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名著,為何有人覺得《三國演義》後期出現了“爛尾”?'

"

有些人讀《三國演義》會有一種感覺,那就是越往後讀,覺得越沒有意思,尤其是在諸葛亮死了之後,人們會有一種感覺,好像後面的劇情,人物都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很多人甚至在諸葛亮死後就已經棄讀了。

有人便說這部書在後面是沒有收好官,最終“爛尾”,其實《三國演義》後面的劇情也有不少亮點的地方,其中鄧艾與姜維的對決就非常有看點,司馬家篡權也非常好看,此外,還有陸抗對抗東晉。

"

有些人讀《三國演義》會有一種感覺,那就是越往後讀,覺得越沒有意思,尤其是在諸葛亮死了之後,人們會有一種感覺,好像後面的劇情,人物都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很多人甚至在諸葛亮死後就已經棄讀了。

有人便說這部書在後面是沒有收好官,最終“爛尾”,其實《三國演義》後面的劇情也有不少亮點的地方,其中鄧艾與姜維的對決就非常有看點,司馬家篡權也非常好看,此外,還有陸抗對抗東晉。

經典名著,為何有人覺得《三國演義》後期出現了“爛尾”?

劉關張三兄弟

可為何有人覺得這部作品仍然是“爛尾”呢?

我認為最主要的因素,就是《三國演義》裡面一直堅持的都是奉蜀漢為正朔,從一開始劉關張結義,到後來孔明出山,雖然曹魏,孫吳兩家出場戲份也一樣不少,但從劇情到人物的情節,都是偏向蜀漢這邊。因此蜀漢的走勢,也決定《三國演義》這部書的走勢。之前蜀漢內部人才濟濟,尤其是在劉備稱帝之後,算是達到一個小的巔峰,可很快夷陵一戰,蜀漢國力大傷,人才損失過半,黃忠等名將先後離世,劉備也駕崩於白帝城。

之後蜀漢就只剩下一個諸葛亮能撐門面,趙雲戲份大幅度削減,沒有什麼表現的機會。諸葛亮他獨自撐起劇情,書籍的可閱讀性還是很強的,可當時曹操已經去世,孫權戲份嚴重不足,之前的那些英雄人物,到諸葛亮北伐時期已經沒剩幾個。看點逐漸減少,曹魏這邊真正能和諸葛亮對上的沒有幾個,司馬懿,曹真這些人的形象不太招讀者喜歡,自然司馬家後來篡權,也不會太過引起讀者的關注。

前期蜀漢這邊的人物打造確實是非常成功,在羅貫中的不斷的引導下,已經把人們的情感都引導到蜀漢這邊,我認為看這部書的人,應該沒有幾個是一上來就喜歡曹操,孫權這些人的,因此蜀漢的過早衰亡,就決定這部書後部分的精彩部分減少。這是必然的結果,蜀漢在三家裡面就是最弱的一個,要不是靠著諸葛亮的苦苦支撐,估計早就已經被其他兩家給滅掉,諸葛亮死後,已經沒有什麼人可以繼續撐住蜀漢,蜀漢滅亡的時候也只有姜維在最後收割一波人心。

"

有些人讀《三國演義》會有一種感覺,那就是越往後讀,覺得越沒有意思,尤其是在諸葛亮死了之後,人們會有一種感覺,好像後面的劇情,人物都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很多人甚至在諸葛亮死後就已經棄讀了。

有人便說這部書在後面是沒有收好官,最終“爛尾”,其實《三國演義》後面的劇情也有不少亮點的地方,其中鄧艾與姜維的對決就非常有看點,司馬家篡權也非常好看,此外,還有陸抗對抗東晉。

經典名著,為何有人覺得《三國演義》後期出現了“爛尾”?

劉關張三兄弟

可為何有人覺得這部作品仍然是“爛尾”呢?

