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店經濟爭奪戰打響!成都、重慶、青島、武漢等城市,誰將獲勝?

首店經濟爭奪戰打響!成都、重慶、青島、武漢等城市,誰將獲勝?

作者:公子小白

01

良性競爭,是促進發展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對城市而言。

2017年開始的人口競爭,目前依舊如火如荼。今年上半年,以武漢、成都為代表的城市,又打響了“總部爭奪戰”,發展總部經濟。

與此同時,伴隨著北京、上海、成都明確提出“首店經濟”發展計劃,“首店經濟”爭奪戰也響起了號角聲。

何謂“首店”,顧名思義,就是指在行業內具有代表性的品牌,或新潮品牌在某一區域開的第一家店;或是指傳統老店通過創新經營業態和模式形成的新店。

如星巴克第一家店開在美國西雅圖,在中國的第一家店開在臺北、大陸第一家店開在北京。從區域來看,華東地區第一家店開在上海,華南地區開在香港,之後天津、澳門、深圳、南京、杭州、廣州、青島、大連、成都、重慶、西安等城市遍地開花。

誰獲得知名品牌開設的第一家店數量越多,說明城市的“首店經濟”潛力與規模越大。

目前,上海、北京、成都都已提出“首店經濟”概念,本月初,華為榮耀品牌旗下的首家全球自營概念店“榮耀Life”在成都開業,成為2019年又一家在當地開業的“全球首店”,又為成都的“首店經濟”發展注入了力量。

事實上,作為西南地區的雙子星之一,成都擁有非常強大的“首店經濟”吸引力,數據顯示,2019一季度,成都每週都有5家“首店”落戶。

上海、北京、成都之外,一大批城市也在追逐“首店經濟”這個頭銜。

02

中國版圖如此遼闊,這個頭銜幾乎一個區域可以給到一個,東北、華北、華南、華東、華中、西南、西北、東南、山東地區等。

​每個區域裡面的佼佼者,都有機會獲得。

以經濟實力來說,華北地區,北京就有碾壓優勢,但在整個京津冀這麼大的區域來說,天津與石家莊也不是沒有獲得的機會,關鍵看自己的魅力。

華東地區,上海不用多說,上海周邊的幾個得力助手如杭州、南京、蘇州、寧波,誰能獲得?

東北地區,瀋陽、哈爾濱、長春、大連四個副省級城市爭奪。

華南地區,廣州、深圳對決。

華中地區,武漢、鄭州、長沙可以比一比。

西南地區,成渝雙子星爭奪。

東南地區,福州與廈門,需要一個。

山東地區,濟南與青島,兩個針尖對麥芒的城市,也會為此爭搶。

在區域的爭奪中,誰能夠勝出的關鍵,在於誰擁有“首店經濟”所需要的環境,誰的環境越好,誰就最有希望。

環境包括人流量、消費能力以及營商環境。

人流量,特別中心城區的人流量不僅對“首店經濟”重要,對於城市每一項發展,重要性都排在首位。

以地鐵來說,如果一個城市中心城區沒有足夠的人流量,那建地鐵就是個賠錢貨,無法收回高額的建造費用,也無法收回每天的運營費用。所以,地鐵申報,需要滿足中心城區300萬的標準,才有資格。

有人,就有創新力、勞動力、消費力,有了這些力量,經濟才能有不錯發展。

消費能力可以用每個城市的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來呈現,一個城市光有人流量沒有消費能力,也無法獲得知名品牌的青睞,只有兩者都強,才是好地段。

營商環境是附加值,它表現在城市的交通、規劃、運營能力的方方面面,也是重要的參考指標。

03

直接上數據圖。

首店經濟爭奪戰打響!成都、重慶、青島、武漢等城市,誰將獲勝?

數據來源中國城市年鑑2017

上圖是全國城區常住人口300以上城市名單,之所以以城區300萬為門檻,是因為按照國家標準,城區300萬人口以上城市為Ⅰ型大城市,其中500萬以上為特大城市,1000萬以上為超大城市。

再次強調一下,這裡的人口是城區常住人口,不是城市常住人口。

從圖上可以看到,目前超大城市只有4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特大城市2017年有10個,為武漢、天津、重慶、成都、東莞、南京、鄭州、杭州、長沙、瀋陽,2018年西安應該也在其中。

300萬以上的城市,基本都有資格參加“首店經濟”的角逐,當然,這並不表明沒上榜就沒有資格,福建的福州、廈門人口不多,但作為東南沿海重要地區,也需要有一個入選。

按照人口規模來看,華南地區最有實力獲得者,北京擁有碾壓優勢;華東地區上海亦是如此,上海之外,蘇杭寧勇四城,南京更有資格;中部地區,武漢處於領頭羊位置;華南地區,廣州勝出;西南地區,重慶略有優勢;東北地區,瀋陽獲勝;山東地區,青島險勝;西北地區,西安毫無懸念。

再看消費能力比拼。

首店經濟爭奪戰打響!成都、重慶、青島、武漢等城市,誰將獲勝?

上圖是本號根據各城市2018年統計公報中披露的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梳理出的數據,每個區域對應一種顏色,非常直觀。

從圖上可以看到,東北地區,瀋陽依然拔得頭籌;西北地區,西安依舊具有絕對優勢;東南地區,福州領先於GDP擔當的泉州與形象擔當的廈門;山東地區,青島依然險勝;中部地區,武漢優勢明顯;西南地區,重慶依然有優勢;華東地區,上海無可爭辯,上海之外,依然是南京最有潛力;華北地區,北京一柱擎天。

華南地區,廣州優勢勝出,這裡需要說明,深圳的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廣州少3000多億元,一是因為廣州是華南門戶,是華南的貿易、物流中心;二是因為深圳靠近香港,每天都有很多深圳人奔赴香港消費,如同澳門分流珠海的消費力量一樣,作為全球消費中心的香港,也分流了深圳相當一部分的消費能力。

最後看營商環境。

前段時間,第一財經公佈了2019年新一線城市榜單,成都毫無意外地蟬聯第一。我一直強調,所謂的新一線概念,都是炒作的噱頭,不具有多大參考價值。

本號下面採用的數據,是位於倫敦的一家機構統計的“零售商指數”,作為營商環境的比拼指標。

首店經濟爭奪戰打響!成都、重慶、青島、武漢等城市,誰將獲勝?

圖片來源於第一太平戴維斯

從圖上可以看到,上海不但是華東地區營商環境最好的城市,在內地同樣位居第一,上海之外,杭州勝出,高出南京4個位次;華北地區,北京;華南地區,深圳勝出,且高廣州3個位次;西南地區,成都勝出,高出重慶3個位次;中部地區,武漢依然是領頭羊;西北地區,西安無可爭議;東北地區,瀋陽繼續保持優勢;山東地區,青島勝出,濟南未上榜;東南地區,福州、廈門均未上榜。

綜合人流量、消費能力與營商環境三個指標,最後本號可以得出的結論是,“首店經濟”在各個區域的獲勝者分別是以下10個城市:

華北地區:北京;

華東地區:上海、南京

華南地區:廣州

華中地區:武漢

山東地區:青島

西南地區:重慶

西北地區:西安

東北地區:瀋陽

東南地區:福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