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安和西安的歷史糾纏看中國古代風雅地名的變遷

我國的地名文化一直如一幅幅員遼闊的地圖,那麼廣闊。每個地方,不管大小,地名文化都有其獨特的來源。或來自古詩,或來自方言文化,或來自美好寓意,或來自皇帝年號等等。而這些又經過歷史不斷地演變,很多地名很多人認為有的改成功了,有的卻失敗了。最近幾年來一直在爭論的莫過於“長安改成了西安,常山改成了石家莊,廬州改成合肥,蘭陵改成了棗莊……”,名字看起來確實變得失去了古名字的韻味,變得更加粗俗,那麼真的是如此?其實不然,地名文化的變遷有些厚重的歷史淵源。

從長安和西安的歷史糾纏看中國古代風雅地名的變遷

▲西安古城牆

長安不是西安,西安也不是長安

長安之名取“長治久安”之意,始於秦的長安鄉,漢高祖五年在此地置長安縣,並於七年遷都於此,建長安城,自此長安就出現在了中國歷史上,長安的名字也從來未中斷過。為什麼這樣說呢?

因為長安城十分特殊,它不僅是長安縣的縣城,同時也是京兆尹—京兆郡—京兆府—奉元路—西安府治所,同時也兼任州府、省會甚至是國都。

而西安之名,始於明朝。徐達進兵奉元路,改奉元路為西安府。奉元路是元朝對西安的稱呼,西安府是明朝的稱呼,而再往前這個地方又曾經被叫過京兆府—京兆郡—京兆尹—內史。也就是說西安一直都在,只是在不同年代有不同的叫法,而西安始於明朝,並流傳至今。

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出,從秦朝設置內史開始,到漢朝的京兆尹,魏晉北朝的京兆郡,唐宋的京兆府,元朝的奉元路,明清的西安府……而長安則從漢朝以後一直都在。長安就是這些同一地區不同名稱下的一個縣。

從長安和西安的歷史糾纏看中國古代風雅地名的變遷

▲西安大雁塔

可見西安來源於最近的奉元,而並不是長安,西安改長安之名的問題也就是不存在的。西安和長安並不是誰取代了誰,而且從明朝以後就並存的兩個名字。西安府和長安縣的府衙和縣衙同城,府尹和縣令同城辦公。換成現在的說法就是,西安是省會地級市,而長安縣是西安府的市區。

西安與長安不是隸屬關係的話出現在民國時期。民國廢府道,留省縣,也就是說西安府應該廢除,只保留陝西省和長安縣,但是民國政府又做出了另一個決定使得西安保留了下來——切塊設市,市縣分離。就是把縣城從母縣地區分離出來,說的簡單點就是把長安縣的縣城重新劃出設計一個市(這個市繼續沿用了西安府的西安名稱,變成了西安市)。而原來長安縣的縣城就改變了地方,不再管轄原來的縣轄區。

直到新中國成立以後,西安市又重新管轄長安縣了。現如今的長安縣已經演變成了長安區。而這些所有背後都站著一個名稱——統縣政區名。

統縣政區就是政區層級中的一層,是統轄縣級政區的政區。

說的簡單點,統轄政區就是現在的地級市,而在歷史上多表現為郡、州、府。西安市統縣政區,而長安就是縣級政區。而又因為長安縣 是國都所在,所以就將長安稱為漢朝的首都,漸漸人們也就習慣這一稱呼。

如果按照這種從統縣政區層面來叫地名的話,現在的南京北京就應該叫應天府(明南京)、江寧府(清南京)、順天府(明清北京)。北京和南京只是俗稱。

風雅地名的變遷——行政區劃的變動

中國古代典雅地名的消失背後的原因就是行政區劃的變動。特別是統縣政區的郡到州,州到府,府到地區的變動,對地名的影響巨大。

從長安和西安的歷史糾纏看中國古代風雅地名的變遷

秦國統一六國,在全國範圍內推廣郡縣制,秦國二世而亡,漢朝基本沿用了秦朝的郡縣制。郡縣制由此成為了我國基本的政治制度,而這郡便是我國最早的統縣政區,縣便是其所統轄的縣級單位。

而風雅名字的地名便多少出自這個時代,例如汝南郡、豫章郡、會稽郡和廬江等等。這個時候的郡名多是兩字,當然也有存在少數的單字郡:陳郡、東郡等等。

這些郡名源於戰國,形成於秦朝,完善於漢朝。由於漢朝疆域不斷擴大,郡名也不斷增加,但是地名基本沒有變化,一直保留。直到魏晉南北朝時期這種情況受到了衝擊。

由於魏晉南北朝時期,國家動盪不安,割據權力遍佈,由此造成了行政區劃的混亂。州郡數量爆炸性增加,原來漢朝時候只有十餘州,數十郡,千餘縣,到了魏晉南北朝已經變成數十州,百餘郡,數千縣。這種情況到了隋初嚴重影響了中央集權,威脅到了隋朝的統治。