我認為最主要的因素,就是《三國演義》裡面一直堅持的都是奉蜀漢為正朔,從一開始劉關張結義,到後來孔明出山,雖然曹魏,孫吳兩家出場戲份也一樣不少,但從劇情到人物的情節,都是偏向蜀漢這邊。因此蜀漢的走勢,也決定《三國演義》這部書的走勢。之前蜀漢內部人才濟濟,尤其是在劉備稱帝之後,算是達到一個小的巔峰,可很快夷陵一戰,蜀漢國力大傷,人才損失過半,黃忠等名將先後離世,劉備也駕崩於白帝城。

之後蜀漢就只剩下一個諸葛亮能撐門面,趙雲戲份大幅度削減,沒有什麼表現的機會。諸葛亮他獨自撐起劇情,書籍的可閱讀性還是很強的,可當時曹操已經去世,孫權戲份嚴重不足,之前的那些英雄人物,到諸葛亮北伐時期已經沒剩幾個。看點逐漸減少,曹魏這邊真正能和諸葛亮對上的沒有幾個,司馬懿,曹真這些人的形象不太招讀者喜歡,自然司馬家後來篡權,也不會太過引起讀者的關注。

前期蜀漢這邊的人物打造確實是非常成功,在羅貫中的不斷的引導下,已經把人們的情感都引導到蜀漢這邊,我認為看這部書的人,應該沒有幾個是一上來就喜歡曹操,孫權這些人的,因此蜀漢的過早衰亡,就決定這部書後部分的精彩部分減少。這是必然的結果,蜀漢在三家裡面就是最弱的一個,要不是靠著諸葛亮的苦苦支撐,估計早就已經被其他兩家給滅掉,諸葛亮死後,已經沒有什麼人可以繼續撐住蜀漢,蜀漢滅亡的時候也只有姜維在最後收割一波人心。

經典名著,為何有人覺得《三國演義》後期出現了“爛尾”?

在蜀漢滅亡之後,一些讀者就棄讀了,因為在讀《三國演義》的過程中,人們必然會去了解三國最終的走勢,三分歸一是開頭就已經表示的,對於晉是怎麼統一全國的,應該就沒有幾個人會重點關注。事實上,羅貫中在處理最後情節的時候,明顯是已經沒有什麼耐心,畢竟他心裡是一直認可漢室才是正朔,所以他在收尾的時候,情節過於簡略,人物塑造不如前部分,這顯得很倉促,但這並不能說這部名著“爛尾”。

按照某些人的觀點,那麼我認為四大名著裡面沒有幾部作品是完美收官的,比如《紅樓夢》的後部分是別人續的,而《水滸傳》更是被一些人批評“爛尾”,甚至有些人認為《水滸傳》後面是別人代筆的。但不能以此來說這些名著不優秀,沒有事物是十全十美的,也沒有一個物品能夠做到人人都喜愛的。說到底,名著的撰寫是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而且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羅貫中在寫《三國演義》的時候,其實他已經有一些底稿,並且也有一些參考的資料,像《三國演義》裡面的不少著名情節,之前就已經有話本了,可以改編加進去。

"

有些人讀《三國演義》會有一種感覺,那就是越往後讀,覺得越沒有意思,尤其是在諸葛亮死了之後,人們會有一種感覺,好像後面的劇情,人物都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很多人甚至在諸葛亮死後就已經棄讀了。

有人便說這部書在後面是沒有收好官,最終“爛尾”,其實《三國演義》後面的劇情也有不少亮點的地方,其中鄧艾與姜維的對決就非常有看點,司馬家篡權也非常好看,此外,還有陸抗對抗東晉。

經典名著,為何有人覺得《三國演義》後期出現了“爛尾”?

劉關張三兄弟

可為何有人覺得這部作品仍然是“爛尾”呢?

我認為最主要的因素,就是《三國演義》裡面一直堅持的都是奉蜀漢為正朔,從一開始劉關張結義,到後來孔明出山,雖然曹魏,孫吳兩家出場戲份也一樣不少,但從劇情到人物的情節,都是偏向蜀漢這邊。因此蜀漢的走勢,也決定《三國演義》這部書的走勢。之前蜀漢內部人才濟濟,尤其是在劉備稱帝之後,算是達到一個小的巔峰,可很快夷陵一戰,蜀漢國力大傷,人才損失過半,黃忠等名將先後離世,劉備也駕崩於白帝城。

