價孩子。做父母的首先要減輕孩子的精神壓力,對孩子要有個全面的瞭解和正確的估計,對孩子的學習不能單純地從分數上的高低來衡量,要做縱向比較,即自己和自己比、過去和現在比。

2、幫助孩子明確奮鬥目標,激發自信心。根據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幫助他明確和分解個人階段性的奮鬥目標,用不斷取得的小成績激勵孩子,從而增強學習興趣,恢復自信心,在愉快的情境中消除身心疲勞,學好各門課程。

3、教育孩子正確對待社會輿論,提高自我心理調節能力。引導孩子將個人理想同社會需要結合起來,跳出自我設計的小圈子,培養對社會的使命感與責任感,正確對待升學、社會輿論、個人的成敗、榮辱,從而提高自我心理的調節能力。

4、改善營養,保證孩子睡眠。家庭可適當開展文體活動,做到勞逸結合。

5、提請教師減少作業量,避免題海戰術,運用科學複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6、培養孩子良好的個性,鼓勵孩子敢於挑戰。經常告誡孩子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培養孩子堅強的意志和堅韌的毅力,教給孩子一些為人處世的好方法,並善於克服困難。

爸爸媽媽們,經常告誡孩子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培養孩子堅強的意志和堅韌的毅力,教給孩子一些為人處世的好方法,並善於克服困難。 爸爸媽媽們,趕緊看看孩子有沒有出現心理疲憊的表現。要是有,一定要儘早幫助孩子消除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