於是隋朝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行政區劃調整——罷天下諸郡,改州郡縣三級製為州縣兩級制。這時候的統縣政區變成了州,但是隋朝有少部分時間是郡縣二級。但由於《隋書·地理志》認為隋朝是郡縣二級,於是一般我們都認為隋朝是郡縣二級。這時候的地名大體得到了保留,少部分改名。

從長安和西安的歷史糾纏看中國古代風雅地名的變遷

到了唐朝,又罷天下諸郡,改郡為州(此時的州並不是漢朝的州,漢朝的州相當於省,而唐朝的州是地級市)。由此原來的兩字郡就變成了單字州。原來充滿美感的地名也就消失了。

例如河北地區:隋朝有涿郡、漁陽郡、北平郡、上谷郡、河間郡、博陵郡、信都郡、趙郡、渤海郡、平原郡、清河郡、襄國郡、武安郡、武陽郡、魏郡、汲郡等等。

唐朝則變成平州、冀州、幽州、滄州、易州、莫州、瀛洲、定州、深州、趙州、邢州、洺州、貝州、相州、魏州、博州等等。

除了原來的單字郡得到保留以外,其他的兩字郡都變成了單字州,美感也不復存在了。但是宋朝又很特殊,雖然依舊保留了單字州,但是每個州都依然保留了雅名(兩字郡)。

雖然唐朝實行州縣兩級制,但是撐過了百年以後,這種行政區劃就已經無法生存。於是唐朝便再增設了道,在州縣之上。唐朝的行政區劃便成了道州縣,宋朝基本保留了這種情況,只不過變成了路州縣虛設三級制。州作為統縣政區基本不變,除了偶有新增地名,名稱沒啥變化。

從長安和西安的歷史糾纏看中國古代風雅地名的變遷

但是到了元朝,這一變化便大了。原來的路州縣變成了省—路—府—州—縣五級制。這種在名義上的五級制,實際卻隨意搭配。使得行政區劃極其混亂。

明代以後,一掃五級制,又重回三級制——省府縣。統縣政區也隨之從州變成府。府制在唐代已有,只是比較少,就是比較重要的州。例如唐朝的京兆府長安,河南府洛陽等等。由此一來,單名的州又變成了兩字的府。但是名字卻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再以河北為例:

唐代有平州、冀州、幽州、滄州、易州、莫州、瀛洲、定州、深州、趙州、邢州、洺州、貝州、相州、魏州、博州等等。

明代則變成了永平府、順天府、保定府、河間府、真定府、順德府、廣平府、大名府等等。可見此時的兩字府較原來的兩字郡,在名字的變化下已經有了一定的俗氣。而再一次的俗氣化出現在民國——建國後這一段時期。

民國時期,廢府,改為省縣二級制。府的地名便全部消失。新中國建立以後,由於省縣二級制管理起來不方便,所以在省下設立“地區”。一個地區管轄某幾個縣,由於城市發展不一,發達的地區便駐於大城市,落後地區便駐於小縣城。以安徽省為例:

從長安和西安的歷史糾纏看中國古代風雅地名的變遷

清代為:廬州府、六安州、安慶府、池州府、徽州府、寧國府、太平府、和州、滁州、泗州、潁州府。

1951年皖南皖北行署區:合肥市、蚌埠市、淮南市、蕪湖市、安慶市、宿縣地區、阜陽地區、六安地區、滁縣地區、巢湖地區、安慶地區、徽州地區、池州地區、宣城地區。

“地區”之名主要來源有二:一是繼續使用府名,二是以駐縣地縣名命名。前一種地名基本沒變化,而後一種則更加俗氣。這些地名的變更便一直到今天,當然其中也有一些特殊的地名變更,例如:徽州變黃山,這些多是因為旅遊方面的原因。

在中國城市改名史中不得不提到一個特別厲害的城市——邯鄲。

邯鄲的名字變遷一直都是一條直線,從戰國始名,一直到今天都從未變過,是中國地名文化的一個特例。當然還有其他一些城市也差不多,例如湖南長沙、四川成都和江蘇無錫等等。當然,這裡所說的是較大的城市,一些較小的縣鄉鎮幾千年不變的情況也存在。

藤樹先生說:

中國的地名文化一直是一個充滿著魅力的寶庫,從其中你可以發現很多充滿意思的知識。而這也是中國獨有的歷史悠久的地名文化帶來的特有成就感,其中有著我們祖先的精神文化氣息,希望能夠繼續保留這一優秀的文化。當然,地名的變遷也是社會進步的必然,有些風雅拗口的地名已經不適合社會的發展,高效簡明才是現如今的需要。


(感謝閱讀,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參考文獻:

《地理志》

《中國風雅地名變化》

《中國行政區劃變遷》

《歷朝歷代的統縣政區》

百度百科/維基百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