之後蜀漢就只剩下一個諸葛亮能撐門面,趙雲戲份大幅度削減,沒有什麼表現的機會。諸葛亮他獨自撐起劇情,書籍的可閱讀性還是很強的,可當時曹操已經去世,孫權戲份嚴重不足,之前的那些英雄人物,到諸葛亮北伐時期已經沒剩幾個。看點逐漸減少,曹魏這邊真正能和諸葛亮對上的沒有幾個,司馬懿,曹真這些人的形象不太招讀者喜歡,自然司馬家後來篡權,也不會太過引起讀者的關注。

前期蜀漢這邊的人物打造確實是非常成功,在羅貫中的不斷的引導下,已經把人們的情感都引導到蜀漢這邊,我認為看這部書的人,應該沒有幾個是一上來就喜歡曹操,孫權這些人的,因此蜀漢的過早衰亡,就決定這部書後部分的精彩部分減少。這是必然的結果,蜀漢在三家裡面就是最弱的一個,要不是靠著諸葛亮的苦苦支撐,估計早就已經被其他兩家給滅掉,諸葛亮死後,已經沒有什麼人可以繼續撐住蜀漢,蜀漢滅亡的時候也只有姜維在最後收割一波人心。

經典名著,為何有人覺得《三國演義》後期出現了“爛尾”?

在蜀漢滅亡之後,一些讀者就棄讀了,因為在讀《三國演義》的過程中,人們必然會去了解三國最終的走勢,三分歸一是開頭就已經表示的,對於晉是怎麼統一全國的,應該就沒有幾個人會重點關注。事實上,羅貫中在處理最後情節的時候,明顯是已經沒有什麼耐心,畢竟他心裡是一直認可漢室才是正朔,所以他在收尾的時候,情節過於簡略,人物塑造不如前部分,這顯得很倉促,但這並不能說這部名著“爛尾”。

按照某些人的觀點,那麼我認為四大名著裡面沒有幾部作品是完美收官的,比如《紅樓夢》的後部分是別人續的,而《水滸傳》更是被一些人批評“爛尾”,甚至有些人認為《水滸傳》後面是別人代筆的。但不能以此來說這些名著不優秀,沒有事物是十全十美的,也沒有一個物品能夠做到人人都喜愛的。說到底,名著的撰寫是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而且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羅貫中在寫《三國演義》的時候,其實他已經有一些底稿,並且也有一些參考的資料,像《三國演義》裡面的不少著名情節,之前就已經有話本了,可以改編加進去。

經典名著,為何有人覺得《三國演義》後期出現了“爛尾”?

三國後期歸於一統,沒有什麼有看點的事情可以拿出來,這與晉朝的建立有著很大的關係,和三國比起來,後來的西晉是一個更加混亂的朝代,從建立開始就存在著諸多問題,司馬炎死後更是鬧出八王之亂,緊接著北方大亂,整個華夏文明遭受打擊,恢復之後,很多重要的文獻已經被毀,後來的人們對於西晉這個朝廷就沒有什麼好感,而關於晉一統的過程也就沒有人會感興趣,羅貫中想寫好,也比較困難。

小說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人物,要是沒有辦法塑造好人物,很難稱得上是優秀的作品。而讀《三國演義》我們能發現,漢末時期,英雄輩出,曹操、袁紹、劉備、呂布這些人塑造都非常不錯,眾多名將謀士也都各放異彩。但是赤壁大戰以後,一些名將謀臣凋零,進入真正意義上的三國時期,人才凋零得更快,尤其是夷陵之戰後,蜀漢這邊有名的人幾乎凋零殆盡,尤其是劉關張三兄弟,其他兩家也是一樣,之前群雄逐鹿的時代好像就這樣過去了,這也是導致一些人認為《三國演義》“爛尾”的一個原因。

"

有些人讀《三國演義》會有一種感覺,那就是越往後讀,覺得越沒有意思,尤其是在諸葛亮死了之後,人們會有一種感覺,好像後面的劇情,人物都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很多人甚至在諸葛亮死後就已經棄讀了。

有人便說這部書在後面是沒有收好官,最終“爛尾”,其實《三國演義》後面的劇情也有不少亮點的地方,其中鄧艾與姜維的對決就非常有看點,司馬家篡權也非常好看,此外,還有陸抗對抗東晉。

經典名著,為何有人覺得《三國演義》後期出現了“爛尾”?

