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愛好者來看看,這把紫砂壺有沒有收藏價值?

文玩 王健 博物館 茶香記生活家 茶香記生活家 2017-09-10

紫砂愛好者來看看,這把紫砂壺有沒有收藏價值?

紫砂壺的一類流派是模仿自然界植物所做,比如南瓜、梨子、梅花。

其中神韻、靈性、肌理虯曲難以刻畫者,非梅莫屬。

紫砂愛好者來看看,這把紫砂壺有沒有收藏價值?

△ 王健 國家級工藝美術員

王健,出生於制壺世家,從2008年開始製作紫砂壺,是全手工成型的踐行者和守護者。

紫砂愛好者來看看,這把紫砂壺有沒有收藏價值?

王健家的傳家寶就是一門做梅樁系列的手藝。其母也是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王健先是跟母親學制壺,後又拜師,再自己改良,可以說,梅樁系列是他的拿手活兒。

紫砂愛好者來看看,這把紫砂壺有沒有收藏價值?

因為從小耳濡目染,王健尤其擅長創作紫砂花器、摹古器型,其作品件件滿腹珠璣,意境盎然,使人把玩不厭,受到眾多紫砂壺收藏者喜愛。

矮梅樁之緣起

這把全手工矮梅樁紫砂壺,是對汪寅仙大師的致敬。它的靈感來源,也是汪寅仙大師的經典壺型矮梅樁

紫砂愛好者來看看,這把紫砂壺有沒有收藏價值?

△汪寅仙大師的矮梅樁原型

壺身取梅樁為題,表達蒼老遒勁之感,把手以梅枝、梅花連接壺身,嬌嫩的梅花和老辣的梅樁形成強烈的對比,寓「古木逢春」之意,透著勃勃生機。

紫砂愛好者來看看,這把紫砂壺有沒有收藏價值?

整體造型構思大膽、獨特,把梅花傲霜鬥雪,凌寒獨放的錚錚鐵骨,表達得淋漓盡致。

紫砂愛好者來看看,這把紫砂壺有沒有收藏價值?

梅樁壺從工藝上來說非常繁瑣。

首先,梅樁的樁頭是一個難點,梅的姿態、嘴和把的搭配要渾然天成;整體走勢要利落,有力,一氣呵成,這樣一把壺才有精神氣。

紫砂愛好者來看看,這把紫砂壺有沒有收藏價值?

紫砂愛好者來看看,這把紫砂壺有沒有收藏價值?

做這把壺之前,王健走訪了多個博物館,同圈內好友學習交流,前期做了許久的準備,才開始構思梅枝的走勢、樁頭如何表現。

紫砂愛好者來看看,這把紫砂壺有沒有收藏價值?

陳腐十餘年的原礦老紫泥

紫砂愛好者來看看,這把紫砂壺有沒有收藏價值?

紫砂壺從業者們的基本素養,就是不浪費泥料。

從一塊泥料變成一把壺,需要經過工匠們的雙手,以及上千度高溫的考驗。這中間一旦稍有差池,後果就無法挽回。

紫砂愛好者來看看,這把紫砂壺有沒有收藏價值?

為了符合梅樁壺端莊、沉穩、傲雪從容的氣質,王健特地從師父那兒求來了陳腐了10多年的老紫泥。

紫砂愛好者來看看,這把紫砂壺有沒有收藏價值?

其特有的豐富內含物質,燒成後有古拙的溫潤質感,質地純淨,潤澤有光,顆粒若隱若現,雙手把玩之間,能感受到老泥細膩舒適的肌理,短期泡養即光潤古雅

美貌使用兼具

因大部分仿生壺講究形態而欠缺實用性,王健就將汪寅仙大師的矮梅樁按比例縮小為150ml,並加入了自己設計的細節,在兼具大氣造型時更秉有強大的實用性。

紫砂愛好者來看看,這把紫砂壺有沒有收藏價值?

我們的陳鋼老師經多次使用,親身感受舒適順手,適茶性廣,沖泡巖茶、單叢、普洱皆不在話下。

器型肚子、壺口,可以包容粗大的茶葉。

壺嘴小、蓋嚴,壺內壁粗糙,能有效地防止香氣過早散失。

紫砂愛好者來看看,這把紫砂壺有沒有收藏價值?

梅樁的不規則卡蓋是工藝難點之一,報廢率高,且一定要「開蓋做蓋」,這要求匠人本身的眼睛就是一把精確的尺子,不然密封性契合度都會不盡人意,一損俱損。

紫砂愛好者來看看,這把紫砂壺有沒有收藏價值?

紫砂愛好者來看看,這把紫砂壺有沒有收藏價值?

壺嘴和壺把,如梅樁底部自然長出的一根枝幹,老梅的遒勁有力在此得以體現。

壺把拿握舒適、不燙手,壺嘴出水有力、斷水利落,各方面都能達到滿分。

紫砂愛好者來看看,這把紫砂壺有沒有收藏價值?

細節考究,樹枝和癭節造型自然的矮梅樁,不論是置於茶席,或是放在一眾紫砂壺收藏品中,都是奪目的亮點。

紫砂愛好者來看看,這把紫砂壺有沒有收藏價值?

由於該矮梅樁紫砂壺乃全手工精製製作週期長,我們向王健定製了2個月,才拿到4把壺,喜歡的小夥伴出手一定要快,不然下一批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

茶香記生活家,尋茶、問茶、薦好茶

想要了解更多茶內容,添加茶小二微信號:13958007525

相關推薦

推薦中...