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只出了一個小提琴協奏曲《梁祝》?

為什麼中國只出了一個小提琴協奏曲《梁祝》?

鋼琴獨奏家巫漪麗《梁祝》走了。讓人們記住這位女士的是著名小提琴協奏曲《梁祝》。在感嘆之餘,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這麼多年來,中國只有《梁祝》這一首交響樂形式的樂曲在世界流傳?在國際上能夠叫得響的中國交響樂名曲,而且被世界各國公認而且上演的幾乎只有《梁祝》。

中國沒有更多的音樂素材嗎?越劇有《紅樓夢》、錫劇有《珍珠塔》、評劇有《花為媒》、晉劇有《打金枝》、黃梅戲有《天仙配》、豫劇有《朝陽溝》,這些只是滄海一粟。但沒有人把這些素材改編成美麗動人的交響樂。要問為什麼,這裡的原因恐怕還在中國音樂界自身。

為什麼中國只出了一個小提琴協奏曲《梁祝》?

在80年代,有人曾經就此問題問過中國第一名指揮家李德連先生。他的回答是,像《梁祝》這樣的作品,是根據越劇改編的,過於民族化,不應該是中國交響樂發展的方向。或者說,小提琴協奏曲《梁祝》還不能和莫扎特那樣的西方大音樂家相比。

李德連先生的觀點代表了中國音樂界很多人的看法。不少從事西洋音樂的人,對來自中國本土的樂曲,多多少少有一些看不上眼,覺得不夠高大上,不夠國際化。他們也不覺得改編傳統戲劇音樂是中國音樂界的任務。於是多年來,豐富的中國民間音樂,還有民間戲曲音樂改編成交響樂的工作基本上就擱置了。只剩下《梁祝》一個小提琴協奏曲孤獨地在國際舞臺上擔當著中國交響樂作品的大梁。

中國音樂界對中國戲曲音樂的態度耽誤了中國交響樂的發展。由於沒有中國民族音樂的根,這麼多年來,中國一直沒產生像《梁祝》這樣的作品,既擁有廣大中國聽眾,而且在國際上也拿得出手。

為什麼中國只出了一個小提琴協奏曲《梁祝》?

對什麼是國際化,其實大家都知道。而且也常掛在嘴上:越是民族化,就越是國際化。但在實踐中,我們的作曲家並沒有實踐這個基本原則。很多中國音樂人追趕的是潮流,而不是音樂,放著如此豐富的民族音樂不去開發,而是盲目地追求各種潮流。要麼追隨港臺音樂,要麼模仿西方現代音樂。很多人忘記了,莫扎特或貝多芬的音樂裡面包含著大量民間音樂的素材。為什麼我們的音樂人把西洋的民間素材看成國際化,而對自己民族音樂的素材卻如此忌諱?難道這不是一種偏見?!

中國民族的音樂寶庫有大量素材等待開發。在國際舞臺上,不應該只有一曲《梁祝》。

中國音樂人要明白,能夠把越劇《紅樓夢》改編成一部和《梁祝》一樣家喻戶曉的交響樂並非易事。(全文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