劉關張三兄弟

可為何有人覺得這部作品仍然是“爛尾”呢?

我認為最主要的因素,就是《三國演義》裡面一直堅持的都是奉蜀漢為正朔,從一開始劉關張結義,到後來孔明出山,雖然曹魏,孫吳兩家出場戲份也一樣不少,但從劇情到人物的情節,都是偏向蜀漢這邊。因此蜀漢的走勢,也決定《三國演義》這部書的走勢。之前蜀漢內部人才濟濟,尤其是在劉備稱帝之後,算是達到一個小的巔峰,可很快夷陵一戰,蜀漢國力大傷,人才損失過半,黃忠等名將先後離世,劉備也駕崩於白帝城。

之後蜀漢就只剩下一個諸葛亮能撐門面,趙雲戲份大幅度削減,沒有什麼表現的機會。諸葛亮他獨自撐起劇情,書籍的可閱讀性還是很強的,可當時曹操已經去世,孫權戲份嚴重不足,之前的那些英雄人物,到諸葛亮北伐時期已經沒剩幾個。看點逐漸減少,曹魏這邊真正能和諸葛亮對上的沒有幾個,司馬懿,曹真這些人的形象不太招讀者喜歡,自然司馬家後來篡權,也不會太過引起讀者的關注。

前期蜀漢這邊的人物打造確實是非常成功,在羅貫中的不斷的引導下,已經把人們的情感都引導到蜀漢這邊,我認為看這部書的人,應該沒有幾個是一上來就喜歡曹操,孫權這些人的,因此蜀漢的過早衰亡,就決定這部書後部分的精彩部分減少。這是必然的結果,蜀漢在三家裡面就是最弱的一個,要不是靠著諸葛亮的苦苦支撐,估計早就已經被其他兩家給滅掉,諸葛亮死後,已經沒有什麼人可以繼續撐住蜀漢,蜀漢滅亡的時候也只有姜維在最後收割一波人心。

經典名著,為何有人覺得《三國演義》後期出現了“爛尾”?

在蜀漢滅亡之後,一些讀者就棄讀了,因為在讀《三國演義》的過程中,人們必然會去了解三國最終的走勢,三分歸一是開頭就已經表示的,對於晉是怎麼統一全國的,應該就沒有幾個人會重點關注。事實上,羅貫中在處理最後情節的時候,明顯是已經沒有什麼耐心,畢竟他心裡是一直認可漢室才是正朔,所以他在收尾的時候,情節過於簡略,人物塑造不如前部分,這顯得很倉促,但這並不能說這部名著“爛尾”。

按照某些人的觀點,那麼我認為四大名著裡面沒有幾部作品是完美收官的,比如《紅樓夢》的後部分是別人續的,而《水滸傳》更是被一些人批評“爛尾”,甚至有些人認為《水滸傳》後面是別人代筆的。但不能以此來說這些名著不優秀,沒有事物是十全十美的,也沒有一個物品能夠做到人人都喜愛的。說到底,名著的撰寫是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而且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羅貫中在寫《三國演義》的時候,其實他已經有一些底稿,並且也有一些參考的資料,像《三國演義》裡面的不少著名情節,之前就已經有話本了,可以改編加進去。

經典名著,為何有人覺得《三國演義》後期出現了“爛尾”?

三國後期歸於一統,沒有什麼有看點的事情可以拿出來,這與晉朝的建立有著很大的關係,和三國比起來,後來的西晉是一個更加混亂的朝代,從建立開始就存在著諸多問題,司馬炎死後更是鬧出八王之亂,緊接著北方大亂,整個華夏文明遭受打擊,恢復之後,很多重要的文獻已經被毀,後來的人們對於西晉這個朝廷就沒有什麼好感,而關於晉一統的過程也就沒有人會感興趣,羅貫中想寫好,也比較困難。

小說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人物,要是沒有辦法塑造好人物,很難稱得上是優秀的作品。而讀《三國演義》我們能發現,漢末時期,英雄輩出,曹操、袁紹、劉備、呂布這些人塑造都非常不錯,眾多名將謀士也都各放異彩。但是赤壁大戰以後,一些名將謀臣凋零,進入真正意義上的三國時期,人才凋零得更快,尤其是夷陵之戰後,蜀漢這邊有名的人幾乎凋零殆盡,尤其是劉關張三兄弟,其他兩家也是一樣,之前群雄逐鹿的時代好像就這樣過去了,這也是導致一些人認為《三國演義》“爛尾”的一個原因。

經典名著,為何有人覺得《三國演義》後期出現了“爛尾”?

原本的核心人物不斷老去、死亡,後來新出現的人對讀者的吸引力不如之前。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首先一點,在漢末開始之後,其實國內一片混亂,這就創造出大量的機會,人們都可以利用這個機會來成就一番事業,其實三國後期出現的這些人能力真的差嗎?我認為不是這樣的,可問題是三國成立之後,三方的勢力格局非常穩定,即便是諸葛亮,孫權他們不斷北伐,其實沒有改變三家的勢力,因此三國平穩發展,這就讓天下的局面穩定下來。

在穩定的時期,這些有能力的人得到展現的機會變少,而且成熟政權之間的交鋒,和一開始軍閥混戰不一樣,一旦打起來就有可能一戰決定兩個國家的命運。因此像鄧艾這些人得到的機會,都是一戰就解決一個國家,他們表現得就不如之前的那些名將那麼有吸引力。還有一點,之前作者還是有精力來打造這些戰力體系,可往後名將都已經死得差不多,除非是重新打造一個戰力體系,還不能與之前的體系有衝突,這是非常困難的,因此三國後期這些名將戰力非常混亂,讓人看得也感覺非常亂,一些人認為“爛尾”便不足為怪。

"

有些人讀《三國演義》會有一種感覺,那就是越往後讀,覺得越沒有意思,尤其是在諸葛亮死了之後,人們會有一種感覺,好像後面的劇情,人物都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很多人甚至在諸葛亮死後就已經棄讀了。

有人便說這部書在後面是沒有收好官,最終“爛尾”,其實《三國演義》後面的劇情也有不少亮點的地方,其中鄧艾與姜維的對決就非常有看點,司馬家篡權也非常好看,此外,還有陸抗對抗東晉。

經典名著,為何有人覺得《三國演義》後期出現了“爛尾”?

劉關張三兄弟

可為何有人覺得這部作品仍然是“爛尾”呢?

我認為最主要的因素,就是《三國演義》裡面一直堅持的都是奉蜀漢為正朔,從一開始劉關張結義,到後來孔明出山,雖然曹魏,孫吳兩家出場戲份也一樣不少,但從劇情到人物的情節,都是偏向蜀漢這邊。因此蜀漢的走勢,也決定《三國演義》這部書的走勢。之前蜀漢內部人才濟濟,尤其是在劉備稱帝之後,算是達到一個小的巔峰,可很快夷陵一戰,蜀漢國力大傷,人才損失過半,黃忠等名將先後離世,劉備也駕崩於白帝城。

之後蜀漢就只剩下一個諸葛亮能撐門面,趙雲戲份大幅度削減,沒有什麼表現的機會。諸葛亮他獨自撐起劇情,書籍的可閱讀性還是很強的,可當時曹操已經去世,孫權戲份嚴重不足,之前的那些英雄人物,到諸葛亮北伐時期已經沒剩幾個。看點逐漸減少,曹魏這邊真正能和諸葛亮對上的沒有幾個,司馬懿,曹真這些人的形象不太招讀者喜歡,自然司馬家後來篡權,也不會太過引起讀者的關注。

前期蜀漢這邊的人物打造確實是非常成功,在羅貫中的不斷的引導下,已經把人們的情感都引導到蜀漢這邊,我認為看這部書的人,應該沒有幾個是一上來就喜歡曹操,孫權這些人的,因此蜀漢的過早衰亡,就決定這部書後部分的精彩部分減少。這是必然的結果,蜀漢在三家裡面就是最弱的一個,要不是靠著諸葛亮的苦苦支撐,估計早就已經被其他兩家給滅掉,諸葛亮死後,已經沒有什麼人可以繼續撐住蜀漢,蜀漢滅亡的時候也只有姜維在最後收割一波人心。

經典名著,為何有人覺得《三國演義》後期出現了“爛尾”?

在蜀漢滅亡之後,一些讀者就棄讀了,因為在讀《三國演義》的過程中,人們必然會去了解三國最終的走勢,三分歸一是開頭就已經表示的,對於晉是怎麼統一全國的,應該就沒有幾個人會重點關注。事實上,羅貫中在處理最後情節的時候,明顯是已經沒有什麼耐心,畢竟他心裡是一直認可漢室才是正朔,所以他在收尾的時候,情節過於簡略,人物塑造不如前部分,這顯得很倉促,但這並不能說這部名著“爛尾”。

按照某些人的觀點,那麼我認為四大名著裡面沒有幾部作品是完美收官的,比如《紅樓夢》的後部分是別人續的,而《水滸傳》更是被一些人批評“爛尾”,甚至有些人認為《水滸傳》後面是別人代筆的。但不能以此來說這些名著不優秀,沒有事物是十全十美的,也沒有一個物品能夠做到人人都喜愛的。說到底,名著的撰寫是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而且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羅貫中在寫《三國演義》的時候,其實他已經有一些底稿,並且也有一些參考的資料,像《三國演義》裡面的不少著名情節,之前就已經有話本了,可以改編加進去。

經典名著,為何有人覺得《三國演義》後期出現了“爛尾”?

三國後期歸於一統,沒有什麼有看點的事情可以拿出來,這與晉朝的建立有著很大的關係,和三國比起來,後來的西晉是一個更加混亂的朝代,從建立開始就存在著諸多問題,司馬炎死後更是鬧出八王之亂,緊接著北方大亂,整個華夏文明遭受打擊,恢復之後,很多重要的文獻已經被毀,後來的人們對於西晉這個朝廷就沒有什麼好感,而關於晉一統的過程也就沒有人會感興趣,羅貫中想寫好,也比較困難。

小說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人物,要是沒有辦法塑造好人物,很難稱得上是優秀的作品。而讀《三國演義》我們能發現,漢末時期,英雄輩出,曹操、袁紹、劉備、呂布這些人塑造都非常不錯,眾多名將謀士也都各放異彩。但是赤壁大戰以後,一些名將謀臣凋零,進入真正意義上的三國時期,人才凋零得更快,尤其是夷陵之戰後,蜀漢這邊有名的人幾乎凋零殆盡,尤其是劉關張三兄弟,其他兩家也是一樣,之前群雄逐鹿的時代好像就這樣過去了,這也是導致一些人認為《三國演義》“爛尾”的一個原因。

經典名著,為何有人覺得《三國演義》後期出現了“爛尾”?

原本的核心人物不斷老去、死亡,後來新出現的人對讀者的吸引力不如之前。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首先一點,在漢末開始之後,其實國內一片混亂,這就創造出大量的機會,人們都可以利用這個機會來成就一番事業,其實三國後期出現的這些人能力真的差嗎?我認為不是這樣的,可問題是三國成立之後,三方的勢力格局非常穩定,即便是諸葛亮,孫權他們不斷北伐,其實沒有改變三家的勢力,因此三國平穩發展,這就讓天下的局面穩定下來。

在穩定的時期,這些有能力的人得到展現的機會變少,而且成熟政權之間的交鋒,和一開始軍閥混戰不一樣,一旦打起來就有可能一戰決定兩個國家的命運。因此像鄧艾這些人得到的機會,都是一戰就解決一個國家,他們表現得就不如之前的那些名將那麼有吸引力。還有一點,之前作者還是有精力來打造這些戰力體系,可往後名將都已經死得差不多,除非是重新打造一個戰力體系,還不能與之前的體系有衝突,這是非常困難的,因此三國後期這些名將戰力非常混亂,讓人看得也感覺非常亂,一些人認為“爛尾”便不足為怪。

經典名著,為何有人覺得《三國演義》後期出現了“爛尾”?

我認為《三國演義》這部名著完全沒有“爛尾”,其後面部分同樣精彩,令人動容,一些人認為“爛尾”主要是由於他喜歡的謀士、武將都死了,心中產生了一種空落感。《三國演義》是一部歷史小說,很多人都知道結局,但是大家卻能一遍又一遍的閱讀《三國演義》,它“爛尾”了人們還看得下去?

羅貫中:“來,筆給你,你來寫......”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